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星系的觀測亮度與大小

其實也不只是針對星系而已, 只是這幾天找幾個星系找到鬼打牆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11/blog-post_25.html), 苦思解決之道之下發覺... 雖然我已經可以精確依照星圖定位, 問題是觀測技巧還是太差, 不知還有什麼方法幫忙達陣? 回想過去經驗, 除了 "位置" 以外, 若能充分了解目標特性... 包括大小, 亮度, 形狀, 的確能幫助觀測, 難怪一些星圖都會標明各目標的這些特性. 對啦, 換 40" 跟上山可以解決問題... 不過身為 60mm Club 正式成員的一份子, 不能作弊, 拿 76mm 拼已經有點超過了, 哈哈...

位置 ok, 形狀... 星系若不是圓的, 姑且就相信星圖畫的形狀與方向. 剩下就是亮度與大小, 而這兩者又息息相關, 但又不必然絕對線性式的正相關.

很多前輩說表面亮度(surface brightness), 怎樣計算表面亮度? 有很多名詞... 用總星等亮度(Total Magnitude)或整合後星等亮度(Integrated Magnitude)或整合後視星等亮度(Integrated Visual Magnitude), 然後直接除以深空目標的面積大小? 錯... 上面那些詞是用來運算複雜照明亮度公式的. 比較簡單的是外顯星等亮度 (Apparent Magnitude), 這是一個我沒有仔細研究但算是一整合後的值. 舉例, 如果一個星系的 AM (Apparent Magnitude) 是 12 等, 那麼這麼多的光亮擠在一顆恆星也會是 12 等. 因此星系的表面亮度通常就用每角秒平方多少來顯示, 但星等亮度是用對數表示, 所以表面亮度的公式就長得這樣:

S = m + 2.5 X Log10(A)  m 是前面講的 AM, A 是目標面積用秒弧角表示. m 又有好幾種說法或代表詞... 應該是因為外行如我, 網路東抄西寫所以才分辨不出正確的定義吧?  >"<!!

大部分的 m 都是指 Vm, V 應該是 Visual, 若以所謂的光電星等來看 VM 是可視光譜, 黃或綠色. 有些網站會標 B(blue)M, 不知道為什麼, 為了攝影嗎? 不要搞太複雜, 都用 VM 好了, 為了得知為何這幾天看到眼睛脫窗還是霧煞煞, 我把幾個看過的星系作張比較表:

  Size VM SB M+2.5*log10(A)
NGC 891 13.5'*2.5' 33.75 0.6 10 13.7 13.82
NGC 185 11.7'*10' 117 2.1 9.3 14.4 14.47
NGC 147 13.2'*7.8' 102.96 1.8 9.6 14.6 14.63
NGC 404 3.5'*3.5' 12.25 0.2 10.2 12.8 12.92
M31(NGC224) 190.5'*61.7' 11754 207.8 3.6 13.6 13.78
M32(NGC221) 8.7'*6.5' 56.55 1.0 8.3 12.6 12.68
M110(NGC205) 21.9'*11' 240.9 4.3 8.2 14.1 14.15
M81(NGC3031) 26.9'*14.1' 379.29 6.7 7.3 13.6 13.75
M82(NGC3034) 11'*4.6' 50.6 0.9 8.9 12.9 13.16
M65(NGC3623) 9.8'*2.9' 28.42 0.5 9.3 12.7 12.93
M66(NGC3627) 9.1'*4.2' 38.22 0.7 9 12.8 12.96
M95(NGC3351) 7.4'*5' 37 0.7 10 13.8 13.92
M96(NGC3368) 7.6'*5.2' 39.52 0.7 9.3 13.1 13.29
M51(NGC5194) 11'*7.8' 85.8 1.5 8.5 13.1 13.33
M33(NGC598) 70.8'*41.7' 2952.4 52.2 5.8 14.4 14.48
M101(NGC5457) 28.8'*26.9' 774.72 13.7 7.5 14.6 14.72

"Size" 的第一欄, VM (Visual Magnitude), SB (Surface Brightness) 的基本資料來自"The NGC/IC Project" 網站 (http://www.ngcicproject.org/ngcicdb.asp), 最後一欄用公式試算對照其 SB 值.

"Size" 的第二欄是為了計算方便把面積乘開, 第三欄就是為了分辨 Size 特性啦. 你怎麼知道一個沒有看過目標的大小呢? 最直覺的方式就是找一個看過且熟悉的目標當基礎換算. 所以呢, 我就以大家常見的 M32 當 baseline: "1", 其它目標再換算其比例, 這樣就能了解要尋找的目標 "應該" 多大了. 檢查一下看過的幾個星系大小... 嗯, 相當符合. 不過 SB 有很大的問題.

M31這麼亮, 但是 SB 13.78 比 M81 還遜, 怎麼可能? 原因很單純, 因為實務上, 目標面積裏每個單位的 SB 不可能相同呀, 核心超級亮的目標要是面積也很大, 除下去平均之後的 "數字" 就變很暗了, 所以看 SB 不準嘛. 我看過一個說法, SB 不能當看不看得到 (Visibility) 的依據, 但是 VM 可以當一個保守值, 所謂保守值的意思就是... VM 超過你鏡子+環境的極限值, 那肯定看不到... 有點廢話. 看來還要繼續研究, 不過至少算出來的 "大小比例" 對我下次再來攻 NGC 891/185/147 應該會有點幫助啦. 有星系 "核心的視覺亮度表" 嗎? 跪求ing....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月光下試找幾個仙女附近的星系

日期: 2013-11-22 22:40~ 11-23 01:00; 11-23 23:00 ~ 11-24 01:1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M31/M32/NGC 206, NGC 404, NGC 891, NGC 147, NGC 185
主鏡: FC-76DC / DM-4, 8" F/4 Relector / T-Mount, Trinovid 10x42

Seeing: 3~2/5 (Average~Above Average); Transparency: 4~3/5 (Below Average ~ Average); NELM: 3.7~4.2

這個周末是星趴, 天空作美, 雖然無法上山而且月光閃閃, 不過還是蠻高興有機會可以爬上屋頂享受星空. 連續兩夜, 一天架大的, 隔天架小的, 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尋找深空星系, 還有就是找比較簡單的疏散星團與木星月亮, 先記一下試找仙女座附近幾個星系的經過.

我找星系的經驗很少很少, 因為聽說若想好好的看星系細節, 超大口徑只是基本配備, 否則就真是到此一遊而已, OC 可以看 pattern, GC 可以解星點, PN 有顏色, 星雲可以靠濾鏡, 星系? 還好有一個住很近的鄰居星系 M31, 有不少同好一旦深入 M31 而不可自拔, 以尋找他星系天體為樂, 而 NGC 206 就是比較容易的一個. NGC 206 其實是一區恆星雲, 跟 M24 類似, 我猜 "看" 起來的感覺應該會像範圍比較大的疏散星團.

M32 比較集中, 所以相較 M110 容易看見. M32 面對 M31 核心方向夾有兩顆約 9 等的星星, 後面另一顆比較亮的 7 等星, 這幾顆很容易識別. 找到這幾顆是我尋找 NGC 206 的出發點. 兩顆 9 等星延伸約 3 倍多長的距離有一隻長的像天箭座圖型的 pattern, 夾在它們 (9 等星與類天箭座圖案) 中間, 比較偏 9 等星那邊有幾顆較密集的星點, 我猜這就是 NGC 206. 8" 大牛 33X 可以看見這些暗點點, 114X 更清楚, 星點也更多, 當然不可能像我們家的 M24 這麼燦爛奪目啦, 畢竟那是別人家的小孩.


我用 3" 小折也可以看見, 只是星點不多, 希望沒弄錯給人笑話.


找完 NGC 206 以後再來拜訪一個老朋友 NGC 404, 今年用 8" 大牛看. 去年都用 4" 折射鏡, NGC 404 看得蠻辛苦的, 了不起就是一個肥星點. 大牛對到仙女 beta (Mirach) 以後, 一坨棉花球赫然出現, 怎麼大這麼多? 大到有點不敢相信就是記憶中的 NGC 404? 同樣把它畫下來, 現在素描時把星點亮度粗分三級, 畫出的結果比較好區分, 也不至於太複雜.


下一個目標距離我們就很遙... 遠了, 有 3千萬光年遠. NGC 891, 是一個 "盤側面" 對我們的星系, 就如同我們的位置看銀河核心的感覺, 只是把距離拉得很遠很遠. 第一天用大牛找得很辛苦, 苦是因為 7.6 等星圖太遜, 因為目標不容易看見, 所以如果沒有詳細的星圖或相片輔助, 根本不知道目標在哪裡? 隔天一咬牙把壓箱寶厚厚一本 URANOMETRIA 2000 拿上屋頂來對... 電子星圖? 喔... 老人家用不習慣啦 ><".


這個要從仙女 gamma 出發了, 往下延伸第一顆亮星 4.8 等, 這顆是附近的冠軍亮, 不會搞錯. 接下來就要好好來 hopping 了,  4.8 等星左右各一顆, 一邊是 6.35 另一邊是 7.6. 我們要走 7.6 那個方向, 7.6 方向往前看, 下一站是兩顆 (6.85, 7.25) 比較明顯的星, 這兩顆跟附近幾顆星形成一個 L 型 (請參考上圖), 另一側有一條鏈狀 (請參考上圖). 從這一站的兩顆再往前看又有兩顆亮星, 其中一個看似蠻亮的雙星(5.8), 好... 夾在這一站的 6.7 等星與前一站的 7.25 等星中間應該可以看見 NGC 891. 可是... 沒有. 下一步拉高倍率增強對比, 我用小折拉到 114 倍就有點模糊的影像, 但還不夠清楚, 拉到 164 倍就有 90% 的信心, 雖然無法看出完整的形狀甚至中間雲帶遮蔽造成的裂縫, 不過確認有東西是沒問題的. 6.7 等星下方有兩顆 9 點多等星, NGC 891 就在其下方. 再回到 114 倍時, ㄟ... 似乎看得見了? 不知道是因為時間拉久... 真的看很久, 寫起來幾行字, 實際上可能有花到 4,50 分鐘呢... 瞳孔已經適應黑暗 (其實月光很亮), 還是出現幻覺? 哈哈... 總之最後又畫了兩張, 一張大視野當認路, 另一張拿來對照相片.


再接下來回到 M31 天區. 我們知道 M31 有很多"衛星"星系, 除了 M32, M110 以外, 還有兩個同屬 M31 衛星星系也蠻有名的 NGC 185 與 NGC 147. 我本來想這倆咖應該是無敵難找, 因為要 hop 很遠. 先研究星圖半天, 決定尋星的策略... 策略是這樣: 找 M31 與仙后 Alpha 中間有一組包含仙后 Omicron(4.45) 與仙后 Pi(4.95) 三顆連星, 附近還有另三顆間隔比較寬包含仙后 nu(4.9) 與仙后 xi(4.8) 三顆連星附近.


結果... 出乎意料簡單的用尋星鏡大概對到就找到啦, 不過之後的 hopping 還是很艱難, 因為目標仍然很不容易查覺呀. NGC 185 還好, 因為它比較集中, 所以比 NGC 147 亮多了. 可以用下圖畫的那個三角型依比例對一下, 或是仍然要低頭衝鋒的話, 依下圖箭頭指示推進, 就夾在 8.6 與 8.4 等星中間... ㄜ, 胖星點而已.


NGC 147 是失敗啦, 不過還是貼上我的尋星圖, 可能也累了, 下次再試吧.


最後依舊要感謝 "Where is M13" 網站 (http://www.thinkastronomy.com/M13/)提供這麼讚的軟體讓我知道正在看哪裏.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月正十五賞星記

日期: 2013-11-17 18:00~19:00; 23:00 ~ 23:50
地點: 自家陽台; 屋頂
目標: 金星, 木星, 月球, M42/Trapezium, Rigel
主鏡: FC-76DC / DM4, Trinovid 10x42
Seeing: 2~3/5; Transparency: 2~3/7; NELM: 3.1

"逢望必晴" 不知道算不算莫非定律中的其中一條? 雖然誇張了些, 但總覺得每每盼望多日終於到來的晴夜總是月光閃閃... 不過畢竟是等待多日, 就試試看有什麼看頭?

滿月夜晚, 能想到的好處不多, 利用月光的照明, 方便搬出一堆小東西測試不知道算不算其中之一? 很久沒有好好看金星, 前半場就用金星比較幾顆短焦目鏡, 有 Tak Abbe or 9mm, Circle-T or 6mm, Pentax XO 5mm, Pentax XW 7/5/3.5mm, TV Nagler T6 2.5mm, 這幾隻品質與口碑都是一流的, 像差的表現我是分不出來啦, 所以主要在比色差.

Tak Abbe or 紅藍色差最嚴重, XW 系列讓紅藍色降低了不少, XO 5/NT6 2.5 卻呈現另一種面貌, 紅色幾乎不見了, 但是出現一些黃色, 不過這個黃接近白色, 所以視覺感受比起對比強烈的紅色好多了, 因此實際感覺顏色干擾較輕. 而最令我意外的是 Circle-T 6, 幾乎把色差去光光, 只有微微的藍與黃... 不過老實說, 這幾隻除了 Tak Abbe or 外, 差異真的不大, 而且後來在看木星時, Tak Abbe or 表現又追上來, 所以也許目鏡特性跟目標有很大關係吧? 另外在過程中發現的是 Binotron-27 造成不小的色差, 還有就是金星盤面太亮, 難以看到任何細節, 就算用 Baader 的行星月亮濾鏡也沒效, 不知道是不是光譜不對?

下半場就把器材搬上屋頂了, 大包小包瓶瓶罐罐的, 好像在做什麼大實驗一樣... 月亮在頭頂正上方. 英文說 "wash out" 真是貼切, 目標都被月亮洗光光. 不過仔細看, 看久一點, 一些熟悉的星座還是分辨得出來, 仙后的W連得起來, 這代表裸眼可視極限星等有到 3 等... 這樣講也不太對, 因為仙后離月亮遠了些, 月亮所在的金牛附近亮星就完全不見. 這樣的話, 其實連對疏散星團也沒轍, M42 60X 下連雲氣都沒有, Trapezium 倒是可以清楚分辨, 那也不錯, 算是找到一個標的. 陸續把幾隻短焦目鏡拿出來試, 看有沒有機會找到 E 或 F, 結果是... 失敗. 不過 Rigel 伴星沒問題, XW 7mm (80X) 就能拆出來, Circle-T 6, XO 5, XW 5 都 ok, XW 3.5 與 NT6 2.5 當然更沒問題, 伴星像針點一樣細緻清楚, 看來月光沒有影響到這個科目. 加上 Baader 的行星月亮濾鏡只有反效果, 伴星不見了~

木星的條紋很清楚, 不過東邊 seeing 很差, 整個木星盤面都在晃, Baader 行星月亮濾鏡在木星反而好用, 畫面沉靜, 細節好分多了.

最後架起 10x42 雙筒與相機腳架, 月光下廣視野裏星點居然可以看見這麼多, 真是令人驚訝... 這倒給我另一個想法... 選定一特定目標來做星野素描練習, 月光亮亮不必用燈, 直接就可以畫, 這樣把一些複雜的星座區域畫一遍, 像金牛的頭, 七仙女, 英仙的中心... 應該也很有趣.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如何度量寧視度(Seeing)與透明度(Transparency)

每次看別人的觀測報告, 總會好奇人家記錄中的寧視度(Seeing)與透明度(Transparency), 有時是 1~5, 有時是 1~10, 到底是怎樣一個標準? 如果自己來記, 應該要怎麼記呢?

因為懶, 這個疑問就一直懸著, 直到最近實在忍不住了,  於是翻查一些資料之後簡單的做個筆記, 先只談寧視度(Seeing)與大氣透明度(Atmospheric Transparency)就好, 畢竟像 RASC 這樣的專業組織提供的觀測報告範本, 有關天況部分填的也只是這兩項基本資料. 如果問幹嘛要填這兩個資料? 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覺得是很自然的進程罷了... 專業的組織或人士應該會有真正嚴謹的定義, 如果有錯誤歡迎指正喔.

寧視度, 顧名思義就是有關大氣擾動的程度, 這跟大氣乾不乾淨 (Clarity) 無關, 很乾淨的空氣也可能擾動得很厲害. 寧視度當然影響觀測甚巨, 尤其是月面行星, 寧視度差時目標晃動不已, 根本無法看清細節, 拆雙星/多星也不行, 不管疏散星團或球狀星團效果都很差, 星系的話, 除非核心很亮且正面對著我們的那幾個才有機會.

Seeing 程度的分法也有好幾種, 有人分 5 級, 也有人分 10 級, 不過我看最多人引用的就是 Antoniadi seeing sca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oniadi_scale), 我試著筆記所理解的...

首先要找顆角度高一些的亮星, 倍率拉高, 讓它失焦出現艾瑞環.

1 (A) 代表 Excellent, 失焦的環或影像幾乎感覺不到顫動.
2 (B) Very Good, 微微的顫抖, 偶爾可以靜止不動數秒, 才又再出現微微的顫抖.
3 (C) Good 或 Average, 中等, 還可以接受的顫抖程度, 如果看有盤面的月面或行星, 可以看到盤外框有細細的抖動現象, 不能抖得太厲害.
4 (D) Below Average 或 Poor, 持續不停的顫抖, 抖得很厲害, 甚至整個影像都在波動.
5 (F) Failing, 嚴重抖動, 整個畫面都在跳, 無法作素描.

回想一下過去的經歷, 好像只有 5 比較難以想像, 其它情況都有遇過. 不過有這樣描述就好多了, 不然每次都在頭痛怎樣叫"優良", "不錯", "還可以", "有點差", "很爛"... ? 觀測者可以不用那麼精確, 也可用 2~3, 或 3~4... 之類的來表示. 喔, 對了... 很多時候一個夜晚 seeing 會有變化, 如果正在素描或記錄時可以再確認一次.

這個有動畫可以當例子參考的網頁, 非常好理解. (http://calgary.rasc.ca/seeing.htm)
至於大氣透明度(Atmospheric Transparency)... 有一個描述得很傳神的例子:(http://www.skyatnightmagazine.com/feature/general-guide/guide-seeing-and-atmospheric-transparency)

想像在戶外泳池底下擺一些硬幣,
水很清澈又沒晃動, 硬幣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這就是 transparency 與 seeing 都好.
如果水很晃, 儘管水質清澈, 偶而硬幣反射陽光讓你知道它的存在, 但是也難以看清硬幣細節, 這是 transparency 好, seeing 差.
如果你倒些牛奶下去, 就算水不搖晃, 還是難以看清目標, 這就是 transparency 變差了.

嚴格說, 整體的 Transparency 主要會由兩個因素影響: 一個是空氣中的懸浮物, 水氣, 灰塵...就像倒進泳池的牛奶一樣; 另一個因素是光害, 月光, 燈光... 都算. 光害的話有 SQM 之類的測光儀器度量, iPhone 也有陽春的免費版 (http://www.darkskymeter.com/) 可用. Bortle 分級法是我看過最多人引用的光害分級了 (http://frostydrew.org/papers.dc/papers/paper-bortle/pss-fdo/) 共分九級, 級數越大光害越糟. 看完之後覺得很沮喪... 我們家是鄉下地方應該不錯? 結果在 Bortle 量表中充其量也只能排到倒數第二的第 8 級(City Sky)... 那台北市怎麼辦? 可能要分到 15 級才夠吧? 哈哈...

回到 Transparency 的分級, 我找不到比較一致的分法, RASC (加拿大皇家天文協會) 分 5 級, AAAA (美國業餘天文協會) 分 8 級, 0~7, 我比較喜歡 AAAA 這個分法, 因為比較好理解. 還有很多分級法乾脆就用裸眼可見的視星等來分.

AAAA 的分級如下, 它是倒過來的, 數字越小代表越差:
0. 無法觀測, 完全被雲蓋掉... 這不是廢話?
1. Very Poor, 幾乎都是雲... 這也沒什麼用
2. Poor, 多雲或濃霧, 大概只能看見 1~2 顆小熊座的星
3. Somewhat Clear, 捲雲, 中等的霧, 可以看見 3~4 顆小熊座的星
4. Partly Clear, 微微的霧氣, 可以看見 4~5 顆小熊座的星
5. Clear, 無雲, 銀河可辨識 (用 Averted Vision 也算), 小熊座可以認出 6 顆.
6. Very Clear, 銀河, M31 裸眼可視, 小熊座可以認出 7 顆.
7. Extremely Clear, M33 或 M81 裸眼可視.

基本上 3~6 都有經驗, 7? 沒有想過, 0~2 就直接上床睡覺啦. 小熊的星等在這裏:


還有一個問題, 那剛好只有北天被蓋, 看不見小熊怎麼辦?
這個網站提供很多其它的導引: http://obs.nineplanets.org/lm/rjm.html

不過我看很多觀測老手, 他們自有一套度量方法, 各有其喜好的目標星等給他們當參考值.
如果混用上面提到這兩種分級法也很令人困擾, 因為 seeing 是越大越差, Transparency 是越小越差, 或許我自己可以轉換來定義自己的 transparency, 讓它邏輯與 seeing  一樣, 比如說乾脆就跟 RASC 分級一樣, 1~5, 我自己定義 6 等星以上為 "1" (Very good), 5~6 等為 "2" (Above Average), 4~5 等為 "3" (Average), 2~4 等為 "4" (Below Average), 2等以下為 "5" (Poor).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新雙筒望遠鏡與目鏡購買經過

自從上次用雙筒看大目標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11/ic-1396-ic-18051848.html) 成功之後, 朝思暮想就是想辦法把濾鏡安全的掛在雙筒前方, 除此之外還有個念頭就是, 7倍實在太小一點, 要是弄個 10倍那該多好? 喔... 為什麼不是 16X, 20X...? 當然是一堆妥協啦, 視野不能太小, 重量不能太重... 否則用雙目視就好啦. 因此網路上讀了半天, 鎖定了 Fujinon 經典的 FMT 10X50, 平場, 廣角... 可是重量有 1.5 kg, 看來還要添個腳架才行.

貨源與價錢詢了半天都無法決定, 乾脆先去看腳架, 老闆聽我說完來意之後問我想不想要一隻 open box 的 Leica 8X50? 很動人的價格, 雖然規格與我預想的有點差異, 不過它是 Leica, 一個我想都沒想過可能擁有的牌子. 不過我的意志也很堅決, 非 10X 不要, 不然就跟原來的 7x50 差距不大啦. 老闆說... 那好, 要不要試試看 10X42 呢? 有一款比較便宜而且剛好搭著鳥會團購的優惠價喔, 別小看 42mm. 厚... 這些賞鳥的還真多好野人. 試就試, 剛好原來心愛的 Vixen 7x50 也在手邊, 乾脆來瞧瞧 Leica 有什麼了不起?

試的結果就不想多說了, 哈哈哈... 當時的感覺只有一句話, "為什麼我還能忍受 Vixen 這隻 3 年?", 隔天就挖掉一些 TEC 140 的購機基金, 把這隻入門的 Leica 10X42 帶回家了, 反正 TEC 那張訂單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官網的相片, Trinovid 系列訴求堅韌耐用, 我看它的 AD Vedio 直接把眼罩拆了就在水龍頭下洗目鏡, 酷~


這隻是我唯一可以, 甚至是喜歡帶著眼鏡操作的望遠鏡, 我也搞不清楚訣竅在哪? 反正帶著眼鏡用就是很自然, 中間的調焦座分開後可以分別調左右眼個別的屈光度, 一隻手指就可以操作, 方便得很.

  
還有很讚的是, 保證書上的簽名是原子筆的親筆簽名, 非印刷喔, 說明簽名者對出廠前校正的保證, 誠意十足.


正面也來一張, 隔天星期五晚上天況大好, 晚飯都來不及吃就先帶到陽台... M11 ok, 天鵝頭也拆得開, 想都沒想過, 10 倍果然就不一樣, 新月的月坑也很犀利... 等到半夜再度上屋頂, 木衛四顆都清清清楚, M41, M46/M47, M35, M36~38 連 M52 都 ok, 真是太厲害了, 幾乎沒有彗差, 看木星與參宿七也沒色差, 順便也看看彗星 Lovejoy, 很理想.... 但是, 會搖... 我懷疑真的有人能手持 10 倍不抖的嗎? 所以大部分我都得讓鏡子靠住牆邊才行


既然如此, 一咬牙把原廠的固定架也買回來了, 孤陋寡聞如我還以為雙筒固定架都是 L 型的呢. 其實 Roof 式的雙筒中央不像 Porro 式的分這麼開, 很多 L 型架都擠不進 Roof 式. 奇怪... Zeiss, Leica, Swaro 為什麼都做 Roof 式的? 一開始我根本不考慮 Roof 式呢.


架上腳架, 未來是賞銀河的好朋友囉...


怎麼看怎麼滿意, 哈哈... 這隻看星空的色調偏冷, 但是很穩重, 沒有耀光, 給人很 "科學", 很 "準確" 的感覺.


隔了兩個禮拜, 賣掉原來送小女孩的 Kowa 6x30 換購一隻... 還是 Leica 啦, 舊款的 Trinovid 10x25. 其實還不是因為自己喜歡, 小女孩要看星星我還是要把大隻的給她用. 10X 實在太抖了, 應該要買 8X 就好, 不過小女孩相當滿意, 沒關係, 反正大都是自己用, 又小又輕, 白天用效果還真不賴.




接下來是高橋今年推出的復古 Abbe OR 目鏡, 因為"相對"高橋其他產品算是不貴, 加上自己對 or 目鏡信心十足, 所以就賣掉 12.5mm 的一對 circle T, 來試試高橋的 or. 想不通當年為什麼這麼想買廣角的短焦目鏡, 高倍下視野小又暗, 甚少拿來攻深空目標, 短焦目鏡最大的用途就剩行星月亮呀, 那要廣角幹嗎? 對照組是 circle T 6mm, 焦長雖然不同, Binotron 27 可以調 1.3 與 2.3 倍, 還是可以試試看啦. 月面就感覺得出差異了, 我得說 circle T 大獲全勝, 又亮又銳利, 轉來看織女雙雙星, M57... circle T 完全打敗高橋 or. 這隻高橋 or 的感覺跟 LE 系列超類似... 不要太早下定論, 以後再多試試, 不過我不會賣掉 circle T 的 6mm 換高橋是非常肯定的.


高橋金屬作工真是沒話說, 消光漆又濃又均勻, 相較起來 circle T 隨便多了, 可是效能怎麼差這麼多啊?


最後一個是我在日本 Y 拍的首標, Pentax 經典 XO 系列 5mm. 這隻目鏡我還沒看過有人嫌的, 美國老早就沒貨了, 二手也沒人會丟出來. 當國王通知我日Y拍有人丟出時, 二話不說就下標, 一隻 2.5mm, 另一隻 5mm. 2.5mm 的用途少, 所以沒有全力拼, 當然就敗給瘋狂的搶標客, 當時下定決心非標到這隻 5mm 不可... 結果最後是以超過新品 30幾% 的金額搶到, 慘勝...


這隻是 Pentax 在 2003 年火星大接近時推出的應景商品, 據說 Pentax 頃全力打造 XO 與 XP 這兩系列, O 代表 observation, P 是 photograph, 連小小的遮光環的位置與間距都經過反覆試驗與精算過, 下圖的紅箭頭就是遮光環位置.


對照組是出身同門的 Pentax XW 5mm, 看月面感覺不出來, 除了 XW 真的視野大很多以外. 兩隻拆織女雙雙星都沒問題 (FC-76DC, 114X), 不過 XO 比較 "沉靜", XW 的星點光芒相較之下雜了一點點而已, M57 都很利, 中央空環都能辨識, 兩隻都非常完美, 等本周月亮高一些時再來比較一下.


Lovejoy彗星與素描M31以及M52附近星野

日期: 2013-11-8 23:30 ~ 11-9 01:3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C/2013 R1 (Lovejoy), NGC 206, M52, CZ43, Airplane, ADS 16792/5
主鏡: FC-76DC / DM4, Trinovid 10x42

其實平常一次觀星行程很少花超過兩個小時, 自己找的理由是... 既不太熬夜傷身也能維持此嗜好一定程度的飢渴. 但是今天為了等這顆彗星, 看了兩個多小時外, 收東西, 修圖... 搞到快 3:00 才上床, 不過也因此多了一份悠閒可以細心畫畫圖, 還把近日買的幾顆目鏡好好的做個比較.
當然目標的選定還是參考雜誌, S&T 11 月份 Sue French 與 Alan Whitman 的專欄.

最近彗星話題夯翻天, 雖然是今天最後一個目標, 但是把它記在前面. 這幾天 Lovejoy 彗星行經巨蟹 M44 附近, 這樣就夠了, 反正那附近沒什麼亮星, 除了 M44, M67 外也沒什麼深空星體, 看星圖, 彗星也不在 M67 那一帶, 6~7 等的目標在那個空域反而好辨識. 先用雙筒掃一遍, 果然模模糊糊的身影就出現了, 離 M44 已經有點距離, 勉強可以裝在 10X42 的同個視野, 有點像低倍下的 M13 或 M51 的感覺. 既然夠亮就裝上雙目視來看, 倍率拉上去細節多不出多少, 參考星點變少, 怕畫出來像一坨麵團什麼配料都沒有, 所以最後選定 31X, 2.2度視野來畫, 看久一點可以觀察到略略的彗尾. 實在應該再來畫個廣視野, 也忘了拿光害濾鏡濾一濾東邊北二高的光害, 不知道下個周末滿月還有機會嗎?


M31 幾乎就在天頂, 視像良好, 此時不畫更待何時? 其實是今晚最拼的一個目標, 拼那個外星系的 DSO, NGC 206... 一個在別的星系的星協耶, 如果可以看見... 光是用想的都覺得有點雞皮疙瘩. 我看大部分的同好都是先來找 M31 的旋臂, 然後再辨識出身在其中的深空天體, 尤其是球狀星團, GC 大都垂直於星系盤面上下, 由於角度關係, 很多人都在找 M31 的球狀星團. 不過... 3" 小折就算了吧, 為了速成, 先來認位置. M31 核心, M32 ok, M32 朝向 M31 之間有兩顆亮星很好辨識 (朝斜後側有顆更亮的星), 這兩顆延伸會看見一隻有點像天箭座(Sagitta) 圖型的幾顆星, NGC 206 應該就位於其間... 我耐心的看了許久, 是有一些星點沒錯, 但是組合不出可以判定為星團或星協感覺的目標, 下次用 8" 牛試試看囉. 說實在... 畫 M31 的感覺還真不賴呢.


M52, 這個過去一直覺得沒什麼看頭的目標, 經這期雜誌 Sue French 介紹之後才知道附近真熱鬧.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 這區應該在 "仙后之窗"... 穿過我們所在的 Orion-Cygnus 旋臂往後看到Perceus 旋臂. 上次讀秋銀河文章時 Graig Crossen 說 M52 位在 Perceus 旋臂與 Orion-Cygnus 旋臂之間, 是一個漂出旋臂誕生地約有1億歲的年老星團... 可是 WIKI 上又說他很年輕, 約 3500 萬~ 5000 萬歲, 這就很困惑了, 不過 WIKI 的距離預估 3000 ~ 7000 光年... 這也太概略的吧? 從 Orion-Cygnus 旋臂內到 Perceus 旋臂內都可能了, 無法拿來判斷. 底下這張圖是用 "where is M13" 這個網站提供的免費軟體作的, 很棒的一個網站 (http://www.thinkastronomy.com/M13/) 喔.


我的新 10X42 就可以察覺到霧霧一團的 M52, 不過首先吸引到你的應該會是那隻, 包含找 M52 時暗橘紅色的定位星仙后 4 號星的 "飛機". Airplane, 是之前提過那位想像力豐富, 自己命名一堆有趣星體的美國人 Davis 的傑作之一... ㄟ, 這個像不像飛機每個人自有見解囉, 不過你應該會被這個圖案吸引注目光啦. 飛機前端就是 M52, 然後再往前有 3~5 個亮星橫檔於前, 越過那排亮星就是 CZ 43. CZ 43 就更暗淡了, 跟 M52 類似, 看這些低亮度的 OC 要有耐心, 倍率盡量拉高, 初看時不要因為什麼都沒有而失望, 看久一點, 然後星點會一顆一顆跑出來, 然後越來越多, 最後你可以確定沒錯, 這的確是一個星團... 這是我的小經驗啦. Czernik 43 是 波蘭天文學家 Mieczslaw Wojciech Czernik 在 1966 年公布的目錄裡的一個目標, 不過在 2008 年另外兩位天文學家研究發現其實 CZ 43 一堆星星湊巧的位置, 只能算一個星體, 並不是星團喔. 我把這個廣視野畫了起來.


ADS 16795... 有很多人都發現過這組多星系統大家族, 命名也很多種. 根據 Washington Double Star 目錄, 這組裏面成員有 10 個. 最亮的是 AB, 這個尋星時從仙后 Tau 移過去, 差不多亮. 然後是 CD, 也蠻亮的... 這兩組我 167X 都拆不開, AB 才 0.8", 4.9 與 9.3... 分不開啦. CD 1.4" 7.2 與 9.1, 這個可能要等到 APO140 到了才有機會, F與G 比較暗 10.6 與 11.1 距 11", 但是分得比較開, 所以算好拆. E 11.3, 離 AB 40", 還不致被其光耀掩蓋, H 13 等, 太暗了看不到. 下圖左邊那個是 I, 沒標到, 也是雙星 Ia與Ib 10.4 與 10.8 距 0.3", 也是拆不開的. 所以我的 3" 小折拆了 6 顆. 不含 I, 這群叫 ADS 16795, 包含 I 之後被叫做 ADS 16792... 會有人有興趣嗎? 哈哈...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大範圍的挑戰 -- IC 1396, IC 1805/1848

日期: 2013-10-28/29 22:00 ~ 22:40 23:30~00:3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7000, NGC 6992, IC 1396, IC 805/1848, IC434/B33
主鏡: FC-76DC / DM4, GSO 8" F/4 Newtonian / T-Mount, Vixen Ultra-Z 7X50

小目標常常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得到, 大目標也不簡單, 甚至更難. 小目標找到就找到, 很少會弄錯, 但是大目標還蠻常誤判鬧笑話的, 所以還是不要太衝動, 腦一充血不管三七二十一就 PO FB.

幾天前看國外論壇裏討論星雲濾鏡套尋星鏡的妙用, 尤其對付不好辨識的大範圍目標. 心想這些老外真笨, 既然能裝在 7X50 尋星鏡, 幹嘛不裝在 7X50 雙筒就好? 也不能說別人笨啦, 大部份人的防潮箱裏也不會沒事擺一對一對的濾鏡, 我也是. 這樣的話... 一邊裝 O-III, 另一邊裝 UHC 試試看好了. 裝濾鏡也是一個問題, 要怎樣固定? 想了半天, 我的方法是這樣, 先塞一條橡皮筋在裏面, 濾鏡疊上去, 3M 貼起來.


做好之後興奮的拿到陽台試, 先來看天鵝屁股後面的 NGC 7000, 哇... 真是太讚了, 那個 IC 5070 連邊界都分得出, 北美洲說很清楚是太誇張啦, 不過墨西哥灣那個黑影區域相當明顯, 這樣就很棒了... 那面紗呢? 沒很好, 可能是 7X 紗太小條了... 不過天鵝 gamma 附近的雲氣相當明顯, 還能辨識出幾條暗帶呢. 往北邊移一點, IC 1396 據說不難... 嗯, 有點影子, 往仙后方向移過去, 那邊還有很大塊的 IC 1848/1805, 似有似無... 等一下換大隻的.

IC 1396 的定位還蠻容易, 托 Mu 仙王的福, 這顆大名鼎鼎別名 Herschel's Garnet Star 的超級紅巨星在你從仙王 Alpha 星出發往南走時一定會被吸引住, 因為實在太太太... 橘紅了. 3" 小折看得到嗎? 口徑是迷思啦, 一般來說配到每吋 3~9X 都蠻 OK 的. 我用新買 Denkmeire O-III 濾鏡, Panoptic 35mm, 只有 16X, FoV: 4.25 度, 出瞳徑: 4.8mm, 淡淡的白色大多暈在星點比較密的周圍, 於是我畫下底下草圖, 收工後再來比對.


其實景沒取得很好, 為了用 Mu 星定位, 可能沒把 IC 1396 的大部分畫進來. 那... 8" 大牛會更好嗎? 我是隔天用大牛的, 天氣也沒那麼好, 目鏡視野裏的確有雲氣, 有濃有淡, 但是移動很多很遠都有雲氣? 這就不可靠了... 這也是常常碰到的糗狀, 搞不好是真的有雲, 哈哈... 地球大氣層的雲. 通常此時我會試著拉高倍率, 把對比反差做強一些, 如果這樣沒有那就沒有了, 下次再來挑戰吧. 我擺一張比較類似目視結果的網路相片:


像左邊那張啦, 要像右邊那種? M42, M8... 之類的才有可能.

IC 1848/1805 去年還不會找, 多練習今年就順了.
找法是從前幾天找那個 Stock23/Pizmino's Cluster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09/denkmeier-binotron-27.html) 去接近, 其實從雙星團移過去那個方向, 尋星鏡就會注意到 stock23 這個小小密密的東西, 再過去一點有幾顆蠻亮的星很明顯可以協助確認, 編號怪怪的 vdB14/vdB15.


這個 IC1848 比 IC 1396 難... 我覺得啦, 似有似無的白霧集中在星點附近, 邊界分不出來. 小折跟大牛都一樣... 看有機會上山試試看嗎.

至於最後的 IC434/B33 也不行, 我覺得可能角度不夠高, 擾動太厲害... 也不對, 大氣寧靜度應該影響看星雲不太大, 透明度才是... 不過透明度也不好就是了. 大牛加 H-beta 是蠻有潛力的, 改天再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