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貓頭鷹, 難辨核心的星系與雙星梅西爾 -- M97, M108, M40

春天腳步越來越近, 終究要開始踏入星系煉獄 (對我而言啦), 這可能是梅西爾之旅進入星系目標區前最後一站快樂時光. 接下來兩個禮拜月亮上小夜班, 有時間讓自己想想接下來的策略了.

北斗七星附近有不少梅西爾目標, 而且大多在亮星附近, "尋星" 沒有問題, 但要 "看到" 就比較費事; M81/82 算入門磚, 今天先試另一個星系, 在大熊 beta 星 (Merak, 天璇) 旁邊, 夾在它與 M97 中間的 M108.

M108 in Mewlon-210 with 100X

想想看, M108 (10等) 比 M65/M66 (9.3/8.9) 暗, 大小差不多 (8' X 1' vs. 8' X 1.5'; 8' X 2.5'), 雖然目前仰角不高, 寧視度與透明度也不好, 但這一年來看 M65/M66 都還不算難, 所以應該有一拼的機會. 何況今天是拿 8" 鏡, 再說邁入春天之後想要畫完接下來一大群星系, 觀測條件更沒得挑, 此時不多練習更待何時?

記得我讀過的資料 (沒有認真找資料, 如果有寫錯敬請指教啊...)

梅西爾先生總共分三次發表其著名的 "梅西爾星團星雲列表". 第一次是在 1774 年發表 M1 ~ M45; 然後在 1781 年發表第二卷, 包括 M46 ~ M68; 三年後, 1784 年發表最後一卷 M69 ~ M103. 剩下來的呢? 這就要提到跟著梅西爾先生在法國海軍天文台工作的皮埃爾.梅尚 (Pierre Méchain) 先生了. 皮埃爾.梅尚除了在後人整理的 "梅西爾目錄" 裏貢獻了其中 26 個以外, 還獨立發現 M104 ~ M107, 以及更正原先被梅西爾先生標成 M97, 其實包含今天畫的 M108 與忘記要看的 M109.

星系的對決非常直接了當, 不需要濾鏡啊什麼的旁門左道, 就是想辦法辨識出微光天體, 所以大口徑一定有用 (有用是指 "看到", 不一定代表 "細節" 喔). 現在操作赤道儀尋星已經頗得心應手, 60X (XL 40mm) 下開始察覺有東西了, 接下來就是反覆用不同目鏡嘗試找出最佳視感來畫圖, 最後決定用 100X, 0.5 度多一點的視野來畫畫 (Panoptic 24mm). 沒有看見明顯的核心部位, 不過似乎有兩顆星在星系其中, 但不像核心那麼暈散, 其中一顆比較明顯, 另一顆若隱若現. 畫久一點之後覺得目標越來越大, 可能是瞳孔已經完全放鬆. 今天認方位用最簡單的方法, 關電讓星點漂, 又簡單直接又快速方便.


畫完星系熱身操的 M108 後居然忘了 M109? 可能是在屋頂凍昏頭了. 接下來畫已經算老朋友級別號貓頭鷹星雲的 M97.

M97 in Mewlon-210

唉... 畫得還真醜, 活像一個豬鼻子, 不過那兩個洞洞很明顯呀, 至少方向沒認錯. 這個加濾鏡肯定活跳跳, O-III 很好, 不過我覺得 UHC 更好, 所以最後就用 LP2 濾鏡畫.

M97 就是前面提到皮埃爾.梅尚發現的, 其實梅西爾先生也有提過 "M97", 不過他說的 M97 是 " 兩個星雲目標", 而且最後也沒把這兩個目標擺進其發表的 "梅西爾星團星雲列表" 中; 但是梅西爾先生的私人手寫筆記裏倒是有此二目標之天體座標.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那兩個目標就是 M108 與 M109. 我看過其它厲害的相片, 這一區附近塵土飛揚, 不少目標混雜其中, 中小口徑不會有問題, 但如果在高山拿太大支的來看, 不熟悉的話搞不好會有點迷惑哪個是哪個呢.


今晚最後一個目標是梅西爾目錄裏三組 "特殊目標" 之一 (另外兩組一個是 M73, 另一個忘記了 ^^") 的 M40, 同時也是五組 "曾經遺失過" 的目標其中之一 (另外四組是 M47, M48, M91, M102). 如何特殊呢? M40 原來是一組雙星, 不是星雲, 也不是星團, 更不是星系.

當年梅西爾原本是想找前人波蘭天文學家約翰.赫留維斯 (Johannes Hevelius) 報說這個座標有塊 "星雲"... 應該是誤報啦... 結果找了半天什麼也沒有, 於是也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 就把這裏的一組光學雙星編號列入目錄. 雖然後人考古發現梅西爾先生的手寫筆記的確記錄有確切座標並很明確的描述此目標為雙星, 但發表其星雲星團目錄的18世紀當時可能真的忙過頭, 所以送編印時記錄的卻仍然是 "星雲". 這下... 誤會可大了, 他老兄隨便編一組, 但後人從威廉赫歇爾以降的許多天文學家都在認真找, 然後找半天也都沒看見什麼雲氣, 這一來 M40 消失成謎將近兩世紀. 更不幸的那附近還有好幾組同是光學雙星, 座標全都差一點點, 梅西爾連雙星都會寫成雲氣, 何況小小座標錯誤怎麼不無可能? 總之猜了200 多年現在總算有確認的答案, 還歷史清白了.



說實在, 我在畫的時候還沒聽過這段故事, 只知道 M40 是組雙星, 結果邊找就邊懷疑, 到底是哪組啊? 還好現代科技發達, iPhone 上就有古人難以想像的精確星圖幫我確認, 不過如果沒有這些偉大的天文學家應該也不會有現在了.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TEC 140 也上了赤道儀 -- NGC 1491, NGC 2022 觀察

前幾天把 Mewlon-210 架上 EM-11 成功畫圖之後仍然意猶未盡, 所以昨晚決定把 TEC-140 也架上這隻輕型赤道儀 EM-11... 儘管這並不是原先規畫的目標.

5.5" 折射鏡的視野可以弄到將近 2.7~2.8 度, 對尋找陌生的目標還算夠用, 這隻鏡子除了天生具優異的行星月面解析用途外, 我也喜歡把它當成開路先鋒探索新目標, 所以多用簡單方便的經緯儀操作, 但是... 磅起來沒很重, 何不試試看?

TEC 140 加筒箍環, 鳩尾板, 尋星鏡, 2" 天頂鏡, 2" 40mm 目鏡, 總重: 11.4 公斤

應該兩顆 3.5kg 重錘就 ok, 運轉前做足了平衡, 鬆開離合器不管轉到哪個角度都能平衡

廠長借我一顆 4.6kg 的重錘, 平衡起來從容許多, 不會像用 3kg 那顆要拉到底底底, 彆扭得要死. 接下來仔細的量測最常需要微調來微調去 (尋找目標) 時使用的目鏡, 以合焦時的對焦座距離來做平衡. 調完鏡筒與重錘適當位置之後, 又花點時間反覆測試各個角度平衡狀態... 終於萬事俱備, 開始來試試尋星.

尋星當然是人肉尋囉... 平衡有做足, 原先 "這麼重的鏡筒如何輕巧移動?" 的擔心馬上煙消雲散, 離合器鬆開兩隻手指就能把鏡筒移來移去, 比經緯儀還順暢, 這樣至少也不枉費還要多背兩顆大鐵塊上屋頂的苦心. 先找彗星, 找到後放大到 140X, 微調一下視野, 找幾顆比較亮的參考星放在視野邊, 然後休息一下, 翻翻星圖研究待會要觀察的目標, 15 分鐘後再看剛剛的參考星點還在原來位置嗎.

結果呢? 好得不得了, 所有星點相關位置都不動如山, 不要說 15 分鐘, 後來看/畫 NGC 1491 大概有 30 分鐘也一樣, 穩穩當當. 不過機械都有極限, 不可能無窮盡的負重, 但又不知道極限在哪? 這個問題我又去煩廠長了, 他說... 這個, 試試觀察當電動微調停止時, 如果星點抖晃不停, 那就有可能赤道儀很累在喘了... 嗯, 十分有道理. 結果... 不會, 說停就停, 星點一絲一毫都沒晃動, 反而揹 FC-76 甚至 Mewlon-210 電動微調停止時, 還會煞車煞不住星點往前滑行一點點呢.

既然一切順利, 馬上來找已經開始有點西沉的 NGC 1491, 位置在英仙右腳膝蓋附近, 從 Delta 星開始 hopping, 跳跳跳... 沒看到.

NGC 1491是發射型星雲 (emission nebula), 我先用 UHC 然後再試 O-III, 不管用哪一個, 星雲都像變魔術般躍然而現, UHC 比 O-III 效果好, 低倍 25X (XL 40mm, 5.7mm 出瞳) 就能發現一坨橢圓的雲氣. 畫圖時先拿下濾鏡畫背景星點位置... 這就是有追蹤的好處, 這裏星點超多而且亮度差異不大, 有追蹤功能就能好整以暇慢慢畫, 不知不覺畫了滿滿的星點, 哈哈... 然後旋上濾鏡, 換目鏡調整倍率與出瞳徑, 找到最適合的焦段然後觀察畫圖, 最後是用變焦目鏡中間不知道是哪個焦段畫星雲細節部分的?

NGC 1491, 中央有星點, 雲氣呈扇形

星雲呈現三角形或扇形, 頭部比較亮朝西北. 雲氣中央有星點, 星點會閃爍不是一直存在, 依照經驗我猜至少 11 等星以上, 但不確定有幾顆.


已經很晚了明天還要上班, 真糟糕. 趕快下個目標, 位於獵戶頭... 或臉上附近的行星狀星雲 NGC 2022, 前幾天才在畫配劍旁邊的 2023, 2024, 原來 2022 長在這裏.

NGC 2022, 不需要濾鏡


其實 NGC 2022 很好找, 我查到的資料是 11.7 等, 還想說可能要多費一些手腳呢. 可能因為它小 (0.5'X0.5'), 甚至比 NGC 2392 的愛斯基摩 (0.8'X0.8') 還小, 所以單位平均亮度較高的關係吧? 但是目標小也很討厭, 很容易跟星點混在一起, 所以啦, 鏡子的品質就重要了, 拉高倍率, 星點還是會是星點, 但星雲就會因放大而擴散出面積. 很有趣的是... 大部分行星狀星雲用 O-III 都會有不錯的反應, 唯獨這顆我反覆測試過不加濾鏡效果最好, 我猜主要可能是其表面亮度太低, 所以才加了濾鏡反而看不見. 拉高倍率看細節... 我最高拉到快 200X (XW 5mm), 可以發現核心部分比較亮, 外圍也有一圈比較亮, 感覺是有亮核心的 M57, 不過顏色偏白, 不像很多行星狀星雲看起來都是藍藍的.

最後收工發現, 天啊, 電池 (2.9Ah 的 UPS 用蓄電池) 的電居然快用完了, 果然負重比較多有耗很多電, 看來那個 6Ah 的摩托車電池不能拿去送人了. 另外, 我還是搞不清楚方向, 雖然我知道快轉 RA 軸就是東西向, 問題哪邊是東哪邊是西啊? 我是指盯著目鏡視野不是看天空喔.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Mewlon-210 終於上赤道儀, NGC 2023, 2024 觀察

經過同好的鼓勵, 終於提起勇氣弄台赤道儀來試試. 一方面也是因為被有 "天體追蹤" 功能所吸引, 畢竟高倍觀察下要做素描, 又要上下左右兩軸微調, 真的是手忙腳亂恨不得多生幾隻手才好.

我挑了台輕型的赤道儀, 目標是用在視野最小的 Mewlon-210, 購買前看過不少圖片, 相信這組搭配對無攝影需求的使用應該沒問題. EM-11 附的平衡重錘是 3.5kg, 架小鏡子沒問題, 但架 8 kg 左右的 Mewlon-210 就不夠了, 不過在等待新重錘的時間裏正好拿小鏡子多練練. 終於在昨天正式把 Mewlon-210 架上 EM-11, 手動找了幾組目標沒什麼問題, 畫了一小時的圖視野穩穩當當不動如山, 換目鏡, 對星圖, 換濾鏡... 也不再緊張兮兮手忙腳亂怕目標跑掉, 比起經緯台作業真是仿若置身天堂, 哈哈... 不過如果是隨意觀星經緯台還是很方便的.

Mewlon-210 on EM-11


本來想試試器材就好, 結果一貪心又畫了兩個目標, 這兩個前幾天去大雪山沒一起解決掉真是可惜, 可惜, 可惜... 啊.

第一個是一直沒看到, 也就因為一直沒認真去看所以才沒看到的 NGC 2023, 位置沒問題, 但到底要怎樣才看得到呢? 濾鏡換來換去都沒效, 網路上也找不到什麼有建設性的觀測心得, 最後反而是沒加濾鏡放大到快 350X (XW 7mm) 才稍微有感覺... 為了確認那一點點淡到不能再淡的雲氣, 我反覆在 RA, DEC 兩軸來來去去... 唉, 要是平衡沒做好遲早會被我這樣玩壞掉, 還是我多慮了? 不知道攝影導星會不會也有類似這樣的頻繁微動來微動去? 觀察了快半小時, 似乎已經可以分辨出雲氣中有一小塊比較濃, 視野移動它也一起移動, 看來沒錯, 只是與期望中的差距頗大. 每次找反射星雲都這樣, 難找得要死.


Try to identify NGC 2023


接下來也是長在附近的火焰星雲 NGC 2024, 這個目標我覺得比 IC 434 淡多了, 不過比 NGC 2023 容易, 濾鏡用 UHC 效果最好, O-III 或 H-beta 也看得到, 不過面積比較小. 目鏡是用 55mm Plossls 與 XL 40 換來換去看, 可以辨識出兩坨雲氣, 中央隔開. 比較靠近參宿一那坨還能細分兩坨, 至於雲氣邊界我無法確認出來.

NGC 2024 Flame nebula


不管如何, 總算解決了 u-210 小視野的困擾, 還真是不錯.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大雪山的觀星素描記錄 -- IC434/B33, STF 761/762, NGC 1499, NGC 2359

週末好天氣大家都跑去拍彗星, 我也湊個熱鬧上山去. 同行的堂弟最近愛上爬山, 氣象預報圖看多了比較有心得, 考慮了幾個地方, 最後決定大雪山, 雖然地勢不開闊, 不過星空目標無窮盡, 最不擔心的就是缺目標, 不怕不怕.

事後回想起來, 停在 33K 路邊還真不錯, 那邊不像合歡山的各停車場, 三不五時就被車燈照得昏頭轉向, 然後附近又沒人, 幾次到合歡山被人群的歡樂聲吵得都有點頭痛了, 倒是這邊樹林裏一直有各種動物的叫聲, 還真是新鮮呢. 另外自己上山頻率不高, 一次到 3000 公尺以上會有點頭暈, 2000 公尺沒問題, 正常得很. 那為什麼停路邊不進去? 大雪山有門禁, 但我只有看看而已, 其實撐不到整夜, 還是回家睡覺最好, 所以時間上的安排, 入夜一直看到午夜前, 估計看 5 個目標沒問題, 回家下完裝備睡覺, 頂多隔天賴個床, 比起通宵熬夜, 身體的感受簡直是天壤之別.

停在路邊看星星

剛入夜還有零星幾輛車經過, 有些人會好奇下車詢問, 後來乾脆先架起雙筒鏡對好彗星給來問的人自行操作, 大家都說星空好美麗... 本來就是呀. 我自己第一個目標是之前看得零零落落的 NGC 891, 25X (XL 40mm) 就看到, 當時覺得天都還沒全黑, SQM 量一下已經有到 20 出頭. 然後最多試到 140X (XW 7mm) 就很吃力, 不過放這麼大之後, 星系中央的黑縫已經可以清楚辨別, 不過不是想像中鮮明切一刀的感覺, 而是糊糊有點擴散的視覺效果. 本來想畫圖, 不過路人的疑問太多, 我可是很有耐心的回答喔, 不管是很多同好討厭被問的 " 你的望遠鏡幾倍?" 還是 "你的望遠鏡多少錢"... 等等, 我都有認真回答, 不過也因此最後實在畫不下就放棄了.

休息一下, 啃個麵包, 下個目標想先試試看馬頭暗星雲.
馬頭看(其實應該說是 "找") 多了, 所以很清楚它應該出現在哪個位置上, 其實這很有幫助, 並不是都要先盲畫再來比對相片, 然後證明自己沒看錯... 證明給誰看啊? 哈哈~

那隻自己每次都說成是 "沒有翅膀的蜻蜓" 的 Sigma Ori, 目鏡對到之後景象就與平常屋頂看的完全不同, 兩組多星系統星點粒粒分明, 甚至 100 出頭倍放大就解開所有伴星, 後來是用到快 200 倍放大來畫圖, 果然畫出許多 13 等以上的暗星.

Struve 761 / 762

至於主角馬頭, 說實在沒想像中的容易, 此時 SQM 已近 22. IC 434 的雲氣範圍倒是很清楚, 我還從不曾看過這麼清楚的 IC 434 呢. 火焰星雲的 NGC 2024 還稍微能分辨, 但奇怪的是 NGC 2023 怎麼看都看不到, 不曉得為什麼? 變焦目鏡調來調去漸漸的能辨識出 B33 微弱視感的暗星雲, 最後是用 Panoptic 24mm 作大約 40X 放大的觀察與素描. 為什麼這次我又覺得更肯定呢? 第一, 仔細觀察, 暗星雲頭部有彎, 而且朝向參宿一 (Alnitak) 方向; 第二, 暗星雲的根部邊緣交界處有星點. 所以盡管馬頭不像馬, 也不是穩當當的黑在那裏被看見... 說實在以我有限的暗星雲觀測經驗裏, 幾乎不可能把邊緣線畫得準準準銳利的... 但是, 它就在那裏.

B33 / IC 434 素描

喝個水伸展一下四肢, 滿天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 真是美好. 下個目標同樣是需要 H-beta 濾鏡的 NGC 1499 加州星雲. 夠黑的夜空果然沒讓人失望, 低倍目鏡下英仙 Xi 星 (Menkib) 對到星雲就出現了, 連帶 zeta (Altic,  捲舌四), omicron 也可以同在大約 24.5X, 2.7 度 (XL 40mm) 的視野內, 平地天況再好, 我也只能看清楚星雲切 Xi 星 (Menkib) 那側的邊緣線, 長條狀的另一側甚難分辨, 因此常常無法判斷到底這片雲氣多寬? 不過這次總算清楚的把範圍框出來, 甚至還能把星雲內比較濃的區域大致標一下.

NGC 1499 大約 2.7 度目鏡視野

NGC 1499 是典型的發射星雲, 這一帶 (英仙 OB2) 是之前介紹冬銀河, 同樣在所謂古爾德帶上的 OB 星協, 充滿星際塵埃以及年輕的 O 或 B 類恆星, 主要由 Xi 星 (O 類型) 所激發, 照亮. 圖的右上方是英仙 OB3 星協, 最亮的就是 Zeta 星 (B 類型).

下一個是 RASC Finest NGC 作業其中一題, 別號雷神索爾頭盔的 NGC 2359. 看過好幾次了, 不過今天要好好畫一畫.

NGC 2359 Thor's Helmet under 40X

平地天況好的時候大致能看得出 "三角形" 或 "菱角形", 但當然比不上高山上的清晰. 這一帶星星有夠多, 星點標一半就想放棄了, 不過既然是作業就還是得交, 硬著頭皮把它標完. NGC 2359 也是一個發射星雲, 星雲內部有個超大質量的恆星, 頻臨超新星爆炸前夕, 巨大的恆星風把周遭的分子雲電離並吹向外, 形成此特殊的景致. 實際觀測可以看到星雲內部的星點, 然後我覺得菱形範圍以外也有較淡的雲氣, 所以還是把看見的部分也大概描出來. 這個目標加濾鏡肯定比較清楚, O-III 遮掉比較多星點, 所以最後用 UHC 畫圖, 還畫了一張 140X 的, 同時著重在雲氣濃淡區域的標示.

NGC 2359 Thor's Helmet under 140X

中間還零零散散看了幾個目標, 然後改用雙筒, 最後畫的是 NGC 2244 與薔薇星雲

Rosette Nebula and NGC 2244 in binocular

這次畫的雲氣濃淡區域雖然也是不準, 但比起前幾次畫的應該可靠許多. 因為小折剛賣掉, 目前除了用雙筒鏡以外暫時沒有 3 度視野以上的組合, 所以想再挑戰更多細節要等下一次了.

回家前看了一會木星, 真是太驚人了, 最接近南北兩極的帶區域有許多細節可以辨識, 可是認真觀察又畫圖了 4 個多小時還真的挺累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東西收好就下山了.



老外所謂的 "Outreach", 我認為除了休閒放鬆以外, 如果要認真觀星的話, 其實有很多東西要學習以及注意的, 否則就帶隻雙筒及腳架跟同好打打屁吃吃火鍋就好, 才能真正得到休閒娛樂的效果. 但如果要做點記錄的話, 我目前的想法是上山是戰場, 平地是練兵, 上戰場要有完備的計畫, 平常也要有足夠的訓練, 這樣難得一次上山才能有效率的完成目標. 這次上山計劃還是做得不好, 目標的順序有點太隨性了.

另外, 黑暗中作業如果要不手忙腳亂, 避免東西找不到甚至掉東西的話, 除了平常多練習熟悉器材以外, 把器材模組化裝盒, 切換器材時一定要物歸原位不要隨手亂擺, 這也很重要... 很多都是自己屋頂上得到教訓後的痛苦心得呢.

模組化收納裝箱, 在黑暗中比較容易找到想要的東西

同類型的器材放同一盒, 用完一定放回同盒, 避免在黑暗中遺失貴重器材

不同濾鏡以貼紙做記號, 方便黑暗中快速找到需要的濾鏡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北三裂與愛斯基摩星雲 -- NGC 1579, NGC 2392

最近接連看過幾個之前少見的冬夜目標, 大多沒碰到什麼麻煩, 唯獨這個別名北三裂星雲的 NGC 1579 難以達陣, 昨天晚上終於有點樣子了.

NGC 1579 Trifid of the north

目視感覺不可能像圖上這麼明顯, 但技術不好, 一直加強, 加強, 加強... 最後就變這副德性 >"<

NGC 1579 與正宗三裂 M20 有許多相似之處, 也不僅僅樣貌而已. 有年輕高能量恆星自己發射的紅光, 也有附近星際塵埃反射的藍光. 不過我看資料說 NGC 1579 是星雲內部有顆超高能量的年輕恆星發射出 H-alph 紅光, 不像 M20 是周遭許多年輕恆星所發射的. 我找不到所謂 "裂" 的暗帶, 就一坨雲氣連確切邊界我也認不出, 頂多能區別出有一小區比旁邊的雲氣更亮而已, 沒有加濾鏡, 加了有好一點點, O-III 又比 UHC 好, 高倍並不會更好, 反而是低倍大視野比較容易認.


同樣, 週間日都是計劃一晚兩個目標就好, 結果也一樣, 一貪心就看到天荒地老.
中場時間又看了 NGC 1931, 薔薇星雲... 最後趕快再抓一個以前拜訪過的老朋友, NGC 2392 愛斯基摩星雲. 以前了不起就是 6 公分, 10 公分, 今年拿 14 公分放大來看看.

NGC 2392 Eskimo Nebula under Mag. 280X

星雲旁有顆 8 等左右的亮星, 還有顆 12.4 的, 西側也有幾顆 12.5 左右的星星. 一般望遠鏡廠家提供計算的極限星等公式 1.77 + 5 X Log(口徑mm), 14 公分的極限星等是 12.5 等, 事實上把倍率操上去要看見 12.5 一點也不難.

NGC 2392 的大小是 0.8' X 0.8', 幾乎是 M57 一半都不到, 所以可知找它的罩門就是 "小", 低倍目鏡下跟一般星點差不了多少. 我這次沒用濾鏡, 覺得它還蠻亮的, 要不是剛賣掉 2.8mm LE 還真應該更高倍來看. 280X 下的星雲可以明顯分辨出核心亮點, 再看久一點還能確認它像艾利斑似的中間有一環, 整體偏藍色調, 越往中心越白亮, 甚至帶點髒髒的黃.

入門星系兩兄弟 -- M81, M82

當然有比 M81/M82 更入門的星系, M31 就是, 不過 M81/M82 意義不同, 回想起剛練習尋星的日子裏, 找破頭在尋 M81/M82 的畫面依然歷歷在目. 我也常會想起有次觀星會的技安前輩來鎮上, 看著他談笑間就輕而易舉對到 M81/M82 的情景, 當時心裡真是充滿敬佩與羨慕啊.

現在找這兩兄弟是很容易了, 果然勤能補拙, 多練習一定有收獲, 之後從小雙筒到大牛頓我都看過, 但大概去年這個時候, M82 出現一顆超新星, 那是第一次對星系做仔細的觀察, 並因為素描而能發現更多細節, 體會到真的是看越久就能看越多; 看越多就想看更久...

M81 相較瘦長的 M82 而言, 看起來圓圓胖胖的. 拉高倍率仔細觀察, 一定會注意到肚子裏的兩顆約 11 等多亮的星星, 它們在圓胖橢圓的一側, 另一側好像是比較亮的星系核心, 事實上核心位置是在星系中心, 看起來偏一邊是因為星系另一側沒那麼亮的關係. 由於大熊還沒昇很高, 所以只能作到大概近 200X 放大的觀察, 沒有機會分辨出旋臂.

M81 Bobe's Galaxy

天文相片裏的 M81 有離核心很遠的旋臂, 據說早期 M81/82 曾有近距離的接觸, 比較小的 M82 還因此有些形變, 當然 M81 也殘留一些當時近距離接觸後的遺跡, 比如前面提到天文相片裏離核心很遠又很明顯的旋臂.


至於瘦瘦長長被老外形容成雪茄的 M82, 可能是因為形變的盤狀, 它遭到重力拉扯變形後的核心附近變得星光燦爛, 暗物質帶也特別明顯, 狂暴噴發的氣體發出強烈的無線電波. 在紅外線照片下, M82 是夜空中最亮的一個星系, 這個現象也存在於 M51/M51B 與 NGC 5128 , 視覺效果帶著銀色調, 與星系常見看起來偏黃的認知不同.

實際觀察最引人注意的是長條中間看起來有段暗黑帶, 這個以前沒有很高倍, 52X 就能看出來, 高倍下能區分被黑帶切成兩半各自最明亮的區域.

M82 Cigar Galaxy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猴子頭, 跳跳豆, 迷你火鳥 -- NGC 2174/2175, NGC 2362, NGC 1931

下了今年冬天難得的一場雨之後, 昨晚夜空清澈無比. 大家都出動瘋彗星去了, 我也迫不及架好鏡子, 趁好天拼幾個之前沒試過的目標.

第一個是位在正天頂, 別名猴頭星雲的 NGC 2174, 還是 2175? 有人說 2174 是猴子額頭中央最亮那一小區, 2175 則是包含 2174 的整團大星雲; 也有人說 2174 是整團星雲, 而 2175 是裏面鬆鬆的疏散星團; 還有人乾脆合用 2174/2175... 不管如何, 這團雲氣是 H-II 類星雲的發射型態星雲, 通常這類星雲用 O-III 或窄頻的 UHC 濾鏡反應良好. 我自己實際試過的結果是 UHC (Thousand OAKS LP2) 比 O-III (LP3) 優, O-III 有明顯一些些, 但損及其它星點讓整體視覺效果沒那麼好.

NGC 2174/2175 Monkey head nebula sketch

由於目標在正天頂, 低倍目鏡下 (28X, Panoptic 35mm) 未加濾鏡, 雲氣就已經若隱若現了, 加上濾鏡之後星雲非常明顯, 試過幾個不同焦段的目鏡最後決定用雙目視觀察, 素描. 目標大小約一個滿月差不多, 其實可以用到 140X 來觀察細節 (XW 7mm, 0.5度視野塞滿滿). 但剛認識的新朋友還是習慣遠觀就好, 等混熟了再來探究細節, 跟去年夏天多次觀察 NGC 7000 的經驗一樣.

本來只計劃兩個目標, 猴頭跟跳跳豆, 但天氣好就容易失去理性, 所以臨時插花一個 NGC 1931, 號稱是迷你版的火鳥星雲. 它跟獵戶座大星雲有許多相似之處, 比如說組成是融合發射與反射型態的星雲, 甚至星雲中心也有一組四合星, 不過 NGC 1931 小多了, 只有 3 arcmin 左右, 比 M1 還小, 可能就跟 M76 差不多. 講到 M1, 反正也在附近, 目鏡從低倍 (28X, 35mm) 到高倍 (280X, XW 3.5mm) 看起來顏色都呈現優美的紫藍色, 超酷.

NGC 1931 就在 M36 附近不遠, 2.4 度的視野下 (Panoptic 35mm) 這區還真熱鬧, 除了本尊 NGC 1931, M36 以外, 還有別名蜘蛛星雲的 IC 417, 繽紛燦爛. 低倍目鏡裏可以發現一個比一般星點胖一些的目標, 我試過不同濾鏡之後發現其實不加最好, 只可惜看到最後昏頭忘了要去找那個四合星, 最多只用到 140X (XW 7mm) 看... 不甘願啊, 今晚天氣要是再好的話一定要再來看一次, 不但要找它的四合星, 也要畫一張廣視野圖.

NGC 1931

廣視野最後還沒畫... 因為實在是太。太。太... 複雜了, 不過倒是畫了 280X 下的觀察, 想看裏面的四合星咩, 結果, 的確有看到 2~3 顆星星在中心閃啊閃的, 不過分不出四合星啦.

NGC 1931 under Mag. 280X


最後就是別號墨西哥跳跳豆星團的 NGC 2362 了... 其實最最後還貪心的畫了 M81/M82, 真的是無窮盡 >"<

NGC 2362 很好找, 不過改用電子星圖之後, 尋星已經碰過什麼大困難了. 它在大犬屁股上方的大犬 Tau 星附近, 其實 Tau 星就在星團中心. 我看了半天是感覺不到任何 "跳" 的效果啦, 這顆 Tau 星與背景星團其它成員相比真是亮得不得了, 是個很有趣的目標.


NGC 2362

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水晶球與哈伯變星雲 -- NGC 1514, NGC 2261

最近被彗星相關資訊轟炸得油膩膩的, 所以上星期五提早些回家, 想趕在月亮爬上山頭前看看別的目標. 至於這顆 C/2014 Q2 Lovejoy 只有打打招呼而已, 不過現在的它還真是亮, 連同星期四晚上, 肉眼好像都能看到了.

先看已經快爬到天頂的 NGC 1514. NGC 2261 角度還太低, 等畫完 NGC 1514 它也爬高了點, 到時比較容易看.

NGC 1514 是個行星狀星雲, 別號 "水晶球星雲", 目視星等亮度從 10 ~ 10.9 等亮都有人說, 從資料數據看起來蠻暗的, 第一步得多找些資料研究研究先. 腦海快速的盤算一下, 找個看過而且特性比較接近的... 小啞鈴 M76 10.1 等, 兩個比較一下, M76 大小是 2.7' X 1.8'; 而水晶球是 2.3' X 2', 大小差不多, 所以 M76 沒問題水晶球也不會有問題, 況且一般行星狀星雲對 O-III 濾鏡反應良好, 這樣一來就更有信心了.

尋星起點跟找加州星雲一樣, 用英仙座的 Omicron 與 Zeta 連線延伸跳幾步後就定位完成, 不過... 低倍尋星目鏡下 (28X, Panoptic 35mm) 沒看到, 換上變焦目鏡變, 變, 變... 果然找到懷疑點. 旋上 O-III 濾鏡, 水晶球現形啦. 這隻變焦目鏡焦段配上 980mm 鏡子倍率在 60 ~ 110X 範圍內, 出瞳徑是 1.3 ~ 2.3mm, 現在可是我觀察 DSO 的主力目鏡.


NGC 1514 Crystal Ball Nebula

100 出頭倍的放大下, 可以看出水晶球約略在東西兩側雲氣較濃, 南北兩側淡一點, 尤其南側更淡, 中央核心很亮, 大約有 9 等, 不過這顆星星與水晶球無關, 它真正爆掉的白矮星應該不可能看得到. 低倍視野裏這顆 9 等星被另外兩顆 8 點多等亮的星星夾在中間, 三顆連成一線, 太低倍的話很容易誤以為只是一顆星. 不過因為屋頂風超大, 所以就放棄作高倍的目標細節素描了. 比較了一下 UHC 濾鏡, 還可以, 沒有 O-III 好.

NGC 1514, M97, M57 離我們都在 2300~2600 光年遠左右. 梅西爾目錄裏的行星狀星雲只有四顆, 離我們最近的是 M27, 只有 1250 光年遠; 最遠的是 M76, 大約 3400 光年遠.


畫完水晶球, NGC 2261 也爬得比較高了. 轉向雙子腳, 先走過去看起來倒立的聖誕樹, 對照星圖來抓一下這個有趣的星雲, NGC 2261, 別名 "哈伯變星雲".

其實每次找新目標前都有先查一下其基本資料, 了解特性之後比較能擬訂觀測方法. NGC 2261 是反射星雲, 很多反射星雲對濾鏡都沒什麼反應, 像 M20 相片裏三裂上方藍色那塊就是. 我還是不信邪的拿了 UHC, O-III, H-Beta 全部比一遍, 沒錯, 什麼都不加最好, 資料上說 9 等亮, 2' X 4' 大小; M78 是 8.3 等亮,  8' X 6', 所以相較常見的 "星雲" 而言 NGC 2261 好小喔, 只有 M78 的 1/6 左右而已.

找到目標之後的第一印象是: 長得超像彗星, 頭尖尖尾巴扇形展開; 頭部很亮, 尾巴中間凹陷. 因為夠亮, 甚至上到 280X (XW 3.5mm, 出瞳徑: 0.5mm) 都還能作觀察, 最後是用 196X (XW 5mm, Exit Pupil: 0.7mm) 畫圖.

NGC 2261 Hubble's Variable Nebula

NGC 2261 的頭部是一顆變星 (R Mon), 亮度變化從 10 等到 12 等不是很規則, 恰巧附近又有一塊星雲... 我很不專業的從 wiki 讀到, 加上猜想... 所謂星雲呢分四類: 行星狀星雲, 超新星的殘骸, 暗星雲以及所謂 H-II 區的發射星雲與反射星雲, 發射星雲與反射星雲是從可見光的觀點來分類, 不可見的應該就是暗星雲囉. 因為這塊星雲或說這片灰塵反射 R Mon 的光, R Mon 亮度一直變, 所以 NGC 2261 亮度也就一直跟著變, 而且據說變得很快, 每次觀測都可能會有些微不同, 真是有趣... 不過我是第一次認識它, 往後可以多熟悉熟悉. 這片灰塵的密度當然不會平均分佈, 加上此變星是尚未成熟到主序列的序前恆星 (Pre-main-sequence star), 還在四處搜刮質量, 也會不穩定的噴發強烈恆星風, 種種因素造就它怪異的形狀以及多變的風貌.

赫歇爾先生早在 1783 年就發現它了, 100 多年後哈伯先生從相片裏發現其變化, 然後進行了長期且深入的觀察. 哈伯先生, 對... 就是哈伯望遠鏡那個哈伯, Edwin Powell Hubble, 證實了銀河系外還有星系以及宇宙正在膨脹的哈伯先生, 所以也才有了這個紀念性的別名 Hubble's Variable Nebula.


對了... 月亮出來後還看了 M42, trapezium 的 E 星可見, F 星若隱若現, 奇怪... 之前八百年都看不到, 這禮拜就認出兩次. 月光下高倍的 M42 雲氣還是很壯觀, 層層疊疊的, 忍不住還是畫了一下, 這次我很仔細的比對雲氣濃淡區邊界與各星點的相關位置與大小比例, 一直想畫得更精準一些, 結果還是沒很好.

Messier 42 雲氣層次

天氣好就這樣, 看完一個又想再看一個, 已經是最後一個了又還要再追加一個... 風吹到鼻涕都流下來還想看... 還是得下樓, 想開一點... 星星都在, 不會跑掉.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想辦法讓 Denkmiere Binotron-27 雙目視裝置 1 倍對焦

雙目視裝置是愛好 "觀" 星者的超級好朋友, 兩隻眼睛看一定比一隻眼睛看舒服許多. 第一次購買雙目視裝置時, 瘋狂的在網路上看了一堆有的沒的, 第一隻買的是 WO, 玩出一點心得之後就決定放手一次到大菱鏡 CA (Claer Aperture) 27mm 的 TeleVue/BinoVue, 後來被有光軸調整功能的 Denkmiere/Binotron-27 深深吸引, 所以也有了一支. 中間在日Y拍標過一支 StarBase/高橋 TwinView, 不過... 實在太多隻啦, 要有 6 隻眼睛才夠... 所以賣掉 TwinView, 一方面是天文器材掛個 "高橋" 超容易賣的關係, 不過我也是高橋迷, 東西好才好脫手嘛.

Takahashi/TwinView TeleVue/BinoVue Denkmiere/Binotron-27

當望遠鏡系統接上雙目視裝置, 光路長自然多了個 10 來公分. 大部分的折射鏡設計都有留一節長度空間彈性, 方便對焦座後接一些五花八門的東西然後還對得到焦, 但是絕大大... 大多數的鏡子不可能留個接上天頂鏡 (光路長也大約 10 來公分), 還容納得下再 10 幾公分的雙目視裝置, 因此市面上的雙目視裝置幾乎都會附個光學矯正系統 (O-C-S, 或 OCA) 來延焦 (縮短光路), 讓使用者能夠在原來架構上對得到焦.

大部分所謂的 OCS 就是一個負鏡組, 有的很簡化, 其實就是一般巴羅; 有的會考慮順便利用這組機制修補雙目視裝置菱鏡造成的色差及像差, 所以才會有 "光學矯正系統" 的名稱, Denkmiere 設計得更複雜, 以其可以切換不同倍率的專利 PowerSwitch 機置搭配前端負鏡組, 真的可以叫做一個 "系統" 了.

OCS 最被嫌的就是強迫延焦, 當然也就強迫增倍放大, 視野因此被迫縮小. 如果專攻行星月面那沒問題, 反而因為 "可能" 的像差色差被抑制得更好而得到完美的效果; 但是對用雙目視裝置用上癮, 連 DSO 也不放過的重度使用者而言, 打開 OCS 封印, 便成了日夜渴求的目標. 為了多那麼區區 1 度的視野, 幾 mm 的出瞳徑... 幾乎無所不用其極, 還有人去鋸短筒身的呢.

雙目視裝置增加的光路長活生生就在那, 想要縮短談何容易? 因此從對焦座後所有非雙目視的東西能縮的就盡量縮, 甚至天頂鏡也要想辦法縮, 那... 要怎麼縮呢? 1.25" 的天頂鏡光路長一般都會比 2" 短, 菱鏡的折射率比較大也可比反射鏡片式的縮短一點, 天頂鏡的兩頭一端塞進對焦座, 另一端是目鏡座, 最好也能縮... 因此 Baader/Zeiss 的菱鏡式天頂鏡便成了同好間相當受歡迎的一個產品.

Baader/Zeiss 天頂菱鏡

這個天頂鏡, 塞了一顆貨真價實的 Zeiss 菱鏡, 在許多測試評比中可以看見其優秀性能, Paolini 先生的書我有一本, 還蠻相信他做的測試結果. Baader 公司出了一堆所謂的 T2 規格系統配件, T2 好像就是 M42mm P 0.75 的規格, 據說是許多相機的接環規格, 不過我連一台傻瓜相機都沒有, 所以不是很清楚. 這些 Baader 的 T2 規格零件可以有多種組合, 以迎合不同裝置或調整光路長度用. 比如說上面那顆天頂鏡要塞進 2" 對焦座的話, 加個 T2 規格的 2" 管就可以,

Baader T2 菱鏡 (Zeiss) 接 T2<-->2" 管

那麼另一頭接目鏡端 (也就是要接雙目視裝置端) 呢? TeleVue/BinoVue 倒是想到了, 原生就有 T2 的接環, 所以可以直接接上, 接上去變這樣, 把天頂鏡這邊的光路縮到極致啦.

TeleVue/BinoVue 接 Baader T2 Prism 簡直是渾然天成


不過 Denkmiere/Binotron-27 沒那麼好, 他自有自己的規格, 這也是我相當不解的地方. 用了這麼大一顆菱鏡, 27mm 的 CA, 結果接上 powerswitch 縮到不到 25mm? 真是浪費啊. 它的系統配置是這樣, 天頂鏡的對焦座端接 OCA, 目鏡座端先接 powerswitch 再接雙目視本體, 這樣一來廠設的 3 段倍率: 1.3X; 2.3X; 3X, 就算用 backfocus 很長的 TEC 140, 也只能對到前兩種倍率組合, 3X 是對不到的, 而且因此對焦座拉得很長, 整個力矩看起來就很噁心.

照著原廠配置, 對焦座拉好長喔, 不喜歡


就這樣東拼西湊, 有一天發現如果把 OCA 移到目鏡座端可以對到焦耶, 而且對焦座只要移出去一點點就好, 問題是... 如此一來便只能對到後兩種倍率組合, 1.3X 的這下對不到了.

Denkmiere... 或者說當時還在合作的 Russ 與 Bill (另開 EarthWin 公司) 發明 powerswitch 機制想到的一定是 "方便", 一組目鏡當三組用, 也沒錯. 不過我猜現今有不少像我這種亂買東西的笨蛋, 手上滿滿目鏡只怕沒機會用, 哪會嫌多啊? 而且, 多這麼多鏡片邏輯上可能造成光損, 一堆 "機制" 讓重量爆增... 想到這就開始立志要廢掉這個 powerswitch 了. 雖然有時也覺得很可惜, 不用換目鏡, 只要推拉一下真的很方便說.

閹割掉 powerswitch 唯一的問題就是接環, 想辦法把 Binotron-27 接上 T2 天頂菱鏡. T2 系統東西有夠多, 又沒人可問, 所以過程算是血淚交織, 浪費不少錢... 最後還是搞定了

兩隻連著天頂菱鏡的雙目視裝置


重量也大幅減少... 比單獨一個 2" 天頂鏡重不了多少
改造後的雙目視裝置連同天頂菱鏡重量

2" 天頂鏡重量

ㄟ... 那個高橋 2" 天頂怎麼怪怪的? 沒錯, 實在錯買太多 T2 零件, 反正這麼愛 Baader 的 Click-Lock, 乾脆再做個轉接環把這個天頂也改裝了,

改造 Takahashi 2" 天頂鏡

Baadahashi 嗎? 哈哈~

超愛這個 Click-Lock 裝置


敢拆高橋天頂鏡? 唉, 連 TeleVue 的 Panoptic 都敢拆了, 不過那是另一個血淚案例.

TeleVue Panoptic 24mm 分解除霉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尋找小狼 -- Sirius b

每個新目標, 對自己而言都是一種困難的挑戰, 一段學習的歷程, 一個美妙的經驗. 越艱難的越不甘心, 越辛苦, 回想起來也越甜美... 不管成果如何.

天狼星的伴星, 白矮星 Sirius b, 絕對不是容易的目標, 就算已經找到它了, 也別期望它會穩穩的一直看見, 5 天下來寧視度最佳那天... 110X 就能清楚看見 Trapezium E, F 星的情況下... 如果目標 5 秒漂出目鏡視野, 大概也只有 1~2 秒可以看見, 不曉得別人看見的情景如何? 我目前最佳狀況就這樣而已. 但我相信那是小狼沒錯, 它在重複的位置出現, 我不斷比對相同目鏡下參宿七 (Rigel) 與其伴星的分開距, 確認主星的艾利環沒有拖曳連到它, 寧視度瞬間穩定時可以連續好幾秒確認星點與位置...



雖然事前已經讀了不少資料, 但是最仰賴的卻是去年年中拼 Antares b 經驗 (天蠍心之心 -- 首見 Antares b). 目前天狼星與其伴星分開大致超過 10 arcsec, 剛好與參宿七及其伴星的間距差不多, 兩者相差不遠, 又亮又好找, 是很好的參考指標. Antares b 與心宿二只差 2.5 arcsec, 伴星根本嵌在主星第一第二艾利環間, 相較起來這個 10 arcsec 簡直算是龐然巨物. 然而 Sirius b 8.5 等, 主星 -1.4 等, 兩者差到快 10 等亮度, 卻是不可思議且難以想像的鴻溝.

關鍵在寧視度...

絕大部分的時間看見天狼星, 星點都是閃爍個不停, 用望遠鏡放大看, 幾乎難以稱呼它是星 "點"... 根本是一團火焰, 火舌四面八方流竄, 之前看心宿二時 Baader 的行星光害濾鏡很有效的壓製曜光, 但是拿來用在天狼星簡直是拿著一杯水去救火, 根本沒什麼用, 而且... 還出現額外的色差. 唯一的機會就是 "等待", 等等看會不會出現幾秒鐘的平靜? 然後試不同目鏡...

網路上別人的經驗不少, 偏方也不少. 有人用瘋狂的高倍, 有人用鋁箔遮掉部分目鏡視野, 有人讓主星自然漂離視野捕捉那一瞬間... 大部分我都試過, 不見得有效. 像倍率有人說 200X, 也有人說 300X, 還有人信誓旦旦說 150 以下最好, 而我這幾天的經驗最好 (可以看到最多次, 出現時間也維持最長) 的是 TEC 140 + XW 3.5mm (280X, 出瞳徑: 0.5mm), 其次是 XO 5mm (196X, 出瞳徑: 0.7mm), Mewlon 210 會出現十字光芒, 折射鏡還是最穩定最清楚. 不過 Seeing 最好的一月三號那天, 連 XW 7mm (140X, 出瞳徑: 1mm), 或 LE 2.8mm (350X, 出瞳徑: 0.4mm) 也能看見. 另外是 "經驗累積", 連續看四天之後, 尤其經過一月三號那天很清楚的看見以後, 一月四號其實 seeing 不太好, 我用 Mewlon 210 搭 Leica ASPH Zoom 8.9mm (270X, 出瞳徑: 0.8mm) 也能看見.

Sirius b 在圖中主星正上方, 貼著主星光芒


將超級亮的主星漂出視野的做法我猜是模擬 "掩星" 的概念. 自己反覆嘗試的發現是這樣... 當天狼星離開視野的一霎那, 會出現所謂的 "淚滴效應", 移出速度越慢 (倍率低一點比較慢) 越明顯, 艾利環最外側被拖出一條像鼻涕的藍色, 然後神奇的景像出現, 亮星移出的附近瞬間變暗一些, 幾顆本來沒注意到的星星在那短短 1 秒鐘吧? 浮現眼界, 其中包括小狼. 不過這也不是百試百靈, 如果當時 seeing 不佳, 艾利環破掉, 破掉就火焰亂竄, 這樣也沒有機會... 問題就是, 如果艾利環穩穩不破, 把天狼星擺視野中央也相當容易看到小狼, 不必如此大費周章.

天狼星移出瞬間淚滴出現, 我找到三顆原來沒注意到的星星, 其中包括藍色框框內的 Sirius b


這個 "虛擬掩星" 方法個人覺得是一刀兩刃的怪招, 怎麼說呢? 因為拖出來的 "淚滴" 常常把艾利斑最外幾環拉扯變形, 我觀察有時被拖到變形的最尾端斷掉的一剎那, 不小心會被誤認為星點, 但是多試幾次以後會能夠分辨得出, 因為視覺殘留的那一 "點" 太亮了, 不像 8.5 等的小狼. 底下這張就是誤判:

這是第一次嘗試, 不過我相信當時是認錯了


一月三號那天望遠鏡架好, 我斜躺在屋頂深吸一口冬夜星空的氣息, 薄薄霧氣在月光映照漫射下, 天際所有星星幾乎都不閃爍了, 整個空間流溢著一種停滯的詭異. 先對照了 Rigel, 星點粒粒分明, 我甚至用不到 100X 的目鏡, 連艾利環都沒出現就拆開這兩組不對等雙星. 轉向 M42, 四合星 Trapezium 在 Leica 變焦目鏡 8.9mm (110X) 下, 四邊形最短邊 A 與 B 之間的 E 星, 與最亮的 C 身旁的 F 星穩穩出現, 換了幾個更短焦的目鏡都沒問題. 哇~ 上次這麼清楚看見 E 與 F 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E 與 F 都超過 10 等, 顯然月光沒對 10 等以內的星星造成觀測的威脅.

Trapezium E and F under 110X


當然接著就順利找到小狼啦, 不過就像一開頭提到的, 小狼不是穩穩停在那可以持續看見, 有時候只出現 1 秒, 有時候可以連續 3, 5 秒, 但是可以很頻繁很固定的看見一模一樣的東西. 比較多的機率是出現主星漂到快接近視野邊界, 但又還沒接觸到邊界時... 不過我猜這是機率問題, 想不到有什麼邏輯?

相當穩定出現的 Sirius b, 寧視度決定一切

這幾天的觀測每次大約 1~2 小時, 跟平常差不多, 不過大多只盯著天狼星看, 還算愉悅. 但事後比對的過程充滿疑惑. 我的紙本星圖只到 9.5 等, 這時候根本派不上用場, 所以仰賴的星圖是最近非常信任的 SkySafari Pro. 但是...

SkySafari Pro 的誤差?

左上是 SkySafari 顯示, 極限星等已經設到 16.2 等了, 以免有漏網之魚. 右上是我畫的, 下面這張是我在網路上撈了老半天發現比較仔細的一張相片, 有找到好幾張, 都差不多... 其實是幾乎一模一樣. 第一個怪點是橄欖綠色框框內那兩顆星之間的距離, 與橄欖綠色框框下面那顆與淡紅色框框上面那顆星間的距離, 比例不對. 我畫的跟相片一樣, 但是 SkySafari 的比例不對. 第二, 淡紅色框框內那兩顆星的亮度 SkySafari 標的是 11 點多等, 但是我怎麼看都不對, 我畫的亮度跟相片拍的一樣. 不過後來發現這兩顆是變星, 也許 SkySafari 沒注意到其週期. 還有就是淺藍色框框內的星星與橄欖綠色框框內的星星距離比例也不對. 最離譜的是 SkySafari 居然有不少星點根本沒標到? 比如說很關鍵的淺紫色框框內的那顆星, 以及淡紅色框框外靠近天狼星那邊也有顆星 SkySafari 沒標到, 不過我看到跟畫的與相片版頗為一致... 這真的覺得很意外, 因為之前使用經驗 SkySafari 標得之準的, 不管顏色, 大小, 比例... 準到我都覺得頭皮發麻.

原本苦於無相片可以比對, 沒想到一向是拍攝月面行星之王... 香港的 Daniel 張兄在 FB PO 了張天狼星相片, 可能是我也盯這隻小狼太久了, 瞄一瞄相片就找到小狼, 我在想要不是曾經認真找這麼久, 光看這張相片一定找不到小狼在那.

原圖在這... 不過可能要請 Daniel 兄加你好友 ^^"

Daniel Chang's Sirius



總之尋找小狼之旅總算有個交代, 日後當然還會繼續觀察, 至少在月光影響之下它還是一個頗有可為也相當有趣的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