Practice

Practice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尋找火衛二 Deimos 失敗以及小彗星 C 21P/Giacobini-Zinner

火星的 2 顆衛星是美國天文學家 阿薩夫·霍爾 (Asaph Hall) 1877 年用美國海軍天文台的望遠鏡發現的. 火衛一比較大顆也離火星比較近, 叫 福波斯 (Phobos), 意思是 "害怕", 因為外觀不規則, 所以算其平均半徑是 11.1 KM; 火衛二平均半徑只有 6.2 KM, 離火星遠些, 叫 得摩斯 (Deimos), 意思是 "恐懼", 兩個都是希臘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中之一的戰神 阿瑞斯的小孩.


火衛一與火星距離超級近, 其軌道還低於火星的同步軌道, 它公轉的速度比火星自轉還快, 所以每個火星日, 火衛一差不多有2次 (每11小時6分) 從西邊升起, 然後快速跑過天空 (4小時14分) 之後在東邊落下. 目前 Phobos 差不多 +11.2 等亮, 如果不管火星, 然後天又夠黑的話 FOA-60 都能看到, 不過其軌道最遠時也才距離現在 -2.7 等亮的火星差不多只有 0.5 arcmin, 想要一睹其真面目, 大概就像把 +2 等亮北極星擺在 -12 等亮的滿月旁邊的感覺.
火衛一這麼絕望, 那火衛二呢? 大致查了一下電子星圖, Deimos 差不多 +12.4 等亮, 不過距離火星最遠時有機會到 90 多 arcsec 以上. 回想之前找海衛一 Triton 時原本也覺得不可能, 不過反覆練習之後還是看到了呀, 何況網路上看到的成功經驗比比皆是, 不親身試試看那知道可不可能?
現在 Skysafari 這麼精準, 最笨的方法就是把火星移到不要擋到衛星的目鏡方向視野之外, 不過通常要看這麼暗的東西倍率都拉非常高, 因此視野極小, 最好有其他參考星點可以幫忙辨別方向. 於是我就用這個最笨的方法找, 乍看之下, 這麼亮哪有什麼其它星點? 不過看久一點, 眼睛適應之後的確看到不少星點, 對一下星圖, 最暗的甚至可以看到 +14 等星, 因此 +12.4 的 Deimors 應該有機會呀? 底下就是看到的結果:







"fail" to find Deimors (TEC 140; 4.7mm Ethos + 2X barlow for 417X)

火星實在是 太。亮。了。視野遮光完全抵擋不住, 看到都快吐了還是看不到... 沒錯, 在我畫的位置的確短暫出現幾次像是星點的東西, 不過還是不敢肯定啊.

隔天因為架 31 公分反射鏡, 還特別花很多時間把光軸修到完美無缺來看星點, 星點很銳利沒錯, 不過情況依舊, 同樣看到腦衰竭還是看不到... 真有這麼難嗎?




網路上看到的還有兩招, 一個是我一直覺得很不方便的方法, 就是傳統在拆密接不對等雙星時, 把目鏡尾端用錫箔紙作中央遮柵, 覺得不方便是因為這只能做一個目鏡呀? 除非每顆短焦目鏡都作遮柵, 不然就要賭那一顆可以搞定.
另外一個辦法還不錯, 用 ND 濾鏡或可吸收大部分火星光譜的彩色濾鏡切半, 然後把火星放在有濾鏡那一半, 然後在透光的另一半認出 Deimos. 好像蠻合理的, 這樣就下單買個傳說中最吸收火星光譜的 #47 號彩色濾鏡先好了. 等一下...... 那要找誰切濾鏡啊? 玻璃行會切嗎? 廠長說問問看眼鏡行... 嗯, 有道理喔. 不過晃銘兄另有妙計, 買一塊相機鏡頭的保護鏡, 48mm 的, 裝上去後用彩色筆要塗幾號色彩隨便你, 塗一圈可以, 塗半片也可以, 哈哈~ 真是聰明!
不過最後我還是打算買濾鏡回來切, 一方面根本就問不到 48mm 保護鏡, 攝影用的好像都是 49mm; 另一方面台南有位同好蔣安就是眼鏡專家, 求他一下囉. 總之目前我的火衛觀察計劃還沒成功, 還有 1 個多月的好機會, 希望今年搞得定.
至於彗星 C21P/Giacobini-Zinner, 主要因為目前位置在仙王座, 不用熬夜也不用天沒亮就爬起來看. 不過用 TEC 140 看還相當艱辛, 真的有 9 點多等嗎? 我用旁邊星點失焦來比, 估計至少也是 10.5 等以後吧?








Comet 21P/Giacobini-Zinner (TEC 140; 4.7mm Ethos for 210X)

對啦, 拍一下......





放大一點看:



相片很醜請勿見怪, 純粹 "拍到就好"


隔天, 因為最近弄來一對 4.8mm Nagler 來給 Kowa Highlander 作高倍用, 這是很多人驗證過對得到焦的組合. 不過要稍微加工一下把目鏡尾巴鋸短, 當然也是廠長大人幫的忙:







正好來看彗星:



Comet 21P/Giacobini-Zinner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4.8mm Nagler for 94X)


竟然比 TEC 140 作 200X 看還清楚? 太扯了, 不可能是目鏡的原因, 應該是雙筒望遠鏡的優勢, 其實用 TE-9 作 50X 時就瞄到彗星了, 94X 時更清楚. 這顆彗星應該還能看一陣子.

火星的水手峽谷附近觀測

四年前第一次用望遠鏡看火星時, 我也覺得就一顆橘色火球哪有什麼好看? 頂多白白的南北兩極區比較有趣. 不過網路上各天文討論區的觀測報告看起來是如此豐富不可思議, 別人看得到, 為什麼我看不到? 因此決定花長時間耐心的觀察. 果然, 橘色盤面上的確有不同形狀的暗色地形, 簡單的記錄完, 隔天就查資料、對相片... 於是慢慢的開始認識一些主要的地名, 國內的資料雖然幾乎是零, 不過國外不管美、日... 其實有非常豐富而且實際的資料可參考. 後來也開始素描, 同時用濾鏡辨識其它大氣的特徵, 就這樣看越久、畫越多, 加上不斷的查資料、反覆比對相片... 也就對火星的地形越來越熟悉了.


今年雖然火星遭逢全球性的沙塵暴而模糊不清, 不過全世界的火星觀測者還是不停的拍、不停的畫, 我看 ALPO 或 CMO 每天的報告也沒比過去幾年少, 這顆地球的鄰居兄弟果然還是魅力無窮.


這幾天雖然夜空清澈, 可惜 Seeing 無敵差, 因為逢朔, 最近也都在看深空目標, 空檔時會瞄一下土星或火星看 Seeing 有沒有稍微好一點? 上週末 23:00 之後看起來氣流還蠻穩定的, 所以畫完深空目標後就接著看火星. 隔了幾天, 中央緯度轉到 50 ~ 60 左右, 過去印象裏這個方向南邊最明顯的就是 "愛麗西亞海" (Mare Erythraeum) -- 我查拉丁文 "Erythraeum" 的英文就是 "愛麗西亞" (Erytheia), 然後 google 地圖發現真有這片海, 就在義大利西西里島西南邊. 因為火星地名早期很多都是義大利人 喬凡尼·維爾吉尼奧·斯基亞帕雷利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 命名的, 所以我猜用西西里島附近的海名可能性應該很高吧?

不過今年此時火星大約是南緯 12 度正對我們, 因此相較於二年前、四年前, 南半球的地形會移得比較高 (靠球體橫的中線), 因此可以看到很完整的 愛麗西亞海, 很意外的, 沙塵暴下居然認得出 水手號山谷區?





標示一下說明:






而且 水手號山谷區 與 愛麗西亞海 中間有一條相對亮的裂痕, 我猜應該就是火星最長的一條峽谷 水手號峽谷, 長有 3796 公里, 深達 7000 多公尺. 另外看得出的是有一塊也是相對明亮區域, 有點像 "嵌" 入愛麗西亞海北緣, 對照地圖我猜正是 太陽湖. 水手號山谷區右側, 太陽湖上方應該是廣大的 薩爾西斯平原, 幾座巨大的火山就分佈在那, 可惜沙塵暴下沒辦法辨識出來.

一些地型簡介可以參考之前筆記的這篇:


對了, 不是沙塵暴嗎? 為什麼有機會看到 "水手號峽谷" 甚至 "太陽湖"? 見多識廣的行星拍攝達人 Mason, 晃銘兄給了我答案, 由於峽谷或凹地塵埃的厚度更大, 因此在陽光照射的漫射效應下, "相對" 會顯得更明亮... 不過要記得這都是 "相對" 的概念, 倒不是 水手號峽谷 或 太陽湖 發光變很亮很清楚, 其實都是糊糊的... 而是 "相對" 旁邊受沙塵暴影響的地形而顯得較 "亮". 這個現象在 ALPO 或 CMO 最近的觀測報告也有一些老手提到, 比如 Christopher Go.


昨晚被雲蓋掉前, 用 4 吋鏡 FC-100DL 也畫了不同的區域:




因為雲突然起來然後就蓋掉了, 害我匆匆忙忙沒畫好, 只貼上草圖 >"<

這是 7/18 23:00 出頭的火星, 正對我們的緯度已經快接近本初子午線的 0 度了, 因此中央黑黑的當然就是子午線灣, 左邊 (我是用加天頂鏡的折射鏡, 因此跟地圖比會是左右鏡像喔) 貼著邊緣也很黑的就是色提斯大三角, 左下角有一塊比較明亮的我猜應該是希臘盆地 Hellas. 南極因為進入夏季開始融冰, 因此看起來沒有北極區那麼白, 有點像霧或雲的感覺, 白色邊緣有深色一條很明顯, 可能是原來覆蓋在雲霧或冰底下的地形.

艾利西海還是看得到, 不過水手號峽谷就不明顯了, 北方最明顯的暗地形是阿西達里亞海或平原 (Mare Acidalium) -- 我還是 google 了一下這塊北半球最明顯的地形之一的緣由, Mare Acidalium 指的是 維納斯海 (sea of Venus), Venus (或 Venusian) 是古希臘人在 Boeotia 的一座噴泉下洗澡的地方 ^^".

昨晚濾鏡幫上很多忙, #23 號的淺紅濾鏡雖然讓暗地型反而變不見, 不過卻能凸顯南北兩極區的冰或雲霧; #80A 淺藍色除了有點能讓 seeing 感覺有變鎮定一些些外, 也頗能強化暗地形的 albedo feature; #12 黃色一向是我偏好的濾鏡, 可以強化 albedo feature, 對邊緣雲的效果也很不錯.


再過幾天就是火星大衝了, 其實就算過了大衝日, 整個 8 月甚至 9 月這顆戰神還是很有看頭, 看看沙塵暴什麼時候會散去?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如何辨識超小顆的行星狀星雲 - Minkowski 1-70, 1-74, NGC 6807

這當然只是個人經驗分享而已, 可不是什麼神奇的秘技喔 ~

將近一整個禮拜, 平地屋頂上每天都看得見銀河, 而自從買了 COSTCO 的戶外箱之後, 腳架、重錘、椅子... 等非光學或精密機械的器材就固定放在屋頂, 這樣一來上屋頂至少少爬一趟, 重量也減輕, 因此也就更頻繁使用大鏡子了.


御用童工目前還很好用 ^^"






本來的計劃是兩顆在牛郎星所在的天鷹座附近 Minkowski 行星狀星雲, M 1-70 與 M 1-74, 另一顆 M 1-73 看資料太暗了, 所以放棄先. 回顧之前看過的 Minkowski 目錄, 有: M 1-64 (28")、M 1-68 (40")、M 1-79 (56")、M 1-92 (9"), 至少也還有點面積; 不過 M 1-70, M 1-74 多大呢? 查過 SIMBAD, NED... 可是裏面種種專業術語, 對門外漢來說越看越糊塗... 看不懂 >"<... 後來想了個白癡作法, 因為 SIMBAD 固定會有 2 arcmin 大小的相片, 然後我就用 "尺", 沒錯, 就是 "尺" 來量螢幕上目標的大小, 哈哈~ 這樣的話, M 1-70 按比例算起來大概是 12 arcsec; 而 M 1-74 大概是 11 arcsec... 哇, 好小! 其實去年差不多此時我也寫過一篇筆記:

辨識超小的行星狀星雲, IC 4997, Campbell's Hydrogen Star (ARO11), Egg Nebula

其中 IC 4997 之前查資料說是 2.5 arcsec, 不過這次用白癡量法算是 9 arcsec, 可是我量有資料的 M 1-92 (9") 結果是 14 arcsec, 也是比查到的資料大, 因此按比例來說 IC 4997 比 M 1-92 小, 而 M 1-70 與 1-74 也一定比 M 1-92 還小...... 不管如何, 都很小啦.


算半天、量半天, 早已經昏頭轉向了, 果然出師不利, 第一個目標 M 1-70 就找錯目標... 還畫得很高興, 第二天對相片時怎麼看怎麼不對, 查查星圖, 附近一大堆行星狀星雲, 我一個一個比到快往生才找到... 原來我畫的不是 M 1-70, 而是 NGC 6807!! 太搞笑了. 不過這個 NGC 6807 量起來也大約只有 10 arcsec, 跟原本要看的兩個 Minkowski 行星狀星雲比起來算是等級相同.

這種超小粒的行星狀星雲, 就算倍率拉到兩三百倍, 看起來也跟一般星點無異... 其實還是有點 "異" 啦, 依個人淺薄的經驗, 大多數小型的行星狀星雲在眼睛直視時多會有所謂 "眨眼" 的現象, 其它星點穩定的亮著, 而行星狀星雲會亮--暗--亮--暗... 像呼吸節奏般變化, 大小當然也跟著變, 亮的時候大一點, 暗得時候小一點.


NGC 6807 (TEC 140; 4.7mm Ethos for 210X) -- without O-III filter


"無限放大製造出盤面" 是第一招, 當然鏡子品質不能太爛, 要是星點看起來全都糊糊的就沒用啦. 第二招是觀察有哪個星點在 "呼吸" 或 "眨眼"的, 第三就是裝上 UHC 或 O-III 濾鏡來驗明正身, "通常" 行星狀星雲 O-III 譜線都蠻強的, 套上濾鏡後其它星點都黯淡甚至消失, 唯有行星狀星雲本尊屹立不搖, 相對其它星點反而變明顯, 面積也變大.


NGC 6807 (TEC 140; 4.7mm Ethos for 210X) -- with O-III filter

例外很少, 除非目標的行星狀星雲比較特殊, 比如演化還在很前期的, 像 M 1-92 看起來比較像反射型星雲, 或是像別名 Campbell's "Hydrogen" Star 的 ARO 11 那種光譜與眾不同的 (ARO 11 的 H-beta 很強) 以外, 大多數這類型超小粒的行星狀星雲可以用這招讓它現形.



Minkowski 1-74 (TEC 140; 4.7mm Ethos for 210X) -- without O-III filter

Minkowski 1-74 (TEC 140; 4.7mm Ethos for 210X) -- with O-III filter



找錯了當然不能就這樣算了, 反正每晚天況都這麼好, 隔天原班設備再扛上去把原本計畫的 Minkowski 1-70 補起來:


Minkowski 1-70 (TEC 140;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27X) -- without O-III filter

Minkowski 1-70 (TEC 140;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27X) -- with O-III filter

可能 M 1-70 比較暗, 看起來更小, 結果後來是用 6mm Ethos 加上 2X Barlow 作到 327X 才比較舒服看見, 不過這樣一來出瞳徑只剩 0.4mm, 頂多用 UHC, O-III 的話幾乎什麼都看不見了.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把握颱風前夕絕佳機會 -- Palomar 11, NGC 6027

這次上山順便帶女兒上去看美麗的夏銀河, 除了大 DOB 自己用外, 另外準備一組輕便、視野超廣的 CFF 92 小折給她自己練習找目標, 怕她迷路還改用松本正像當天頂鏡用. 經過鳶峰時一整片霧茫茫, 考慮幾分鐘後, 決定爬高一點到久違的昆陽好了.

唉, 完全錯誤的決定... 昆陽入夜後整片天只有一顆木星, 還好大紅斑剛好現身, 31 公分鏡看當然清楚, 小孩加減看不會太無聊. 7 點半之後雲逐漸降下山, 我也開始找這次上山設定的兩個主要目標之一的 "西佛六重奏" 星系團 NGC 6027. 然後... 就開始起風了, 濕度高加上陣陣風吹, 居然覺得冷了, 風大時連穿上衣服的 DOB 也被吹得搖搖晃晃, 目標在正天頂, 正是經緯台式架台的大盲點... 超難微調. 又冷、目標又難找、風大很煩... 心浮氣躁根本無法好好觀測, 就這樣掙扎了半個多小時決定收工, 宣告失敗, 還好銀河還有平常一半的水準, 小孩至少不會完全空手而回.

下到鳶峰... 風平浪靜一片晴朗, 仿若另外一個世界. 不過再架一次 DOB、調光軸... 我可不幹, 想一想也只有那隻小折不麻煩, 高山滿天星, 搞不好撈得到第二個目標的那個球狀星團?



這是當時鳶峰的銀河, 曝個 15 秒就這副模樣, 這才叫銀河嘛!!





Palomar 11 號球狀星團跟 行星狀星團的那個 Abell 目錄一樣, 都是 1950 年代帕洛瑪天文台的第一次巡天計畫中在相片裏面被認出來的目標. 其中 6、7、9、11 離我們不遠, 大小也算正常, 不過都因為看過去的角度太低, 正巧被銀河的塵埃遮蔽, 因此觀測的難度大增.




Palomar 11 的外觀分類如果是常用的 Shapley-Sawyer 分類的話是 Class IX, 可以預期看起來會很稀疏.


Palomar 11 (CFF 92;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184X)

9 公分鏡 184X 在山上看到 13.5 等星沒問題, 但還是不夠, 雖然因為電子星圖精準, 可以很確認目標該出現的位置, 不過看起來完全沒有球狀星團該有的模樣, 甚至連疏散星團都不像.



回家後隔天, 氣象報告說颱風加速直撲北台灣, 當晚夜空卻異常的清朗, 是曾經歷過類似的氣候狀況啦, 不過可能一兩年才碰得到一次, 才傍晚我就把剛收好的大 DOB 重新架在屋頂等天黑. 到午夜, 透明度好到連銀河中心大黑馬暗星雲拖著的兩隻腳都能目視的程度. 就在這絕佳的觀測條件下重新畫了 Palomar 11:


Palomar 11 (Teeter 12.5" Journey; 6mm~4.7mm Ethos for 240X ~ 304X)


這才是球狀星團嘛! 口徑大倍率就可以一直拉, 整個星團看起來不圓, 有點南北向拉長的樣子, 星點稀稀疏疏.


然後就是在昆陽失敗的西佛六重奏, 不過說實話本來並不抱希望能看到, 但是 SQM 量好幾次都有到 19.8X, 心想也許有機會可以瞄到一個, 不然當純練習也不錯.


NGC 6027, A, B, in Seyfert's Sextet (Teeter 12.5" Journey; 4.7mm/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04X~477X)


結果 300X 左右居然 "直視" 就看見一小團雲氣; 這組目標花了不少時間在辨識, 倍率再往上拉, 本來看見的那團小雲氣右側還有一團分得出, 然後兩者之上方較靠左側那團附近也有一團更淡的雲氣. 不過, 誰是誰啊?





早在 1882 年就有人發現 NGC 6027 了, 不過要等到 70 年後 1951 年美國天文學家 卡爾.基南.西佛 (Carl Keenan Seyfert) 使用范德堡大學巴納德天文台的相片才發現原來這是組星系團. 六個成員裏, 其中一個是位在背景的星系, 還有一個是其中一個的延伸, 除了背景那個以外, 其它幾個距離我們約 1.9 億光年遠, 其實並沒有我已經上山觀測成功好幾次的史帝芬五重奏 3.5 億光年的那幾個來得遠.

編號很容易弄混, 我比對過好幾種說法... 其中最容易看見的, 也就是這次我第一眼看見的是本尊 NGC 6027, 有人把它編成 NGC 6027 E, 為什麼用大寫 "E" 呢? 用上圖說明的話, 它的右方就是前面提到 "延伸出去" 的一塊是 NGC 6027 e, 小寫 "e". 因此它們都是 "E 或 e" 家族. 不過比較多人直接叫本尊 NGC 6027, 而 "延伸出去" 的那塊才是 NGC 6027E.

本尊相對好認, 而 NGC 6027A 應該是第二好認, 不過那些星系觀測老手挑戰的可是 NGC 6027A 的中央暗帶呢! 靠近本尊 NGC 6027 的 NGC 6027B 算是第三好認的, 這三個的難度應該不會超過史蒂芬五重奏.

正正面對我們的螺旋星系 NGC 6027D 就是前面提到的背景星系, 離我們可遠了, 大概超過 8.77 億年遠, 這應該也算是極限挑戰, 或者至少是 70, 80 公分起跳主鏡的世界了, 六重奏集團兩側的翅膀 NGC 6027C 與本尊 "延伸出去" 的那塊 NGC 6027E 也是, 下次上山我再來試試看, 到底有多令人絕望啊?

由於 A、B、C、D、E... 太多說法了, 用 HCG 的編號說不定比較統一, 編號為 HCG 79 的西佛六重奏, 79a 是 6027A; 79b 是 6027 本尊; 79c 是 6027B; 79d 是 6027C; 79e 是 6027D; 而 HCG 並沒有 79f 或 6027E 的編號.


編號編得亂七八糟, 頭昏嗎? 架起自己最大隻的鏡子試試看可以找到幾個囉!


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

土星衝與朦朧的火星

從左下往右上: 火星, 月亮, 土星, 天蠍座 (頭部比較明顯), 木星, 再早一些還有很亮的金星


最近的天況大概就類似這樣... 午後到入夜滿天雲, 通常要到下半夜才開; 好不容易星星有機會露臉時月亮也長大了... 現在為了身體健康觀星盡量、盡量... 不過午夜, 還好有行星, 不然還真只能賞雲了.



土星衝那天決定出動大 DOB, 並不是想多看見什麼, 有時就要多練習才不會跟器材生疏, 尤其那個到現在還沒完全搞懂其數學計算的 Autocollimator 調光軸法, 仍然需要多練習才能印在腦海變反射動作, 不然每次調還要查一下文件真的很遜. 這次讓主鏡吹足 2 小時的電扇, 細調光軸耐心作了三輪, 作到不管雷射、巴羅雷射、Cheshire、sight tube、Autocollimator... 什麼鬼東西看都是準準準為止, 果然視野中心的星點漂亮得不輸 APO, 每次搞成這樣時就會想... 幹嘛買小小隻又貴得不得了的折射鏡? 反射鏡光軸調夠準的話真是便宜又大碗, 而且超實用.


土星很靠近月亮, 不過 143X 已經能夠輕鬆看到 6 顆衛星, 最暗的一顆 Mimas 還低於 13 等呢:


Saturn  and some main satellites (12.5" Teeter Journey-Air)


大口徑受氣流影響明顯, 有時還很誇張... 畫面最晃時甚至晃到同時可看見兩顆飄動的土星, 這跟小口徑受氣流影響看到的模樣不太一樣. 不過總會等到短暫的氣流平靜片刻, 口徑大解析力自然好, 因此可以看見非常細的卡西尼縫完整的環繞土星環一圈, A、B、C 三環清楚呈現, 較寬的 A、B 兩環甚至可以看見一些細紋; 明亮的赤道區與北赤道帶對比清楚, 暗色的北極區由於 Seeing 限制上不了太高倍所以看不到什麼細節. 這次把 DOB 的平衡彈簧位置調整一下, 雙目視掛兩顆 Docter 12.5mm 目鏡只用到 1.5kg 重錘就能平衡.


至於火星就沒這麼幸運了:






近午夜時 CM 大約 200 ~ 210 度左右, 離 Syrtis Major 大三角轉出來還有一段時間, 正中心處應該是 Mare Cimmeria, 靠 following side 處 Mare Tyrrhenum 正要現身. 兩年前、四年前看火星時這兩塊暗地形非常明顯, Seeing 好時連邊界輪廓都夠清楚, 如今掩沒在滾滾黃塵中, 火星已經大到 21 arcsec 了... 又怎樣? 就像林志玲脫光站面前, 卻連到底是男是女都看不清楚. 沙塵暴掩蓋下, 31 公分主鏡只看到中央一塊微微黑色的地形向兩側延伸, 倒是南北兩端的雲或霧頗為明顯, 尤其北極附近的雲, 記得上次看時還沒那麼多呀? 雲還沿著邊緣一路延伸到 Following Side 掩過 Mare Tyrrhenum.

"Mare Cimmeria" 是古人荷馬說 "遙遠西方的海" (far western sea), 考究一下其地點大約是現在的希臘、土耳其北邊, 保加利亞南邊, 夾在愛琴海跟黑海之間的地方. 另外一個 "Mare Tyrrhenum" 查中文維基百科有翻譯, 叫 "地勒尼安海" , 因為是義大利人取名的, 所以其地點就在義大利半島西邊, 也是地中海一部分的 "地勒尼安海" (Mar Tirreno).




隔了幾天換小隻的出場...





東邊北邊不錯, 就像上面這個角度... 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 另一半的西邊與南邊就慘了, 苦苦盯著目鏡看了近一小時抓不到幾分鐘雲縫...






隔了幾天, 時間也早了十幾二十分鐘, CM 在大約 170 度左右的所謂無聊區, 本來這邊南半球比較明顯的暗地形是緯度很低的 Mare Sirenum, 不過目前火星面對我們的中央 "緯度" 還是在南半球大約 -14 度左右, 因此 Mare Sirenum 位置跑很高, 前幾天在正中央的 "遙遠西方海" Mare Cimmerium 才剛要轉出來. 沙塵暴壟罩下同樣只能勉強看見兩團稍稍深色的區域, 倒是籠罩南極區的雲或霧北方邊界處竟橫切一道相當明顯的深色? 對照別人拍的相片, 我猜有可能是南半球逐漸進入夏天, 因此冰雪、或雲、或霧開始消散, 因此露出原本被覆蓋住的地形...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北極區附近以及邊緣的雲還是很多很明顯, 其實那天在看的時候連 P side 靠北側也不少雲, 可是當時草圖畫得實在太亂了, 後來修圖時居然忘記畫上去, 我是剛剛翻草稿時才發現到... 真是豬頭. 不過也懶得改了, 反正又不是在做研究, 下次注意點就好.


對了, "Mare Sirenum" 中文維基百科也有翻譯, 叫 "薩瑞南海", 這個字中文有 "拉警報", "警報器" 的意思, 而 "sea of Siren" 的這個 "Siren" 是荷馬史詩奧德賽裏住在西西里海域的 "賽蓮" 女妖, 這些美女頭, 鳥身的女妖用魅惑人心的美聲吸引水手們的注意, 終於被迷惑失神而撞上岩石而死... 查這些鬼怪資料幹嘛? 嗯... 查過地名比較好記憶啊, 然後記得地名的話看火星比較有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