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

沒看清楚不甘願, 連兩週上山找 Abell 39 -- M20, NGC 6791, IC 5146

記得小時候夏天 30、31 度就覺得快熱死, 沒想到現在隨隨便便都是 36、37, 看來不妙... 地球快壞掉了. 因此最近都拿 "避暑" 當上山藉口, 還有個不算藉口, 但誠心覺得此動機真是大叔心態之一的這個:


這本年初翻完的書, 作者是資深雜誌編輯黃威融


真的, 中年大叔有時還真是愛獨自開車, 環不環島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帶著自己喜歡的音樂 (還有望遠鏡), 享受奔馳在公路一點流浪的感覺, 沒人在旁邊囉嗦, 不用繃緊神經... 半夜開更好, 感覺更孤獨.


傍晚天氣看起來還不錯, 這禮拜多帶了雙眼望遠鏡想找幾個大範圍的目標, 另外還有躺椅... 這可是整晚最實用的器材啊.




入夜後雲隨之而來, 只能躺在椅子上用雙筒掃著雲縫裏的星點, 猜猜是哪個星座的哪顆星來打發時間. 正逢朔週, 許多同好陸續抵達, 聊著聊著一點都不無聊. 其實很多同好並不常上網交流, 而且都很有經驗跟才華, 跟大家聊聊收穫很多. 不久天空慢慢一塊塊打開, 先看了 M13 旁邊的星系 NGC 6207, 高山看好簡單喔, 不用 100X 就清楚看到. 接下來就是上禮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還要 averted vision 才隱約看到的 Abell 39.

Abell 39 (TEC 140 / Docter 12.5mm / O-III for 78X)


天空乾淨, 這次完全沒問題, 我還可以用 49X (XW 20mm + O-III) 以及 140X (XW 7mm + UHC) 看到, 直視喔, 不用再擠眉弄眼歪歪斜斜看了. 對一下星圖大致 13.X 等的星點都不是問題, 不過星雲裏  14~15~ 的星點沒辦法.


畫完 Abell 39, 轉到北天看了一下 NGC 6939 跟 NGC 6946, 1 度出頭實視野完美把兩個目標裝一起, 邀了附近的同好看, 不過大多數在場同好看得見疏散星團, 但認不出正正面對我們的煙火星系, 可是我自己看怎麼看怎麼清楚啊? 連一兩條旋臂末端都認得出來... 所以, 畫過 135 個星系之後果然比較容易看見星系. 本來還要認一下最近出現在 NGC 6946 裏面的超新星, 不過臨時起意找資料找得零零落落的就算了.

之後雲又蓋上, 不少同好無所事事開始串門子, 我又很假會的想找面紗給大家看, 結果幾乎看不到... 真是沒面子, 哈哈~ 回到躺椅舒舒服服的啃了一下飯糰, 沒多久南天慢慢打開, 轉過去看了一下 B72... 一無所獲, 證明看暗星雲, 透明度遠比有沒有月光更關鍵, 天秤座那邊的 NGC 5897 接近地平也沒搞頭, 又回到天蠍尾巴勉強畫了一下 M20.

Messier 20 (TEC 140 / XW 7mm / UHC for 140X)


M20 是百看不厭的目標之一, 裏面有雙/多星, 發射星雲, 反射星雲, 暗星雲... 豐富無比. 所謂的 "三裂" 東邊那條 (EL) 很容易認出, 暗帶裏裏有 EL 的註冊商標兩顆 10.X 等星. 然後夾在 SL 與 NL/WL 中間那坨雲氣也很好認, NL 與 WL 那邊的黑帶不夠銳利的話看起來畫會糊在一起分不開, SL 則看起來比較短一些... 這些 EL, WL, SL, NL 東西南北暗帶可以參考以前寫的這篇 "觀察三裂星雲怎麼裂 -- M20 dark lanes", 順便也貼一下以前畫的圖... 以前畫的比較好呢.





越接近午夜天越開, 沒空休息悠閒躺躺椅了, 趕忙先對一個織女星附近的疏散星團 NGC 6791, 疏散星團敢列在 RASC Deep Sky Challenge Object List 裏肯定不是什麼善類. 結果... 還好還好.

NGC 6791 (TEC 140 / Docter 12.5mm for 78X)

我猜星團很多星星都超過 13 等, 雖然有不少單獨的星點比較明顯, 不過大多數的星點仍像鬼火般閃閃爍爍的.

我們知道通常疏散星團相對於球狀星團來說比較年輕, 星點分佈比較疏, 金屬元素 (好像比氦重就算 "金屬") 含量較豐富. NGC 6791 的年紀大約是 80 億歲, 跟冬天御夫裏面的另一個疏散星團 Berkeley 17 同列為銀河系內最老的疏散星團. 做個比較, 同樣是疏散星團, 黃黃看起來很老的 M11 也才 2.2 億歲 (雖然也有找到說是 5 億歲的), M 家族裏最老的疏散星團是巨蟹的二哥 M67 (大哥當然是 M44 啦), M67 的年齡從 32 億到 50 億歲都有人說, 不過還是差 NGC 6791 一截. 球狀星團呢? 我們銀河系的球狀星團大致的平均年齡是 120 億歲, 所以 NGC 6791 的年紀已直逼球狀星團了. 然後 NGC 6791 的金屬元素含量算豐富, 科學家解析星團內的星星, 有很年輕屬於疏散星團的, 也有很老屬於球狀星團的類型, 因此不太好定義它到底是哪種星團, 甚至還看到一篇文章主張把它定義為第三類星團呢.

有相機了, 那拍下來沒?... ㄜ, 昆陽現場全是攝影高手, 我連把相機裝起來的勇氣都沒有 >"<, 因此底下的相片是回家後在家裏屋頂拍的, FOA-60 小折曝光 60 秒.

NGC 6791

用手機 APP 調得要死才勉強看到, 還好還好... 拍來認, 不是拍美美用的.

其實拍照也很有趣, 找目標、取景、然後用不同條件下去拍來比較...





上面的都很簡單, 不過星雲就沒辦法拍了, 比如平常目視比較容易的東面紗跟本拍不出來, 反而西面紗有一點點:




至於拖著長長黑尾巴的繭星雲也沒有... 雖然仔細看可以發現有一圈暗星雲環繞著發射星雲本體, 另外黑尾巴的暗星雲也有一段.



很爛吧? 哈哈~~ 綠圈圈就是發射星雲的位置, 黃線內則是暗星雲的位置.



回到昆陽... 最後一個目標就是別號繭星雲的 IC 5146, 還不到超級難的程度, 不過當時又冷又餓, 忘了試 H-beta, 也忘了畫 B168.

Cocoon Nenula (IC 5146)


可能是對比的效果, 總覺得環繞著發射星雲本體一圈的暗星雲很明顯, 這個以前也畫過:





2015 年畫時沒加濾鏡, 星點多出好多, 連反射星雲那塊也看得到; 發射星雲裏面的裂痕暗星雲也有... 怎麼這麼厲害啊? 而且還在平地呢, 這個改天一定要再確認一次. 不過當時完全察覺不到暗星雲的蹤跡.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辨識超小的行星狀星雲, IC 4997, Campbell's Hydrogen Star (ARO11), Egg Nebula

這三個都是 RASC Deep Sky Challenge Object List 裏的夏季目標, 相較其它目標類型, 行星狀星雲對我而言算是比較 "甜" 的一種. IC 4997 的難度在 "小", ARO 11 則有很特別的光譜型態, 而蛋蛋星雲卻意外的好找, 不用上高山, 如果倍率作得到 300X 以上, 搭配適當的濾鏡, 平地屋頂上就能看到.

IC 4997 有多小? Skysafari 的基本資料欄寫的是 "0 arcmin X 0 arcmin", 在 NED 與 SIMBAD 上也查不到資料, 只有依利諾大學退休教授 Jim Kaler 的 STARS 網站上才找到, 大約是 2.5 arcsec. 跟天琴座雙雙星那兩組小雙自己分開的距離差不多, 很小吧? 不過我想外觀大小應該也不好量, 雲氣範圍該算到哪邊? 只算可視光譜部分嗎?

牛郎星所在的天鷹頭頂, 一邊有天箭, 另一邊是海豚, IC 4997 大致夾在中間, 歸在天箭的領土內. 感謝要幾等星有幾等星的電子星圖 Skysafari, 跳沒多久就鎖定位置. 不過這麼小, 就算放大到 300X 看見的星點, 也會懷疑是不是氣流的晃動啊? 有幾個方式可以推測, 首先這種小小的行星狀星雲大多有 "眨眼" 的現象, 我用 32X (Nagler 31mm), 78X (Docter 12.5mm) 直視時就發現目標緩慢一亮一暗的現象了. 其次可以用 O-III 濾鏡來驗證, 加上 O-III 濾鏡其它星點都會暗掉, 唯有行星狀星雲本身屹立不搖, 甚至可以看見更大範圍的雲氣. 嫌在天頂鏡裝卸濾鏡麻煩的話, 可以試試看在目鏡前切換:

Switch O-III filter to identify PN


沒問題, 果然加上濾鏡後 IC 4997 完全現形. 為了節省時間, 還撈出許久沒用的 XO 5mm 目鏡, 這樣視野比較小, 不用畫太多星點... 不過 XO 很銳利, 星點還是很多啊.

IC 4997 with/without O-III filter




下個是很有趣的目標 ARO 11, 別名 Campbell's Hydrogen Star, 找 PK 編號的話是: PK 064+05.1; 找 PN 編號的話是: PN G064.7+0.50. 早在 1893 年美國天文學家威廉康貝爾 (William Campbell) 就發現它了.  康貝爾是用光譜望遠鏡, 目視發現其光譜特性與一般星星不同. 網路上找到的資料很多都說 ARO11 是所謂的 沃夫-瑞葉 星 (Wolf-Rayet Star), 同樣是走到恆星的演化後期, 但看起來質量比一般的行星狀星雲又更大. 沃夫-瑞葉星的光譜特徵應該很特殊, 根據其光譜特徵有強烈氦與氮的用 WN 表示, 氦、碳、氧的用 WC 表示, SIMBAD 上對 ARO11 的光譜分類就是 WC9 (9 是指晚期的嗎?)... 這我就有些看不懂了, 因為 WIKI 上說一般沃夫-瑞葉星都缺乏氫譜線, 不過有另一群具明顯氫譜線的通常是 WNh 或 WNLh. 那... ARO11 別名 Campbell's "Hydrogen" Star, 然後光譜分類又是 WC9, 跟前面講的 "具明顯氫譜線的通常是 WNh 或 WNLh" 不一致啊?

沒關係沒關係, 還好不是念這個的, 當興趣很好玩, 當事業就很痛苦了, 先不管什麼 WC 還 WN, 實際看起來到底如何? Skysafari 既然說它是行星狀星雲, 當然是拿 O-III 來驗明正身囉. 結果... 使用前/使用後... 沒什麼差啊?


Campbell's Hydrogen Star with/without O-III (no response)


先說, 它會眨眼喔, 一開始我還的確是這樣鎖定目標的. 上網找了一會資料, 果然在 CN 裏找到專家提供的資料, 根據 Strasbourg-ESO Catalog of Galactic Planetary Nebulae 的資料 (這個可以在 SIMBAD 的連結找到, 不過我是完全看不懂啦) ARO11 的光譜如果把 H-beta 拉齊 (正規化) 到 100 好了, O-III 的 500.7nm 相當是 8, 而 H-alpha 的 656.3 值是爆表的 (它用 "saturated" 這個字表示); 拿經典的行星狀星雲 M57 作比較好了, 同樣把 H-beta 拉齊到 100, O-III 的 500.7nm 相當是1064, 而 H-alpha 的 656.3 值是 299.

"1024" 比 "8", M57 用 O-III 當然有用, ARO11 用 OIII 當然看不出什麼.

既然如此, 而且 H-alpha 肉眼也看不到, 那試試看 H-beta 如何? 隔天用一樣的設備在雲朵中等到半夜... 我真是無聊...

Campbell's Hydrogen Star with/without H-beta (significant!!)


結果大成功, 果然要用 H-beta 讓它現形. 想想看, 它的 H-alpha 既然這麼強, 拍照起來應該很有趣, 會是個罕見的紅色行星狀星雲喔.



最後一個是別名蛋星雲的 Pk 080-06.1, 就在面紗下面沒多遠, skysafari 列它 14 等, 不過國外許多觀測報告都說它是出乎意料的亮, 所以當然要試一試.

果然不難, 能知道其確切位置, 把倍率拉高就現身了.

Egg Nebula (Pk 080-06.1)

不僅不難, 而且拉到 300 倍以上還能明顯看出其雙極 (bipolar) 的外觀, 北邊那坨稍稍大一些也亮一些. 蛋星雲是所謂的 "原行星雲" (protoplanetary nebular), 意思好像是說演化成行星狀星雲前, 拋出的物質還沒被電離, 所以沒有類似的光譜特徵, 因此目視結果比較像反射星雲, 跟之前看的 Minkowski 1-92 類似. 這個目標真的沒有很難, 也很推薦給同好挑戰看看喔.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平地與高山兩次困難的觀察記錄 -- NGC 6939, NGC 6946, B72/B68, Abell 39

困難的目標通常都要嘗試過很多很多次才有機會成功, 如果妄想賭上山一次搞定, 其實很不實際 -- 至少我自己是這樣啦. 由於在平地屋頂已進攻過多次, 不僅附近的地形地物已經熟門熟路, 各種想得到的方法、技巧... 能試的全都試過還是沒辦法... 此時終於身在海拔 3000 公尺之上的透明大氣, SQM > 21 的絕黑環境中觀察, 抓到目標那刻的成就感可不是碰運氣 Lucky Finding 可以比擬的. 反過來, 終於完成此困難目標的觀察之後再回到平地屋頂, 一方面刻在腦海裏的深刻記憶會幫助自己在更糟的環境下成功, 另一方面也會激起用不同器材繼續嘗試、挑戰的企圖.

NGC 6939 跟 NGC 6946 這對疏散星團跟星系前前後後失敗沒有 20 次也有 10 幾次了, 從 2013 年開始, 一直到 2015 年才比較明確認出來, 不過自從看過之後就沒那麼難了. 上禮拜在屋頂雲縫剛好開在東北邊, 月亮剛爬出來, 把握時機用 4 吋鏡試試看.


先找 NGC 6939, 作到 184X 大概只看到個位數的 7、8 顆星, 平地屋頂 SQM 又只剩 18 出頭, 4 吋鏡頂多只能看到 11 等出頭, 12 等以後的星不是沒機會, 只是看起來幽幽晃晃像鬼火般不穩定出現, 不過若聚集在一起幽閃倒是有種奇妙的感覺.


NGC 6939 (100/900 mm for 184X)


貼一下以前用 14cm 同樣在平地畫的來對比:

NGC 6939 (140/980 mm for 196X)


NGC 6946 又更難一點, 剛開始只能用 averted vison 察覺, 想要估出其大小範圍很痛苦, 因為它不是乖乖現身在那邊給你量, 還好看久之後也許眼睛也比較適黑, 才小心翼翼把它的位置與大小畫出來, 至於細節... 似乎在東與西方向有較明顯的旋臂? 不過不敢確認.


NGC 6946 (100/900 mm for 150X)


同樣貼一下兩年前用 14cm 平地畫的比較:

NGC 6946 (140/980 mm for 196X)


對了, 現在有相機, 看完還可以順便拍幾張來作比對...




雖然沒對極軸不好意思曝光曝太久... 就是覺得星點拖線好醜喔... 結果還是拍得到呢.




星期三看完上面那兩個, 星期四睡飽飽, 星期五上山... 雖然知道天氣有點冒險, 月亮也出現得早, 不過機會用等的還不如用搶的, 就算看不到星星, 至少上山避暑散散心也不錯.





雨沒下, 不過星星大概到 20:00 後才陸續現身, 高層雲像披著一層紗, 不過高山的威力還是很驚人, 披著紗裸視依舊能看到 6 點多等的星星. 武仙座在正天頂, 等雲越來越散好不容易也能清楚看見 M13 一旁的 NGC 6207, 決定趁目標在天頂看起來最透明的一塊空域時來試試看 Abell 39.

Abell 39 是自己嘗試過的第三個 Abell 目標, 之前有梅杜莎 Abell 21, 還有在亮亮的獵戶 Mu 星旁的 Abell 12. 而 Abell 39 這顆行星狀星雲當天大概花了快 2 小時才模模糊糊的看到... 這就是平地不練習, 只想賭山上的悲慘下場.

Abell 39 (TEC 140 for 78X with UHC filter)

看得到嗎? 要用 averted vision 才看得到的素描喔, 哈哈~~ 是真的, 感謝有精準的 Skysafari 星圖讓我知道要看哪裏. 我試過各種組合, 78X (docter 12.5mm) + UHC 最佳, 47X (ethos 21mm) + O-III 次之... 即便是這兩種我認為效果最好的組合, 也只能勉強用 averted vision 瞄到, 有幾次維持 2~3 秒非常清楚的圓圈圈, 連邊緣都清楚, 其它大部分時間有點像看邊緣不清楚朝正面的星系或球狀星團的感覺.

我坐在地上不停的前前後後左左右右的按赤道儀控制器凌虐 EM-200 長達一個半小時, 連旁邊的路人都在問 "你這樣一直按一直按不會壞喔?" 會嗎? 我也不知道呢 ^^" ... 當然也有好奇的路人很客氣的問我在看什麼? 可以給他看一下嗎? 我心想... 我都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鬼東西了... 所以也很客氣坦白回答大家, 其實都還沒找到目標,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不是自己小氣, 只是在找這種要死不活的目標時, 實在無法被干擾啊. 到最後收器材時, 我就很認真的跟一些好奇的民眾導覽夏季星空了.

最後一小時是在月光下嘗試夾在天蠍與蛇夫間的暗星雲, 別號 "蛇" 的 B72 與它的蛋. 本來是完全不抱希望的, 沒想到別有收穫... 只能說高山的觀星條件實在太讚了, 難怪會上癮.


Dark Nebula B72 and B68 (TEC 140 for 78X)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倒不是那幾抹消失的虛無, 而是背景 "極度" 密密麻麻的星點, 說 "極度", 一點也不誇張, 無數的針點萬頭鑽動, 實在太壯觀了.

我是沒有看到整條蛇啦, 連很多同好形容的 "S" 型也沒有, 只有一個 "ㄇ" 型, "ㄇ" 的南邊看起來比北邊長一些, 然後就模糊在密密麻麻的星點背景中分不出邊界. 西側的蛇蛋 B68 最清楚, 比蛇身還清楚, 略成變胖的 "C" 型, 其它可能的暗星雲就沒一個一個去分辨了... 這也是平時在平地沒充分練習的下場, 錯失良機.


後來用 10X 42mm 雙筒上腳架看了一下 M24, B92 跟 B93 超清楚啊, 完全無視月光影響.

最後當然也要拍拍, 沒對極軸, 因為剛架的時候看不見北極星, 只用 iPhone 的指北針 App 大略對一對北方而已, 因此曝光久一點就拖線拖的一蹋糊塗, 還好高山無敵, 月光下拍 60 秒就有.




其實 30 秒也有, 只是要用手機的修圖軟體暴力拉一下.




 什麼時候有空? 我還要上山啦.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武仙座裏的小小深空目標 -- NGC 6210, NGC 6207

這段日子上半夜, 武仙座高掛天頂, 正是在其領土內尋幽訪勝的大好機會. 武仙座除了大哥 M13 與二哥 M92 兩顆球狀星團外, 其它深空目標大多默默無名, 翻翻資料比較亮的有個小小顆的行星狀星雲 NGC 6210, 這顆之前看過; 另外就是常與 M13 同框的星系 NGC 6207.

先回憶一下之前觀察 NGC 6210 的情況...



當時天況奇佳, SQM 19.38, 14 公分大折加濾鏡拉到 280X 觀察, 不僅核心清楚, 連包覆在外圍的雲氣都略見一二, 相較起來這次的觀察條件就淒慘多了. 不過慘歸慘, NGC 6210 仍然是個簡單目標, 要不是它長得實在太小, 我猜也許一般雙筒鏡都能看到.


NGC 6210 / FC-100DL + TOE 3.3mm for 273X

月亮打光將近 98%, SQM 只有 17.74, 10 公分小折沒加濾鏡. 目標看得見沒問題, 不過看不出橢圓型, 中心一塊比較亮, 也看得出外圍罩著一圈雲氣... 看起來這顆 TOE 3.3mm 還不錯喔. 那麼拿那顆我一直認為比 XW 亮的 Ethos 6mm, 加個 2X Barlow 跟 TOE 比看看...


NGC 6210 / FC-100DL Ethos 6mm+2X barlow for 300X

果然有亮, 目標細節也多, 而且還多跑出來幾顆星, 而且還都是超過 12 等的暗星. 300X 雖然是比 273X 深一些, 不過有差這麼多嗎? 這樣要說 TOE 很普通? 還是要說 Ethos 真的很厲害?


隔天, 月亮還是熱情打光 94%, 趕它上班前... 至少還沒爬很高時來試試一直很想找到的小星系 NGC 6207.

NGC 6207 只有 11.32 等亮, 長得也很小 3.5X1.6 arcsec. 連小啞鈴 M76 都比它大顆. 依自身經驗, 基本上 11.32 在平地屋頂頗有難度 (當然還要視目標外觀特性而定), 何況月亮已微微冒出頭來了, 不過不試哪會知道?


NGC 6207 / TEC 140+XW 5mm for 196X

查過的資料大部分同好說 100X~140X 是甜蜜點, 我用很久沒出動的 XW 三兄弟的 7mm 作 140X 尋找, 果然在視野移上移下的過程中在邊角瞄見了, 而且不是我想像中只比星點大一些些的模樣, 還蠻大的呀? 換 XW 5mm 作 196X 觀察... 不過仍然無法直視, 硬是要靠 averted vision 才能確認其存在, 196X 比 140X 容易看見, 最後把倍率拉上 280X (XW 3.5mm), 結果沒有比較好, 比半天還是 196X (出瞳徑: 0.7mm) 時最好.

Skysafari 的資料說它的外觀分類是 Sc, WIKI 說是 SA(s)c -- 星系中央沒有 Bar (SA), 也不是環狀的旋臂 ((s)), 旋臂多而不明顯 (c). 公信力比較好的 SIMBAD 標的則是 SAc.

NGC 6207 孤單一個有點無聊, 不過搭配起 NGC 6205 整個畫面就生動活潑許多了.

誰是 NGC 6205? 就是 M13 啦.


Messier 13; NGC 6207 / TEC 140 + Docter 12.5mm for 78X

不過要坦白說, 78X 下根本看不見 NGC 6207, 當然是局部放很大看再畫上去的. 不過這好像是我第一次用 TEC 140 看 M13? 哇~ 真是美, 看越久拆出越多星點, NGC 6207 在 M13 的北北東方向, 看起來 M13 的西南西方向有很多出出來的單獨星點, 朝 NGC 6207 的北北東方也是, 也因此整個 M13 看起來像是西南與東北向微微拉長的橢圓.


收工前玩一下相機, 拍了離月亮很近的 M6 與 M7






... 除了對焦要完美很難外, 風很大, 曝光稍微久一些就很容易拖線, 雖然我是沒很認真在對極軸啦, 好歹架台也很穩, 曝光也就幾十秒而已... 想要拍張星點像針點的相片還真不容易, 果然術業有專攻啊.

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繼續記錄恆星自行的軌跡

2012 年就認識天鵝 61 號星了, 不過當時還不知道它的快速自行現象是有機會可以親眼見證的, 直到 2 年後才從雜誌讀到並開始記錄. 當時天鵝 61 號星剛好掠過背景一顆 10.7 等的背景星, 有了參考星當錨點, 微微幾 arcsec 的移動就容易判讀多了. 可惜 2014 那年一方面天鵝 61 號星離背景星太近, 另一方面自己的觀測技巧可能也不好, 結果怎麼看都看不見那顆當錨點的背景星, 連素描都亂七八糟.

隔年 2015, 一到夏天就想起這件事啦, 興沖沖的用相同設備再來找找看, 結果... 居然一樣? 仍然看不見那顆背景星? 這次信心大崩潰, 不管天鵝 61 號這組雙星一年動個 3 還是 5 arcsec, 相對天鵝 61 號 A, B 這兩顆間隔約 10 arcsec, 按比例來說跑了 2 年還看不到? 觀測技術真有這麼遜?

到去年 2016, 皇天不負苦心人, 總算讓我清楚的看見那顆找兩年都找不到的背景星了. 今年當然更沒問題, 雖然第一天 (7/5) 天況實在太差, FC-100DL 看不見, 隔天拿大支的搞定, 所以又再整理一遍歷年的記錄... 2012 沒參考價值, 2014 也不準, 2015 看不見背景星:




就算 2016 開始技術有進步一些, 不過每年才個位數幾 arcsec 的移動, 靠手繪甚難看準, 連自己的信心度也不高, 不如拍個照來作參考.




目標太小, 完全沒想到會有焦長不夠的問題. 不過沒關係, 又不是拍美麗的, 把原圖裁一裁放大看就好. 記得去年 Gleeman 兄也有拍下來記錄, 拿他的來比一比好了:




Gleeman 兄用的口徑與焦長更小, 星點比較肥. 我用很土的方法, 把圖列印出來, 然後用尺量會飛的 61 cyg 與其它參考星的相對位置, 星點肥沒關係, 就取圓心正中央, 量出來的結果跟我今年拍的作比較, 當然比例要稍稍拉齊一下, 結果... 真的呢! 移動得非常明顯喔.


有記錄的不只這組天鵝 61 號星, 還有一顆在蛇夫的巴納德之星, 這顆飛更快. 同樣在 2012 年就認識它了, 不過也是在 2014 年起才有記錄. 當時就算有記也是亂七八糟, 2015 年畫得仍然很糟, 2016 年應該有準一些, 那今年的呢?



參考星都這麼遠, 飛得快也沒用, 看來還是要拍個照




看相片比較準, 同樣用 Gleeman 去年拍的當對照組:





同樣用前面那個土方法, 把圖列印出來, 然後用尺量會飛的巴納德星與其它參考星的相對位置... 哇~~ 這個移動得更明顯.


現代科技進步, 相機拍照如此方便, 那古人們是怎麼記錄?又怎麼發現呢? 真是太厲害了... 對了, 目鏡盒裏有個可以測距離的目鏡, 應該拿那隻來量量看, 問題是它只有 12.5mm, 就算加上 2X 巴羅也只有 6.25mm, 搞不好連看天鵝 61 號星那邊的背景星都有困難... 那就先試試巴納德星好了, 反正每天晚上都雲滿天, 看來還是只能看這些一顆一顆的星星解解饞了.


昨晚有機會試光刻度目鏡... 太難用了, 還不如拍照.





最主要是如果目標很暗, 光刻度一打出來就很難看見想要量測的位置, 其次是自己也沒好好研讀過說明書有關於角度量測的方法, 不然如果只會量距離的話還得多量幾顆參考星, 否則光看單顆參考星間距, 不看角度的話, 也看不出其移動. 應用在其它方面... 比如說像 1.X arcsec 的密接雙星, 這種刻度的精度也絕對不夠, 可能只用在量分比較開的雙星吧? 月坑大小? 木衛大小? 可能也太粗了.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雙眼望遠鏡在雲堆下等星星

進入七月, 白天熱得要死, 下午悶著悶著... 常常悶到快天黑才一場大雨, 這樣一來, 午夜前雲都散不開, 要看星星的話不然就得熬夜, 不然就盯著雲, 等等看有沒有機會老天賞臉開個洞? 洞開哪就看哪, 沒得挑.

天況有多糟呢? 大概就像這樣:





這種情況不可能架大台的, 所以可以架在相機雲台, 而且一隻手就能拿著走來走去的雙眼望遠鏡 Borg 71FL 就是最適合的器材組合之一了.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這組 Borg 71FL 雙眼望遠鏡既輕便光學品質又好, 而且日景夜景兩相宜, 令人愛不釋手. 白天太陽威力驚人, 我請美工勞作不錯的青少女照著 Google 來的圖做了個太陽尋星器.

Solar Finder DIY

效果還可以, 如果要改良的話可以加個小底座墊高, 另外就是管子應該再短些, 這樣比較廣角, 當然也比較好找.

7/9 那天用其中一管拍的太陽黑子, 很大一坨, 一管看, 另一管目鏡接相機拍, 還蠻有趣的.







回到晚上的雲堆, 等等等... 等了半天, 頭頂正上方雲破了個大洞, 雖然離快進化成滿月的月亮不遠, 不過仔細看看... 完完整整一個 "倒 K", 好久不見的武仙座啊. 本來想月亮長大了, 看幾組武仙座的雙星就好, 可是整個 "倒 K" 居然這麼清楚? 應該來看看 M13 跟 M92 才對.


Messier 13 / Borg 71FL EMS-BINO, LE5mm for 80X


7 公分小鏡在月光下的雲縫中能有什麼看頭? 當然沒有... 但想想 2~3 百年前的科學家們, 用更爛上百倍的器材依舊持續作著驚人的觀察, 現在有螢石鏡頭, 高橋 LE 跟最新的 TOE 目鏡, 這樣哪有什麼可挑的?

目視基本上就目標的外觀特色來作觀察, 比如說球狀星團可不是都長得像顆球般圓滾滾的, 也有橢圓, 不規則外緣, 如果是橢圓, 橢哪邊? 多橢? 然後顏色均勻嗎? 大致看起來從最亮的核心起向外明亮可以分幾層? 整體顏色偏白還是偏黃? 核心位置居中還是側一邊? 分離得出星點嗎?... 總之仔細看是可以看出不少差異喔.


M13 是比梅西爾收進目錄早 50 的 1714 年由艾德蒙哈雷先生發現的, 對! 就是那顆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哈雷, 不過哈雷彗星並不是艾德蒙哈雷先生發現的, 他是計算出軌道週期並預測下次出現的科學家, 也是第二任的英國皇家天文學家, 就是接任之前筆記裏提過好幾次, 與牛頓先生交惡的約翰佛蘭斯蒂德的繼任者.

M13 距離我們大約 25,100 光年遠, 年紀差不是 140 億歲, 外觀分類是 Class V, 不太緊也不太鬆, 從遙遠的地球 "目視" 下的大小約 13 arcmin. 從自己畫的圖算一下大約是 10 armin, "比較小", 有可能是天況太差月光也太亮, 影響到觀察大小範圍, 也有可能目鏡規格的視野大小灌水... 還蠻常見的, 不管什麼名牌目鏡都有可能存在誤差. 找一下以前畫的 M13 比較看看:




兩年前也不是用大鏡子畫的, 星點拆出不少, 邊緣的不規則狀也觀察得比較仔細. 不過現在每次看以前的圖都會覺得現在比之前畫得好, 也準多了, 所以對以前畫的正確性總是半信半疑. 這次天況太差, 口徑也不夠觀察星團裏面著名的螺旋槳.


畫完 M13 就移去鄰居 M92.

Messier 92 / Borg 71FL EMS-BINO, LE5mm for 80X


比較一下基本資料, M92 距離我們大約 26,700 光年遠, 比 M13 遠個 1,600 光年; 年紀差不是 120~140 億歲, 比 M13 年輕一點, 外觀分類是 Class IV, 比 M13 稍稍緊緻些. 其實這些數字在查得到的不嚴謹網路資訊中或多或少都有差異, 據說後來歐洲太空總署的依巴谷衛星研究後, 也曾大幅修正過各種宇宙的度量值, 包括這些球狀星團原來的距離, 年紀, 亮度... 等資料. 不過依我趣味觀星的角度 (其實只是懶惰的藉口...), 大致有個參考就好. 我觀察到的是核心偏北側, 核心範圍大... 有可能, 因為它的外觀分類比 M13 緊. 整體顏色比 M13 白一些... 這也沒錯, 因為它比 M13 年輕.

同樣挖出兩年前畫的來比比, 趕快看一下核心是不是也偏一邊? 希望不是錯覺, 那就糗大了. 結果... 一樣呢, 真的有偏點北側:






口徑比較大, 倍率大更多, SQM 也更暗... 果然就多出許多細節. 不過在這月光光, 滿天雲只短暫破個洞的夜晚, 能看見, 還畫完兩個深空天體, 已經是超滿足啦.


既然要比天況爛, 隔天的天況更爛, 用 FC-100DL 畫完兩顆每年在記錄的恆星自行後, 硬畫了眨眼星雲 NGC6826. 當天的爛是爛到整隻天鵝裸視只能看見天津四的程度, 因此能看見, 而且畫完這顆小小的行星狀星雲只能說 NGC 6826 難度真的不算高.

NGC 6826 in clou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