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平地屋頂嘗試找海豚星雲 Sh2-308 與 Sh2-261

看到 "Sh" 編號開頭的目標總會以為 "目視" 是不可能的,只有長時間曝光的天文攝影才有機會...... 的確目視沒那麼容易,不過還不至於到完全沒機會的程度啦;之前也看/畫過好幾組,包括 Sh2-84Sh2-129、Sh2-155、Sh2-185、Sh2-276、Sh2-296;今年開春第二天天況不錯,又看了在大犬座的 Sh2-308 與 雙子腳下屬於獵戶範圍的 Sh2-261,其中 Sh2-308 是以大犬座變星 EZ Canis Majoris 為中心的沃夫-瑞葉" (Wolf-Rayet) 星雲。

有關 "沃夫-瑞葉" (Wolf-Rayet) "星" 與 "星雲" 的簡介與實際觀察經驗,有一篇筆記在這裡:
領結星雲以及沃夫-瑞葉星 -- NGC 40, NGC 6888, WR 134 Nebula

當時是夏天的目標,現在冬天來了! 冬夜的沃夫-瑞葉 (Wolf-Rayet) 星雲目標除了雷神頭盔 NGC 2359 外,最想看的另一個就是別號 "海豚星雲" 的 Sh2-308,天文相片看起來既美麗又神祕,就像個藍色透明泡泡,軟軟的漂浮在星空上;位置在大犬後半身,旁邊有個雙筒級的疏散星團 Cr 121,還有顆 +3.8 等亮星大犬 Omicron 1 當尋星指標。

沃夫-瑞葉 (Wolf-Rayet) 星要很簡單描述的話...... 就是 O 型巨星在其生命末期超新星爆炸前的 "一刻" -- 當然這是以宇宙的時間尺度來形容,可能只有 50 萬年左右的存在。Sh2-308 的主角是變星 "EZ Canis Majoris",它的沃夫-瑞葉 (Wolf-Rayet) 分類為 WN5,跟 NGC 6888 與 NGC 2359 一樣,都是具有強烈氦與氮的 WN 類... 其實大部分的沃夫-瑞葉 (Wolf-Rayet) 星都是 WN 類,不過 EZ Canis Majoris 是第一組被發現含沃夫-瑞葉星的 "雙星" 系統 -- 一顆正處在 沃夫-瑞葉星 階段,另一顆已經超新星爆炸後變成中子星了,未來那顆沃夫-瑞葉星也會發生超新星爆炸,噴發掉大部分的物質然後塌陷變成中子星或黑洞之類的殘骸。



Sh2-308 (TEC 140, 17mm Ethos for 58X, Lumicon O-III)


目鏡下看到的 Sh2-308 樣子大概就這個樣子,當然跟海豚完全聯想不起來 ^^"... 反而跟弦月星雲 NGC 6888 有點類似,會有一道弧線比較明顯,觀測條件不佳時常常只看到這一弧弦月狀的雲氣。以上圖為例,我覺得左側那道弧線的上半部最明顯,其次是下半部包圍著大犬 Omicron 1 星的附近;EZ Canis Majoris 的周遭特別黑,像一個真空的黑洞一樣,從這個對比可以辨識出右側微微的雲氣,不過在平地想把雲氣圍成完整的圈圈有些勉強,可能要上山才有機會了。至於目視的難度... 我喜歡用東西面紗當標準來比啦 -- 左側那道弧線可能比東面紗稍微難一些,不過應該比西面紗容易;右側的雲氣比西面紗難。

EZ Canis Majoris 拋出的物質向外推出形成這個大泡泡,這些物質大部分都是被激發的沃夫-瑞葉星物質的電離氧原子,因此 O-III 濾鏡的效果相當不錯,我甚至覺得沒用 O-III 濾鏡平地可能完全沒機會。大犬座這邊除了 Sh2-308、Sh2-298 (NGC 2359) 與海鷗星雲的海鷗頭 Sh-301 (Gum 5) 外,其它三個 "SH" 星雲都很難,包括 Sh2-303、Sh2-304、Sh2-310,不過沒試過不知道,有好天氣時再看看!



另外一個 H II 發射星雲 Sh2-261 在雙子腳下,屬於獵戶座的範圍內...

Sh2-261 (TEC 140, 17mm Ethos for 58X, Lumicon O-III)


這附近因為泡在冬銀河,有名的星雲目標很多,包括薔薇星雲、有聖誕樹的錐星雲、還有什麼天使魚、猴頭... 之類的,如果用廣角鏡頭曝久一點可能輕易就撈到一堆。不過我覺得這個別名 Lower's Nebula 的 Sh2-261 相當困難,以上圖為例,只有南側 (中央偏右下的那塊) 勉強直視可以認出。O-III 濾鏡還是很有幫助,看很久以後... 可能眼睛也適黑完全了,其它部分的雲氣才慢慢跑出來,北側的雲氣不知道是因為看不清楚? 還是範圍真得延伸很廣? 當時我一直沒辦法很肯定的畫出邊界;目標整體大致上看起來像分成南北兩塊的雲氣,北側較明顯,南側似乎延伸得無邊無際,西側有雲氣連在一起,所以看起來又有點像圈圈了;不過 H II 區的視感跟沃夫-瑞葉 (Wolf-Rayet) 星雲類的看起來 "感覺" 很不同,不知道是不是那個 "弧線" 的原因? 也不曉得有沒有同好有類似的心得?


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大倍看常見的幾個行星狀星雲

行星狀星雲算是平地觀星的好朋友之一,很多行星狀星雲面積不大,亮度集中所以較容易看到,再加上大部分的行星狀星雲帶 O-III 譜線,因此加上 O-III 或 UHC 濾鏡通常都很有效。

"看得到" 之後就會想看更多、更仔細,尤其行星狀星雲都頗有特色,有些看起來有環、有些像沙漏、啞鈴... 甚至很多還很容易看出顏色,如果有機會用大口徑加上放大 300X、400X... 以上來看,幾個我們熟知的行星狀星雲會展現完全不同的面貌。


以夏夜的 M27 來說... 低倍 (41X) 時 7.7 公分鏡 (2017)




M27 夠亮,即使低倍率也不難看到,而且還在大月光下呢!


低倍率,口徑大一些... 14 公分鏡 55X 放大,加濾鏡 (2014):




M27 雲氣的經典啞鈴外型太好認了,低倍率口徑大一些就能輕鬆認出。


倍率再拉高一些呢? 9 公分鏡 83X 放大,加濾鏡 (2016):




83X 可以看多一些雲氣的細節,可以看出啞鈴型狀的雲氣南邊部分稍微大一些。

同樣 9 公分鏡,100X 放大,有加濾鏡,不過是在月光下 (2019)...



其實此時有認出南邊左(西)側的雲氣稍微較濃的特徵,不過看星星好幾年了,經驗也比較豐富,觀測時比較容易抓到重點。



然後是 10 公分鏡 120X ~ 180 放大,沒加濾鏡 (2018):



雖然因為滿月而影響觀察,不過雲氣細節的一些重要特徵也能分辨。



接下來就是大口徑高倍看的... 25 公分鏡 300 放大,加濾鏡 (2019):


Messier 27 (CFF 250, 12.5mm Docter for 300X, Lumicon O-III)


除了南北向經典啞鈴外觀的雲氣外,東西兩側還有薄薄的雲氣延伸,星雲中心 12.9 等亮的中央星、還有其他雲氣內的星點也跑出好幾個,南北向的主雲氣左下角最濃厚然後斜斜伸向右上方。東西兩側的雲氣容易看到嗎?我是覺得不容易啦,不過梅西爾先生在 1764 年用 6 吋鏡看到,當時不但是滿月前一天,而且當時的巴黎還籠罩在北歐火山爆發後的霧霾塵埃中呢!

M27 最明顯的南北兩塊雲氣主要成分是電離氫原子 (H II),就是天文相片看到邊緣紅色的部分,這是第一階段噴出來的;啞鈴其它部分是雙電離的氧原子 (O III),天文相片看起來綠色的,這是第二階段噴出來的; 東西兩側較淡的雲氣延伸也是以雙電離的氧原子 (O III) 為主。


那... 中央星是哪顆?




我覺得就是畫面正中央那顆,不過電子星圖 Skysafari 的中央星是一組標 14 等亮的雙星,而網路上查到的資料說中央星是 12.9 等亮,所以我一直懷疑是不是北側一些些那顆 13 等亮的?




到目前為止我看過最壯觀的 M27 是去年在鳶峰... 31 公分鏡 300X 放大,加濾鏡看的:


Messier 27 (Teeter Journey-Air, 4.7mm ethos for 304X, Lumicon O-III)


簡直就是一顆大型的立體雲狀圓球...... 不是不想再上高倍,因為再上去目鏡視野就裝不下啦 XD。東西兩側的雲氣圍繞南北兩側的啞鈴雲氣,一整個 3D 立體視感,雲氣層層疊疊壯觀無比,眼睛完全黏住目鏡離不開!

有沒有顏色?沒有... 我看過好多有顏色的行星狀星雲,不過 M27 不管低、中、高、高高、高高高... 倍從來看不出顏色... 至少我是看不出來啦!



M27 是大啞鈴,M76 則被叫做小啞鈴,比起 M27 真的是小了一號,所以倍率太低不容易看出形狀...



這是 71mm 松本式雙筒 80X 加濾鏡看的:





不過當時是滿月,可能不太準... 的確看不出什麼啞鈴形狀


這是 14 公分鏡拉到近 200X 看的,沒加濾鏡:




看得出兩坨分開的雲氣了...


大口徑高倍呢?這是 25 公分鏡, 210X ~ 420X 加濾鏡看的,不過也是在大月光下:


Messier 76 (CFF 250, Leica ASPH Vario for 210X ~ 420X, Lumicon UHC)


的確有像小一號的 M27,雲氣範圍小一點、淡一點,不過目視外觀相當類似,我用 10 吋鏡拉到 3 ~ 400X 看時真的有點嚇到,從來沒想過 M76 看起來這麼特別。



另外我覺得很驚人的還有夏夜天鷹座的 NGC 6781,也有人叫它 "C型星雲",不過低倍時我看過很多次都只能 "微微" 的感覺到 "C" 而已。

這是 18 公分主鏡,103X 放大加濾鏡看的:





"C" 的開口略朝北側



這張是 3 年多前畫的,可能觀測條件不怎麼好 (Transparency: 4/5),"C" 的開口竟然不太確定?



去年有次上山拿 12.5 吋 DOB 作 240X 加濾鏡看...


NGC 6781 (Teeter Journey-Air, 6mm Ethos for 240X, Lumicon O-III)


"C" 的開口開得可明顯了,看久還覺得好像有東西從開口噴出的錯覺 XD


這幾個都算面積稍微大一些的目標,但大多數的行星狀星雲都蠻小的,不過比較亮的盡量放大後還是頗有看頭,最近有印象的像英仙座那顆水晶球 NGC 1514:






波江座別名 "克麗奧佩脫拉之眼" (Cleopatra's Eye) 的 NGC 1535:




上一篇寫北極星附近的 "完美行星狀星雲" 檸檬片 IC 3568:





還有在雙子手邊很熟悉的愛斯基摩星雲 NGC 2392

NGC 2392 (Teeter Journey-Air, 3.7mm ethos for 387X, Lumicon O-III)

這些以前 "看到就好" 的目標用大口徑拉上 300X 以上看,至少都分得出 2 ~ 3 層濃淡層次不同的雲氣,非常值得一試!


最後是 M57,M57 我實在畫過太太太... 多次了,所以只貼最近拉很高倍看的好了。我找到一篇幾年前寫的......

"... 我剛剛用 M57 當關鍵字搜尋了一下自己的筆記, 400 篇裏竟有 55 篇提到 M57, 根本是拿它來當測試用. 從 7x 50mm 尋星鏡、10X 42mm、15X 56mm、18X 70mm 雙筒; 自己組裝的 50mm、55mm、60mm、71mm 小小折; 80mm 賞鳥鏡; 60mm、76mm、90mm、100mm、102mm、140mm、200mm、210mm、254mm、318mm 折射鏡、反射鏡、折返鏡... 倍率從 7X 看到 400X, 有加濾鏡不加濾鏡... 真的是把 M57 看到翻過來了..."




現在寫 500 多篇,所以又加了許多 M57 ^^"


Messier 57 (CFF 250, TV Bino Vue, 2X OCA, 20mm XW for 375X, Lumicon O-III)

又是滿月時看的,還好 M57 很亮沒問題!!只可惜又沒去找中央星。M57 放很大看,尤其用雙眼看真的很過癮,不僅僅是一個 "環" 而已,環的雲氣更向外側延伸淡去,看越久延伸得越廣,雲氣的濃淡不一產生 3D 效果,讓整體星雲看起來立體感十足,彷彿搭乘太空船在爆炸的白矮星正上方觀看以赤道為起點向外噴發擴展雲氣的感覺...... 下次上山不要再嫌它太簡單、太入門,一定要好好放大來看!


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幾個北極星附近的深空目標 -- NGC 188, NGC 3172, NGC 2276, NGC 2230, IC 3568, Collinder 464

2020 新年快樂!!

算起來今年是我開始使用 "望遠鏡" 看星星以來的第 10 年了呢! -- 不過還是常常覺得自己很菜啦 ^^"







說起北極星...... 北極星除了拿來對極軸時當參考以外,它也是組有趣的雙星,主伴星的亮度雖然差了 7 等,不過因為分開達 18 arcsec,所以 100X 內拆開沒問題;常看星星的我們也許對北極星習以為常不覺得怎麼樣,但是很多人從來都沒看過北極星! "北極星" 這個響噹噹的名字又從小深植大家腦海,所以我發現光是指給旁人看 -- "這顆是北極星..." -- 就有很多人露出興奮的表情了呢!






北極星附近的深空天體雖然都沒什麼看頭,不過沾北極星的光,能找到、看到也算有些特別的意義;而且離北極星很近的天體雖然因為高度低,觀測條件不佳,但卻是一年四季 365 天都能觀測的對象,可以常常挑戰不怕失敗,這也是很特別的地方。




我看過距離北極星最近的天體應該是星系 NGC 3172,距離只有 1.5 度,用大部分的長焦目鏡看都跟北極星在同視野裏:




NGC 3172 的外觀分類為 S0  螺旋星系,算在大熊座範圍內,資料上是 15 等... 在平地應該毫無機會,在山上用 12.5 吋 DOB 看就不一樣了,當時我的筆記描述:

 "...上了高山, 還拿 32 公分的 DOB 則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 以這個目標而言大概是 "對到就看到" 那種程度..."

不過 NGC 3172 也是上山兩、三次才搞定,倒不是因為口徑大小,而是我想都沒想過的 "位置" 問題,第一次去架 EM-200 跟 TEC 140,結果很搞笑的怎麼轉都無法把赤道儀對到距離北極星僅 1.5 度左右的位置,結果就這樣失敗了。

NGC 3172 有個別名叫 "Polarissima Borealis",我查字典 "Polarrissima" 意思是 "北極星","Borealis" 意思是 "北極",所以要怎麼翻譯呢? "北極星的北極"? 還是 "北極的北極星"? 不過 "北極光" 的英文是 "aurora borealis",所以翻成後者 ("北極的北極星") 比較對嗎?

除了 "Polarissima Borealis" 之外,也有個疏散星團被叫作 "Polarissma Cluster" -- NGC 188:


NGC 188 (Polarissma Cluster) -- TSA-120; 3.5mm XW for 257X

還蠻漂亮的,星點不少。NGC 188 算在仙王座的範圍內,非常非常老的疏散星團,70 ~ 90 億歲左右,都快跟年輕的球狀星團差不多了,可能是我們銀河系裡最年老的疏散星團,不像其它大多長在銀河旋臂的疏散星團一樣,它已經有點漂離銀河盤面,與盤面的距離甚至比我們太陽離盤面還遠;星團成員看起來就是年老暗黃色,亮度大多在 12~14 等間,所以平地用 12 公分鏡要讓眼睛適黑足夠,星點才會像鬼火般一點一點閃閃爍爍的出現,星點看越久就越多。我看書上說目前有兩位候選人挑戰 NGC 188 "銀河系裡最年老的疏散星團" 地位,一個是御夫座裏的 Berkeley 17 -- 大約 85 ~ 90 億歲,還有一個是夏天天琴座裏的 NGC 6791:







下一組是 NGC 2276 與 NGC 2300, 距離北極星大約 4 度,比前面講的 NGC 188 稍微近一點點:


NGC 2276, NGC 2300 (TSA-120, 3.5mm XW for 257X)


靠東側的 S0 透鏡星系 NGC 2300 比較好認,棒旋星系而且是正對向我們的 NGC 2276 就頗有難度了,雖然外觀大小差不多,亮度也差不到 0.3 等,不過螺旋或棒旋星系雲氣不像透鏡或橢圓星系那麼集中,況且 NGC 2276 還是正正朝向我們,因此難認也是預料之中,前幾天又再畫了一次:


NGC 2276, NGC 2300 (CFF 250CC, 17mm Ethos for 220X)


其實靠很近的 NGC 2276 與 NGC 2300 兩者並沒什麼 "實際" 的關係,雖然 1982 年 Huchra 與 Geller 把三個星系塞給了 "HG 92" 這個群編號,這三個成員包括了 NGC 2300,NGC 2276 以及 NGC 2268;如果從紅移及其它條件研判,應該還要包括 14.3 等的 IC 455 與 15.6 等的 UGC 3670 才對,不過這兩個實在太暗了所以沒擺進去。不過 "HG" 有點冷門,乍看之下還以為是比較有名的 "HCG"... 但它們都有個更有名的 "ARP" 編號。

我們知道 "ARP" 叫 "特殊星系圖集",是當時因為對不同形狀星系形成的物理過程所知有限,而依它們外觀分類的,其中第 1 到 101 個天體明顯的是 "外型奇特" 或是 "有著小伴侶" 的單一螺旋星系,第 102 到 145 個天體是橢圓或類似橢圓的星系,第 146 到 268 是有著螺旋星系或橢圓星系的獨立星系或星系集團,第 269 到 327 是雙星系,最後不能明確歸類於上述任何一種類型的列在 332 到 338 號。NGC 2300 是 ARP 114,而 ARP 114 裏也包括了 NGC 2276;然後 NGC 2276 又有個單獨的 ARP 編號 "ARP 25"...... 有點複雜吧?

 NGC 2276 與 NGC 2300 兩者真沒有什麼 "實際" 關係嗎?這是我看書上講的啦...... 如果 google 看 NGC 2276 的天文相片會發現其實它長得不怎麼對稱,好像一個漩渦向西南方前進拖著殘影的樣子,而且南側有一條似乎分離開的旋臂,東側與東北側有很多紅色一塊塊的 H II 區... 從過去 50 年的觀察也發現 NC 2276 有不少超新星爆發事件;再看看它東南側外觀似乎很完整的 NGC 2300... 但如果看的是 "diffuse X-ray emission" 圖,會發現 NGC 2300 東側其實有蠻明顯潮汐尾... 這些證據是不是說明 NGC 2276 與 NGC 2300 兩者從前碰撞過呢?



IC 3568 距離北極星 8 度多一點點,除了靠北極星近以外它還是連天文學家都稱之為 "理論級的完美行星狀星雲" -- 其實 "完美" 是說它的外觀啦,超圓、超對稱,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完美的對稱:

IC 3568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Lumicon O-III)


好像是因為哈伯拍的相片裏它帶著像檸檬切片的淡黃色澤 (假色),加上其絲絲縷縷對稱的結構,因此 IC 3568 又有一個別名就叫 "檸檬切片星雲"。我自己看的確覺得它很圓,中央有層雲氣很亮,外層暗一些,不知是不是因為 seeing 的關係外層邊緣雲氣扭來扭去的;O-III 加強的效果很好,可能是因為中央星 (type O3) 溫度高達 61000 K,足以雙電離星雲的氦層。可惜天況不佳,不然實在應該拉個四、五百倍來觀察。


最後還有一個昨晚看的疏散星團 Collinder 464,距離北極星 15.5 度,超簡單,10X 50mm 雙筒就看到... 雖然星星沒幾顆:

Collinder 464 (Nikon WX 10X 50mm)


上圖畫面右邊三分之一的星星不是 Cr 464 的成員,因為看到的星點太少了,然後這隻雙筒又無敵廣角,忍不住就多畫了其它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