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難以完成的火鳥 -- M42, M43

有時越簡單越熟悉的事物反而越難表達...

不信的話問問老媽: "為什麼妳做的菜這麼好吃?", 看她怎麼回答.
或者試試看拿支筆畫老婆的 "臉", 就算每天有盯著看個 5 分鐘 10 分鐘好了, 相信也不是件容易的任務; 或者請老爸開口跟他老婆說 " 我。愛。你 ", 很簡單吧? 明明只有三個字, 不過可能也不容易做到喔.

M42 跟 M31 的素描對我而言就是這麼一回事, 看著它們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從肉眼, 小雙筒到 APO 折射, 大牛頓... 那些雲氣的層次, 線條, 濃淡... 是那麼熟悉深刻, 但是當手握鉛筆真正要把它畫下來時, 一時片刻腦筋空白, 根本不知該從哪邊開始.

其實小弟的經驗是這樣, 第一次畫必定爆醜, 然後下次觀察就會特別留意第一次畫壞或畫得很沒把握的部分 (不過通常畫壞的地方多是沒把握的地方); 第二次雖然修了些, 但仍有許多沒弄清楚的部分, 於是就會有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就這樣,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之後有天你發現: 哇... 居然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見這麼多細節, 眼睛有變好嗎? 其實並沒有, 中年大叔的眼睛能好到哪? 全都是多練習的結果啦.

不過既然 M31 都畫了, 躲也躲不掉, M42 就硬著頭皮畫吧. 為求簡單還特地拿小隻的 FC-76... 這個就像寫作文, 如果叫我寫篇 "我的女兒", 可能需要半天來構思, 鋪陳, 設計之後才有機會開始動手; 但是如果叫我 10 歲的女兒寫 "我的爸爸", 可能她稀哩嘩啦一下子就寫完了... 當然配上雙目視比較舒服. 比了半天為了把看得見的鳥部分全塞進, 細節也不能太少... 最後是用 Tak 的 Abbe OR 9mm 搭 1.3X 放大, 做 82X, 0.5 度視野的畫面畫.

四合星 Trapezium Theta 1, 三連星 Theta 2 放中間, 小逗點 M43 在右上方. Trapezium 四周當然爆亮, 延伸至 Theta 2, 然後越往外圍越淡, 火鳥兩翼朝東北東, 然後末端折北向, 以及西南西方向伸展. 而大家說的魚嘴巴開口大約朝北, M43 正好位在東北方, 暗淡許多. M43 還有雲氣朝西側蔓延, 幾乎要接觸 M42 範圍, 交界處是相當明顯的暗星塵雲帶, 目視觀察下 M42 與 M43 間的暗星雲都頗為顯著好辨識.

畫得還真醜啊, 嗚嗚嗚...

M42 Sketch (FC-76DC)


下面這張是當年梅西爾先生的手繪稿, 資料來源是著名的非營利組織 SEDS 網站:


SEDS 網站的圖

M42 的科學知識太多了也很好取得, 不好意思亂寫, 所以只筆記一些觀察結果而已. 接下來是畫 M43, 這個用一樣的裝備, 不過雙目視的 OCS 用 2.3X, 實際目視效果雲氣要比素描結果更暗淡些. M43 的雲氣用越大隻的看就越清楚.

M43 Sketch (FC-76DC)

M42 附近有太多好看的目標了, 光是 Trapezium 的 E 跟 F 就可以搞好久, 夾在較短邊 A, B 之間的 F 比較有機會, E 位在最亮的 C 星旁, 我也只看過 2 次還是 3 次? Seeing 必須無敵無敵... 好, Sue French 說, 只要 seeing 差一點點, 什麼口徑都難以看見. 另外三重星 iota Ori. 也是好目標, 三顆星不同顏色, 藍, 白, 橘 相當美麗奇特.

最後是前一晚用 u-210 看的馬頭, IC434/B33

Try to find IC434/B33

 
 
要看馬頭最好要先知道確切位置與方向, 畢竟這是一個極端微光的目標, 知道它在哪顆星旁邊, 然後才容易能用各種器材, 濾鏡, 甚至技巧來作辨識. 我的做法是這樣, 先把三連星的參宿一 (Alnitak) 跟旁邊的亮星 Sigma Ori 拉向目鏡視野邊緣當錨點, Sigma Ori 和周邊幾顆星形成一個辨識度很高的 "沒翅膀蜻蜓" (這是我自己亂亂編的). 蜻蜓右側往參宿一方向平行移動恰好有三顆星, B33 就在第二顆下頭.
 
那麼我有看見嗎? 有, 但是得用 Avert Vision. 如果一直盯著它, 目標會不見, 因為已經知道位置, 所以把它移到自己視力最強的角落 (我的話是右上或右下, 左上也 OK), 然後目標就會斷斷續續出現. 要如何確定不是幻覺? 我的經驗是當找到懷疑的目標時, 移動視野, 如果周遭相對的背景雲氣跟著移動, 那麼恭喜啦, 大致不會有問題; 但是如果雲氣看起來似乎一路延伸, 目鏡不管怎麼移雲氣都在, 那麼八成是幻覺... 應該九成九是幻覺.
 
70 ~ 100X 下的馬頭其實沒想像的那麼小, 頭頂比較寬... 這個圖沒表達好, 還要多練習.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疏散星團三兄弟 -- M36, M37, M38

逢朔又是週末, 天氣無敵好, 真想上山啊... 可惜不行, 感冒喉嚨痛, 堂弟爬北峰去了, 沒伴... 只好認命爬屋頂... SQM 嗶一下, 19.28!! 山下都這麼好山上還得了?

今晚目標是畫御夫座的三個梅西爾疏散星團, 最後還花不少時間好好觀察一下馬頭, 這張圖擺在下一篇的 M42/M43 好了.

初看深空的同好絕對很快就會認識這三個疏散星團, 容易找也好辨識. 不過找到是一回事, 仔細看又是另一回事... 走馬看花這麼多次, 這次還真是第一次用大隻的看. 210mm 口徑下目標夠亮, 倍率是可以盡情拉高, 不過為了在同個視野下裝起來, 放大也有限度.

通常一開始先用不同目鏡組合觀察來思考構圖, 抓到滿意的構圖設計之後, 再花至少 10 分鐘仔細觀察, 一邊看一邊想待會要怎麼畫... 要想什麼? 比如說中心點是哪顆星? 視野邊邊的錨點是哪些星? 主要的星點 pattern 有哪幾組? 有沒有哪些區域星點太密得用雲氣來表示?... 畫過越多想到的問題就越多... 最後決定用雙目視 + Panoptic 24mm, 由外而內先從 M37 開始.

M37 是這三兄弟裏面星點最密集, 相對也最亮的一個. 他比較老, 算三個裏面的老大, 大約 3 億歲左右, 所以整體看起來跟雙星團 (1 千 2 百多萬歲) 的晶瑩剔透藍白藍白大相逕庭, 視覺感受上比較昏黃, 也感覺比較沉穩. 這還是第一個我畫不完星點的疏散星團, 星點實在太多啦, 所以標完比較亮的一些星星後就開始亂點, 最後還抹上一些雲氣... 實際上看起來也真像有一層雲氣瀰漫在最密的星點之間.

M37 Sketch (Mewlon 210)


畫完 M37 以後下一站移到 M36, M36 算老么, 大約 2 千 5 百萬歲, 相當年輕. 其主星多屬 B2 分類, 與 M45 很多的 B 型主星類似, 我看 SEDS 上說如果 M36 距離我們跟 M45 一樣的話, 那麼看起來會很相像喔.

M36 Sketch (Mewlon 210)

M36 看起來星點比 M37 少多了, 不過不知道什麼原因, 我看它黃黃的呀? 還以為它很老呢. 改用低倍目鏡試試, 果然漂白不少... 看來目視恆星顏色不太可靠, 受到太多因素影響了. 有業餘觀星者幫它取了個 "紙風車星團" (pinwheel cluster) 的別名... 嗯, 先入為主後果然看起來有幾分味道.


再來是也有個 "海星星團" (starfish cluster) 別名的 M38, 這個我覺得就有像了, 不過我覺得像隻魟魚, 不是海星. 素描裏左下三分之一處有兩顆魚眼睛, 身體往一點鐘方向延伸, 拖著條長長的尾巴, 魚往下游, 翅膀或魚鰭向兩翼展開, 很像吧? 哈哈.

M38 大約 2.2 億歲左右, 也不年輕了. 其實稍稍遠一點點有個 NGC 1907 可以擺成與 M35/NGC 2158 類似的構圖效果, 可惜當時忘了.


M38 Sketch (Mewlon 210)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低倍看 M35 高倍看 NGC 2158

本來昨晚只打算看完 M78, M79 就收工, 可是夜空越夜越晴朗, 忍不住就多畫了一個 M35, 還有一個之前總是看得零零落落的 NGC 2158.


有陣子我一直認為 M35 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天體目標之一, 用 4" 折射看, 6" RC, 8" DOB... 怎麼看怎麼好看, 用什麼器材看都好看. 什麼原因呢? 我猜可能是因為 "簡單", 簡單找到, 簡單看到, 而且夠大, 比滿月還大一些, 星點不會密到黏在一塊, 也不會稀疏到無趣, 繁星點點中有大有小, 有亮暗層次, 最重要的是有顏色, 星點有不同顏色, 雖然以藍白為主體, 但參雜不少程度不一的橙紅色星星. 而這些畫面最佳呈現方式是低倍放大廣視野, 視野太小裝不下, 倍率太高顏色跑掉太多. 不過目前我還挺怕畫這型目標的, 因為不能像畫星雲一樣, 把範圍界線抓到以後就亂圖一通, 又不像少星點的星團那麼好抓比例, 靠的是耐心, 耐心... 還有耐心啊...


由於偷懶直接上雙目視觀察, 所以沒有仔細研究到底多低倍下就能查覺 NGC 2158... 這樣講也不對, 因為關鍵應該是 SQM 值. 反正昨晚對到就看到了, 基本上並沒有拆出 NGC 2158 星點, 只是發現有一坨暗橙色的東西, 直覺就是目標. 換上新組合的 TeleVue Nagler 3~6mm Zoom 用盡吃奶的力氣上到 300 多倍, 總算挖出一些星點, 跟過去挖其它暗淡的疏散星團過程一樣, 星點是隱隱約約的一閃一閃, 有點像鬼火似的. NGC 2158 比 M35 老了 10 倍, 主星們很多已走到末期, 所以整體呈現一種昏黃的色調, 看相片也一樣. 這麼老, 看起來又這麼密, 難怪到二十世紀中期都還有天文學家以為它是一個球狀星團. 另外... NGC 2158 也很遠, 距離我們至少比 M35 遠 5 倍, 一遠一近擺在一起, 還頗有時空感呢.


老三的境遇 -- M78, M79

如果老大老二都在身旁, 你是老三老四還是老五? 已經一點都不重要了. 不過也正因為此, 好好檢視這些中後段班目標, 經常會有意外驚喜... 或者至少讓人有想像空間... M78 就有這麼點味道, 想想身旁偉大的火鳥星雲, 巴納德環, 馬頭, 火焰... M78 常常只被當作梅西爾競賽被 "找到" 就好的目標, 但是不少故事, 漫畫小說, 電影電視, 卻也都曾拿它當作神秘的背景素材.

終於又有機會繼續我的梅西爾之旅了, 昨晚目標是黏著獵戶座附近的 M78 與 M79, 順便還畫了 M35.


M78 是一個反射星雲, 主要是中央兩顆 10 等左右亮的恆星照亮附近星塵. 他跟大哥 M42/M43 系出同源, 都是巨大的獵戶座分子雲團或叫分子雲複合體中的一部分, 兄弟姊妹還包括 M78 (NGC 2068) 附近的 NGC 2071, 2067, 2064, 甚至 NGC 2024, 火焰星雲也都是.

這陣子好幾次雙筒鏡隨便就瞄到, 不過昨晚試用為了給 Mewlon-210 作大出瞳新買的 TV 55mm Plossl, 還頗花一番工夫才撈到, 所以畫了廣視野圖, 把圖左邊朝著一點鐘方向開口的 "八" 形狀星串一起擺進視野. 反射星雲一般都淡淡的, 應該是偏藍色光譜, 加濾鏡沒啥鳥用. 兩顆像雙星的 10 等星是 M78 註冊商標, 雲氣在 40 倍放大下看就不太規則, 有一側比較亮, 難怪會被古人認作彗星. 可惜沒有花時間再放大一點看細節, 明天還要上班啊啊啊...



然後是球狀星團 M79, 這個就不難找啦, 就在天兔座 alpha 與 beta 連線下方差不多等距處. 長焦目鏡一下就撈到, 然後換上雙目視一路放大來看.

M79 位置蠻特殊的, 大部分球狀星團都群聚在銀河核心上方, 天球上半部; 而 M79 位在另一頭, 天球下半部, 距離我們約 40000 光年遠. 有一說 M79 並非銀河系原生, 而是大犬矮星系運行在一次接近時被銀河系攫獲的, 跟它一起被拉過來的可能還有 NGC 1851/2298/2808, 也跟同屬梅西爾清單裏的 M54 境遇一樣.

M79 核心既密且亮, 與 M15, M30, M70 一樣, 內部引力大到讓整個星團開始朝內坍縮, 目視核心非常亮, 周遭拆得出幾顆星點, 高倍觀察可以發現其實 M79 沒有很圓.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愛心甜甜圈 -- IC 1805/1848 與 NGC 869/884

當我們在夏夜望向璀璨銀河中心, 把這裡當作 "起點",  0 度. 然後視線以逆時針方向慢慢往北移動, 經過約略是 90 度的天津四, 現入眼簾的是太陽系所在的獵戶旋臂... 然後繼續移動, 代表我們已經逐漸轉頭向後望去, 到達著名的雙星團, 這樣差不多已經是 120 度了. 這裡厚厚的獵戶旋臂很巧的開了個洞, 足以讓視線穿透, 並抵達再外側那條英仙旋臂. 這個洞就叫做仙后之窗, 昨晚觀察的兩組目標都是透過這扇窗, 看見位於充滿新生能量的英仙旋臂內側位置, 距離我們約 7500 光年遠.

天已經陰了好幾天, 沒想到昨晚星光燦爛, 而且越夜越美麗... 慘也是慘在這裡, 時間已經過半夜 12 點. 不過一想到下次好天氣不知何時? 一咬牙提著兩支雙筒鏡就爬上屋頂, 目標當然要找大範圍的, 這才是雙筒鏡的專長.

大家常說的 "心與魂" IC 1805/1848, 一直是我掛在心上, 渴望探其究竟的目標之一, 不過很困擾的是... 每次尋星推進都不知道該從哪個方向前進最好? 從英仙 Eta? 還是仙后 epsilon? ... 其實都不好, 都沒有很好辨識的 Pattern 可以當跳板. 不過昨天倒找到一條好路線, 那就是雙星團. 如果大視野看雙星團, 星團拖著兩條星串, 較短的那串末端接著疏散星團 "肌肉人" Stock-2, St-2 向右側跳兩顆 7 等左右的亮星, IC 1805 就到了.

怎麼知道到了? 我發現 IC 1805 之亮, 不加濾鏡就能隱隱約約看到雲氣. 仔細觀察, 附近星星似乎圍成一圈... 套上 UHC 濾鏡, 雲氣躍然而現. 最明顯的一塊是底下素描標 IC 1805 open cluster 的黃色小圈圈 (這裏好像也被稱作 Melotte 15), 底下分開一團的 NGC 1795 (圖標錯了,標到 896)暗一點, 但仍夠清楚, 然後是上方橫著一排星, 這排星沉浸在雲氣裏, 雲氣勾勒出 "心" 星雲的輪廓, 並向兩側延伸包圍出中空環狀, 看起來像個可口的甜甜圈, 畫完之後才赫然覺得真有幾分 "愛心" 的模樣呢. 如果換上 15X 56mm 那隻, 拿開濾鏡, 會發現到處都是珍寶, 一堆一堆的星星, 真不知到哪些個是有名字的疏散星團? 不過 10X 42mm 我沒認出 CZ13 與 NGC 1027.


基本上我覺得目視感覺 IC 1805 應該比 NGC 7000 更好辨認.

視線繼續上移, 有兩組三星 pattern. 帶上 UHC 濾鏡發現, 左邊那組泡在雲氣裏, 右邊沒有. 雲氣呈現很完整的一團橢圓型, 像個土土的地瓜, 這就是 IC 1848, 很多同好覺得像個小 baby... 這樣講有點可怕, 不免讓人想到什麼嬰靈之類的鬼電影. 繼續移動可以看見相當引人注意的 Stock 23, 不過它並不在這組星雲裏, 我以前好像是從那個方向找過來的? IC 1848 沒 IC 1805 那麼明顯, 不過要看見並不難, 下次要嘗試以不同鏡子看看.


接下來就是畫一直很想畫的雙星團了, 這個沒什麼難度, 有耐心慢慢點, 慢慢描就好. 不過既然帶雙筒, 就要畫個廣視野, 於是把 Stock-2 喬在同一畫面... 只不過 15X 下的星點實在太多, 畫到後面已經耐心全失, 所以是有點虎頭蛇尾啦.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一顆老目鏡 -- Masuyama 35mm

很多人都喜歡湊熱鬧, 我也不例外. 大家吃蛋塔我也想來一顆, 大家吃雷神我也想來一口. 所以 Masuyama 目鏡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 只是自己在論壇上看多, 湊熱鬧下的結果.

這樣下結論有點簡化尋找這顆目鏡的過程了...


我倒覺得 80 年代的日本天文器材製造情況與現在中國頗有 "幾分" 相似, 歐美大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將產線東移亞洲, 日本各光學廠如雨後春筍般接單代工, 然後慢慢的自己走出一條路, 也培養出本土優秀的企業. 不過當時日本看到比較多研發, 比較好的工藝, 不像現代一張設計圖滿天飛... 當然我是以外行人的觀點講的, 也可能錯得很離譜.

Masuyama 看起來就是一個家族企業, 我看了一堆網路查到的資料... 創辦人增山市春先生應該就是大家說的 Dr. Masuyama 增山博士, 老先生早期在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 (Nikon) 工作, 據說研發多款雙筒望遠鏡, 昭和 27 成立大井光機株式會社 (Nikon 現在也有一個大井製作所, 不曉得有麻有任何關聯?). 不過有人說第三任的社長增山伸二才是當時研發 Masuyama 目鏡的靈魂人物, 而發表這系列傳奇目鏡當時的社長是第二任的增山一朗先生. 首支發表廣告在天文指南雜誌, 賣家是 ATM (Atom 公司)... 我猜就像上宸在賣冠昇產品一樣吧? 或 Starbase 在賣高橋某些產品? 增山先生 (不曉得是哪位增山了...) 相當自豪自己的設計, 把家族名字鑲印其上, 成為後來愛湊熱鬧的人們愛收集的特點之一, 連盒子聽說也是經典.



內盒鋪上一層紅色絨布... 真的是復古到要死, 紙盒已經有不少霉斑了, 畢竟是 20 幾年的老東西.

Masuyama 目鏡被稱作 super plossl, 有些書把它單分一類就叫 Masuyama 型設計, 甚至還有所謂 虛擬 Masuyama (Pseudo Masuyama) 式設計歸類當時一堆仿此設計的目鏡品牌型號, 可見必有其獨到設計之處.

相片來自 Paolini, William 的 Choosing and Using Astronomical Eyepieces

左上角紅框框是典型的 Plossl 設計, 兩組消色差凹凸鏡組合. plossl 的組合有很多種變形, Masuyama 的變形更大膽, 多用了一片凸透鏡, 這也是為何它也可以歸成另一類設計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這不就跟上面 Erfle 很類似? 高橋的 LE 應該 100% 確認就是 Masuyama 設計與生產的, 我猜高橋的 Abbe OR 也是.

相片來自 Paolini, William 的 Choosing and Using Astronomical Eyepieces

前面有提到, 仿效者眾, 包括 Antares Elite, Baader Eudiascopic, Bresser 60 Plossl (60 度... 不就是 Elfle 設計的重點?), Celestron Ultima, Omcon Ultima, Orion Ultrascopic, Parks Gold Series Plossl, Meade 5000 系列, 以及 94 年以前沒有眼罩那批的 4000 系列 (後來的改回四片兩群), 當然還有高橋的 LE.

35mm 這隻 Masuyama 是在日本 Y 拍上拍來的, 還好... 其實不貴, 並沒有很難標到手. 31.5mm 規格, 瘦瘦長長的, 跟 Leica 這隻變焦 ASPH Zoom 一樣高, 很輕.



Panoptic 35mm 跟他比起來就真的份量十足, 也是長得長長的 XW 5mm 也幾乎長得一樣高...



TEC 140 與 Mewlon 210 對焦都沒問題, FC-76 搭兩吋天頂鏡 infocus 不夠, 得換成 1.25" 的天頂鏡. 鏡面有點霧, 也有兩點小霉, 真想拆下來保養. 帶出場看月面是相當犀利啦, 星點也是細細的, 低倍下幾顆 M43 裏面的星星也辨識得出來, 我跟 Leica ASPH 那支用 17.9mm 相比, 理論倍率高快一倍星點會看比較多, 不過 Masuyama 那隻一點都不遜色喔. 但是搭 Mewlon 看 M45 時倒有個怪現象, 幾顆亮星正看完美, 側看 (離軸) 拖彗尾... 不過目鏡效能跟主鏡特性息息相關, 只能說與 Mewlon 搭配沒那麼完美就是了... 其它搭配都找不到色差, 視野邊邊 90% 甚至 95% 都沒變形, 而且再怎麼說, 畢竟是 20 多年的老傢伙了, 以這樣的水準已完全不輸目前市面上端得上檯面的目鏡了呢.

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腳架使用經驗

算算自己至少用過 10 隻不同的腳架了, 有些是為了不同目的作搭配組合, 但大多是反覆於 "穩重" 與 "輕便" 中的嘗試. 最後的心得或教訓很清楚, 那就是 "腳架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架台" 呀.


更早之前就不說了, 第一隻覺得好用的腳架是跟著 T-Mount 一起來的 Vixen SXG HAL-130. 這隻腳架普遍得很, 到處都有, 一堆架 Vixen 架台的鋁製腳架都用它, 3.5kg 左右, 輕又載重高, 真的很好用. 但是如果對高倍對焦抖晃程度有很高要求的話, 個人經驗是總承重小於 10kg 比較可靠. 目前把它跟 DM-4 組合一塊, 主要給 FC-76DC 使用, FC-76 本身就輕, 就算加上重重的雙目視整體用起來也穩得很.


有幾個便利小物加上去就更好用了. 一個是經緯台的延長筒, FC-76 輕所以可以固定在很後端, 當鏡筒朝天頂時鏡筒後端還不至於卡腳架, 但用其它鏡筒就很難避免, 所以延長筒是很必要的東西喔. 第二是把手, 這種摩擦盤面式的經緯儀, 有個把手幫忙微調非常實用, 我是很不喜歡推鏡筒或天頂鏡啦. 第三個是三角置物盤, 黑暗中有個地方可以擺目鏡, 配件... 之類的, 而且伸手可及很好用喔.

這個組合我還很常用來試裝備, 校正尋星鏡, 試光路長, 比較目鏡... 等測試工作. 因為輕便好架設, 而且負重能力也夠, 我還常常拿來測 TEC 140 與 u-210 呢. Vixen 還有一款輕型的 AL-130 我買過後來又賣掉, 主要是想說 FC-76 反正這麼輕, 如果要輕那就輕到底好, 結果積極瘦身的結果反而是先買了一隻以前超想買的經緯台, WO 的 EZT.


這隻已停產的經緯儀是 WO 推出的第二代自製品, 據說第一代銀色塗裝的是瑞典 AOKSwiss 銘作 AYO 馬克二號, 可以架雙槍. 不過自己使用的經驗並不是太優... 尤其習慣 DM-4 4" 盤面之後. DM-4 就算在 FC76 190X 下, 14 arcmin 的小視野下作微調都穩穩當當. 但 EZT 就沒這個本事了, 雖然可以負重很高, 但是調太緊難以微調, 調太鬆又怕鏡筒翹頭... 兩者實力還是差一大截, 況且它還比 DM4 重... 也不盡然, 因為 EZT 造型設計原本就有延長筒功用, DM4 加延長筒就比 EZT 還重了. 頭沒用就來換腳,  原本一心想換相機碳纖腳架, 詢價之後才知道原來相機碳纖腳架有... 夠... 貴... 此時上宸的蘇先生出了個主意給我, 何不試試之前搭配 Leica 的德國木腳架 Berlebach? 上網查一下... 哇, 便宜的款式還真的不貴呢.


這隻應該是最便宜的了, 100 出頭歐元, 便宜吧? 德國製的喔.
東西寄來, 拆箱以後滿頭都是問號, 這麼輕一隻腳架可能放望遠鏡? 放 iphone 差不多吧.


半信半疑之下固定上有點失望的 EZT, 架好 FC-76... 然後所有疑問煙消雲散. 穩得不得了, 太神奇了, 這是木製腳架的天生優點嗎? 架著它作高倍素描也沒有問題, 一整個輕鬆自在. 現在是我打游擊的好夥伴, 倘若覺得有可能隨時要收工, 帶這組出去最沒負擔了.



因為爬屋頂爬到怕, 一心想減輕負擔, 有一度想用只有 2 公斤的 DM-4 取代 7 公斤多的 T-Mount, 既然木腳架這麼管用, 把 DM-4 架在高橋木腳架 SE-M 上試試看 TEC 140.


坦白說... 基本上 OK, 可接受. 不過畢竟鏡筒對 DM-4 來說太重, 微調有點吃力... 不是一隻手指可以搞定. 另外加上延長筒之後抖晃程度比較厲害, 當然腳架如果用 HAL-130 的話就晃到一種不行, 可見木腳架的吸震力真的比鋁腳架好多了. 這個問題 Discmounts 的湯姆先生也很有興趣, 我來來回回跟他討論了好幾次, 湯姆先生人真的不錯, 給了我不少建議, 他也有一隻 TEC 140.

上屋頂的南方松木梯越來越爛, 顧及生命安全, 於是請鐵工幫忙換成鐵梯, 突然想到... 何不乾脆固定一隻鐵柱在屋頂? 這樣連腳架都省啦. 然後就有了這隻, 4500 有找, 真是值得.



鐵工對天文腳架當然沒概念, 沒關係, 幫我把 Vixen 的延長筒固定就好了, 這樣我就能夠上 T-Mount 啦, 不用管接孔螺牙規格.

既然柱子暴露於外, 一定要防水啊... 原先用塑膠袋綁著, 不過嫌拆裝麻煩, 尤其每次收工時累得半死還要綁好塑膠袋實在很煩, 想來想去最後想到了這個方法...




這個醜醜的套子呢是裁了一截排油煙管, 黏上蓋子, 整個好裝好拆, 哈哈...

不過經過最近的使用發現, 就算這麼粗的鐵柱筒, 高倍調焦時還是會抖晃, 當然要很高倍下調焦才會發現啦, 而高橋木腳架卻幾乎是文風不動, 可見這隻 SE-M 有多穩了吧?


那雙筒呢? 目前用相機腳架了... 沒有天頂鏡, 腳架還是盡量高的好.



2015-04-10:

添了新腳架, 從義大利來的 Avalon T-pod. 猶豫再三, 最後決定買短版的 T-pod 90, 完全因為重量的考量. 結果實際比較之後發現只比 SE-M 木腳架短個幾公分, 還好還好.

來自熱情的義大利 Avalon

設計得很漂亮, 好收納也好移動... 這很重要的


只比 SE-M 矮個幾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