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小啞鈴 M76 與梅西爾馬拉松第一站 M74, M77

M74 與 M77 都是自己以前沒看過的目標; M76 看過是看過, 但淒慘得很... 好歹人家也有個 "小啞鈴" 的綽號, 不過就看過一個比星點大一些的小白點, 到底有沒有看對? 自己也懷疑得很.

腦海裡的星系觀察者都是亂糟糟大鬍子帶頂帽子, 遮住快掉光的頭髮, 穿怪異的 T 恤叼著菸斗, 身旁立著巨大無比的 DOB... 奇怪, 為什麼會有這種畫面? 星系一直是自己觀察的大罩門, 東閃西躲, 現在立志要畫完梅西爾, 星系就占了整個目錄 110 個中的 39 個, 躲也躲不掉, 還是要好好練習一下. 大 Dob 扛不動, 腦筋又動到折返鏡, 要不要弄隻好點的折返鏡呢? 比如說 u-210.

M74 與 M77 是梅西爾馬拉松起手的兩個目標, 因為屆時傍晚都快西沉, 一絲絲餘暉中要趕快攻克, 尤其是號稱全目錄中最暗的目標 M74. M74 在雙魚座內, 最靠近它的亮星是雙魚座 3.6 等的 Eta 星, 暗而且附近又不熟, 比較好的找法是用相對亮且好認白羊座 Alpha 與 Beta 兩星連線去定位到雙魚 Eta 星當 Leading star. 不過就算定位到, M74 這麼暗也不好認, 還好 M74 不小, 試著不斷小小的移動目鏡視野, 果然就認出來了, 光害下看不到細節, 不然這個正正面對我們螺旋星系應該非常美. 我看很久, 覺得有看見核心似的中央比較亮, 有點偏左邊.


M77 就相對容易多了, 除了尋星碰到一些小麻煩外. 最主要是 M77 在鯨魚座 (Cetus), 一個從來沒去注意過的星座. 還好鯨魚 Alpha 有 2.5 等, 方向搞清楚之後居然 3.5 等的鯨魚 Gamma, 4.1 等的 Delta 也目視得到, 那就太好了. M77 很容易就認出來, 主要是它比較亮, 仔細看它的邊邊還有一顆 10.8 等的星星, 10.8 等是很暗啦, 但連著 M77 就蠻有趣的, 也看得見亮亮的核心.


M76 是再隔一天看的, 這個區域以前曾經找到天荒地老, 所以目鏡瞄一瞄就覺得蠻熟悉. 不知道是設備變好還是經驗也變多? 用尋星目鏡 Panoptic 35mm 定位時就注意到了, 第一個感覺是怎麼這麼大? ...這是相對以前的經驗啦. 低倍率時用 O-III 濾鏡感覺雲氣的確比較濃厚, 高倍率以後則可以不用濾鏡欣賞, 長方形, 可以分辨出兩頭比較大一些些, 旁邊有星點, 最後用 XW 5mm, 196 倍放大來畫, 是個很可愛的小啞鈴.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跳跳馬 NGC 6910 與疏散星團 M39, M34

網路論壇上時常可以看到人家在討論 "你最喜愛的梅西爾天體" 或 "你認為最無聊的梅西爾天體", M29 與 M103 通常都能在 "最無聊" 清單上名列前茅, 可能因為長得小而且星星又少, 實在有愧身為梅氏疏散星團中的一員. 不過據說梅西爾先生當年這份清單的候選資格是 "看似彗星", 如果以小雙筒對準這兩個目標仔細看看, 其實還蠻像的呢.

天況不好時, 疏散星團是少數還能解解饞的好目標, 加上最近立志要畫完梅西爾, 所以...

M39 跟 NGC 6910 是同一天畫的, 應該不太好 hoping, 離 leading star 這麼遠, 附近星星又多. 還好這個星團亮, 雙筒鏡隨便就撈到, 還不小呢. 雙筒鏡撈得到, 我最愛的高橋 7X50 尋星鏡就幾乎沒問題. 星點算疏, 星團裏的成員大小顆差蠻多的, 看顏色應該算年輕. 這顆我標完星點位置後, 又再巡視一圈把亮星暗星的相對大小重新修準一點.


這種容易的目標帶隻 3" 小折就好, 幹嘛用大隻的? 這個... 買都買了, 多用幾次才甘願, 用 100 次每單次就是成本除以 100, 要用 1000 次才行.

下個目標是 Sky at Night 素描專欄掌門人 Carol Lakomiak 的九月份推薦, 暱稱 the Rocking Horse Cluster 的 NGC 6910. 這個星團很好找, 就在天鵝十字架中心那顆星旁邊而已, 小雙筒就能抓到中央那兩顆帶點橘色的亮星. 如果你硬把它想成一隻馬的話其實還挺像的, 不過台灣哪有什麼人騎馬?


M34 是昨天晚上畫的, 搞到半夜兩點才睡, 快累死了... 不過不是因為它, 是因為 NGC 206, NGC 891, NGC 185, NGC 147 這些星系啦. M34 也不難找, 夾在仙女 Garmma 與英仙 Beta 中間, 撈撈就有, 哈~


那個素描簿一直有背景真討厭...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又買了一支雙筒鏡 -- ZEISS CONQUEST HD 15X56


望著眼前方塊藍旗, 簡潔俐落的白字刻著: ZEISS

"這簡直就是一個夢想!!"
當盒子打開的霎那, 腦袋裡真的就只有這句話...

ZEISS 當然沒有離現實那麼遠, 至少眼鏡鏡片我一直都在用 ZEISS, 不是最貴也不是最好. 而且 ZEISS 大部分雙筒鏡都比紅軍 LEICA 與綠軍 Swarovski 便宜, 連 Nikon 高級款都比它貴. 不過 ZEISS 卻是在自己不管資訊或物資都貧乏的少年記憶裏, 少數具有崇高地位的名字之一. 天文器材我很喜歡高橋, 甚至沒機會擁有過的老 GOTO, Nikon... 也都氣質出眾, 不過 ZEISS 則屬於另一個世界, 完全不同等級, 這是情感, 無關技術.

最近一年, Leica 這隻 10X 42mm 帶來無數驚喜, 甚至顛覆了許多陳舊觀念. 6.2 度的大視野, 加上 4.2mm 的出瞳徑已足夠加上窄頻濾鏡探索更多挑戰性的目標. 不過人總是貪心, 永遠希望再看多一點, 深一點... 10X 很好, 15X 不更好? 喔... 為什麼不是 20X, 40X... ? 因為到達那層倍率, 雙目視裝置就出場搞定啦.

如果考慮這段倍率, 首先會想到的是 Fujinon FMT 16X70 與 Nikon 18X70, 兩者口碑既好, 不僅視野維持 4 度以上, 出瞳徑也有 4mm 左右. Fuji 還有專用星雲濾鏡可搭配, 加上最近日幣跌得一塌糊塗, 所有條件都那麼完美... 事不宜遲, 立即來詢價. 邊詢邊看, 邊詢邊看... 不小心瞄到最近論壇裏捧上天的 Swarovski SLC 15X 56mm, 口徑比 70mm 小沒錯, 但也比 42mm 集光力多了快 8 成, 想到當時在上宸試這隻 42mm 完敗 Vixen 50mm 的往事, 56mm Swaro 會輸給 70mm Fuji 嗎? 況且大部分觀測時間都在有光害的平地屋頂, 70mm 能比 56mm 多發揮多少優勢? 想到這, 內心又開始動搖.

不過 Swaro 實在有貴, 就算在美國買價錢也跟一隻高橋 u210 差不多, 怎麼樣都下不了手. 此時 ZEISS 今年四月剛出的 Conquest HD 15X 56mm 就讓人無法移開目光了, 而且價錢便宜 Swaro 一大截. 比較一下規格, 越看就覺得越超值, 鏡片是 ZEISS 最高級的 T* 蓮花鍍膜, Made in Germany, 視角比Swaro 大, Eye relief 也比 Swaro 長, 菱鏡設計是光路比較少的 Abbe-Koenig 式... 怎麼看怎麼好. 牙一咬就下訂了... 訂到了嗎? 不, 美國禁止輸出此產品, 有店家引述的條文居然是 “武器禁運", 真是太誇張了. 還好最後鴻宇的蕃茄兄幫了這個忙, 價錢合理, 跟自己連運帶稅買差不多, 況且美國買不到啦, 歐洲還賣比美國貴, 不是說德國製的嗎?

結果沒等很久, 差不多兩禮拜就到貨了


真的有大隻, Made in Germany 的大菜頭


有一條擦拭布, 說明書上也有簡體中文跟日文, 其實只有 15X 56mm 禁銷而已, 說明書是通用的


我猜貨源還是來自美國, 因為保卡上有寫呀, 跟 Leica 一樣, 都有 QA 親筆簽名, 保卡上還有放大粗字提醒, 不要賣到美國之外, 也不要接受美國以外的退貨, 叭啦叭啦...


台灣總代理提供 10 年保固, Swaro 是 30 年, 不過原廠保單是有條件下的終生保固. 原廠附上很漂亮的鏡筒固定架



不過我還是喜歡 Leica 那種綁帶子的比較方便,可是綁這個大傢伙有點勉強...



跟 42mm 一比,56mm 真是明顯大一號





疊疊樂,最上方是 10X 25mm



我在店裡也試過 Swaro, 基本上 Swaro 手感最好, 不管調焦或手握都是, Leica 最差; 眼罩及護蓋設計我比較喜歡 Zeiss, 穩靠又不會太緊不方便, Swaro 也不錯, Leica 似乎就不太注意這些細節... 不過這些都是外觀感覺, 光學品質上就不同了, 都不是其他廠牌雙筒鏡能比擬的, 日景不論色彩鮮豔度, 飽和感, 對比... 連外行人都能感覺差一個檔次. 貼完相片,最重要的還是想知道到底性能如何? 簡單的跟 42mm 作個比較

基本上 15X 與 10X 的差異是一定看得出來的. 先對一下 M45,15X 的星點數量幾乎是 10X 的 2 倍以上. 以雙星團而言,10X 大約是比 "查覺" 多一點的程度,而 15X 就可以 "欣賞" 了,很有挑戰性的 M33 在 15X 下比 10X 濃厚許多,有一兩條旋臂若隱若現,3.7mm 的出瞳徑仍然在我看深空的甜蜜點裏. M29 與 M103 這種又小又稀疏的星團也沒有問題, M29 的兩串外八星串可以分出幾顆星點, 10X 下只有一小坨糊糊的.

星雲呢? M57 雖然小但同樣比 10X 明顯大許多, 讓你不必很用力才能看見, M27 看起來是長方形, 以雙筒鏡而言是相當滿意了. 隔天早一點趕快看 M8/M20, M8 看到不稀奇, M20 帶雲氣就很令人驚豔了, M20 上頭一點點的疏散星團 M21 星點也粒粒分明, 再往上推到 M24, 兩旁的 M23 與M25, 射手壺蓋頂兩旁的明顯球狀星團 M22 與 M28; 回到 M24 繼續往上走, 小小的M18, M17 不用濾鏡也 OK, 甚至 M16 的雲氣也不加濾鏡搞定, 面積比 M17 還大; 再往上走就快到天頂了, M11 與鄰居 M26 不是問題... 看起來可以拿來挑戰梅西爾馬拉松喔, 哈~ 開玩笑的, 不是很有興趣. 既然到了天鷹座, 暗星雲巴納德 E 也可以分辨一半以上. 已西斜的眉月山稜線清晰俐落, 土星則只看得出環拉出的長條, 無法看見環與球體間的黑縫.

其實目標測很多啦, 也沒辦法全都記住, 總之... 15X 的雙筒鏡已頗有 "天文望遠鏡" 的感覺與架勢了, ZEISS 的色澤飽和度十足, 與 Leica 的科技冷冽感差異很大, 許多老一點的疏散星團看起來都色彩繽紛. 整體而言星點算細緻, 不過我覺得 Leica 的星點更漂亮, 亮星如織女, 心宿二都看不出色差, 不過星茫嚴重, 不曉得是因為寧試度很差的關係嗎? 因為星茫很平均也不固定, 不是彗差或像散. 視野周邊一直推到大約剩 10% 左右星點才開始劣化, 這點比 Leica 好一些些. 不過 15X 一定得上腳架, 小腳架架著還很抖呢. 另外, 4 度視野我認為是一個門檻, 一般雙目視不管怎樣搭配都做不到 4 度視野, 雙筒鏡 20X 以上也沒有做得出 4 度以上的款式... 所以不管倍率與口徑再上去的效果就跟用雙目視重疊, 換言之, 若以 "規格" 論, 大概這是我最後一支雙筒了, 嗯... 希望是.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眨眼星雲 NGC 6826 與不起眼的疏散星團 M29

講 "例行" 是太言過其實了, 我還沾不上一點 "嚴肅觀星者" 的邊邊, 差得遠咧... 所以是例行趣味不是例行觀測.

不過家住鄉下有個好處, 只要是有星星的夜晚, 架台鏡子組一組, 幾分鐘就可以就定位, 其它的東西就目鏡星圖素描簿, 一個包包一隻手搞定. 天氣好的話通常會爬上屋頂做比較長時間的觀察, 屋頂四周視野幾乎沒有阻避, 可以好好物色哪個方向哪塊天區最優; 要是天氣不怎麼好, 就停在陽台, 可選擇的空域少一大半. 不過星空浩瀚最不愁的就是 "缺目標", 有沒看過的當然很好, 看過的也可以再看, 而且現在喜歡塗塗描描, 簡單無聊的目標正好當練習. 這兩天 (9-18/19) 就是不算好的夜空, 颱風將臨, 雲朵片片, 最適合打游擊了.

颱風在南邊, 東南方一片黑壓壓, 西北邊有些雲縫, 先複習一下仙后窗外的幾組疏散星團. NGC 7789 白玫瑰層層綻放, 美麗依舊; NGC 7790/7788 沒有月光干擾之下更像一組迷你版的雙星團. 鏡頭往西邊轉一些些, 下個目標是很久沒拜訪的 NGC 6826 眨眼星雲.

沒想到尋星踢到大鐵板...
我記得 NGC 6826 跟 Veil 剛好各在天鵝兩隻不同翅膀; 尋 NGC 6826 的 leading star (出發點星) 是沿著翅膀第二顆亮星 3.8 等 (第一顆是 2.9 等的天鵝 delta), 很暗吧? 在鄉下地方還 OK, 住在市區的同好會羨慕死, 哈哈~ 可是今晚看不見, 看不見的話就要多費許多手腳, 況且這通常代表就算尋到, 目標也可能看不見. 那附近去得少, 星星又多, 加上 PN 通常不大, 只好翻開星圖重新好好研究一下進攻策略... 這段尋的過程就先省略, 總之還是老方法... 第一, 把倍率拉極高, 觀察周遭星點哪些還銳利如針點? 哪顆不管怎麼拉都糊糊帶盤面的? 這個動作要有耐心, 一顆一顆仔細比對, 就像淘金一般; 還有一個手法是套上 O-III 或 UHC 濾鏡, 此時觀察的是亮度變化, 有哪些暗下去? 又有哪顆屹立不搖? 這兩種方法都是篩選, 不過要是你已經看過目標好幾次, 大腦會殘存一種奇異的第六感, 眾星之中你獨獨對它有感覺.


NGC 6826 別號眨眼星雲, 有一說是這樣的... 因為中央快變白矮星的垂死恆星亮度比先前拋向外層的物質亮, 當人眼直視時, 分布在中央且對色彩較敏銳的 Cone 細胞對此類 PN 中央部分較有反應, 而分布在四周邊緣的 Rod 細胞對外層較有感覺, 因此在某種程度的出瞳徑下, Cone 與 Rod; 中央與四周, 不同的視覺反應交錯形成一閃一閃的眨眼效果. 低倍放大下藍色頗為明顯, 隨著倍率拉高色彩也逐漸消失, 200X 以上可以發現中央核心較亮, 外圍環繞較暗的一輪圈圈, 我是看不出一般別人拍的照片裏兩端亮點啦, 不過高倍下不需要濾鏡也能看得蠻清楚的.

最後趁雲蓋掉之前趕快再畫一個梅西爾, 頗沒看頭的 M29.


小小的沒幾顆星, 排成外八兩列, 我用到快 300X 也沒多看到幾顆星, 不過也可能雲太厚了, 因為肉眼一看都是雲, 沒用望遠鏡還真的什麼都看不見, 反過來說... 也真厲害, 雲蓋光光還看得見, 也許梅西爾真的用雙筒就搞得定...

真想來管 15X 56mm 看看有什麼本事?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望遠鏡放大倍率以增加對比的迷思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對這個課題這麼有興趣? 雖然以前很多篇都有片段提到相關內容, 但都零零碎碎的, 決定要再筆記一次整理起來.

目視天文的一些簡單閱讀筆記
有關目鏡一些簡單閱讀筆記
星系的觀測亮度與大小
夜空觀測品質 -- Sky Quality (Meter)

說 "辨認深空目標是一種對比的技術" 應該頗有幾分道理.

點光源不算, 想想看... 深空目標是一個具有 "延伸面積" 的標地, 它有亮度 (illumination), 如果此亮度以 "星等" 表示, 除以其面積 (以秒角平方為單位), 算出來的結果就是我們熟悉的 SQM 值(SBdso: Surface Brightness of DSO).

目標落在望遠鏡目鏡的視野圈圈中, 視野其它部分是天空背景, 該 "背景" 同樣也是有亮度有面積, 同樣將其亮度除以面積平均一下, 得到 "背景" 的 SQM 值 (SBsky: Surface Brightness of SKY)

兩者單位面積亮度的對比: SBdso/SBsky 就是 "對比"比率 (contrast ratio), 當這個對比比率小到 (反過來就是大到) 某種程度, 人眼就能分辨出差異, 於是從茫茫天光中辨識出目標. 剛剛講的 "某種程度" 叫 "對比門檻" (contrast threshold), 這個門檻因人而異, 有人很敏銳, 差一點點也分得出; 有人比較遲鈍, 門檻必須高一些.

舉個例子, 假如用一隻口徑為 60mm 的望遠鏡, 而我自己完全適黑過的瞳孔最大就只能張開 6mm, 這支望遠鏡的集光力是我遜遜肉眼的 100 倍 (要算面積, 所以是 60/6=10, 10X10=100);

不過這樣比集光力沒什麼意義, 因為集到的光最後還是要進入眼睛一起比才算數, 因此此時若要不浪費的發揮 60mm 主鏡最大集光效率的話, 就是搭配一個能放大 10X 的目鏡 (若低於 10X, 出瞳徑會大於我 瞳孔/虹膜 能張開的極限 6mm, 成像將無法完全進入我的眼角膜, 導致光損與成像的鈍化). 放大 10 倍以後, 你目鏡視野裡看見的目標, 當然就比你光用肉眼看到的東西面積大 10 倍囉, 亮度多 100X 面積多 10X, 因此目標應該比肉眼看亮 10倍 (100/10). 不過, 等等... 天空背景也以同樣比例的亮度多 100X 面積多 10X, 因此兩者 "對比"比率 完全沒變, 但 "整體" 視野亮度比光靠肉眼看是亮多了.

現在試試看增加放大倍率到 20X,
搭配放大 20X 的目鏡, 出瞳徑降為 3mm (60/20=3), 望遠鏡集到的光量一樣, 但出瞳徑減半, 當然傳進眼睛的光量就減半... 嗯, 應該是減了 75% (3X3 / 6X6 = 0.25). 不過道理一樣, 目標物與背景被放大的比例相同, 亮度減少的比例也相同, 兩者相除得出來的 "對比"比率也不會改變, 但 "整體" 視野亮度沒有剛剛放大 10X 那麼亮了, 但還是比光靠肉眼看亮一些.

繼續放大下去的結果也一樣,  "對比"比率 (contrast ratio) 一點都不會變, 倒是放大倍率超過 32X (出瞳徑小於 1.9mm) 以後,  目鏡 "整體" 視野亮度已經比肉眼還暗了.

那到底為什麼增加放大倍率有助於辨識微光的深空目標呢? 這要回到最前面講到的那個門檻, "對比門檻" (contrast threshold),


視覺上的 "對比", 我看 WIKI (及其他資料) 都是用每"度"大小內有幾條明暗線 (其實是正弦波峰到波谷)為單位度量, 因此量出一個空間頻率公式 Spatial frequency, 如上圖所示. 這個... 我打個比方就像在看打了馬賽克的 AV R片或叫騎兵片道理一樣, 馬得太小塊密密麻麻一定看不清楚, 馬得大塊一點比較清楚, 當然馬太大片就變一片糊了. 看看上圖, X 軸是每"度"大小內的條紋數, X 越大就是馬越密, Y 軸是對比敏銳度 (對比門檻的倒數), 越大越敏銳, 越容易分辨出來. 所以當 cpd 快到 30 時, 敏銳度已經趨於零了, 什麼都看不見, 誰叫你不選步兵片? cpd=10 的意思是明暗間隔每度 10 條, 也就是每 6 分角 (6 arcmin) 一條, 敏感度最高的區域大約落在 5~7 條, 所以大約就是 9~12 arcmin 間隔.

由於小弟數學物理素質都很差, 底下是猜的...

當望遠鏡倍率放大後, cpd 是變小的; 就像拿放大鏡看這些黑白條紋一樣, 所以敏銳度 (Y軸) 變高, 意思就是對比門檻 (contrast threshold) 降低, 所以比較容易看見微光的深空天體. 跟 contrast threshold 有關, 跟 contrast ratio 無關, 放大倍率並沒有增加對比, 而是因為門檻降低而讓人們察覺.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黯淡的疏散星團觀察記錄 -- NGC 7788, 7790, 7789

中秋三天連假天氣不錯, 月光也很亮. 如果此時不看月面行星, 那麼雙星或疏散星團是不得已但還可以的選擇了. 所以選了別號 "卡洛琳玫瑰" 的 NGC 7789 當作素描目標, 決定好好來練習畫一下疏散星團, 一雪去年怎樣都畫不起的 M44 之恥.


畫疏散星團難的是不知如何化繁為簡, 把所有星點的相對位置併亮度正確表達出來... 經過了一年的亂圖亂畫, 是進步了一點沒錯, 畫不完疏散星團之恥雪了也沒錯... 不過卻發生了更難為情的一件事, 嗚嗚嗚...

好不容易刻完了目標也 PO 上 FB 已經三更半夜, 隔天拿著圖對網路上 NGC 7789 的相片, 怎麼對星點位置都不對? 結果陰錯陽差發現, 居然跟 NGC 7790 很像, 急忙拿出星圖再查一下... 哇, 這下糗大了, 昨天畫的還真的是 NGC 7790. 熬到晚上, 趕快搬出鏡子找到正宗白玫瑰重新畫過一張.


還好前兩天月亮跑得早一些些, 仙后那邊還沒被照的很亮, SQM 大約 18.2~.5 左右, 還蠻能看見像星雲一般的雲氣覆蓋其上, 伴隨環狀一條條的暗帶, 看起來頗像片片花瓣重疊的白玫瑰... 不過說實在的, 在這區繁星點點的背景下顏色並不白, 反倒有點黃黃的.

事實上也是...
位於 Orion-Cygnus 旋臂內緣的我們, 從天鵝屁股的銀河一路看到這裏理應都在看著自己旋臂裏面, 好巧不巧大約從仙王肩膀一直延伸到雙星團附近破了一個洞, 讓我們的視野足以穿過自己旋臂, 看向再外面的下一條旋臂, Perseus 旋臂. 這個洞被叫做 "仙后之窗", 舉凡仙后附近的 M103, NGC 457, NGC 663, M52, 還有等一下要提到的 NGC 7790, 7788, 7789, 什麼 Berkeley 58, Frolov 1, Harvard 21, King 12... 小精靈 NGC 281, 心與魂的 IC 1848, 1805, 雙星團... 都是. 不過 M52 與 白玫瑰 NGC 7789 有點例外.

IC 1848/1805 跟雙星團一樣, 距離我們大約是 7500 光年遠, 符合之前看秋銀河旋臂結構的介紹. 白玫瑰 NGC 7789 雖然也距離我們大約 7500 光年遠, 不過年紀很老, 成員幾乎都是邁入晚年的紅巨星, 所以沒錯, 看起來真的不像雙星團那麼白藍白藍, 反倒顯得年老珠黃, 它之所以跟前面提到那些年輕的疏散星團混在同一區, 據推測它根本不是 Perseus 旋臂原生, 而是不知從哪裡誕生, 然後輾轉飄盪至此落腳的外來客. 相同的, M52 距離我們只有 5000 光年遠, 顯然位於兩條旋臂中央, 還不到 Perseus 旋臂, 據推測 M52 原生於 Perseus 旋臂, 但就像 M6/M7, M23/M25 M11/M26 一樣, 都是後來漂出誕生區的星團.

回到 NGC 7790, 既然畫錯了就看看附近還有什麼好料? 結果星圖翻翻, 書也翻翻... 竟發現這裏居然有一條 "疏散星團串", 從東側起有 Berkeley 58, 接著是 NGC 7790, NGC 7788, 然後是 Frolov 1, Harvard 21, King 12. 這裏面有些是真的疏散星團, 有些只是毫無關係的星體組合 (Sue French 的書上有詳細有趣的介紹 ), 其中 NGC 7790 與 NGC 7788 看起來簡直是迷你版的雙星團, 中秋節前一天不管月光多亮... 其實有夠亮, SQM: 15.5, 硬要看一遍... 結果還真不好.


觀察黯淡的疏散星團別有一番樂趣, 有點像泥土地上挖寶, 隨著目鏡倍率一點一點放大, 就像小心翼翼的一層一層往下挖, 然後迸出幾顆暗暗的星點, 可能都要 10 等星以上, 再挖, 又跑出更多顆... 再挖, 又有... 直到出瞳徑實在太小, 眼腦協調開始出現雜訊, 倍率又只好往回拉, 來來回回最後停在最適合自己的倍率上, 原來覺得平淡無奇的土地上居然埋了一堆星點在此... 哈哈, 這個沒試過實在難以體會其樂趣所在呀.

我用 24mm 目鏡 1.7度左右裝滿所有目標... 不過漏掉了 King 12. 細節用 XW 7mm 與 5mm 觀察, 不過光害實在太嚴重, 我發現就算換大隻的效果增強也有限, 目標星點都很少, 少到沒看星圖不會覺得是星團那種程度, 看來要等這個月的月亮退去再好好看一遍了.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倒酒男孩手腳上的行星狀星雲 -- NGC 7293, NGC 7009

日期: 2014-8-31 23:00 ~ 00:30; 2014-9-1 22:30 ~ 00:2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Uranus, Neptune, NGC 7293 (Helix Nebula), NGC 7009 (Saturn Nebula)
主鏡: FC-76 / EZ Touch



一直想組一個超級輕量組合, 其中的腳架, 來自德國的 Berlebach 木腳架幾天前到了, 架起 EZ Touch... 因為 EZT 的長脖子設計可以不用延長筒也可以對到天頂, 減輕一些重量, 接下來要把暫用的 ADM L型鳩尾槽換掉, 這樣整組不到 5kg, 真的是有輕到, 碰到隨時可能會槓龜的天氣帶這組上屋頂, 槓掉就槓掉, 負擔不大.


難得有星星趕快補一下海王星... 記在前一篇了...
 
兩顆冰行星看完, 來複習去年到秋天才再找的兩顆很有特色的行星狀星雲, 別號索倫之眼, 上帝之眼的 NGC 7293 與 別號土星星雲的 NGC 7009, 事後對一下星圖才知道, 兩個都在水瓶座的 PN, 一顆在倒酒男孩的腳上, 另一顆在手上, 真是太巧了.
 
 
 
之前的筆記:
萬聖節月的鬼魅 -- NGC 7293 與 NGC 404

南魚的北落師門是目前南天的王者, 水瓶座大約就夾在它與大飛馬頭之間. 北落師門往上推一點, 雙筒鏡 (平地目視應該沒機會) 可以看見兩串形成外八字型的星串, 很有趣; 再往上有兩顆在屋頂肉眼勉強可見的星星, 一顆 3.25 另一顆 4.05; 這兩顆是尋星很好用的中繼站, 我就是用這兩顆推去找海王星與 NGC 7293. 中繼站下面那顆往右看有一個長邊三角形, 長邊頂點延伸還有一顆差不多亮的星星, Helix 就夾在中間.
 
在山上 Helix 又大又明顯, 加上濾鏡立體感十足, 不過在平地如果不加濾鏡怎樣都看不見. 裝上 O-III 14X (XL 40mm) 就瞄到一小團棉花球, 換上 Pan 24mm (24X), Leica Zoom (32X ~ 63X) 都還可以, 長得類似 M27, 比一般圓環型的 PN 大上許多, 但出瞳徑太小就看不見了, 3" 小折 80X 以上幾乎看不到.
 
5.5" 折射鏡下的 Helix 就大得多多, 25X (XL 40mm) + O-III 不用找, 自己就浮出來了. 我用 Zoom 目鏡來來回回試, 110X 時視野大約 45' 大小 (0.75 度), 星雲看起來快塞滿目鏡, 那不就比滿月還大? 不過整個雲氣已經很暗淡了, 此時出瞳徑大約 1.3mm (110X, 平均口徑每吋 20X), 如果再換 7mm 目鏡 (出瞳徑 1mm, 平均口徑每吋 25X) 用 O-III 濾鏡就什麼都看不見啦.
 
 
在倒酒男孩手臂上的是土星星雲 NGC 7009, 找法是從馬頭下的亮星, 右肩 (2.95) 然後左肩 (2.9), 再下去一顆就不容易目視到, 可能要借助光學尋星鏡才看的到, 以最亮 3.75 那顆為主的三角形, 比較暗的兩顆延伸出去會看到一顆 4.5 的星星, 夾在他們之間就是了.
 
問題是 NGC 7009 很小粒, 低倍時很難分出來, 除非有點經驗值... 顏色有點不同, 有一點點盤面喔, 而且... 直視會閃. 如果有濾鏡也能幫忙分辨真偽, 因為加上濾鏡一般恆星會不見, 而 PN 會屹立不搖.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高倍放大, 不過這個方法對陌生目標不好用, 因為高倍放大視野會縮很小, 這樣就不容易一次檢驗好幾顆星, 一顆一顆檢查有時候會覺很挫折呢. 好在去年練習過, 一下就鎖定好目標, NGC 7009 不怕你放大, 我放到 3" 小折極限 200X 依然可以看見, 而高倍下中間胖兩端瘦長, 像竹籤上下方向插過滷蛋模樣的土星形狀才會現形喔.
 
5.5" 折射鏡下的土星星雲是完全不同等級, 我甚至可以用雙目視上到 327X, 整個星雲變得有點像被壓扁的 M57 "形狀", 還帶點藍色, 中央核心比較亮. 兩側可以看見細長白線條向外延伸, 造成視覺上 "土星" 的效果, 東側的比較長也比較明顯, 這一側的核心部分放很大也看得出中空的環狀感覺... 總之夠亮就能放很大來看.
 
 
 
想想去年找得灰頭土臉, 今年只用小折就能找得輕鬆寫意, 果然證明再笨再路癡如我, 多練習還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