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陰雨綿綿好久中難得的觀星夜 -- NGC 2749, NGC 2562/2563, NGC 5879, NGC 5908

今年春天到現在可觀星的夜晚少得可憐,白天偶爾還會有太陽露臉的片刻,一到晚上就真的不行了;所以,果然天意就是要我賣掉一些看星星的望遠鏡換太陽鏡。


剩下的鏡子當然都是常用的,因此三不五時就會想修修改改,比如說 40 公分杜普生的遮光罩就是個困擾我很久的東西。馬可先生配來的是一片很兩光的塑膠板,高度不太夠,材質也不好彎折,固定處的魔鬼沾位置不容易操作... 但它不過就是個贈品,也不用太在意了。後來有買過一片 AstroZap 的遮光板,不管材質或固定方式的設計都很不錯,不過如果面積能再大一點就好了:




我自己後來不知道 DIY 幾種? 反正都不及格,累積這麼多失敗經驗後,最近終於做了片又輕又容易掛上拆下的板子試試:






天況當然不太佳,不過有得看就偷笑了,搞不好整個五月只有這天。天也不是全開,看來看去只有巨蟹座附近還可以,巨蟹座也有很多星系,算是喜歡找星系的同好冬夜星系寶庫之一。黯淡的巨蟹座深空基本款是大家熟悉的疏散星團 M44 跟 M67,如果喜歡挑戰困難的行星狀星雲有 Abell 30 跟 Abell 31,星系的話首推科德韋爾編號 #48 的 NGC 2775:



之前撿過的還有一個 NGC 2513:



巨蟹座很多一群一群的星系,但都很暗,一群中能撈個一兩個就不錯了,NGC 2513 就是。其它之前想看卻沒機會或看不到的有 NGC 2623 (Arp 243),據說跟有個愛心並伸出長長觸鬚的 NGC 4038/4039 (Arp 244) 很像 -- 但 13 等,有夠暗,當天連星點都只能看到 13 等出頭,星系 12 等以上要靠運氣了;另外還有兩個星系互纏繞的 NGC 2672/2673 (Arp 167) -- 這次居然又忘了; 結果相中了另一群的 NGC 2562(+12.9)/2563(+12.3),但信心指數超低......


天況太差,附近也沒有亮星,我難得必須裝上 7X 50mm 光學尋星鏡找目標;先是想胡亂撈一撈 M44,這還不難,撈到 M44 後算是有個比較近的出發點了,途中看見一個 +12.4 的星系 NGC 2595 想說先來賺一個,結果居然槓龜,怎麼樣都看不到!旁邊 2 arcmin 左右有一組 HJ 448 雙星 +9.01, +12.22 分開 29.3",這個簡單;不過電子星圖上那顆 +12.22 距離 7.1" 處有另一顆 +11.6 等的星星?結果怎麼拆都拆不出來,到底是我技術差還是星圖有錯啊?總之一開頭就踢到鐵板,看來今天攻星系應該會很痛苦。好不容易跳到目標附近,果然什麼都沒有,目鏡一直換到 373X (4.7mm Ethos) 才瞄到比較亮的那顆 NGC 2563:


NGC 2563, NGC 2562 (406mm f/3.75 DOB; 473X)

看了老半天也沒細節,只在 "看得到?看不到?" 的界線掙扎而已,不過眼睛適黑得差不多後 "看得到" 的時間慢慢比 "看不到" 多很多了,基本上看起來還是有個比較亮的核心跟比較淡的周圍雲氣啦。上圖畫面正下方糊糊那團是 NGC 2563,其 11 ~ 12 點方向有顆 +12.9 等亮的星星,再以星星為中心,其 9 ~ 10 點鐘方向,我畫得幾乎看不到那團就是 NGC 2592 了,+12.9 等,如果資料正確的話,那顆同亮度的星點失焦糊掉應該就跟 NGC 2592 看起來差不多才對;等我好不容易拉到 473X 看到 NGC 2592 後比較了一下,覺得星系還是比較暗。


這兩顆星系距離我們都超過 2 億光年遠,查到的資料說這邊一群星系就叫 "NGC 2563 group",相較起來 NGC 2563 比較亮,當然看起來就比較大顆一點,核心也比較清楚,不過都是先 averted vision 下察覺,看久眼睛適黑後才慢慢偶爾能直視,先認出核心再慢慢感受到外圍雲氣。這次製作的遮光板效果不錯,算有及格了,不過畢竟在陽台,還是得用黑布罩著才能做認真的觀察。


今天沒設定一定要看到什麼目標,目標不求多的話就可以看得很從容,急躁時 低倍 40mm 目鏡 走到附近就迫不急待用 10mm、3.7mm 快速放大推進,其實慢慢從 40 --> 17 --> 17 --> 10 --> 6 --> 4.7 看會有信心很多,當然觀察的品質也會好很多。


第二個目標是 NGC 2749 (+11.77):


NGC 2749 (406mm f/3.75 DOB; 373X)


視野一直縮到 0.5 度以下後,決定用目標東北方那幾顆 11.X 等星當定位點;同樣超過 2 億光年遠,但橢圓星系 NGC 2749 比前面兩個透鏡星系亮多了,觀測條件這麼差得情況下雖然也不能說容易,不過跟前幾分鐘比起來舒服多了;沒有明顯的核心,也看不出形狀,374X (4.7mm Ethos) 比 474X (3.7mm Ethos) 看得清楚。


看完這三個痛苦的目標後決定讓眼睛補一下 -- M65/M66,果然有補到,因為細節都有,M66 兩條主要的旋臂都認得出來,但 NGC 3628 看不太到,averted vision 下只能跟前面三個目標差不多而已,為了認出 NGC 3628 好不容易補血好的眼睛又大失血了。觀測條件不佳時要繼續挑戰沒看過的目標好?還是眼睛補血的目標好?為了增加 "看到過" 的數量卻沒什麼觀測品質,是我要的嗎?重複看熟悉的簡單目標會有樂趣嗎?...... 最近常常會有這些念頭。



隔了幾天又有可以看星星的機會了,隔壁屋頂加蓋防水鐵皮屋已經完工,上去確認一下影響程度。




遮蔽的影響還好啦,再不行可能就要考慮賣房子了,買塊農地建個小屋好像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那天架 CFF 160,月光下一堆雲,本來想不要再忘了巨蟹座那組一再忘記的 NGC 2672/2673 (Arp 167),不過月亮實在靠太近,真的是很沒緣分啊!看來看去只剩天龍尾、大熊尾到牧夫座附近的天空比較乾淨一點。天龍座也是星系的豐富產地,我看過的除了 M 102, NGC 4236 外只有前陣子看的三連星系 NGC 5981/5982/5985;其它比較有看頭的 NGC 3147 (+10.32), NGC 6503 (+10.09), NGC 4125(+9.7), NGC 6015(+10.95) 都甜得要命,還有連在一起的 NGC 5965(+11.7), NGC 5963(+12.4) 也很有趣,都還不曾看過呢,真可惜,荒廢這麼好的一塊區域。


不過時間有限,只能先抓 2~3 個。M102 附近 2.7 度視野內有 7 個星系:M 102(+9.8), NGC 5907(+10.2), NGC 5879(+11.4), NGC 5908(+11.8), NGC 5905(+13.3), NGC 5874 (+12.4), NGC 5876(+13.7)。前兩個看過了,NGC 5879(+11.4), NGC 5908(+11.8) 有機會,後面三個靠 16 公分鏡在這種觀星條件下不可能的 ~~


M102 跟 NGC 5907 真的算簡單,隨便就撈到,那就先來看看號稱跟 M104 長很像的 NGC 5908 到底有多像?


NGC 5908 (CFF160 f/6.5; 347X)

別說什麼墨西哥草帽、裂縫、M104 了,結果目標連想 "察覺" 都快有問題了;當天星點只能看到 +12.9,13.1~.2 的都看不到,所以有預期 11 等以後的星系會很困難。後來因為上到 281X (3.7mm Ethos) 比 221X (4.7mm Ethos) 好,所以乾脆就加巴羅用到 347X (6mm Ethos + 2X barlow),看久之後有點拉長的外型可以認出,目標 9 點鐘方向有顆 +11 等亮的星星,3~4 點鐘方向有顆 +11.8 等亮的星星,11~12 點鐘方向有顆 +12.4 等亮的星星;NGC 5908 距離我們 1.7 億光年遠,天文相片裡通常會把旁邊的 NGC 5905(+13.3) 一起入框,不過平地屋頂目視沒機會啦。


另外一個嘗試的是 NGC 5879,比前一個稍微亮一點,距離我們也比較近,大約 5.3 千萬光年遠:

NGC 5879 (CFF 160 f/6.5; 347X)

附近有顆 +7.5 的亮星可以當指標,其南側約 13 arcmin 處有兩顆星 +11.2 跟 +12.3,這兩顆連成線的西北方平行處就能找到 NGC 5879了,說 "平行" 是因為看久之後居然也能認出星系 WS-EN 向拉長的外型,剛好跟星星連線平行,看得很 OK。圖上看不到?螢幕擦乾淨就可以喔,因爲的確目視的視感大概就只有這樣。


回想之前在護國神山當工程師時, FAB 內的機台電腦前的待機畫面就是值班手機號碼 "5897"; 我知道、我知道... NGC 5897 是牧夫座的球狀星團,但看到 5879 還是會想到 5897,就能理解這個恐懼根植腦海有多深了吧?而且,都已經離開超過 20 幾年了説 ~


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生平第一次看日全蝕

回想起來還真有點意外 -- 怎麼會就休了個長假呢?不然也不會有這次奇妙的日全蝕體驗了...




之前最接近日全蝕的一次是 2009 年 7 月,當時正巧在華東的無錫市出差,不過那時候既還沒開始看星星,而且當天也下了大半天雨,就算想看也看不到。後來開始看星星之後認識了許多喜愛天文的同好,我有發現那些看過日全蝕的同好會很詭異的一而再、再而三... 不惜代價、天涯海角追下一次日全蝕,請他們說原因也說不清楚,講到最後總是變成 " ...等你自己看過就知道了!" 這種結尾。很巧合的是我在今年初居然也開始看太陽了,因此多少有些太陽的基礎知識,所以至少找到一點可以說服我去追日全蝕 -- 日冕。至於其它鳥獸昆蟲的異常行為、天色突然變暗變涼... 之類的倒還好。


既然決定了,就認真來規劃吧,專業追日蝕的同好們可是一年前就訂好機票飯店呢。首先當然是地點,幾乎所有我認識的台灣同好都選 Dallas (以有機場的都市來說),我問過幾位老外同好,也都一致選 Dallas;從大數據分析,美國本土境內其它地點覆雲的機率都比 Dallas 高,不過嚴格說,這也是個數字迷思,因為高也沒高多少啦。日本天文雜誌上的日蝕團則清一色選墨西哥,墨西哥的晴天率就真的很不錯了,我跟廠長說如果他去墨西哥我也要跟,不過結果... 殘念,最後他哪裡都不能去。好吧,最後決定飛芝加哥我弟那邊好了,如果幸運之神眷顧那附近,至少還有免費的車跟熟門熟路的司機可以機動調整地點;當然 Dallas 還是首選,因此有先訂好到 Dallas 的美國國內線機票備著,那邊有什麼萬一的話就留在湖區開車了。



至於器材... 一開始我打算帶 Kowa Highlander 32X 82mm 跟相機雲台腳架,理由是 "簡單",上架就能看了;32X 放大,2.2 度視野看日冕問過身經百戰的廠長大人説沒問題、很適合。




不過這陣子雜誌都是日全蝕的文章,翻著翻著... 發現好像拍張紀念照也不是太難,這樣的話要不要帶相機去呢?松本雙筒一隻可目視,另一隻拿來拍紀念照,反正看太陽用雙目視就很讚了,不一定要用大雙筒;那就帶兩隻 Borg 90FL 吧!而且 Borg 90 可以拆成小小的一截一截,攜帶也方便...





接下來就是測試啦,確定視野、放大倍率、合焦、操作、上下濾鏡... 都沒問題或會碰到什麼問題,最後就敲定這組!加上碳纖相機腳架、松本先生製作的輕量中置雲台,視野有 2 度多追太陽的話,以目視或簡單拍照的需求來說,不用追蹤 OK 的。


---- 出發 ---- 抵達!!


到美國的遊記就不說了,過海關時我說打算再飛 Dallas 看日全蝕,芝加哥海關還跟我預言 Dallas 會陰雨,終究你會留在芝加哥... 這是預言還是對德州的詛咒啊!但總之剛到芝加哥那兩天的天氣很不錯,再把器材拿出來操作練習幾次...






這次在美國認識一個新單字: "Totality",意思就是日全蝕,講這個字就不用囉唆解釋什麼 "太陽被 100% coved..." 之類的了 XD...


不過果然前面擔心的 "萬一" 發生了,春天天氣多變,隨著日全蝕日子的接近,也越來越確定德州這次要掛點了,所以趕忙取消飛 Dallas 的機票,開始研究附近的開車路線...... 考慮半天最後鎖定 Indianapolis,看起來有高雲,雖然不完美,但至少應該可以 "看到",跑這麼遠來要是連看都沒看到那不是要吐血?


Indianapolis 市的天氣預報似乎還可以,不過美國隨便一個 "市" 也是超大的。"全" 蝕 的時間離日蝕中心線越近就越長,Indianapolis 附近的中心線可以到 4 分 4~5 秒,邊邊的話大概只有 3 分鐘出頭而已,超過 4 分我就心滿意足,因此翻開地圖再仔細物色精確的地點...



雲移動的速度很快,看起來這附近的話還是越南邊越好 ... 最後鎖定國家公園區的一個 獵場 叫 鵝池 (goose pond) 的地方。


天亮一早從芝加哥出發就開始狂奔,還好沒什麼塞車,不過預計也要開個 4 小時左右,看起來大概要開始 食 之後才能抵達了,但為了突破 4 分鐘我願意拼一下。到了目的地附近,開車的沿路偶爾都能看見帶著太陽濾鏡眼鏡躺在椅子或草地上的人們,有打打鬧鬧的小朋友也有挺著大肚子喝啤酒的大人,有些較大的點還有日蝕派對聚集不少歡樂的人群;過下午 2 點開始食之後,行車中我也不時用太陽濾鏡從車窗外看太陽的狀況,雖然知道沒這麼快,但總是心急的一直監視著,萬一進展比預計快的話就趕快路邊停車架設備了。差不多當地 14:30 左右相中了一片可停車的平地就趕快下車了,這邊已經停了幾台車,零零落落的人群中夾雜著許多外國語,架起來的鏡頭看起來都頗專業,下車後跟大家寒暄一下就趕快架設備:







天空有些雲,不過雲量還好,觀看日全蝕應該沒什麼問題。我對好焦、平衡弄好... 之後就等著 C2 發生,手無聊無聊就按一下快門看看拍出來的結果有沒有要調的?也演習一下待會要快速下及上太陽濾鏡環的動作:








C2 前的樣子大概就這樣:




C2 前一點點太陽越來越細,有些月球的山峰投影可以認出來,最後幾十秒吧... 跟眉月一樣細細的太陽兩端因為月球山峰凹凸起伏的關係,出現看起來一顆顆的亮點,應該就是所謂的貝里珠吧?目視看起來還好,不是什麼驚人的景象,誇張一點講,覺得就像一條發亮的香腸被捏成一節一節的那種模樣啦。至於鑽石環... 跟 C3 時一樣,就像看完美夕陽時太陽下去時最後那一秒的閃光,拍出來很美啦,但目視我覺得還好而已。至於天色變黑、氣溫下降、野鳥回巢、昆蟲亂飛... 之類的我覺得也還好耶,可能是上次嘉義日環蝕時體驗過了,也可能是雜誌文章讀太多了,因此沒那麼意外;不過天色變黑是真的變很黑啦,比日環蝕那次黑多了:




拆掉太陽濾鏡後看向目鏡的那一刻整個人像被電到一樣,艷紫色的日珥張牙舞爪跟平日 H-Alpha 太陽鏡看到的完全不同;太陽鏡鏡看到的是 656.3 單一波長的日珥,但此時看到的是全光譜,顏色是鮮豔紫粉紅,光澤是透明空氣感,線條則是銳利的絲絲縷縷:





如果看見全蝕時的豔麗日珥像被電到的話,那麼第一次看見真實日冕時的感覺可能就像被雷打中吧!無數詭異的線條向外延伸、蠕動... "動" 可能只是一種視感,但線條分佈的模樣實在太像我腦海裡既有的 "電流"、"磁場線"... 之類的畫面,一旦對照隨即連結起來,栩栩如生,彷彿就開始流動起來了:






這些都是望遠鏡下的視野,全蝕時間 4 分鐘是多麽美好啊!我可以捨得離開目鏡,望望四周環境,肉眼直視全蝕的裸視模樣,想像我跟月球、太陽準直成一條線的哲學感受,甚至還有空跟老弟聊一下 ~~ 不過,可惡... 居然忘記要把相機重新對焦,害我日珥、日冕都沒拍準;也忘了要用肉眼多看幾秒被全蝕的太陽,害我現在都回想不太起來裸眼的日珥是什麼模樣,全蝕時木星跟金星掛在兩旁,但我也忘了要用小雙筒找一下那顆正在附近彗星 12P/Pons-Brooks... 但在那種情況下其實離開目鏡 1 秒鐘都會覺得很浪費。




這是用我弟用手機錄的影片剪下來的畫面



這也是剪下來的畫面,全蝕時只有地平線的微光,像是日落的最後一刻,也像日出前的幾分鐘。


接下來就是 C3 了,我沒很認真再去看什麼貝里珠、鑽石環之類的,看著四周環境變亮,我弟形容說有點像是 "快速天亮" 的那種感覺,然後變亮、變熱... 一切都回復正常,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的樣子。大家都在上濾鏡,也有些人開始收裝備了,我還幫幾位波蘭來的自然生態攝影師們推陷在泥巴裡的休旅車,害我被噴得滿身爛泥巴;最後躺在從頭到尾都沒去坐的躺椅上喝杯咖啡,曬一下還在偏食中的陽光... 想說,會不會啟發或領悟到什麼人生道理?結果什麼都沒有,腦袋空空在曬太陽而已:




回程時也沒太興奮,一樣找地方充電 (老弟開電車去),補吃個午餐,然後開回塞車的芝加哥市區,聊一下我們各自的生活、以前的家族瑣事... 車外依舊陽光耀眼。


後來回台的飛機上看到雜誌一篇有關上個世紀、上上個世紀的人們怎麼追日全蝕的文章,我剪了一段覺得很有趣的心得:



也許下次我就該這麼做。

"下次"? 對,我能理解那些 "...看過日全蝕的同好會很詭異的一而再、再而三... 不惜代價、天涯海角追下一次日全蝕" 的行為了,那不只是全蝕的幾分鐘而已,是從開始計劃、準備、測試、修改... 一直到發生,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總和。


最後到底還是要對日全蝕的魅力 "說清楚原因" 呀 ~~ 想半天... 沒有,還真的沒有比" ...等你自己看過就知道... " 更好的回答呢!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太陽望遠鏡

沒想到我還真的買了太陽望遠鏡!


之前平常白天要上班,哪有空仔細看太陽?加上太陽知識複雜,而且太陽鏡又很貴,買一隻這麼貴的鏡子只為了看 "一個" 目標… 怎麼想都不划算,因此平常連資料都懶得查。不過最近休息在家,加上 Kenji 先生三不五時就來訊息慫恿一下...... 有天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就下單了:




為了這隻 6 公分太陽鏡,我總共賣掉 37 公分:一隻 FC-76 DCU + 一隻 Mewlon-210 + 一隻 Leica 10X 42mm — 真是夭壽貴。這隻 6 公分 Lunt 望遠鏡重量不輕,一大半是裝在鏡身中間那個 H-alpha 裝置,其它值錢的部分還包括一個特殊的對角鏡,它也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濾鏡組:



外觀看一遍,先把最不順眼的陽春目鏡座換成 Baader 迫緊式,除此之外裝上鳩尾板就可以上場了,實在太迫不及待想一睹相片裏常見張牙舞爪的日珥:




在陽台架好感覺很厲害的樣子,整隻鏡子 金屬感 十足,連遮光罩也厚沈沈的,白色烤漆帶亮粉底,質感不錯;對焦座就遜一些了,很多間隙沒調整好,不過想羽毛也沒用,長期缺貨中。solar searcher 剛開始如上圖我裝錯了,其實不用快拆座,因為那個長得很像 Tele Vue 的筒箍環上有留孔,可以直接裝上。


不過最後還是想辦法換上羽毛了......




Lunt 太陽鏡跟一般望遠鏡最不同的就是多了金色那管調整氣壓的旋鈕了,筒身紅色有銘牌的部分是 H-alpha 濾鏡功能的 Etalon,主體由兩片極為平整、反射率極高的玻璃組成,中間隔了空氣,當然前後都還有矯正光路的鏡片啦。入射進來的光已經濾過一次,進得來的光在兩片玻璃中來回反射,波長一致共振加強的會出去、反之其它不對的會被破壞削弱⋯⋯ 這是我對 法布洛-培若 干涉儀 (Fabry–Pérot interferometer) 的粗淺認識,不知道有沒有講錯?共振出來的波只取最高那組,加上為了避免可能還有其他有害光線,那個叫 Back Filter 的對角鏡就是做這些事,説明書上説了 100 遍使用時一定要裝起來!





靠近 Etalon 端是藍色,目鏡端是紅色。一定有人會想⋯ 包括我,為什麼要用這麽貴的 H-Alpha 濾鏡?不能用一般天文攝影的 H-Alpha 濾鏡加白光濾鏡嗎?這個有點複雜,以後有機會再來寫好了,不過就單舉一點… 一般專用太陽鏡的 H-alpha 允過的空間只有 1A (Angstrom) 以下,1A = 10nm; 平常我們用來攝影的 H-alpha 允過的空間 3nm 以下的幾乎都沒看過説,3nm 就是 30A;這規格相較專用太陽鏡也太寬了,雜光跑進來一堆,想看的頻譜當然就被干擾啦,太陽的光球層這麼亮,想看到被掩蓋的色球層的東西就是必須窄到 1A 以下才有機會。


回到 "太陽",第一眼的太陽真的有嚇到我,雖然之前也曾看過幾次別人的太陽鏡,但都沒自己鏡子看到來得震撼,這次看到的日珥真的可以説是張牙舞爪,或許今年是太陽的活躍年,不過瞬間就覺得買這隻鏡子值得!





看太陽有什麼門道呢?太陽菜鳥如我只能筆記一些很基礎的東西而已;先從下面這張學網路上製作的組合圖說起,圖是自己用手機湊目鏡拍的喔。



太陽的結構分很多層,內部結構由內而外有核心(core)、輻射層(radiative zone)、對流層(convection zone),再往外就是太陽的大氣層了,依序是光球層(Photosphere)、色球層(Chromosphere),以及日全蝕時才看得到的日冕層,越外面的層密度越低,但不知道為什麼溫度就越高,以我們這種天文娛樂咖來說,看看光球層(Photosphere) 跟 色球層(Chromosphere) 就不錯啦。


光球層的 "厚度" 只有 500 公里左右,色球層有 10,000 公里,但以 "亮度" 來說光球層比色球層亮了好幾萬倍,也難怪肉眼看不見色球層了;至於最外層的 日冕 更暗,亮度只有光球層的百萬分之一,差不多跟滿月差不多,因此除非是外太空用專門的日冕儀,地球上只有日全蝕時才有機會看見了。


要看光球層比較簡單,充分減光就好 (正確來說除了減亮度外還要把其它不可見光的有害頻譜,比如紫外線之類的全部濾掉才是正確觀念);就是我們平常用的巴德太陽膜那類的東西減光,以前都用這種:





不過最近買了一個看白光更厲害的東西:



這是 Baader 的白光太陽濾鏡,裡面有很多厲害的地方做排熱、減光... 之類的,還有一片綠色的濾鏡把很多望遠鏡沒認真校正的紅、藍光都濾掉,因此看到的影像都是鏡廠校最好的黃綠光部分,看見的太陽白光影像品質是我從來沒見識過的好:





以上都是手機湊目鏡拍的,實際目視看到的可比這些圖還細緻多了呢。


白光看太陽最引人注意的當然是黑子及黑子群了,最黑的地方是本影(umbra),繞在旁邊較淺黑的是半影(penumbra),這些比較大的黑子或黑子群都有正式的編號;另外仔細看會有顏色沒那麽深的零散小黑點(Pores),這個去對照 SDO 之類的即時相片其實可以認出很多顆呢



白光很容易看到的特徵還有 光斑(bright faculae),就是上上圖看起來比較亮的區域,尤其靠邊緣處的亮光斑更容易認出。


另外就是米粒組織(granules) 了,不過我覺得有點難,雖然倍率拉高就可能看到,不過難就難在 seeing;現在才知道白天觀星時的 seeing 真是他X的糟,想要拉個 150X 看都要運氣很好





這是多年前用手機拍的,圖中一小塊一小塊黑點不是畫質差,真的是米粒組織喔,只是我處理相片處理不出來。


最近試過,的確要口徑大一點(解析力較好),倍率其實有 100X 以上,seeing 不要太差就可以看到了:





真正精彩的是色球層,依照我的驚嚇程度來說,第一名當然是 日珥(Prominences),誰不會被噴起來的火焰(其實是電漿)吸引呢?



上面圖是用相機練習拍的,因為著重在邊緣噴起來的日珥,因此曝光稍微久一些,也因此表面的細節會過曝掉... 沒關係,反正在看日珥。




阿勇說用黑白看會比較明顯,好像是耶...




有些日珥看起來還會跟上圖七點鐘、四點鐘方向一樣是噴出去的,放大看真的很壯觀。


盤面也很精彩,有暗色的絲條也有亮色的斑塊:





暗色的條狀物其實也是日珥,只是從不同角度看而已,盤面上的日珥又叫作 絲狀體(Filaments),角度適當時還能看到絲狀體伸進盤面的 "腳",順著 "腳" 想像它由下向上噴發的景象... 真是立體感十足!


亮斑叫作 譜斑(Plages),跟前面講光球層看到的亮斑 光斑(bright faculae) 中文名很容易搞混,不過其實位在上層的色球層的 譜斑 是對映到下層的光球層的 光斑 喔,如果同時架白光跟 H-alpha 濾鏡時可以實際比較一下。


上圖有作弊的地方是跟書賢兄借了另外一顆 H-alpha 濾鏡組來 double stack 太陽鏡:




double stack 之後 656.3 nm 的地方可能從單一濾鏡的 0.7~0.8A 窄到剩 0.4~0.5A 了吧?看到的太陽細節當然更犀利了。理論上更利於我把倍率往上拉去看色球層邊緣的 小毛 -- 針狀體(Spicules),看起來會像鋪在邊緣的一層毛皮,不過影響看得清楚或不清楚的依舊是 seeing,沒有好 seeing,倍率往上拉之後扭動的邊緣就不容易區分是 針狀體 還是 爛 seeing 了,我自己的經驗是大概 100X 左右 (9mm TOE, Binoviewer + 2X OCA) 時,耐心點看可以看到邊緣密集的小毛蠢蠢欲動的模樣,看久還會有點密集恐懼症 ^^"


色球層看到的太陽黑子部分本影區一樣是黑黑的,但半影區就變得很生動了,一堆捲曲著亮亮暗暗的條狀東西。黑子附近通常都很活躍,亮亮的 譜斑(Plages) 附近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看見更閃亮的 閃焰 (flares) -- 我不知道算不算有看過?仔細看 譜斑(Plages) 時,常會在其中央部分看到 "更亮" 的一小區,是閃焰嗎?閃焰的變化速度很快 -- 時間尺度是幾十分鐘到一小時吧?如果能看個一小時來對照的話就能確認了,不過看太陽實在有夠熱,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每次最多看 5~10 分鐘就要到陰涼處搧涼,所以目前從來不曾去確認過是不是真的閃焰。更精彩的的是大型噴發的閃焰,太陽活躍期如現在據說一天會有 3 次左右的大量閃焰噴發事件,就算在平靜期差不多 5 天左右也會有一次,以 "天文現象" 來說,算是蠻有機會看到的說。


最後還有 日冕,這個... 我去美國看日全蝕看到了!!下一次來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