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M45 七姊妹裏的反射星雲: NGC 1432, NGC 1435

如果是幾年前有人建議要去找 M45  姊妹星團裏面的反射星雲 -- 就是看人家拍 M45 天文照裏藍色調亮星瀰漫絲絲縷縷的雲氣... 我一定覺得瘋了. 不過偶爾在天況很好很好... 的夜裡, 望遠鏡下 M45 亮星還真都圍繞一團 "霧氣", 不敢說是 "雲氣", 因為一方面看起來有點像呵氣在鏡面上的感覺, 一方面自己也看多因為消光不良、散射漫射、光路串某個環節髒汙... 種種原因形成的類似現象. 不過, 真的不可能嗎? 幾年來的觀測經驗告訴自己, 沒親身試過、想盡辦法嘗試過... 千萬別這麼快下定論.



這還是今年初畫的, TEC 140 + Nagler 31mm for 32X, SQM 15.81 可能是滿月時太無聊畫的, 主要亮星四週都 "霧霧" 的. 不過為了後面要說明反射星雲位置, 貼張更古老的 M45:





醜歸醜, 亮星大致位置還對照得出. NGC 編號裏 NGC 1432 指的是 Maia Nebula (昴宿四), NGC 1435 指的是 Merope Nebula (昴宿五), 都是反射星雲, 同好們都說 NGC 1435 容易, NGC 1432 很難, NGC 1432 也是 RASC Deep-Sky Challenge Objects 目錄裏的一個挑戰目標.


老手說比較簡單的 NGC 1435 可以用 4 吋鏡搞定...... 不過我第一次看不敢造次, 還是架上 Mewlon-180c. 論壇上也看過有人說這種類型要作低倍大視野比較容易, 不過以我對反射星雲的恐懼程度與多次失敗經驗, 還是擠超高倍比較有機會. 結果有很難嗎? 還好還好... 是誰說要低倍大視野啊? 那種設定看得到才有鬼, 可能是要到 SQM 22 以上的超暗夜空看整個包住 M45 大泡泡 IFN 的設定吧?


NGC 1435 Merope Nebula (Mewlon-180c, 6mm Ethos for 360X)


亮星週圍有光暈, 360X 放大下 Airy pattern 也出現了, 副鏡支架造成的十字星茫也沒缺席... 不過仍然可以區分出雲氣與他們的差異, 雲氣帶一點點黃, 與疊在其上的亮星光暈不同, 最重要的是雲氣本身不對稱, 以方向來看雲氣朝南邊延伸逐漸淡去, 因此很難定義到底延伸到哪? 我觀察到的雲氣還分兩片, 偏東南側那片比較細, 跟主要那大片的中間有分隔. 還有個很明顯的是亮星東側很黑, 因此對比之下很容易畫出這邊雲氣的邊界. 昴宿五旁邊有個神奇的 IC 349, 印象裏好像也是我的天文偶像巴納德找相片認出來的, 這麼困難, 所以這個連試都懶得試了.



在高山夠暗的地方, 透明度也很好, NGC 1435 真的用低倍就能看到...





不過很有趣的, 那天在昆陽看幾顆主要亮星: 昴宿 1~7 除了主角 4 號的 Maia 外, 甚至比較小顆的昴宿增九 (Celaeno) 與 昴宿增十二 (Pleione) 都有光暈, 就只有 Maia 沒有... 仔細看是有很淡很薄的一點點啦, 不過真的很不明顯. 所以還是把倍率催下去...


NGC 1432 Maia Nebula (Mewlon-180c, 6mm Ethos for 360X)

同樣的, 亮星週圍光暈 -- 有, 360X 放大下 Airy pattern -- 也有, 副鏡支架造成的十字星茫 -- 一定有... 但是雲氣與他們仍然有點差異, 雖然不像山下看到那種色調上的差異... 山上看色調幾乎完全一樣, 不過雲氣的不規則分佈讓我很確定不是亮星光暈. 我的觀察是雲氣比較朝西跟北側, 東側尤其少.



真高興又完成一個挑戰目標的觀測, 不過反射星雲還真難啊!! 目前仍算是我的大罩門. 這趟上山除了有畫的 G1, Triton, NGC 1432, NGC 1435 外也看了 NGC 896... 高山上看這個還真是簡單, 還有 飛馬肚子上的大行星狀星雲 Jones 1 (pk 104-29.1), 雖然不容易不過看到沒問題; 另外還有以 NGC 7320 為首的星系史帝芬五重奏 (Arp 319), 不過也只有勉強認出 NGC 7320 跟 NGC 7319... 這個等 32 公分 DOB 完工再來好了.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上山找海衛一: Triton

回想自己過去尋找海衛一的歷史真是血淚斑斑, 甚至強烈懷疑這真是業餘設備搞得定的目標嗎?

難在哪裡?

難關有二, 第一: 亮度差太多; 距離靠太近 -- 海王星的亮度大約 7.8; 海衛一大約 13.5 (13.8?), 相差大約 6 等, 觀測分開的角距大概從 10" 到 17". 第二: 海衛一太暗, 不管是 13.5 還是 13.8 在平地屋頂都有夠暗, 差不多就是手上器材的極限了.


可以克服的理由:

隨著觀測的經驗增加... 心宿二 +1.07, +5.4 (差 4.4 等) 分開 2.6" -- 這組已經不難了, 給我 5.5 吋鏡子, Seeing 普通的情況下也拆得出來. 天狼星 -1.44, +8.5  (差 10 等) 分開 10.9" 也拆過 2~3 次, 因此 "難關一" 我認為是可以克服的, 亮度差 6 等, 等待距離最開 17" 的時候上場, 沒有理由拆不開呀? 至於 "難關二" 由最近找到 M31 一號球狀星團 G1 的經驗讓自己更不懷疑, 當屋頂天氣絕好的夜晚, 就算只有 13.8 等亮也能看到沒問題.


不過理論歸理論, 實務上可沒這麼容易

困難在於要將所有最佳的條件都 "同時發生" 才有機會. 天況絕好的夜晚已經不多, 而且軌道運行要剛好在分最開的 17" 期間; 另外我也懷疑 "星等亮度差" 與可拆開的 "分開角距" 關係式應該不是一次線性關係, 相同 "分開角距" 的兩組目標, 伴星的亮度低到某種程度時,  該組受主星亮度影響應該更大? 我的意思是, 如同樣差 6 等而且分開都是 17", +8 與 +14 那組應該會比 +1 與 +7 那組難 (?) 因為 +14 就快看不到了, 這麼靠近又有干擾, 那 +14 不就更不可能看到? 如果是這個原因, 除非望遠鏡可以看到 +14.5... +15... 這樣才有機會, 如果是這個推論, 那麼上山到 21 mpss 以上的觀測環境是唯一解了.


就這樣, 同時也逢年度的獵戶座流星雨, 研判天氣預報, 而且為了避開鐵定會發生的週末流星雨觀星人潮... 決定星期五上山. 當天風小濕度低, 人又少, 19:30 分後星空大開, 是我今年上山星況最好的一次, Seeing 與 Transparency 不要說絕佳,也是水準之上了. 問題是, 當晚海王星與海衛一分開僅 12", 是週期裏靠最近的時刻... 就說嘛, 天底下哪又什麼都好的時刻?


這次上山一方面因為一個禮拜前才因為腰受傷, 還痛到行動不便請兩天假 -- 對啦, 就是前一晚扛 EM-200 +TEC 140 看整晚海衛一然後看不到那次 >"<, 另一方面是這次鎖定要找海衛一與 G1 的 Mickey 耳朵, 所以首次帶長焦的 Mewlon 上山. SQM 量幾次平均是 21.43 mpss, 目標附近的背景星到 14.2 等都可以輕易直視, 不過主角 Triton 並沒有辦法一眼就認出.


Triton and Neptune (Mewlon 180c, 4.7mm Ethos for 460X)



把海王星擺到視野的各個角落, 想說會不會正好落到我眼睛比較敏感的那區? 也試過關電讓目標自由漂移... 還好, 並沒有難到無計可施, 看久一點... 可能 5 分鐘 10 分鐘左右吧? 就認出快貼在海王星的 Triton, 之後就持續看得到了.

倍率降到合理些 (360X, 出瞳徑 0.5mm) 反而不好認, 因為這個出瞳徑下海王星還是太亮, 還有就是如果一直盯著海王星也會破壞掉看暗星的能力, 畢竟近 14 等星還是在可視能力範圍的很邊緣, 這也是它難的地方, 拆天狼星可以不去管眼睛適不適黑, 不過拆 Triton 兩者都要顧.


回家後過兩天, 天況還可以, 查一下星圖海衛一分開 16.8", 上屋頂同樣用 Mewlon-180c 看了快一小時什麼都沒有!! 我看我完全放棄平地找 Triton 了, 不然就要等年底, 羅勃先生通知我 12.5" 的 DOB 下個月可能會完工, 到時試試看用口徑暴力有沒有解了.


對了, G1 的米奇耳朵也在山上搞定...


G1 Mayall II (Mewlon 180c, 6mm Ethos for 360X)

兩隻耳朵我查不到確切亮度, 有人說 15 等? 我估計靠南邊那顆應該不只 15, 也許 14 出頭, 北邊那顆沒有 15 可能也近 15 了, 我沒辦法持續看見, 斷斷續續出現, 不過出現的位置相同, 可以判斷位置與方向沒問題.


這趟上山還有畫了 M45 裏面的反射星雲, 不過有朋友說我的筆記太長了, 哈哈~~ 以後還是按主題拆篇寫好了. 至於流星雨? 大部分時間眼睛都埋在那 0.2~0.3 度的目鏡視野裏, 哪有空看什麼流星雨? 只是不斷聽到有人在哇~ 哇~ 哇~ 歡呼... 即使如此, 休息的片刻, 上下器材的空檔, 走去尿尿的路上... 陸陸續續也看到 10 幾 20 顆有吧?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一些在月光下用小鏡也看得到的深空目標

這陣子除了天況好時持續追幾個困難目標外, 天況不佳或月光太亮時也會試試簡單的目標放鬆一下, 中低倍率有很多美麗的目標, 看得悠閒而且賞心悅目.

比如仙后座附近就有不少明亮的天體目標, 比如號稱 ET 星團的 NGC 457, 不需提示第一眼就覺得像外星人 ET, 大眼睛長手長腳的, 怎麼看怎麼像.


NGC 457 (Borg 77ED II, 5mm LE for 102X)

NGC 457 算雙筒目標, 低倍就能辨識其特徵, 從仙后座 W 裡比較平的那個山谷 -- 仙后 delta 星出發, 3 度視野左右的廣角目鏡範圍內可以一起裝起來. 兩顆大眼睛 5 等跟 7 等的仙后 phi-1, phi-2 星最顯眼, 然後是東西向張開長長的手臂星串. 星團裡超過 100 顆星, 100X 下 (3 吋鏡) 我畫了大約 30 顆. 其實星團中央差不多有 50 顆 8.5 ~ 12 等星, 然後邊界附近散佈大概有 30 顆 13 ~ 14 等的暗星, 距離我們 7500 ~ 7900 光年遠, 在我們太陽系所在的獵戶旋臂後面那條英仙旋臂上.


NGC 457 的西南西邊就是小精靈 NGC 281, 另一邊相反方向的東北側很熱鬧, 有一堆疏散星團. 兼顧視野大小與足夠的放大倍率, 這次用小小折 FOA-60Q + 21mm Ethos 組合出 43X, 2.33 度視野, 把以 NGC 663 為首的 M103, NGC 654, NGC 659, Tr 1 五個疏散星團勉強裝一起...... 的確很勉強, 因為只做到 43 倍, 只有 NGC 663 與 M103 一眼看去比較有星團樣, NGC 654 與 Tr1 仔細看還有些想像空間, 至於 NGC 659 就不太可能了... 這是指我家平地屋頂的觀測條件, 高山上也許不同?


Messier 103, NGC 663, NGC 654, NGC 659, Trumpler 1 (Takahashi FOA-60Q, 21mm Ethos for 43X)

M 字輩這麼有名, 為什麼要說以 NGC 663 為主呢? 實際上任何人看這塊視野都會先注意到較大且密的 NGC 663, 當年梅西爾沒注意到 NGC 663 才奇怪呢? 這個星團裡有 60 幾顆星, 分布得很疏, 有兩對 8 等左右的星星很顯眼, 幾顆 9 ~ 10 等星也很突出, 我沒特別放大, 還是用 43X 畫圖.


NGC 663 (FOA-60Q, 21mm Ethos for 43X)

NGC 663 離我們約 7900 光年遠, 同樣位在英仙旋臂上, 年紀大約 900 萬歲, 很年輕, 比 M6/M7 都還年輕 , 星團裡有 3 組 Struve 編號的雙星: STF 151, 152, 153. 不過當天沒拉倍率去拆.






M103 大家就耳熟能詳了, 低倍率下一串 3 顆星, 怎麼看怎麼不像星團, 不過放大倍率拉高以後就不一樣了.


Messier 103 (FOA-60Q, 4.7mm Ethos SX for 191X)

M103 範圍裡有大約 40 顆 8 ~ 12 等星, 我只畫了近 20 顆左右, 上圖最右邊那顆星也是組雙星:  STF 131, +7.23, +9.89 分開 13.9", 就算只用 6 公分小小折也拆得開喔, 不過這組雙星並非 M103 成員.


NGC 663 下面那個 NGC 654 算是剩下三個裏稍微好認點的其中一個, 低倍時只看到兩三顆, 其中最亮那顆底下有團霧霧的東西, 大圖裡的星點是用到 150X ~ 190X 稍微解開那團霧霧東西畫的, 43X 看不到這麼多顆.

Trumpler 1 很小, 倍率拉高後才發現有不少暗星點擠在一起. NGC 659 以 6 公分口徑平地觀察很有難度, 也難怪, 星團主體是 40 幾顆 12 等以及更暗的星星, 我只看到個位數幾顆.



這陣子還真畫了不少, 6 公分完換 7 公分, 這組 Borg71 FL 雙眼望遠鏡也貢獻許多, 包括這朵 卡洛琳玫瑰:


NGC 7789 Caroline's Rose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TOE 3.3mm for 121X)


視野有點小看不太出玫瑰樣, 不過 3 年前畫得太玫瑰也有點怪, NGC 7789 真的很美, 如果有夠黑的夜空可以欣賞, 看起來一層又一層的玫瑰花瓣令人眼神久久無法移開.


另外像雙星團之一的 NGC 869 拖著一條星鍊向北延伸到肌肉人星團 Stock 2:

Stock 2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TOE 3.3mm for 121X)


肌肉人這個外號也頗傳神, 星星圖案呈現一個舉起雙手的人型正在展現手臂肌肉的模樣, Stock 2 離我們很近, 只有 988 光年遠而已, 算是我們太陽系實體的鄰居, 而它在目視下著名的鄰居雙星團實際上則遠多了, 有 6800 光年遠, 躺在英仙旋臂那兒.


月光影響下小鏡也能欣賞的還有夾在三角與仙女座之間的疏散星團 NGC 752:


NGC 752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12.5mm Docter UWA for 32X)


畫這張圖時正是滿月, 還找到並畫了快 80 顆星星. 這個星團離我們很近, 大概只有 1300 光年遠, 而且又大又疏, 年紀約 11 億年, 比 M45 的七姊妹們老了約 2 千萬歲. 不過上圖由右上切左下一條線, 右下方那塊才是 NGC 752 本尊, 大約 60 ~ 70 顆星, 它也是卡洛琳赫些爾獨立發現的.


月亮這麼大, 除了疏散星團外還有什麼深空目標有機會? 我認為可以試試看比較亮的行星狀星雲, 尤其加上 O-III 濾鏡.


NGC 7662 Blue Snowball Nebula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TOE 3.3mm for 121X)


也是滿月天, 這個別名藍雪球的 NGC 7662 低倍 (20X, XW 20mm) 尋星時就察覺其蹤影了, 還真是亮. 後來盡量放大到 121X (TOE 3.3mm) 加上濾鏡想觀察雲氣細節, 可以看出外圍亮中央暗的環狀, 西側與西南側似乎比較濃厚一些, 不過這點我不太確定, 因為比較過多幅別人畫的結果都各有差異, 我還是保留自己當時看到的結果.


另外一個在滿月下就相當困難了, 同樣在仙女座的小啞鈴 M76:

Messier 76 Little Dumbbell Nebula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5mm LE for 80X + UHC)


尋星時, 大飛馬後腳分兩條, 一條到底去找 M34 跟扁扁的 NGC 891; 另一條到底就是找 M76, NGC 目錄把 M76 拆成 NGC 650 與 NGC 651 兩個編號, 可見其啞鈴型式名不虛傳. 不過月光這麼大, 沒加濾鏡完全沒機會, 套上 UHC 後才勉強看見, 看久一些也分得出啞鈴 2 團的外觀, 不過以 7 公分雙筒上到 121X (+UHC) 就看不清楚了, 所以最後還是用近 1mm 出瞳徑來畫圖.


除了 6 公分, 7 公分小鏡外, 再大一點到 10 公分... 看雙星團當然沒問題:

NGC 869/884 double cluster (FC-100DL, 12.5mm Docter UWA for 72X)


這是滿月過一天後畫的, 大概畫了快 150 顆星, 真有耐心 ^^", 老實說我覺得很舒壓, 坐在初秋微涼的屋頂仰望星空, 一顆一顆專心畫下來... 什麼煩人的事都忘了.

星團沒什麼了不起, 記得當天比較早畫, 月亮還沒爬很高, 突發奇想還畫了東面紗:


Eastern Veil (FC-100DL, 21mm Ethos + Lumicon O-III)


還真的沒問題, 想起當初每天每天努力, 就只想看一眼目視的東面紗長怎樣? 百試而不可得, 結果隔了好幾年努力練習, 這樣的條件下也看得到了, 不過也多虧這幾晚超好的透明度.



早先幾天也用這隻 4 吋鏡找過最近比較有名的一顆彗星 C/2017 O1 (ASASSSN)... Gleeman 兄還問我雙筒看得到嗎? 結果好難好難啊.

C/2017 O1 (ASASSN) -- FC-100 DL, 4.7mm Ethos SX for 191X

這顆彗星最近要經過近日點了, 亮度也會增加, 不過天氣轉糟了, 果然能看時就要看不要挑, 不然想看時也不一定有得看了.


星團星雲除外, 也嘗試用這隻 10 公分鏡在月光干擾下看看星系... 很難, 不過有機會喔:


NGC 404 (Mirach's Ghost) -- FC-100 DL,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00X

這是位在仙女 beta 星旁邊號稱是其鬼魂的星系 NGC 404, 不過花了好久的時間辨識, 10 公分鏡真的有點勉強.

另外一個在大飛馬前腳的 NGC 7331, 號稱小 M31 就簡單多了:


NGC 7331 -- FC-100 DL, 4.7 mm Ethos SX for 191X






再大隻就超過這篇筆記  -- 用小鏡也看得到 --  的範圍啦...


14cm 大折畫的 NGC 7790 與 7788, 有點小小雙星團的味道:

NGC 7790, NGC 7788 (TEC 140, 4.7mm Ethos SX for 209X)

單獨放大, 個別畫下來:


NGC 7790 (TEC 140, 6mm Ethos SX + 2X barlow for 327X)

NGC 7788 (TEC 140, 6 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27X)

零零散散其實還有很多, 這陣子雖然月光大不過天空透明度超好, 忍不住就一直找看得見的深空天體畫畫, 失敗的經驗也不少, 比如有兩晚拿大隻的拼海衛一 Triton 都差那麼一點點... 最後還是失敗告終, 最慘的是 10/10 那晚下樓後腰又再次大閃到, 真慘... 隔天連站起來都很困難, 只好請假去放血針灸... 看看記錄, 今年已經觀測 98 次了, 破百指日可待 -- 怎麼這麼愛看啊?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小精靈星雲中心的四合星 HD5005 stars

仙后座附近圍繞了一大堆天體目標, 要星雲有星雲, 要星團有星團, 什麼類型都有. NGC 281 小精靈星雲當然大家也都耳熟能詳, 不過畫過這麼多次, 也知道其中心的 HD 5005 多星組有小四合星封號, 卻從來都不曾仔細觀察... 因此在滿月將近前, 等月亮快西下時趕緊來看看, 不過先用自己拼裝的 Borg 77ED 鏡畫張帶雲氣的小精靈, 架在相機雲台腳架上畫的喔.


NGC 281 Pacman Nebula (Borg 77ED II, 20mm XW for 26X + 1000 OAKS LP2 UHC)

這個看起來像顆歪一邊的香菇頭就是 NGC 281, 沒辦法... 平地屋頂最多就這樣了. 這隻 Borg 77ED II 我把它組成 1.25" 規格... 要裝成  2" 規格也沒問題啦, 反正 Borg 零件這麼多, 要怎麼組就怎麼組. 現在我連短焦目鏡都全改用 2" 規格了 (Ethos 6mm, 4.7mm, 2X AP Barlow), 所以只能用 1.25" 規格時覺得還挺新鮮的, 這次用 XW 20mm 還有許久沒拿出來的 1.25" Thousand  OAKS LP2 UHC 濾鏡, 效果很不錯啊.

這張圖最有問題的是雲氣範圍左上方一些有三顆星, 唉... 我從 2012 看到 2017, 不管哪年看這三顆星四週都有一點雲氣? 不過不管對照哪裏的相片都沒有 >"<. 頂多頂多... 三顆星連線最左下那顆有一點反射星雲, 那也不至於搞到整片都有雲氣呀? 也因此每次畫圖畫到這邊, 我都要說服自己 "沒有, 沒有... 這邊的不是雲氣, 都是幻覺...", 所以就畫得超級無敵淡, 然後圖一轉雲氣就幾乎消失不見了.

HD 5005 位在疏散星團 IC 1590 裏面, 而 IC 1590 又埋在 NGC 281 裏面. 不管雲氣的話, 先試試看 4" 竟能否解開這組 "小四合星"? 以及幾顆 IC 1590 的星點?


HD 5005 stars in IC 1590 which in NGC 281
FC-100DL; 4.7mm Ethos SX + 2X Barlow for 383X

10 公分鏡 383X 放大, 出瞳徑剩 0.26mm, OK 嗎? 我已經試到不要試了... 看星點拆雙星的話沒問題, 沒問題, 沒問題!!

首先進入眼簾的 AB, C 兩 顆/組 8.X 等 "亮" 星, 其南側 9.7 等的 D 星月光下也不會有問題, 困難的是 B 與 E.

 AB, C 兩 顆/組比較之下, AB 那 "顆" 看起來會比較大顆, 以 0.3 等的亮度差異看起來, 大小不會差這麼多. 仔細觀察會發現原來是到達道斯極限黏在一起的兩顆星, 由於 Seeing 不夠好, 當時我也無法很準確的畫出 B 星與 A 星的位置. 倒是 12.1 等的 E 星在 Averted vision 下若隱若現, 不過當時我也不知道那就是 E 星. 更慘的是網路上根本查不到清晰的相片或別人的素描, Skysafari 也用張照片蓋掉, 這樣的話我哪知哪顆是 A, B, C, D, E 啊?

好吧, 只好來找 Stelle Doppie 的資料庫了, 然後又忘了 PA 的定義, 還好有 Wikipedia 可以複習... 查完資料草草畫一下:




照資料庫資料畫完, 左右 Inverse, 再跟素描比對... 就用這樣的土方法把 HD 5005 的兄弟姊妹們找齊. 可惜 AB 拆不太開, E 星也看得有點心虛... 這樣連覺都睡不好了 >"<. 所以, 當然隔天就換大隻的上場復仇了.


HD 5005 stars in IC 1590 which in NGC 281
Mewlon-180c; 4.7mm Ethos SX for 460X

這次拆分開 1.6" 的 AB 就沒問題, 分得可乾淨呢, 不過要用到 460X 真有點遜, seeing 太差沒辦法. 同樣的 12.1 等的 E 也沒問題, 不過看得有點吃力, 畢竟月亮也太亮了吧?


這組多星早在 1870 年代初期 S. W. Burnham 就發現並做過量測, 我查了一下, 近一個半世紀來 PA 都沒什麼變, 變最多的只有 AC, 從 83 到 90, 搞不好還是當年 Burnham 沒量準呢. IC 1590 埋在這個 H II 區, 大致以 HD 5005 為中心, 有 60 ~ 70 顆星, 我看到的還不到 20 顆. 星星都很年輕, 週遭塵埃多多少少有降低一些 IC 1590 整體亮度, 也遮避掉不少星星. 書上說這邊有不少暗黑的包克球 (Bok globules), 有不少論文研究集中在這個超級年輕區, 隨便測量計算某顆星的位置移動就一篇, 讓我想起當年 XML 0.X 版的時代, 論文也超好混, 數學就 MML, 化學就 CML... 隨便編一組就能交出去 ^^".

還有個蠻有趣的是, 如果查 "where is M13" 或 Skysafari 上的銀河相對位置圖, 會發現 IC 1590 並不在英仙旋臂上, 它漂在銀河盤面垂直的下方, 這就有點怪, 因為像這類年輕生機勃勃的區域通常會在旋臂內緣. 仙后座其它許多的疏散星團最遠也就分佈在盤面上下約 150 parsecs, 不過 NGC 281 與 IC 1590 遠達 300 parsecs. 另外有個發現是, NGC 281 正高速的發散中, 速度約每秒 45 KM, 科學家也發現附近的塵埃雲氣形成圈狀朝向四週擴散, 看起來像斷裂的環狀, 擴散速度約每秒 22 KM, 而英仙旋臂的塵埃並沒有類似的狀態... 綜合各項線索推測, 最有可能的是銀河盤面上某個超新星強大的爆炸事件產生的超新星泡泡... 又是泡泡? 最近怎麼看到這麼多講泡泡的事啊? NGC 281 就是被這個超級泡泡推吹出去的, 而且僅僅在幾百萬年前才發生的事呢.

畫完圖, 花好多時間查資料啊...... 當年唸書有這麼認真的話... 跟學生時候我娘常講的一樣 --早就唸到外太空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