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上半夜的觀星 -- Jones 1/PK 104-29.1, Minkowski 1-79, NGC 6822 Barnard's Galaxy

其實我的觀星時間幾乎都在上半夜, 雖然偶爾也會失控, 難以自拔的混到凌晨 1~2 點, 不過畢竟少數, 一方面通常隔天還要上班, 一方面也怕爆肝啊. 所以還蠻喜歡月亮上小夜班的日子, 因為月亮會像鬧鐘般準時出現, 提醒自己... 該收工了, 該休息了... 上禮拜就是, 天天都在看, 怎麼這麼愛看啊?

星期三那個晚上是拿大隻的看上次看得要死不活的 Jones-1. 結果效果居然跟九月初那次用 5.5" 折射鏡差不多? 透明度差就是這樣, 天空再黑也沒用. 因為知道它夠大, 所以沒用高倍, 來來回回用 115X (Ethos 21mm + UHC) 與 60X (XW 40mm + O-III) 切換著看才勉勉強強認出輪廓, 南北兩塊稍微明顯的雲氣也不像上次那麼清楚, 真是失望.

Jones 1/PK 104-29.1

然後趕工轉向上次另個一直懷疑到底有沒有看到的閔可夫斯基行星狀星雲, 編號 1-79.

Minkowski 1-79

真的好小喔, 不過至少比前個簡單些, 雖然也不容易, 但至少能夠直視. 同樣也用兩種組合來來回回切換 115X (Ethos 21mm + O-III) 與 134X~268X (Leica 變焦目鏡 + UHC), 看到最後甚至還能略略看出橢圓型, 而不是圓圓一球. 這是繼 M1-64, M1-68, M1-92 後自己畫到的第四個閔考夫斯基行星狀星雲.

其實後來月亮出來後因為沒畫完超不甘心的, 還拿出很久沒用的頭罩搞笑, 罩起來就好很多, 順利畫完.





隔天星期四是秋分, 再架一次 EM-200 結果架完四週的雲就蠢蠢欲動, 看來看去只剩南邊可能還有點機會, 於是趕忙把鏡子指到想看卻一直忘了要看的巴納德星系.

NGC 6822 是本地星系群 (Local Group) 的成員之一, 跟大小麥哲倫星系一樣, 外觀分類也是不規則星系. 經過 RASC 兩個觀測計劃的星系洗禮之後, 現在對星系已經沒那麼怕了, 也有些概念. 尋星從 3.1, 3.6 等亮摩羯羊角的 Beta  與 Alpha 星出發, 不難找, 而且低倍走到就看到了, 很大, 不能說很明顯啦, 但真的不難... 有這麼簡單嗎?

NGC 6822 (Barnard's Galaxy)


星系呈南北向拉長, 北端有幾個可能都近 13 等的星點比較明顯, 看越久就覺得星系範圍越大. 北端據說有幾個 H II 區, 用 UHC 有機會挑戰喔. 不過圖還沒畫完雲就上來了, 還好雲剛上的時候片片斷斷的還有機會把圖畫完, 所以還是搞了很久.

再隔一天, 星期五不貪心只畫一個, 而且這次把鄰居行星狀星雲 NGC 6818 一起畫下來.

NGC 6822 (Barnard's Galaxy) and NGC 6818 (Little Gem Nebula)

NGC 6818 亮得很, 連濾鏡也不需要; NGC 6822 雖然沒前晚清楚, 不過要認出來也沒問題.

綜合這幾夜的希望與失望, 心中又開始燃起熊熊的火焰... 有隻更大更大的鏡子該有多好? 比如至少 12.5" 的 DOB?

有同好曾問我說, 你們家環境怎麼這麼好? 常常有得看. 其實... 哪可能會多好? 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常常都幹那種花 20+20 分鐘架與收設備, 等雲等 1 小時, 最後只有看到 10 分鐘星星的傻事, 有時連看都沒看到就摸摸鼻子收工的呢, 我都會想, 就當是熟悉裝備吧.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簡單的天文攝影體驗

天文這個嗜好玩法很多, 相信大家都同意 "攝影" 應該是本地目前最普遍或熱門的一種, 身邊同好十之八九都拍, 而且都拍得很讚, 因此自己也會想體驗看看, 不過天文攝影是相當專業的技術, 體驗跟專業可是天壤之別喔. 我沒有相機鏡頭, 不過倒有幾隻折射鏡, 焦長 250mm, 400mm, 500mm, 740mm, 980mm 還有 2415mm 的折返鏡. 電子星圖 SkySafari 可以模擬不同相機與不同焦長鏡頭的視野大小; 然後有個人家不要的單眼相機 Canon 550D. 跟上宸新竹店長蘇先生講完後, 他說: "沒問題啦! 所有基本配備你都有, 基本功不錯, 赤道儀用得也算熟, 還能自己取景... 隨便拍都很讚啦..." 聽完就信心滿滿的買了轉接環, 哈哈~ 人家作生意, 隨便講也信? 信啊, 怎麼不信? 大家都愛聽好話呀 ^^"... 不過這是開玩笑的, 我認識的所有天文同好不管是不是商家, 每個人都非常 Nice 且熱心互相幫忙, 小東西借來借去根本不介意啦.

我的第一個老師是鴻宇新竹店長阿勇, 阿勇老弟很熱心教我所有拍第一張天文照該有的基本技巧, 然後還把相機所有該設定的選項都設好 ---- 就像我幫我爹娘設定 iPhone 一樣. 弄到最後發現我還搞不清楚什麼是 ISO 時, 阿勇老弟決定借我一個更入門的東西 -- KOWA 的手機拍照殼... 他是對的.

回家當晚迫不及待先把相機接上轉接環, 然後是 Borg 55FL 小鏡頭, 曝光 3 秒, 5 秒... 嗯, M4、M6、M7... 反正我還蠻會找目標的, 稀哩嘩啦就拍了好幾個南邊目標, 興奮極了. 不過等把相片輸出電腦以後心就涼了一大截, 畫質之爛的... 我用左手素描可能都畫比拍好. 沒關係, 還有阿勇借的那個祕密武器, 於是拍了第一張 "天文照"... 算吧? 就是上一篇的月球照.

那單眼相機怎麼辦? 沒用直焦拍感覺就不像天文攝影了. 還好認識的高手很多, 不怕沒人幫, 只怕自己不好意思問. 既然要問就來問最厲害的 -- 星星工廠的廠長, 剛剛才在 FB 看見廠長大人貼月面照. 喔喔喔... 原來 ISO 設太高然後也沒對好焦. 調整一番, 終於在中秋節出現第一張直焦的月面照了.



我都不好意思說這是 14公分 APO 拍的呢, 其實跟 10 公分那隻拍的也沒差多少 ^^"

拍月亮沒什麼, 總要拍點深空目標才像樣, 如此一來就需要再添個快門線, 當然也得再請教一下高手, 這次找人間詩學的版主 Gleeman 兄. Gleeman 兄沒在 goto 也沒導星, 講的東西我應該比較容易吸收, 果然問完之後茅塞頓開, 信心滿滿躍躍欲試. 本來預計第一個目標是 M31, 不過悲慘的是... 我對不準焦啊? 因為沒裝尋星鏡, 我得切換目鏡找到目標, 再切換目鏡取景構圖, 然後再換回相機, 結果原來的焦距完全迷失.

好吧, 還好有備案, 那就移到雙星團, 起碼從觀景窗還看得到星點, 可以大致調一調, 賭賭看.



多試幾次後, 終於有點成果了, 看著相機銀幕裏的雙星團真是高興啊.



拍了很多張, 什麼組合都試, 不同 ISO, 曝光時間, 還拿Baader 的行星月亮光害濾鏡, UHC 來試試濾光害... 後來選其中一張在電腦上稍微調一下對比變成這樣:



星點圓圓的, 不過有點肥, 應該是沒對準焦吧? 不過既然拍得到東西, 那來試試看前幾年想畫卻畫不完整的幾個疏散星團, 沿著仙后 Beta  星向西北方延伸連成一串, 這種冷門的目標也不會有人會拍給我對, 能夠自力更生的話還真不錯.




兩年前的鬼畫符:


至於怎麼拍? 怎麼設定? 就完全菜到不值一提啦... 哈哈, 體驗嘛.


對了, 還有用手機殼拍太陽黑子, 用不同濾鏡試




比較白的那顆是買 71FL 時前主人附的 IDAS 白光太陽濾鏡, 橘色的是目視用的 Thousand OAKS 白光太陽濾鏡.



用雙筒還可以換著拍, 真好玩.


體驗過了, 不容易啊. 想到攝影要把焦弄準, 又要好好構圖取景, 要想辦法避免光害, 降低噪訊, 最重要的還要追得很準, 當然極軸要先對很準, 而且接下來的長時間曝光都要維持很準... 更別說拍完的後製工程, 哇~ 好累好累. 等天況不錯還是好好來畫圖吧.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找自己喜歡的月亮地點

觀星有點像旅行, 觀月也是. 有人帶著看是跟團, 自己看就是自助啦. 不管跟團或自助, 旅行通常會想參觀知名景點, 有時是因為讀了別人的遊記、雜誌介紹, 或 "聽人說...", 有時則是為了追尋某事某物的關連性. 如果常拜訪該地, 也熟悉了, 就會知道哪裡好玩? 哪裡好吃? 如果已經愛上那裏, 那麼每次造訪都會想走一遍自己喜歡的點.

月球是個很有趣的觀測目標, 不怕光害, 而且變化多端. 相同目標在不同器材、不同時間觀察呈現不同面貌; 此外月球很有故事, 坑坑洞洞命名的人物都可以撈出一堆歷史, 如果再加些地質科學, 那麼吸引人之處又更豐富了. 每個人看月面都有自己喜歡的點, 我也不例外, 剛好中秋節快到了, 應應景, 也列一些自己喜歡而且常逛的目標.

## 要選第一個目標, 我一定選 "Rima Hyginus"; 情感上這是第一次認真找的月表地形, 所以永遠忘不了. 天況不好或鏡子太小隻時看到這個 WIKI 翻成 "許癸努斯月溪" 的 Rima Hyginus 像錶面指針指著 1:45 的招牌形狀, 天況好或用大隻高倍觀察時可以找兩條指針坑道上的小圓坑... 百看不厭. Rima Hyginus 其實很好找, 如果會認中央灣 (Sinus Medii) 的話當然很快, 目標就在中央灣上方, 不過中央灣有時候還蠻難認的, 那就從寧靜海 (Mare Tranquilitatis) 往汽海 (Mare Vaporum) 移動, 然後目標就在汽海下方, 彎彎的月溪穿過 Hyginus 撞擊坑, 很難想像遠在地球看這條寬僅 2~3 KM 的月溪可以這麼容易看到.

引用 WIKI 上的照片


接下來就不照順序了...

## 柏拉圖坑與坑內的小小坑. 睜大眼睛努力找這個坑內有幾個小小坑? 簡直變成習慣動作了, 不管用大鏡小鏡都想以此測試一下到底器材銳不銳利? 柏拉圖坑超好找, 就在雨海 (Mare Imbrium) 北邊卡在山脈上的一個大坑, 坑內看起來像被熨斗燙過般平整. 試試看可以找到幾個坑內的小小坑 ^^"

柏拉圖坑, 引用 WIKI 相片


柏拉圖坑下面有幾座孤伶伶的小山, 比如 Pico, 每次我也會看看它在不同光影下會有什麼變化? 另外旁邊穿過山脈的大峽谷 Vallis Alpes (阿爾卑斯谷) 也是必順道拜訪的目標, 不管目視或攝影, 挑戰看看谷內的小溪吧.

阿爾卑斯谷, 引用 WIKI 相片

我也會拍喔, 哈哈~ 手機拍的, 很醜. 這是跟鴻宇阿勇小老弟借的 KOWA 手機相機接座, 接上目鏡 (XW 5mm) 與折射鏡 (FC-100DF) 拍的, 然後局部放大裁切下來, 很簡單呢.






## 阿姆斯壯坑, 搞不清楚為什麼自己會這麼著迷 "阿波羅" 的系列任務? 每個阿波羅登陸點我都喜歡找... 儘管都不容易. 但就因為難, 每次能認出阿姆斯壯坑時總是高興得不得了. 阿姆斯壯坑當然就在阿波羅 11 登陸點附近, 所以是在寧靜海 (Mare Tranquilitatis). 南端靠兔耳朵之一的神酒海 (Mare Nectaris) 那側有兩個很靠近的坑,  薩賓坑 (Sabine) 與李特爾坑 (Ritter), 它們對面是 Maskelyne 坑, 阿姆斯壯坑以及另外兩個更小的艾德林與柯林斯坑就位在它們之間, 只是阿姆斯壯坑比較大 (4 km), 好找一些... 不過難度還是相當高. 其實阿姆斯壯坑原來是 Sabin 坑的子坑, 編號 "E"; 而 "Sabin D" 是柯林斯, "Sabin B" 是艾德林, 為了紀念這三位太空人才在登陸隔年 (1970 年) 改的... 可是印象裏好像有看過被命名者的條件不是要死後再過兩年嗎?

引用 WIKI 相片

## 阿波羅 17 號登陸點, A 17 是目前為止人類最後一次登月行動, 由於位置好找, 就夾在寧靜海與澄海之間, 我也蠻常逛這邊, 認認附近的小坑, 山形, 地質...

引用 WIKI 相片


##  阿波羅 15 號登陸點, 這個點又有另一個原因讓我常常看. 在自己的月球觀察筆記中, 引用相片最就是已故的香港業餘攝影 Daniel Chang 先生, 每次看月亮總會望望這個角落, 看不看得見 DCK 兄的 "蝙蝠鏢"  Rima Hadley?

引用 Daniel Chang (DCK) 的相片
更多 Daniel 兄的精彩作品, 可以到.......... 這個連結相簿欣賞,
還有這個...... Daniel Change 的相簿

我也試著自己用手機鏡頭接目鏡把位置大概找/拍出來...




## Messier 與 Messier-A 坑, 這個目標很有趣, 也比前面提到的幾個阿波羅登陸點好認多了, 兩個重疊的撞擊坑, 一個圓, 另一個橢圓, 然後拖著長長的尾巴, 非常顯眼. 位置就在兔耳朵之一的豐饒海裏, 有去看就一定不會錯過.

引用 WIKI 相片


## 直壁 (Rupes Recta), 或就直接叫 straight wall. 這應該是月表最有名的斷層地形吧? 之前有寫過一篇直壁的觀察記錄. 斷層約 300~400 公尺, 所以別太靠近滿月, 否則不容易看到. 找法是這樣, 先找到雲海 (Mare Nubium), 這不難; 然後認出三個由大到小的三連坑, 大的是托勒密坑 (Ptolemaeus), 中間的是阿方索坑 (Alphonsus), 小的是阿爾扎赫爾坑 (Arzachel); 其中阿方索坑 (Alphonsus) 有三個小黑點, 就算在滿月也認得出. 三連坑手牽手連在一起比較好認, 找到之後在他們下方有個小坑叫 塞比特坑 (Thebit), 就在它旁邊, 如果光影角度好還可以挑戰看看直壁旁更小條的 Birt 月溪.



手機接望遠鏡目鏡也拍得到耶 ^^"




## 克拉維斯坑 (Clavius), Clavius 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有名? 是因為古早以前的科幻電影把這邊當作月球基地的關係嗎? 不管如何, Clavius 裏面弧狀由小到大的五連坑看起來真的很特別, 所以也是我看月亮必看之處.

引用 WIKI 相片



## 施勒特爾月谷區 (Vallis Schroteri), 或應該說整個 Aristarchus 高原, 這已經到暴風洋 (Oceanus Procellarum) 那邊了, 通常要過了滿月之後比較好看, 白白一大塊很容易找到. 這邊地形複雜怪異, 有山有谷, 顏色深深淺淺交錯, 可以嘗試辨識裏面更多的細節, 這也是月亮上最大的一條山谷

相片引用 WIKI



## 夾在哥白尼坑與 Eratosthenes 坑中間, 鍊狀的二次撞擊坑. 其實這也是閱讀 Charles A. Wood 先生月亮專欄後找到的. 純粹因為挑戰性, 想試試看自己器材組合到底能看到幾個小坑而愛看的, 看多了以後竟就變成每次觀月必看的目標呢.

最後還是用 Daniel 兄的作品, 一看到他拍的風格就想起他.




月亮的目標還有很多很多很多... 可以筆記的內容, 一寫就停不下來. 才說要盡量讓 Blog 內容短而美, 結果又囉哩囉嗦寫這麼多, 真是老人家了 >"<

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難的變簡單, 然後還有更難的 -- NGC 7293, Jones 1 (PK 104-29.1)

天資不好, 所以我深信 "勤能補拙", 只要勤於練習, 不要說變得很厲害啦, 至少也能到 "不差" 的地步, 這個我可以舉一卡車的例子. 天文嗜好也是, 從尋星能力到觀測技巧, 都能藉不斷練習以求進步. 比如翻到 4 年前坎坷的 NGC 7293 觀察記錄, 再對照前幾天相同目標的體驗, 要求自己繼續練習這件事就頗有說服力了.

勤能補拙也是自己使用器材的寫照, 本來怕得要死的赤道儀, 使用很多很多... 次之後, 也不再怕了, 雖然鬧過很多笑話, 但熟能生巧, 現在在黑暗中也能順暢的完成架設與操作, 整天在摸它, 哪個孔、哪個旋鈕、哪個開關... 閉著眼睛都會知道位置. 就連扛赤道儀也是, 第一次拿 EM-11 上屋頂時覺得好重好麻煩, 等 EM-200 扛慣了以後, 再拿起 EM-11 簡直就像玩具一樣, 哈~~

(為求輕便與好移動, 我都用登山用的裝備袋. 鋁箱與ABS箱太重, 如果不是要搭飛機或越野爬山, 感覺不是很實用)





找 NGC 7293, 通常都從目前的南天之王, 南魚座的北落師門出發, 有了電子星圖之後, 找目標的速度比起紙本星圖時代簡直是風火輪, 不過平地屋頂沒用濾鏡, 仍然沒什麼機會看得到. 加上 UHC 很低倍就浮現了, 用 O-III 細節會更豐富. NGC 7293 相當大, 這幾天天況允許的話要拿雙筒 10X 42mm 或 15X 56mm 試試看.



NGC 7293 (Helix Nebula)


用 O-III 作 78X 觀察可以發現星雲的南北向雲氣較濃厚, 尤其南側特別厚實. 北側雲氣邊緣處散落不少星點. 為什麼畫得時候要把目標擺在邊邊? 通常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有時候目標實在太暗了, 得用 averted vision 才看得清楚, 這時我喜歡把目標擺上方或左上方, 那邊是我視覺神經比較敏銳的角落, 相信每個人都不太一樣.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找不到適合的 "錨點", 因為畫圖時希望能盡量把比例畫正確, 因此通常會找幾個星點當 "錨點", 而錨點比較適當的位置就是中央或視野的邊邊, 這樣兩個錨點的距離就能當比例尺, 參考比例尺來畫其他星點或目標細節就能畫得更準確些.


一個目標較熟了之後, 就會想挑戰難度更高的目標, 這也是種動力. 秋天飛馬大四角高高掛, 就在馬肚子邊線中央有個相當冷門的行星狀星雲, 面積不小喔, 星圖標的不是常見的 M, /NGC/IC, 也不是行星狀星雲偶而會看到的 Abell, Mk... 而是叫作 "Jones 1". 但在 WIKI 查 Jones 1, 查到的是在天貓座 (LYNX) 叫 "Jones-Emberson 1" (PK 164+31.1) 那個, 1939 年由 R. Jones 與 R. Emberson 發現的. 而飛馬座那個 "Jones 1" (PK 104-29.1) 則是在 1940 年哈佛大學巡天相片裏發現的, 發現者叫 Rebecca Jones...... 然後我就查不到前面那個 R. Jones 到底是不是後面那個 Rebecca Jones?

好吧... 後來查到了, 發表在 1939年哈佛大學天文台一份刊物上提到的 "Jones-Emberson 1" (PK 164+31.1) 有全名 Rebecca B. Jones 與 Richard Emberson, 所以跟 "Jones 1" (PK 104-29.1) 是同一位 Jones 沒錯. 但我看完她的記錄之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題外話... 依照描述, Jones 認為這顆 "Jones-Emberson 1" (PK 164+31.1) 是當時已知的第三大行星狀星雲, 僅次於前面那個 NGC 7293 與 NGC 6853 (就是 M27 啦), 不過她從 16" 折射鏡曝光 3 小時後的相片觀察此行星狀星雲的雲氣分兩塊, 一塊是 NGC 2474 另一塊是 NGC 2475... 這結論當然不對... NGC 2474 與 NGC 2475 是比這個超大行星狀星雲小很多也暗很多, 幾乎疊在一起的兩個星系, 是 "星系" 喔. 而且據說早期有不少星圖甚至天體資料庫也跟著弄錯, 把 NGC 2474/2475 兩個星系都標成行星狀星雲 PK 164+31.1 呢.

不管哪個 Jones, 這個目標都很難. 真的是使出渾身解術把知道的所有旁門左道都用盡了都看不到. 可能搞了快一小時有, 才勉勉強強從 averted vision 下瞥見, 我看不到完整的一圈, 而是左邊一塊, 右邊也一塊, 左邊那塊稍微明顯些. 用 O-III 肯定比較明顯, 不過出瞳徑太小我沒辦法用太高倍, 如果要上高倍, 就得退到用 UHC. 所以我是用 78X (O-III) + 110X (UHC) 交互在作觀察.

Try to identify Jones 1 (PK 104-29.1)

這時就會後悔幹嘛不帶 Mewlon-210 上來? 等想到時又沒好天氣了, 然後又會很想跟福聲兄借他的 18" DOB. 這也是一種動力, 越看不到就越不甘心... >"<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簡便的配備看簡單的星星

習慣養成以後往往就根深蒂固, 戒都戒不掉. 有人睡前喜歡喝杯小酒, 有人喜歡看電視或翻翻書, 滑手機, 慢跑... 不見得會有什麼意義, 其實很多只是某種形式的 "休息" 而已 -- 看星星也是.

這禮拜天氣不太好, 星星很少, 少到沒動力上屋頂架設備, 不過天頂附近總還有幾顆. 幾顆就夠了, 不然連遠方的路燈我也看呢 ^^". 從星期天到星期四, 五天, 我也看了 5 次 M57, 還有 5 次雙雙星, 因為天琴座正好移到樓上陽台瓜棚遮蔽外, 抓隻鏡子帶兩顆目鏡到陽台就能享受真正的宇宙劇場. 自從里長在巷口立了隻無敵 360 度 LED 大路燈後, 已經很少在陽台看星星, 不過 M57 沒差, 有月亮時也看, 從 10X 42mm, 15X 56mm, 55mm, 71mm 雙筒看到 6 公分, 7.6 公分, 8, 9, 10, 14, 20, 21... 公分, 大的小的, 清晰的模糊的... 各種模樣的 M57 都看過, 有時候覺得 M57 就像老朋友般熟悉.

簡便的觀星配備

剛好最近看到國外討論區有個蠻有趣的話題 -- 當年長到 50~80 歲後, 你的觀星習慣會有什麼改變? 結果反應頗熱烈, 原來有這麼多爺爺奶奶級的同好, 大多數人會說... 沒辦法看通宵, 不再長途開車到遠地, 鏡子越用越小隻, 需要舒服的觀星椅, 因為光害所以看深空少了, 轉而看行星月面, 拆雙星, 建天文台... 不一而足. 想想自己, 當然不年輕了, 不過也不敢說是年長者, 不過輕便的觀星設備任何年紀同好都很好用, 就像最近這種要死不活的天況, 而又戒不掉非要看到星星不可的習慣.

我心目中的輕便組合... 架台一定是經緯儀, 而且是不需作平衡那種. 鏡子呢? 因為喜歡折射鏡, 所以會選兩片式的 APO 或長焦普消鏡, 光學品質不差, 輕便也不需等溫度平衡, 隨時架隨時看. 10 公分是目前覺得在兼顧效能與便利性下最佳平衡的尺寸.

天況好時可以看得頗深,

NGC 6888 (Crescent Nebula) / 4"  Refractor


天況差時也能拆些雙星玩,

17 Cygni; STF 2576

天鵝 17 號星, 一黃一白, 就從美麗雙星天鵝頭 (輦道增七) 順著脖子下來, 另外一顆稍遠的跟白色那顆一樣也是 9.X 等亮, 不過算視覺上的位置. 不遠處有兩顆黏蠻緊 (3 arcsec) 8.X 等的雙星 STF 2576, 也是視覺雙星, 不過這幾顆的恆星自行方向一樣, 所以推測都源出同處.

再順著脖子往下移到翅膀附近也有組蠻有趣的組合, 雙筒看會更像, 不然就要作得很低倍, 視野大一些...

像不像張笑臉?




這幾個目標都是雜誌上 Sue French 專欄介紹的, 可以在天況很差的情況解解癮 (不包括 NGC 6888 ^^"). 笑臉西邊再移移就是同樣也看過很多很多次, 別號眨眼星雲的 NGC 6826. 眨眼星雲其實不難, 只要多多練習就好, 就像我老是會背某些廣播節目的廣告一樣, 一字不漏, 因為每天開車都在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