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小精靈星雲裡的黑點與七姐妹星團裡的反射星雲

別名小精靈星雲的 NGC 281 也是秋冬的熱門目標之一,看到它的雲氣不能說輕而易舉,但也不是非常困難;用窄頻的濾鏡,有過一兩次成功經驗,之後的挑戰就只是怎麼看才會像個 "小精靈" 呢?


這是多年前第一次畫的 NGC 281:



果然是 "有雲氣就好",雲氣最濃處沒錯,黑縫也沒錯,這是隻倒過來的小精靈;不過我很好奇的是當時 SQM 只有 16.15,看起來是將近滿月時...... 這樣也看得到? 有機會在同樣條件下要再試一次。






這兩張是差不多時間用同隻鏡子看的,也是頭上脖下倒過來的小精靈,不過下面那張 HD 5005 西側一小塊暗雲是怎麼回事? 然後倍率這麼小真的分得出細節嗎? 這張的星點超多,觀察條件應該不錯。



這也是低倍找雲氣的觀察而已



這張同樣以 HD 5005 為中心來認雲氣範圍;因為看過很多次對目標也熟了,就會開始找細節,比如說小精靈的嘴巴在哪裡呀? ---- 暗部形成的嘴張開朝上。


IC 1590 in NGC 281 (406/1800mm Dobsonian; 3.7mm Ethos for 486X or 6mm Ethos for 300X with Tele Vue Nabustar UHC)


認得出嘴巴後再來認眼睛,哪裡是眼睛? 每次看相片時我都會覺得 HD 5005 東北側有一小塊很顯眼的暗星雲像眼睛,所以我就把它當眼睛來認了。既然很小點,倍率就要拉高才行,順便標註一下來說明:


IC 1590 in NGC 281 (406/1800mm Dobsonian; 3.7mm Ethos for 486X or 6mm Ethos for 300X with Tele Vue Nabustar UHC)


拜 40 公分大口徑之賜,就算在平地陽台,不用濾鏡也能略略看見雲氣;以 HD 5005 為中心的星點們看起來更像一個星團了,HD 5005 的東側有兩顆 10.X 等亮比較明顯的星星,夾在中間又有三顆 12.X ~ 13.X 形成三角形的暗星,就貼著三角形的西側有塊暗星雲。由於倍率拉很高,解析度變差後,原來不管是亮的或暗的目標會糊糊的放大,這是 "找到" 目標的一個技巧,可以幫助 "認出" 但會犧牲掉看清楚其真正的大小與樣貌,所以看起來小精靈就有顆稍微大一點的眼睛啦!


如果倍率不要狂拉到 4~500 倍,用 300X 加濾鏡把雲氣凸顯出來做對比,這樣效果會更好嗎? 我覺得不會,跟拉超高倍的效果差不多。後來我也用 16 公分折射鏡確認過,怎麼確認看見的 "暗星雲眼睛" 不是大腦的雜訊? 主要是我看到的暗星雲是稍微長條狀的,長條朝西或西北西方拉長,跟天文相片一致,所以還蠻確定沒問題。不過 40 公分鏡看 "嘴巴" 輪廓一定比 16 公分鏡清楚許多,不管用什麼倍率都一樣。


另外一個是反射星雲:

Messier 45 在好天氣而且 seeing 不錯的情況下其實還蠻容易看見其反射星雲,雖然不仔細分辨很容易把這些圍繞在亮星周圍的雲氣當作亮星的耀光而已,但同樣的,曾經認真辨識過一次,之後就再注意到這些雲氣就不難了。





M45 裡的反射星雲都圍繞著亮星,NGC 1435 與 NGC 1432 這兩個比較有名,也是唯二有 NGC 編號的,上面那張是在昆陽看的,我覺得這張表達目視的感覺表達得蠻好,雖然說不要期待有天文相片畫面的結果,但也足夠清楚到可以認出雲氣範圍與方向。

NGC 1435 與 NGC 1432 的別名當然就跟著照亮它們的星星一樣: NGC 1432 叫 Maia Nebula,NGC 1435 叫 Merope Nebula。Maia 中文叫 昴宿四,Merope 是 昴宿五,到底七姐妹誰是誰? 中英文名又怎麼對? 我在第一次畫 M45 時還真的有標呢:




不過上圖共標了 9 顆星,不是七姐妹嗎? 多的兩個是誰? 我 google 了一下,看起來像個勺子的 M45 杓柄末端那兩顆居然是爸爸跟媽媽,昴宿七 (Atlas) 是七姐妹的父親應該沒錯,昴宿十二 (Pleione) 就是母親囉。

這次剛好碰到一個 seeing 超好的夜晚,我還真的第一眼就被這七姐妹的父母周遭不規則的雲氣吸引住了:


Atlas & CED 19o; Pleione & CED 19p in Messier 45 (CFF 160 f/6.5; 3.7mm Ethos for 280X)


雖然後來又看了好幾次,效果都沒 10/29 那晚來得好,Seeing 跟透明度的確都要很好才行。Atlas 周圍的雲氣向東側及南側偏,Pleione 的雲氣則稍向北方偏移,一大一小,一亮一稍暗,擺在同一目鏡視野看起來非常美。

2022年12月9日 星期五

同時看見的不同時

每次仰望星空,尤其當望遠鏡視野裝著 2 個距離相差甚遠的目標時,腦海裡常會浮現出這個念頭 -- 正在同時看著不同時間的東西呢! A 星球 30 萬年前的事、B 星球 1500 萬年前的事,還有 1.26 秒以前月球的事情同時出現在眼前。看星系時參雜很多前景星也容易觸發這種感覺,星點越多就越有景深淺的立體感,NGC 891 就是一個例子。


NGC 891 (CFF 160 f/6.5; 3.7mm for 280X)


我對 NGC 891 的感情真是淵遠流長,而且 NGC 891 不是那麼容易看到,但越是看不到就越想看到,曾經連續幾個月天一有開就在找,找到後來背景 (應該是前景) 星點都印在大腦,連睡前眼睛閉起來都會出現星點畫面的程度,我也一直忘不了蹲在大雪山門口 35K 路邊第一次認出 NGC 891 時的興奮之情...... 儘管如此,大多的情況下我還是找不到。不是說看到一次就永遠看得到嗎? 不是說經驗可以彌補天份嗎? 但就算現在已經算是有點經驗了,還是在宇老山上用 CFF 250 槓龜過;但也曾在透明度很好時,SQM 19.3~5 的情況下用小到 FC-76D 及 Kowa 82mm 雙筒看到過,真是個奇妙的目標。







這三張都是 2014 年畫的,我覺得都太強調目標主體,應該沒那麼明顯,10/19 那張連雲氣的位置都有點錯誤了。不過當時剛開始畫圖,技巧不佳,能把參考星點畫對就不錯了。



這是 2017 年用 Kowa Highlander 8 公分雙筒畫的,蠻接近實際目視感覺,我還記得那天的情況,當時好像是最後才去找 NGC 891,本來沒抱什麼希望,所以當目標出現在目鏡視野時的興奮之情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呢!




這是 William 兄借我他們家的 FLT-132 看的,目標畫的太亮些,看得見的部分,比例還算準,星系兩端沒辦法看到很長很完整,只有中央核心附近的雲氣,其實天況的透明度影響很大。



這是去年剛拿到 16" DOB 時畫的,也算準確,目標本體還是一樣畫得太亮,實際亮度的感覺以最上面那張剛畫的比較接近。


不管哪一年畫的,這附近星點不少,因此總會把星點相對位置都描好,然後再慢慢找雲氣範圍,如果觀測情況好,又會更進一步找濃淡差異之處,包括裂縫。說是裂縫,其實是暗色的塵埃,這時又能想像了... 想像看著夏銀河縮小、再縮小、再再縮小... 的對照,一霎那間好像整個人都飄在空中了呢!



NGC 891 附近有很多其它的星系,不過都很暗,以前在屋頂對這種 12.X 等亮的星系目標大多直接放棄,不過現在手上的鏡子都長大不少,因此還是會試試看:


NGC 910 (CFF 160 f/6.5;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50X)

NGC 910 附近的一堆星系大概只有它跟 NGC 906 比較有機會,不過這次之前失敗了好幾次,別說 16 公分鏡了,連用 40 公分鏡都看不到;這次看到除了因為經驗累積外,當時天況不錯也是主要原因,對 NGC 910 的印象就是核心頗亮而已。


NGC 910 (CFF 160 f/6.5; 3.7mm Ethos for 280X)


這次的天況更不錯,拜巷口那盞光明燈壞掉之賜,屋頂的星空暗度回到 10 年前水準。這次就不只核心跟核心引導出的雲氣了,實實在在的確認星系雲氣範圍。


NGC 906 (CFF 160 f/6.5; 3.7mm Ethos for 280X)

NGC 906 就很勉強,只能擺視野邊邊用 averted vision 瞄,還好可以持續看見來確認。


NGC 910 與 NGC 906 都算是看 NGC 891 後的小點心,以前總希望能夠多看一些新目標,看到就好,不管品質如何,跟衝百米一樣;不過現在比較喜歡看稍微簡單的大目標,步調放慢一些,樂趣也不同。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改上自動架台的松本式雙筒

 


這組松本先生製作的雙筒是我打算上山輕鬆享受暗空的王牌;既然要輕鬆,就不用刻意尋找什麼困難目標,因此靈活的手動架台就很適合星空瀏覽了。結果時至今日已經一年多沒上合歡山,人算不如天算... 在家閒也閒著,試試放在 RST-135 如何? 


把 L 架倒過來:




架式不錯,擺上 Nikon 18X 70mm 直視型雙筒,操作起來很順手,雙筒就該架中央嘛! 看起來就是正。


初試 OK,那麼 FC-76 DCU松本雙筒呢?要先算一下重量:



可以可以,這個重量對 RST-135 而言一塊小蛋糕而已,只是沒必要用原來的手動架台,脖子太長了,而且反正都上自動架台,用固定式就好。那就請廠長作一個吧:




沒多久就完成了,因為再三交代 "精度" ,免得兩支主鏡筒架起來準直差太多,所以廠長當然也沒漏氣,完工品整體精度準準準。架起來看看:







感覺虎虎生風啊!! 結果沒想到晚上實戰時就出問題了...

接近天頂時,DEC 軸居然難得出現 "失效" 的訊息,應該是背不動了。我猜可能是因為我怕 L 架卡到架台本身,因此把 L 架裝太高,然後朝天頂時重心往後移,整組的重量乘以加長後的力矩太大,然後又全由 DEC 軸支撐的關係? 

看來還是得用側架了,方向改回來:







側架後就沒問題了,不過還是要田野實戰後才能確認,設備上許多小問題只看規格表沒用的:



這次就很完美啦,雙眼看,就算只有 3 吋一些顯眼的深空目標看起來還是很美,尤其 1~2 度左右大小的星雲目標以及疏散星團:


IC 4665 (FC-76 Matsumoto EMS binoscope; 12.5mm for 46X)


IC 4665 是在蛇夫左肩,蛇尾巴附近的疏散星團,鬆鬆散散的,好找又好認,46X 用小視野的 abbe or 12.5mm 看剛好裝在 1 度視野內。




Collinder 350 (FC-76 Matsumoto EMS binoscope; 12.5mm for 46X)


Cr 350 也在附近,沒上個那麼明顯;南北向有一串 9 等亮左右的星星,圍著一些 10~11 等的,整體看起來更散更沒形了。



高倍小視野才需要追蹤,那就用 2.4mm 目鏡作到 238X,0.18 度超小視野追看看:

Collinder 419 (FC-76 Matsumoto EMS binoscope; 2.4mm for 238X)


Cr 419 也是小雙筒的好目標之一,跟 M29、NGC 6910 一樣圍在天鵝十字架中心周圍,倍率太低的話只能看到幾顆亮星而已,其它的要有能看得到 11.X ~ 12.X 能力的才挖得出來。 


希望能早日帶著這組裝備上山




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剛性十足的 16 吋 DOB 結構 -- DocTelescope

這是第二支請義大利 馬可先生製作的反射鏡,不過這次只作 "結構",沒鏡片,9 月底 10 月初終於完工,並順利運送抵達啦。


當初大整型的緣由在這:

30 公分鏡的小改與 40 公分鏡的大改


拍照對比一下這支 16 吋鏡身體大整形前後的差異:



我一定要先講一下到貨過程,因為實在太感謝鴻宇新竹店長阿勇了,好人一定有好報,沒有他的協助不曉得要怎樣開箱?



這次運送的兩箱共重 60 kg,馬可先生同樣釘了個堅固的木箱,然後用幾十隻螺絲釘鎖死;有了上次經驗,這次有先準備好電動起子,否則真的會拆箱拆到哭。不過 60 kg 的巨大木箱我單獨一人也沒辦法上下車,先請 DHL 的倉庫弟兄們幫我上,車當然也是阿勇借我的,我那台房車 -- 上面相片門外白色那台連想都別想。開到鴻宇新竹店門口,然後請阿勇幫我下車、拆箱、試組裝檢查,然後阿勇只是直催我趕快回家開光,他自己收拾殘局,收垃圾、分解木箱、丟回收...... 怎麼會有這麼熱心的年輕人啊? 


馬可先生的工與料都一流,加工也很精準;16 吋的大結構分解後拆成 4 件,最重的是 mirror box: 12.8 kg,個別每件都很容易握取,不用說帶上山,爬上我關西家屋頂都沒問題:








組裝也超級簡單直覺:

第一步跟第二步是組裝上鏡筒跟支架,這是目前我最花時間的步驟:



第三步是組合 rocker box 與 mirror box,其實只是後者放在前者上面而已,不用鎖也不用卡,放上去就好其他什麼事都不用做:




第四步... 其實這不算步驟,只是把兩組裝好的東西放旁邊而已:




第五步是裝主鏡,也是放上去就好,不用鎖也不用卡,放上去就好其他什麼事都不用做:




最後一步是組合起來,然後鎖上四支手轉螺絲,就全部完工了,是不是超簡單?




目前對我來說只有第一、二步驟還有些障礙,可能還不熟練,也可能支架還新有點卡卡的... 這步驟花比較多時間;不過組裝好後,上鏡筒與支架就沒再拆下來過,因此未來可能會更不熟練了。但如果沒有要上車帶出門,只在家裡用,是不用拆下來啦,也不會想拆下來,扛上屋頂也不用拆。


主鏡的 support 機制因為習慣 12 吋那支了,因此對這種僅靠重力支撐的 support 機制不覺得有麼奇怪之處:




16 吋主鏡用的是 18 點浮動支撐,支撐架其實有很大空間可以調上下,難怪馬可先生不怕我主鏡焦長量不準。


至於我最在意的 "平衡" 呢?




完全沒問題,這也是我最驚豔的部分。之前用過幾支不同、所謂 "ultralight" 結構的 DOB,"平衡" 總是無法與其輕量的特性並存,觀測角度低到一定程度就開始垂頭,但這支不會;也許是馬可先生做過很精密的調校測試? 也許只是把仰角的阻尼弄得夠緊而已? 仰角阻尼弄很緊雖然也是一個方法,不過可以想像當阻尼太緊時微調一定不順,但我現在發現成功的關鍵可能在 "整體結構剛性";因為阻尼緊就要用點力推,如果剛性不佳推起來就會 QQ 的,當然就難以順暢微調。以這支的剛性與阻尼而言,我覺得相當剛好,目前幾次 400X 以上微調都算順暢,而且不用擔心換目鏡時平衡跑掉,所以不用煞車也不用重錘平衡,真是太好了,連用雙目視平衡都很 OK!




剛性好的優點很多,能把調準的光軸維持得很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我收過的兩支馬可先生製作的鏡子,對焦座與次鏡位置的準直都是送來就是完美狀態,完全不用調整:





萬事俱備,就等天黑來開光囉:




40 公分鏡看 M57 是一個大環,環的粗細及層次輕鬆可見;M13 星點幾乎是粒粒鮮明,都快要有疏散星團的感覺了;下面這張是後來畫的,之前 16 公分折射鏡看得有些心虛的行星狀星雲 NGC 6813


NGC 6813 (406/1800mm Dob; 4.7mm for 390X or 10mm for 180X + O III filter)


當時沒有仔細去找雲氣裡的一個小黑點暗星雲,核心清楚雲氣向四週散,感覺就像一般的星雲而已,看不出什麼行星狀星雲對稱、中空環... 之類的特徵。


手動尋星沒問題,問題在目標在天頂附近時我不夠高了 >"<,試過幾種增高的方法後目前覺得這個最好:



因為反正板車外出時都會帶,然後它可站立的面積又夠大,高度對我來說也差不多剛好;雖然帶輪子有滑動的風險,不過自己用過幾次後覺得還 OK,動作不要太急躁就好。


當然也可以跟以前一樣這麼作:



讓對焦座稍微朝下方這樣就不用墊梯子了;可以是可以啦,不過如此一來目鏡視野的星點位置方向有點怪...... 怎麼說呢? 就是手機的電子星圖總是要轉個 90 度、100 多度,雖說星點位置是 "相對" 的概念,確認兩到三顆星位置後手動移動方向就不會錯,不過就是感覺不自然...... 所以最後我還是採用目鏡座 45 度朝上的方向,墊高就墊高,沒關係。


NGC 7789 (406/1800mm Dob; 10mm for 180X)

這是久違的卡洛琳玫瑰,也是我個人很喜歡的目標之一,能在自家陽台用大口徑彌補沒時間上山享用暗空的遺憾也不錯啦。


大鏡子用起來當然很過癮,不過天下終究沒白吃的午餐,除了要花心力... 或花錢改善其可用性讓它更親切一點外,比如主鏡需要長時間熱平衡、seeing 對大口徑的影響、風大時的抖晃... 等無可避免的物理因素都要有心裡準備承受。我以前不太在意熱平衡,覺得反正都看視野中央,邊邊的性能就隨便吧! 不過後來 12 吋那支用了零膨脹係數的玻璃,其快速反應立即上線的優勢再對比這支慢吞吞的 16 吋傳統玻璃,就開始不斷嘆氣了。




風大的影響也是最近才有較深刻的體會;因為有幾次操作總覺得高倍時對不準焦,明明光軸就調準了,星點也沒彗尾,難道是主鏡精度太差? 但冷靜下來想想,之前不會,而且換過身體後有時候也不會,曾經上到 5、600X 星點也夠細呀? 當晚稍後用折射鏡試也發生同樣狀況,才發現是風大以及 seeing 的影響;鏡子一大,受風面積大,風吹之後其實鏡筒是不斷微小震動的。


好吧,我也大概只能寫出這種 review 了,真對不起 馬可先生,因為他催我好久寫 review,結果寫完連自己看了都覺得沒什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