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迷你火鳥與迷你四合星 -- NGC 1931

大家熟悉的 "四合星", 通常是指獵戶座大星雲 M42 裏面的獵戶座 Theta 1, 一般望遠鏡只要有大約 2~30 倍以上就能看見這 4 顆閃耀的星星鑲嵌在壯麗雲氣裏, 更增添火鳥風采, 也頗有觀測樂趣. 不過喜愛挑戰的同好不以此為滿足, 找到 A、B、C、D 四合星以外的 E、F 是進階版的挑戰, H1/H2 與 I 更是夢想級的挑戰.


我看過 E、F 的次數應該一隻手就數完, 大口徑雖然有幫助, 不過關鍵還是 Seeing.




圖畫裏中央最大 (亮) 那顆是 C 星, 四合星從 C 出發, 順時針走依序是 A, B, D; 夾在 AB 間的是 E, 最亮的 C 星右邊那一小顆是 F. 編號從 A ~ I 都屬於 STF 748 多星系統裏的成員, 查一下 Stelledoppie:

AB: +6.55; +7.49; 分開: 8.4"; PA: 31 度
AC: +6.55; +5.09; 分開: 12.7"; PA: 131 度
AD: +6.55; +6.38; 分開: 21.2"; PA: 96 度
這都是 2017 的觀測資料,

E 比較靠近 A, 從 A 來看:
AE: +6.55; +11.1; 分開: 4.6"; PA: 352 度 (2013 資料)

F 比較靠近 C, 那換從 C 來看:
CF: +5.06; +11.5; 分開: 4.7"; PA: 120 度 (2013 資料)

至於其它成員我沒找過, 所以就不列出來了.



因為 "四合星" 名字太響亮, 因此有些外觀或性質相似的組合就很容易被冠上 "XX 四合星" 之類的稱號, 比如說秋天在仙后的小精靈星雲, 其中電離激發附近塵埃, 形成我們看見星雲的中央恆星 HD 5005 就是其中之一:





還有一個位在御夫座五角型內, 除了也有中央四合星外, 雲氣外觀形狀據說有點像 M42, 別名迷你火鳥的 NGC 1931. 不過說實在的, NGC 1931 太小了, 就算倍率拉到 3~400X, 雲氣夠明顯沒錯, 但說要看得出火鳥外型恐怕有點勉強.

這個目標三年前畫過... 哇~ 三年了喔? 時間過得真快.





今年畫的長這樣:



NGC 1931 trapezium (Mewlon-180C, 6mm Ethos for 360X)
跟三年前畫的比半天, 四合星的相對位置都不一致, 不過比較肯定的是應該只看得到三顆, 第四顆以平地屋頂, 5.5" 或 7" 鏡的條件下都很難看到. 也是啦, 我家屋頂天況很好很好時以這種級距的鏡子最多就 13.8 ~ 13.9 左右有機會, 而這第四顆是 14.1, 而且天況也不怎麼樣.

今年看到的是東北向一顆, 西南向一顆, 這兩顆最肯定不會錯, 北北西另一顆忽隱忽現就有點令人懷疑了. 查一下資料先... NGC 1931 裏面這幾顆有雙星編號的有兩組:

一組叫 HJ 367 有 A、B、C 三顆:
AB: +11.1; +12.1; 分開: 8.1"; PA: 234 度
AC: +11.1; +12.8; 分開: 10.6"; PA: 310 度
以上是 2015 的觀測資料

另一組叫 BU 1239 有 A、B、E、D, 其中 A、B 就是上面 HJ 367 的 A、B:
AE: +11.1; +14.1; 分開: 14.6"; PA: 21 度
BD: +12.1; +15.2; 分開: 2.6"; PA: 323 度
也是 2015 的觀測資料

D 星 15.2 等, 所以先不用管它... 其實之後也不想管啦 ^^", 根據資料手畫張草稿來對照:




方向拉齊調一調... 嗯嗯, 今年畫的還算準. 其實這樣也蠻好玩的, 目標有挑戰性, 先觀察記錄, 然後再找資料比對, 如果發現觀察結果跟查到的資料一致, 感覺就像彩卷中獎一樣.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Avalon Linear 赤道儀開箱

關於赤道儀... 唉, 以我的程度也只能開箱拍拍照而已, 所以沒有深入的使用經驗可以分享, 可能連 "稍微" 也談不上 -- ^^" -- 事實上我自己對架台的基本需求只有兩點: 一 "載得動"、二 "可追蹤" 就這樣... 不過這麼說又太簡略了些, 也有點矯情.

說仔細點... 是因為習慣, 同時也喜歡手動尋星, 所以希望控制器可以盡量簡單, 尋星時一隻手要空出來拿手機/電子星圖; 另一手操作控制器, 因此控制器一定要小到能單手用, 這個怪需求與赤道儀的進化趨勢背道而馳, 控制器整合電子星圖功能越來越複雜, 就像先進的 Starbook-10 功能強大, 可是我卻一直無法適應. 另外, 機械常識空空如我, 最好赤道儀永遠不會壞, 也盡量不需要保養, 因此除了好設計外, 品質或妥善率的口碑也很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買赤道儀時就選高橋的原因. 至於矯情, 是啦, 是啦... 雖然沒明講, 虛榮心作祟, 外貌當然重要, Linear 看起來就是比 SXP 美, 火紅的義大利總會想到法拉利, 米蘭的精品.

Avalon 是義大利的天文設備商, 它的母公司 DAL SASSO Srl 從事精密儀器與塑膠模具的設計與製造做了30 幾年, 其中一個老闆 Luciaono Dal Sasso 因為熱愛天文, 從 20 年前就開始設計雙筒及配件, 後來乾脆獨立出去專作天文設備, 也就是現在的 Avalon, 以他們對機械設計與加工的產業經驗, 以及先進的工具機設備, 做赤道儀應該只算是小兒科. 我有他們家的腳架 T-90, 又輕又穩工也細, 因此對這家公司產品的品質, 基本上還算有信心, 沒問題.

瀏覽型錄時有幾個打動我的特點: 首先是輕便, 行動力十足. Linear 這隻德式赤道儀重量 12 公斤, 跟 SXP 差不多, 攝影負重 20kg (說明書上很謹慎的說最佳是 15 ~ 18 kg), 目視用負重 25kg, 比起重達 17kg, 攝影負重 16kg 的 EM-200, 對我而言親切不少. Linear 的赤緯體跟 SXP 設計邏輯一樣往下降, 這樣平衡用重錘就不用這麼多, 至少不會發生像 EM-200 架 TEC-140 時兩顆 5 公斤重錘拉到底還不夠的慘狀.

其次當然是它可以 "自然的" 手動操作, 如果要作自動尋星 (GOTO)、導星... 等其他複雜攝影需求, 可以選擇藍芽或 WIFI 連接到電腦、平板或手機上操作. 不會像 SXP 要強迫作 Home, 要全權交給 SB-10 記錄/控制. 早期它的 GOTO 版本是用信達的 Synscan, 後來老闆自己寫了一套叫 StarGo 的系統, 客戶可以直接跟老闆討論、改進, 所以我看近年來版本更新得很快. 軟體的東西可以一直改, 但硬體結構就是基本體質, 想改可就沒那麼容易.

Avalon 的赤道儀傳動系統也是一大特點, Linear 的傳動用皮帶, 所以沒有什麼渦桿、齒輪組, 據說這樣就不會產生週期誤差之類需要矯正的問題, 同時也號稱免保養. 至於皮帶的材料強度, 型錄上舉例汽車用的傳動皮帶, 即便在 0 ~ 90 度的高溫作業環境, 一般標準也是 10 萬公里才需要更換, 而 Avalon 的皮帶以鋼索為主結構, 包覆特殊的玻璃纖維, 況且天文使用不管轉速或可能運轉的里程也只是汽車的九牛一毛, 因此不必擔心變形、損壞等問題. 還有, 赤經與赤緯體是用整塊的強化鋁作 CNC 切削, 不是我們常見一片一片鎖螺絲接合固定那種, 因此強度夠, 重量輕.



講一堆,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 她真的很美 !!








訂單是跟同樣在義大利的 Unitronitalia 下的, 幾年前詢 T-90 腳架時, Avalon 告訴我跟他們接洽, 規格來回幾次談完沒問題就匯款啦. 總價扣掉 22% 歐盟的 VAT, 然後 Unitronitalia 的喬凡尼先生也幫忙要了些折扣, 不過 DHL 的運費跟保險有點貴, 但從頭到尾含運含稅算下來居然比在台灣代理商的 EM-200 報價還便宜呢.

有快遞業者幫忙報關雖然方便, 但肯定會貴一些, 尤其 Door to Door 一定貴, 如果要省運費的話可以運到機場, 自己找報關行處理關務, 然後到機場取貨. 稅的話一般營業稅 5% 跑不掉, 貨物稅就要看適用哪條稅則了? 印象裏 "望遠鏡" 相關的有 3 條, 主鏡 5%, 配件 2.5%, 不過海關哪知道什麼是什麼啊? 所以通常我會畫張圖, 或用現成相片解釋我買的是零配件, 如果總價貴的話, 差個 2.5% 還是可以省不少錢, 更複雜的會牽扯到進口地, 有些中美洲國家或新加坡、紐西蘭還可以免稅呢.

出貨差不多一個禮拜, 零零碎碎的手續也都處理完後就到 DHL 倉庫取貨了, 兩大箱, 真的很大, 我的鄉下人後行李箱還裝不下說:




拆掉外包裝紙:





加買專用的腳架 T-110, 附了個質感很優的攜行袋:




跟 T-90 比起來 T-110 粗壯許多:




主箱打開, 連緩衝材都要切個 LOGO, 其實它每個小零件, 甚至連手轉螺絲都要烙個 "A" 才行, 真是堅持啊.





拉開, 第一層是配件, 有控制器, 變壓器, 工具組, 保證書, 測試報告...:




說明書在哪?




很環保, 不浪費紙張, 全在這隻 USB 裏, 白色的皮飾, 閃亮亮的金屬鋼體附磁扣, 一整個精品的感覺.




連工具組都很美.

測試紀錄:






繼續開下層, 主角現身:





對了, 還有這個我超愛的特點... 做個把手好提好拿, 很簡單也很重要呀!!





事先有認真讀過說明書, 所以知道第一件事要先把仰角調到適合這邊的角度:




它的仰角設計從低緯到高緯分三區段, 底蓋鬆開就能調.


剩下的細節相片就懶得拍, 整個赤道儀非常 "結實"、"整體", 不會鬆垮垮, 這邊有凸出, 那邊有凹洞... 之類的. 赤道儀跟腳架的連接固定螺絲從上面鎖, 不像高橋或 Vixen 都是從下面鎖, 而且本體放在腳架上還沒鎖就坐得超級穩. 不過極軸鏡目鏡端沒有保護蓋, 有點不習慣. 原廠附的變壓器可以吃 110V, 220V AC 或 12V DC input; 輸出可以調, 從 12V ~ 24V, 說明書寫最佳輸出用 15V 或 16V, 不過我沒用它的變壓器, 還是用原來 12V, 最大 3.8A 的鋰電池組, 實際用起來很順暢沒什麼問題...... 應該沒關係吧?

下圖左邊那個是做在赤緯體上的輸入輸出介面板, 整合了電動對焦座, 單眼相機的快門, 還有常用導星裝置的接口, 以及一些我不知道也沒去研究的接孔. 下圖右邊那個則是被老外戲稱為 "費雪牌" 玩具的超級陽春控制器, 除了 RA/DEC 方向控制按鍵外, 有轉速增減按鍵, 有 4 段可以調, 第一段真的轉很快, 如果需要更細緻的轉速控制就要連上電腦或手機操作, 不過這 4 段已經很夠我用. 然後有個 Fn 鍵, Fn + 其它按鈕可以組合出其它控制項, 比如追蹤太陽, 月亮, 恆星, 不追... 還有很多功能, 因為沒用到, 看過就忘光光了.








開完箱要實際上場:



那個 6kg 的重錘太大顆居然縮這麼上去, 改天做個 3kg 應該就夠.


既然開光夜的天況不錯, 延續上次山上的經驗, 再來嘗試 M78 附近那塊巴納德環:

part of the Barnard's Loop (TEC 140; 31mm Nagler for 32X; Lumicon H-beta)

困難目標常常成功過一次之後就很容易再成功, 這次看居然覺得不太難, 尤其 M78 正切過去那塊雲氣相當清楚. 上次山上用 7 公分雙筒, 因為太冷也太累了, 匆匆收工, 沒試過高倍觀察, 這次心平氣和作到 163X 看, 倍率拉上去後, 疏散星團 NGC 2112 裏很多小星點成員都跑出來; 同樣稍稍拉高到 98X, M78 的雲氣分佈外觀明顯呈現, NGC 2071 也暈開來, 不會誤以為只是顆星點了.


接下來轉向玫瑰星雲附近的哈伯變星雲 NGC 2261, 這個目標很小, 正好試高倍調焦狀況如何?


 Hubble's Variable Nebula (TEC 140; 4.7mm SX Ethos for 209X)

其實 32X (Nagler 31mm) 尋星時就看到小小的雲氣了, 倍率拉越高越清楚, 有點像彗星拖著尾巴, 尤其靠西側的雲氣最明顯, 掃把尾端凹陷進去, 整個星雲的外觀相當有趣.


那... 主角 Linear 表現如何?
ㄜ... 完全無感, 因為一旦找到目標開始觀察、畫圖, 就完全忘了是在試器材 ^^" ---- 不過如果用得無感, 應該就表示很順吧? 既然沒有煩人的問題, 那就好啦! 器材不就是幫忙觀測的工具嗎?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想辦法幫雙筒望遠鏡套上濾鏡

很多較亮的發射星雲與行星狀星雲可以透過 UHC 或 O-III 濾鏡目視到, 還有些經典的 H-beta 目視目標, 比如加州星雲, 跟反襯出馬頭暗星雲的 IC-434. 所以, 如果能把濾鏡裝上具有大視野優勢的雙筒望遠鏡, 就大大可能把這些通常只呈現在天文相片上的美麗星雲, 直接傳到你的視網膜上囉.

雙筒掛濾鏡的方法不外乎 "物鏡前" 或 "目鏡後", 主鏡小, 還有可能掛前面:




主鏡大, 就不太可能了, 像上面這隻 7 公分雙筒不然就強迫縮口徑; 不然就要買得到 77mm 的特殊規格濾鏡:




如果物鏡再更大, 只好掛目鏡後了:



直視型雙筒掛目鏡端很難用, 因為濾鏡通常鍍得像鏡子般, 如果很靠近眼睛, 一點雜光漏進去就反射得亂七八糟, 什麼也看不見; 另外是 "適眼距" eye relief distance 了不起就 10 幾 mm, 塞個濾鏡在中央, 眼睛都快貼上去了, 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濾鏡被睫毛刷得油滋滋, 而且塞濾鏡時還得當心不要刮傷目鏡. 於是當年突發奇想車了個濾鏡環, 濾鏡從裏面裝, 靠眼睛那側做點長度, 一方面當眼罩擋雜光, 另一方面留點距離讓睫毛不會這麼容易碰到濾鏡面.





基本上這個概念是 "堪用" 的, 不過有幾個缺點,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光路加了這麼長, 眼睛就不容易到達聚焦成像區, 因此要計算好目鏡規格的 eye relief distance; 另外如果目鏡是超廣角, 通常靠眼睛那片的鏡片面積很大, 小濾鏡塞太進去會撞到目鏡, 如果拉開一點距離, 目鏡出來的視場又會被濾鏡的 field stop 切掉, 這樣就不再廣角了. 當然還有很多小缺點, 比如眼罩的舒適、內反射光的抑制... 所以為了 Kowa Highlander, 仔細計算之後畫了圖, 請星星工廠幫我再做過一版:






這次作的當然有染黑, 濾鏡同樣從裏面裝, 還可以套上橡膠眼罩:





整體看起來還蠻順眼的......






實際用起來如何呢? 冬夜試濾鏡, 當然先選玫瑰囉 ~~


Rosette Nebula and Clusters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21X 82mm -- TE-21 + Thousand OAKS LP2 UHC)

Kowa Highlander 如果搭配的是廠規的那三組目鏡看星星或月亮, 真是不知道要怎麼形容的美啊. 我以前常常取笑其它大雙筒的玩家在形容看星空的 "感覺", 總覺得毫不科學, 感性凌駕理性, 最經典的就是很多人說的 "空氣感" -- 那是什麼鬼東西啊? 哈哈 ~ ~ ~ 直到自己親身使用之後, 也突然詞窮了, 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新作的濾鏡環基本上很成功, FoV 略略有傷到, 畢竟是 70 度的目鏡, 1.25" 的小濾鏡再怎麼薄、再怎麼貼近目鏡, field stop 都會切到; 另外雖然有做眼罩, 但是沒天頂鏡轉個彎, 還是有可能受漏進來的雜光影響, 不過問題不大, 用手遮一下就沒問題了.


M46/NGC 2438; M47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32X 82mm -- TE-14 + Thousand OAKS LP2 UHC)

M46/47 也是我非常喜歡的目標, 景深一前一後很有立體感, 加上濾鏡後, 埋在 M46  裏的行星狀星雲 NGC 2438 現身, 雖然倍率不高, 不過小小的盤面很好辨識.



濾鏡環成功 !! 下一步要換掉油壓雲台了, 沒緣分...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月光下的小雙筒素描

冬天就是這樣... 下雨、陰沉沉, 星星難得露臉. 新年開始只有頭兩天還好, 然後一直到快月中才又放晴, 所以就算沐浴在月光下也要把握機會. 想到曾經最愛的 Leica 小雙筒已經冰封許久, 該拿出來透透氣了.


Leica Trinovid 10X 42mm on Vixen AP-SM

很多人會覺得不過是隻小雙筒, 幹嘛小題大作拿來架赤道儀? 也是啦, 小雙筒就是機動性強、圖個方便, 就算要作認真的觀察, 頂多就是上腳架. 不過如果要畫畫, 而且動作又像我一樣慢的話, 架台能追蹤還是很不錯的, 可以畫得很從容, 而且用直視型很容易脖子酸, 有追蹤的話可以隨時停下來伸展一下, 整個觀測與素描過程就會舒服許多. 我發現這也是跟同好建議器材比較難溝通的一點, 目視的目的是要 "看得美" 還是 "看得到" 可能在器材選擇上會有很大的差異.





不知不覺 Ethos 已經變成目前使用的主力了, 雖然論壇上有不少人說 100 度的目鏡看起來很吃力、Eye Relief 又短、鏡片太多不夠亮 (這個理由對嗎? 現在鍍膜技術這麼先進)... 不過我還是覺得 Tele Vue 目鏡看起來超通透的, 就是比同焦段的其它廠牌目鏡明亮, 大概只有 Docter 有類似的感覺吧?


雙目用的目鏡組也是, 有 20mm 長適眼距而且輕量的 Delite 很適合作長時間觀測



有些經典的行星目鏡經常讓人讚不絕口, 比如 Pentax XO, TMB 的 monocentric, 兩代的 CZJ... 還有就算沒這麼有名, 各廠牌設計簡單的 Abbe OR, 甚至改良過的 Plossl 也常常被捧為行星觀測的必備武器.










不過以我自身的使用經驗會頗懷疑, 真的能用視野這麼小、適眼距這麼短、眼罩設計這麼差甚至連眼罩都沒有的目鏡連續看個 1~2 小時嗎? 而且還單眼? 如果能用舒服的目鏡兩眼看, 會更專注於觀察, 而不受其它不舒服的因素影響, 那麼觀測的品質應該會更好吧?



回到 10X 42mm 小雙筒, 既然有大視野的優勢, 當然要挑個大目標:

Hyades (Melotte 25; Leica Trinovid 10X 42mm @ moon phase 99.5%)


這個目標以前用 Borg 90FL 畫過, 不過顯然日期標錯, 絕對不可能是 2013 年, 因為 Borg 90FL 是 2016 年買的. ^^" 比較起來這次用 10X 42mm 小雙筒畫的星點幾乎不輸 1 年前 90mm 折射鏡看到的結果, 所以舒適的觀測器材的確可以有幫助, 可以看得更深也更有品質.




描星點的相對位置與相對亮度是很好的練習, 我覺得算基本功, 沒有機會看其它類型深空目標時, 就會找明亮的疏散星團來作練習. Melotte 25 是距離我們最近的疏散星團, 只有 150 光年遠. 現在看到的星光, 是把它編進自己目錄的英國天文學家 菲利伯特.雅各.梅洛特 出生 (1880) 前 10 幾年前發出的光. 星團內成員朝相同方向 -- 參宿四東方移動, 年紀約有 7 億 9 千萬歲, 跟 7 億 3 千萬歲的 M44 差不多, 科學家估計兩者的起源應該相同. 星團範圍外有不少相同年紀的星星, 可能是因為引力不夠強脫逃的成員. 不過星團內最亮的金牛眼睛不是成員之一喔, 紅巨星畢宿五離我們只有 60 光年遠... 真偷懶, 貼以前找的資料.


輕巧的 AP-SW 赤道儀小可以載小雙筒, 也能直接背小相機, 覺得比以前用過的攝星儀可靠多了... 不過跟相機有關的器材我的心得完全無參考價值就是了, 哈 ~


EOS-M6 ISO 800 15 Sec.

大則可以背 FC-100DL 沒問題...


NGC 1981; NGC 1973/1975/1977; M42/M43; NGC 1980 (FC-100DL; 21mm Ethos for 43X)

這組目標以前畫過, 也是很喜歡的組合之一:



月光很亮, 倍率也不高, 所以畫的星點不多, 最北側的疏散星團 NGC 1981 有個外號叫 "鱷魚", 星點多的話看起來還真有幾分模樣, 從側面看過去一邊是長顎, 另一邊是尾巴, 還有兩隻腳. 鱷魚下面就是別名奔跑人星雲的 NGC 1973/75/77 三兄弟了, 同樣的一定會查到有人把這種混在一起的叫 "某某 Complex", 所以就是 NGC 1973, NGC 1975, NGC 1977 "Complex" 了. 不過如果仔細對照 SIMBAD 或 NED 資料庫的話, 還是可以區分出這三個是哪三個. 奔跑人主要是反射星雲, 之前筆記說用光害濾鏡有幫助... 有可能, 畢竟他們算亮的, 不過現在我是很懷疑屋頂看到的雲氣真是反射星雲本體? 應該是器材造成的光暈, 因為上次上山用 Mewlon-180c 才看得非常清楚, 真的跟相片拍的奔跑人差不多, 奔跑人形是 "暗區" 喔, 雲氣圍繞的暗區塑造出我們熟悉的形狀, 所以我不認為 SQM 這麼差的屋頂有任何機會可以認出這邊的反射星雲.

最南邊是美麗的疏散星團 NGC1980, 以獵戶 Iota 星為中心, 這組雙星跟御夫座裏面那個 IC 405 "火焰之星" 星雲裏面的 AE Aurigae 又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畫完隔幾天就把輕便好用的 AP-SM 連帶 SXP 打包好送走了, 因為不久之後要來一位義大利的新朋友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