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變焦行星目鏡可行嗎 -- 測試 TeleVue Nagler Planetary Zoom 3-6mm

過去從來沒考慮過變焦目鏡, 因為從我簡單頭腦裡的簡單想法是... 天下豈有馬好又不用吃草之理? 萬事萬物能精其一項就很了不起了. 一支目鏡又要能變焦, 又想在每個焦段出人頭地, 哪有這麼好的事?
 
但是, 無法否認 Zoom 的確有其迷人魅力.
首先它很方便, 如果不論品質的話, "本質上" 它是以一當十, 出門在外可以少帶好幾隻目鏡;
其二, 不需要 "變換" 目鏡的動作, 盡管這個動作只是再簡單不過的 "拿下--換一個--放上" 而已, 不過若能簡化成 "轉一下" 這樣一個動作就好... 當身處黑暗中屏息觀察, 一眨眼就失之千里的關鍵時刻裏, 這可是相當可貴的流程簡化呢;
第三, 觀察陌生目標時, 最令人扼腕的情境之一就是, 差 "中間" 那個目鏡, 比如說有 5 有 7, 但都差那麼一點, 不是太多就是太少, 口袋獨缺 6mm 時, 就只能仰天長嘆了... 當然亂買目鏡如我者是比較少碰到類似情況啦, 不過... 還是發生不少次類似經驗.
 
最後問題就只剩一個, "萬能" 的 Zoom 在哪裡?
 
嗯, 這段時間的確在物色一支好貨, 8.9mm ~ 17.8mm 的 Zoom (目前還在 waiting list), 而且也已經賭下去了. 這樣的話, 再加上一個頂級巴羅, 未來包包裡只要有三支就夠, 一支長焦的 Pan 35mm 尋找目標做大視野大出瞳, 一支中焦段 Zoom 細攻各深空目標, 再一隻巴羅對付行星月面... 哇~ 完全實現幻想裡的簡便觀星夢.
 
找啊找的... 頂級巴羅還真是貴啊, TMB 1.8ED, Zeiss Abbe 2X... 通通很貴, 而且不一定買得到, 而且最礙眼的是已經大一號的 Zoom 再疊上巴羅之後, 整體又醜又長又不平衡, 看起來也非很好的組合, 但是如果不用巴羅的話, 那行星月面怎麼辦? 換個角度想想... 換個行星 Zoom 來應付行星月面, 那不就不需要巴羅了嗎? 就是這樣, 最後找上今天主角, TeleVue Nagler Planetary Zoom, 這個年頭敢掛 "Planetary" 的字號可要有三兩三喔, 尤其是 TeleVue, 而且老闆還賜上自己的大名 Nagler 鑲框其上.
 
 
 
不久... 東西收到了, 真是小巧可愛
 
收起來 (6mm) 時比星巴克隨行卡還矮一截

昨晚露出一些星星, 迫不及待就帶上樓, 想跟自己手上一些 "行星" 目鏡比較比較, 看看是否真有一爭長短的實力. 如何比較? 坦白說方法還蠻土的, 只是東拼西湊別人的經驗而已.
 
我的計畫是這樣:
(1) 比色差, 因為顏色還蠻好分辨的;
(2) 比耀光 (還是應該說 雜光, 內反射光...?), 做法是把亮星移到視野 "外面邊緣", 觀察是否有光芒出現, 因為這可能導因於目鏡內部的消光, 內反射抑制... 沒做好的結果;
(3) 比對比, 觀察土星與火星的細節;
(4) 比銳利, 觀察很密的球狀星團, 數數看能分解出的星點數量; 還有測試密接的雙星, 觀察其 Airy Pattern 品質;
(5) 比透光度, 比較星雲或星團細節;
(6) 找能夠占滿視野的疏散星團, 看整體視場, 看場曲, 畸變, 像散差的程度... 這麼貴的東西應該不用比彗差或球差吧?
 
因為明天有好朋友約早球, 天一亮就要爬起床, 所以不能混太晚, 因此 (6) 還沒比. (2) 是用火星; (4) 用 M4, 因為 M4 星點比較好拆; 另外還有織女旁邊的雙雙星; (5) 還是用 M4, 因為雲很多找不到適合目標. 鏡子是小三, FC-76DC; 天頂鏡用 1.25" TeleVue 增強鍍鋁型那支.

目鏡比較搭配用的天頂鏡
 
先比 6mm, 對手是高橋 Abbe 6mm. (95 倍放大, 出瞳徑: 0.8mm)
 
之前覺得 Tak 的 Abbe OR 色調已經夠暖了, 沒想到 TV 比它更暖, 不過 TV 目鏡色調一向是暖洋洋的.
 
以火星而言, 色差嚴重程度從低到高以 1-5 來表示: Tak=3, TV < 1; 耀光嚴重程度同樣從低到高以 1-5 來表示: Tak=3, TV=1; 用 Tak 在火星剛好離開目鏡視野時, 可以清楚看見有一條光束從邊緣延伸快到中心點, 而 TV 只有在火星隱藏的邊緣有微微小扇形的光餘暉.
 
在看土星時, 相當明顯 TV 比 Tak 銳利, TV 裡的土星不管是環或球面, 其邊緣線條有如刀切過般銳利; Tak 則有一點點糊掉, 如果銳利度是 5 分最高的話, TV=5; Tak=4; 在土星上兩者都無色差, 同樣=0.
 
在看 M4 時, TV 明顯分離出星點, Tak 居然糊掉, 連 M4 本體都分得不清不楚, 勝負立判就不給分數了... 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懶啦. 在分天琴雙雙星時, 兩者都只能分出一組, TV 的 Airy Pattern 稍稍漂亮些, 不過差異不大, 奇怪的是 TV 總是較安定, Tak 就是會小小的蠕動?
 
這個焦段, 肯定 TV NPZ 可以取代 Tak Abbe OR 沒問題.
 
TV Nagler Planetary Zoom 3-6mm vs Takahashi Abbe OR 6mm
 
 
下個焦段是 5mm, 此時的對手可強了, Pentax XO 5 與 XW 5 (114 倍放大, 出瞳徑: 0.67mm)
先是火星, 色差方面與上面同樣標準, XO < 1, XW < 1, TV = 2; 沒錯, 5mm 時 TV Zoon 出現色差了, 而且在其它目標同焦段 (5mm) 的測試也發現同樣結果. 在耀光方面同樣標準, TV=1, XO << 1, XW < 1; 三支都很好, 但是 XO 在這裡真是好得不像話, 簡直像把燈關掉的感覺, 無聲無息的就隱形了.
 
土星的話, 以銳利度而言同樣標準 TV=4.5, XO=4.5, XW=5, XW 無敵銳利, 若論對比也是一樣, XW5 的卡西尼縫已經足以辨識. 土星的色差 XO 與 XW 都 = 0, 而 TV=1.
 
M4 三支都能清楚辨識, 星點也都能解開, 數數看誰解比較多顆? XW > XO > TV, XW 跟 XO 差不多, 不過 XW 有高眼罩的優勢, 不易受到外界雜光影響所以可辨識出更多顆.
 
5mm 是拆天琴雙雙星最甜蜜的焦段, XW 分得最漂亮, 又清晰又穩定; XO 與 TV 的分解結果也差不多好, 不過還差一點點, 而且 TV 還帶點顏色.
 
不曉得別人試的結果是不是相同? 也許 5mm 就是 TV NPZ 的罩門, 能取代 Pentax 的戰將們嗎? 應該不行, 但是還堪用啦.

由左至右: TV NPZ, XO, XW
 
接下來是 4mm, 對手是來自 Fujiyama 的 HD-OR (143 倍放大, 出瞳徑: 0.53mm)
在火星的測試裏, Fuji 的耀光是最最嚴重的, 不僅有長長一條光芒, 還很亮, 所以嚴重程度我給 4 分, TV=1. 色差部分 TV 變好了, 嚴重程度 TV=1, Fuji=1, 同分. 在土星上, 兩者皆無色差出現, TV 的銳利度驚人, 我給 5 分, Fuji 是 4分. 這個焦段我已經放棄 M4 了, 行星目鏡耶, 拿來看深空幹嘛, 哈哈~ 至於天琴雙雙星此時 Airy Pattern 沒那麼銳利清晰了, 不過剛剛 TV 在 5mm 出現的顏色不見了, 重新回到無色差狀態.
 
能取代 Fuji 嗎? 當然沒問題, 而且人家有 10mm 的視眼距, 還有眼罩, Fuji... 你有嗎?

TV NPZ vs Fujiyama HD-OR

最後是 3mm 的戰場, 不過沒有相同份量的對手, 只好派出 Pentax XW 3.5mm (163/190 倍放大, 出瞳徑: 0.47mm/0.4mm), 0.4mm~~ 應該是這支鏡子的極限了.
 
火星色差兩隻都有一點點, TV=1 XW 也是 1. 但在耀光的比較, TV 還小勝 XW 一點, 不過這不太公平, 因為小歸小, 3.5 的出瞳還是比 3mm 的出瞳大那麼一滴滴, 亮一滴滴. 看土星時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在這麼小的出瞳徑下, 兩支都如此銳利, 邊線沒糊掉, 卡西尼縫糊糊的切在外環, 球體盤面上的深淺可分 (火星的極冠與地形也可分辨), 都給 5 分好了, 也都無色差. 天琴雙雙星都能穩穩拆開, 儘管 Airy Pattern 都有點糊... 應該說蠻糊的, 不過就是能清楚拆開.
 
TV NPZ 3mm 沒對手, 儘管 XW 3.5mm 比較優, 畢竟焦段不同, 這就是產品區隔的重要性, 哈~

TV NPZ vs XW 3.5mm



測試還蠻好玩的呢...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天文娛樂 -- 雜誌

今年雨季真是長...
 
沒星星看的日子, 除了網路論壇, 拍賣網站以外, 看看雜誌倒是維持這個嗜好不錯的方法.
正如大部份其它嗜好一樣, 總是會有些雜誌陪伴, 不管是慢跑, 攝影, 賞鳥, 手錶, 電玩, 時尚, 3C, 烘焙, 高爾夫... 想得到的幾乎都有. 至於天文? 老一輩 (哈哈... 是真的啊) 的同好可能比較多都接觸日本的天文指南, 或其它日系雜誌, 但如今網路出版發達, 想得到一手天文資訊的管道多得很, 知識取得更容易, 降低了各種嗜好的門檻, 現在的初學者只要有心, 短時間就能做到前輩們做了好多年才做得到的事... 這是國內某位天文大老說的, 不是小弟我喔.
 
我是2~3年前開始訂雜誌, 訂雜誌前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託朋友從美國帶零售回來, 後來仔細比較一下, 郵寄台灣訂戶含郵資還比美國零售便宜 (美國零售大約 7 塊美金, 台灣書局大約 350 元台幣, 訂一年平均每期 6 塊美金), 想一想... 與其把錢拿去亂買目鏡還不如訂個雜誌練練英文. 可惜好景不常, 最近半年 Sky and Telescope 賣給 FW Media,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 郵寄遲到的遲到, 缺寄的缺寄, 習慣看雜誌的日子以後, 雜誌沒來還真是閒得發慌, 因此又訂了來自英國 BBC 出版的 Sky at Night. 前陣子收到了第一期.
 
左邊是訂了 2~3 年的美國 Sky and Telescope; 右邊是新訂來自英國 BBC 的  Sky at Night

相較起來, Sky at Night 比 S&T 有份量多了, 光頁數就多了 20 頁, 廣告比較少, 圖文並茂還附上一片光碟, 可惜我找不到光碟機 >"< 一直沒機會看, 現在哪有人還用光碟機啊? 如果說 Sky and Telescope 是美國業餘天文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雜誌之一的話, Sky at Night 的歷史定位也絕對是份量十足. 前年底才過世的 Patrick Moore 爵士從 1957 年起就在 BBC 主持 Sky at Night 電視節目, 56 年... 天啊, 是電視史上單一節目同一主持人主持最久的歷史紀錄. 

上為 Sky and Telescope 86 頁, 下為 Sky at Night 106 頁

因應手持裝置時代, 兩份雜誌都有 APP 可讓讀者在手機或平板上瀏覽, 不過... 不曉得為什麼還是喜歡閱讀紙本, 是因為類比式的順序觀念永遠較數位式的跳躍符合人性? 還是只因為喜歡把薄薄一本雜誌捲起來, 帶到任何地方再攤開來閱讀的感覺? 數位媒體的閱讀總讓人沒有耐心看完一大篇, 越短越好, 一張圖代表千百字. 但是攤開一本書, 或雜誌, 總會讓自己有種細嚼慢嚥的閱讀感.

Sky and Telescope 有一大半被區隔開來的 Observing 專區, 這也是我最喜愛的部分. 主要當然是因為國內目視天文資源太少, 所以看到這種觀測專區簡直有如荒漠甘泉; 前面一半有天文新知, 天文相關的學術知識, 專題... 老實說, 對我這種外行人而言大部分都太艱深了些, 不過有時也會有不錯的科普專題文章出現, 像之前 Graig Crossen 的四季銀河, John Dvorak 介紹的恆星分類與女性天文家,  Ann Mulloy Ashmore 寫 H.A Rey 的故事... 這些比較淺顯的科普軼聞讀起來就很有趣.
 
雜誌後半部有一拖拉庫目視天文專欄
 
DIY 大師之一的 Gary Seronik 固定有短短的本月雙筒鏡目標介紹
 
Gary Seronik 的本月雙筒目標, 很短, 一點點而已

Fred Schaaf 的本月北天星空, 通常都挑很淺顯簡單的目標, 有時會有星座故事, 內容偏重人文味道, Fred 先生也會寫本月的行星概況專欄, 讓追行星的同好參考. 另外還有一位專欄作家 Alan MacRobert 也會介紹行星, Alan 介紹的也還算淺顯, 每當有特別的行星接近事件時會另外找行星專家來介紹, 那就比較深一點. 關於太陽系, 當然不能忘了月亮專家 Charles A. Wood 的月亮專欄, 不過不是每一期有.

Fred Schaaf 的北天星空專欄, 七月份介紹5個大家熟知的球狀星團
Sue French 的深空驚奇 Deep-Sky Wonders 是我最喜愛的專欄之一, Sue 都會介紹很多冷門目標, 並用自身的經驗, 不同鏡子的感受, 分享給讀者, 我買了她一本書, 是我最好的參考讀物之一.
 
Sue French 的 Deep-Sky Wonders 專欄每次都有驚喜
 
如果你覺得以上目標都太簡單的話, "Going Deep" 專欄絕對是深具挑戰性的深深... 深空目標介紹專欄, 比如 M31, M33, M101 裡面的 NGC 之類的.

Going Deeeeeeeeeeeeep, 挑戰一下暗星雲吧
 
DIY 專欄也很很多同好喜歡的, 可惜小弟先入為主認定自己是 DIY 笨蛋, 所以幾乎都只有看看圖而已.

Gary Seronik 的 DIY
 
我相信器材版絕對是 S&T 引以為傲的一部分... 至少過去絕對是. 多少經典的業餘天文器材首發都是由此登場的啊, 不過我看了近年的幾十期, 感覺都像廠商捉刀的廣告文而已.

振旺這支最近曝光率真高
 
通常最後一頁會有篇天文家或超資深的業餘天文愛好者短文, 人與宇宙... 總有那麼些令人會心的哲理

You can share the view, but your feelings can only be shared with the universe
 
那 Sky at Night 呢? 只看過一期不能亂評論, 就把 "初印象" 講講就好.
前半段跟 S&T 類似, 天文新知, 天文知識... 後半部也有一大坨與觀測有關的內容, 首先是像行事曆一般的每日星空重點, 這跟 S&T 推出的另一個 APP SkyWeek 很像.

每日星空
 
也有深空專欄 Deep-sky tour, 不過我覺得難度沒那麼 "深", 而且介紹太簡單一點, 沒有太多關於該深空目標的天文知識說明, 有點可惜.

每個介紹目標都有 "檢查清單", 挑戰成功可以打勾勾
 
不過 S@N 的雙筒專欄就有料多了, 看完令人躍躍欲試

雙筒專欄同樣也有 "檢查清單", 挑戰成功可以打勾勾
 
月亮專欄的目標有夠難啦, 不像 S&T Wood 專欄的月球目標都挑小鏡子可以做到的

這些月球目標真的有難
 
觀測專題作的夏夜珍寶之旅, 規劃一條夏夜專屬觀星旅遊旅程, 從 M3 走到 M39, 我覺得其難度不高但精彩度不錯, 相當值得推廣

專欄 Jewels of Summer
 
這個太陽觀測快速指南不錯, 至少讓我知道白光太陽濾鏡下, 除了黑子以外原來還有這麼多東西可以看

左邊是透過 H-alpha 濾鏡可以看到什麼, 右半是透過白光太陽濾鏡可以看到什麼
 
最近觀星會曹大在推廣的無線電天文
 
哇... 居然有素描專欄, 真是太讚了...

教你素描喔, 有這專欄真令人感動
當然器材測試是許多人的最愛, 這期有 GSO 代工的 12" RC, Skywatcher 的 100ED APO, 還有是不是每本天文雜誌都有的啊? 振旺 CCD... 我覺得內容比 S&T 好一些, 廣告味沒那麼重.
 
這支應該是 GSO 代工的 12" RC, 評價不錯喔 
 
還有當月天文書籍推薦, 真的還假的? 有這麼多天文新書, 是誰在買啊?

尾頁同樣有邀請天文科學家寫的短文
 
看過電影應該不少人會有疑問, 如何避免國際太空站被撞吧? 太恐怖了.

就像本文標頭, 天文 "娛樂", 小弟當然不是專業書評也沒這個本事, 只是把自己心得分享出來而已, 說真的... 我覺得如果喜歡一件事, 就算廣告也很好看呢.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以出瞳徑大小來選望遠鏡及器材

當然這樣的命題只考慮到目視需求啦, 而且此觀點也沒什麼新意, 只是較少見到類似思考, 純粹分享一下不同觀點而已.

為什麼是 "出瞳徑"?

因為 "出瞳徑" (Exit Pupil) 代表的是人眼 "真實接收" 並感受到的光與像. 不管用什麼說法來解釋, 都沒有以 "實際" 眼睛的感受解釋來得直接與真確.

之前的筆記有談到比較多的出瞳徑相關內容:
目視天文的一些簡單閱讀筆記
有關目鏡一些簡單閱讀筆記

這裡就直接拿結論來應用好了, "出瞳徑" 的簡單公式可以用 "D(主鏡口徑 mm) / Mag (放大倍率)" 或者 "f(目鏡焦長mm) / 主鏡 F(焦比)值" 算出. 所以假設 10 公分口徑 F/8 主鏡搭配 20mm 目鏡, 其出瞳徑就是 2.5mm, 也就是說透過望遠鏡與該目鏡組合, 所有成像會在直徑 2.5mm 大小的光束圈圈範圍內傳到你的眼睛, 你的眼鏡看到的, 也正是這 2.5 mm 小圈圈內的全部而已, 不會再多也不會再小.

用下面這張表作例子說明:


最左欄是選用的主鏡, 以及藉三種不同的出瞳徑大小來評估.
EP < 0.5mm 是 "一般" 人視力開始出現大量雜訊, 難以解析出成像的臨界值, 當然... 因人而異, 有很多人可以到 0.4mm, 比 0.4mm 更小的幾乎就沒有聽說過了.
EP 3~4mm 是 "一般" 人觀測深空目標最清晰的甜蜜點,
而 EP > 7mm 就超出人眼瞳孔可以張開的理論最大值,
所以選了這三個值來做試算.

假設目鏡的廠規 AFoV是 70 度, 因為現在目鏡越做越廣角, 價格的選擇也越來越多, 現在廣角目鏡搞不好還比較好買. 計算的條件都是理論值, 一切假設理想狀況, 當然實務上沒有那麼好康, 多少要打點折扣, 表上黃色表示為其優點, 紅色表示其弱點.

以 F/5.5 的 Sky90 為例, 當出瞳徑小到 0.5mm 極限時, 其放大倍率就只能上到 180X, 也就是說放大倍率再高也難以辨識清楚目標, 因此如果要追求高倍率放大 (比如說 200X 以上) 效果, 它就不是一個好選擇, 況且此時要搭配的目鏡是 2.8mm 規格, 小於 3mm 規格的目鏡難買又貴看起來又不舒服 (eye relief 超短). 但是反過來, 只要 38mm 的目鏡它可以做到 5.4 度的大視野, 如果要尋星, 欣賞銀河, 裝進大範圍目標... 就非常理想了, 尤其面積大又需要窄頻濾鏡幫忙看見的星雲, 大出瞳大視野是很有幫助的, 這是它的優點與厲害的地方.

再看看焦長 2,030mm 的 C8, 5mm 目鏡就能做到 406 倍放大, 儘管視野只有 0.2 度 (12' or 720"), 不過看行星月面細節綽綽有餘, 但是相反的想要做出大視野以及夠亮的大出瞳就不容易了, 別說 7mm 出瞳徑 2.4 度視野, 因為 70mm 的目鏡根本就買不到 (而且還要 70 度的喔), 就算擺上 TeleVue Plossl 最長焦的 55mm, 也只能做出 1.4 度視野, 塞下雙星團都勉勉強強, 如果想要看大一點的星雲, 而且不至於見樹不見林就很難了.

長焦的普消鏡, 便宜又不至於有太多光學問題, 不過跟 C8 類似, 對付深空目標就有點捉襟見肘了, 純當行星月面觀察鏡倒還不錯.

有那麼多選擇, 也因此許多前輩總會先問, 要看什麼目標? 不同目標有不同特性, 而每支鏡子總有其擅長與不擅長的地方. 如果真要選一支什麼都做得到的鏡子, 它的能力必定相對平均, 沒有特別厲害也沒有特別差的地方. 往往當自己使用一段時間之後, 開始有所偏好時, 就開始嫌手上這隻太平凡, 作 A 可以 B 也可以, 但要做出很好的 A 或很好的 B 卻都不可以, 於是就開始想換鏡, 況且還有許許多多其它考量...

比如說, 我一直認為 200 mm F/6 的 Dob 會是目視者不錯的選擇, 相對價格不高, F/6 的光軸也不至於太挑剔難調, 要高倍可以到 400X, 要大視野 40mm 目鏡可以做出近 2.5 度, 能文能武又好養. 不過, 超過 1 公尺的長度實在有點長, 重量也不會太輕, 有些人不喜歡牛頓鏡離軸的彗差, 200mm 的口徑對 seeing 的反應也比小鏡敏感許多, 筒內氣流要花比較長時間作溫度平衡... 總之就是沒有樣樣好啦. 更奇怪的理由還有一大堆, 有人就愛折射鏡, 因為看起來才像望遠鏡, 也有人挑鏡是為了搭配自己的架台, 有人要輕便, 也有人要看起來像天文台的架式, 有人挑配色, 有人愛碳纖, 有人愛名牌, 也有人為了追憶某個牌子的榮光... 反正要買東西什麼理由都掰得出來... me too.

以 "出瞳徑" 計算一下, 至少可以避免掉一些不切實際的期待, 找到一個基本的框框做選擇. 如果是情感上的購買就... 挑自己喜歡的吧.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明星光環邊的 B 咖目標 - NGC 6144, Steph 1

日期: 2014-6-18 23:00 ~ 00:0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6144, Delta Lyra & Steph. 1
主鏡: TEC140 / T-Mount;
Seeing: 4 (Below Average); Transparency: 2 (Above Average); SQM: 18.64 ~ 18.84

奇怪... 現在上屋頂東西越帶越多, 搞得像做什麼大事業一樣, 明明只想在雲縫中搶個短短空檔而已呀? 該好好檢討一下, 清掉些東西, 斷、捨、離... 新計畫一個月後再來報告了.

俗話說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一點也沒錯, 本想抓住今年注定缺席的春天尾巴, 回味幾個像 M104, M101, M51... 等經典春天星系, 當然還有雙星組, 結果雲來雲去, 看起來只剩 "半尾" 天蠍不受干擾. 好吧, 就先挑去年不自量力想拿 3" 小折看的 NGC 6144.

NGC 6144 當然是 B 咖, 一旁不僅有大名鼎鼎的 M4 還有大火心宿二, 另外從天鵝頭前方開始一路延伸的 Great Rift 星塵雲 (dust cloud), 其邊界又剛好切於橘紅心宿二與天蠍頭那幾顆多屬藍色主序列中 B0, B1, B2 巨星之間, 不同顏色亮星們映照著星塵雲, 反射出多彩多姿的豐富樣貌, 形成大家愛拍的 "星空調色盤". 不過如果能把這些大卡司跟小角色全放在同個畫面, 有大有小, 有深有淺, 有亮也有暗... 這樣才自然, 自然就是美嘛... 跟人生旅程一樣, 很難一路順遂, 也鮮少一路衰到底, 向前看, 永遠相信自己就好.

冷門目標資訊少, 7.6 等星圖幫不太上忙, 通常此時就得拿出手機 google 一下了. 事實上能幫上忙的相片並不多. 當要做精細比對時, 所有星等亮度, 顏色, 大小... 每項細微特徵都變得很重要, 而大多深空攝影相片可能因為曝光一久, 星點的亮度與大小就失真, 所以要很有耐心一張一張相片慢慢找. 最後是在 140X~190X (XW7, XW5) 之間的倍率找到, 先前只知道 NGC 6144 在 "Antares 旁", 沒想到離心宿二還有一小段距離, 而且也沒想到心宿二光茫的威力如此強大, 是試著把它移到目鏡視野外, 才辨識出這個形狀怪怪不圓球的球狀星團 NGC 6144.

可憐的 B 咖, 不僅同類的 M4 掠奪你所有風采, 連只有一顆恆星的心宿二光芒, 都能掩蓋掉你僅存的色澤. 沒關係沒關係... 我會收留你當作自己的私房目標. 圖是用 41X (Panoptic 24mm) 畫的, 這樣看不見 6144, 而是把 140X 下看到的結果接過來, 完全為了整體畫面考量, 把 M4, Antares, NGC 6144 畫在同一圈圈內.



此時天空已佈滿一層薄霧, 其它深空目標是不用肖想了, 不過突然想到織女琴弦角落倒有一個從未拜訪過的目標: "史蒂芬生 1 號"... 光聽名字就夠冷吧? 拿這個名字去 google 10 頁可能都找不到. Steph. 1 其實沒那麼可憐啦, 大部分的星圖都有標, 要用英文去搜尋. 也有人叫它天琴 delta 疏散星團, 因為星團主角就是以 Lyra 分很開的視覺雙星 delta1 與 delta2 為核心. 稍微數一下大約 20~30 顆, 有大橘紅, 小橘黃, 藍白, 純白... 整個星團色彩繽紛多彩多姿.

我用雙目視畫, 立體感十足, 素描表達不出其美... 一點都沒有... 如果在這裡你只沉迷過 M57 與 epsilon 雙雙星, 給 B 咖 Steph.1 一個機會, 多看它幾分鐘, 也許麻雀也會變鳳凰喔.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彩色 M57

日期: 2014-6-11 23:00 ~ 00:3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M57, M13, Prrima, Izar, Saturn
主鏡: TEC140 / T-Mount;
Seeing: 5 (Poor); Transparency: 2 (Above Average); SQM: 17.64

剛剛要貼文章標籤時發現, 上次看星星是四月, 現在是六月, 居然整整兩個月望遠鏡都躺在防潮箱裏? 這卡櫃子買得還真是時候呢... 無奈的安慰, 不然要怎麼辦呢?


昨晚的月齡應該有 14, 風吹大得不得了. 而且自從上次摔了一跤後也都沒上過屋頂, 但是機會難得, 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套搬搬上屋頂, 還因為太久沒用器材忘了一些小東西, 下樓跑了兩趟, 幸好在自己家, 不會因為忘了什麼小零件拿不到而搥心肝.

屋頂上涼風徐徐, 廣大天際籠罩而下, 盡管月光閃閃依舊氣勢不凡, 沒想到夏天的星座都已冒出頭了. 透明度很好, 月光下還能辨識出天頂的武仙與西垂的烏鴉, 一時之下還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看起. 心裡盤算一下, 140 這支沒看過幾次深空, 今天就先從亮一點的 M57 跟 M13 開始, 然後再拜訪一下老朋友 Porrima 跟 Izar 這兩組雙星, 最後是今年一直沒看的土星.

M57 也是夏夜最具代表性的深空目標之一, 難的目標有其具挑戰性的吸引力, 但其實越基本的目標越容易欣賞其美. 自己也打算重新回到梅西爾, 花多一點時間欣賞, 暫別走馬看花的尋星之旅啦. 10 倍 42mm 的小雙筒就可以認出它大於星點的模糊身影, 7 倍 50mm 的尋星鏡也沒問題, 目光移向 Panoptic 35mm 視野, 28X 放大, 模糊身影漸現環狀輪廓, 環外緣淺抹藍紫色澤... 決定好構圖, 先畫一張廣視野圖.


然後變換目鏡/倍率, 順便比較一下 Denkmiere UHC 與 O-III 濾鏡在 M57 的效果, 倍率最高試到 280X (XW 3.5mm)... 沒有發現中央星點, 哈哈~ 色彩一直都在, 藍色為主, 紫色在藍色區域外圍, 剛看到的第一秒最明顯, 再盯著看, 顏色會像錯覺般的消失. 行星狀星雲應該是最容易看得見顏色的目標類型, 而 M57 是自己小小經驗裏色彩最豐富的了. 最後決定用 Binotron27 + Panoptic 24mm, 3X OCS (123 倍放大) 畫下比較大的目標圖, 環帶南北兩側雲氣稍稍濃厚一些, 看久一點雲氣是有層次的, 雙目視的辨識效果相當顯著.


接下來是 M13, 不過打算下次再好好來畫... 因為不知道球狀星團要怎樣畫啦. 140X (XW 7mm) 星點隨即解開, 有亮的, 暗的, 中間亮的... 頗為立體. 果真解 GC 的唯一處方就是口徑. 倍率再上去, 傳說中的螺旋槳就開始有點輪廓, 什麼時候輪到 10" DOB 出場呢? 目前是嚴禁自己搬它上屋頂的, 小心駛得萬年船.

Izar? 天啊... 寧視度爛到一個極限, Airy Disk 破碎不堪. 算了, Porrima 角度更低就別想了. 土星也是, 整顆球亂亂跳... 沒關係, 心情還是很好, 畢竟夏夜星空如此美麗, 能架起鏡子就很滿足了.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下雨下到發霉之隨想 -- 隨意與有意

這真是觀星以來最長一段陰雨天了, 就算難得白天露出陽光, 到了晚上依舊烏雲罩頂, 雨下到心都涼了, 除了翻翻書外實在不知道幹嘛才好, 幫鏡筒打蠟嗎?  >"< 好死不死自從 Sky and Telescope 年頭被 F+W 收購以後, 我僅有的天文娛樂雜誌從此不曾準時來過, 嚴格的說是 6 個月掉 3 期, delay 2 期, 氣得昨天洋洋灑灑寫一串去罵... 一氣之下改訂來自英國的 Sky at Night, 這是 BBC 出版的, 不知道會不會可靠些? (S&T 回信了, 六月之前都算送的, 七月以後每月九號前沒收到就自動延長一期, 有押期限算有誠意啦)

沒魚蝦也好, 沒紙本雜誌只好看看電子版, 7 月份有個主題在說所謂的 "結構化" 觀測... 嗯, 簡單說就是: 有目標, 有計畫, 也有紀錄的觀測. 作者聊他 "隨意" 觀星 18 年後, 從近兩年起開始認真作 "結構化觀測" 的心路歷程. 雖然自己觀星經驗沒幾年, 但對於作者的觀點頗有同感, 尤其前陣子比較認真每天畫火星之後發現, 的確做系統性的觀察, 別有一番樂趣與動力存在. 雨還是每天下個不停, 不過心還是要想想辦法不要冷掉囉.

任何嗜好, 如果有強而有力的支援團體或豐富的資源,  對維持熱度甚至精益求精是非常有幫助的, 3C 有, 攝影有, 賞鳥有, NBA 有, 愛錶者也有. 不過在本地不管是天文資源或支援團體, 相較之下就少得可憐. 偶有些品質不錯的個人網站... 我... 我就大膽的說了... 很多都頗難以親近, 一則可能是論述太深亦或設備太高檔 (設備高檔當然不是原罪, 以設備或知識霸凌才是 ^^"), 二則常見主人氣勢凌人... 我最厲害其他人都是笨蛋... 讓人想舉手問個問題的勇氣都沒有. 當然我這樣的認知是過分了, 個人網站就是個人嘛, 又不是要選總統, 何必當一支大家都愛的香草冰淇淋? 不過也正因如此, 個性內向英文又爛爛的自己開始尋找國外資源. 講到天文論壇, cloudynights 是大家都知道的熱鬧好站, 尤其只看不拍的人. Observing 子板下面有更多討論分板, 太陽系, 太陽, 月亮, 深空, 雙星, 變星, 裡面總挖得到你沒看過又精彩的目標, 至於器材版更熱鬧就不多說了. 還有雜誌, 雖然現在的雜誌快一半都是廣告 (其實我還蠻愛看廣告的, Shopping 也是一種樂趣 XD ), 但總有許多你不知道的新鮮事... 這些, 我認為都算 "被動式" 的支援資源.

那 "主動式" 的呢? 積極一點, 可以考慮加入一些網路社團. 加入小團體之後, 跟同好間的距離又更近一些. 就跟現實社會的小團體一樣, 比較容易有相同的語言, 相同的命題, 相同的目標, 可以一起吹牛, 也可以一起取暖. 比如說這個 60mm 俱樂部, 當你握著一把在本地被嫌到臭頭, 只配拿去認月亮木星的 3" 小折時, 60mm 的同好們會告訴你, 如何用它來辨識面紗與北美洲, 甚至找出 M31 裏面的 NGC. 說實在, 認真找一下, 北美那邊的觀星社團還真是有夠多, 雖然大多沒有令身在這裏的我們加入之動因 (因為用不到其資源), 但是網站裡不乏許多不錯的內容, 比如這個 "設定挑戰題目考驗團員" 的安排就很讚, 因為自己也可以依樣畫葫蘆試試看.

再積極一點可以考慮弄個認證, 讓自己的觀測有點意義而且感覺起來威風許多. 比如說 加拿大的皇家天文社群, 他們就設計了一些認證科目, 並提供紀錄樣板, 不限時間讓你去達成換認證, 有些有證書, 有些有徽章, 然後公布你的大名在網站以及他們發佈的刊物上, 你還可以加到你的網路簽名檔上, 炫吧? 這個美國的業餘 天文聯盟 也有不少認證項目, 梅西爾只是最基本的之一, 還有 NGC, 行星狀星雲集合... 很多啦, 其實想要有挑戰是絕對不會缺的.

RASC 會提供這樣的樣板給觀測者做紀錄


更進階就要考慮貢獻給天文界了, 比如說提供變星觀察記錄給 AAVSO, 或參加像 Sissy Haas 在網路上推動的雙星研究計劃... 等等. 越進階成就感相對就越高, 上次只是問 CMO 可不可以用他們的相片而已, 附上一堆醜不拉嘰的素描, CMO 就把 "TAIWAN" 列入今年火星觀測者/地區, 哈哈~ 爽得要死, 雖然一點貢獻也沒有, 但是讓 "TAIWAN" 出現在國際業餘火星觀測的社群耶, 哈哈...

一直以來自己都是隨意觀星者, 討論版看到什麼有趣的, 雜誌上介紹什麼好玩的, 或者後來也買了幾本書... 就按圖索驥找看看, 這樣一時也不缺目標啦, 不過系統性紀錄, 的確具有讓人充滿能量的感覺, 反正這是個一輩子的嗜好, 宇宙蒼穹又是如此無窮無盡, 多方面試試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