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獵戶座裏的幾組雙星與仙后座兩組多星

月光很亮, 透明度很糟, 但雲縫中依稀還透出點點星光, 這樣的夜晚想觀星還是有選擇的, 比如說不要太暗的雙星組. 這幾天的天況大致都如此, 如果天空能開得稍微廣一些, 趕快就把器材搬上屋頂, 享受僅有的星光. 目標選 Turn left at Orion 書上介紹的獵戶座 8 組雙星, 以及 Sue French 12 月雜誌專欄介紹的仙后座 2 組多星系統, 另外還有一個疏散星團 Stock 5.

架上延高筒折射鏡看天頂才不會卡到

8 組獵戶座雙星中有一組解不開, 有一組是隔幾天後才拆的, 我依拆解難易度, 從簡單的記錄起.

第一個是獵戶腰帶上三顆之一的參宿三, 編號 34 號星, 獵戶 Delta, 有個名字叫 Mintaka 是阿拉伯字 "belt" 腰帶的意思.

delta Orionis (Mintaka)


主星亮度 +2.41, 其實本身也是顆密接雙星, 大約 5.73 天互繞一次, 因此會影響亮度, 所以是顆變星. 分開快到 1 arcmin 就是這組 (STFA 14) 的伴星. +6.76 等, 與主星亮度差距雖有 4 等多, 不過分得很開, 所以我猜小口徑應該就拆得開了.


第二組是獵戶的頭三顆中最亮的那顆觜宿一 , 編號 39, 獵戶 Lambda 星, 別名 Meissa. 事實上這個名字原先是雙子座的其中一顆星誤植而來.


39 Orionis (Meissa)


主星 +3.39 等, 伴星 +5.45 等. 差距大約 2 等, 還好; 由於兩者分開距離不算太緊密, 所以我覺得也是小口徑可以搞定的目標.


第三組是參宿七... 什麼? 那不表示還有 5 組比參宿七難拆? 沒錯. 編號 19 號星, 獵戶 Beta, 別名Rigel. 亮度達 +0.28 等, 是視覺上第七亮星, 排在牧夫大角星後面一個.

19 Orionis (Rigel)

參宿七的主星與伴星其實各自都是組聯星, +0.28 的主星與其聯星相距約 0.34 AU, 大概是太陽與水星的距離. 伴星 +6.8 等, 與主星相距與 9.3 arcsec, 但是兩者亮度差異達 7.5 等以上, 所以拆解上要多費一些工夫, 前面這三組以 5.5 吋折射鏡而言, 我其實可以用 100X 以下拆出, 不過需要些經驗.


第四組是參宿三底下, 夾在與參宿七之間, 位於獵戶大腿內側的獵戶 Eta 星, 編號 28 號.

28 Orionis (Eta Ori)

獵戶 Eta 星事實上是組 5 顆的多星系統, 不過既然拆不開就只看看 A, B 兩顆就好, +3.39 與 +4.87 亮度相仿, 色調也差不多, 只是靠很近... 1.8 arcsec. 想到以前還用 FC-76 拆過類似情境的 porrima, 昨晚寧視度情況真的很糟. 看來下次天況好, 要用 4 吋鏡再來跑一遍.


第五組是參宿一, 獵戶 Zeta 星, 編號 50.

50 Orionis (Alnitak, Zeta Ori)

參宿一是組三星系統, A 是主星 +1.74, 很靠近的伴星 B +3.7, 兩者亮度差有 2 等左右, 分開約 2.2 arcsec, 難度與上面的 Eta 差不多. C 星則距離快有 1 arcmin, 是個光學雙星, 與 A, B 無重力連結關係, 它們都屬於獵戶 OB1 星協中的成員.


第六組是在獵戶胸口的獵戶 32 號星, 這組就頗有難度的了.

32 Orionis

+5,75 與 +4.23, 亮度差異不大, 不過兩者分開距離只有 1.3 arcsec... 有拆過類似的, 天蠍 Nu 星的 AB 組就是 1.3", 還是用 4 吋鏡拆的呢. 不過前幾天寧視度差時 5.5" 鏡上到快 300 倍才拆出.

如果套萊利限制 (Airy disk 完全分開沒連到) 分解能用 138/D ...  當然是取可見光的中央 550nm 黃光為假設 (藍光的 airy disk 會比紅光小, 比較好拆); 如果套道溫限制 (airy disk 有黏到), 公式用 116/D. 那麼 mewlon-210 的理論極限應該是 (0.66" ~ 0.55"); TEC-140 是 (0.99" ~ 0.83"); FC-100 是 (1.38" ~ 1.16"); 小 Borg 6150 是 (2.76" ~ 2.32")... 拿密接雙星來測器材非常過癮, 能不能把手上的鏡子極限逼出? 除了主鏡外, 其它光學配件, 天頂鏡, 目鏡, 主星太亮時還有可能用到濾鏡... 當然還有技巧, 耐心.

第七組是在參宿四附近, 獵戶胳肢窩的獵戶第 52 號星, 很難的一組.

52 Orionis


這組到最後也有把 airy disk 完全分開, 但是要等等等... 等寧試度平穩的片刻. 一開始 XW 3.5 還搞不定, 出動了 XO 2.5mm 作到近 400X 才有眉目.


第八組也是最難的一組, 也是我拆不開的獵戶座第 42 號星. +4.59 與 +7.5 卻只相距 1.1 arcsec... 這組有機會還要再試, 不過我認為機會渺茫.


過過一遍獵戶座, 隔兩天又有個機會上屋頂, 這次用 Mewlon-210, 不過效果很差, 主要也是因為寧視度太差, 8 吋鏡受到的干擾更甚, 不過同時在測器材, 所以也將就將就吧.


第一組已經是老朋友的仙后 iota.

iota Cassiopeia


盡管寧視度爛到爆, 大口徑還是有它先天的優勢, 低倍就能拆出 C 星, 但 B 星多費了些手腳, 緊貼 A 星. 這三顆亮度像階梯般的 5, 7, 9 等, 而且目視下各有不同對比顏色, 很多人都在比較到底自己看到的顏色是什麼?

仙后 Psi 星就陌生了, 不過也在附近, 不難找, 可惜我兩次試圖拆解都失敗.

Psi Cassiopeia & STF 117 (fail)


Psi 星應該跟 STF 117 那組雙星無關, 後者亮度僅 9~10 等, 在月光這麼亮加上一層薄雲的情況下, 看得到 9 等那顆, 不過相距僅 2.3" 的 10 等星我卻怎麼樣都拆不出. 不過這組我有信心, 純粹只是天況問題, 等天氣好再來拆拆看, 相信 4 吋鏡就能搞定沒問題.


最後是皇后腳邊的 epsilon 星附近的一個疏散星團, Stock 5... 默默無名, 不過倍率操上去之後還是有幾分疏散星團的樣子啦.

Stock 5 (Open Cluster)

Sue French 形容其 pattern 像歪斜的風箏... 嗯, 有點像.


看星星花了大概 2 小時, 找資料看資料也差不多 2 小時, 作筆記作了快 4 小時... 真是...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難搞的反射星雲 NGC 1788 與疏散星團 NGC 2194

這個月其實也有幾次觀測, 包括這次的 DSO 記錄, 還有一直沒時間寫的雙星, 多星, 另外還有月面的兩個區域... 作筆記真要有時間, 不過也得作, 不然不知道在看什麼.

大大... 部分的 "純" 反射星雲目標都頗有難度, 回想過去經驗, 失敗的遠多過成功的. 最近一次是想找位在英仙腳跟的 IC 348, 雖然這區是新恆星誕生處的英仙座分子雲區, 但主要還是圍繞在一片反射星雲內, 看不見就看不見. 還有參宿七旁邊巫婆臉 IC 2118, 就算亮一點的 M43 反射星雲部分, M20 反射星雲部分... 相對身旁的發射星雲部分都顯得相對黯淡, 還有今年夏天看的繭星雲 IC 5146 也有一小塊反射星雲, 同樣很難察覺. M78 也是, 明明離我們這麼近, 雖然不是很困難找到, 但相對其他 M 族亮星雲, 反射型的就是比較難. 更難的還有像在七仙女裏面的 NGC 1435, 還有難得反射心宿二不同光譜橘色的 vdb 107...


新組的直角尋星鏡用起來順手極了

Takahashi Erfle 28mm in finderscope (mini borg 6150) yields 9X, 6.7 degree FoV


NGC 1788 也是在獵戶外圍, 就在巫婆臉 IC 2118 上方, 但相較起來 NGC 1788 小多了, 所以一開始就打算用高倍來作, 高倍下出瞳徑小, 進入眼睛的光少, 自然感覺暗暗的, 陌生目標也不知該用哪種對比程度最佳? 因此通常我會用兩種不同倍率的目鏡反覆交換測試, 最後先是用 140X  (XW 7mm, 1mm 出瞳) averted vision 下查覺, 位置就在一顆約 10 等亮的星星下方. 看到就好辦了, 確認目標位置之後用近 200X (XW5mm) 觀察細節, 這時一方面適黑程度也很夠了, 因此直視沒問題, 而且看越久雲氣就越明顯.


NGC 1788 (Foxface Nebula)

NGC 1788 這邊也很多星塵, 我查資料說核心有個很年輕的星團, 不過被塵埃遮蔽沒辦法看見, 散落其外的星點也很年輕, 但靠近獵戶那側的星星就年老一些, 不同年紀恆星分佈 pattern 其實可以推測出許多原因, 不過身為趣味觀星者不敢亂講, 免得講錯.

星際塵埃多, 背景又亮, 就很容易出現引人注目的暗星雲, Lynds 1616 就是天文相片顯示星雲內的暗星雲, 我目視是看不出啦.


NGC 2194 則位在獵人高舉木棒的手腕上, 其實已經離雙子的腳很近了, 我也是從雙子的 gamma 星出發找的, 附近還有著名的錐星雲與玫瑰星雲. NGC 2194 默默無名到 skysafari 放到最大都不顯示, 真不知道為什麼 RASC 會把它列在 110 個最佳 NGC 清單裏?

Open cluster NGC 2194

看這種疏散星團就會想到仙王那邊的煙火星系 NGC 6946 旁邊的疏散星團 NGC 6939, 一般印象會覺得疏散星團很簡單啊, 又亮又好找... 可是這個星團還真不好認, 作到 196X 也數不出幾顆星, 倒是背景似乎有層雲氣, 是微弱密集星點幽光嗎? 中心幾顆稍亮的星星圍成長方形, 蠻特別的.


就這兩個目標? 對, 就這兩個, 我要多多克制自己, 不要每次都無止盡似的搞這麼晚.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電影追星少女的簡單隨想

"親愛的愛因斯坦,

今晚我去觀星, 再次觀測天象,
我感到自己是世上唯一醒著的人,

這一刻,
世界屬於我一人..."

黃沙漫漫, 穿著純黑 abaya 的施比黛, 抱著雪白 Dob 鏡筒, 一步一步爬上坡, 朝向似乎永遠無法完工的天文台走去. 她孤獨, 但並不寂寞.



這是 Gleeman 兄借我的 DVD, 丹麥導演 Berit Madsen 跟隨伊朗少女施比黛四年拍的紀錄片. 對於伊斯蘭文化衝突的內容, 我並不是第一次接觸. 之前看過另一部沙烏地阿拉伯電影 "腳踏車大作戰 (Wadjda)" 處理這些題材還更生動熟練, Wadjda 一片的導演是沙烏地阿拉伯人, 而且還是女性 (Haifaa Al-Mansour). 我當然沒能力寫影評或心得啦, 但追星少女 Sepideh 的故事倒是讓自己思考另一件事, 為什麼觀星?

這個問題問 10 個天文同好, 搞不好有 10 種不同答案, 不同原因可能驅使不同的結果, 有人點到為止, 也有人不可自拔的沉迷, 有人甚至變成一種心靈寄託, 信仰... 施比黛就是, 一封封信寫給誰並不重要, 愛因斯坦只是一個圖騰, 一座橋梁, 連結著她與上帝, 宇宙, 逝去的父親... 或者只是她自己.

"生命在天上像有另一重意義, 彷彿與逝去的親人更加親近"

施比黛把對父親的思念完全寄託在星辰宇宙, 你會想到茱蒂福斯特的接觸未來 (Contact), 彷彿跟隨第一位上太空的伊朗女性安薩里腳步, 就有機會再與親愛的爸爸相逢. 吼... 這種橋段對有女兒的父親而言真是死穴 >"<.

回到 "為什麼觀星?" 這個問題, 我想到 "孤獨" 與 "寂寞" 兩個詞, 畢竟 "觀星" 是看似很孤獨的事. 但孤獨不一定寂寞, "寂寞" 是種心無所屬的狀態... 像電影 "們徒" 片尾最後吳彥祖的獨白 "到底是毒品可怕? 還是空虛(寂寞)可怕?", 也會想到瓦力...



還會想到落日殺神的 Vincent...



心無所屬, 身在朋友群中歡笑也可能很寂寞; 相反的, 獨自仰望星空也未必孤獨. 這是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時刻, 坦誠, 無需遮掩, 藉由星辰直達宇宙, 直達內心, 每當凝望星空, 不管心情如何煩躁不安, 看著看著... 一切都歸於平靜, 安詳, 所有瑣瑣碎碎飄向遠方. 然後專心操作著望遠鏡, 觀察, 記錄... 思緒航行在大宇宙中, 不再困在四面小小牆內.


片尾, 施比黛在離家前往她的新世界的巴士上寫著:

"親愛的愛因斯坦,

我從巴士望向窗外一望無際的藍天,
沒有比天空更美麗, 宏偉的了,
我已經決定踏上旅途,
守株待兔的話, 什麼都不會發生..."

"宇宙, 時間, 穹蒼, 星宿就是生命"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紅點尋星器與新組的直角尋星鏡

我真的超... 愛紅點尋星器, 即便到現在只用光學尋星鏡也 OK 的情況下, 還是會不嫌麻煩多黏隻紅點尋星器在主鏡上. 紅點尋星器看起來就比光學尋星鏡在專業度遜上一截, 感覺上是初學者器材, 就像小朋友學騎車的輔助輪, 不然仔細看看大家的器材照就好, 別說大師們了, 哪有誰的器材還在用紅點尋星器呢?

紅點尋星器對我這種空間感超差的人來說, 最大的幫助是可以簡單直覺且快速走到目標附近, 還有, 當尋星尋到頭昏腦脹時知道現在身在何方? 當然光學尋星鏡的功能也在此, 不過要是身處星點密集區域, 還得要對一下星圖確認有沒有看錯顆星? 相反的如果在亮星貧乏區域, 又可能還要跳好遠一段距離才抵達目標. 紅點尋星器不是最後找到目標的主角, 光學尋星鏡才是, 而隨著科技進步, 越來越多長焦廣角目鏡出現, 做得出 3 度甚至 4 度, 5 度以上的大視野時, 稍有經驗的尋星者已經可以拋棄傳統光學尋星鏡, 直接用主鏡的低倍目鏡尋星了.

FC-76DC 搭 XW 40mm 已有近 5 度大視野


我用過的紅點尋星器還真多, 有些還蠻特別的...

Telrad RDF

這個大傢伙是來自美國, 大名鼎鼎的 Telrad. 許多星圖, 不管傳統紙本式或現代的電子星圖都會用 Telrad 的標準 4度/2度/0.5度 紅圈圈來協助尋星 hopping. 舉個例子, 假設用個 4 度圈圈在星圖上模擬, 當參考星在圈圈中央, 目標就在同圈圈右下角, 那麼操作望遠鏡時就把參考星擺在圈圈正中央, 那麼你就知道目標在哪裡了.

Telrad 的身軀龐大但並不重, 一付美式粗曠耐用風格, 底座可以用雙面膠黏住固定就好, 也有螺絲孔可以用, 相當方便. 還有個很方便的地方是作校準的旋鈕用手指就可以調整, 不像其它很多 RDF (red dot finder) 要拿工具調, 觀測用到一半發現沒對準了, 手指轉一轉就隨時能校準. 至於不方便的地方... 它很大隻, 小鏡子還真找不到地方可以黏上去; 另外它的紅光算弱, 幾乎沒辦法在白天作校準, 因為陽光下根本看不到紅圈圈; 還有就是它的投影板面積大, 蠻容易受露水影響; 還有, 如果硬要嫌它的話就是... 外型蠻醜的, 貼在大 Dob 很合看起來也夠威風, 但如果貼在高橋什麼的折射鏡, 怎麼看就怎麼不搭.

類似 Telrad 設計, 也頗有名氣的 RDF 還有 Rigel System 的 QuickFinder, 我現在有兩隻, 一隻用在 Mewlon-210, 另一隻在 TEC-140.

Rigel System 的 QuickFinder

QuickFinder 根本是針對著 Telrad 的缺點改良而來, 人家作長的它作高的, 高的有兩個好處, 第一它需要的固定面積小, 因此大小鏡都能用; 其次高就視野好, 操作時很容易找到紅點; 有些人會覺得 Telrad 不夠高, 還要另外買升高器來墊呢. 這兩隻 RDF 都有用快拆板, 雖然是塑料, 不過精度還算可以接受. 我倒覺得影響精度最大的是底座,  因為厚雙面膠總是軟的, 稍微推左推右都有可能, 所以最後還是找個孔來鎖螺絲固定. QuickFinder 只有兩個圈圈, 2 度與 0.5 度, 同樣易受露水影響, 白天也看不見紅圈圈.

不要鑽孔, 可以用黏貼來固定其實很方便, 畢竟連鑽個孔也不會或不敢的同好, 雙面膠是小學生勞作級的好工具, 但是前提是 RDF 本體要夠輕. 因此構造簡單但有點粗糙的 RDF 便是可以考慮的對象, 畢竟紅點不需對很準, 還有光學尋星鏡或低倍的廣角目鏡幫忙收拾殘局. 這類的 RDF 市面上也很多, Celestron, Baader, 信達, GSO... 都有這種廉價版的產品, 而且國際光器也有個可以使用雙面膠的的底座可以搭, 我把它黏在 Pentax 的 賞鳥鏡上.

Celestron RDF on SSD-1 base (KOKUSAI KOHKI)

前面有提到, 精度很差, 可以調上下, 左右, 也可以調整光度亮暗; 另外它的紅點還真大點, 沒辦法對得非常精準, 不過就是方便嘛, 而且很輕.

那如果講究精準的話, 機工的品質就要考慮了. 我用的是景德光學產品, 機械精度真的沒話說, 但是非常重.

WO RDF

景德這隻 RDF 其實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產品, 我用過 GSO 的, 坦白說精度沒有景德的來得好. 校準時需要工具, 光點有不同樣式選擇, 細點, 粗點, 十字, 紅圈...

如果有注意到, 會發現上圖用了個雙頭尋星鏡座架



不過實務上覺得不好用, 因為尋星器材最好位在鏡筒上半部的領先位置比較好操作, 如果在主鏡平行位置旁邊, 甚至下方, 那麼用起來就很彆扭.

除了以上經典的幾款 RDF 外, 我也用過可能是長焦鏡頭相機用的紅點.

KYOEI 照準器

這個從日本協榮買的照準器, 全身上下都是金屬材質, 料多實在, 精度也是一流. 它的固定器可以用上圖那種夾具, 因此有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固定. 不過畢竟是日景用途, 它的紅點亮得不得了, 對星星準是準啦, 不過太亮了, 亮到足以影響觀測.


紅點對到差不多之後, 就輪到尋星鏡出場. 自從用過高橋的 7X50 之後, 現在已經完全無法接受其它尋星鏡的光學品質, 由奢入儉難... 我用過 GSO, 信達, Vixen, 景德, 甚至 StellaVue 的 F50... 全都跟高橋 7X50 有一段差距. 不過最近出現個問題...

尤其在找天頂時, 高腳架脖子都快扭斷了, 低腳架時幾乎要躺在地上才能用直視型尋星鏡, 但一時又找不到可以取代高橋的尋星鏡? 想東想西, 還想到是不是用好一點的賞鳥鏡? 不行, 視野都不夠大; 最後想到的是以前從沒想過, 我認為複雜無比的 Borg, mini Borg. 這種東西能問的人不多, 廠長就是少數的專家. 經過一番厚臉皮詢問, 廠長還是很熱心, 真是好人... 剛好拍賣場上又出現一組已停產的 mini Borg 6150, 於是...

Borg 6150 as a finder scope

Borg 品項多如牛毛, 完全看你想要怎麼拼湊. 跟點餐一樣, 先要選個鏡頭, 再來一個鏡筒, 雖然鏡筒長度可以調整以達到變焦目的, 但若要精確對焦的話最好再選個對焦座, 當然還有各種尺寸接環可供調配, 如果你不去看各個標價的話, 拼的是很愉快啦, 等拼完再加總一下價錢... 哇, 真是個昂貴的玩具.

6150 不過是個普通的消色差鏡頭, 不過品質還真不賴, 鏡頭框是 M52 規格, 用個轉接環就能接 M48 濾鏡, 我拿來看 NGC 7000, 不敢說清清楚楚, 至少雲氣是展現無遺.

mini Borg 6150 with UHC filter

100X (XO 2.5mm) 拆織女雙雙星還隱隱約約拆得出來, 視野邊緣是有點軟啦, 不過視野中央星點銳利如針點, 不輸高橋那隻 7X50mm. 還可以看太陽黑子.


mini Borg 6150 for Sunspot

之前搞雙目視光路, 弄了一堆 Baader 的接環, 很多居然跟 Borg 有合, 因此可以直接 Baader T2 菱鏡天頂, 也能接 Tele Vue 天頂, 變化無窮. 不過別忘了... 是拿來當尋星鏡用, 可別變成一隻小小折玩瘋了.

Borg 6150 as a finder scope



實際使用的心得只有一個字, "讚", 真是太理想了, 搭配 Panoptic 24mm, 10X, 6.5 度視野, 不用再彎腰駝背尋星, 星點的品質直逼主鏡, 尋星的速度也大大縮短. 有人說, 直角型尋星鏡不會空間迷失嗎? 哈~ 這個... 我好像克服了呢.

我的看法是這樣, 如果用單點尋星, 就得搞清楚左右; 如果用多點定位就不需要. 舉例而言, 如果看星圖, 目標在 A 星右邊, 那麼回到目鏡視野, 雖然看到 A 了, 但目標在左? 在右? 得先知道你的組合是正向還是反向? 但如果看星圖, 目標在 A 星與 B 星中央, 回到目鏡視野, 只要你找到 A 星與 B 星, 管它正向還是反向, 反正目標一定夾在它們中央, 當然你也可以有 A, B, C 三星幫忙定位, A, B, C 也不一定要是 "星", 也可以是星星排成的 pattern.

以上圖為例, 這是前幾天找 NGC 1232 的情景, 我發現目標就在一組 3 顆星 (紅框) 與另一組兩顆星 (黃框) 中央, 不管正向或反向, 也許三顆星或兩顆星的排列會不同, 但仍然可以三者的相對位置找到目標, 而完全不用思考正向或反向的問題.


 好了, 既然尋星鏡找到替代品, 那麼高橋 7X50 就要讓它退役嗎? 當然不, 要再弄組好玩的 Borg 鏡筒與對焦座, 想辦法把高橋 7X50 的鏡頭裝上, 變身一隻 Tak-Borg 小小折.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知道結果的觀察與不知道結果的觀察 -- NGC 281, NGC 1232, NGC 1499

看星星這個嗜好有很多不同玩法, 有些人喜歡像追捕獵物般的奔跑, 一個接一個抓到就好; 也有些人喜歡細節, 像解剖分析般的細細辨識... 但不管哪種玩法都有其不同樂趣. 而天體目標無窮無盡, 愛好者從初學到熱衷, 不斷要面對 "下個新目標" 的挑戰, 尤其目視, 沒看過的陌生目標難度更甚.

那麼, "有暗示" 的觀測好還不好? 大腦的 "暗示" 會不會誤導 "真實" 目視結果? 我想大家都有這個疑問, 我也不例外. 尤其有計劃的觀星者, 通常會在進攻新目標前研讀過目標的基本資料, 碰到困難的目標, 甚至還會先收集其它同好的各種攻略, 瀏覽不知多少天文相片, 因此腦海裏早已裝滿暗示.

基本上我目前認為 "有幫助". 因為正面的結果存在, 而負面的結果則很容易排除, 要驗證是不是錯覺或誤導很簡單, 如果能夠重複用不同器材在不同地點看到相同結果, 那麼就不是錯覺; 如果無法再重製相同成果, 那麼就會驅使自己更努力, 思考不同方法來達成目標.

RASC best NGC 秋天目標已經掃完一遍, 但其中有幾個目標在觀測條件不佳的情況下, 是經過暗示達陣, 這些目標就是需要再度確認的對象. 強大的 SkySafari APP 可以建立不同的觀測清單, 在晚秋的這兩個難得晴夜, 終於把這幾個原先不知道結果的觀察, 變成知道以及確認結果的觀察.




首先是參加新竹同好在寶二水庫的聚會.
本來就很嚮往國外那種觀星俱樂部的聚會形式, 但一來這邊少有類似性質的團體, 另一方面也因為自己太怪胎. 之前上山... 應該說 outreach 比較對, 我都當作上戰場般, 計劃排得滿滿滿, 累積一堆待上山驗證的目標一個接一個, 不要說停下來聊天, 坐下來吃個點心我都嫌浪費時間... 哪有休閒的味道? 現在想比較開了, 因此這次參加, 只帶了雙筒跟 4" 小折, 聚會的同好經驗有淺有深, 還有不少夜遊的民眾, 可以找一些明顯易認的天體給大家看, 也可以多和同好聊聊天. 其實蠻愉快的, 時間也過得很快, 有空檔時就找找之前半桶水的觀察目標, 比如白羊座旁的 NGC 772, 還不錯, 儘管空中一層薄霧, 已經第三次還是第四次看這個目標不需要 averted vision 了, 不過沒空畫畫. 有空畫的是小精靈 NGC 281, 經過 "暗示" 之後, 再看的雲氣不會蔓延得亂七八糟了, 亮星或密集星點周遭餘暉不會跟真正的星雲搞錯, HD 5005 的四合星 (當天只看到 3 顆) 也跟完全沒看過的同好一起分享, 幾乎所有來看的民眾都有看到三顆.

NGC 281 / HD 5005 Star

隔兩天又有個晴夜, 雖然風吹得無敵大, 不過想到好久沒出動的大折, 還是冒著強風上屋頂. 重新看了泡泡星雲 NGC 7635, 跟寶二那次結果一樣, 已經能夠清楚辨識出雲氣範圍, 也不再跟亮星或密集星點周遭的餘暉混淆, 不過懶得再畫一次了.

接下來是波江座那個星系 NGC 1232, 這個在寶二那天也是看不到, 再多暗示也沒用, 沒有就是沒有; 不過在屋頂倒是看得蠻清楚的, 尤其上到 100X 左右 (Leica 變焦 8.9mm 段), 連核心都看得到, 還能把確實位置及大小範圍估出來, 後來為了構圖, 換回 80X 左右 (Doctor 12.5mm) 仍然看得到. 不過就算微弱的紅光手電筒, 在這種可視性位在看得到, 看不到邊緣的目標還是很傷害, 所以得先畫完星點, 然後再花 5~10 分鐘適黑, 才能再回到最佳夜視模式, 最後再來觀察星系, 看完記住, 然後一口氣畫完, 由於畫的時候得開紅燈, 又再摧毀掉夜視模式, 因此如有漏掉什麼細節, 只得重新再來, again and again... 真的很費工.

NGC 1232

由於在週間日沒法混太晚, 同時天空四周也開始起雲了只剩天頂, 最後決定拜訪一下久違的加州星雲 NGC 1499.

NGC 1499

加上 H-beta 濾鏡, 星雲本體超清楚, 若非搞太晚, 實在應該多花點時間慢慢畫, 把雲氣深淺區再畫精確點. 我在想, 搞不好比上次在大雪山用同隻鏡子看得更清楚, 但我很確定這不是暗示, 是經驗累積, 無關眼力或天賦.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輕便的賞鳥鏡觀星嘗試 -- Pentax PF-80 EDA

有時候多雲, 但雲又沒到遮滿天的地步; 等一等最後可能開也可能不開, 雖然嚴肅的觀測計劃不可能, 但輕鬆的賞星之旅還可以, 這時到底該不該架望遠鏡? 有時候剛好有個天文現象, 比如掩星, 大紅斑剛轉過來, 衛星凌, 或什麼金星木星與月亮的微笑曲線之類, 只要看個15~20 分鐘的... 有時家裏剛好來群好奇的小鬼, 或一直懷疑你幹嘛每晚爬屋頂的爹娘長輩, 或老婆漂亮的手帕姊妹來訪... 如果手上有組輕巧裝備, 5 分鐘就能架好 5 分鐘也能收好, 有效放大倍率至少 100X 以上的配備, 那該多好?

很爛的藉口對不對? 沒錯, 爛爆了. 總之又添了一隻鏡子, Pentax 的 8 公分賞鳥鏡, 更爛的藉口是... 都滿手 Pentax 目鏡了, 幹嘛不幫她們找個原生的宿主?

Pentax PF-80 EDA and XW, XF, XO eyepiece


除了輕便, 這隻鏡子還有幾個特點很吸引人. 第一, 它有 8 公分口徑, 而且才 1.6 kg, 我可以用 FS-60, FC-76 當隨身鏡, 80mm 當然更好. 第二, 不需要天頂鏡, 架相機腳架的話也不需要鏡筒箍, 東西越少越好. 第三, 目鏡接口是 1.25" 規格, 可以共用手上所有寶貝的天文目鏡. 第四, 充氮, 防水防霧, 像我這麼不愛惜器材的人, 看到 "耐用耐操" 就有莫大的吸引力. 最後... 它是日本製的 Pentax 望遠鏡, Pentax 耶, 一堆大師不都用過或還在用 Pentax 的天文鏡?

Doctor XWA 12.5 yields 41X, 2 degree FoV perfectly


仔細看還有幾個蠻體貼的細節, 比如說, 目鏡座接近菱鏡處有個小小的保護卡榫, 避免太長的目鏡裙襬不小心撞擊到菱鏡....

ㄟ... 這個經專家指正, 那個卡榫是為了防止變焦目鏡旋轉用, 我猜錯啦 ^^"

目鏡接孔下方有個亮亮的卡榫是防止變焦目鏡旋轉用的


然後目鏡座用旋轉迫緊式, 超討厭那種用一根螺絲固定的.

緊迫式固定目鏡座


加裝 1.25" 規格濾鏡後的目鏡, 也能置入目鏡座沒問題.

可以用 1.25" 濾鏡沒問題


鏡筒身與對焦座可以旋轉以變化角度. 鬆開固定螺絲, 旋轉時可以聽到一段一段的 "喀答喀答" 聲, 因此可以正擺, 架相機雲台; 也可以 90 度側擺, 架經緯儀; 架赤道儀呢? 不不不... 輕便為要, 別又越搞越複雜.

上圖接相機雲台或赤道儀, 下圖可接經緯儀


還有個問題, 需要尋星器材嗎? 坦白說, 我需要.

1.25" 規格目鏡搭配 514mm 焦長主鏡, 怎麼湊就只弄得出 3 度出頭視野, 慢慢尋也是可以啦, 不過用紅點幫忙會有效率許多, 所以最後還是黏上 Celestron 那個很粗糙, 但至少很輕的紅點尋星器... 找半天, 只有遮光罩是平的, 所以就黏在前頭. 黏在離眼睛這麼遠的缺點就是, 很難看到紅點.

加裝 RDF 尋星比較有效率


外觀介紹半天, 很慚愧的幾乎還沒機會可以實際測試, 說 "幾乎" 是因為還真如開頭所說, 這兩天雲來雲去, 杵在屋頂兩夜, 只能粗略的看一下, 之後有比較詳細的測試再補充.

基本上星點很細還不錯, 看日景可以發現有些場區, 不嚴重, 大約視野最外圍 5% ~ 10% 範圍. 色差控制得還好, 不過也因為放大倍率不容易上到很高倍... 比如 200X 以上作測試, 所以測試條件不是太嚴苛. M33 OK, M57 不加濾鏡 25X 就能看見; 加上濾鏡的話 NGC 7000 的雲氣也能顯現, 不過天氣太糟沒辦法看很久. 找不到什麼有挑戰性的雙星可拆, 織女的雙雙星拆到 147X (XW 3.5mm, 出瞳徑 0.54mm) 才勉強出現, 147X 連 Airy Disk 都還出不來 >"<, 下次要拿 XO 2.5mm 或 TV 的 3~6mm Zoom 來試試看, 這點有些沮喪. 不過不僅天候差, Seeing 也真的很糟.

********************************
2015-11-03 補充:

昨晚終於有開一小塊天可以多試幾分鐘:

M103: 26X (XW 20mm) 看, 星點細得跟針點一樣, 相當不錯.

NGC 457: 貓頭鷹也沒問題, 低倍率看小小隻蠻可愛的.

NGC 281: 這個有用 UHC 濾鏡, 結果出乎意料的好, 圍繞在 HD 5005 星週圍雲氣明顯, 連邊界也清楚, 完全沒有以前雲氣延伸一蹋糊塗,  與相片拍的不一致情形... 真是怪了, 那之前 "半桶水" 的觀察是怎麼回事?

IC 1805: 加上 UHC 濾鏡捕捉到雲氣沒問題, 但目標很大, 所以效果沒大視野雙筒鏡好.

英仙 Eta 星 (3.8; 8.5; 28.8"): 雙星找這組有點遜, 因為之前是拿來比小雙筒的, 不過意外的發現這組雙星低倍率看還真美, 8.5 等那顆小小的陪在 Miram 旁, 別有一番組合之美.

仙女 Gamma 星 (2.17; 5.02; 9.8"); 這個要到 86X 才能清楚分開, 沒問題.

參宿七 Rigel (0.28; 6.8; 9.3"): 厚... 拆不開, 參宿七閃得跟天狼星一樣亂七八糟, 不過剛升上來的月亮也是搖搖晃晃, 因為前幾天有看過穩定的高倍月面, 所以判斷應是受爛 seeing 影響, 因此說是鏡子本身問題不太公允, 這個等天況好一點再試.

2015-11-13 update, Rigel 拆得開沒問題, 我用 TV 的行星變焦目鏡 Nagler Zoom 3-6mm 的 3mm (171X), 以及 Pentax XO 2.5mm (197X) 都能拆出, XO 的影像比 Nagler 穩定多多, 我也拿 XO 5mm 跟 NPZ 6mm/5mm 相比較, XO 同樣遠勝 NPZ.

獵戶 Sigma 多星系統: STF 762 的 AB, D, E 三顆分得出 (AB 不可能), 大雪山上 TEC 140 看得到 C, 用這隻應該沒機會. STF 761 只能看到 A, BC 兩顆, BC 拆不開, D 也看不到... 不過這也要等天況好一點再測才公平.

NGC 7789: 這朵玫瑰花是記憶裏看過最漂亮的幾次之一, 26X (XW 20mm) 找到位置, 41X (Doctor 12.5mm) 時微弱的星點像是密集的種子發芽般, 爭先恐後的冒出頭來, 幽然的一閃一閃, 讓人眼光不捨得離開. 倍率再上去視野小了, 就完全無法體驗這朵著名的卡洛琳玫瑰之美.

M45: 這個是拿來測星點品質用的目標, 結果... 有點失望, 像差大約在視野 50% 之後就開始出現, 80% 以後就算糟了, 有彗像差, 場區, 形變跟像散差混合, 全都有, 還好放大倍率沒很高, 因為中倍率下色差已經蠢蠢欲動了. 換不同目鏡試過, 其實都差不多, 應該是主鏡問題.

2015-11-13 update,
北河二 (Castor) 很簡單, 41X (Doctor 12.5mm) 就能看出雙星, 再高倍上去就更沒問題了

NGC 2392, 這個行星狀星雲可能也是最近看多了, 26X (XW 20mm) 我就能認到, 如果用 86X (NPZ 6mm) 當然就更大更明顯.

然後終於用這隻鏡畫下第一張圖了... 居然用 XO 5mm 畫火鳥 XD

Messier 42/43 in Pentax PF-80EDA



*************************************

還有個小小心得...
之前若有同好問, "為什麼我的 10" Dob 看不到 M57?", "織女 double-double 拆不開?", "M33 一定要上高山才看得到"... 之類問題時, 心裏都會很納悶, 至少上面幾個例子都可以在平地屋頂用 3" 小折看到呀? 不過用了這隻賞鳥鏡之後才明白, 高橋的天文小鏡小歸小, 比起其它鏡子還是很銳利的, 不能夠以這種等級的鏡子當標準去思考問題... 不過我還是覺得 M57 看不到是因為太少練習/經驗, 鏡子的因素機率很低, 尤其都用到 8", 10" 了呢. 另外, 經驗值的威力絕對強大, 當你看/找過過 10 遍 NGC 281 時, 不管用什麼鏡子你都會知道雲氣應該在哪, 尤其是手動尋星的, 再加上素描過, 眼睛閉起來都能默背出星點相關位置時, 什麼目標都會容易很多, 不要輕忽自己的能力喔. 再比如 M33, 小鏡雖然解析不出旋臂細節, 分類 Sc 又正對向我們的角度難以讓核心變明顯, 但看過, 嘗試過很多很多... 次之後, 你會在熟悉的位置認出那種不白也不黑的色調, 好像通透的星空有一小塊不透明的布貼在那裏, 你知道那是 M33, 雖然沒有細節.

不過 8 公分畢竟就只是 8 公分, 100X (出瞳徑 0.8mm) 以後很暗, 這是物理問題, 可別有不實際的幻想, 不管是 Pentax 還是 Zeiss 都一樣.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這麼執著於小鏡? 尤其每次上山回來後, 山下再看到相同目標都會覺得很洩氣. 不過我倒一直認為, 平地小鏡是一種練習, 反覆練習各種技巧當然器材越精簡越好, 上戰場, 用大砲... 要發揮 100% 的功效, 不斷練習是唯一的門道. 另外就是腳架, 這兩天颳大風, 架相機腳架抖得不得了, 下樓後一直想要弄塊鳩尾版上 DM4... 但最後還是煞車了, 既然要組輕便組合就輕便到底, 如果真的那麼在意, 那就搬出 FC-100 呀? 至少這組未來如果出國, 有把握塞進登機箱, 相機腳架跟託運行李, 還不算麻煩吧? 就跟帶單眼相機差不多.

看日景則是完全不同個故事, 雖然這是我第一次用 field scope 無從比較起, 不過拿來看遠樹上的鳥, 腳上的鱗片, 眼睛上方的睫毛嗎? ... 原諒我完全無賞鳥經驗... 都看得到而且很立體, 甚至看對面家那個胖子吃零食看電視, 連餅乾上的鹽粉一粒一粒的也很清楚, 真是, 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