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Borg 疊疊樂

Borg 望遠鏡現在的母公司, 應該是目前日本第二大玩具廠, 藍色 TOMY 標誌的三陽玩具; 那麼第一呢? 第一大是紅色 BANDAI 標誌的萬代株式會社. 不過在有能力買望遠鏡前, 對我來說不管是藍 TOMY 或紅 BANDAI 都遙不可及. 小時候大家都窮, 哪有可能摸到這些進口玩具? 等有小孩之後, 小女孩不玩鐵道火車也不組鋼彈, 因此還是碰不到. TOMY 旗下產品五花八門, 有以鐵道火車為主的 TOMIX, 模型小汽車的 TOMICA, 這些在百貨公司玩具櫃有一大堆, 另外還有我不知道做什麼為主的 TOMYTEC... 等等, 而 Borg 就隸屬在 TOMYTEC.

雖然不知道 Borg 之前的歷史故事, 不過現在的 Borg 產品結構還真符合玩具廠母公司風格, 林林總總的元件編號, 初接觸者一時之間不太容易摸出頭緒. 而近幾年 Borg 鏡頭則越作越短焦, 幾乎完全跟攝影掛在一起, 因此只看不拍的我是從來不會注意它們家產品, 後來卻從一隻意外的尋星鏡開始, 陸陸續續換掉手上所有小鏡, 沉迷於小時候可望不可及的玩具夢.

別認為 Borg 只是組合玩具而已喔, 它不但具有相當高水準的螢石鏡頭, 還有許多別人做不來的特色. 講到鏡頭, 很多人相信 Borg 的螢石鏡頭供應商與高橋折射鏡相同, 都是來自 Canon 的製鏡工廠 (Canon Optron Inc.), 因此整隻望遠鏡的靈魂, 有相當可靠的品質保證.






其次, Borg 很吸引人的一點是 "輕", 相對其它相同規格主鏡而言, Borg 真的是輕到一種極致. 而 "輕便" 又一直對我有莫名的強大吸引力. 常聽人家說: "器材輕便才會常用", 結果很多人選了輕便的裝備卻也沒常用... 所以我倒覺得反過來說比較好: "常在用器材, 就會想要弄輕便". 畢竟 "常不常用" 跟器材的關係並沒想像的大, 真正想用時, 有什麼就用什麼.




90mm 主鏡用相機腳架就應付裕如,



Borg 還有個很讚的特色, 鏡筒完全由自己搭配, 要長要短都隨意. 如果嫌一節節接很麻煩, 或者怕對不到焦, Borg 提供伸縮鏡筒讓你自由發揮,



因此常常搞得頭很大的雙目視 1X 對焦模式完全不是問題.





以我的粗淺了解, Borg 鏡筒規格大致分兩系列, 而其它林林總總的配件就隨這兩種規格發揮. 一種是小隻的 60mm 外徑鏡筒, 搭配鏡頭從 55FL 到 71FL (我省略逐漸被汰換掉的 ED 系列), 其接口規格走 M57/60. 另一種是大隻的 80mm 外徑鏡筒, 接口規格走 M75/77, 以目前螢石系列來說, 搭配的就是 90FL, 71FL也可以轉成大的. 我從拍賣場標來的 71FL 鏡頭接的是 60mm 筒身, 因為輕便, 而且手上正好有多的 60mm 伸縮鏡筒, 不用多花錢, "多的" 原因是我後來把 55FL 拼成松本式雙筒啦, 這個以後再來記錄.




有鏡頭, 筒身之後, 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元件 -- 對焦座, Borg 當然提供各式各樣的對焦座給玩家選擇, 不過因為自己很挑對焦座, 所以不囉嗦, 兩隻都換上羽毛.

基本上一隻可以使用的望遠鏡就這樣完成了, 接下來看自己想怎樣讓組合玩具更厲害囉, 接環, 底座, 筒箍環... 盡量發揮想像力吧. ^^" 以 80mm 鏡筒為主的就去找 M75/77 規格配件; 以 60mm 鏡筒為主的就去找 M57/60, Borg 還有 M57 轉 M56 接環, 可以搭到高橋小鏡規格裏, 當然也有轉 M48 天文用標準兩吋規格, 還有轉 M42 與攝影器材或 Baader T2 規格互換... 你看看, 這不就正是組合玩具?


實務上我稍微測試了 90FL, 覺得蠻不錯的, 中央星點銳利如針點, 參宿七的伴星很容易就拆出來, F/5.5 的短焦設定難免目鏡視野外 10% ~ 15% 的像差明顯, 不過這就是 trade off, 有得就有失. 透光率用星系試試, M65/M66 25X (XW 20mm) 就能查覺, 40X (Doctor 12.5mm) 很清楚. 同樣在獅子座, 40X 先找到 M96, 71X (XW 7mm) 找出 M105/NGC 3244, averted vision 下有 M95, 上到 100X (XW 5mm), 這 4 個星系都可以清楚直視. 套上 O-III 濾鏡, 71X (XW 7mm) 能認出 M46 裏面的行星狀星雲 NGC 2438, 而且還不小呢. 25X (XW 20mm) 看 NGC 2174 猴頭星雲也很明顯.

C/2013 US10 (Catalina)


小隻的 71 FL 也不賴, 感覺就是小版的 90FL. 其實原先設定的是標 67FL, 因為 300mm 焦長與 90FL 的 500mm 差比較多, 功能才較有互補感, 可是現實就是越想要就越標不到, 反而那陣子一直有人丟 71FL 出來, 沉不住氣, 最後就變成焦長 400mm 的 7 公分鏡. 以前總覺得講 "焦長" 都是攝影考量, 其實目視也一樣. 剛接觸望遠鏡時只會想到 "倍率", 其實 "視野", "出瞳徑"... 都是目視要考量的點, 跳出 "倍率" 的迷思會考量得更周全喔.





這麼多小鏡要怎麼輪? 哈~ 完全沒主意, 看心情嗎? -- 這就是任性小孩的死樣子... 每次看見在百貨公司進口玩具櫃前哭鬧的小孩我都會這麼想.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獅子座附近的幾個星系 -- NGC 2903, NGC 3521, NGC 3607, NGC 3384, NGC 3628

盯著星系太久常會陷入種奇妙的感覺... 這些微弱幽光從幾千萬年前發出,走過漫長的時空旅行才進入眼簾,這麼遙遠的旅途,地球早以滄海又桑田. 時間畢竟太過長久,想著想著... 就有點時空錯亂, 一億年如何? 曾經看過一枚 "億光年俱樂部成員" --  NGC 772, 真的好遠, 一億年前的地球長怎樣? 有生命嗎? 曾有過文明? ......  農曆年假期就這樣, 在煙火鞭炮中邊看著星系, 邊繼續想像著.


不過到目前為止, "星系" 還是自己最弱的觀測項目,每次如果該晚設定的目標是星系的話, 都是戰戰兢兢的, 但好歹也畫過整個梅西爾清單,就算再沒天賦總也累積些經驗吧? 洋洋灑灑的春季星系清單, 哪些容易? 哪些難? 已有點基本概念. 人家說有面積的目標不要只看 "視星等",要除以面積後的平均 "表面亮度" 才是可視性的判斷根據... 其實 "表面亮度" 並不是直接除面積,因為星等是對數刻度,所以 "表面亮度" 是  m + 2.5 X Log10(A),A 是面積,m 是整體亮度, 恆星講星等,有面積的目標講亮度,其實是相同意思。有點混亂嗎?

星等,嚴格來說就兩種,一個是 "視星等",用小寫 m 表示,英文 "Apparent magnitude";另一個是 "絕對星等",用大寫 M 表示,英文 "Absolute maganitude",這是怕受光害或大氣干擾,假設把目標移到距我們 32.6 光年時的亮度,所以是個計算出來的 "假設值",大 M 跟小 m 換算公式是 M = m + 5 - 5 X Log (d),d 為目標與我們的距離。這樣的話, 每次查資料看到的 "Visual magnitude" 又是什麼? 我猜是 "Apparent magnitude",不過就算是 "Absolute maganitude" 也是一樣意思,因為是從視星等換算過來的。

回顧一下... 心得是, 那個考慮面積算過來的 "表面亮度" 不可靠,不信拿幾個常見的 M 字輩星系資料算算看,超不實際的,M31 的表面亮度跟 M81 一樣是 13.6,M51 是 13.1, 比它們倆還亮, 可能嗎? 想想看, 其實整個星系延伸面積的單位亮度不可能平均,以星系而言 (其它延伸性目標有其不同亮度分佈特性) 反而是核心越亮的越好認,而不能看表面平均亮度判斷,如果硬要找個依據的話, 還不如參考 "視星等" 就好 (星系的話應該說 "整合亮度"),至少 "整合亮度" 可當保守值看,保守值的意思是說,比一般能看到的星等亮度亮的就 "有機會" 看到,比它暗的應該就別想啦。

看星系前都會像這樣先查一下資本資料, 瞭解其亮度, 分類, 最好也 Google 一下相片, 瞭解目標面對我們的角度與特性... 等等. 這些資料會讓自己思考該用什麼策略? 該抱怎樣的期望? 觀測上也會比較有效率, 然後, 接下來就實際上場去驗證. 這篇記錄的目標都在獅子座附近,小 m 從 8.9 到 10.0,其中有兩個以前畫過了, 所以這次有看沒畫 (NGC 3344 與 NGC 3628),大過年就偷個懶囉。





首先是 NGC 2903, 目標在獅子鼻頭,以星系標準而言算是又大又亮,因此很多人不禁會想,梅西爾先生怎麼沒抓到它呢? 我查到的典故是說, 在 176X ~ 177X 年間剛好陸續有三顆彗星陸續接近那附近,梅西爾先生的正事還是在搜尋彗星,很可能因此讓追著彗星的他忽略了這個美麗星系.


NGC 2903

找到目標時的第一印象是 -- 核心怎麼這麼亮啊?
當時不知道 NGC 2905 (星系旋臂裏還亮的一塊星際雲) 在裏面,只想著怎麼構圖以較好畫,早知道就狠狠把倍率催到底,都怪自己事前功課沒做足,最後只用到 140X 觀察畫圖, 真可惜。

NGC 2903 的星系哈伯分類我查到的是 Sb 或 Sc,奇怪了? 棒旋分類不是 SB 開頭嗎? 像我們銀河系就是 SBb,天文相片裏的 NGC 2903 核心那條棒明顯得很呢。另外我觀察到的星系外圍形狀相當不規則,猜想應該是比較明顯的旋臂部分環在最外圍。哈伯望遠鏡觀察到星系內有很多 "年輕的球狀星團",怪吧? 我還以為球狀星團都很老。


看完簡單輕鬆的 NGC 2903,下個目標轉到從資料看起來在這幾個星系裏最困難的 NGC 3607, 位置在獅子屁股。

結果呢? 並沒很難,32X (Nagler 31mm) 就看到了,倍率上去以後連 NGC 3608 都現身. 這是個以 NGC 3607 為首的星系群, 還有一個 NGC 3605 就在 NGC 3607 旁邊一點點。

NGC 3607/3608


倍率上到 140X 反而不清楚,100X 出頭效果最佳. 目鏡換來換去調倍率過程中,總覺得 NGC 3607 的右邊一直有東西出現,原先以為是兩顆暗星,後來仔細看,一顆的確是星點,但另一顆暈開來,再仔細看,面積還不小喔... 當然沒 NGC 3607 大,其實有點像 3607 的縮小暗淡版,對一下星圖才知道,原來是另一個星系 NGC 3608。NGC 3607 外型蠻圓的, 我看到的核心相對很亮, 佔整個星系面積比例也很多, 也許是因為放大倍率不夠, 看到的並不是真的核心, 因為後來參考天文相片, 星系中心是有個小小更亮的核心. 星系外圍東側比較亮, 西側比較稀疏.

另外, 最近查星系的分類也常查得滿頭霧水, 之前看梅西爾時都以 SEDS 的資料庫為主,  不過 NGC 的資料不多;  NGC 的話會去查 The NGC/IC Project, 現在偶爾看廠長推薦的  SIMBAD, 還有觀星會柏賢推薦我查的 NED. NGC 3607 低解析度相片看起來就像橢圓星系, SkySafari 跟 The NGC/IC Project 查到的就是 "E"; 而 NED 查到的是核心很強的 "SA", 但如果看高解析度相片就會發現 NGC 3607 的確是成漩渦狀.



下個是看完木星, 順道拜訪的 NGC 3521, 資料上說視星等約 9 等, 位置就在 M65/M66/NGC 3628 三兄弟附近, 不過事實上辨識起來比前面那個 NGC 3607 還難.

NGC 3521

定位後 Nagler 31mm 與 Doctor 12.5mm 都看不到, 一直試到 140X (XW 7mm) 才出現, 構圖好畫完, 再試著用 196X (XW 5mm) 觀察細節, 結果越看越多... 星系整體呈橢圓, 沒有亮亮的點狀核心, 下緣 (東側) 比較亮, 外圍朝上方 (西側) 有層很弱的雲氣延伸, 看更久之後發現其實整體面積還不小.

NGC 3521 是 SABbc 的螺旋星系, 我查到的資料說它型態跟向日葵星系 M63 類似, 不過它面對我們的角度比較傾斜.


下個目標是那幾天有看沒畫的其中一個, NGC 3628, 貼以前畫的.

NGC 3628 with M65/M66

NGC 3628 在去年第一次認出它之前覺得好難, 好難, 好難... 難得要死. 今年再看就不覺得那麼難了. 相較 M65/M66 當然很暗, 而且很長, 除了外觀形狀外, 我是看不出甚麼細節啦. NGC 3628 是個邊邊對著我們的螺旋星系, 天文相片裡看得到一條暗黑星塵帶切過, 遮蔽核心部分, 而且在兩端變形解構, 科學家說這正是與 M65/M66 引力交互作用的證據.


最後一個目標 NGC 3384 也是在多胞胎附近, 就是獅子座另一組 M95/M96/M105 旁邊, 也是貼舊圖.

M95/M96; M105/NGC 3384


M105/NGC 3384

辨識 NGC 3384 不難, 資料上說它的視星等接近 10 等, 哪有這麼暗? 有天天況還不怎麼好, 連新組那隻 Borg 90FL 都看得到. 這群裡面 M96 最好認, M95 最難, 90FL 70X 左右就看到 M96 以及 M105/NGC 3384, M95 要用 Averted vision 才行, 不過到 100X 後, 四個都看得到.

NGC 3384 分類是 E7 (WIKI) 的橢圓星系, 所以很扁, 中低倍下幾乎與 M105 貼在一起, 我覺得核心相當清楚, 不過其它查到資料有說是橢圓透鏡型 (SkySafari), 也有說是螺旋星系 (NED: SB), 還有說是 S0 (SIMBAD)... 所以, 還真不知道要相信哪個呢.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新機器與難以進化的老觀念初試星系觀察 -- NGC 2683, NGC 2841,NGC 3184, NGC 3003

NGC 目錄裏的很多星系都 google 沒有太多資訊,不像梅西爾清單裏的目標隨便找都一大堆,所以最近的觀測記錄越寫越短,只好夾帶些設備相關內容,免得太枯燥乏味 ^^"。

這些挑戰清單,如果只需要找到,看到,頂多畫個簡圖,那麼挑戰之旅將會簡單許多,也可以進展得很快速。但如果不想走馬看花,希望能多看點細節,盡量把圖畫準,多閱讀目標的相關資訊,寫多一點筆記... 那麼整個挑戰之旅就會像蝸牛散步般,而且寫的永遠追不上看的,就像現在滿手看完畫完的觀測草稿,得花不少時間才消化得掉。這種沒效率的觀念作法當然不是潮流,但仍有其樂趣。

難以進化的老觀念不止於此,還有 "尋星"。我已經接受赤道儀電動追蹤,代替經緯儀加萬能的雙手微調;也接受電子星圖 SkySafari, 代替紙本星圖... 奇怪,就還是喜歡手動尋星? 當然,要完成這些挑戰清單必須手動尋星是原因之一,但 "尋星" 總讓自己有種對宇宙星辰表達敬畏之意的感覺。如果要拜訪一位對自己很重要的人,我總會先找好地址,自己開車或搭其他交通工具抵達,然後敲門,見面。不會只想打個電話,或寫封 email,說聲 "嗨" 就好。見到面,說到話是一回事,整個旅程中不斷醞釀的所有情緒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要看著天空看著星星自己把鏡筒移過去,而別想按幾顆按鈕就想打發過去... 你看,是不是很迂腐的想法?

不過冥頑不靈的死腦筋也無法阻擋科技進步,比如說當我去年決定找台載得動 TEC 140 的赤道儀時,就發現已經快找不到沒 GOTO 的機器了。當然還有很多奇怪的條件啦,反正總之最後挑了 Vixen 的 SXP,買水貨,不相信會這麼衰買到機王,而且我只要會動就好,完全沒去想精度問題。




這就是 Vixen SXP + 控制器 StarBook 10,光是說明書就 100 多頁,真是太驚人了,不過我沒看幾頁,因為大部分都在介紹 GOTO 以及其它電子功能,我是找到怎麼手動微調的說明部分就好,超糟蹋這隻精良又先進的控制器。

國內用家不少,有問題應該隨便都問得到。選這台 15~16 公斤級的赤道儀為什麼不是 EM-200? 最主要是因為 "重量",SXP 11kg,EM-200 16kg,而且 SXP DEC 軸的位置剛好可以平衡一些鏡筒的重量,因此需要的重錘總重也減低不少,兩個加一下可能差到有 7 kg。




上圖是搞笑的,單手拿還是很重...
幫它做了個鋁箱,蕃茄兄介紹的,蠻不錯喔。



這樣我就有兩隻赤道儀了耶... 想賣掉 EM-11 嗎? 不不不... EM-11 是多麼可靠又方便的架台啊 !



天氣好,擺上立柱曬曬太陽



然後... 就連續烏雲下雨了一個半月,直到農曆年假才有機會開光 >"<

菜鳥當然鬧了很多笑話... 這個最後再提,先記錄一下幾個年假夜晚的觀察,分兩篇記,獅子座的集中在下一篇,這篇記錄的目標在小獅跟大熊交界位置附近:




首先是最亮的 NGC 2841,大熊的左前腳掌與左後腳掌都是由兩顆 3 點多等的星星組成,如果天況還可以,目視就能看見,參考星或指標星目視看得見就好辦啦,NGC 2841 就在前腳掌附近。




由於 NGC 2841 實在太明顯,低倍 (32X, Nagler 31mm) 尋星時就看到了,既然這麼亮就卯起來放大,最後上到快 200X 畫圖。觀察時間拉長,約略可以把亮度分三個層次,核心最亮沒問題,而且比 "星點" 大;最外圍那層很淡,不過延伸得很廣。整體形狀呈橢圓長條型,沒有橢得很對稱,核心較亮區偏上方 (西),我查到的資料是東側 (下) 有較明顯的旋臂在那裏。

NGC 2841 的組成頗像 M31,我覺得連對著我們的角度都蠻像的,旋臂不像我們銀河系那種連續拖曳的樣子,而是斷斷續續,片片斷斷存在。其它查到的特徵包括它有很多年輕的藍色星,缺乏 H-II 區域... 等等,可能都引不起以趣味為主的觀星同好們的注意了。



下一個也很亮,不過第一次找 NGC 2683 時剛好在天頂,用 HAL-130 三腳居然卡鏡筒,差點沒昏倒,隔天改用 Avalon 的 T-90 搞定,而且 HAL-130 背這組低倍時還可以,高倍時調焦抖到一個不行,相對之下 T-90 穩太多了,其實立柱看起來很大隻,高倍調焦時也抖比 T-90 久,看來要考慮讓高橋木腳架重出江湖了。




NGC 2683 夾在很冷門的天貓 (Lynx) 與暗得要死的巨蟹間,算天貓座,不過比較靠近巨蟹。離肉眼能見的指標星都很遠,所以還花了點時間跳跳跳... 才抵達,如果認得出 3.1 等橘色的天貓 alpha 星的話就近多了,怎麼認? 哈~ 多花點時間認星座就可以,我也沒認出什麼鬼天貓,那天好像是從獅子頭出發的。


NGC 2683

這個視星等 SkySafari 標 9.1,不過我覺得比 NGC 2841 難認,Nagler 31mm 尋星時僅微微可見,試過幾顆目鏡後決定用 XW 7 mm (140X) 畫圖,我發現現在畫星系時最常用到的就是 140X ~ 200X (出瞳徑 0.7~1.0 mm),而且這會進化呢,早先大多愛用 100X 左右,出瞳徑約 1.5mm。

NGC 2683 的核心也很明顯,甚至最中心明顯如星點,50X (XW 20mm) 左右已經分辨得出核心,但看不出橢圓狀,80X (Doctor 12.5mm) 左右長條形現身,核心較亮區靠近下方 (南),上方比較暗處應該是旋臂,整個星系很側面的對著我們,有些人因為它的形狀就叫它 UFO 星系。WIKI 上說它的球狀星團超多,大概有 300 個,幾乎是我們銀河系的兩倍。天文相片看得到不少細節,包括很多一塊一塊的星際雲,不過 NGC 2683 應該不年輕了,實際看起來顏色也是偏黃。



然後是 NGC 3184,在大熊前腳掌附近的是 NGC 2841,NGC 3184 則在後腳掌,而且很靠近,所以超好找... ㄟ, 找到不一定看得到喔,因為 50X 內我什麼都看不到。

NGC 3184

目鏡換到 80X 左右 (Doctor 12.5mm) 才在 averted vision 下瞄到,140X (WX 7mm) 好很多,保險起見,另一方面也為了要有參考星協助定位,最後把目標擺在左下角構圖,然後為了能多找到些細節,也用 196X (XW 5mm) 仔細觀察。

花長一點時間專心看,神奇的事情就會出現,哈哈~ 這個正正面對著我們的星系越來越大,原來範圍有這麼廣喔,甚至可以發現明暗有點交錯,亮的地方如果不是旋臂應該就是其它密集的星際雲。沒錯,NGC 3180 與 NGC 3181 就是此星系裏面比較大塊的 H-II 區,不過我是事後查資料才知道的,當時倒沒有努力去試試看。不過仔細看一定會注意到星系裏有兩個亮點,拉高倍,一個會暈開,是 NGC 3184 小小的核心;另一個則是大約 11.7 等的恆星。



最後一個目標是很心虛的 NGC 3003,原因是大概 80% 的時間我得把它擺邊邊用 averted vision 才看得到,而且完全看不到細節,就像一道鬼影般若隱若現,要不是勉強看到它長長的形狀,畫下來比對別人相片,發現方向與其他參考星點位置沒錯,一度想宣告失敗啊。


NGC 3003

NGC 3003 在小獅座,我從獅子頭出發找。RASC 這份挑戰清單裏,小獅座範圍內的三個星系都很暗,NGC 3003 11.7 等;NGC 3344 9.9 等;NGC 3432 11.3 等,反正躲也躲不掉,就先試試看再說。這個區域我已經盡最大努力看了,看到最深的星是目標正上方 13.3 等星。NGC 3003 也是側對著我們,我 Google 很多相片,外觀形狀看起來頗不規則,這個有機會要拿大隻的再攻一次才行。




好吧... 鬧什麼笑話呢?

首先,打開 SXP 極軸鏡蓋想要對北極星 -- 我對北極星就好而且也就夠準了,沒想要學對極軸 -- 結果黑黑一片什麼都看不到,打開電源也一樣,只是黑黑變紅紅而已,居然有這種事? 還好緊急向蕃茄兄求援才知道 DEC 軸要動一動才找到洞口... 什麼嘛? 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對個北極星還要接電源? 真是... 這就是進化不了老觀念的大叔思維... 不過我還是不懂。

第二,不斷發生觀察個幾分鐘,SXP 就自動停止追尾,而且不管怎麼試都一樣,切都切不回去的情形。最後只好關電 reset,雖然重新再來會自動 tracking,但幾分鐘後依然停止。

這個問題是後來問廠長才知道,原來進 telescope mode 前,要先作 home position 的 setup,此時鏡筒朝西,水平放好,然後再按 "OK",這樣呢,聰明無比的 SB10 控制大腦才會知道地平在哪哩,然後就會在萬一你跑去睡覺,鏡筒快撞地時及時停止... 多麼體貼的設計啊 >"<。那我為什麼不知道? 因為厚厚 100 多頁的說明書,這一段寫在第四章教你如何 GOTO 那邊,我根本不會去翻啊。

第三... 應該也算是笑話吧? SB10 好大,不能像 Temma 一樣單手操作,功能這麼多幾乎都用不到, 有人要升級 SB10 的嗎? 我還真想換個 SB One 呢。

第四... 再加一個笑話,我用赤道儀尋星時,都先鬆開 RA 與 DEC 固定鎖,兩手小小心心扶著鏡筒在對紅點,移到真的很近很近時才用控制器微調,因為已經很近了,常常還嫌速度太快力道太猛得先調慢速度。怎麼那麼笨呢? SXP 這個高速移動超好用,幹嘛每次像笨蛋一樣抱著鏡筒移動呢? 常常以怪異的姿勢搖搖晃晃伸出一隻手來鎖 RA 與 DEC 固定鎖... 用高速操作就好啦,真是...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UHC 與 H-beta 目視用天文濾鏡簡單測試

昨天是西洋情人節,天文同好紛紛拼出美麗的玫瑰星雲 (Rosette Nebula) 應景,我卻對照著相片,肢解可憐的玫瑰、海鷗、馬頭... 消化趁過年這段難得好天氣作的濾鏡比較心得。不過,這倒是段奇妙的機緣...

早先是因為想找個能掛在大雙筒物鏡前的濾鏡認識了楊偉,而楊兄的宇隆光學這兩年力道十足, 幾乎站上歐, 日, 美所有天文器材購物網,  話題也在各業餘論壇頻頻出現... 但在歐美天文論壇裡往往貶多於褒. 不過做生意就是這樣囉, 要進廚房就別嫌熱, 有人喜歡就會有人不喜歡, 當時跟宇隆買 77mm UHC 濾鏡, 楊偉兄也直截明白說產品 "規格" 很類似 Astronomik. 這種 "Pin to Pin" 商業行為各行各業都有,倒不足為奇, 只要不侵害法律上的專利權, 基本上批評都是道德上的話題.

農曆年前楊兄問我願不願意測試他們的產品?我是猶豫一下啦, 倒不是因為褒貶風向, 而是... 你相信我測的結果喔? 我也沒看星星很多年... 哈~~ 其實楊兄說得很客氣 -- 純粹從一位愛好者的角度來看, 作為產品發展參考 -- 小弟不評論商業行為, 也沒能力跟隨論壇裡從產品規格, 目視的對比, 噪訊比... 之類的理論方向做比較, 只從自己眼睛看到的結果簡單說說就好。

我用過的濾鏡還真不少, Baader、Orion、 Denkmiere、TeleVue、1000 OAKS...  好吧,既然要比,就比論壇裏一面倒認為最好的目視濾鏡品牌 Lumicon 好了,剛好年底買了幾個,O-III 缺貨還沒到,手上有 H-Beta 跟 UHC。還是那句老話 -- 個人測試心得,一定有主觀成分,敬請也歡迎批評指教 --




宇隆的東西很快就寄到,有目視常用到的 2 吋 UHC、O-III、H-Beta,還有一片我還不知道要測什麼目標的 L-Pro ^^",另外有 1.25" 的 H-Beta,整體包裝乾淨俐落。



既然收到當天的天氣不好,就拆下來先看看外觀。

宇隆的金屬加工不錯,邊緣平整連字印也工整清晰,很輕薄有點 Baader 濾鏡的感覺... 其實輕薄有好有壞,我個人是覺得如果會頻繁拆裝濾鏡的話,太輕薄手感比較差一點,總覺得拆裝時沒那麼踏實。

雖然不是很重要, 不過 Lumicon 的螺牙固定鎖環與濾片接觸面中間有一層保護墊片 (上圖右邊那組),可能是怕鎖太緊會弄傷濾片,這點蠻細心的。

Lumicon 的螺牙固定鎖環與濾片接觸面中間有一層保護墊片

宇隆的細節處理也有兩點令人印象深刻,首先它的濾片側面有作染黑防反光處理,Lumicon 與 1000 OAKS 都沒有。

宇隆濾片側面有作染黑防反光處理

"細節" 不一定對產品效能有致命影響,但會聯想到產品 "整體" 加工品質,所謂 "見微知著" 嘛。另一個細節是宇隆濾片的邊緣都做得很乾淨漂亮,盡管邊緣應該會被固定環遮蔽,並不影響效能。


Lumicon 濾片邊緣鍍膜有點殘破

1000 OAKS 的濾片邊緣有殘膠


H-beta 濾鏡很奇怪,邊緣都會有圈不同顏色的光暈

H-beta 濾鏡邊緣都有一圈怪色, 宇隆跟Lumicon 都一樣





++++++    H-Beta 濾鏡    ++++++

隔天除夕夜終於放晴,先試 H-beta 濾鏡。H-beta 適合的目標不多,就找最經典的加州星雲 NGC 1499 與馬頭暗星雲的背景 IC 434 來試,測試條件/環境如下:

主鏡: TEC-140 APO
目鏡: Tele Vue Nagler T6 31mm; Leica ASPH Vario 25-50WW; Panoptic 24mm; Pentax XW 20mm; Doctor UWA 12.5mm
SQM: 18.91~18.95

加州星雲 NGC 1499 用 H-Beta 濾鏡是老外形容的 "eye's candy",看多了,我就算用 60mm 的主鏡就能查覺肥肥一條雲氣帶。

這是從 SkySafari 剪下來的
這是從 SIMBAD 剪下來的

這是以前我畫的

找加州星雲通常會順著英仙腳踝 Zeta 星往 Xi 星前進,Xi 星再往前就是橫著一條肥肥的雲氣,從 Xi 星延伸一條稍微亮點的星串,約略對半切過雲氣帶,雲氣的兩邊緣 (圖裏標紅色 B 區) 看起來會比較濃厚。
由於目標很大,所以只用 Nagler 31mm 觀察,放大 32X,Exit Pupil: 4.4mm。基本上 Lumicon 與宇隆的濾鏡都 work,加上濾鏡很明顯能將雲氣帶出,出瞳徑有 2.5mm 以上使用應該不會有太大困擾,經驗夠的話甚至我覺得只要有 1.5mm 都能用在 NGC 1499。有沒有差異? 的確有,我看見的差異:
1.) 靠近 Zeta 星那個邊緣 (圖裏標黃色 A 線),Lumicon 看起來比較銳利,也就是說有雲氣與沒雲氣的分界較清楚,宇隆的就糊一些;同時 Lumicon 看到的 A 線延伸得比較長些。
2.) 雲氣的兩邊緣 (圖裏標紅色 B 區),Lumicon 看起來會比宇隆的更濃厚些。
3.) 雲氣內的星點數宇隆的比 Lumicon 多,不曉得是因為 FWHM 比較寬嗎? 沒去查。
因為沒有可切換的濾鏡盤,所以測試時可能變成盲點,越後來測的因為眼睛 dark adaption 較久,因此可視性會比較高。所以輪流比個幾次後就盡量用盲測試。怎麼 "盲"? 把兩個濾鏡擺在黑暗中的空盤,隨機拿一個不去看廠牌, 然後比較. 當然仔細摸是分得出哪個是哪個啦,但這兩片濾鏡都是剛收到,因此還沒熟到可以快速反應知道拿到哪個。
盲測試下我自己每次都能看出差異,因此兩個廠牌的 H-Beta 濾鏡對 NGC 1499 的效果應該真的有差異。不過想想自己觀察 NGC 1499 沒有 30 可能也有 20 次了吧? 對這個目標的熟悉應該是眼睛閉著都能標出視野內星點的程度... 所以我也很好奇, 如果是第一次看加州星雲的同好, 能不能看出差異?



下個目標是反襯出 B33 馬頭暗星雲的背景星雲 IC 434。

IC 434 在參宿一附近,通常我會從多星系統的 Sigma 星出發往東邊走,這一區我想自己至少也看過不下幾十次了。由於天況沒有很黑 (SQM 不到 19),用 Nagler 31mm 只能微微查覺到雲氣, 無法作細節觀察,所以這邊試了好幾種不同目鏡組合:XW 20mm (49X; Exit Pupil: 2.9 mm) 最佳,Panoptic 24mm (40X; Exit Pupil: 3.4mm) 次之;Doctor 12.5mm (78X; Exit Pupil: 1.8mm) 幾乎看不到。


這是從 SkySafari 剪下來的


這是從 SIMBAD 剪下來的

這是以前自己畫的

我反覆比較,覺得其實差異並不明顯,大概來來回回有各輪過 10 次才說得上差異:

1.) 馬頭這側的黃色 A 線 (有雲氣與沒雲氣的分界),Lumicon 的確比較銳利清晰,而且也延伸得較長;宇隆當然也能分出有雲氣與沒雲氣的邊界,只是稍微糊一些,不過這對認出馬頭卻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為馬頭不大,而且正要雲氣分界的銳利差異來區分,所以如果銳利如 Lumicon,我用 XW 20 是隱約查覺得出馬頭那小小塊較黑的區域. (上圖用白色虛線圓框住的星點是我每次確認馬頭位置的指標)。

2.) 綠色 C 線是很挑戰的地方,因為 IC 434 的雲氣從此方向漸弱,濾得乾淨的話分得出邊界,Lumicon 蠻輕易就能分出,之前我用過 Orion 的 H-Beta,1000 OAKS 的 LP3,在平地屋頂上從來不曾區分出來,大雪山上 (SQM > 20) 可以,不過今天條件不佳的情況下 Lumicon 真的分得開呢,宇隆的要擺在邊邊用 averted vision 才能區分。

3.) 紅色 B 區是 IC 434 雲氣主體,Lumicon 看起來比宇隆濃厚。但這並不表示宇隆看不清楚,其實雲氣都很清楚,只是兩相比較下可以分出一個較濃郁另一個稍稍清淡些而已, 而有人喜歡濃也有人喜歡淡, "濃" 當然很明顯很確認, 但是 "淡" 雲氣會有種透明 3D 感, 雲氣包覆著, 透露著比較多星點, 混雜在雲氣中, 其實也相當美麗。




++++++    UHC 濾鏡    ++++++

這組又是隔天才測的,難得天氣好,上半夜測濾鏡下半夜還要繼續與春天星系們奮鬥。測試條件/環境:

主鏡: TEC-140 APO
目鏡: Tele Vue Nagler T6 31mm; Leica ASPH Vario 25-50WW; Panoptic 24mm; Pentax XW 20mm; Doctor UWA 12.5mm
SQM: 18.84

目標第一個當然找應景, 差不多位在正天頂的玫瑰星雲。

最近比較喜歡查 SIMBAD,尤其搞不清楚哪個編號對邊時。NGC 2244 指的是星雲中央的疏散星團,週遭的花瓣有 NGC 2237、2238、2246... 至於哪個是哪個可以查到很多不同版本 -- 威廉.赫歇爾的兒子約翰.赫歇爾發現 NGC 2239,Marth 發現 NGC 2238,Swift 發現 NGC 2237 與 NGC 2246,但如果對照當時他們的筆記可能看完後會更加糊塗,不如查一下 SIMBAD:



SIMBAD 查到的 2237, 2238, 2246 其實幾乎都在相同位置,事實上如果仔細在目鏡上觀察,整朵玫瑰雲氣最明顯處也就是在這邊,而且這堆雲氣內沒什麼星點,其它方向的花瓣雲氣內星點還不少。位在玫瑰中心的疏散星團 NGC 2244 最明顯的大概是 6 個星點, 雖然有些是雙星. 我做些記號標在上圖左側那張當指引方向的路標,這樣在做細節細部觀察時比較不會弄錯。


這是從 SkySafari 剪下來的

這是從 SIMBAD 剪下來的

這是以前自己畫的


玫瑰星雲最主要是先找到疏散星團 NGC 2244,找到之後擺在目鏡視野正中央,然後就可以開始仔細認花瓣了。我相信每個人可以看到雲氣最明顯的一塊應該就是上圖 #1 號的紅框區,沒什麼星點,如果天況允許高倍率觀察,這區甚至有機會看到一兩條黑痕暗星雲。隔著中央星團那六顆星,#1 號紅框區對面的 #3 號綠框區雲氣則有點疏散, #4 號的白框區有兩顆亮星,感覺已是雲氣盡頭, #5 號的黃框區則好像淡淡的一直延伸,#2 號的藍框區也有塊明顯的雲氣集中。

之前試用過宇隆 77mm 的 UHC 濾鏡,坦白說感覺不怎麼樣,應該是產品設定的 FWHM 太寬,沒有很凸顯想要看的目標雲氣;不過這次的測試讓我相當意外,效能緊咬著 Lumicon UHC 與 1000 OAKS LP2。我能查覺的差異有:

1.) 雲氣最明顯的 #1 號紅框區,Lumicon 跟 1000 OAKS 看到的比宇隆濃郁,Lumicon 跟 1000 OAKS 的雲氣邊界線比較銳利清楚,宇隆大致分得出邊界,但交界處稍微糊些。

2.) #3 號綠框區雲氣較稀疏,仔細看能夠找出明暗交錯,由於可以做對比的點多,所以這區較能排得出效能,Lumicon 好過 1000 OAKS LP2,LP2 又比宇隆 UHC 再能清楚分辨些。

3.) #4 號的白框區兩顆亮星附近,由於這邊已是雲氣末端,雲氣分佈面積多寡也能比較出效能,這邊 Lumicon 看到的雲氣最明顯沒問題,LP2 與宇隆則大致相當。

4.)  #5 號的黃框區一開始我還蠻疑惑的,如果沒有仔細分辨,會以為雲氣淡淡的一直延伸無邊無際,只有用 Lumicon UHC 可以很勉強的切分邊界... 其實每片濾鏡我在這邊大概都嘗試大概有 15 分鐘以上才敢確認, 看得眼睛都快脫窗了。

5.)  #2 號的藍框區與 #1 號紅框區情況類似,不過差異更小。



最後是位在大犬頭頂, 高度已經下降不少的海鷗星雲 Sh 2-296 與海鷗頭 IC 2177。測試的器材與環境大致如下:

主鏡: TEC-140 APO
目鏡: Tele Vue Nagler T6 31mm; Leica ASPH Vario 25-50WW; Panoptic 24mm; Pentax XW 20mm; Doctor UWA 12.5mm; XW 7mm;
SQM: 18.78


這是從 SkySafari 剪下來的

這是從 SIMBAD 剪下來的

這是以前用雙筒 Swarovski SLC 15X56mm + Orion UltraBlock 畫的


海鷗星雲是這個冬天才開始看的新朋友,目鏡移到附近我都會先注意到疏散星團 NGC 2343,海鷗的頭部目視沒那麼明顯,不過還勉強可見,雲氣... 也就是海鷗身體與翅膀就隔在 NGC 2343 與鳥頭中間。整體而言雖然不像玫瑰星雲那麼明顯,但是耐心點細細看, 仍然看得出一些差異:

1.) 黃色 A 線是雲氣邊界,Lumicon 的確比宇隆銳利些,延伸的也比較長。

2.) 紅色 C 區 Lumicon 看到的雲氣稍微大塊些... 我估計大約多 10%,但應該不到 15%,宇隆能看到雲氣前景或背景的星點比較多。

3.) 藍色 B 區,反覆比較 Lumicon 雲氣比宇隆濃一點,交叉盲測試的結果也都一樣。

4.) 海鷗頭的 IC 2177 部分,兩片濾鏡幾乎看不出差異... 不是 "幾乎", 應該是說 "完全" 看不出差異。


以上就是過年這段時間簡單的測試結果... 沒想到寫個心得居然寫這麼久。

作器材測試其實是很有趣的事,因為要想辦法查覺差異,因此會很仔細觀察目標細節,當然也會不斷的、反覆的看,看很多次也花很多時間... 收穫就是對目標有更多的了解。

另外要補充的是,我們知道目視天文濾鏡並不會讓原本暗的天體目標變亮,而是濾掉雜光讓我們想要看到的可視光譜的光進來,因此套上濾鏡之後視感一定變暗,所以觀測前不要偷懶,眼睛最好多花些時間 "適黑" (dark adaption) 讓瞳孔放鬆變大,這樣觀測的效果會好很多;然後 Bandpass 越窄的濾鏡,搭配目鏡作出來的出瞳徑 (Exit Pupil diameter) 要越大才不會什麼都看不到,Lumicon 官網有個可以參考的對照表,不過目視就是這樣 -- 沒有絕對的公式 -- 因人、因經驗、因練習次數而異,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搭配組合。

還有,這些測試都在市郊光害下進行的,如果到高山或夠黑的觀測地測試也會有很不同的結果,畢竟目視力與對比(contrast), 放大倍率, 出瞳徑, 以及交互產生的噪訊比 (S/N)... 這些條件都息息相關。


在這之後也陸續隨興的試過小鏡子像 Borg 90FL、71 FL,目標有 NGC 2174 的猴頭星雲, M46 裏面的行星狀星雲 NGC 2438... 不過因為沒有很認真的記錄,所以就不亂說啦。但總之,宇隆的 UHC 與 H-Beta 濾鏡有一定水準,幫忙察覺一些明顯的星雲目標沒有問題, 就算是初接觸目視天文濾鏡的同好也肯定會很有感;如果你是嚴肅認真的觀星者, 會花很多時間, 而且作非常細緻的細節觀察... 而且很挑剔,預算也不是大問題... 當然也有不同的選擇。

價格差異其實非常大,像 Lumicon 的價格幾乎快到 Celestron, Orion, Skywatcher... 這類品牌的 3 倍,不過這些沒試過, 不知道差異多大? 網路論壇裏從規格表紙上談兵的說法很多,我會建議還是要實際用過比較保險,尤其是目視型的濾鏡。

幾個同好比較常提到的產品查到的售價如下,除了 DGM 與 Lumicon O-III 我沒試過以外,其它的我都用過,如果你期待能幫助你更容易看見一些常見的星雲目標,這些產品都不會讓你失望的。

2" UHC:
Lumicon: 299.95 USD
1000 OAKS LP2: 169 USD
DGM NPB: 150 USD
Tele Vue BandMate: 180 USD
Orion UltraBlock: 131.99 USD
宇隆: 85 USD (AgenaAstro.com)

2" O-III:
Lumicon: 299.95 USD
1000 OAKS LP3: 169 USD
DGM O-III: 170 USD
Tele Vue: 189.95 USD
宇隆: 108 USD (AgenaAstro.com)

2" H-Beta:
Lumicon: 299.95 USD
1000 OAKS H-Bate: 169 USD
宇隆: 179 USD (AgenaAst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