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輕便式 12.5 吋杜普生開箱 -- Teeter Journey-Air 12.5

越了解自己手上的器材就越有想法, 常用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既然一定要有隻大口徑, 綜合重量、體積、使用便利性、保養維修、價錢... 等等所有考量後... 那就是杜普生式望遠鏡啦. 然後幾年下來歷經比較容易入手的信達 Skywatcher, 冠昇 GSO... 大致也有點自己的想法, 不滿意之處小的還改得動, 大的、結構性的就沒辦法, 因此兩三年前買了 Obsession 的經典款 12.5 吋, 其實也沒令人失望, 雖然坦白說 Obsession 比較像 "量產品", 看得出用料多少有 cost down 考量, 但其所謂的 "Classic" 設計, 以穩重的 Mirror Box + Rocket Box 作基礎, 輕量化的鋁管支架取代笨重的傳統筒身, 還有完整的上鏡筒有足夠空間容納對焦座與整體次鏡結構, 整體而言效能不差, 唯一的困擾也就是這個 "穩重" 的設計, 在家搬不上屋頂, 只能帶上山用. 終於某次搬底座跟鏡箱時腰就真的受傷了 >"<, 也因為這次的受傷讓我下定決心要打造一台絕對輕量化的 12.5 吋鏡.

我是不懂如何自己 "打造" 啦, 只能上網仰賴別人幫我打造... ^^". 以個人粗淺的認識, 大部分玩這種大口徑 (對我們是大口徑, 對很多老美而言可能只是小東西吧?) 的同好 DIY 功力都不錯, 而 ATM 論壇的成員大部份也都實務與理論雙強, 我自己則是什麼都不會, 上網看半天很多都看不懂, 看來還是要找個熟門熟路的朋友幫忙才行, 因此在美國的楊凱兄就是我最佳的諮詢對象啦. 記得當時 Kai 兄熱血的推薦了好多家, 上網看了看, 先把外型太醜的淘汰後 ^^"... 剩三家, 一家是 New Moon Telescope, 一家在法國好像叫 Dobsonian Factory? 還有一家就是 Teeter Telescope 了. NMT 當時沒作所謂的 Ultra Light 型, 老法日子過得很優閒, 寫信去隔了快兩個月才回, 因為美國另外一位同好, 好像是 Kai 的學長 Ryan 也有一隻 Teeter, 再加上看了好幾遍 follow 的一個 Blog 裏對 Teeter 的推崇, 所以就決定來問問 Teeter 的 Journey 系列.

Robert Teeter 先生很快就回信, 原本他們的 Journey 系列主鏡用 11" F/4.5, 不過既然每台都是手工製造, 所以想要怎麼客製都可以, 最後我決定要把 12.5" 主鏡塞進原本 11" Journey 的鏡箱, 拆解開來最重的部分差不多只有 10kg 而已, 這樣別說上屋頂了, 上玉山頂都沒問題!! 哈哈~~

主鏡當然能自己選, 原本只想選 Zambuto... 土包子如我也只聽過這號人物... 哈哈~ 國內好像有一隻 20" 的 Starmaster (現在已經退休不做了), 聽說主鏡就是 Zambuto. 不過光主鏡交期最快要等一年. 好吧, 那麼 Lightholder 也可以 (其實剛開始我還把 Lightholder 與 CN 上常 PO 文的 Lockwood 弄混, 真是太搞笑了),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 這位製鏡大師 John Lightholder 先生居然整個夏天都待在印度靈修還是鬼混什麼的? 一直到秋天才回來, 雖然他解釋剛退火送來的玻璃也是要擺一陣子才能開工... 總之最後等他磨好, 再送去鍍膜回來都已經是冬天了.

手工的東西一個是要等, 另外一個就是成本降不下來. Teeter 先生有解釋他們從原始木材要一層一層上膠上漆乾燥處理起, 然後電腦繪圖, CNC 切割, 後製微調... 組裝完一定要星點測試... 整個程序非常漫長, 等測試完可以出貨已經快一整年過去了.


終於......




我是拿到新竹鴻宇阿勇兄那邊去開箱的, 幸好沒逞強自己搞, 主鏡差一點裝不進去. 上圖那個小箱的就是主鏡...





主鏡中心貼的是 CATSEYE 的放射線斑點, 搭配一般的 Cheshire 光軸調整器時可以有邊可以對齊, 原來這麼好用.







(下面有些相片是 Teeter 先生在他工作室拍的)

主鏡怎麼固定是個大學問, 還包括主鏡底部的支撐系統以及使用時側向所謂的 edge support. 不過幸好 Lightholder 12.5" 主鏡不重 (... 這當然是 "相對" 的概念), 因此沒用一般大鏡子... 就像之前 Obsession Classic 12.5" 的 Sling 系統作 Edge support, 而是傳統用夾具固定.




夾具輕輕接觸就好, 千萬不要夾緊, 不然星點就會形變, 長得跟三角飯糰一樣. 簡單一個 Mirror Cell 看似功能簡單安置主鏡而已, 但其實講究起來可一點都不簡單, 甚至還有很多數學計算. 另外, 玻璃厚度是有經驗法則的, 否則將影響其光學效能 (... 偷懶, 沒耐心看完為什麼), 傳統理論的厚度與直徑比是 1:6, 如果主鏡 12 吋, 厚度就是 2 吋, Obsession 的 OMI 主鏡就是這個比例, 但現在的主鏡幾乎沒人用這個比例了, 越作越薄; 此時就需要計算得很準, 品質也很好的 Mirror support 系統才不會出問題. 以我粗淺的認知, 目前市面上公認做最好的就是 Aurora Precision 六點浮動式的 Mirror Cell, 質感更是不用說:









所有金屬切面間都有導角, 而且打磨得亮晶晶; 與主鏡的接觸面都有緩衝軟材, 而且都能調整. 再來看看背面:







最漂亮的就是那三顆閃亮亮的黃銅主鏡調整螺絲, 內建風扇而且走線走得很整齊. 對照一下 Obsession... 感覺就像是貴婦跟村姑了 ^^"





Mirror Box 與 Rocker Box 組合好後, 就是支架了, 同樣用 Aurora Precision 的產品. 為了搬運方便, 支架是兩節式的, 而且 8 隻作成 4 組以加速組裝. 鏡箱處接口作成球狀:




接上鏡箱的接口則是很特特別的設計:




螺絲鬆開、鎖緊, 因此不會脫落, 上鏡箱先落在凹槽卡榫內, 然後鎖緊就好, 超方便.


上鏡箱是所謂的 Ring Type, 極輕:




次鏡支架用 3 隻弧狀金屬, 頗有厚度, 強度足以牢牢固定次鏡座並可避免變形位移. 次鏡座是木工, 內建次鏡的除濕加熱器, 走線也走得很特別... 居然電路的其中一段就用次鏡的弧狀金屬支架走, 裝上電池打開電源就能除濕了, 真讚.




然後可以看到次鏡的固定螺絲與調整螺絲也都是閃亮亮的黃銅, 質感非常不錯, 連同上鏡筒整體才隨便裝起來, 我用 sightube 看了一下次鏡, 居然已經是完美的圓了, 安裝得真準.





次鏡是 Antares Optic 的產品, 精度 1/20 wave, 零售價也要近萬元 NTD, 整隻望遠鏡的用料真的是沒在省. 對焦座懸空, 活動式設計:





我得承認自己超愛羽毛...





這款羽毛是輕量化設計, 多處縷空以減輕重量.

除了這些必備的功能以外, 還有個很實用也很重要的功能, 就是平衡系統. Teeter 有兩個機制, 一個是彈簧, 另一個可調的是平衡重錘:






重錘有三顆, 基本上用兩顆, 我用 XW40, Nagler 31, Ethos 21, 10, 6, 4.7, Leica ASPH Vario 25-50WW... 不管怎麼切換平衡都不會跑掉, 這太重要了!! 如果掛 Mark-V 雙目視則還要再加掛重量... 不過現在我還對不到焦, 又不敢冒險買Baader那隻 1.7X 的 GPC, 難道要再買一次 TV 的 Bino Vue?




去年訂購時一起買了他的攜行袋... 真的是 "攜行", 是個有輪子和拉桿的大行李箱, 望遠鏡拆下來後全部都能塞進去:






對, 相片裏的就是 Teeter 先生.

上山可以這樣塞, 但上屋頂就要拆開來裝才好搬運.



總共三袋, 只有裝主鏡那個黃色裝備袋比較重... 喔, 還有一箱調光軸的、對焦座、重錘...




鏡子到還不滿一個月, 已經上屋頂 5 次了, 一點都不麻煩, 目前看起來一切都符合當初設定的目標, 當然未來也是上山的主要工具了.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M104 肥肥的黑帶 -- M104, Antennae Galaxies NGC 4038/4039, Leo I UGC 5470

春天天氣多變而且還變得很快, 這個月能上山的日子難喬, 本來算好要星期二請假上去, 結果氣象預報一直變, meteoblue 的雲圖又顯示有高雲, 越看越猶豫, 到最後還是放棄了... 沒想到星期二入夜後晴空一直過午夜, 只能看著滿天的星星嘆氣, 不甘不願的扛大 DOB 上屋頂好了.


M104 位在烏鴉與處女座之間, 尋星通常都會從 3 等亮的烏鴉座的 Delta 星出發, 因為真的很亮, 所以低倍的尋星目鏡大概走到附近就撈得到了. 既然這麼亮當然要放大來看, 尤其綽號墨西哥闊邊帽星系的中央黑帶, 就像看 M97 要看到貓頭鷹眼睛, 看 M82 要看到中央的爆裂帶, M4 要看到中央星串, M20 要看到三裂的裂痕, M24 要看到 B92, B93 暗星雲, M46 要看到小綠球 NGC 2438... 啊~ 寫不完...... 這樣才過癮呀. 

看看以前畫的:






看起來黑帶切兩半, 北邊的較亮也較厚, 南邊薄薄一層.


14 公分, 21 公分, 100X, 200X, 300X 都畫過, 那麼 31 公分呢?


Messier 104 (Teeter-Journey 12.5; 4.7mm Ethos for 304X)

好大, 都快有 M31 的感覺, 高倍 (大約 1mm 出瞳徑) 目視的黑帶因為銳利度下降, 會造成線條兩側糊化的繞射效應而變成肥肥一條, 就像小口徑硬上高倍看土星的卡西尼縫的感覺. 大口徑就算在平地, 看這麼亮的目標也能看很多, 比如說這次看, 星系中央鼓起, 東西向細細拉長的比例就比較清楚, 也因此更有草帽的感覺了.

當年梅西爾發表目錄時漏掉 M104 (其實是梅尚先生發現的), 不過其私人筆記仍有記錄, 時至 1921 年才被著名的法國 "大眾" 天文學家卡米伊·弗拉馬利翁 (Nicolas Camille Flammarion) 補上. 說 "大眾天文學家", 是因為弗拉馬利翁寫了很多天文科普書, 科幻小說, 甚至通靈術, 酷吧? 弗拉馬利翁在一家老書店裏找到這本珍貴的梅西爾先生私人筆記, 他不僅一一推敲驗證, 最後還依照梅西爾的方法繼續尋找目標, 除了補上 M104 以外, 弗拉馬利翁先生續編了 105 ~ 119, 沒錯, 是 119... 不過只有其中兩個 (M47, M110) 是梅西爾目錄裏的目標, 其它都不是, 不過都大有來頭, 比如說面紗星雲 NGC 6992/6990, 雙星團 NGC 869/884, 土星星雲 NGC 7009, 白玫瑰 NGC 7789... 全都赫赫有名.


簡單的看完, 趁大隻的上屋頂複習一下獅子胸口亮亮的軒轅 14 (Regulus) 旁的矮橢圓星系 Leo I (UGC 5470), 觀測難度在於 1.4 等的軒轅 14 實在太亮了, 之前用中小口徑受到軒轅 14 嚴重的光害影響, 大口徑反而可以暴力解開這個難題.


Leo I -- UGC 5470 (Teeter-Journey 12.5; 6 mm Ethos for 240X)

雖然同是在平地屋頂看的, 31 公分可比 TEC 140 或 Mewlon-210 清楚多多了, 這次甚至能看到矮星系裏面點點的星光, 我估計大約 13 等左右, 一點一點的幽光閃閃爍爍相當特別.


Leo I 跟之前看過位在射手座的 NGC 6822 巴納德星系, 都是我們本地星系群的矮星系, 所以不像其它遠得要死的星系, 它離我們只有 82 萬光年左右, 超近! 當然啊, 它是我們銀河系的許多衛星星系之一, 比如我還沒看過的大小麥哲倫星系, 但 Leo I 是這些衛星星系中離我們最遠的一個, 科學家是在 1950 年用帕洛馬天文台 48 吋攝星鏡拍下來, 然後從相片中找到的. 不過我覺得目視也不是這麼難啦.



然後又想再碰碰運氣, 看有沒有機會看到幾乎在正天頂的老鼠星系 NGC 4676? 結果跟之前一樣看了半天開始出現幻覺, 為什麼知道是幻覺? 因為附近剛好有兩顆 skysafari 標 14.2 等的星星... 都看不到, 所以同樣 14 等的星系應該也不可能看到才對, 還是得上山啊.


好吧, 這對黏在一起的看不到, 那就再回去南天找另一組也是交纏一起的星系, 別號觸鬚或天線星系的 NGC 4038/4039, 這組以前畫過.





這組星系拍照的同好通常會拍成完美的 "愛心" 形, 然後還要牽絲繞個圈, 甜美無比. 不過現實是這兩個星系撞在一起, 劇力萬鈞扭曲原來的和平關係, 應該一點愛都沒有.


NGC 4038/NGC 4039 -- Antennae Galaxies (Teeter-Journey 12.5; 4.7 mm Ethos for 304X)

31 公分鏡 300X 下我看到 3 塊比較明顯的集中雲氣, NGC 4038 本體當然最明顯, 它的南側有另一塊沒那麼明顯, 那塊應該是 NGC 4039 的本體. 那麼靠東側那坨呢? 我對照網路上的天文相片推測, 應該是他們倆交纏在一起的部分, 3 塊整體看起來真還真有點 "愛心" 的感覺, 照理說南北兩向應該各有一條尾巴延伸出去, 並向西側彎曲包住這顆愛心...... 這才是我想看的啊!!!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角度還很低的春天木星觀察

今年無疑是行星愛好者的黃金年, 主要是因為火星來湊熱鬧, 又到每 15 或 17 年一次的大接近, 火星的視直徑大概會比 2 年前大上 30% 左右, 很有看頭. 行星王者的木星春天先暖身, 火星、土星接著報到. 雖然我不是什麼 "行星觀測者", 但行星這麼亮, 簡直是滿月時期的觀星救星, 不用彆彆扭扭的避光、適黑, 光是這幾點就讓自己不得不愛看行星了.

壞消息是不管木星或火星, 相對前一兩年今年的角度都偏低, 而且現在日子還早, 至少也要等到晚上 11~12 點凌晨觀測條件才稍微好一些, 這對像我這種隔天還要上班的趣味(嗜好) 觀星者而言還是頗有負擔.


看行星當然要用雙目視才過癮...




左邊那盒是調反射鏡光軸的機私... 不用管它, 最近在研究 Autocollimator, 有好多心得要記, 可惜都沒時間, 現在連觀測紀錄都寫不完, 對了... 連新 DOB 的開箱也還沒寫... >"<


折返鏡賣光光, 現在只能用折射鏡看了; 30 公分的反射鏡很猛沒錯, 但折射鏡看起來就是銳利, 而且 30 公分口徑受氣流影響太頻繁了, 就像看電視時螢幕不斷的糊掉, 一陣又一陣, 超煩!!


GRS transits 2018-3-28 16:00 UT (FC-100DL, Mark-V, 5mm LE for 225X)


這是今年第一張木星, 4 吋鏡畫的; 為什麼要斜斜擺? 因為當時目鏡看過去就長這樣, 所以就試著畫跟眼睛看到一樣的方向.


大紅斑剛轉出來, 隔了這麼久沒看行星有點手忙腳亂, 所以等全部畫完都快轉到中央了. 雖說 seeing 不佳, 但看久一點, 大紅斑亮的果肉與暗的果核都能分很清楚, 大紅斑下 (南) 方特別白 (亮), 第一印象是南赤道帶氣流似乎很平穩, 而北赤道帶感覺很混亂, 上下邊緣凹凹凸凸很明顯, 尤其正好相對大紅斑位置的上 (北) 緣有一塊黑 (暗) 得特別明顯; 同樣總有 2~3 條明顯的 festoon 延伸至赤道區認得出來, 80A 的淺藍濾鏡與 12 號的黃色濾鏡對 "帶" 上的細節辨識都有幫助, 尤其是黃色, 感覺連 seeing 都能變好, 是不是錯覺啊?


有在素描的話, 可能會對這顆大行星的氣流變化敏感一些... 先貼兩張去年畫的木星, 然後再貼張今年畫的比較一下:

2017 畫的:




2018 畫的:

GRS transits 2018-4-02 15:30 UT (TEC 140, Mark-V, 5mm LE/3.3mm TOE)

2017 畫的時候, 通常 NEB 看起來是 "帶" 中央一條粗黑線, 然後向外漸淡, 北緣可能會更細一條黑線, 而且很安定, 大致平平的; 2018 的 NEB 看起來是 "帶" 上下兩邊緣各一條粗黑線, 而且都凹凹凸凸, 參差不齊.

SEB 則完全相反, 2017 是 "帶" 上下兩邊緣各一條粗黑線, 中間在視像好時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氣流, 整條 SEB 都很熱鬧; 2018 的 SEB 看起來卻平靜許多.

還有看見什麼不同呢?

GRS 位在 SEB, 就在它上方 NEB 北緣有兩團氣流, 黑黑的很好認, 這個對照別人拍的相片可以發現, 南部觀測行星的達人謝揚鵬兄跟我說這是今年才長出來的氣旋.

揚鵬兄有在追蹤木星一些大氣特徵的變化, 比如說他寄給我看的資料在南熱區 (STrZ) 連接 SEB 交界處本來有兩個橢圓型長長的氣旋, 其中一個被 GRS 追上, 大概就在今年初就被大紅斑吞掉了, 位置大約在上圖 GRS 右邊. 我從北部另外一位每天在拍木星的行星達人陳晃銘兄的相片比較發現, 這個地方的氣流變化超快, 相對其它大氣特徵, 短時間內這邊可以說是變化多端.

另外一個橢圓型長長的氣旋還在, 因為很白 (亮), 又剛好出現在球體邊緣比較暗的地方, 所以看得到呢!! 這樣的話... 是不是再過一陣子同樣也會被 GRS 摧毀呢? 如果真發生了, 然後每天觀察它被摧毀的狀況一定非常有趣, 好期待好期待!!

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小鏡與不太深的深空目標 -- M44, M97, NGC 3184, NGC 2768

看慣大隻的再回頭用小隻的雖然有點不過癮, 但日常生活常常就是這樣 -- 時間不夠多、天況不太好... 反正就是誘因不足驅動架起大傢伙, 此時輕便好架好收的器材最實用了, 如果喜歡玩 "器材", 正可測試在某種環境條件下愛鏡的能耐; 如果興趣在 "目標", 很多不太深的深空目標也很有看頭.

位在巨蟹座的 M44 就是個好目標. 附近缺乏亮星, 因此在市區喜歡尋星的同好正可以練習從比較遠的亮星對照著星圖一路跳過來, 不用太高倍就能輕鬆欣賞這個美麗的星團. 回顧過去畫的 M44 大多介於 20X ~ 30X 之間.








M44 的亮星組合西方人覺得像耶穌誕生的馬槽, 很多說法都把 M44 形容成帶著新生出現之地. 中國古人卻有完全相反的看法, 名為鬼宿, 是人死後歸去之地, 與西方人想的完全相反, 真有趣. 不過搞不好生與死的確是相同意義呢, 哲學上應該講得通. 天況超級好時 M44 可以目視得到, 仔細看還真有點暗綠幽光, 憑添幾許神秘氣息.

M44 離我們超級近, 大概 577 光年而已, 我查了查梅西爾清單的資料, 大概只有 M40 (510 光年) 跟 M45 (380 光年) 距離我們比它近. 地球看過去的方向有些星點是前景星, 有些是背景星, 不是每顆都算 M44 的成員. M44 的年紀估計有 7 億多歲了, 之前看到的疏散星團 3 億多歲就覺得已經很老, 而它又更老. 有個很有趣的發現是, 金牛那張臉 Hyades... 儘管梅西爾目錄甚至 NGC, IC 補遺都沒列進去的這個疏散星團, 也是差不多年紀, 而且兩者的移動方向 (proper motion) 一致? 這不免讓人懷疑 M44 與 Hyades 是不是系出同源? 後來因某些原因而分開.



這次用 8 公分雙筒鏡畫 M44, 月亮跟木星都出來了, 而且雲超多:




Messier 44 (Kowa Highlander, TE-14 for 32X)

疏散星團光 "看"... 美是很美啦, 但不過癮, 試試看畫下來, 會發現更多星點的亮度、顏色、排列... 差異與美感喔.



月光上來, 霧霾也越來越厚, 連招牌的北斗七星都有 1~2 顆很難目視, 此時 M97 就真的很困難了.


Messier 97 (Kowa Highlander, TE-9 for 50X, Thousand OAKS LP2 UHC)

這隻雙筒最多只能上到 50X, 因此大概是印象裏看過最小顆的 M97. 解法跟綽號索倫之眼的 NGC 7293 一樣, 加上 O-III 或 UHC 就能躍然而出, 真的是跳出來不誇張.

M97 的身世有點坎坷, 當年梅西爾先生並沒發現 M97, 而是旁邊的 M108... 與相隔有點距離的 M109, 所以梅西爾自己編號 97 號的其實並不是現在這個貓頭鷹星雲 M97. 我們知道梅西爾先生總共分三次發表其著名的 "梅西爾星團星雲列表". 第一次是 1774 年發表 M1 ~ M45; 然後 1781 年發表包括 M46 ~ M68 的第二卷; 三年後, 1784 年發表最後一卷 M69 ~ M103.

剩下來的呢?

這就要提到跟著梅西爾先生在法國海軍天文台工作的皮埃爾.梅尚 (Pierre Méchain) 先生了. 皮埃爾.梅尚除了在後人整理的 "梅西爾目錄" 裏貢獻了其中 26 個以外, 還獨立發現 M104 ~ M107, 以及更正原先被梅西爾先生標成 M97 的 M108 與 M109. 梅西爾先生說的 M97 是 "兩個星雲目標", 而且最後也沒把這兩個目標擺進其發表的 "梅西爾星團星雲列表" 中; 但是梅西爾先生的私人手寫筆記裏倒是有這 "兩個星雲目標" 的天體座標.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那兩個目標就是 M108 與 M109...



除了兩個 M 字輩的雙筒級簡單目標以外, 前陣子也在雜誌上看到兩個作者介紹說是 "簡單" 的 NGC 星系目標, 其中一個還是雙筒版上看到的. 結果哪有簡單? 雖然也是天況不佳啦, 但用 10 公分鏡還看的這麼艱難, 是我退步了? 還是眼力變差?

NGC 3184 以前畫過 ~




差不多觀測條件下, 14 公分折射鏡 140X (1mm 出瞳徑) 畫的, 看到的細節真多... 不但核心清楚, 連旋臂都能略看一二. 不過當時的筆記說 50X 時什麼都看不見, 140X 看了很久之後豐富的細節才慢慢出現...

那這次呢?


NGC 3184 (FC-100DL, 4.7mm Ethos SX for 191X)

在畫面左邊... 可能要把螢幕擦乾淨才看得到 ^^", 不過當時目視的模樣真的就很像這樣. 核心 OK, 看起來就像與旁邊那顆 11.X 星併成一對, 不過這種正正面對我們的螺旋星系類似 M101 或 M33, 看起來就是弱弱的, 同樣得花點時間讓眼睛充分適黑後才發現這個星系看起來其實不小, 但是 4" 鏡平地再怎麼看也看不到細節就是了.

如果常看星座認星星的話, 可能會有點印象... 大熊前腳掌踩向弱弱的天貓座, 再過去就是雙子的兩顆頭; 後腳掌則踩向同樣弱弱的小獅, 再過去就是正宗的鐮刀獅子頭. 前腳掌與後腳掌都是一對 3.X 等的星星, 多看幾次就會記起來了, 這個 NGC 3184 就在後腳掌邊邊. 前腳掌踩到那隻天貓座跟隔壁的雙子座還有段血海深仇故事呢... 這隻視力靈敏甚至可以看見陰間之物的天貓... ㄜ... 為了女人, 夥同他的兄弟跟雙子兩兄弟火拼, 結果雙方各掛了一個 -- 天貓的兄弟殺了北河二 Castor, 然後北河三 Pollux 再殺了天貓的兄弟, 接下來正當天貓要殺北河三的 Pollux 時, 雙子兄弟的老爸宙斯火大了, 雷電一發劈死了天貓, 結束這場爭風吃醋的鬧劇... =.="


另外一個 "雙筒等級" 星系 NGC 2768 位在大熊臉上, 比較靠近 M81/M82, 距離我們大約 6500 萬光年遠, 如果對照一下 Wikipedia 裏寫的地質年代, 大約是從中生代的侏儸紀, 白堊紀結束, 到新生代開始的古近紀交界之時, 當時恐龍滅絕, 哺乳類多樣化出現... 感性點想, 現在看到 NGC 2768 的光, 可是當時地球正值恐龍大滅絕時發出的光, 穿過時間長廊, 歷經多少的物生物滅讓我們同步?


NGC 2768 (FC-100DL, 4.7mm Ethos SX for 191X)


結果還是搞到 150X (6mm Ethos) 才看到, 最後用 191X (4.7mm Ethos) 畫圖. NGC 2768 也是所謂的西佛星系 (Seyfert Galaxies)... 奇怪了, 怎麼這麼剛好? 最近看了好幾篇都是介紹這類活躍星系核 AGN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的文章, 當然星系中央也有超大質量黑洞之類的東西.


小鏡方便架也方便收, 而且能力可能遠超過我們淺薄的偏見, 如果隨便看兩下就覺得不行, 那就太埋沒它的... 還有自己的潛力, 何況這些不太深的深空天體其實不但美, 而且還有很多細節可以探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