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雙目視上大 DOB 與一些木星細節目視觀察的誤判

行星, 想看得久又要看得舒服, 除了具追蹤能力的架台外, 個人最建議的就是雙目視裝置了. 不過多了十幾公分的光路長, 通常需要一些光學調整器材的輔助才能對到焦. 一般雙目視多會附所謂的 OCS (或叫 OCA, GPC...) 之類的矯正光學系統, 不外乎有兩個功能, 最主要的當然是負鏡效果幫忙延焦以便合焦, 另外是矯正雙目視裏的菱鏡對短焦鏡造成的球差與色差. 不過對我那隻 "頭" 重量相對極輕的 ultra-light 型大 DOB 而言還有個機械上的問題需要先克服 -- 平衡.

這倒簡單, Teeter 本來就內建平衡機構, 稍微算一下, 請廠長多作個重錘掛上去就好, 但對焦卻有點麻煩了. 製造當時羅伯先生只有 Denkmiere 不知哪一代的雙目視可測, 我又沒辦法精確講出 MKV 的正確光路長... 而且變數很多, 比如使用不同的接環、目鏡... 只要差一點點, 對不到就是對不到.

果然, 對不到 ~ 嗚嗚嗚... 用手上有的 MKV 原廠套件 1.25X、2.6X GPC 對不到, 用 AP 那隻 2X barlow 也對不到, 改用晃銘兄借我的 Denkmiere A45 OCS 套 AP 2X barlow 標準 9 公分管還是對不到, 後來買了 Baader 1.7X for 牛頓鏡用兼消彗差的矯正鏡居然也對不到? 可惡... 就差那麼一點點, 雖然把 1.7X 矯正鏡疊上 1.25X 或 2.6X GPC 對得到, 不過這樣一疊到底倍率變多少我根本是滿頭霧水. 看來延焦延得不太夠, 再請廠長幫忙作隻更長的接管好了, 新管 10 公分, 加上接環差不多有 13.8 公分, AP 那隻 2X barlow 鏡的焦距是 -90 mm, 依照公式算 (M = 1 + x/f), 2.5X 時管長是 13.5 公分, 差不多了, 不用那麼準. 為什麼只算到 2.5X? 因為 AP 產品說明書說甜蜜點在 1.8X ~ 2.5X 間, 而且反正實際試的結果也才差一點點而已.








這樣一來焦是都對到了, 不過效果各自有異, 而且還是搞不清楚倍率最後到底是多少?

# 14 公分管 + AP -90mm 巴羅鏡頭: 有暗綠色色差, 粗略焦內焦外比一下, 有點球差, 應該是 overcorrect, 看起來焦內時的內圈糊又太亮; 焦外時倒過來.

# 14 公分管 + Denkmiere A45 OCS: 色差更多, 不過沒去比焦內外繞射環差異.

效果最好的還是跟 MKV 同門的 Baader 1.7X GPC 疊 1.25X 或 2.6X GPC; 色差居然 "幾乎" 不見? 球差也看不見了... 不過當時星點測試測得很草率, 細微差異沒仔細辨識, 所以也不一定準.


不過至少雙目視上去了, 兩隻眼睛看又立體又舒服...







第一次用這麼大口徑仔細看木星真有點被嚇到了 !! 細節好多喔...


Europa transit -- Teeter-Journey Dobsonian; Mark-V + KOWA TE-21/14


首先是 NEB 的豐富細節, 從來沒看過這麼清楚的 festoon, 就像一縷縷青煙飄蕩在赤道區內; 然後 NEB 的北緣 (圖是下方) 凹的, 凸的... 每段比例位置都很確認, 甚至第一次看到小 "白斑" (white spot), 我對了一下網路查來的資料, 覺得很可能就是 WSZ (white spot Z), 標註一下:







當時剛好 Europa 快凌出去, 衛星投影很明顯, 不過本體剛好落在視覺返照率近似的北北溫帶邊界, 所以要用力看才看得到.


如果不是常常看, 而且很熟悉木星較大尺度的氣流特徵的話, 很可能會誤判許多眼睛看到的東西. 以上圖為例, 比如說最中間那條最明顯的 festoon 跟它右邊那條 festoon, 解析度不夠的話, 目視看起來會是在 NEB 南緣出現一個橢圓大白斑, 事實上是因為兩條比較暗的 festoon 圍起來看到的效果, 對照高解析的相片後就會知道了.

常常都是高對比下的錯覺,  又比如說小紅斑 Oval BA, 今年可以很輕易地看見其前方有一長條... 真的很長很長喔, 的白色橢圓, Oval BA 幾乎就接在它後面 -- 其實這裡犯了兩個錯.

第一, 那個看起來很長很長的白橢圓, 其實應該是白色背景夾在兩條拖曳很長的深色氣流造成的視覺效果. 第二, Oval BA 目視並沒那麼明顯, 今年幾次用小鏡看到的應該都是錯的.





Oval BA 後方, 或說那個很長的白色長橢圓後方有一坨暗色的東西, 那是一堆氣流非常混亂的區域, 名字叫 "STB Ghost", 但是好像最近要被除名,  因為它已經快速演化成 STB 上的普通氣流特徵. 深色的大紅斑因為圍繞一圈淺色背景, 甚至南緣還泡在亮帶 (南熱帶區 StrZ) 上, 因此超級好認, 不過今年的小紅斑周遭是暗色的 STB Ghost, 同樣是暗色, 對比很差, 要不是扛這隻 30 公分的出去可能完全沒機會呢.


還有一個應該也算誤判的是上圖標 "???" 那個白斑, 我一直以為它就是個大白斑或淺色的紅斑, 因為超級明顯啊, 連小鏡也看得很清楚.





14 公分還可以認出小紅斑, 一方面也歸功於前幾天才用大隻的認出其真面目, 因此這次就認的比較小心謹慎. 後方那個橢圓亮斑還真是清楚. 這個一直到最近仔細看 Christoph GO 的超高解析相片才發現... 應該不是亮斑, 同樣是因為這區氣流太混亂了, 我猜也是淺色背景被暗色的東西向氣流包圍造成的視覺效果, 不然 BAA 早就幫它取個名字或編號了.









最近被我煩很多的謝揚鵬兄應該是本地業餘同好裏最認真拍行星的同好之一, 他拍的木星照最近還被 BAA 木星組拿去拼全圖, 而且什麼鬼問題問他都知道, 真是厲害!! 就用他那張圖標示一下前面講得零零落落的目標重新整理一下.



圖引用謝揚鵬兄 Facebook 貼圖



# 1: 就是小紅斑 Oval BA, 雖然相片看起來很好認, 不過它本身是暗色, 週圍也是暗色, 目視的對比很低, 其實不容易認; 跟大紅斑比較一下, GRS 除了本身面積大以外, 週圍還圈了一圈淺色, 因此對比高就很容易認出了. 所以像小紅斑下面好幾個小小的白斑也不好認 (我還沒認出過), 對比差以外, 我認為罩門是 "太小", 猜想倍率至少要拉到 400X ~ 500X 才有機會目視到?

# 2: 就是人家講的 STB 鬼魂 (STB Ghost), 這個相片解析度太差還分不出來呢, 高解析度相片一眼就能看到一小段顏色較深、裏面細紋複雜又不規律的氣流. 這個目視沒辦法, 只看到黑黑一團形狀不太規則的區域.

# 3: 就是前面我本來以為是一個橢圓紅斑的區域, 後來對照相片才覺得可能是淺色背景被暗色的東西向氣流包圍造成的視覺效果.

# 4: 那邊本來有兩個分開的小白斑, 就在最近幾天合在一起了, 上禮拜我看 BAA 木星組 FB 上才在預告即將合併, 沒想到現在已經合併了.

# 藍字那個 "From... To" 是揚鵬跟我說去年一個在南熱區的氣流擾動 (STrD) 追撞到大紅斑, 瓦解後開始拖尾巴, 越拖越長... 已經快繞木星一圈了, 很多人也在觀察繞完一圈, 然後呢? GRS 後面也有一區新的氣流擾動嗎?



都要靠高解析相片才知道看到的是什麼, 會不會很挫折? 其實不會啦, 反而在畫完之後比對相片, 然後查到自己看的到底是什麼? 有沒有名字? 會是相當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BAA, 日本的 ALPO-JP... 都有很豐富的相片, 有些大師比如 Christoph GO 不但拍得好, 而且每張相片還有豐富的註解, 甚至持續追蹤氣流變化, 每天看收穫滿滿, 讓自己更有動力繼續追蹤這個巨大氣體行星王者的變化而樂此不疲呢.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上山繼續挑戰星系團 -- Abell 1656, Abell 2065, NGC 4676, NGC 5897

看 "星系團" 是個非常有趣的經歷, 也很有挑戰性; 除了目標本身暗以外, 大多數也小, 有些星系團成員全擠在小小的視野範圍裏, 想要認出誰是誰都不簡單, 連手上拿著的星圖或軟體也不一定正確. 眼看春天就要過去, Abell 1656 跟 Abell 1367 兩個春季的星系團畫得零零落落, 兩隻老鼠 NGC 4676AB 甚至連個影都沒, Abell 2065 跟 NGC 6027 六重奏最差還能等到初秋, 但這幾個不趕快不行.

這次上山也是 Teeter Journey 12.5" 第一次帶出門, 在家已經練習過好幾次 Autocollimator 的光軸校正法, 這次可以好好來驗證一下到底準不準?五月天了, 傍晚六點天還亮, 正在組裝望遠鏡, 跟山上先來的同好們一搭一搭的閒聊中...




改天再來寫這個所謂的 Autocollimation 光軸調整法, 大致上用我平常的巴羅雷射調好後, 再用 CATSEYE 的 Autocollimator 作細微修正, 把殘餘的光軸誤差調掉... 其實不會花很多時間, 調完後就擺著等天黑.





其實這次收穫最大的應該是這個... ^^"




真是爽翻了, 這是同好們稱 "鏘爺" 的鎃鏘大哥跟台南來的怪怪先生現煎的高級牛肉, 入夜後還有麻辣鍋... 真的是五星級的觀星夜啊!!


這次鎖定的主角目標是綽號老鼠星系的 NGC 4676 AB, 怕來不及... 心腹大患!! 不過入夜天還沒暗透, 先畫畫已經畫過好幾次, 卻每次畫沒幾個成員的后髮座星系團 Abell 1656 熱熱身. 剛好五月份雜誌 Ted Forte 的專欄有介紹.

Abell 1656 裏的主角是兩個巨大的橢圓星系, NGC 4889 與 NGC 4874, 這兩個大傢伙天氣好時在平地屋頂用 5.5" 折射鏡也不難看到. 其實它們離我們遠達 3.3 億光年, 大約是處女座星系團的 6 倍遠, 因此亮度大概只有像馬卡良鍊那些成員的 1/3 ~ 1/4 而已.

威廉.赫歇爾早在 1785 年 4 月就曾探索過它們, 後來許多偉大的天文學家包括他兒子 約翰.赫歇爾、德亞瑞斯特 (Heinrich d'Arrest)、紀堯姆.比古爾丹 (Guillaume Bigourdan)... 等等也多有觀察記錄. 不過以當時的設備目視記錄, 這些偉大的天文學家們也不免個個犯過不同的錯誤... 比如說那個最亮的 NGC 4889 其實也是 NGC 4884, 就是因為德亞瑞斯特本來記錄過 NGC 4884, 但他第二次觀測同一個目標時以為找到新的, 所以又再給它一個編號, 後來編纂 NGC 目錄的約翰德雷爾 (John Dreyer) 也給了新的編號 NGC 4889... 也不能苛責 約翰德雷爾 啦, 他研究威廉赫歇爾畢生觀測的星雲星團總表, 總共整理了 7840 個天體目標, 後來在 1895 與 1908 年再添兩份共 5386 個目標, 不過這些補遺很多是靠攝影發現的, 這樣加起來一萬多個目標有錯誤遺漏在所難免, 後人當然也有不少修編版本, 像 1973年 Sulentic 和 Tifft的 RNGC 還有 Sinnott 在 1988 年的 NGC 2000.0 以及目前公信力最高由 Wolfgang Steinicke 在 2009 年編的 RNGC/IC.



Core of Abell 1656 (311mm Dobsonian -- Teeter-Journey), 6mm/10mm Ethos for 143X/239X


標註一下好說明, 雖然視野跟倍率不太同:


Core of Abell 1656 (311mm Dobsonian -- Teeter-Journey), 6mm/10mm Ethos for 143X/239X


大部分資料都說 NGC 4874 比較明顯, 不過以我自己多次觀察的結果, NGC 4889 (4884) 怎麼看都比它亮啊? 而且 Skysafari 還把 NGC 4874 與 NGC 4872 弄反了, 查過 SIMBAD 資料庫, 很確定大的是 NGC 4874, 黏在旁邊小的是 NGC 4872 才對.


低倍下 NGC 4889 (4884) 與它南邊的 12.2、13.4 兩顆星形成一個三角形, 倍率拉高看, 緊貼著 它的東側有顆 13.6 的星星, 越過那顆星再向東移一點點就是 NGC 4898 跟幾乎連在一起的 NGC 4894, 橢圓星系 NGC 4898 看很清楚, 不過透鏡星系 NGC 4894 是後來對星圖才發現的, 當時沒注意到. 一般來說同個星系團核心的成員外觀分類會差不多, 像這個 Abell 1656 核心幾乎都是橢圓星系, 外圍則是螺旋星系, 而透鏡星系就介於它們之間, 這個透鏡星系 NGC 4894 比核心那些成員距離我們近了約 1 億光年遠. 主角 NGC 4889 (4884) 西北側很接近的地方有個更小的星系 NGC 4882, 這也是當時重複編號到的, 所以 NGC 4882 也是 NGC 4886.


回到另一個集團, 主角 NGC 4874 旁邊也有顆 12.1 的 "亮" 星可以協助定位. NGC 4874 圍著一圈小傢伙: 有 NGC 4871, 4872, 4873, 不過當時沒有耐心一個一個找... 200 多年前的偉大天文學家們也曾經漏過, NGC 4872 應該是這三個裏較亮的, 當時威廉赫歇爾跟妹妹卡洛琳卻沒注意到, 所以推測 德亞瑞斯特 應該是第一位發現 NGC 4872 的人, 不過他的紀錄把 NGC 4871、2、3、 4 全部混在一起, 後人只知道 "有", 但是哪個對哪個還是搞不清楚.

NGC 4874, 旁邊那顆 12.1 "亮" 星另一側的 NGC 4869 我覺得看起來超清楚, 找起來完全不費力. NGC 4869 北側也有一組很明顯的 NGC 4864 與 NGC 4867, 同樣當時我也只注意到比較大的 NGC 4864, NGC 4867 是後來對星圖才知道幾乎連在一起的地方竟然還有顆小的.  1785 年 4 月威廉赫歇爾發現 NGC 4889 (4884) 與 NGC 4874 時他的描述是說有 "3" 個明亮的星系, 那麼他說的 "第三個" 是哪個呢? 哪個有這種潛力拿來跟 NGC 4889 (4884), NGC 4874 相提並論? 著名的 "Atlas of Galaxies" 作者之一的 Harold G. Corwin 推測應該就是 NGC 4864/NGC 4867 合在一起看成一個的了.

其它小星系沒一一去辨識, 在山上 30 公分鏡要認出 Abell 1656 十幾到二十幾個成員我認為沒問題, 等拼完手上這份挑戰清單後再來鑽深一點. 隔了兩個多世紀什麼都變了, 科技, 戰爭... 甚至政治的疆界都已完全不同, 但穿過時光隧道來到 200 多年前, 偉大的威廉赫歇爾, 德亞瑞斯特... 跟我們一樣在夜裡盯著同一堆目標, 目鏡下的景象幾百年來幾乎未曾改變. Ted Forte 說得好, 當你絞盡腦汁用你的雙眼在辨識、在注視著這些小東西的同時, 那是一種 "特權" -- 一種分享與威廉赫歇爾, 德亞瑞斯特... 這些偉大的天文學家相同時刻的特權, 仔細想想... 很特別的感受呢.


天已全黑, 差不多要來攻今天主角了. 大家熟知 1966 年 Halton Arp 發表的 “Atlas of Peculiar Galaxies" 列出了幾百組交纏在一起, 奇形怪狀的星系, 很多專攻星系的同好特別喜歡認他們特有的潮汐尾 (tidal tail), 介接橋 (Bridges),  還有不知道翻成什麼才好的 starburst... 其實在更早的 1959 年, 俄國天文學家 Boris Vorontsov-Velyaminov 發表過類似的目標清單, 有人就叫這俄國版的為 "VV Part I", 難怪常常看到的 ARP 編號星系都有一個 VV 編號. 像此行主要目標的 NGC 4676, ARP 編號是 ARP 242, VV 編號則是 VV 224; 距離我們超過 3 億光年遠, 位置在前面當熱身的后髮座星系團的外圍, 表訂的亮度大約是 13.6/13.7, 不但暗而且還很小, 2.3' X 0.5'; 2.0' X 0.8'; 如果常拆雙星就會對 30 arcsec 有點概念, 比天鵝頭輦道增七AB 分開的距離再短一些些, 當年 Vorontsov-Velyaminov 先生形容這組星系是 “playing Mice", 不知道是不是因此, “老鼠星系" 才變成他們的綽號?科學家認為這兩個碰撞然後交纏一起的星系可能質量差不多, 後續也有很多天文學家用電腦成功的模擬出他們碰撞前後的模樣, 而且跟觀察到的現狀極為接近... 不過這些科學結論對我這種趣味觀星者有點太深奧, 就不要亂寫給人笑話了.


尋星定位好, 才剛換 10mm Ethos 143X 就瞄到它的身影, 而且一眼就分得出有兩團重疊, 有點像平地看 NGC 4038/4039 的感覺, 不得不說山上的觀星條件真是迷人.



Mice Galaxies NGC 4676A, B (311mm Dobsonian -- Teeter-Journey), 6mm/10mm Ethos for 143X/239X


先用低倍把附近星點畫好, 然後拉到 240X 觀察細節, 上圖畫的好幾個星點都超過 14.5, 輕易就能看到. 至於星系本身, 可以辨識出兩小團雲氣大約 東南<-->西北 向疊著, 靠東南側比較大的是 NGC 4676 B, 下面西北側的小一些, 但外型拉比較長, tidal tail 約略朝北北東延伸, 以我小小的 30 公分 DOB 240X 觀察, 這條尾巴伸出去約略與 NGC 4676A 的長邊等長, 這樣的話差不多是 2 arcmin, 比起天文相片看到比星系本身長個三四倍的壯觀景象當然差很多. 不過事後查資料後卻有個大疑問, 因為查到包括 Wikipedia、天文台、大學... 所有的資料都說這條尾巴長約 1.7 arcmin... 怎麼可能呢? NGC 4676A 本身長邊就 2 arcmin, 天文相片不管怎麼看那條尾巴至少也是它的 3 ~ 4 倍長吧?


畫完老鼠, 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這樣就算下個月受梅雨影響也沒關係啦. 所以先休息一下, 週末遊客越來越多, 我也難得做了一下觀星服務, 其實是大口徑看 M13 真是壯觀啊, 忍不住會想分享給別人看.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粒粒分明的 M13, 可能是光軸調很準, 目鏡視野裡裝滿滿細緻星點的 M13 看到捨不得把眼睛移開, 後來幾乎所有排隊來看到 M13 的遊客都會驚呼一聲, 只有大聲小聲的差別而已, 果然是街頭天文的好目標.


接下來補一個平地看得要死不活的球狀星團 NGC 5897, 就在行星王者大木星的下面一點, 很好找.


NGC 5897 (311mm Dobsonian -- Teeter-Journey), 10 mm Ethos for 143X


一眼望向目鏡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因為星點解得很開, 跟平地看到的根本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啊!! NGC 5897 的外觀分類是 Class XI, 超疏, 跟 M53 下面一點的 NGC 5053, 還有 M55 一樣, 疏到古時候的天文學家都曾懷疑到底是不是疏散星團呢. NGC 5897 看起來也不像其他球狀星團一樣星點中央密集, 外觀也不太圓, 略略呈東西向拉長. 我對 NGC 5897 還有點奇妙的情感, 除了它是少見在天秤座的深空目標外, 很多很多... 年前年輕時當工程師還要值班, 當時的值班手機號碼就是 "5897", FAB 裏的操作電腦螢幕 idle 時都會飄著 5897、5897、5897... 白天 call, 晚上 call, 假日也會 call, 365 天 7 X 24 真是太恐怖了 ^^"


接近午夜北冕皇冠幾乎正天頂, 原本沒計劃, 不過既然天況這麼好就來試試, 本來想說有沒有可能跟鹿林天文台借個 1 小時才有機會看到的北冕座超星系團 Abell 2065, 不貪心, 只要能夠看到一個... 真的只要一個成員就好.

RASC 年鑑的觀測指南建議是 "500 in superb sky!", 結果... 沒錯, 目鏡裏什麼都沒有. 倍率來來回回調整, 頭罩也蓋上了, 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強迫深呼吸讓大腦充氧一下, 就在換到 6mm Ethos + 2X barlow (477X) 倍時第一次看到一小團雲氣, 看到就好辦了, 然後倍率慢慢降, 回到 300X 時 (4.7mm Ethos) 那小團雲氣已經能直視, 而且持續出現, 甚至在它斜上方還有一坨更大也更稀釋的雲氣可以持續以 averted vision 看到.


PGC 54876, PGC 54883/54888 in core of Abell 2065 (311mm Dobsonian -- Teeter-Journey), 4.7 mm Ethos for 304X



你曾看過多遠的光?


超過 20 億光年的 Quasar 3C273 無疑是第一名, 還記得當年看到第一次破億光年的星系 NGC 772 時興奮的感覺, 後來飛馬前腳 NGC 7331 附近的鹿舔星系小跳蚤, 史帝芬五重奏... 好幾個都有破 3 億光年; 而北冕座超星系團 Abell 2065 的成員距離我們超過 10 億光年!!

對過星圖後, 能夠直視, 看起來比星點大沒多少的那個應該是 PGC 54876 沒問題; 需要 averted vision 才能辨識的稍大團雲氣應該是 PGC 54883 與 PGC 54888 的合體, 能看到就偷笑了, 細節則完全看不出, 頂多是 PGC 54876 的核心看起來有比較亮這樣而已.

最近在 CN 的深空版有位歐洲同好用 12" 看包括 Abell 2065 以及其它暗過 16 等星系的報告... 其實我完全沒懷疑, 不過發現他好像有一點標錯, 就是 PGC 54888 他標成 PGC 54881, 其它大師們好像也沒發現, 我在 SIMBAD 一個一個對過, 蠻確定他描述的 PGC 54881 應該是在 PGC 54888 與 PGC 54883 合體附近的另一個小星系才對.

這次的觀測讓我信心大增, 不用跟鹿林借望遠鏡了 (真的能借該有多好啊!!), 再給我多看幾次, 以手上的器材我有信心一定還可以看到更多.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來自東歐的小鋼砲 -- CFF 92mm F/6 開箱

很久很久以前, 在網路上看到一家好像在匈牙利, 而且堅持 oil space 折射鏡的公司叫 "GPU Optical", 主要的設計師 Pal Gyulai 先生侃侃而談 "只存在電腦設計裏完美光學的脆弱", 包括溫濕度變化、機械誤差與疲勞、材料的各種物理性變因... 讓紙上談兵的永遠只存在紙上, 因此在 Pal Gyulai 先生的設計哲學裏, "真實世界" 中的完美設計一定要考慮 "最大容忍度", 才符合實務. 這也是他棄 air space 設計的主因之一. 雖然我的程度只是湊熱鬧的門外漢而已, 不過聽完他一席話後也是點頭稱是不已.

直到後來想找隻 4" 左右的短焦鏡來做廣視野, 針對大範圍星雲或想撈更大面積的背景以對比出暗星雲用時, 陸陸續續考慮過 Borg 90FL、 Sky 90... 但都沒真正被打動過, 然後突然很多人開始講一家來自東歐的新興望遠鏡公司叫 CFF Telescopes, 產品頁上正好有隻限量的 92mm F/6, 總共作 15 隻 (後來追加到 19), 當時還剩 6 隻, 而且折射鏡的設計師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 Pal Gyulai 先生! 不僅僅設計, Pal Gyulai 回答網友時說每隻鏡子的非球面部份都是他自己磨、自己測、自己作修正... 這麼有誠意? 馬上寫信問問看.

通常我都會說清楚打算用這隻鏡子的主要目的, 並附幾張相關目標的素描以協助老闆了解. 這家公司在波蘭, 老闆Catalin Fus 先生出乎意料的快速回信, 並且很坦率的說他們其實也是一群業餘同好, 基於對光學望遠鏡的熱愛而投入事業, 因此對我的素描與期望很有共鳴... 接下來我們來來回回聊了好一陣子. 我是完全不擔心專業度啦, 雖然他們都蠻謙虛的, 在網路上也找得到GPU 製作, 包括擺在夏威夷天文台著名的 Subaru 望遠鏡的赤道儀在內的多款天文台級架台或主鏡.

現在大多有點聲譽的望遠鏡小公司都優先或寧願作大口徑的鏡子, 可能比較好獲利吧? CFF 也不例外, Catalin 先生很坦白說, 作小鏡子所花時間相對利潤極低, 況且市面上大公司有很多類似產品替代, 因此即便還有幾隻 92mm, 要交的話至少也要等到年底才有機會. 不過, 他手上倒是有隻之前留下來作測試的, 99% 新, 如果不在意的話, 可以整理過後給點折扣賣... 當然儀器測試完要有符合 CFF 的標準, 而且應該很快可以出貨 -- 我大概只考慮 10 秒就答應了吧? 基本上也有相當程度的客製, 包括重新為目視特性的光學修正設計, 包括為能讓雙目視 1X 合焦而加長的 back focus 以及縮短筒身, 還有外接一段 40mm 的延長鏡筒...



結果出貨延遲了半個多月, 原因是 Catalin 堅持要做完 "實際" 星點測試, 可是當時歐洲陰雨綿綿沒機會測. 其實人工星點已經做過多次最近還蠻熱門的雙孔 Ronchi 測試, 鏡頭在匈牙利完工後也送去做完干涉儀的光學檢測, 基本上品質應該不會有問題, 不過就是堅持要測完實際星點才行, 畢竟一隻鏡子不只有鏡頭, 筒身、對焦座、整體光路組裝總成的細節... 都有可能破壞掉完美的鏡頭, 望遠鏡實際拿到田野使用, 不可預知的問題可多著呢. 當初 Teeter 也是這樣, 而且還堅持要組裝起來測過兩次呢.


好不容易等他測滿意終於通知要出貨, 星期一波蘭寄, 星期四台灣就領到, 光速快... 這次辦了委託通關的 APP 真是實用!





還得到一件火紅的 CFF T-shirt, 哈哈!
背景在哪裡呢? 結果又跑到鴻宇光學新竹阿勇那邊開箱了.






短短胖胖的好可愛, 鏡筒是珍珠白色的粗顆粒烤漆, 金屬部分穩重紮實, 感覺跟家裏的鑄鐵鍋差不多 ^^"





對焦座我選 2.5" 的羽毛, 上圖就是那段 40mm 的延長管, 不過就是個延長管, 還是很紮實的做了好幾環的光柵. 本來是想縮短光路讓雙目視可以 1X 對焦, 然後單眼使用時裝回這環 40mm 延長筒, 不過後來實際用後發現就算接著這 40mm, Mark-V + T-2 Zeiss 菱鏡也能 1X 合焦沒問題.




這是後來唯一換掉的原廠料件, 因為實在用不慣用固定螺絲鎖後端配備, 更換配件慢吞吞的. 以往我都用 Baader 的 Click-Lock, 這次終於找到 WO RotoLock 的規格品可以直接裝上用. 既然筒身上 CFF 字樣都是紅色, 所以我也選了大紅色來搭.






架上 EM-11 非常順眼...








干涉儀的檢測報告數字很漂亮, 不過也要實際用過才算數.





當天晚上雖然近滿月, 還好天空剛好有開一些. 雖然我知道拆密接雙星不是很可靠的測試法 (帶點球差也拆得開), 不過 seeing 還可以的話, 作到高倍至少簡單的色差、彗差、像散、場曲、形變認得出來, 甚至比較一下焦內外也能觀察有沒有球差存在?


月光太亮加上一層薄霧, 看得見的星星不多, 本來打算找等亮且分開差不多 1.2 ~ 1.3 arcsec 的雙星來試, 星圖查半天都找不到適合的, 只有這組分開 1.6 arcsec 的巨蟹 57 號星, 而且也快下山了.


57 CNC (STF 1291) -- CFF 92/550 mm, TOE 3.3mm for 167X


毫無難度, 其實 110X (LE 5mm) 我就認出兩顆了, 不過 167X 時看比較漂亮.


至於亮度不對稱, 但是名氣比較大的有在牧夫座的 Izar:


Izar -- CFF 92/550 mm, TOE 3.3mm for 167X


拆得很簡單, 游刃有餘, 同樣可以用 LE 5mm 搞定. Izar 非常漂亮, 一橘一藍用什麼鏡子看都好看. 牧夫裏的雙星還有好幾組, 不過覺得太容易了所以也沒特別畫下來. Seeing 不是特別好, 所以 Airy disk 小晃, 第一圈的艾利環也是斷斷續續. 嚴謹一點說, 我並沒把 airy pattern 的 "亮度" 差異畫出來, 事實上第一圈的艾利環不會這麼亮, 畢竟它只占整體能量的 7% 左右, Airy disk 將近 84%; 如果第一環太亮, 甚或連第二、三環都亮得很明顯, 那就很可能是球差了.


木星在天平, 緩緩正要爬上來的天蠍心臟心宿二閃爍得很, 要不要試試看?


Antares b -- CFF 92/550 mm, HR 2.4mm for 230X

有難度, 不過估計應該不超過 10 分鐘就搞定了, 這次拉到 230X (Vixen HR 2.4mm). 伴星鑲在第一環的艾利環上, 第二環略略可見, 可能也是這個目標花比較長的時間觀察所以看比較仔細.


隔天拆了拍照同好常拍的藍馬頭... 的眼睛那組雙雙星,


Jabbah (CFF 92/550 mm, TOE 3.3mm for 167X)

幾年前這組雙雙星的 AB 兩星才分開 1.3 arcsec, 是我最喜歡拿來測小鏡子的目標, 到今年居然已經分開到 1.6 arcsec, 挑戰性就小多了.





這是硬把它架在Avalon 的 Linear 上玩.

木星也畫了兩次大紅斑, 在前一篇筆記上有描述, 大致上 GRS 肯定沒問題, 今年的幾個帶上特徵也都認得出, 襯在 GRS 下面的 GRS Hallow 看不清楚, 大條的 Festoon 沒問題, 比較細微的鬚鬚就很困難, 不過也許是 seeing 不夠好, 透明度也不佳, 能看這個程度已經相當滿意, 加上它小巧的身形, 雖然重量不輕, 但是容易收納與攜帶, 未來上山主力當然是 31 公分的 Teeter, 但是多帶這隻小鋼砲一點負擔也沒有.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初夏多雲時的木星觀察

行星真是我們愛看星星同好的好朋友, 不管月光多亮、天況多糟, 只要沒被蓋光光就可以看. 不信的話追蹤看看行星攝影大師 Christopher Go, 大師拍照哪有那麼挑天氣? 常常就算雲都已經間歇蓋了, 還是拍到完全蓋死才停手. 木星變化多端, 永遠不缺小細節可以持續追蹤, 怎麼看都不無聊, 熟了之後就算只用 3 ~ 4 吋小鏡觀察也很有看頭.


大紅斑是初看木星, 開始想要有一點點挑戰時最佳的細節目標, 忘了 "能看到幾條黑帶?" 這個階段吧... ^^" 認出大紅斑, 觀察並比較一下其長寬大小比例, 顏色的深淺分佈? 區分得出包圍大紅斑週圍薄薄一圈淺色的背景嗎? 大紅斑的東西兩側雲氣有什麼不同?... 這些都是自己在觀察大紅斑時會特別留意的地方.





除了大紅斑外, 南赤道帶的上下兩邊緣外觀是平整還是參差不齊? 哪側顏色比較深? 較深的部分朝哪個方向或呈現什麼形狀延伸? 相同的, 對面的北赤道帶今年帶的上 (北) 緣非常凹凸不平, 找得到幾個凸起點? 不要怕倍率拉太高而變得模糊, "放大" 是辨識細節很有用的方法, 雖然糊糊的不美, 但卻能讓平常看不到的細節現身.

北赤道帶下 (南) 緣有些凸起, 有些小小尖尖的, 有些很大鈍鈍的, 耐心觀察久一點可以發現有更淡薄的雲氣從這些節點延伸到中央赤道區慢慢淡去, 而且通常方向是斜向延伸, 就像懸掛的彩帶隨風飄揚... 這些是 festoon, 能認出來會很有成就感.


今年的南北溫帶都比去年明顯 (顏色變深) 很多, 我自己覺得有點妨害到小紅斑 (Oval BA) 的對比.




這張小紅斑素描的當時, 應該是這陣子看木星時寧視度最棒的一次... Seeing 雖然很嚴格的只給 3 分而已, 但實際上應該有到 2.5 的程度. 大紅斑剛轉走, 由於木星本體盤面邊緣會有一圈暗暗的, 因此殘餘的大紅斑身影位在此處對比很差, 非常不好辨識, 甚至連輪廓都無法精確認出, 就都暗紅糊糊一坨在角落. 小紅斑剛脫離對比差的暗區勉強可見, 不過很有趣的是夾在 "南赤道帶" 與 "南溫帶" 間竟然出現另一條細細暗色的 "帶" ??

後來我想想... 我可能弄錯很久很久了, 因為 Oval BA 位在 "南溫帶" 無疑義, 去年我好像一直說小紅斑在 "南熱帶"... 真是大大的搞笑了. 之前總認為 "帶" 跟 "區" 應該是成雙成對, "南赤道帶" 之下的一亮一暗應該依次為: "南熱區" 與 "南熱帶"; 接下來的一亮一暗才是 "南溫區" 與 "南溫帶"; 不過查了一下資料, 有 "南熱區" 沒錯, 而且也是就接著 "南赤道帶", 不過竟然沒有 "南熱帶"? "南赤道帶" 的下面一條暗帶就直接是 "南溫帶" 了啊?

總之今年 "南溫帶" 明顯許多, 所以比較不會弄錯. Oval BA 前方 (上圖小紅斑左側) 明顯的連接一大長橢圓外表看起來白白的氣流擾動 (?), 後方 (上圖小紅斑右側) 則是最近很多觀測者講的 "南溫帶鬼魂" (STB Ghost). 其實我根本也搞不清楚鬼魂到底在哪? NASA 網站上 JUNO 拍的動畫看了半天什麼也看不出, 只好請教木星達人揚鵬兄, 揚鵬兄很專業的告訴我位置, 而且說明那段紊亂氣流的特徵... 真是厲害呀. Christopher GO 的觀察也有很多這個 STB Ghost 的追蹤描述喔, 其實非常有趣.



木星比較大的事件/特徵除了大小紅斑外, 四大衛星的 "凌" 或 "掩" 也很好玩, 尤其衛星從木星本體盤面前方 "凌" 過時的 "投影" 會非常明顯, 比如上圖剛好是木衛中最大的 Ganymede 凌過北極區, 投影甚至看起來是橢圓型呢. 不過要看到木衛本體還要看其凌過的位置, 像 IO 或 Europa 本身的視覺反照率大約是 0.63 ~ 0.64; 而有些較亮的 "帶" 的視覺反照率可能到 0.66, 要是剛好這兩顆衛星在差不多視覺反照率的 "帶" 上凌過的話, 對比太小就很難辨識.




"掩" 的話就比較沒這個問題, 上圖 IO 剛被木星本體掩完, 就像一個鑽石般亮晶晶的在黑暗中現身. 大紅斑後面那條長長的氣流擾動 (STrB) 越來越逼近, 我沒特別在記錄或測量, 光以目視隔一個月就感覺得到它與大紅斑之間距離的縮短, 今年應該一定觀察得到它們撞在一起的變化, 期待!! 不過請教過揚鵬兄後我才知道自己完全搞錯了, 其實南熱帶區的氣流擾動 (STrB) 並不是我一直以為被深色細紋圍繞的那塊白亮區, 高畫質的相片比較看得出來, 外觀應該是深色、不規則狀、內部細紋紊亂的, 這樣的話目視應該不太容易認出. 以上圖為例, 位置應該是夾在 GRS 與其右側那個被深色細紋圍繞的白亮區之間, 大約是下圖綠色圈圈那裏.



上面那張圖是正向的, 跟我每次畫的方向左右相反, 以上面的相片而言, 右邊是前面 (P side). 這是去年 10 月底拍的, 那個 STrD 速度比較快, 追到 GRS, 追到然後擠壓, 然後在 GRS 右下方開始長出一條深色細紋, 然後繼續往前延伸, 目前已經幾乎要繞木星一圈了, 這條深色的細紋也就是我前面提到 -- 夾在 "南赤道帶" 與 "南溫帶" 間竟然出現另一條細細暗色的 "帶" -- 的那條, 哇... 真是壯觀.


用 TEC 140 加雙目視看木星真的非常享受, 今年都快變我的行星專用鏡了. 32 公分的反射鏡我試過幾次反而不佳, 倒不是光學品質問題, 而是受氣流擾動的影響大大也太久, 看半天才難得有幾秒鐘穩定, 看得心浮氣躁的. 10 公分級的就還好, 因為嚐過 14 公分的甜頭, 總覺得 10 公分級漏掉不少細節, 不過因為輕便, 所以看得很輕鬆, 仔細看也能看到不少細節.







這兩張是測試 92mm F/6 小鏡子時畫的, 不輸 FC-100DL 喔, 不過 92mm 這隻是三片式油頭鏡, 而且是設計師特別為目視需求改造的...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