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天鵝十字中心 IC 1318 與天箭座的幾個目標 M71, Sh2-84

休假回來睡一覺起來還是得上班, 真是想念每天曬太陽喝啤酒發呆的日子啊 ~~



這是旅行唯一跟天文扯得上關係的相片了...



回來這禮拜前幾天霧濛濛, 但後來幾天可能因為南邊有熱帶氣旋把雲吸走, 整個夜空透明得跟山上... 的 1/2 差不多. 霧霧那幾天跟著雜誌介紹, 先看了幾個天箭座附近的冷門目標, 首先是球狀星團 M71, 跟 M71 同框的還有一組同樣冷門的疏散星團 Harvard 20, 倍率拉越高拆出的星點就越多.


Messier 71 and Harvard 20 (Mewlon-180c with Ethos 21mm for 103X)

雲太多只能曝 10 秒, 這樣也拍得到?



M71 可能離大明星 M27 太近, 風采都被搶光光, 附近還有個衣架星團呢, 不過我覺得 M71 蠻有趣的, 因為它很 "疏" 然後離我們也很 "近". 球狀星團的外觀分類比較容易了解的是 Shapley-Sawyer 分類, 用羅馬數字 I 到 XII 代表, 數字越小越密, 越大則越鬆. 以梅西爾清單的 29 個球狀星團為例:




  • Class I: M75
  • Class II: M2, M80
  • Class III: M54
  • Class IV: M15, M28, M62, M92
  • Class V: M5, M13, M30, M53, M69, M70, M79
  • Class VI: M3
  • Class VII: M10, M22
  • Class VIII: M9, M14, M19
  • Class IX: M4, M12, M72
  • Class X: M56, M68, M107
  • Class X-XI: M71
  • Class XI: M55
  • Class XII:  無


  • M71 只輸更冷門的 M55 而已的 "疏",
    但以與我們的距離遠近而言 M71 是第三名的近, 第一名是天蠍胸口的 M4, 距離我們只有 7200 光年遠; 第二名是茶壺蓋旁邊壯觀不輸 M13 的 M22, 大約 10000 光年遠; 而 M71 距離我們約 13000 光年遠. 所以這三個球狀星團都有許多散亂的星點很容易被拆出. 那為什麼相對其它球狀星團 M71 看起來這麼暗呢? 原因也是受星際塵埃的遮蔽干擾, 估計亮度可能差有 1 等呢. 既然如此隔天就卯起來放大看:


    Messier 71 (TEC 140 + Ethos 4.7mm + 2X AP  barlow for 417X)


    也不用放大到出瞳徑只剩 0.3mm 吧? 是沒錯啦, 可是天空實在太霧了, 沒多拆幾個星點真不甘心... 而且我又多一隻 Ethos 了 ^^"





    天箭肚子上有個小小的發射星雲叫 Sh2-84, 有同好說不難, 難的是 Sh2-88 與 Sh2-90. 結果我找 Sh2-90 找了 2 晚, 看到眼珠都快掉下來也看不見. Sh2-84 則很心虛的畫了一張:

    Sh2-84 (TEC 140 + Ethos 6mm + UHC for 163X or Ethos 4.7mm for 209X)


    最好 Sh2-84 有簡單啦, 看了不知道有沒有一小時? 我覺得倍率拉上去不用濾鏡反而比較清楚, 209X (Ethos 4.7mm) 沒濾鏡比 163X (Ethos 6mm) + UHC 清楚一些, O-III 完全不行. 畫完這個, Sh2-88 連試都不想試了.


    前一天在 Sh2-90 掙扎時還畫了一個疏散星團, NGC 7024, 這個跟前陣子畫的一個行星狀星雲 NGC 7027 同框.


    NGC 7024 (Mewlon-180c + XW 40mm for 54X)


    行星狀星雲 NGC 7027 很亮很明顯不需要出動濾鏡, 而且 54X 也解得開疏散星團 NGC 7024 裏的不少星點, 完全不難. 不過還是有把倍率作高來看:


    NGC 7024 (Mewlon-180c + Ethos 21mm, 2X AP barlow for 206X)

    Ethos 21mm + 2X barlow 變 10.5mm 的 100 度目鏡, 視野真漂亮, 不過整組又長又重.

    右上方那個 Bu 988 是多星組, 沒認真去拆裏面 1.2 arcsec 那組, 只是覺得名字很酷而已. ^^"
    NGC 7024 也是所謂 "不存在" 的目標之一, 類型在 SIMBAD 與 NED 都是問號, 沼澤茂美編的那本 NGC/IC 攝影集裏也是問號:





    我們知道 NGC 目錄是由約翰德雷爾 (John Dreyer) 編纂, 約翰德雷爾也算是一位天文史學家, 他偉大成就之一就是研究威廉赫歇爾畢生觀測的星雲星團總表, 總共整理了 7840 個天體目標. 後來在 1895 與 1908 年再添兩份共 5386 個目標, 不過這些補遺很多是靠攝影發現的. 這樣加起來一萬多個目標有錯誤遺漏在所難免, 後人當然也有不少修編版本, 像 1973年 Sulentic 和 Tifft的 RNGC 還有 Sinnott 在 1988 年的 NGC 2000.0 以及目前公信力最高由 Wolfgang Steinicke 在 2009 年編的 RNGC/IC.

    這個 NGC 7024 看起來就是很疏散星團的樣子, 也不難找就是了, 至於它是不是真正的疏散星團我就沒有繼續查證了, 應該是吧?



    最後就是挑戰一直不敢碰觸的 IC 1318 了, 長這麼大一塊, 到底要從那邊開始動手啊?

    如果很巨觀來看... 我從 SIMBAD 裏連到的 Aladin 看, 一道黑黑的塵埃切開北美洲跟天鵝十字中心的 IC 1318 (天鵝 Gamma 大星雲), 天津四差不多位在中央頂端, 這一大道黑黑的塵埃就是大名鼎鼎的北煤袋 (Northern Coalsack) LDN 906. 上山攤在躺椅幹嘛? 就是欣賞銀河這些特徵啊, 哈哈~~

    IC 1318 又大致分三塊 (其實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正式分法?) IC 1318A, IC 1318B, IC 1318C. 後兩者 (B, C) 因為對稱的外觀又被暱稱為 "蝴蝶星雲", 切開 B 與 C 的蝴蝶身體暗星雲是 LDN 889. (LBN 是亮星雲; LDN 是暗星雲)

    我查到的資料, 整個大 IC 1318 裡面的 "星雲" 除了 IC 1318 A, B, C 外還有眉月星雲 NGC 6888 以及反射星雲 NGC 6914. 眉月星雲看到不想看了 ^^", NGC 6914 下次跟 IC 1318A 一起看. "疏散星團" 也不少: NGC 6910, M29, IC 4996, Collinder 419, Collinnder 421, Dolidze 42, Berkeley 86, Berkeley 87.


    IC 1318B/C (Buttery Nebula) -- TEC 140; Ethos 21mm + UHC


    還好不在山上畫, 星點之多... 光描星點就快瘋了, 還好 LDN 889 超明顯, 用 UHC 看把 IC 1318 B 與 C 做出來, 明顯程度更勝東面紗. 我構圖中央有一組 4 顆星, 下面疊著 3 顆星的位置剛好是雲氣邊界, 底下最大顆最亮的就是天津一 (Sadr, Gamma Cygni), 其左邊是疏散星團 NGC 6910. 右下角的雲氣不是 A 喔, A 應該在左下方視野之外.


    ㄟ... 沒想像中的難呀? 今年好好把這區再多畫一畫.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從火星到土星的緣份

    難得休假的午後, 我正徜徉在慕尼黑英國公園陽光下喝啤酒發呆, 人來人往一如往常... 然後不經意從手機看見了那個消息, 一切瞬間變得那麼的不真實.

    我的人生火車也到開始有人下車的階段, 沒什麼好多愁善感, 與耿崇華兄也沒熟到知心好友的程度, 但想起今年木星季時幾乎每晚連線討論 "我看到什麼?"、"你拍到什麼?"... 還有一起估算 BA oval 出現週期的日子... 一切都還歷歷在目, 彷彿只是昨天的事而已, 這是與耿兄交流最多的時日. 不過更早在 2014 年第一次觀察/素描火星時就有求於他了.

    一如絕大部分的天文前輩, 耿兄也是很樂意解釋他的相片, 記得當時崇華兄不斷鼓勵我在市區可以多作行星觀察, 彷彿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有興趣的同好卻深怕他跑掉的樣子, 哈哈~~ 對初學者而言, 陌生的火星地形與變化多端的雲霧分佈簡直是場噩夢, 但如果有同時間的天文相片可做對照, 對於判讀與理解就像荒漠甘泉一般甜美. 不過國內拍 "美照" 的人有, 但拍 "觀測" 的人就...... 有嗎? ^^" ~~ 而且火星自轉速度跟地球差不多, 國外拍的相片幾乎不可能對照得到, 我後來最仰賴的就是 ALPO-Japan, 因為日本的這個月亮行星觀測協會不僅相片產量多, 世界知名的大師們也固定投稿, 然後時差只有 1 小時, 而且如果仔細看看日本當地的行星觀測者素描與記錄, 絕對會讓你對所謂認真的 "觀測與記錄" 有另一層想法.




    這是我第一年開始觀察認識火星時醜到爆的素描.


    隔了 2 年 2016 又到火星接近年, 這時我才比較有跟崇華兄可以討論的題材, 比如顏色今年是不是比 2 年前深? 是今年仰角較低還是火星大氣有什麼變化? 你拍得到北極冰帽嗎? 是因為傾角太小還是因為冰都溶了? 能夠有人可以討論真是太棒了, 雖然他拍他的我畫我的走不同路, 但還是有點 "知音" 的感覺.




    2016 年畫了超過 20 張火星, 對火星的地形與大氣也多認識了一些...



    2017 年開始著迷於木星, 因為木星的大氣變化複雜快速, 比起火星更加刺激好玩, 當然此時對照與協助確認用的天文相片就更形重要了. 我喜歡找大紅斑或小紅斑出現, 以及衛星與衛星投影凌的特殊現象觀察, 崇華兄會跟我對時間與事件出現時的位置, 有時他在社大上課比較晚回來, 看見我已經上線他也趕忙開拍, 我常常想... 這個人到底有沒有先換個衣服、吃個飯、休息休息啊?


    人的特質百百種, 但最容易感動/影響別人應該就是 "熱情 passion" 了, 我認識的耿兄不太談器材, 不太談技術, 當然也不曾聽他談過政治或抱怨生活與社會... 或許是我沒跟他熟到那個地步, 不過談到木星, 火星, 土星... 他的熱情就來了, 一講就滔滔不絕. 我建議他去投稿 ALPO-Japan, 拍這麼好, 也許某個角落也有愛看行星的年輕人, 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慾, 曾經跟我一樣渴望有相片可以對照學習... 後來耿兄就投了呢 ^^"

    http://alpo-j.asahikawa-med.ac.jp/kk17/j170503z.htm
    http://alpo-j.asahikawa-med.ac.jp/kk17/j170508z.htm
    http://alpo-j.asahikawa-med.ac.jp/kk17/j170510z.htm






    這是今年眾多跟崇華兄一起觀測完成的素描之一......


    不久之後就是土星, 來來回回的討論更增添我觀察的動力, 每當晴朗的夜晚常常就連線開始討論, 百談不膩... 不過我沒像崇華兄對行星那麼認真, 如果沒有月光天空又乾淨, 就看/畫其它深空目標, 他上線發現我沒在看行星時我都有一點點感受到他的小失望呢, 哈~~ 真是個超級執著, 無藥可救的行星人啊!





    最後一次連線是五月底了, 他說有個工作要到九月, 等他回來再聊. 七八月的酷暑陸陸續續在 FB 上看見他在蒙古沙漠拍回來的銀河, 美不勝收! 我可以想像對星空熱情如他, 在荒漠仰望無盡蒼芎時, 會是如何的靠近生命的最初與最終... 而他就像燦爛無比的流星劃過天際, 熄滅在與出發時相同的幽暗, 卻永遠映照在大家心中 -- 還有一個永遠來不及實現的約定.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目標裏的目標 -- NGC 6567, Sanduleak 2-263, vdB 142 象鼻, B 161, IC 5146

    艾德華.艾默生.巴納德 (Edward Emerson Barnard) 是我零零碎碎天文嗜好閱讀裏最崇拜的天文學家之一.  大家可能聽過巴納德之星、巴納德環、巴納德暗星雲、還有巴納德星系... 很多很多被冠上 "巴納德" 之名的天體目標, 巴納德的銀河攝影集 "Atlas of Selected Regions of the Milky Way" 不僅是對銀河系的深入研究貢獻, 更讓人以他為天文攝影的先驅與大師.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巴納德的素描與目視觀察也很厲害, 他發現第五號木衛 (Amalthea), 這是最後一顆以 "目視" 發現的木衛, 後來的幾十顆都靠攝影; 另外他的火星細節素描也令人嘆為觀止. 而這麼厲害, 又文武兼備的偉大天文學家小時候卻只受過 2 個月正規教育呢.

    巴納德出生於田納西州 納許維爾 極為貧窮的家庭, 出生前三個月父親就過世, 當時他媽媽已經 42 歲, 更慘的是 4 年後美國內戰開打, 已經夠窮困了, 現在物資更加缺乏窘迫, 這位可憐的寡婦要辛苦照料兩個兒子, 除了小巴納德外, 還有巴納德天生精神障礙的哥哥. 所以巴納德 9 歲時, 媽媽就把他送去納許維爾一個攝影工作坊打工當學徒, 巴納德在這邊一做就做了 17 年.

    小巴納德的工作之一是操作一個大型太陽相機 (不過工作內容外行如我不是很懂 >"<), 在攝影濕板 (wet-plate) 時代, 架在屋頂的這台太陽相機必須對著太陽移動, 以提供強烈的太陽光讓負片放大 (靠投影嗎? 投影才有可能放大啊? 不懂不懂...). 這項工作通常動輒以小時計, 而且無聊至極, 其它小男孩不是導到睡著就是不知不覺恍神對不準, 不過巴納德做得非常完美, 而且從此鍛鍊出他極度專心且具耐心的工作態度, 也因此成就他未來偉大的銀河攝影鉅作.

    巴納德 18 歲時讀了本蘇格蘭牧師兼科學教師 湯瑪斯.迪克 (Thomas Dick) 所寫的 "The Sidereal Heavens, and other subjects connected with Astronomy", 這本書對他影響很大, 內容除了巴納德已熟悉的星圖與星名外還引用了威廉赫歇爾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vens" 裏銀河看似黑暗空洞區域的描述, 當時赫歇爾懷疑該處的星星是被其它具有強大引力的星星或星團吸走, 而這些神秘又特別的景象與推測深深烙在巴納德腦海, 他後來的天文生涯花了許多心力在這些看似空無一物的區域觀察與研究, 也才有我們現在可以按圖索驥觀察的巴納德暗星雲目錄, 這也只是他眾多偉大成就的其中之一而已. 巴納德之後在芝加哥大學任教, 而他的知識多半不是來自學院課堂的教科書, 而是從他無盡的、真實的星空觀察經驗累積而來, 這也是我對巴納德佩服不已的地方.


    這段故事是從 Annals of the Deep Sky (Volume 2) 讀來的... 然後在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前一晚又跑上山看星星了, 新聞刊這麼大怕星期六人擠人所以提前一天上去, 這次帶老朋友欣賞高山星空, 所以輕裝簡備, 大多時間賴在躺椅仰望銀河, 非常悠閒消暑.




    我帶了 10X 42mm 手持雙筒還有 Borg 71FL 松本式雙筒鏡, 前陣子幫 Borg 71FL 雙眼望遠鏡做了個木箱, 木箱看起來就是好質感, 又便宜, 含運才 260.







    回到正題, 上禮拜月亮上小夜班, 除了月面、行星、雙星外, 行星狀星雲也是頗有機會的目標類型. 很多人都知道 M46 裏面有個行星狀星雲 NGC 2437, 讓這個漂亮的疏散星團不管看或拍都生色許多, 其實多目標同框的景象真的很有趣, 而且數量也不少.


    首先是在 CN 深空版看到的 Sanduleak 2-263, 這顆小小的行星狀星雲位在天蠍尾刺上方的 M7, 用拍的屋頂上 10 幾 20 秒鐘就有.





    想看到也不難, 別讓資料表上的 +12.X 等嚇到. Size 很小, SIMBAD 上的資料是 0.057 X 0.057 arcmin. 不過 OIII 套上去後目標就無所遁形啦.


    Sanduleak 2-263 (FC-100DL + Ethos 6mm for 150X; O-III)


    這有算在 M7 範圍內嗎? 離星團市中心蛋黃區還有段距離呢. 這種冷門目標網路資料很少, 所以也湊不出什麼內容, 只是提供同好一個可以在月光下試試看的目標.


    另外一個 NGC 6567 就算老朋友了, 當時在看 M24 時就看過好幾次, 拍下來也是綠綠的.




    20 秒就拍到? 是啊, 只是也很小, 相片裁切放大過. SIMBAD 上的大小是 0.47X0.47 armin,  比前面那個 Sanduleak 2-263 大上許多.

    素描用到 300X 來畫, 大到不用濾鏡也夠清楚. 4 吋鏡 300X 出瞳徑剩 0.3mm OK 嗎? OK, OK... 清楚的呢. 就是覺得 Ethos 亮, 怎麼比都比 XW 亮, 短焦的幾支 XW 已經被冰封很久了說.


    NGC 6567 in Messier 24 (FC-100DL, Ethos 6mm + AP 2X barlow for 300X)

    M24 很大, 中心的亮星排成類似 " ㄑ " 形, 很好認, NGC 6567 就在尾巴後面, 前頭上面有兩朵暗星雲 B92 跟 B93, 這兩個在山上用 Borg 71FL 雙眼望遠鏡就能輕鬆看到, 不過焦長 900mm 沒辦法把它們跟 M24 作同框, 只能勉強讓 B92 擠進來, 平地屋頂 15 秒就搞定, 夠亮吧? ... 應該說夠暗吧? 背景星點夠多夠亮吧? 哈哈~~






    月亮越來越晚上班, 就越有機會趕工深空天體. 這週末要出發到奧地利休假, 大好朔時節就這樣錯過, 這幾天能看當然要天天看.

    首先是多年來一直不知該如何起步的 IC 1396, 又大又複雜, skysafari 估一下視野, 決定先從那管大象鼻子開始好了.


    vdB 142 (the elephant trunk) -- Mewlon-180C; Nagler 31mm for 70X with UHC

    其實並不難, 定位星當然選 IC 1396 正中央那顆 HD 206267, 倍率大一些會看出是 3 顆星. 畫面上方可以看到有兩條三連星的線交會, 比較遠 (上面) 那條可以看出中間比較黑. 這很特別, 因為經驗裏大部分有星星的區域看起來都會比較亮, 尤其塵埃多的區域; 會比較暗的除了暗星雲外很少見. 這一條就是俗稱的 "象鼻", 也有人把這附近叫 IC1396A 或 vdB 142, vdB 是反射星雲的目錄. 整個大 IC 1396 雲氣幾乎靠 HD 206267 這顆分類為 O6 的藍色超巨星獨立撐起, 週遭星點密佈, 屬於疏散星團 Trumpler 37, 而 Tr 37 就是廣義仙王座 OB2 的核心.

    這個複雜目標太夢幻了, 忍不住想要多描述一些...

    Google IC 1396 的天文相片, 巨觀的看... 可以看出以 HD 206267 為中心環繞著一朵朵明亮的球狀體, 這些球體自己本身也緩慢的向外延展, 穿插其間有很多 size 小一些的黑暗球狀體, 只不過這些暗球多有些變形, 變得有點像拖著彗尾, 象鼻就是其中之一. 包在暗球體內有不少中低質量的恆星正在育成中, 其實我們常看見的天文目標相片裏也有不少類似的特徵, 比如 IC 5070 的鵜鶘嘴, M16 老鷹星雲裏面的創生之柱...

    Messier 16 (Mewlon-180c, Docter 12.5mm for 173X; Lumicon UHC)




    追溯一下其起源, 時間再往前推...

    大約在 1300 ~ 1800 萬年前的恆星爆炸事件觸發第一代的恆星誕生, 第一代恆星包括位在仙王座五角型房子中央的疏散星團 NGC 7160. 這一代裏質量比較大的恆星, 不久後就消失於自身生命週期末的超新星爆炸, 大約在 700 ~ 800 萬年前第一代恆星超新星爆炸的前震波與巨大的恆星風推擠, 創造了一個大約 400 光年大小的大泡泡, 就是查這區資料常會看到的 "仙王座泡泡" (Cepheus bubble), 泡泡延展再壓迫週遭的塵埃, 促使第二代恆星的誕生, 包括大約 700 萬年前出現的仙王座 OB2, 也包括前面提到的大疏散星團 Tr 37, 還有差不多在 400 萬年前誕生的 HD 206267, 仙王座泡泡大致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整個 IC 1396 及週遭 H II 雲氣的推手, 還包括了前面講到環繞 HD 206267 一朵朵明亮的球狀體大約在 200 ~ 300 萬年前生成, 甚至還有旁邊俗稱飛行蝙蝠跟大魷魚 Sh2-129, 還有 Sh2-133, 134, 140. 而前面提到包在暗球體內蘊育中的中低質量恆星則是新一代的第三代恆星成員... 三代同堂, 熱鬧非凡.

    以上資料是網路上找到的, 主人是 Robert Gendler, 小弟是大外行看得似懂非懂, 如有錯誤之處敬請指正與見諒喔.

    畫完象鼻隔兩天大停電, 趁著難得好機會再畫了一個 IC 1396 裏面的暗星雲, B161.

    Dark Nebula B 161 (TEC 140, Leica ASPH Vario 25-50ww for 110X)

    平地屋頂上辨識有點難... 其實應該說 "不暢快", 哈哈~ 因為在畫的時候可以發現暗星雲那塊區域沒星點, 其他區域多多少少還有一些星點, 如果在山上星點會跑出來很多很多, 因此沒星點的那塊區域看起來就會更像相片裏的暗星雲模樣, 這就是我說的 "暢快" 啦. 這個目標用濾鏡有點幫助, 因為整區都是發射星雲區, 用 UHC 或 O-III 多少會增加一些對比.





    我的觀察是紅圈圈附近雲氣比較明顯, 也剛好都在亮星附近. 黃方框的部分雲氣超淡, 但又不到全黑的程度.

    也拍了相片:




    曝光時間短短的, 星點不多, 效果跟目視結果差不多.



    最後又畫了一次繭星雲 IC 5146, 這個夏天看著這坨沒有 10 次也有 7, 8 次了吧?

    IC 5146 (TEC 140, Docter 12.5mm for 78X, Lumicon H-beta for nebulosity)


    這次聽論壇上觀測老手的建議嘗試用 H-beta, 果然有效, 比 O-III 跟 UHC 效果都好. 其實我畫的當晚用 Ethos 21mm + H-beta 效果最好, 不過 100 度廣角下星點有夠多, 前面畫完 B161 已經精疲力盡, 因此最後選擇用視野小一點的 Docter 12.5mm 畫.

    在山上看最厲害的是圍繞著 IC 5146 的暗星雲及一路延伸的尾巴 B168 都看得到, 平地則相當不明顯, 情況就像上面的 B161, "沒星點" 跟 "少星點" 的對比差異而已.


    IC 5146 surrounded by dark nebula


    沒改機我以為拍不到雲氣, 結果用手機版免費的 photoshop 亂調一通後居然出現一點點, 連長長的 B168 拖到底最黑的那塊都能同框入鏡呢.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月光下的鳶尾花, 行星狀星雲與密接雙星觀察 -- NGC 7023, NGC 7026, NGC 7027, HR 20, 24 Ophiuchi, V2130 Cygnus

    又近滿月, 土星已經看不出什麼花樣導致行星熱情逐漸衰退... 趁月亮威力尚未到巔峰, 看看一些深空目標有沒有機會? 還有較亮的密接雙星也是這段月光光期間可挑戰器材與眼力的好標地.


    首先是位在仙王手肘, 靠近天龍龍爪前的 NGC 7023, 別名鳶尾花星雲, 是個幾乎純反射型的星雲, 與 IC 5146 是我近期明知道很難卻最愛找的兩個目標. 不過天況不佳只能勉強從 2.5 等的仙王 alpha 星出發, 看來希望也不大. 星雲中央是顆亮度 7 等質量大高熱的年輕星星 (HD 200775), 在山上低倍 (50X) 就能察覺與附近的星點不同, 它暈暈的, 有點像融化掉的亮星, 我想這應該是亮星附近塵埃雲氣反射現象最容易辨別的部分. 不過要看的不僅於此, 厲害的天文相片可以看到這附近有濃厚的塵埃雲氣, 因此反射這顆 HD 200775 的雲氣可視範圍大概有 1/4 度多, 如果解得開來, 這片星雲雲氣不管形狀或層次應該都很有看頭, 我先找一下以前畫的:




    這個我還有印像, 當時還頗驚訝怎麼沒想像中的難啊? 今年用 Mewlon 180C, 不過天況差很多.


    NGC 7023 Iris Nebula (Mewlon-180C, Ethos 6mm for 360X)


    標上幾個觀測當時注意到的特徵:

    NGC 7023 Iris Nebula (Mewlon-180C, Ethos 6mm for 360X)

    #1 與 #2 是最先注意到凸出來的雲氣, #1 比較細比較凸出, #2 凸出的比較短肥, #2 邊緣有顆星星大約就是看得見的雲氣邊界. #3 凹進去一塊還蠻明顯的. #4 這塊雲氣也算明顯.

    對照去年畫的圖, 有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兩者都是南北長東西短的外觀, 東側凹進去的 #3 兩年都一樣, #4 也可以說一樣, 不過 #1 與 #2 特徵兩年就相反了... 這些都要多看幾次來驗證.


    4 號那天算農曆 13, 月亮還沒爬很高時畫完鳶尾花. 隔天農曆 14 畫了 Messier 39:


    Messier 39 (FC-100DL, Mark-V, 1.25X OCA, Docter 12.5mm for 90X)


    也拍了下來:



    M 39 在山上亮到可以當我找 IC 5146 的起點指標, 在平地屋頂只能乖乖從天津四跳跳跳, 它三角形的星點分佈形狀辨識度超高, 就算泡在銀河裏一眼就可以認出. 


    農曆 14 的月光太亮, 看深空太痛苦, 還好平常有收集一些雙星目標, 我還分 < 1.5" 給 10 公分以上的鏡子玩, 還有 > 1.5" 給小鏡子玩的目錄, 既然今晚拿 FC-100DL, 當然就是前者囉, 從簡單到難, 扣掉還沒爬出來的, 第一個目標是快西沉的 蛇夫第 24 號星, +6.25 與 +6.32 分開剛好 1 arcsec.


    24 Ophiuchi (FC-100FL, HR 2.4mm for 375X)


    太低... 寧視度有夠差, 連大氣的色差都出現, 我是分得出有兩顆星啦, 不過一藍一橘鐵定不是真顏色. 那到底有沒有看錯? 這時就要把相關位置記下來對資料, 結果找雙星萬能的 Stelle Doppie 資料也不太全, 最近的觀察記錄是 2012 年, PA (Position Angle) 是 300 度, PA 的定義如下圖 (WIKIPEDIA):





    手繪的大概大概當然不準, 不過看起來位置大致沒什麼問題...

    怎麼可以 "大致" ? 沒看清楚心裏就是一塊疙瘩, 隔天幾乎滿月扛出 TEC 140 來驗證.

    24 Ophiuchi (TEC 140, Ethos 6 mm + 2X Barlow for 327X)

    14 公分拆這個就輕鬆寫意了, 沒錯沒錯... 前一晚 10 公分鏡看得應該沒錯.


    回到前一晚還在用 10 公分鏡時, 拆完蛇夫第 24 號星回到北邊拆仙王五角型頂旁邊一點的 HR 20, 它的 STF 編號是第 2 號 (STF 1 號在仙女座, 管它難不難下次一定要找找看). +6.68; +6.89 分開僅 0.92", 用 10 公分鏡拆不到 1 arcsec, 想起來就莫名奇妙興奮.


    HR 20 (STF 2) -- FC-100FL, HR 2.4mm for 375X


    Stelle Doppie 列的最近觀測資料是 2015 年, 現在的 PA 是 15 度... 這組不需要大哥 140 出面驗證, 因為 100DL 就拆得清清楚楚. 說到這不禁要誇, Vixen HR 2.4mm 這支目鏡真是好東西啊.



    下一組 V2130 Cygnus 的華盛頓雙星目錄編號是 WDS 20396+4035 (底下的圖標錯了, 不是 +4036), Stelle Doppie 的資料最近觀測紀錄是 2016 年, +6.73 與 +6.83 分開 0.87 arcsec, PA 是 3.7 度.


    V2130 Cygnus (TEC 140; Ethos 6mm/2X barlow for 327X)

    14 公分鏡加上 Ethos 6mm 加 2X AP barlow 分得很清楚, 完全無阻礙, 拆過後還比較了 TOE 3.3mm 與 XO 2.58mm 兩隻... 坦白說沒有 Ethos 6mm + 2X barlow 厲害, 嚴格說甚至還有段差距. Ethos 才是我現在心目中最讚的行星目鏡 :-)




    除了拆這些密接雙星外, 也試試看天鵝尾巴附近的兩顆連號行星狀星雲, NGC 7026 與 NGC 7027, 都在北美洲星雲範圍外面一些些而已. 其中 NGC 7027 去年畫過, 還跑去昆陽畫... 哪有這麼難? 大月光下都看得到, 還看得到分兩瓣的外觀說.


    NGC 7027 (TEC 140, Ethos 6mm + 2X barlow for 327X)

    NGC 7027 是個很年輕的行星狀星雲, 大概只有 600 歲, 還在演化前期, 不用濾鏡也可以, 倍率拉上去就好. 觀察的特徵與去年的紀錄有點不同, 也許是倍率不同的差異? 有機會再看看確認一下到底哪次才準?


    NGC 7026 就要靠濾鏡了, 加個 O-III 很有幫助, 不過畫完以後, 就算沒加 O-III 再看, 居然也變得看得到呢, 當然雲氣沒那麼明顯, 看到有一團霧霧的沒問題.


    NGC 7026 (TEC 140, Ethos 6mm for 163X, O-III filter)

    星雲旁邊有顆大約 9.X 快 10 等的星星, 套上 O-III 這顆星星就模模糊糊了, 轉而變明顯的就是這團還不小的行星狀星雲, 看起來有點橢圓, 南北向橢, 下次月光沒這麼亮時把倍率拉高來仔細看...


    收完東西看一下月亮, 好刺眼, Moon phase 98.7% 幾乎滿月了呢, 誰說滿月不能看深空目標? ^^"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天鷹座裏三個行星狀星雲順便開光 Mewlon-180C -- NGC 6741, NGC 6781, NGC 6790

    用了好幾年 Mewlon-210, 出勤也算頻繁, 所以這隻 180C 的學習完全無區線, 拆箱後換過 Losmandy 寬板, 再裝上 RDF, 提到外頭平衡溫度 30 分鐘後迅速登場. 主鏡小了 1.2 吋, 一切大不同, 溫度平衡快上許多, 整體的體積與重量當然也少許多, 相較 210 起來集光力差異一定有感... 至少我能察覺啦, 不過一切還是端看 "個人需求", 萬事都是 trade-off.

    Takahashi Mewlon-180C


    含提回來當天, 一連用了三晚. 前兩晚天況糟到不行, 第一天上經緯儀試星點以及與各目鏡的搭配, 還不錯喔... 星點到視野邊邊都算細, 看不出色差, 甚至這類設計很難避免的離軸彗尾也幾乎沒有. 天琴雙雙星不到 100X 就能清楚分開, 亮星焦內外艾利環看起來也很對稱. 如果副鏡遮蔽率是 30% 的話, 算起來集光力應該跟 TEC 140 差不多 -- 這也是選它的理由之一 -- 這陣子天天出動 TEC 140 與 EM-200, 扛到有點怕了... 實際使用上感覺 180C 有比 TEC 140 稍稍亮一些.


    Takahashi Mewlon-180C

    第二晚在雲縫中等半天, 才勉勉強強畫了剛好在天頂天鷹座的兩個行星狀星雲 NGC 6741 跟 NGC 6790, 結果下樓後對照片, 怎麼對怎麼怪? 氣氣氣... 氣死了, 總覺得做了整晚白工, 越想越不甘心. 隔天下班回家都已經快 22:00, 颱風也快登陸了, 結果看見天空沒雲的部分透明得像合歡山一樣!!! 不管三七二十一衣服換一換又爬上屋頂 -- 真的是中毒沒救了. ^^"


    NGC 6741 其實很亮, 不過 9 arcsec 不到, 很容易把它當作一般星點. 還好 skysafari 星圖夠準, 前晚雖然畫得零零落落, 不過也有助於今晚的觀察.


    NGC 6741 (Mewlon-180C with Ethos 21mm for 103X, no filter)


    它對 O-III 的反應很好, 掛上濾鏡就像明星般現身, 看起來也長大了一些.


    NGC 6741 (Mewlon-180C with Ethos 21mm for 103X, add O-III filter)


    還有個辨識的方法就是卯起來放大, 大到把面積作出來:


    NGC 6741 (Mewlon-180C with XW 7mm for 309X, no filter)


    NGC 6741 的暱稱叫 "鬼影星雲" (phantom streak nebula), 是哈佛天文台那個愛德華皮克林用望遠鏡掛菱鏡分析光譜找到的. 我查到的資料說它非常年輕, 只有 1400 歲而已, 對照 M57 是 6000~8000 歲呢. 也因為年輕, 可能雲氣都還沒開始大幅擴散膨脹, 因此這個高熱... 溫度高達 18 萬 K 度 (M57 的中央星現在大約 10~12 萬 K 度), 卻低亮度的藍色矮星是被密密的雲氣包裹著.

    我實際放大到 300X 看, 還蠻明顯可以看出它橢圓或長方的形狀, 大略呈南北向拉長. 能夠在茫茫星海中找到, 然後認出特徵, 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了.



    天鷹座的勢力範圍內有不少 NGC 編號的行星狀星雲, 下一個是同樣長得超小的 NGC 6790, 根據依利諾大學退休教授 Jim Kaler 的 STARS 網站上的資料他列 5 arcsec, 跟上次畫的那顆 IC 4997 大小等級同屬經典跟星點差不多的行星狀星雲. 科學家可能可以根據量出來的距離跟亮度推測其中央星溫度? 76000 K, 還沒到大約 100000 K 的顛峰, 然後它就會開始變冷變暗, 慢慢結束其短暫的行星狀星雲生涯.


    NGC 6790 (Mewlon-180C + Leica ASPH Vario 25-50 ww for 243X)

    圖是前一晚等雲開等到得一個頭兩個大時畫的, 颱風夜前夕只有再用 O-III 濾鏡確認過, 沒有重畫. UHC 差異不大, O-III 就很明顯了.


    最後一個 NGC 6781 以前畫過, 反正還有時間就再畫一次.


    NGC 6781 (Mewlon-180C + Ethos 21mm for 103X with O-III filter)

    畫 NGC 6781 的感覺有點像 M97, 不加濾鏡是看得到啦, 但套上 O-III 後整個雲氣變得栩栩如生. 行星狀星雲朝我們的方向影響觀測的結果很大, 我們看 NGC 6781 的方向有點像從上頭看沙漏, 而 NGC 6781 最亮的外殼應該在沙漏的腰部, 因此從上頭正正往下看並不是最佳方向, 還好這個沙漏的軸心有點偏斜個 25 度左右, 所以我們可以一窺比較亮的部分. 這次看就明顯看得出它暱稱的 "C" 形, C 的開口朝北, 西側較濃較亮但比較細, 東側厚一些. 去年畫的是南側較亮, 延伸至東西側, 不過當時的 SQM 是 19.03, 透明度只有 4/5; 今年 SQM 有到 19.35, 透明度是罕見超好的 1/5, 加上又多了一年的看星星經驗值, 因此我想今年的應該比較準.

    午夜後颱風外圍一片片恐怖的低雲陸續飄來, 風也越來越大, 趕緊收東西三步併作兩步下樓, 結束相當滿意的 Mewlon 180C 初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