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大且容易觀察的星團目標以及彗星 C/2017 T2 (Panstarrs) -- Mel 20, Mel 25, Cr 65, Cr 69, NGC 1807/NGC 1817

市區觀星常受限於日益嚴重的光害,但就算在郊區,也常因為天候、月光... 等因素影響而難以一窺神秘的深空天體目標。或許月面細節或行星的深度觀察是很好的替代方案,雙星或變星紀錄也不錯,不過別放棄深空目標,藉由適當工具幫忙,其實很多都有機會;我還蠻常在滿月下看/畫深空目標,甚至包括 M27, M57... 之類的 (很多行星狀星雲用濾鏡的確不太怕光害),尤其較明亮的疏散星團難度又更低。

所謂 "明亮的疏散星團" 倒不一定是真正的 "疏散星團",或許只是恰巧聚在一起的成星星;比如 "Collinder"、"Melotte" 目錄裏的目標大部分都又大又亮,在山上肉眼都看得到。

不需要太高倍的大視野目標用雙筒看最合適了,不然短焦鏡也可以:






之前畫過最簡單,也最平凡無奇的是這個包含獵戶腰帶三連星的 Collinder 70:





SIMBAD 資料說 Cr 70 是個貨真價實的疏散星團。就算很低倍... 也許十幾倍就夠,可以拆看看腰帶三連星最右邊那顆 參宿三 (Mintaka),參宿三是組雙星,分得開它相距 53" 的 C 星嗎? 另外最左邊的 參宿一 (Alnitak) 下方有組 (其實是兩組) 很有名的多星,以 獵戶座 Sigma 星為主的 STF 761 與 STF 762,倍率拉上去看能拆出幾顆?






冬夜星空裏,又大又亮、一眼就會注意到的目標,還有包含金牛座大橘眼的三角形牛臉 Mel 25:


Aldebaran in Melotte 25 (CFF 92, 40mm XW for 14X)

以前也畫過:





這是滿月下用 10X 42mm 手持雙筒上腳架畫的喔,看到的星點數只比 9 公分鏡少一些而已。更早更早之前也曾用與 CFF 92 差不多規格的 Borg 90 FL 畫過:




Melotte 25 是距離我們最近的疏散星團,只有 150 光年遠。我們現在看到的星光,是把它編進自己目錄的英國天文學家 菲利伯特.雅各.梅洛特 出生 (1880) 前 10 幾年前發出的光。星團內成員朝相同方向 -- 參宿四東方移動,年紀約有 7 億 9 千萬歲,跟 7 億 3 千萬歲的 M44 差不多,科學家估計兩者的起源應該相同。星團範圍外有不少相同年紀的星星,可能是因為引力不夠強到脫逃的成員。不過星團內最亮的金牛眼睛並不是成員之一喔! 紅巨星畢宿五離我們只有 60 光年遠。



除了 Mel 25 夠亮外,不遠處以英仙 Alpha 星為中心的 Mel 20 也很容易抓住我們的目光:

Mirfak in Melotte 20 (CFF 92, 40mm XW for 14X)


之前同樣以 Borg 90 FL 畫的:



這與前面那個偏黃的金牛臉 Melotte 25不同,整體看起來顏色偏白藍,距離我們約 600 光年遠,成員年輕且重,光譜分類大多為 O、B 型恆星,這一區也是英仙座 OB3 星協。



以上那三個目標即使在市區也算肉眼等級。不過另外兩個: Cr 65 與 Cr 69 在市區要靠望遠鏡才有辦法了,Cr 69 就是獵戶座獵人的 "頭":


Collinder 69 (Kowa Highlander 50X 82mm, TE-9)



星團主角是 +3.4 等的獵戶 Lambda 星,編號第 39 號,它有顆 +5.5 的伴星分開約 4.5",倍率拉上去的話應該不難拆。


至於 Cr 65 範圍更大,位置夾在金牛頭與獵人頭的中間:

Collinder 65 (Kowa Highlander 21X 82mm, TE-21)


這兩組都是用 8 公分雙筒中低倍畫的:






Cr 65 再往西側的金牛頭移動一些,有組沒什麼知名度的小小雙星團 NGC 1807 與 NGC 1817:

NGC 1807/NGC 1817 (TSA-120, 10mm/4.7mm Ethos for 90X/191X)

實在數不到幾顆星,沒什麼看頭,還不如畫畫真正美麗的雙星團以及底下的肌肉人 Stock 2:


Stock 2 (Kowa Highlander 32X 82mm, TE-14)


肌肉人 Stock 2 之前畫過好多次了,我發現遠一點,介於仙后仙王之間的 Cr 463 也有點肌肉人的味道:


Collinder 463 (ZS-103 "PEGASUS" Matsumoto Binoscope, 12.5mm Docter for 57X)



範圍大的單一目標除外,同一視野能把兩個目標裝一起也是很有趣的觀察,冬夜的 M47/M46 當然是,南天的 M77 與 NGC 1055 兩個星系也不錯,SQM: 17.46 的光害環境中也能看見呢!


M77, NGC 1055 (TSA-120, 10mm/3.7mm Ethos for 90X/243X)


用 12 公分鏡觀察,M77 明顯的核心與外圍的雲氣沒問題,甚至耐心看久一些連 NGC 1055 的中央黑帶也能在 averted vision 下辨識出來。



最後是彗星,印象裏每年好像都有畫過一個彗星,今年一直到年底才注意到有個 10 ~ 11 等亮的小彗星 C/2017 T2 (PANSTARRS):


C/2017 T2 (panstarrs) -- CFF 92, XT-20, 31 secs. 1600 ISO


當時剛好夾在 NGC 1528 與 NGC 1545 之間...... 沒錯,這是用相機拍的,不過後來也有畫一下啦:


C/2017 T2 (panstarrs) -- CFF 250CC, Tele Vue/Bino Vue, 188X & 300X

天剛黑時用相機,好小一顆... 看不過癮;後來晚一點把大隻的扛出來放大看,還用雙眼... 不但核心認得出,而且還略略能辨識出彗尾方向,不過真的很暗,我有點懷疑當時真有 10 等亮左右嗎?


隔 2 天換焦長 900mm 的拍,看會不會大一點?


C/2017 T2 (panstarrs) -- TSA-120, XT-20, 40 secs. 1600 ISO


有喔,清楚多了:

C/2017 T2 (panstarrs) -- TSA-120, XT-20, 40 secs. 1600 ISO


我拍照技術真的很糟,跟手機拍得也沒差多少 ^^"... 前幾天日偏食,用手機湊近雙筒目鏡拍的長這樣:


Partial eclipse (iPhone Xs, Kowa Highlander 32X 82mm, TE-14)

Partial eclipse (iPhone Xs, Kowa Highlander 50X 82mm, TE-9)

50X 時看見一小團黑子,後來復原時就被月亮的投影遮掉了...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英仙座附近的幾個反射星雲與行星狀星雲觀察記 -- NGC 1514, IC 2003, IC 351, IC 348, NGC 1333, NGC 1624

秋冬星座大多蠻好認的,五角形的仙王、御夫,W 形的仙后,兩條長線的仙女,更別說獵戶、大犬、飛馬... 等造形相當仿真的星座;其中只有一個從來都很懶得去認的 -- "英仙",非常不習慣的形狀,雖然一眼就能認出星座的位置,但它的線要怎麼拉? 形狀要怎麼擺? 多年來都沒記起來過,整個星座較熟的部分只有一腳踩向七姊妹 M45 那段,可能是常在看橫過小腿上那條加州星雲的關係吧?





夾在加州星雲與 2.9 等亮的英仙 Zeta 星之間有三顆行星狀星雲,其中最有名的是別名水晶球星雲的 NGC 1514,這個以前畫過:






當時的觀察記錄是這樣寫的:

"100 出頭倍的放大下, 可以看出水晶球約略在東西兩側雲氣較濃, 南北兩側淡一點, 尤其南側更淡, 中央核心很亮, 大約有 9 等, 不過這顆星星與水晶球無關, 它真正爆掉的白矮星應該不可能看得到. 低倍視野裏這顆 9 等星被另外兩顆 8 點多等亮的星星夾在中間, 三顆連成一線, 太低倍的話很容易誤以為只是一顆星. 不過因為屋頂風超大, 所以就放棄作高倍的目標細節素描了. 比較了一下 UHC 濾鏡, 還可以, 沒有 O-III 好."


隔了 4 年,現在看的長這樣:


NGC 1514 (TEC 140, 7mm XW for 140X, Lumicon O-III)


同樣在星雲中間有顆很亮約 9 等的星星,同樣雲氣分佈看起來靠東、西兩側比較濃。其實 NGC 1514 應該算位在金牛座範圍,跟 M 字號的行星狀星雲 M97, M57 類似,距離我們都在 2300~2600 光年遠左右。 梅西爾目錄的行星狀星雲只有四顆,離我們最近的是 M27,只有 1,250 光年遠;最遠的是 M76,大約 3,400 光年遠。我覺得 NGC 1514 算蠻容易找到的目標,就算不用濾鏡低倍也看得到,因為夠亮,所以倍率拉高之後就能看出不少雲氣的細節。



下一個是 IC 2003,夾在英仙 Xi 星與 Zeta 星間,位置很好找:


IC 2003 (TEC 140, 5mm XW for 196X, Lumicon O-III)


這顆行星狀星雲有點小,我估計至少要拉個 200X 以上才分辨得出與星點不同之處,O-III 濾鏡有幫助,雲氣範圍會更大;用力看了半天想找些細節... 勉強覺得南側附近的雲氣稍微濃一些,對照網路上 google 的圖的確有偏一側的情形,如果可以放大個 500X、800X 的話也許可以看更清楚。




IC 351 比 IC 2003 亮一些:


IC 351 (TEC 140, 3.5mm XW for 280X, Lumicon O-III)


同樣需要放大,也同樣用 O-III 雲氣更明顯,不過這顆放大看可以發現它拉長的身形,大約朝南北向拉,北端點稍微亮一些。




看完三連線行星狀星雲換反射星雲;英仙座這邊尤其靠腳底處塵埃很多,所以也容易有反射星雲,其中在英仙 Omicron 星旁的 IC 348 是我之前想看很久,卻一直沒付諸行動,而後又一直失敗的目標:


IC 348 (TSA 120, 3.7mm Ethos for 243X)


不難啊? 之前到底在怕什麼? IC 348 如果指的是 "星團", 那真的一點都不難 -- 雖然平地屋頂看到的星星不多,大概兩隻手就可以數完。而雲氣最集中的位置大約在 "HD 281159" 那顆星週遭,英仙 Omicron 星放大看時會變很亮,因此圍繞著的亮光不知道算光暈還是雲氣? 這 "雲氣" 延著東側接到 "HD 281159" 那邊的主雲氣... "整體" 看起來雲氣蠻完整的,其實不太容易誤會看錯。


NGC 1333 在更遠一些:

NGC 1333 (TSA 120, 4.7mm Ethos for 191X)


NGC 1333 算英仙座 OB2 分子雲裏的其中一部分,當然這邊就充滿塵埃、雲氣,很容易被擾動、激發... 因此是恆星誕生溫床。NGC 1333 與 IC 348 之間夾了很多暗星雲,巴納德暗星雲從 1 號到 5 號都在這區,不過實在有點複雜,就算看著天文照也很難分出到底誰是一號誰是五號? 認這個反射型星雲有點像認 M45 裏面 NGC 1432 與 NGC 1435 的感覺... 得小心翼翼確認到底是真的雲氣? 還是光學器材不佳或髒汙造成的耀光? "通常" 很對稱的多半不是真的雲氣;我是用到 190X 觀察覺得最明顯,雲氣向南側延伸,倍率再上去反而又不明顯了。



最後一個是 NGC 1624,雖然算在英仙座,不過已經靠近仙王跟長頸鹿了...... 有夠難,後來看了五、六晚才比較確認 >"<


NGC 1624 (TSA 120, 3.7mm Ethos for 243X)


這也是雲氣包圍著星團的類型,同樣星團裏的成員看得到的屈指可數,用 TSA-120 那晚其實還算不錯,尤其不太規則的雲氣範圍讓我還蠻有信心的。不過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 NGC 1624 比較多的反而是發射星雲,早知道就用濾鏡看了!


NGC 1624 (Teeter Journey-Air, 4.7mm Ethos for 304X)



有些觀測前輩說 NGC 1624 頗有繭星雲 IC 5146 的味道,甚至同樣可以用 H-Beta 來加強對比,真的嗎? 實際看的時候,星團成員沒認真找,不過雲氣加上 UHC 後的確比較明顯,因此發射星雲部分比較多的說法應該沒錯,可是別說 H-Beta 了,連 O-III 都沒什麼用。


架 DOB 那幾天的物霾很嚴重,加上用這麼大口徑搭 O-III 反而比 UHC 還不明顯? 實在有點怪,看來還是要排除環境不佳的因素再來確認比較準...

終於等到比較好的天氣可以確認了:


NGC 1624 (TEC 140, 12.5mm Docter for 78X, Lumicon O-III; XW 3.5mm for 280X without filter)

這是看得最踏實的一次,不到 100X 放大用 O-III 就可以明顯看到雲氣,所以之前架 DOB + O-III 看不清楚的原因應該純粹是天況不佳,可是 H-Beta 仍然沒什麼用啊? 枉費我花這麼多時間一直在換目鏡、調倍率試... >"<。倍率拉到 280X 以後不用濾鏡也能看清楚雲氣,哪需要什麼 UHC、O-III、H-Beta? 真是辛苦的目標!!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國王" (疏散) 星團觀察記

"疏散星團" 是很容易就可以讓人體驗到深空之美的目標類型;透過望遠鏡,冬夜目標像 M45、M35、雙星團... 大大小小、或明或暗不同星點密密聚集一起,總會讓目光忍不住停留在目鏡久一些。明亮的疏散星團也是少數在月光下還看得清楚的目標類型,而遙遠黯淡的疏散星團正好可以挑戰器材與觀察能力... 11 月雜誌就有一篇 Al Lamperti 寫的 "A Full Deck of Kings",介紹由美國天文學家 Ivan King 分別在 1949 與 1965 發表的兩篇論文,總共包含了 27 個後來編為 "king" 目錄的疏散星團目標,有些還不難,有些就算架起 12.5 吋 Dob 也完全看不到,目錄裏有 14 個位在仙王與仙后所謂 "皇室家族" 範圍內。深秋看星星時常常在星圖上看到標 "K#" 的小星團,卻從來不曾認真探索過,因此前一陣子花了好幾個晚上找到了幾個,要趕快記一記免得忘光光。


先回顧以前的記錄... 曾畫過兩個,一個是 "K3" 其實它有個 NGC 編號: NGC 609




沒想到要搞到 32 公分鏡才看得到? 這麼難喔? 不過仔細看當時的 SQM 只有 17.38,看來這也是月光下硬拼的結果。


另一個曾畫過的是 K14,不過都是跟 NGC 133 與 NGC 146 合照的,有用 4 吋鏡:





今年也有用 5.5 吋鏡看:

NGC 146, NGC 133, K14 (TEC 140, TV Bino Vue + 2X OCA, 20mm XW, 11mm Plossl for 98X; 180X)

SQM: 18.07 -- 這一定也是在月光下畫的。K14 可能是整個目錄裏最簡單的,結果還看不到幾顆星? 看來想找完這整份目錄應該困難重重。



網路上有關 "King" 目錄的觀測資訊少之又少,有些星圖用虛線標一個圈圈,結果圈圈裏空空的什麼都沒有,所以實際按圖索驥走到附近之後,對於目鏡看到的星點是不是目標超沒信心,很可能只是前景的星星啊? 還好作者不但花時間觀測,還留下很有參考價值的記錄,對於經驗不足的我們超有幫助。不過在說明作者的觀測記錄之前,又要重覆整理一遍關於疏散星團觀測用的 Trumpler 外觀分類來輔助說明。

最早我查資料時很喜歡參考 SEDS.org 裏的資料,它對疏散星團的外觀分類最簡單易懂的是 "Shapley 分類",從 a 到 g,"g" 表示星團裏的星星又多又密集集中,"a" 就倒過來。另外一種叫 Trumpler 外觀分類,有 3 個指標,I、II、III、IV 表示集中度 (concentration),"I" 最集中 "IV" 最鬆,我把定義 Copy 下來好了:

Concentration
I: Detached; strong concentration toward center
II: Detached; weak concentration toward center
III: Detached; no concentration toward center
IV: Not well detached from surrounding star field

第二個指標是亮度的分佈範圍,1、2、3,"1" 表示星團裏成員的亮度都差不多,"3" 就是反過來,星團裏的星星們亮度差很多。

Range in Brightness
1: Small range in brightness
2: Moderate range in brightness
3: Large range in brightness

第三個指標是星點數量,P、M、R,這很直覺,就是 Poor、Moderate、Rich 的意思
Richness
(p) Poor: Less than 50 stars
(m) Moderately rich: 50 to 100 stars
(r) Rich: More than 100 stars

還有一個 "附註" -- "n",有 "n" 表示星團範圍內有雲氣。


因為 "king" 目錄太冷門,所以 google 半天也找不到這些可以協助觀測的外觀分類指標,作者依他多年的觀測經驗自己來標。我覺得不管厲不厲害? 資不資深? 其實這是種不錯的觀測記錄方式,用簡單的指標來代替繁瑣的口語敘述,又能相當程度記錄時記觀測的特徵,應該來練習看看。比如說作者對 K3 (NGC 609) 的記錄就是:

Mv=11 S=3' No.=77 Tr=II3r Mag.=282X
翻譯一下:

Mv 是 "視星等",如果有查到資料就用查到的資料,如果沒有,就會用 Mv* 來表示自己判讀星團裏看到最亮的那顆星的亮度。因此在這邉的星團整體視星等為: 11 等。

S=3' 是指星團範圍大小 3 arcmin
No. 77 是指星團數了 77 顆星星

Tr=II 3 r 意思是: 集中程度為 II,稍為集中向內;成員亮度差異為 3 ,分佈很廣;r 表示星團內星星很多,超過 100 個

Mag. 282X 意思是用 282 倍放大目視


K 14 呢? Mv=8.5 S=7' No.=186 Tr=III1p Mag.=73X
我從自己畫過的圖視著依樣畫葫蘆描述: No.=15 Tr=III2p Mag.=98; Mv 與 S 沒記錄;No. 這個看到的星星數量可能會跟我的設備、環境、經驗而差距太大,不過用 Tr 來對照一下倒是有幫助。


接下來就是上個月找到的一些 "國王" 星團的結果,不過這時節仙王已經偏低,不太利觀測了:

先這三個 K19、K10、K18





K19

King 19 (TEC 140; 3.7mm Ethos for 265X)


作者記錄的是: Mv=9.2 S=5' No.=52 Tr=III3p Mag.=66X and 256X
我估 Tr 會用: III 2 p;可能我的口徑小,當時環境也不夠暗,判讀星點亮度差異不容易。

跟後面的比起來 K19 算是糖果等級了,很容易可以看出星團內的星點


K10:

King 10 (TEC 140;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27X)

作者記錄的是: Mv*=11 S=4' No.=40 Tr=I1m Mag.=256X
我估 Tr 會用: II 1 p;唉~ 這樣的話很搞笑,以我的水準可能每個我都會標 "p",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我數得到 50 顆星星以上的啊? 唯一有共識的是 "亮度差異很小",所以是 "1"。


K18:


King 18 (TEC 140;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27X)

作者記錄的是: Mv*=12 S=5' No.=40 Tr=II2p Mag.=272X
我估 Tr 也會用: II 2 p;"p" 是一定的,哈哈~ , 星點集中的 "II" 現在比較有手感了,亮度差異的 "2" 大概也抓到感覺了。

仙王附近還有 K9 (Mv*=18), K11 (Mv*=17), 看到那個 Mv* 值就直接舉白旗投降。


仙后那邊的呢?


King 4:


King 4 (CFF 250CC; 12.5mm Docter,  Leica ASPH Varion for 300X, 421X)

作者記錄的是: Mv=10.5 S=5' No.=44 Tr=III1p Mag.=77X, 337X
我估 Tr 應該也是: III 1 p;除非有 "pp" 或 "ppp" 可標,哈哈哈...~  Mv 不是有 10.5 嗎? 怎麼覺得這麼暗啊?


King 12

King 12 (CFF 250CC; 12.5mm Docter,  Leica ASPH Varion for 300X, 421X)

作者記錄的是: Mv=9 S=3' No.=15 Tr=II1p Mag.=73X, 272X
我估 Tr 是: II 2 p;亮度差異範圍我估 "2" 有可能是我把一些前景星混在一起估計了?



K21

King 21 (CFF 250CC; 12.5mm Docter,  Leica ASPH Varion for 300X, 421X)

作者記錄的是: Mv=9.6 S=4' No.=20 Tr=I2p Mag.=282X
我估 Tr 應該也是: II 2 p;難得有共識!


K16

King 16 and Berkeley 4 (CFF 250CC; 12.5mm Docter,  40mm XW for 300X, 94X)

作者記錄的是: Mv=10.3 S=5' No.=71 Tr=I2m Mag.=73X, 272X
我估 Tr 應該也是: II 2 p;其實有點想給 "m", 難得數比較多顆星,雖然也沒超過 50 顆,但跟前面的比起來多了很多顆啊!



目前為止總共我只看了這 9 個,其它同樣在仙后座範圍內的還有: K1 (Mv=19.3), K2 (Mv*=19.8), K3 (Mv=11), K13 (Mv*=12), K20 (Mv*=13), K15 (Mv*=18); 英仙座附近的也有: K5 (Mv*=13), K6 (Mv*=10), K7 (Mv*=16); 御夫座附近的: K8 (Mv=11.2), K17 (Mv*=14), K22 (Mv*=16); 船尾座的有: K24 (Mv=沒資料), 麒麟座的: K23 (Mv=沒資料); 另外還有夏天天鷹座與狐狸座附近的: K25、K26、K27 (Mv 都沒資料)



有機會再繼續找看看,雖然都暗得要死,不過我覺得蠻好玩的啦!  ^^"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Nikon WX 10X 50 IF 的超廣體驗

老實說從帶回這支 Nikon 100 週年製品那天起到現在,每天都忍不住要用它一下... 隨便看什麼都好,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魔力?




同好朋友們都知道我只會用肉眼觀星,所以從這支望遠鏡上市以來已經好多人問過我: "怎麼不買一支呢?"..... 原因很簡單 -- 實在太貴了,貴到買一支 TEC 140 還可以找很多的貴,你會拿來買一支 5 公分雙筒? 不管 7X 還是 10X,5 公分就是 5 公分,能有什麼特別之處? 我也組過 55mm 的正像雙筒,而且還是螢石呢! 如果說可以 "手持" 是 Nikon WX 與 Borg 55FL 松本式雙筒最大差異,那就離我更遠啦,我用雙筒一定上腳架,因為要拉高倍,高倍才有看頭呀! 對我來說不能上高倍的望遠鏡只能算 "玩具",放鬆心情用而已,會買 Nikon WX 的人應該純粹為了收藏吧?


那我又幹嘛會 180 度大轉彎買這支自認為是華而不實的雙筒呢?

Nikon 從 1917 年開始製做光學器材,到前年 2017 正好滿 100 年;Nikon WX 日本官網訪問了很多參與這支雙筒望遠鏡設計的設計師們... 如果有興趣看過他們的訪問內容,的確會令人感動... 不過再怎麼感動也沒用,因為天價還是標在那啊! 隔了兩年,就在今年星趴前兩天下午,阿勇 Line 我說店裡有兩支國祥公司貨,雖說是展示品,不過價錢超優惠,品項看起來也不錯... 先問我要不要? 不然明天就帶上山星趴展示... 我問了價錢,然後二話不說就下訂了,其實另一支也被秒殺,這樣就知道價錢有多好了吧? 阿勇到底有沒有弄錯啊? 結果最後兩支都沒機會出現在星趴!! XD




衝到阿勇的店裡開箱... 紙箱包著另一個堅固的鋁箱,從外觀仔細檢察幾乎看不到曾經打開過的痕跡,真的是展示品嗎?




物鏡與目鏡以皮套保護,質感頗優,皮套有些退色痕跡,從這邊才有點 Open Box 品的感覺





第一個感覺當然是好大支的 5 公分雙筒啊! 我選了 10X 50,終究還是愛倍率多於愛視野 ^^"





這支是 1 年前就進到台灣的第一批,所以還有 "100 週年紀念" 的字樣,現在的版本用回 "Nikon" 字樣了:





7X 50mm 的主人還沒來取貨,不過我認識他 ^^",前個禮拜才見面聊過天,所以偷偷把他的拿出來拍照,兩支在一起機會難得!





白天看,我不太懂要怎麼比較? 陽光下的遠處金屬邊緣看不出有色差,建築物的磁磚有明顯的枕狀形變,視野的確很廣,不過一時也講不出那種 "廣" 的感覺;倒是很詭異的明明有 2.5 kg 重,不過手持看了半天覺得負重還好,不太晃,手也沒很痠... 晚上再試試好了。






今年入冬幾乎不下雨,每天好天氣看星星都快看到爆肝了 >"<... 躺在屋頂,手持湊近雙眼,第一眼就被視野裏的星空震撼到,無邊無際綿延不絕,跟之前看過一篇寫得很好的 Review 講的一樣 -- "就像眼睛的延伸" -- 這個形容太貼切了! 因為視野實在有夠廣,幾乎看不到雙 "筒" 的邊緣黑框,那種綿延不絕的感覺應該是由此而來。我還帶了 Leica Trinovid 10X 42mm 來比較視野,還有 Canon 18X 50mm IS 來比較深空目標,結果最後都被晾在一旁了。




Nikon WX 的專業 review 網路論壇上很多,寫得很好也都很深入,所以我還是不要亂寫,提一下自己親身體驗就好。


除了視野廣、明亮又銳利以外,像場超平;我個人不習慣帶眼鏡用,因為眼睛與目鏡間的間隙容易被環境雜光影響,但即使帶眼鏡使用也可以看盡視野邊邊沒問題。以深空目標而言,SQM reading 18.8 左右的星空,我可以看到剛好位在天頂的 M1,大一點的 M33 也不難;除此之外都是 "廣" 所帶來的新鮮感,比如說 M37 與 M38、M36 同框,或者雙星團與肌肉人 Stock2 加上 "心" 與 "魂" 同視野的畫面...


既然視野這麼大,當然要裝上濾鏡看大星雲:




抽屜裡有一堆轉接環可用,Canon 18X 50mm IS 用 58mm 轉 48mm;Nikon WX 10X 50mm 用 55mm 轉 48mm:




掛上天文用的標準 2 吋濾鏡會有一些些光損,不過影響不大。天氣不錯,看了很多星雲,只可惜連續好幾天都是西北邊有雲,沒機會仔細看仙王甚至天鵝尾巴附近的目標...

SQM 18.7 ~ 19.15 左右的平地屋頂:

IC 1396 象鼻星雲: Canon 18X50 IS (Fail);Nikon WX 10X50 (Fail) --> 目標太低而且有雲,明年再試試...
Sh 2-129:  Canon 18X50 IS (Fail);Nikon WX 10X50 (Fail) --> 目標太低而且有雲,明年再試試...

東面紗: Canon 18X50 IS (OK);Nikon WX 10X50 (Fail) --> 天鵝已經太低了,明年再試試...
西面紗: Canon 18X50 IS (Fail);Nikon WX 10X50 (Fail) --> 天鵝已經太低了,明年再試試...
NGC 7000 北美洲: Canon 18X50 IS (Easy);Nikon WX 10X50 (Easy)

IC 1805 心星雲: Canon 18X50 IS (Easy);Nikon WX 10X50 (Easy)
IC 1848 魂星雲: Canon 18X50 IS (Easy);Nikon WX 10X50 (OK)
NGC 281 Pacman: Canon 18X50 IS (OK);Nikon WX 10X50 (OK)

NGC 1499 加州星雲: Canon 18X50 IS (OK);Nikon WX 10X50 (OK) --> H-beta 與 O-III 都可以

NGC 2244 薔薇星雲: Canon 18X50 IS (Easy);Nikon WX 10X50 (Easy)
NGC 2174: Canon 18X50 IS (Easy);Nikon WX 10X50 (Easy)
Sh 2-261 猴頭星雲: Canon 18X50 IS (Fail);Nikon WX 10X50 (Fail)

IC 2177 海鷗星雲: Canon 18X50 IS (Easy);Nikon WX 10X50 (Easy)
NGC 2359 Thor's Helmet: Canon 18X50 IS (OK);Nikon WX 10X50 (OK)
Sh 2-308: Canon 18X50 IS (Fail);Nikon WX 10X50 (Fail)


我還從來不曾在同一晚掃過這麼多星雲目標,因此還能稍微比較一下看到的那幾個目標的難易度 (Easy 1 ~ Difficult 5):

NGC 2244 (1) --> NGC 2174 (2) --> IC 2177 (3), NGC 7000 (3), IC 1805 (3), IC 1848 (3.5), NGC 2359 (4) --> NGC 281 (5), NGC 6995 (5), NGC 1499 (5)


儘管 Nikon 的工程師說他們竭力設計最高水平然後又能手持的望遠鏡,而且實際用起來還真的不太抖... 我自己覺得甚至比用 10X 42 的 Leica Trinovid 還不抖,不過整體畢竟還是有 2.5 kg ,雖然看個 2~3 分鐘手放下休息一下再看還可以,但時間一久怎麼可能不累? 然後我的習慣又是仔細的、慢慢的觀察... 所以最後還是決定上腳架好了:










上了腳架就想畫圖... 尤其 雙星團與肌肉人 Stock2 加上 "心" 與 "魂" 同視野的畫面;不過星點越畫越多... 畫了快 40 分鐘累得半死還畫不完一半,越急就畫得越潦草,越潦草心情就越沮喪... 這時突然有個念頭閃過 -- 為什麼要畫呢? 之前畫過的還不夠多嗎? 這麼美的畫面不能停下來 "看" 就好嗎? 於是丟下畫筆休息一下決定不畫了... 當我掃過仙后與仙王交接處、仙王到天鵝尾巴附近銀河、英仙與仙后交接附近... 才發現原來這些地方的星星這麼密集,透過超廣角的視野彷彿俯視於上,從來不曾以這種角度、視野看過星空,不知看過多少次的區域卻彷彿第一次到訪,其實我也不用流於 "瀏覽" 而已,找找銀河的地圖應該還有很多適合大視野探索的目標.


像這樣放輕鬆欣賞星空其實也不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