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愛因斯坦,
今晚我去觀星, 再次觀測天象,
我感到自己是世上唯一醒著的人,
這一刻,
世界屬於我一人..."
黃沙漫漫, 穿著純黑 abaya 的施比黛, 抱著雪白 Dob 鏡筒, 一步一步爬上坡, 朝向似乎永遠無法完工的天文台走去. 她孤獨, 但並不寂寞.
這是 Gleeman 兄借我的 DVD, 丹麥導演 Berit Madsen 跟隨伊朗少女施比黛四年拍的紀錄片. 對於伊斯蘭文化衝突的內容, 我並不是第一次接觸. 之前看過另一部沙烏地阿拉伯電影 "腳踏車大作戰 (Wadjda)" 處理這些題材還更生動熟練, Wadjda 一片的導演是沙烏地阿拉伯人, 而且還是女性 (Haifaa Al-Mansour). 我當然沒能力寫影評或心得啦, 但追星少女 Sepideh 的故事倒是讓自己思考另一件事, 為什麼觀星?
這個問題問 10 個天文同好, 搞不好有 10 種不同答案, 不同原因可能驅使不同的結果, 有人點到為止, 也有人不可自拔的沉迷, 有人甚至變成一種心靈寄託, 信仰... 施比黛就是, 一封封信寫給誰並不重要, 愛因斯坦只是一個圖騰, 一座橋梁, 連結著她與上帝, 宇宙, 逝去的父親... 或者只是她自己.
"生命在天上像有另一重意義, 彷彿與逝去的親人更加親近"
施比黛把對父親的思念完全寄託在星辰宇宙, 你會想到茱蒂福斯特的接觸未來 (Contact), 彷彿跟隨第一位上太空的伊朗女性安薩里腳步, 就有機會再與親愛的爸爸相逢. 吼... 這種橋段對有女兒的父親而言真是死穴 >"<.
回到 "為什麼觀星?" 這個問題, 我想到 "孤獨" 與 "寂寞" 兩個詞, 畢竟 "觀星" 是看似很孤獨的事. 但孤獨不一定寂寞, "寂寞" 是種心無所屬的狀態... 像電影 "們徒" 片尾最後吳彥祖的獨白 "到底是毒品可怕? 還是空虛(寂寞)可怕?", 也會想到瓦力...
還會想到落日殺神的 Vincent...
心無所屬, 身在朋友群中歡笑也可能很寂寞; 相反的, 獨自仰望星空也未必孤獨. 這是自己與自己相處的時刻, 坦誠, 無需遮掩, 藉由星辰直達宇宙, 直達內心, 每當凝望星空, 不管心情如何煩躁不安, 看著看著... 一切都歸於平靜, 安詳, 所有瑣瑣碎碎飄向遠方. 然後專心操作著望遠鏡, 觀察, 記錄... 思緒航行在大宇宙中, 不再困在四面小小牆內.
片尾, 施比黛在離家前往她的新世界的巴士上寫著:
"親愛的愛因斯坦,
我從巴士望向窗外一望無際的藍天,
沒有比天空更美麗, 宏偉的了,
我已經決定踏上旅途,
守株待兔的話, 什麼都不會發生..."
"宇宙, 時間, 穹蒼, 星宿就是生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VjF_7ensg
回覆刪除我觀星的理由 ;-) we are really small
我不能再躺在沙發看電影墮落了, 要出去看星星 :)
刪除能欣賞星空的美,也是一種意境. 靜靜的透過鏡子和宇宙交流.
回覆刪除這影片封面有點搞笑.XD
對啊... 你是指只抱鏡筒沒有鏡座嗎? 我也覺得有點怪, 有時候有鏡座出現, 比如出發器材上車時, 其它鏡頭尤其只帶她一人時都沒有.
刪除可能座先搬上山了,因為搬座時不帥就不拍了呵
刪除前一陣子才發現她有 FB 呢,當媽媽了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