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美麗碳星與意外的繭星系 -- La Superba, NGC 4490/4485

人們越來越沒耐心瀏覽文字, 圖片多加兩句話都嫌煩, "短" 才是王道, 這可要多多練習才行. 星空目標也是, 前晚反正天況也不優, 抓一個獵犬座附近的 "星星" 就好, 不要太囉嗦. 這是顆碳星, 萬白之中一點紅, 而且聽說非... 常紅. 當年西奇神父對這顆星讚嘆不已, 於是取了個響噹噹的名字: La Superba.

月亮還沒下山, 架起 EM-11 與 Mewlon-210.
ㄟ... 不是天況不好, 幹嘛架大隻的? 其實是為了看花. 才過一夜, 春天山頭已撒滿片片雪白桐花, 大隻的這麼少用, 用來賞桐不錯, 入夜後看星星, 不用煩惱溫度平衡.




基本上傳統碳星是走盡主序星歷程, 邁向 "漸進巨星分支" (AGB) 接著行星狀星雲的位置. 氫融合完然後融合氦, 氦融合得差不多碳就跑出來, 最後碳分子比其它元素多很多, 光譜顯現出來就是紅通通的.

Y CVn (La Superba)


這顆碳星一點也不難找, 因為就算勉強瞄到也會立刻被它吸引, 實在是太顯眼了, 很亮的橘紅色, 就像顆寶石般, 鑲嵌在夜空優雅閃爍.


La Superba 原本是第二個目標, 當時正要從獵犬 Beta 星出發, 不經意瞄到目鏡視野邊邊居然有朵小雲氣? 果然口徑大就不一樣, 隨便撈都有東西. 查了星圖, 這裡還真有個星系 NGC 4490, 星系形狀看起來凹凹凸凸不太規則. 既然這麼亮就換上變焦目鏡看能上到多少倍? 這隻 Zoom 搭配 Mewlon-210, 倍率約在 135X ~ 270X 間, 出瞳徑 1.6mm ~ 0.8mm, 是想辨識深空目標 "細節" 時很好用的焦段.

看沒多久, 發現除了 NGC 4490 成橢圓形, 大約東西向以外, 其上方另有一坨暗暗的圓形雲氣, 對過星圖, 應該是 NGC 4485. 天文相片裏兩個星系相互之間略略交纏, 合起來就是別名 Cocoon Galaxy 的 "繭" 星系. 這一組星系也被收錄在赫頓.阿普 (Halton Christian Arp) 的 "特殊星系圖輯" (Atlas of Peculiar Galaxies) 裏, 編號 269. 當年阿普教授拍下許多奇形怪狀的星系, 可能是為了研究傳統螺旋或橢圓星系演化用, 圖輯裏共收錄了 338 個目標,  M51, M87 也在其中.

NGC 4490 被分類為棒旋星系的 SBcd, 據說有兩條明顯的旋臂, 不過從相片裏看不太出來, NGC 4485 則是 "不規則星系" 分類, 這個仔細看相片反而容易看出旋臂說, 還是我昏頭了? 很久以前這兩個星系碰撞到, 才搞得這付怪模怪樣, 目前推測是互相離開的過程, 不過經這樣一撞, 牽絲掛帶的, 也產生了不少恆星活躍生成的區域.


Cocoon Galaxy (NGC 4490/4485; Arp 269)

除此之外, 前晚也是用赤道儀尋星... 還好啦, 越練越熟. 有追蹤能力畫起圖來真是輕鬆多了.

Mewlon-210 on EM-11


結果還是囉囉嗦嗦寫這麼長,
人果然越有年紀就越嘮叨, 還好只是筆記.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沉靜的力量 -- Nikon 18X70mm IF WP WF

"天才洋溢"... 不管是物, 是事, 或人, 總帶著點浪漫, 有些飄逸, 與人間煙火隔著點距離... Leica 就是. 就算非頂級系列, 也沒完美無瑕的外表, 但目鏡視野內仿若伸手可及, 眼睛與影像之間如同真空般的潔淨視感, 往往讓人覺得有點不真實. 有些鏡子則不是, 它既沒最新科技鍍膜, 也沒用螢石或什麼特殊規格玻璃; 靠的只有渾厚壓倒性的規格, 紮實的基本多層膜, 研磨, 組裝技術... 在天才耀眼光芒之下很少被注意到, 直到它移到身旁, 握在手上, 方才感受到那股巨大力量, 而且沉默地.



Nikon 18X70mm IF WP, 在歐美名為 Astroluxe XL, 怎麼看都跟天文連在一起; 但在 Nikon 官網上資料的定位卻有點怪. 兄弟 7X50mm IF SP WP, "訴求" 無光學像差, 視野從中心到邊緣的銳利表現, 小字特別註明適合天文觀星使用; 不過大哥 18X70mm 沒有. 網路評價也很兩極, 喜歡它的人就是喜歡, 往往說不出所以然. 而其最常被提到的對手, Fujinon 16X70mm 擁護者多見舉證歷歷, 數字加圖表證明略勝一籌. 這在我選購時的確困擾了一會... 嗯, 是 "一會" 沒錯... 因為 Nikon 的 18X 還保有 4 度視野實在太吸引人, 還有自己莫名妙不理性的品牌情節.



拿慣小雙筒, 初持 70mm 感覺真的很大隻, 所幸重量比原先想像的輕許多. 握感不錯, 機身很粗壯, 不過畢竟已是 18X, 想用手持還是不太實際.



原廠只附一組牛角眼罩, 所以沒辦法帶眼鏡用, 只好加買平口眼罩... 今天剛好寄來. 本來嫌那組牛角眼罩嫌得要死, 但用了幾天以後就愛上它了, 遮光效果真是無敵.

貨真價實的 70mm 口徑

IF 指的是兩眼獨立對焦, 這個也不習慣. 不過一樣... 用久就習慣, 因為這隻定義 (我自己的定義) 在觀星, 所以其實一旦對好焦也不會再去動它了.

那麼效能呢?
前幾天我才把幾隻小雙筒對著大致是平行垂直線條的洗衣籃, 克難的拍了幾張相片想比較畸變程度.





對照圖的右下角, 是沒經過望遠鏡的格子, 都很正, 其它或多或少有枕狀的畸變, 如果看不清楚的話, 我還畫了直線...




趁白天拿來跟 "天才洋溢" 的 Leica Trinovid 10X42mm 對照一下:


Leica 不管小隻大隻, pincushion distortion (positive distortion) 都頗明顯, Nikon 相對還好.

色差部分都控制得不錯, 我把有色差的目標放視野中心與邊緣做比較, 程度上差異不大.



視野邊緣效果, Leica 好像完全不在乎這個, 不管日景夜景, 模糊區域都比 Nikon 大很多.



不過我一定要說, Leica 視野中間部份的成像實在是有夠好, 不管前一隻是什麼, 換上 Leica 就一定能發現差異, 甚至忍不住發出讚嘆的自言自語.


那麼夜景呢?




剛對星點調焦時心都涼了一半, 怎麼都拖彗尾啊? 木星色差還真明顯, 難怪官網沒寫推薦天文使用...

不過等架上腳架, 沉下心來對正目標, 眼睛貼好牛角眼罩, 重新微調對焦... 廣角下的星空仿若過渡至另一個世界, 不僅星點紮實細緻如針點, 立體感加上 18X 下的黝黑對比, 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剛剛手持那隻相同的鏡子. 當然亮星依舊有色差, 但是 70mm 口徑的威力的確不是 42mm 甚至 56mm 能夠相比. 我也找了一些比較靠近的星點, 移到目鏡視野邊緣觀察, 太邊邊的不算, 結果星點間的距離幾乎看不出差異, 甚至彗尾也不見了, 那之前看到那些爛星點是怎麼回事? 最後找了角度已經不高的 M81/M82, 然後是 M65/M66, 也畫了后髮座的 Melotte 111 疏散星團.


如果要做個簡單的結論, 我會說... 它稱職的發揮了這個規格該有的所有表現, 那可是 18 倍放大, 70mm 口徑的雙筒鏡呢.

平地屋頂上能用雙筒清楚看見 M65/M66, 這... 還有什麼好挑惕的呢?




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熊尾巴與龍尾巴附近的星系 -- M101, M51, M102, M88, M91

天況大好, 昨晚決定要一鼓作氣把剩下的春夜目標全部畫完. 而且好東西都留到最後, 嘿嘿... 終於輪到 M101 啦, 初學時不自量力挑戰多時, 卻一再失望的目標.

不過再次挑戰大魔王之前, 得先解決兩個之前的漏網之魚, M91 與 M88.

M91 號稱全梅西爾最黯淡的目標, 之前對它老是閃閃躲躲的. 由於天況好得不像話, 連后髮三顆只有 4.2~4.3 的主星都能目視的條件下, 決定捨棄東次將, 改由后髮 alpha 星出發, 並不是因為比較近, 而是跳板比較明顯.

結果跳跳跳... 跳到位置之後什麼都看不見, 心涼了一半. 自從這隻 Nagler T6 31mm 服役以後, 搭配 TEC 140 簡直無往不利, 至今還沒有幾個目標能難倒它, 如果用它還看不見, 那麼事情就有點麻煩了. 第二戰將是 Leica 變焦目鏡, 焦段大約 9~18mm, 果然 zoom 來 zoom 去就現形了. 最後還用 XW 7mm 作 140X 的細部觀察. 有點橢圓, 核心明顯, 看久似乎有外環... 當然不是真正的環, 依經驗很可能是外側旋臂.

Messier 91

M91 分類是棒旋星系的 SBb, 觀測條件好時會顯得比較橢圓. 它也是梅西爾 5 個遺失目標其中之一. 當年為什麼梅西爾先生會漏了它呢? 有人猜他可能是看到自己最愛的彗星誤判, 也有人猜他是重複看到 M58... 而正確答案在將近一世紀後揭曉, 1969 年有位美國德州的業餘天文愛好者 William C. Williams, 經過反覆推敲, 他寫了一封信給 Sky and Telescope 雜誌. 根據 Williams 先生的推測, 當年梅西爾應該是想以 M89 的位置推算 M91 的位置, 不過可能誤用了 M58, 因為相同的位移從 M58 推算, 正巧就是現在 M91 的位置, 除非梅西爾誤認了 NGC 4571 (這也是當年威廉赫歇爾先生的懷疑), 但 NGC 4571 太暗了, 有點不可能. 因此 Williams 才推測是 NGC 4548, 這個推測相當合理, 當然其結果也一直被承認至今.


 2.5 度同個視野早已看見晾在一邊的 M88, 這麼亮的星系當然要用高倍好好觀察.

Messier 88

M88 也是螺旋星系, 分類 Sc. 大約傾斜 30 度左右朝向我們, 角度很類似 M31. 它的旋臂明顯也對稱, 我可以分辨出類似外環的結構在東側, 甚至一直延伸半圈到西側.


處理完這兩個漏網之魚之後, 稍作休息, 然後把鏡子轉向大熊尾巴, 直接挑戰 M101.

M101 的位置很好鎖定, 不過同樣沒辦法直接從 Nagler 31mm 看見這個北天大風車, 最後還是靠 Leica 的變焦目鏡認出. 接下來畫圖也是一大問題, 一點點紅光就足以破壞需要的適黑程度, 所幸定位星點夠多, 不怕目標飄走拉不回來, 所以就先把星點標完, 再交互以 110X, 140X 觀察細節.

說它暗到怎樣? 倒也還好, 差不多類似上次找 M98 的感覺, 其實找到以後就一直看得見了, 而且長時間觀察, 細節會越浮現越多, 比如中央星點, 比如旋臂色澤較濃的區塊.


Messier 101


M101 視面積相當大, 好像快要有一個滿月, 如果以我素描的視野估計, 應該佔據一半的圈圈大小. 身為分類 Sc 的螺旋星系, 盤面又正對著我們, 理應可以看見分明的旋臂, 完整灑落拖曳呈現... 不過這只有在天文相片, 屋頂星空能辨識出核心就很了不起了. 也因為其活躍顯著的旋臂結構, 許多區塊都被後來的觀測者編成不同目標編號, 我有找到的就多達 10 個, NGC 5447/5449/5450/5451/5453/5455/5458/5461/5462/5471.


尾巴前面畫完畫後面, 調整一下, 轉向大手牽小手的 M51.

M51 就容易多了, 好尋也好認, 32X 定位好直接上高倍觀察, 但為了裝一些星點來構圖兼定位, 後來還是用 Leica 變焦目鏡畫, 然後 XW 7mm/5mm 作細節觀察. 兩團雲氣, 大的稍稍淡一些, 它是 NGC 5194, 也是 M51 的代表; 小團的是 NGC 5195, 一般就叫 M51B. 目視下儘管認不出旋臂, 但仔細觀察可以分辨出 NGC 5194 外圍似乎有一條環狀帶.

Messier 51

梅西爾當時發現 NGC 5194 時, 並沒注意到 NGC 5195, 好幾年後梅尚才發現, 同年 (1781) 梅西爾在自己私人筆記上註明: "這一對"...... 也因此通常我們講 M51 時是包含 NGC 5194/5195 兩個. 威廉赫歇爾倒是把它拆成兩個目標, 所以當硬要拆開來講的話, 才會有 M51A (NGC 5194) 與 M51B (NGC 5195) 的區別. M51 與隔很遠的 M63 同屬一星系群, 那個 M51B 顯然是另一個星系與 M51A 碰撞, 引力彼此交互作用, 往往讓接觸的旋臂更容易誕生新恆星, 其實這在宇宙中還蠻常見的呢.


我留 M102 到最後是因為其實 M101 與 M51 以前都找過很多次了, 陌生目標留時間慢慢尋. 結果一點也不難尋, 跳沒兩步就跳到.

Messier 102 (NGC 5866)

M102 也是超明顯, 什麼 9.9 等啊? 害我擔心了老半天. 分類為沒有旋臂的螺旋星系 S0, "0" 的話又叫透鏡星系, 通常核心很亮. 由於其角度傾斜可能只有 2 度而已, M102 幾乎是以側面正對著我們, 解析度很好的天文相片還能看見中央像根針一般的黑色暗帶, 也因此有個別名叫 "紡錘星系". 不過本名 NGC 5866 的它要佔據梅西爾目錄 M102 的正宮位置, 其實還歷經不少滄桑...


1781 年先是梅尚 "記錄" 了 M102, 然後梅西爾沒有仔細查證後就編入目錄(Ver. 1781), 絲毫沒注意到 M102 根本沒位置記錄, 只留下一段敘述, 大致是說: "編號 102 的雲氣介於牧夫 Omicron 星與天龍 Iota 星之間, 很暗, 旁邊有顆 6 等亮的星". 不過後來梅西爾倒是把位置記在他的私人筆記, 然後出了一個小改版(Ver. 1781a). 兩年之後, "傳說" 梅尚撤回他的發現, 澄清當時發現的 M102 其實跟 M101 是同一個目標.

用 "傳說" 是因為現在根本死無對證, 就算很多人信誓旦旦說梅尚自己承認搞錯了, 但證據呢? 證據是當時梅尚寫給普魯士皇家天文協會的信, 信還被翻譯過兩種文字. 此外, 梅西爾與梅尚都是非常小心謹慎的科學家, 當時的記錄盡管沒有座標, 不過對於編號 101 與 102 的 "描述" 差異很大, 怎麼可能把東西具體描述差這麼多的搞成同一個呢?

假設梅尚自白這件事可疑, 那至少梅西爾有個小改版 (Ver. 1781a) 可以追, 裏面還有座標呢. 根據梅西爾補的座標, 加上一年一年的歲移, 還有梅西爾犯過 RA 或 DEC 平移的錯誤可能, 一時之間出現了好幾個候選人, NGC 5866 (9.9), NGC 5907 (10.4), NGC 5979 (11.2), NGC 5905 (11.7), NGC 5908 (11.8). 這裡面當然以 NGC 5866 最有可能, 第一它最亮, 其次它的位置最接近, 另外就是梅西爾對目標描述裏那句 "旁邊有顆 6 等亮的星", NGC 5866 一旁正有顆 5.35 亮的星星, 想想看, 如果發現一個新目標, 旁邊還有顆這麼明顯的星星, 有可能會記錯嗎? 因此, NGC 5866 便成為目前最為廣泛接受的 M102 正宮啦, 原來當年梅西爾的位置記錄, DEC 沒錯, RA 卻活生生移動了 20 minutes.

以上資料也是從 SEDS 讀來的, 有點偷工減料, 有興趣的同好可以參考原文.

哇... 終於完成這一大堆春天目標了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雲縫搶南空, 烏鴉座附近的梅西爾目標 -- M83, M68, M104, M61, M49

威廉赫歇爾先生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 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 在他那個年代, 天文的主流是太陽系, 所謂深空天體, 星雲星系只是打發時間的小玩意, 當時全世界有史以來所發現的深空天體不過百來個, 這還包括梅西爾先生奮鬥多年的成果. 赫歇爾在 1783 ~ 1802 年間, 有記錄的掃描天空 401 晚, 巡迴了 1112 次, 總共記錄了 2500 個深空目標, 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原創發現. 這 2500 個目標編纂目錄, 分三次 (1785, 1789, 1802) 發表, 最後成為我們熟知的 NGC 目錄前身. 威廉赫歇爾先生原本是個音樂家, 三十幾歲才開始接觸天文, 同時他也是望遠鏡製造好手, 當年那隻18.7", 20 呎長的巨砲反射鏡對正天頂, 觀察 "經過" 目鏡視野的空域, 有系統一遍又一遍掃描, 加上妹妹卡洛琳的記錄, 校正, 星圖辨明... 終於完成人類觀測史上難得的成就.

以上都是從雜誌 (Sky and Telescope, Mark Bratton: "William Herschel's Extraordinary Night of Discovery") 看來的, 整篇文章都很有趣, 裏面最鼓舞我的一小段描述, 大意是說... 只要天空有開赫歇爾先生就能觀測, 即便天氣不佳也要等空檔鑽雲縫... 這太感人了, 現代人雖然身處夜空品質不堪的環境, 但滿手器材, 還有前人留下的種種智慧結晶, 不要說鑽雲縫, 天空都開了一半, 怎能龜縮在沙發當馬鈴薯而不上屋頂呢?

是的, 今晚雲朵飄飄, 觀察幾分鐘後發現, 南方天空還頗有機會, 想到多年來一直錯過的 M83... 決定今晚就捨棄上次漏掉的 M88/M91, 改以烏鴉座為中心, 把周圍幾個梅西爾目標畫畫再說.

M83 位於水蛇座 (Hydrae). 尋星... 如果與處女座的角宿一 (Spica) 以及烏鴉座的 Beta 星 (2.7等) 成三角形的水蛇 gamma 星 (3.0等) 看得見的話, 那麼就好辦啦. 我一直很怕找, 不管是 "螺旋" 還是 "棒旋" 這類 "旋" 字輩的星系, 特別又是正正面對那種, 但通常這類的星系又都很漂亮... 一開始用 30X 左右找目標, 勉強可以辨識. 定位好, 換了幾顆目鏡, 最後決定以 140X 畫圖, 200X 左右觀察星系細節. 初看是糊糊一團而已, 不過看久之後逐漸能分出濃淡不同區域, 這樣就很不錯了,換在山上看肯定漂亮.

Messier 83

M83 又被叫做南風車星系, 它是第三個被發現的星系 (排在 M31, M32 之後), 同時也是 "本地星系群" 以外第一個被發現的星系, 原因主要是位置實在太南邊了. 第一個發現 M83 的人也不是梅西爾, 而是另一位法國天文學家, 尼可拉·路易·德·拉凱葉 (Nicolas-Louis de Lacaille), 他在南非好望角觀測的, 拉凱葉修士專攻南天, 當時他命名的 14 個南天星座大多還保留至今呢. M83 生機勃勃, 至今已發現多次超新星事件.


下個目標 M68 就好找多了, 就在烏鴉 Beta 星附近. 剛找到時覺得好暗喔, 還有點像 M27 那種行星狀星雲的錯覺. 倍率一直上去以後, 雖然天況差, 難以解出星點, 不過外圍的不規則類似鍊帶狀的形貌讓我想到高倍下的 M13, 很快就確認其球狀星團身份.

Messier 68

M68 也是少見與其它球狀星團不同位置的一個, 長在銀河盤面的另一側, 距我們約 33000 光年遠, 跟 M3 差不多. 看了好一陣子星系, 出現個不同目標真不錯, 星系看到快膩死了,還好剩下沒幾個.


M104 算老朋友等級, 這也是初學者很好的目標, 以前找得要死, 現在不用 1 分鐘, 哈~

Messier 104

查了一下資料, M104 離我們沒特別近, 視面積也不小, 奇怪... 看起來怎麼這麼明顯? 它歸類於螺旋星系的 Sa. 這樣的話應該核心很亮, 旋臂沒那麼明顯, 加上盤面側對向我們, 傾斜角估計不過 6 度而已, 也許正因如此, 才讓 M104 容易看見. 大家都知道 M104 的暱稱是墨西哥闊邊帽星系, 星系內一條主要的暗帶正巧橫過盤側中心, 看起來像被橫切一刀的薄餅, 可惜天況不佳, 好不容易作到 200X 仔細觀察, 但明暗交界處可能因為繞射效應下糊掉, 只約略能分辨像上下不同深淺的兩層結構.

當年梅西爾發表目錄時漏掉 M104 (其實是梅尚先生發現的), 不過其私人筆記仍有記錄, 時至 1921 年才被著名的法國 "大眾" 天文學家卡米伊·弗拉馬利翁 (Nicolas Camille Flammarion) 補上. 說 "大眾天文學家", 是因為弗拉馬利翁寫了很多天文科普書, 科幻小說, 甚至通靈術, 酷吧? 弗拉馬利翁在一家老書店裏找到這本珍貴的梅西爾先生私人筆記, 他不僅一一推敲驗證, 最後還依照梅西爾的方法繼續尋找目標, 除了補上 M104 以外, 弗拉馬利翁先生續編了 105 ~ 119, 沒錯, 是 119... 不過只有其中兩個 (M47, M110) 是梅西爾目錄裏的目標, 其它不是, 不過都大有來頭, 比如說面紗星雲 NGC 6992/6990, 雙星團 NGC 869/884, 土星星雲 NGC 7009, 白玫瑰 NGC 7789... 全都赫赫有名.

看完 M104 之後有點心急, 因為地面延伸上來的雲靄越爬越高, 趕忙把望遠鏡調高, 先是 M61. 有夠難找, 差一點決定要收工睡覺了.

M61 也是螺旋星系, 歸類於 Sc, 核心較不明顯, 旋臂多且分離, 再加上盤面正對著我們, 視面積又大, 真是雪上加霜, 再加霜. 我用 30X (Nagler 31mm) 看沒有, 換上 Leica ASPH, Zoom 到 8.9mm 才察覺其存在, XW 7mm 也可以, 不過沒 Leica 效果好. 更慘的是很難畫圖, 因為紅光照沒 2 秒回到目鏡就看不見. 所以後來改變策略, 看久一點, 然後再憑記憶一次畫多一點, 形狀不太圓, 邊緣缺缺角角的, 可能是旋臂尾巴的視感.


Messier 61
梅西爾先生當年追彗星追到它, 也不以為它是一個星雲或星系目標, 連續誤判了好幾晚才發現原來它不會動. M61 是室女座星系團裏面最大也是最南邊的一個成員, 歷史上已發現多次超新星事件, 目前還是梅西爾目錄裏的超新星紀錄保持者, 第二名是前面提到的 M83. 而所有星系的總冠軍截至 2014 年為止 (參考 SEDS 的資料) 則是煙火放不停的煙火星系 NGC 6946.


M61 還沒看過癮雲就蓋上了, 剩下一點時間趕忙衝往 M49, 還好現在找星神速, 而且M49 也夠爭氣, 夠亮... 真的很亮.


Messier 49

M49 分類在橢圓星系的 E4, 不過看起來感覺沒有到 "4" 那種程度的橢. 體積不小, 可能僅次於同屬橢圓星系的 M87 與 M60. 觀察時發現星系內東側似乎有星點, 雖然畫的時候塗太用力也太大塊了, 不過真的有一 "點" 在那裏呀. 事後對資料才發現那可能是一個小小的伴星系, 不知道看到的是不是同一顆? 前面提到, M83 是本地星系群以外第一個被發現的星系, M49 是第二個, 結果今天看的這些目標還真都扯得上一些關係呢.

看來天氣要晴好幾天, 春天的目標所剩不多, 除了 M88/M91 以外, 南邊的畫完了, 就剩下北邊杓柄後面的 M101/102 以及 M51, 真高興.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小雙筒大目標

雙筒望遠鏡, 尤其是中小口徑, 往往被歸類為天文 "小物". 比如我們常會聽到類似:

"初學者最好先買支雙筒就好",
"雙筒只看看太陽月亮應該沒太大問題",
"未來如果不想用還能拿去賞鳥",
"小朋友也許會喜歡"...

這些說法多少隱含著, 或簡易, 或初習, 或便宜... 但就是少見嚴肅視之觀點. 我自己則是越用就覺得越好用, 而且遠超過原本的刻板期待. 因此分享一點點實際經驗, 僅為拋磚. 重點擺在觀測目標, 不敢多談器材效能, 希望不會被同好間行家高手們見笑.


若以 "觀測" 為目的出發, 選擇雙筒鏡除了使用上方便快速的優點外, 小弟以為最大的誘因不外乎 "大視野" 與 "大出瞳" 兩項. 因為其它功能一般望遠鏡多有辦法做得比雙筒鏡更好. 而需要 "大視野" 的天體目標又有很多是各式黯淡的星雲, 一般窄頻的天文濾鏡對此目標效果顯著, "大出瞳" 也正是窄頻天文濾鏡發揮功效的必要條件之一... 這些等一下再說. 先回頭面對另一個問題, 7X50mm; 10X42mm; 15X56mm; 16X70mm... 這麼多小 (好啦, "中小") 雙筒, 哪種規格對於天文目標的 "綜合" 效果最好?

7X50mm Vixen ultima
10X42mm Leica Trinovid

15X56mm Zeiss Conquest HD

頗為國外好評的 22X70mm WO ED/APO



Nikon 18x70mm

先不論 "視野" (雖然視野是選擇雙筒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雙筒鏡最直覺的規格就是 "放大倍率" 與 "口徑". 倍率高看得深, 看得仔細; 口徑大目標則亮, 那麼兩者之間誰比較重要呢? 看過兩個說法 (從 Sky & Telescope 雜誌社資深編輯 Gary Seronik 的 Blog), 不過都是所謂的 "經驗法則", 沒有什麼方法論, 當然也不會有什麼數學公式與運算.

RASC 年鑑總編輯 Roy Bishop 先生在 2009 年 提出一個很簡單的算法, Bishop 先生把它叫做可視性因子 (visibility factor). 算法無敵簡單, 就口徑乘以倍率. 7X50mm 的可視性因子是 350; 10X42mm 就是 420. 420 大於 350, 所以 10X42mm 看天文目標的 "綜合效果" 就優於 7X50mm. 合理嗎? 我本身的經驗是覺得有道理, 但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經驗.

資深雙筒天文愛好者 Alan Adler 在 2002 年雜誌的一篇文章提出他的綜效算法, 複雜一點點... 倍率乘以口徑開平方. 所以 7X50mm = 7 X (7.07) = 49; 而 10X42mm = 10 X (6.5) = 65, 因為 65 大於 49, 所以結論與 Bishop 一樣, 10X42mm 看天文目標的 "綜合效果" 優於 7X50mm.

依樣畫葫蘆, 雖然沒有絕對值, 但可由相對值推測... 比如說如果想買第二把雙筒, 哪個規格才會與原來那隻有比較大的差異? 15X56mm 依 Bishop 法算出是: 840, 依 Adler 法算出來是 112, 不管哪種算法算出來肯定與 7X50mm (350; 49) 或 10X42mm (420; 65) 差異頗大.


回到觀測, 特別是大視野目標, 看看小雙筒可以做出哪些大貢獻?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北美洲與面紗星雲.

底下的例子我圈出三個視野, 最大的是 6.2 度, 這是一般 7X50mm 尋星鏡以及 10X42mm 雙筒鏡看出去大致的視野; 其次是 4 度視野 (這也是我買雙筒的底線 -- 視野一定要超過 4 度) 這是15X56mm 那隻或是經典級的富士 16X70mm 以及 Nikon 18X70mm 的規格. 最小的圈圈是一般折射鏡搭配長焦目鏡常見 2.5 度左右的視野.

初尋北美洲星雲, 視野越大會越容易辨識

我的心得是, 剛接觸北美洲星雲, 視野越大越容易認出, 當然能到高山無光害的地方更好. 2.5 度視野理論上是裝得進, 但實務上很難分出輪廓與方向, 尤其暗星雲區. 如果有到 6 度視野, 連指標星天津四, 亮星天鵝 Xi, Nu 都能擺在同一視野當定位點, 這樣就很讚了.



小雙筒能看見北美洲星雲? 絕對沒問題, 筆記裏所舉例子都是實際上看過很多次的結果.

然後同樣是夏夜天鵝, 翅膀邊的面紗星雲,

面紗比北美洲暗一點, 不過在高山上一點都不難

雖然還沒畫過面紗, 不過面紗是自己對濾鏡學習與奮鬥的起點, 意義大大不同. 不管在山上, 屋頂, 陽台... 一到夏夜, 不管拿什麼鏡子都會想去找面紗. 而我看過最漂亮的面紗是在昆陽停車場, FC-76 3 吋小折,  UltraBlock 濾鏡, XL 40mm 目鏡作出 4.5 度視野, 東西面紗連同中間皮克林三角, 清清楚楚呈現在 14.5X 的目鏡視野裏. 當時還有兩三位攝影同好一起, 大家都看得嘖嘖稱奇, 因此我一直覺得 4 度視野是看面紗很重要的條件.


心與魂也是天文攝影的熱門題材之一, 雖然還沒在山上看過, 不過在屋頂上倒是看過好幾回, 也畫過一次.

IC1848/1805 可以在 6度視野下完美呈現

"魂" 相對 "心" 容易些, 多花一點時間耐心觀察, 會發現其實不難, 用 UHC 濾鏡很有幫助. 6 度視野以上才能把兩個目標一起裝下, 4 度不夠, 就算只想抓其中一個目標就好, 也還是需要 4 度視野才會比較舒服.



冬夜的大範圍目標之中, 玫瑰花與繭星雲也是雙筒鏡可以發揮的項目,
 
玫瑰其實不算大, 不過完整的繭星雲就很大了

我用雙筒鏡畫過很多次玫瑰星雲了, 就算細節不可能像天文相片那麼美麗, 但要 "查覺" 到玫瑰的形貌, 雙筒鏡沒有問題. 同樣, 使用 UHC 濾鏡雲氣會清楚很多.



加州星雲是另一個秋冬夜的大範圍目標例子, H-Beta 濾鏡最好, O-III 也可以. 不過因為手上只有一片 H-Beta 濾鏡, 所以目前還沒用雙筒 "畫" 過. "看見" 是有啦, 把濾鏡擺在其中一筒前方就能看見, 尤其在山上一點也不難.

加州星雲最好有 H-beta 濾鏡的幫忙




這是在大雪山上用折射鏡觀察畫的, 奇怪... 總覺得 2 度半視野根本不夠大呀?


除了需要濾鏡幫忙的大範圍星雲以外, 大範圍的疏散星團也是雙筒鏡的好朋友, 比如七姊妹與雙星團.
 
七姊妹用雙筒看更漂亮
看雙星團別忘了把肌肉人一塊拉進視野



還有兩個秋冬夜美麗的疏散星團目標很適合雙筒鏡觀賞, 可是大多數的人都忘了. 一個是金牛座的畢宿星團 (Hyades), 或叫做 Melotte 25; 以及英仙座 Alpha 星 (Mirfak) 周遭的 Melotte 20.


畢宿星團要有 6 度視野以上才好看

別忘了英仙座 Alpha 星周遭的 Melotte 20

講到 Melotte, 今年可是 Melotte 目錄發表的 100 周年喔. Melotte 目錄裏除了許多我們熟知並已編在其它目錄的目標以外, 還有很多沒被收進 NGC/IC 目錄的美麗目標.


雙筒望遠鏡的優點還有很多很多, 像之前提到的暗星雲 Barnard's E (B142/143)也是, 而且幾乎是雙筒鏡專屬目標. 雙筒鏡除了簡單易操作, 適合初學者以外, 還有許多可以嘗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