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只看完半圈的 2022 火星季

大約每 2 年一次的火星接近,一直是我最期待的天文觀察事件之一。每次火星季除了複習各個明顯的地形地貌以及雲霧等大氣特徵外,總還會認識更多新細節,一點一點累積對這顆鄰居星球的認識;而在盡力辨識的過程中對各種器材、配件的能力或限制也會有更多的體認。由於火星繞太陽軌道的偏心率還蠻大的,因此每次火星衝的距離都不同,當然看見的亮度與大小也不同,不過畢竟有個週期,每 15~17 年有一次大衝,上次大衝是 2018 年,視直徑最大時有 24.3",再上一次大衝是 2003 年的 25.1",下一次的大衝則是 2035 年的 24.5";從 2018 到 2035 每兩年的普通衝...... 今年 2022 剩 17", 下次是 2025 一月時的 14.5",然後是 2027 二月衝時最小的 13.8",就算要跟 2022 年差不多大小也要等到 8~9 年後的 2031 年衝的 16.8",真是讓人傷心。土星的球體大約 15" ~ 20",因為土星比較常看所以比較能想像,大概就是土星球體大小的範圍裡認細節。


2022 年的火星觀察大部分都在市區,然後以 Mewlon-180c 為主,因為種種限制居然第一次沒辦法繞一圈看完,大約只有 CM 180 ~ 360 度這半圈而已。


8 月畫過一次後下一次就是 9 月的最後一天了,中間看過的幾次都因為 seeing 太差而沒辦法素描:


dust over Hellas basin (CM: 312degree W) -- Mewlon 180c, Baader MKV + 2.6X GPC, 24mm LE for 234X; #12 yellow


位在陰影邊的 Syrtis Major 還是最顯眼的目標,不過底下了 Hella Basin 就沒有之前清楚了,可能是當時南半球的沙塵壟罩影響對比,加上位在 P site 比較暗的原因;Hellas 旁邊倒是有塊相當亮的區域,這塊區域我猜是正壟罩在沙塵下,然後在太陽照射、反射下顯得特別顯眼。查一下資料: 2022-7-21 是火星北半球的冬至,一直到 2022-12-26 春分,正好是南半球由夏天變秋天時期,火星南半球的春天與夏天特別容易起沙塵暴,因此到年底沙塵暴的影響機率應該會越來越低才對。


hard to identify Hellas basin (CM: 276 degree W) -- Mewlon 180c, Baader MKV + 2.6X GPC, 16mm Nagler for 351X; #12 yellow


到 10 月初南半球的沙塵還是很嚴重,即便 Hellas Basin 移到比較中央也很難辨識出一向呈現出一個白亮大圓的模樣;Syrtis Major 連輪廓邊界都很清楚,暗部的深淺層次可以分辨,但連接著 Syrtis Major 的 Sinus Meridiani 幾乎都壟罩在沙塵下。這次的收穫應該是 "可以相當清楚的認出沙塵範圍" 吧?




今年的主力是這組 16mm Nagler,目前市區器材的策略是多用巴羅鏡來精簡目鏡使用。


Sinus Sabaeus, Sinus Meridiani (CM: 309 degree W) -- Mewlon 180c, Baader MKV + 2.6X GPC, 16mm Nagler for 351X; #12 yellow


Sinus Sabaeus, Sinus Meridiani (CM: 309 degree W) -- Mewlon 180c, Baader MKV + 2.6X GPC, 16mm Nagler for 351X; #12 yellow


到 11 月初還是看得到片片沙塵的痕跡,很好辨識,因為被沙塵蓋住的 "黃" 會帶點乳白色糊糊的黃,跟旁邊沒被沙塵蓋住的黃色不同。除了沙塵以外最明顯的不同是壟罩在一大片白雲或霧之下的北極區開始露出一些南緣的地貌,因為通常在冬末初春之際這片被叫做 North Polar hood 的雲或霧開始消散。而南半球的地貌上熟悉的 Sinus Sabaeus 與 Sinus Meridiani 變主角,我區分得出來兩個海灣中間視覺反照率比較高的部分,Syrtis Major 很清楚,邊緣界線也很銳利。


north ice cloud and south dust (CM: 290 degree W) -- Mewlon 180c, Baader MKV + 2.6X GPC, 16mm Nagler for 351X; #12 yellow


中心還是在 CM 300 度周圍,這陣子 seeing 變得相當穩定,主角依舊是相當清晰的 Syrtis Major。南部的沙塵讓 Hellas basin 呈現很有趣的面貌,下半部在沙塵影響下顯得模糊不清,但上半部非常清晰,下半部的沙塵幾乎蔓延整片南端了。北半球則來看逐漸破碎的 North polar hood,因為仔細看可以發現裂開的痕跡,露出底下暗色的地貌。


不常看火星的話,可能會搞混North polar hood 與真正北極的冰冠,可以試試看用 #23A 或 #25 的紅色濾鏡,或是 #58 的綠色濾鏡,因為 North polar hood 用紅色或綠色濾鏡會看不到,我試過,是真的。


Mare Tyrrhenum, Mare Cimmerium (CM: 255 degree W) -- Mewlon 180c, Baader MKV + 2.6X GPC, 16mm Nagler for 351X; #12 yellow

Mare Tyrrhenum, Mare Cimmerium (CM: 255 degree W) -- Mewlon 180c, Baader MKV + 2.6X GPC, 16mm Nagler for 351X; #12 yellow


如果以 Syrtis Major/Hellas Basin 為中,一側是前面提到的兩個海灣 Sinus Sabaeus 與 Sinus Meridiani,另一側就是兩個海 Mare Tyrrhenum 與 Mare Cimmerium 了,如果能清楚看出分隔兩個海的陸地的話我就覺得當天的觀測品質還算可以。有時 seeing 不佳,那就只能用時間來換取啦,連續看個 1 小時總會等到幾次 1~2 分鐘氣流穩定的黃金片刻,像這次我有認出 Mare Tyrrhenum 中間稍稍突起的地貌,對一下地圖發現這一小塊居然叫 Syrtis Minor 呢!! 另外在 Mare Cimmerium 中間也看得出淺淺突出的地貌,應該就是 Sinus Gomer,不過分不出來兩隻角。Hellas Basin 最底部這次看到一個小小極白的點,不知道是不是南極的冰冠?


Mare Sirenum, Mare Cimmerium (CM: 180 degree W) -- CFF 160 f/6.5, Tele Vue/Bino Vue, 2.4mm Vixen HR for 437X; #12 yellow


這張已經是這次火星衝畫的最後一張,回關西用 16 公分折射鏡。沙塵似乎看不太到了,南半球以 Mare Sirenum 與 Mare Cimmerium 為主角,很多白雲,一塊一塊的;南半球夏天結束即將到秋分,是因為這個氣候轉變造成的多雲現象嗎? 因為前幾天在市區用 #80A 藍色濾鏡發現對 dark albedo 效果比 #12 黃色好很多,所以這次也以藍色為主來觀察,不過比較後發現並沒有,最後還是換回黃色濾鏡看。


接著就是長長的一段烏雲密布日子,也遮掉了這次的火星衝,等 12 月底好天氣來臨時 seeing 又變得無藥可救的爛,怎麼樣都等不到那平靜的 1~2 分鐘。現在火星只剩 13.4",到一月底 10.8",看來這次的火星接近就只有這樣而已了。



2023年1月5日 星期四

遲到半年的恆星自行記錄

年底整理好多東西,文件、檔案、衣櫥、書櫥、紙箱、零件...... 好像永遠整理不完,也終於要來處理去年七月紀錄的恆星自行現象了。



今年又換一隻鏡子拍,也就是因為這樣一直換鏡子,結果造成最後要比較結果時麻煩的要死。


紀錄 61 Cyg 以及 Barnard's Star 這兩顆的自行記錄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一大堆現成、漂亮且可讀性很高的相片還有動畫,似乎不用自己每年特別去拍一堆醜醜的相片;不過對我來說好像有些不同的意義,或是一個特別的儀式 -- 證明我仍喜歡這個嗜好? 證明我還健康的活著? 地球仍然規律的運動? 或者只是對自己宣告一下 -- 夏天來了!


Cyg 61 還好,因為有一顆背景星可以做移動的參考,加上這組雙星又亮,因此不管怎麼亂拍都認得出來。底下是 2022 年用 2160 mm 焦長拍的,跟 2021 年用 900~1000 mm 拍的結果:


61cyg (Mewlon 180, 2160mm f/12) -- YR2022-July

61cyg (TSA-120, 900mm f/7.5) -- YR2021-July


我有稍微看一下一般天文常用的疊圖軟體像 DeepSkyStacker 或 RegiStar,不過後來想想我的目標這麼簡單微小,似乎也不用搞那麼正式,只要把目標周遭範圍大致取一樣大小,角度盡量拉齊,這樣的話電腦裡的小畫家好像就可以了。所以... 就純手工製作啦:


61cyg (Mewlon 180, 2160mm f/12) -- YR2022-July

61cyg (TSA-120, 900mm f/7.5) -- YR2021-July


我要寫一下我的白痴加工步驟,不然明年又忘了~




Step-1,找兩顆星拉垂直或拉水平都可以的定位星,目的是讓相片的角度一致

Step-2,找定位邊界的上、下、左、右 星畫邊界,目的是讓相片範圍一致

Step-3,調像素一致,目的是讓每張相片顯示的大小一致


依樣畫葫蘆,把其它年的調整完排一起看:



這樣表達就夠清楚了,至少我可以接受啦。


跟 61 Cyg不同,Barnard's Star 在茫茫星海中既不亮,也不好定位 ---- 雖然相片多調幾張後我能很快找到啦,但一開始如果拍攝像場角度不同還真是難辨識:


Barnard's Star (Mewlon 180, 2160mm f/12) -- YR2022-July

Barnard's Star (TSA-120, 900mm f/7.5) -- YR2021-July


比如上面這兩張原始拍的,要怎麼比對呢? 所以依照前面講的方法調整一下:


Barnard's Star (Mewlon 180, 2160mm f/12) -- YR2022-July

Barnard's Star (TSA-120, 900mm f/7.5) -- YR2021-July


調整的步驟與定位星們如下:



最後比較的結果:




找了兩顆參考星來比較,還算容易看出 Barnard's Star 的移動呢!


終於完工啦... 在深冬。 ^^"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義大利麵的一小塊以及其它目標觀察 — Sh2-240, NGC 2024, IC 1747, Sh2-188, NGC 604, M46

北部陰霾好久終於有幾天晴夜,本來打算補補錯過的火星衝,不過這幾天 seeing 實在糟到不行,看來這次的火星年只能停在這裡了,殘念呀。


現在市區幾乎只用經緯儀,所以把 RST-135 拿回關西了,不過面對一堆重裝備不知道拿回來要幹嘛? 但看器材閒置著就不順眼,錢都花了當然要物盡其用,RST-135 規格書說負載 18 公斤,何不試試全負載不到 16 公斤的 CFF 160 ?



依過去經驗,小架台架大鏡子要換個長夾具先,所以挪 RST-300 的用,然後再補一片,這次改用 Losmandy 原廠的長夾具:



有刻度、還有水平氣泡,夾面接觸面積又大,看起來真是好東西,以前怎麼沒注意過呢?




所以小 RST-135 變成這樣:



趕快上場試試 ~ 首先就是在漫漫陰雨天時研究的義大利麵條,編號可以叫作:Sh 2-240,位置很好找,在金牛的牛角 1.7 等亮星 beta Tauri 東邊一點點而已。義大利麵條整團大約有 3 度大小,平地屋頂的條件完全不考慮小鏡子,只能用大隻的把倍率稍微拉高,而且還要挑比較有機會的 "局部" 試試看,研究半天最後挑了 3 塊。


下一步要對星圖;先找張天文相片,長這樣:


我挑了 (1) 麵團左下角有一塊 (2) 麵團整個右側 (3) 麵團下方那顆紅點


再下一步要從電子星圖中認出正確的星點位置…… 通常這是最辛苦的步驟,主要因為天文相片裡的星點 "亮度" 顯示跟電子星圖,甚至實際目視星點亮度常常不一樣,因此茫茫星海中對起來很容易迷路:



對出來了,最後還要做反向:



然後才能拿這張尋星圖上工,如果要再講究一些最好先搭配好尋星用的目鏡倍率與視野大小,這樣實戰作業時才比較一致。


結果呢? 最後只有 (1) 成功而已:


NNE part of Sh 2-240 (CFF 160 f/6.5; 17mm Ethos for 61X; O III filter)

還算明顯,我覺得比西面紗 "稍難" 的程度,圖上雲氣覆蓋的是幾顆 10 等亮左右的星星,上面單獨一顆編號: HD 246515 附近雲氣最明顯,其次就是下面 HD 246646 那幾顆附近了。(2) 那整片我當時認不出來。(3) 那個小紅點也一樣,相片看起來很明顯,但實際上不管用不用濾鏡、拉高倍... 都沒用,改天問問其他有拍的同好,這顆小紅點是用曝光更久的另外疊上去嗎? 還是用哪種濾鏡?


義大利麵團就這樣而已了接下來找了一下別名火焰星雲的 NGC 2024;之前會走到這裡都是為了認馬頭,天文相片裡的火焰星雲璀璨又壯觀,不過雖然沒認真找過 NGC 2024,但印象裡找馬頭時滑過附近卻從來不見什麼明顯雲氣,出了什麼差錯呢?


NGC 2024 (CFF 160 f/6.5; 12.5mm Nikon NAV-HW for 83X; O III filter)


跟找馬頭一樣,目鏡下第一眼就是超耀眼的參宿一 (Alnitak),而且離 NGC 2024 太近到會有影響的程度。套上 O-III,把參宿一移出視野最好,東側馬上就能察覺雲氣,看久一些,眼睛適黑狀況更好後雲氣中央的裂縫就可以認出來了,倍率低加上 seeing 不佳,看不出天文相片裡裂縫的枝枝節節,不過裂縫主幹還算清楚。想一想... 其實找馬頭前可以用著個目標來練習,練習習慣暗縫的感覺。


RST-135 背 CFF 160 看起來完全沒問題,接下來看換裝 Losmandy 長板的 RST-300 好不好用。最近懶得把 12 吋牛頓鏡扛上屋頂,因此多半只看中天或北天目標,所以轉向開始有點西下的仙后座,第一個目標是離仙后座 epsilon 星 0.5 度左右的行星狀星雲 IC 1747,這個目標以前找過:



這次用反射鏡看:


IC 1747 (305mm f/3.85 newtonian, 3.7mm Ethos for 324X, UHC filter)


IC 1747 其實很簡單,倍率拉一下就算沒濾鏡也看得到,"看得到" 沒什麼,看到細節才有趣,上面這兩張素描最大的差別在 2016 年用 Mewlon-210 做到 244X 看時居然能看出中空的環狀! 我看老外一些老手都要做到 500X 以上甚至 900X 才看得出其中的空洞,那到底當時我是怎麼看到的? 而且素描紀錄裏當時的 seeing 很差,這樣應該更不利於辨識小目標的細節才是。仔細翻一下當時的文字觀測紀錄... 其實當時並不是看到 "中空",而是略有面積的雲氣範圍裡 南北 兩側的雲氣看起來較濃厚... 嗯,這樣就解釋得通了。 


這次看到的樣子非常普通,大部分小小的行星狀星雲放大到 2~300X 仔細看都會長這樣,中央部分比較亮,外面再圍一層淡淡的雲氣。由於倍率不夠且 seeing 不佳,小行星狀星雲的中空並不容易看出來,而加了 O-III 或 UHC 後反而容易看出早期噴發到外圍的雲氣,但比對天文相片時會覺得差很多,明明是中空的怎麼變中央核心了! ^^"



 仙后座有很多有挑戰性的行星狀星雲,Sh 2-188 也是其中之一:


Sh 2-188 (305mm f/3.85 newtonian, 10mm Ethos for 120X, O-III filter)


這個目標難在面積有點大,有點像之前看過的那些古老行星狀星雲,而且目視時只有東側弧狀較明顯,因此感覺比較像 NGC 6888 弦月星雲這類常見的超新星殘骸... 坦白說看得有點辛苦,averted vision 下比較有把握,120X (exit pupil diameter 2.5mm) 已經是極限了,出瞳徑再小下去不管用不用濾鏡都認不出來。


Losmandy 長夾具還不錯,值得推薦... 不過好像買不到了? 我是在德國網站的存貨裏找到的。


2022 年末因緣際會下又買了一隻 4 吋折射鏡,哈哈~



我還是很愛 4 吋折射鏡的!! 趕快來開光,東北季風又開始吹了,下一次晴夜不知道要等多久...


NGC 604 in M33 (FC-100 DZ,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267X)

NGC 604 也算是老朋友,看很多很多次之後熟門熟路就不難認了。4 吋鏡的專長當然不是集光力,把倍率拉超高主要是想看其光學品質能耐,0.37mm 出瞳徑下星點狀況如何? 有色差跑出來嗎? ...... 沒有沒有,星點細細的沒變形,沒像差也沒色差,非常完美,也順利認出約略南北拉長的 NGC 604,沒問題。


NGC 2438 in M46 (FC-100 DZ, 12.5mm Nikon NAV-HW for 64X, O-III filter)


幾顆星點不夠,最好來看視野裡滿滿的星點才過癮;我最喜歡的 M37 跟 M46 挑一個...... M46 好了,裡面也有一個 NGC。不過氣溫這麼低畫 M46 實在不是個好主意,星點太多太密,手凍著描星點真痛苦,結果虎頭蛇尾只認真的畫了西側三分之一的星點;行星狀星雲 NGC 2438 用 O-III 看非常明顯,它的環狀與中洞低倍就認出來了,改天應該拉個 3~500X 來看細節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