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RST-135 小架台也適合夏夜短打

一年都過半了,完全想不起有什麼徹夜好天氣? 其實今年連稍微好的夜晚都不多,所以這陣子只要星星露臉就趕快上屋頂,免得什麼都看不到。也因為如此,這支迷你輕盈而且還不用作平衡的架台出勤率超高,都快忘了還有支 EM-11 躺在家裏呢。

但是不幸的事 (小事) 發生了,有天畫圖畫到一半時 RST-135 開始 Bi - Bi... 叫,低頭一看,原來被自己的鳩尾夾具卡到!! 連忙先把鏡筒卸下再調整回安全的位置。隔天仔細檢查,機身已經被挖掉一小塊皮:



大致如上圖運動方向造成的,因為廠長跑去智利看日蝕了沒人好問,只好請教之前還不曾講過話的柚子老師,柚子老師是赤道儀專家又很熱心,他研究後要我把翻天頂的 limit 設到 5 度以內以策安全;仔細看看... 也對,機身這麼小,鳩尾夾具這麼大,就算我加了腳架增高柱也沒用,而且這支架台的扭力實在太強,卡到的瞬間就一定受傷,要是卡到手我看就完了。不然現在架 TEC 140 已經完全改用 RST-135,而且連重錘也懶得掛,300X 雙目視看木星調焦抖大約 1 秒,我是完全能接受啦:


RST-135 mount for TEC 140 without CW (EQ mode)



為了好對極軸,還在拍賣場上找到這個小東西,相當好用,以目視的精度要求來說很足夠了!








畫了小紅斑,設備輕便,所以很快就能專注在觀察;那天畫得很悠閒,應該是今年看小紅斑看得最清楚的一次,還很仔細的畫完 NEB/SEB 與中央赤道區裏的細節;大的小的比過那麼多支,TEC 140 還是我看行星的最愛。



Oval BA (TEC 140, Tele Vue Bino Vue, 2X OCA, 7.5mm LE for 260X)


還有今年第一次的土星:


Saturn (TEC 140, Tele Vue Bino Vue, 2X OCA, 5mm LE for 390X)


A、B、C 環,繞完一整圈的卡西尼縫,球面上亮亮的赤道區,最明顯的北赤道帶,稍暗的北極區域,夾在 NPR 與 NEB 間的細紋... 大致該看到的都看得到。


不過既然赤道儀模式有卡到機身本體的風險,何不切到經緯儀模式? 反正不拍照。先拿小支的測一下比較保險:


RST-135 mount for CFF 92 without CW (AZ mode)

RST-135 mount for CFF 92 without CW (AZ mode)



AZ mode 的 Home 點鏡頭朝南方,我連一星都還沒校, GOTO 心宿二就已經 GO 到旁邊一點點了,好準;校個 3、4 顆星之後自動導入已經每次都能 GO 到視野中央。GOTO 真像毒藥,我多年手動尋星的好習慣一下就被引誘偷懶放棄。


CFF 92 適合作大視野,當然不能放過夏夜經典之一的東西面紗:

the Eastern Veil Nebula (CFF 92, 12.5mm Docter for 44X, Lumicon O-III)



the Western Veil Nebula (CFF 92, 12.5mm Docter for 44X, Lumicon O-III)

O-III 比 UHC 效果好,但希望不要每次蜻蜓點水輪廓畫一畫而已,下一步要好好分解面紗裏面的細節,想做這件事好幾年了,今年有機會完成嗎?


小支、短的沒問題,來試試長的,那支 TSA-120 被冷落好久了:


RST-135 mount for TSA-120 without CW (AZ mode)


RST-135 mount for TSA-120 without CW (AZ mode)


有缺點,AZ mode 比 EQ mode 抖,而且抖很多,EQ Mode 架 TEC 140 時都比這個 AZ Mode 的組合設定穩,會不會是沒加重錘作平衡的關係?

上面這些相片都有雲,沒錯... 真的是每晚都在搶那一點點天開的時間,拍器材照時都是已經起雲準備打包下樓前。

畫了 M24 裏面那顆行星狀星雲 NGC 6567,前幾晚用 10 公分雙筒看得很勉強。


NGC 6567 with/without O-III (TSA-120; 5mm XW for 180X; Lumicon O-III)



NGC 6567 很小,泡在一堆星星裏超難認,要先知道它的位置,然後用 O-III 濾鏡讓他現形,這個手法用過很多次了,所以很快就搞定。

然後也畫了上次... 已經好幾年前了,在昆陽畫的有趣組合: 星團 NGC 6520,以及貼在星團旁邊的暗星雲 B86:


 NGC 6520, B86 dark Nebula (TSA-120; 7mm XW for 128X)


NGC 6520 很亮很好認,不過平地要看出圍繞星團週遭的背景密集星星有點吃力,對比差,也因此 B86 不像在山上看得這麼明顯。


除了 CFF 250CC 至今還沒勇氣擺上 RST-135 外,還有雙筒鏡沒上,改造一下 L 板試試看:


RST-135 mount for ZS-102 Matsumoto Binoscope with CW (AZ mode)



RST-135 mount for ZS-102 Matsumoto Binoscope with CW (AZ mode)


因為 L 架是臨時拼湊的,剛架上去時還怕怕的,不過提起勇氣接電操作後發現還蠻穩的說:


RST-135 mount for ZS-102 Matsumoto Binoscope with CW (AZ mode)


RST-135 mount for ZS-102 Matsumoto Binoscope with CW (AZ mode)


貼一下簡單操作的影片:








用這組 10 公分的松本雙筒畫了 M24 與 M25:


NGC 6567, B92, B93 in M24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20mm XW for 36X, 7.5mm LE -- 95X, 1000 OAKS LP2 UHC for NGC 6567)

Messier 25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20mm XW for 36X)


不過當時架台還是用 TTS-160:






那個臨時的 L 架太抖了,還是得做過穩一點的;架這組加上目鏡 12.5 kg 的松本雙筒,從鏡筒重心位置到 RST-135 不動點大約 20cm, 算起來大約要 25 牛頓-米 的扭力驅動,真不曉得它的馬達到底平均輸出扭力多大? 聽說很多攝影同好嫌它週期誤差太大,還好以我的需求完全不關心這點,只要好好背得住我所有的鏡子那就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了,專注在觀察與畫圖!!


昨晚先架了輕一點的 Kowa Highlander 實際試試看:

Field test: RST-135 mount for Kowa Highlander with CW (AZ mode)


力矩太長,而且臨時試作的 L 架剛性也不足,調焦時有點抖,不過這些都還有改進的空間。同樣是雲多多的夜晚,天開哪一塊就只能看哪邊,所以目標選得很隨興:


南天高度很低的球狀星團 NGC 6723:

NGC 6723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TE-9 for 50X )


北天高度很高的疏散星團三合一 NGC 6871, Bi2, NGC 6883:

NGC 6871, Bi2, NGC 6883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TE-14 for 32X )



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

10 吋卡塞格林鏡初試 -- CFF 250 CC

"好險當時不是訂 12 吋的" -- 這是第一次把 10 吋鏡架起來時腦海裡唯一的想法 !! ^^"




望遠鏡常常都是用過大的就回不去小的,所以這幾年心裏一直有個 "大反射鏡上追蹤架台" 的念頭徘徊不去;可是好牛頓難尋,而且別說 12" ,10" 的牛頓鏡就已經是又重又長難以駕馭,這樣的話,看來只能折衷於折反射式鏡了。折反鏡雖然焦比高、視野小,不過需要高倍的都是小目標,倒不用太擔心光學特性的問題,找個可以信賴的製造商還比較重要。高橋不錯,不過新的 Mewlon-250 把修正鏡整合進系統後整體價格飛上天,何況我也不需要修正鏡,幹嘛加錢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其它市面上口碑好的產品幾乎清一色攝影考量,盤點一下好像只有 CFF 還有作偏目視使用的經典式卡塞格林鏡,價格也能接受,所以跟 Catalin 討論一下後就下訂了,交期約半年,這批沒搭到至少還要再等一年半之後才有機會,也有可能就不做了,畢竟 RC 鏡比較受歡迎。

CFF 的折射鏡與反射鏡光學部分是分開做的,折射鏡在匈牙利由前 GPU 的設計師 Pal Gyulai 設計與製造;而反射鏡在羅馬尼亞,由當地業餘天文界頗負盛名的製鏡師 Octavian Stanescu 先生設計與製造,機械部分則統一在波蘭由 Catalin Fus 處理,同時他也做最後整體系統的驗證,而 CFF 就是 "Coma Free Field" 的縮寫。Catalin 先生負責業務,客戶服務 100 分,寫信給他通常 12 小時內必回,我常常問他很多其他天文設備的問題,他也不厭其煩的講給我聽,從他身上學到不少... 最意想不到的是我還因此收到他幾乎完全沒用過的 XW 30,真是太意外了。









半年很快就過去,XW 30 包在一整箱來自波蘭的巧克力裡面,但主角是旁邊超大一箱的 CFF Classic Cassegrain 250:





第一印象跟上隻 CFF 92 相同,整隻堅固得像台坦克,儘管筒身一半用碳纖支架,另一半也是碳纖筒材質,不過加上底板、兩片側板、提把 -- 總共 14.9 kg。


配件加上去... 光學尋星鏡、2" 天頂鏡、最重的目鏡:21mm Ethos,這樣合起來總重 16.3 kg:





如果搭馬克五號雙目視加一對 Docter 12.5mm 這樣總重幾乎要 17 kg 了:





幹嘛搞隻 7X 50mm 的尋星鏡?不是最愛紅點嗎?沒辦法... 焦長 3750mm 實在有夠長,所有目鏡壓箱寶全拿出來也湊不到 1 度視野,紅點有一點點誤差目鏡就找不到目標,只好硬著頭皮用光學尋星鏡。



開光之前的準備工作很多,首先當然要先調光軸;雖然事前已經讀過資料,原理大概也懂,不過還是有點不安。步驟大致與調牛頓鏡相同,但是卡塞格林鏡的次鏡是曲面,不像牛頓鏡平面的次鏡這麼容易搞定,沒對準對焦座了不起就減光而已,曲面鏡是會有像差的。

首先調對焦座,接在對焦座的雷射能打到次鏡正中央表示對焦座正中心與次鏡正中心準直:





完美,次鏡正中心有個小黑圈,雷射紅點正正落在小黑圈中央,所以連調都不用調;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次鏡傾斜,此時要動用的高橋這隻專調卡塞格林類及折射鏡的工具,叫作 Takahashi Collimation Scope,簡稱 TCS:



是上圖接在小 Borg Mini 50 後面那隻喔 ^^"

TCS 有目鏡,所以可放大看到的影像,當然也可以對焦,調次鏡的目標是把 TCS 的中央小黑點正正擺進次鏡正中心的小黑圈內,結果...... 同樣調都不用調小黑點就正正在小黑圈內,順利得有點讓我覺得是不是漏掉什麼步驟啊?





最後是調主鏡,TCS 看進去的確外圈有點沒同心圓,不過反正大家都建議用星點調,所以我也打算到時直接拿到外面對星點好了。其實據說這個步驟可以省略沒關係,頂多就周邊星點帶些彗尾而已,目視沒什麼差;之前我在阿勇店裡看冠昇的 8" CC 連調主鏡的螺絲都沒有呢!





坦白說我還是第一次拿實際星點調...... 有夠難用,300 多倍的失焦星點扭來扭去已經很難判斷到底圓不圓?同不同心了?然後稍微調一下星點又跑出視野外,調到最後很難判斷到底完不完美?不過至少 200 多倍的視野邊邊星點都很圓,也沒尾巴;滿月天我看一下 M57...... 哇,好厲害,環狀的雲氣有濃有淡、有粗有細,反正就是很有層次啦。


隔天就把它扛上屋頂實戰:






講起來容易,實際上扛這大傢伙上屋頂還真有點麻煩,還好早有預期,當初就請 Catalin 幫我在當地找個裁縫訂做了個輕便的保護提袋;另外本來想秤斤賣掉的一對 TTS-160 8kg 重錘只能乖乖掛上,一切都是重型配備。


霧茫茫,只有木星還可以...


AWO in SSTB (CFF 250CC, MKV, 11mm Plossl for 340X, #12 yellow color filter)

大紅斑剛轉走,邊邊還看得到一小部分身影,NEB 與 SEB 的細節真多,果然大隻就不一樣,剛剛扛上來的辛苦瞬間忘光光;而且長焦鏡讓過去使用目鏡的邏輯經驗不太適用,因為 20mm 的目鏡就是近 200X 放大,10mm 已經逼近 400X,因此隨便目鏡擺上去目標看起來都好大。

每次看 ALPO-JP 上的素描,看/畫南半球的小白橢圓或小紅橢圓似乎是輕而易舉,不過自己怎麼試都抓不到竅門,既然 10" 鏡都上追蹤了,所以這次花大部分的時間在找幾個在南南溫帶 (SSTmB) 上的反氣旋 AWO (Anticyclone White Oval)。反氣旋就是高氣壓,氣流下沉,這樣的話不就應該跟 "帶 (belt)" 一樣要出現較深的顏色嗎?怎麼會變成白色?不解不解...... 之前一直以為 AWO 的 "A" 是 "array" 的意思,因為南南溫帶常會看到一整排的小白斑,還有編號 A1、A2、A3... 之類的,後來查到的資料說 "A" 是 "Anticyclone",所以也許我弄錯了也不一定?不過至少這次大概認出了 2 個小白斑,緊跟在大紅斑後面。


第一次實戰的心得是 -- 調焦好抖喔,奇怪了?TTS-160 不是應該扛到 30 kg 都不抖的嗎?



隔了快一個禮拜終於又有機會可以試了,剛開始時天況還可以,當然要找有點挑戰性的目標囉,南邊最好,所以第一組目標選在天秤座裡的一對星系 NGC 5595 與 NGC 5597,視星等亮度還 OK,不過都是面對我們的螺旋星系,所以對於平地目視的難度不低。


NGC 5595, NGC 5597 (CFF 250CC, Leica ASPH for 210X ~ 420X)



居然用 GOTO,真是羞愧......

我是覺得在上圖右側的 NGC 5597 稍微容易一些,核心明顯,範圍看起來蠻大的,北側雲氣較明顯不知道是不是旋臂?看久一些西南側也有一小塊對比較明顯的部分,也有可能是旋臂的部分?Leica 這隻變焦目鏡搭這隻鏡子變得很實用,從 200X 做到 400X,出瞳徑從 1.25mm 到 0.6mm,正好是全力拼可視極限的範圍。另外一個 NGC 5595 則沒那麼明顯,要用 averted vision 比較能辨識細節,同樣在西側與東側邊緣能看到比較濃的雲氣,感覺上應該是旋臂?


然後是木星,難得大紅斑現身

GRS (CFF 250CC, MKV+1.25X GPC, 11mm Plossl for 426X, #12 yellow color filter)


大紅斑細節之清楚就不用多說了,繼上次用 12.5" DOB 看到北赤道帶上緣的 WSZ 外這次又能約略找到,雖然不能很清楚看到橢圓形的模樣,但至少北赤道帶上緣凹下的那塊很清楚也很正確的認出來,除此之外還有好幾個暗點或亮點不知道是什麼名字?


第二次實戰的心得還是 -- 調焦好抖喔......


怎麼辦?會不會是 250CC 重心太高?這樣的話拿傳統德式赤道儀比較看看好了,隔天架起久違的 EM-200... 等一下,重鎚不夠,居然要架到這樣才能平衡?






不過 EM-200 的重鎚桿有點短,如果加長一點應該不用掛那顆 3.5kg 的。





超扯,重鎚掛成這樣,而且總重 17kg 的鏡筒在做 DEC 軸平衡時,鳩尾夾具鬆開鏡筒還移不動,只能把 RA 軸先調回來讓重鎚桿朝下才移得動鏡筒。那天只畫了 M4 雲就蓋光光:



Messier 4 (CFF 250CC, 21mm Ethos for 180X)

大口徑看星團就是爽,星點粒粒分明,瞬間又把剛剛掛重錘串的苦工忘光光;而且,調焦居然不太抖了,應該在 1 秒內我可以接受的程度。



這就是目前少少幾次使用的心得,星點看起來是不肥啦,但跟折射鏡比起來就是有一種 ”感覺上“ 的不同,覺得比較 ”鬆“,而折射鏡看起來比較 ”緊實“... 很難形容啦,跟 Teeter DOB 或之前 Mewlon 180 或 210 的星點感覺類似,所以坦白說比起來我是比較喜歡折射鏡,不過...... 口徑大就是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