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諧波式赤道儀體驗 -- 小鋼炮 RST-135

坦白說望遠鏡的 "架台" 一向是我最不感興趣的部分,可是沒架台又不行,相較於其他器材 "架台" 沒什麼誘惑力。如果看到一隻好鏡筒 -- 比如發現 APQ 100 待售,不管多麼不實用,或者手上差不多口徑、焦段的鏡子已經好幾支... 照樣口水流滿地,目鏡也差不多;但 "架台" 則完全免疫,我的架台需求超少: 要穩、要輕、要好養... 這樣就好了!

講起來容易,實際上根本沒有能同時滿足這三種需求的東西。

回想一下自己曾用過有追蹤能力的架台還真不少,從 EM-11、EM-200、SXP、AP-WM、Avalon Linear、PM-1、Panther TTS-160,從來沒滿足過;基本上架台要穩就不可能輕,想輕就沒辦法那麼穩,跟鏡子一樣,別想會有什麼 "萬能鏡",所以也不會有什麼 "萬能架台" 啦,看看自己買架台的歷程就會發現,買輕的然後就會買重的,然後又變回輕的... 不斷循環,最後乾脆留下輕重各一支: EM-11 背中小鏡,TTS-160 背大的,原則能出動輕的就不想扛大的。

目前手上最大支的就是 TEC 140,全載時其實也還好: 11.6kg; EM-11 試過,背得動,但超過規格書的載重限制 (日本跟美國都標 8.5 kg; 歐洲標 9 kg) 總是怕怕的。




還有一隻大傢伙 250mm Cassegrain 可能下個月會來,估計全載時差不多近 15kg,這應該是我能上架的極限,不會有更大的東西了吧? 如果有個架台可以扛得動 15kg,而且本體重量能壓到 10kg 那該有多好? 想著想著... 前一陣子真的出現這麼一種新式架台,本體不到 5kg,載重卻高達 15kg,而且還不用重錘作平衡,加上重錘載重可以到 18kg...... 真是難以相信!


這種驚人的載重能力當然與目前市面上業餘主流的赤道儀構造大不相同,以我淺薄的知識了解,市面上的德式赤道儀的傳動/減速機制都靠齒輪跟渦桿,一齒一齒的咬合運行,除了咬合力只靠那接觸到的一齒外,齒間難免有機械上的誤差,越多 齒-次 的咬合,誤差的機率自然就越多;有豐富機械工具機經驗的書賢兄就說,他看拆過的天文用赤道儀,一直搞不懂為什麼都咬這麼幼秀 (淺)? 之前我的 Avalon linear 構造也不同,用齒條皮帶系統作減速傳動,據說運行時有 50% ~ 90% 的齒可同時咬合,因此 Avalon 號稱本體 13kg 能承重 22~25kg,而且無機械運行週期出現的誤差 -- 應該說很久很久才會出現,因為其週期相較於齒輪渦桿系統多上一大截。

至於這個市面上出現的新面孔,用的減速傳動機制是工業級機械手臂常用的 "諧和式減速系統" (Harmonic Drive),它的運作機制很革命性,沒有渦桿,多達 1/3 的齒與齒可以直接咬合,傳動直接有效率,因此可以做得體積很小但高負載... 網路上找得到許多諧和式減速傳動系統的說明,我太外行了,還是不要多寫免得貽笑大方。 ^^"

那耐不耐用? (好不好養?)....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目前火星上那三台探險車的傳動就是諧和式減速機制,三台加起來 7 X 24 已經走了 10 幾年都正常運作,而且在幾乎沒大氣層的火星耶! 你說耐不耐用? 嗯,很有說服力!

這樣的話,我的三個條件: 要穩、要輕、要好養,不就全部一次滿足? 不過天下可沒白吃的午餐,這個夢幻架台的售價高達 7,000 USD! 如果你跟同好說花 7,000 USD 買台韓國貨,買 MyT 或 Mach-1 都還有找很多,我想大家應該都會認為你瘋了吧? 沒辦法,諧和式減速器就是那麼貴,而且赤道儀有兩軸,所以要用到兩套。

好吧,這樣的話就忘了它吧!

沒想到四月的北美天文展,兩家 (Crux, RainbowAstro) 做諧合式架台的韓國公司的其中一家 RainbowAstro 推出一款入門的 RST-135,雖然載重比它的原型機 RST-150 縮水些 (沒平衡 13.5kg--30 磅; 有平衡 18kg--40 磅),不過報價幾乎腰斬;公司說主要是改用了另一家日本公司提供的諧合式減速器,而且因為量大要了好價錢... 換供應商會不會有問題? 管它的,他們敢整機保固 5 年,應該很有信心吧? 現在市面上的架台了不起就兩年,連三年的都少之又少;剛好最近得知景德光學的威廉兄跟 RainbowAstro 一次要了 10 台 RST-135 塗裝成 WO 最近賣最夯的小紅貓,於是厚著臉皮跟他要了一台,本來是威廉兄自己要留著私藏自用的,不過他大方把第一台讓給我:


RST-135 Mount with  7" ADM Dovetail Saddle



RST-135 Mount with  7" ADM Dovetail Saddle



整機不到 4 公斤,外型小巧可愛,裝在一個圓筒形像一般的鏡頭袋裏;小歸小,整體紮實沒有鬆散的零件,就像整塊石頭一樣堅硬。





這隻是赤道儀、經緯儀兩用的架台,而且沒有一般德式赤道儀可以鬆開/鎖緊的 DEC 與 RA 兩軸旋鈕,只有水平跟垂直軸可手動調整方向...... 嗯,頗不習慣。

那要怎麼找目標?

如果切到赤道儀模式當然得先對極軸,廠長說對完極軸基本上算是 "一星校正",如果有輸入座標以及日期時間資料,軟體就能藉此計算出其它天體目標的位置來進行自動導入,以及追蹤;這樣 GOTO 當然不會準,不過也至於差得太離譜,再用控制器移一移就好,等移到中央後用這個目標當第二星校正,如果依此校正到 6 顆以後 GOTO 的誤差可以在 2 arcmin 內;我是不用這麼麻煩啦,只要有控制器,我看著星圖手動找目標也很快,主要是 Tracking 不要差太多就好。RST-135 內建有 GPS,所以也不用輸入什麼座標時間之類的資料,裏面也有 Home sensor,使用前按一下,讓架台回到它機械上正確的起始點。至於對極軸... 沒極軸鏡對我來說就有點小麻煩了;RST-135 假設你會用電子極軸鏡,所以它有留 polar master 的位置也有附 Adapter,不過我哪會用啊? 所以我是把手機大致放準在鳩尾板上,然後用 APP 來對:





結果... 還算準 (其實也不一定,手機本身有時很不準),認真對一下,第一次 GOTO 的誤差還不到 2 度。因為對極軸有點麻煩,不想每次使用前都要重新調仰角,所以用完就讓它維持既有的仰角狀態好了,不過這樣就收不進它原來可愛的小圓筒,幸好整機夠小,後來買了個相機袋裝起來:








那經緯儀模式時怎麼 GOTO? 差不多,先把仰角調到正 90 度,鏡筒此時的初始位置要指向正南方,這樣做應該也算是 "單星校正" 的形式吧? 接下來就靠軟體計算了,同樣多做幾顆星的校正就會越來越準;不過到現在我都還沒用過經緯儀模式,想說赤道儀模式追蹤只有單軸馬達在轉,應該比較省電吧? 我問過韓國原廠的專家是說沒什麼差,自己實際用過幾次的經驗覺得真的很省電,每次讓它跑 2 個多小時也只用掉一格電。





第一晚先在室內試過各功能,然後才敢搬到陽台小小實戰一下:



沒作平衡還真不習慣,韓國原廠專家跟我說 "不要怕",哈哈~ 五年保固怕什麼? RST-135 有自我保護跟監測機制,控制器上也可以看到 RA 與 DEC 軸及主機板的溫度監控,過載/過熱會自動斷電。但反過來不用帶重錘,也不用作平衡... 整個程序超有效率,我有一個晚上因為雲開開關關的,那天還測背 TEC 140 呢,我居然不厭其煩的總共架了三次也拆了三次,沒什麼煩啊? 粗對極軸,接完線然後按一下 Home,上鏡筒,就開始工作了,超快速!!



比較熟之後才敢上屋頂,東西這麼輕巧,所以比平常少搬一趟器材:





這次算認真觀測了,架上 TSA-120 跟雙目視,上到近 300X 看木星調焦完全沒抖動,不錯不錯;雲太多,只畫了天琴座那邊一個奇怪的疏散星團:


Delta Lyrae Cluster (Stephenson 1; TSA-120, Mark V, 11mm Plossl for 82X)


昨天也畫了木星,同樣是背 TSA-120 加雙目視:


IO and its shadow transit (TSA-120; Mark V; 3.3mm TOE for 273X)


剛好碰到 IO 凌,"本體" 很明顯,"投影" 可能位置有點偏上,認了好久才認出。




TSA-120 搭 Avalon 的 T-90 腳架很穩,完全沒問題,不過相同組合背 TEC 140 高倍調焦抖有點久,超過 1 秒。


RST-135 for TEC 140


網路上看到有代理商說加重錘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平衡減輕馬達的負擔,而只是為了腳架的平衡,不曉得這說法有沒有道理?不過加了看起來是比較心安啦。以上面那張圖來說,抖動超過 1 秒的問題我想從兩方面來改善,其一是腳架,T-90 應該太弱,我有跟威廉兄訂了他們家新的立柱,不過還沒來,不然乾脆架在超穩的 TTS-160 柱腳上:





不過螺絲規格不對,這也還要等等;再不然先試試經緯儀用的木腳:




有改善,但也不是關鍵;而是上面這張相片裡的長鳩尾板,也就是前面說到我想從兩方面做改善的第二項。我請教了 CFF 的老闆 Catalin 先生,他覺得主要是 TEC 140 太長;所以我換過 20 公分長的夾具後抖動的情形大幅降低,等 WO 的立柱到了之後再看看能不能跟架 TSA-120 一樣好?其實搭這隻木腳架跟長鳩尾板我已經可以接受了。


貼一下 RST-135 背 TEC 140 運轉的影片看看:

Home --> GOTO M37





GOTO M31



最後回到 Home 點




轉動得超快!!



接下來就是好好享受它的輕便快捷吧!!




這幾天有蠻多同好,也有國外同好問我這隻架台的使用經驗... 果然不能亂寫,真的會有人看,哈哈~~

試過經緯儀模式了,其實也很好用,經緯儀模式的 Home 點是鏡筒水平指向正南方,切換架台模式後長按 Home 鍵就會回到 Alt 0 度,Az 180 度的位置,手機的指南針對一對然後就能 GOTO ,一樣,雖然剛開始不準,但多校幾顆星之後就很準了:


TEC 140 on RST-135 Alt-Az Mode


經緯儀模式對腳架強度的考驗更大,所以這隻木腳架一定不及格;另外小架台太矮,架在三腳架上沒辦法看天頂,會卡到腳;這隻木腳架伸長後又變得很弱,我接相機拍了一段星點移動/調焦的影片, 頗糟糕,放大看會更清楚,看來還是要耐心等大腳架到了再說。


TEC 140/RST-135; Alt-Az Mode with unfolded wood tripod (Bright Star)





TEC 140/RST-135; EQ Mode with folded wood tripod (Jupiter)
影片裡很抖的時候就是手正在調焦時,放掉後不到 1 秒就可以穩定下來:





如果腳架強度夠,鳩尾槽夾具用長一些,切赤道儀模式,以我的使用習慣來說背 TEC 140 觀測、素描... 高倍調焦的抖晃程度我是可以接受啦 -- 至少跟扛 EM-200 上屋頂這個選項來比,我想都不用想也會選稍抖一些的 RST-135。


Oval BA (TEC 140 on RST-135 mount; Mark V; 5mm LE/3.3mm TOE for 196X/296X)



Messier 4 (TEC 140 on RST-135 mount; Leica ASPH Vario + 1.8X Extender for 100X ~ 200X)


22 則留言:

  1. 谢谢分享。像TTS一样两星校准应该就可以了吧,不需要对极轴?
    之前也看过这家的赤道仪,说实话做工差了一些,颜值就更差一些,不知道新的型号怎么样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 EQ-Mode 下粗對完極軸就可以 GOTO 到目標附近了,我作過 2 星後有準一些,然後就懶得再去校準了,因為這種誤差對我沒什麼感覺 :-)

      作工我覺得還蠻不錯的,硬要挑剔的話是覺得幾顆微調旋鈕可以用不鏽鋼作,質感會好一些,不然有些塑料感。反倒是 TTS-160 的金屬切邊沒作導角,常常會不小心割傷或刺傷手有點討厭 ^^"

      刪除
  2. TTS的arm是这样的,我只能理解为丹麦风。。哈哈
    所以即使做两星校准也还是要先对极轴吗?

    回覆刪除
    回覆
    1. 差不多,不用對極軸也不用兩星,只要單星校準後就能 "粗略" 的自動導入 (因為內建的 GPS 已經把日期時間、時區、經緯度自動帶入了),不過在 EQ-Mode 要記得切換 "雙軸" 運行,如果是 AZ-Alt mode 就跟 TTS 的作法相同,預設就是雙軸運行。

      刪除
  3. 还有个问题,底部的规格是怎样的?我看到官网介绍说是40mm距离的两个M8孔,不过看你接的脚架好像不是这个尺寸的接口?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不過原廠會附送一個正中央有 3/8 英吋鏍孔的轉接盤,所以可以直接接一般相機腳架或類似接口的天文腳架,很方便。

      刪除
    2. 明白了,不知道如果架FS-152这种f8折射会怎么样,加抱箍和目镜双目等一起估计12kg左右

      刪除
    3. TEC 140+MKV+2 Docter 也差不多 12kg, 不過短一些 F/7, 我試過還蠻 OK 的,跑了差不多 1 小時運作正常,我看兩軸馬達、主機板溫度跟剛開機時差不多,好像也沒怎麼操到,哈哈~ 下個月等 CFF 250 Cassegrain 到了,如果架滿沒超過 18kg 我也會架上去試試看 ^^"

      刪除
  4. https://astromart.com/classifieds/astromart-classifieds/telescope-refractor/show/zeiss-apq-100640-mint-and-with-high-strehl
    擺了一陣, 前陣子才賣出去^^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還好沒看到,不然不知道要賣掉什麼來補? ^^"...... 開玩笑的,下次如果還有看到請私訊告知啊!

      刪除
    2. Ted对APQ有兴趣吗?实际效果可能会比较令人失望哦,尤其是非长焦的

      刪除
    3. 好啦,我放棄! 等 180 doublet 好了 ^^"

      刪除
  5. https://www.cloudynights.com/topic/654794-new-weightless-mount-rst-135/page-3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家比較關心攝影需求,我器材使用如此頻繁,晃個 0.7 秒比每次要扛出 EM-200 好上 100 倍,我是想都不用想都寧願給它抖 0.7 秒啦

      刪除
  6. 比較想了解拍攝深空時的穩定度😁👍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沒拍照,所以沒辦法回答您的問題, 其實你也可以直接寫信問 RainbowAstro,或詢問代理商喔

      刪除
  7. 回覆
    1. 不了解你說的 “拉線” 的意思... 我自己使用只有電源線跟控制線兩條就夠了

      刪除
    2. 其實即是在某一目標追蹤時的穩定度,因為赤道仪穩定,長爆光出來的相片星點就會圓圓的,如果不夠穩就會橢圓形或長條狀了😅

      刪除
  8. 了解,因為我沒拍照所以不知道會不會拉線,RainbowAstro 有粉絲專頁,應該有很多拍照的資訊分享 ^_^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