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還不錯的天文小配件

有些東西今天寄到... 睡不著覺, 來貼貼相片.


這個是主角, 其他配件都是順道買的.

H-beta 濾鏡, 其實應用範圍蠻窄的, 比較有名的就 IC 434 馬頭, NGC 1499 的加州星雲. 有人乾脆就叫他馬頭濾鏡, ORION 這隻的盒子上都貼馬頭相片了. Made in Korea. 這隻允許通過的光譜範圍約略是 475~490 nm, 涵蓋了 H-beta 486.1nm 的範圍, 應該是位於藍綠光區那邊吧?

據說 Baader 濾鏡也是 Orion 代工的. H-beta 不是很好買, 少人出, 也大多缺貨. 像 Astronomic, Lumicon 這類的口碑牌子 2" 規格都差不多要 200 美金, 想到這麼少用, 一時猶豫就買來便宜約50 元的 Orion. 想想 Orion 的 Ultra Block 也頗富盛名, 就給他一個機會吧. Orion 不但附上技術規格書, 連該片的測試報告都一併附上, 這才有誠意嘛... TeleVue, Baader 除了盒子以外什麼也沒有. 充滿期待... 不過我想, 得先把那隻躺在地上 2 禮拜的 8" 牛頓光軸趕快搞定才行.


買的是相片左邊那一個... 幹嘛用的呢?
基本上我超愛 RDF , 用過好幾種, 我必須公正的說... 景德的作工還是最好.
這次為了 FS60-CB 買了 GSO 的 RDF, 雖然做工也不錯, 而且便宜一些, 可是等實際裝上後, 才發現一個大缺點... 那個 Vixen type 的腳 (相片右邊) 居然是塑膠的? 塑膠軟, 固定性差, 固定螺絲一鎖就歪一邊... 真是一朵鮮花插在便便上, 省這種料件實在是一大敗筆, 製造商切記啊...
後來我想... StellaVue 的 RDF 看起來就跟 GSO 的一模一樣, 而 StellaVue 配件超多, 找著找著, 就找到一個金屬架, 就買啦. 裝上去非常合, 非常穩固.


Farpoint 的 Cheshire 光軸調整器, 調主鏡用的, 副鏡雷射調一調就好, 光軸調整的理論與方法正在研究中, 快有大突破了. 這個小東西至少看起來做工頗精良.


底下的是舊東西了....


ADM 出的高橋快拆, 比原廠便宜一半, 工也算不錯啦,
把 Vixen 鞋子磨寬一點點, 可以架上去, 組合起來當轉 Vixen 腳座, 真是不錯.


這個以前介紹過, Baader 的 ClickLock. 方便又穩固.


高橋的一些環, 奇怪... 沒攝影也搞一堆, 每個都不便宜, 都是因為 Binoviewer 啦.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叮叮噹... 應景聖誕樹星團, 薔薇星雲, 雷神頭盔

日期: 2012-12-20 23:20 ~ 12-21 01:1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2359, NGC 2264/Cone Nebula, NGC 2244/Rosette Nebula/NGC 2237~39

TSA-102 on T-Mount; Vixen Ultima Z 7X50
TeleVue Binoviewer with: LE30(1°/54X/1.9mm); LE18(0.6°/91X/1.1mm);

目鏡: Panoptic 35(2.9°/23X/4.4mm); Panoptic 24(2°/34X/3mm); Nagler T6 11(1.1°/74X/1.4mm); XW 7(0.6°/117X/0.9mm); XW 3.5(0.3°/233X/0.4mm); OR 5(0.25°/163X/0.6mm)
濾鏡: Baader Planetarium Moon&Skyglow Neodymium 2";Baader O-III 8nm 2";TeleVue Bandmate Nebustar 2"

這篇記錄是後半段...

月亮下山了, 目標都在天頂, 天況超好... 有多好? 好到微微可見冬銀河就罷了, 好到連今晚的目標之一, NGC 2244 都可以目視, 尋都不用尋, RDF 對到就可以直接看...

不過我不討厭尋星就是啦. 打開大星圖, 為今晚的目標擬定攻略, 主要路線, 備用路線, 攻擊出發點, 轉運點, 檢查點... 然後切換到隨身星圖, 大視野, 中視野, 鎖定目標的小視野... 活像小男生的打仗家家酒, 挑選武器, 那隻主鏡? 帶哪幾個目鏡? 用那一片濾鏡? 小雙筒當前哨兵, 後勤鉛筆, 筆記本, 手電筒... 要是按個鍵GOTO, 就沒這些幼稚的樂趣了... 哈哈.

看到 NGC 2244 第一個感覺是, 旁邊是不是應該還有至少兩個星團啊?
密密麻麻的星散佈可能有 4 度視野的範圍, Pan 35 只有 2.9 度, 還要稍微移一移,
密密繁星中間, 偏 NGC 2244 附近有一塊稍微少一點星的空地. 加上 UHC, 可以看見雲氣,
範圍超大, 難怪大家愛拍. 但是看不出雲氣的層次, 下次有機會上山再來試試看.
雲氣集中在大約 1.5~2 度視野內, 可是有一側看起來有點較淡雲氣, 繼續橫向延伸...
換上 O-III 依舊如此, 移動目鏡時淡雲氣跟著移動, 所以肯定是有 "something",
我查到一張圖 (http://www.atlasoftheuniverse.com/nebulae/ngc2237.html):


看起來的確有雲氣延伸, 但是我還是有一個大疑問... NGC 2237~39, 2246, 它們是怎樣區分的? 混成一堆呀. 這邊跟 M42 一樣, 是恆星的誕生區.

擺一張阿炫兄熊天文台的專業之作:


 NGC 2264 昨天有先用雙筒走過, 從雙子腳開始找, 找起來也不費事. 硬要扯, 是勉強可以把它想像成一棵倒過來的聖誕樹啦. 至於包圍它的 Cone 星雲, 比薔薇還暗多了, 本來根本沒打算有可能看見, 不過加上 UHC 後居然出現雲氣, 而且略略可見其邊界. 這個沒那麼大, 所以試著把倍率拉高一點點, 於是用 Pan 24那隻目鏡鬼畫符一番:


 奇怪, CN DSO版上同好很多都視此目標為一大挑戰, 太容易找到有點令自己不太敢相信. 其實這邊也有一堆攝影目標, 聖誕樹除外, 還有錐狀星雲, 狐狸皮... 目鏡當然看不出來啦.
同樣放張阿炫兄熊天文台的專業之作:


最後一個目標是大犬頭上的 NGC 2359, 聽說不難找喔.
結果找法是用撈的, 哈哈...
用大犬前腳跟天狼星連線延伸, 差不多一倍距離... 結果一堆星, 根本無岸可靠.
加個 UHC 附近撈撈, 居然就撈到了, 長得跟 M1 很像, 就一堆密密麻麻星點中, 有一個小小的不透明物體, O-III 更明顯, Averted vision 也會更明顯, 大小比 M1 大一些些. 我自己看的形狀比較像中空, 兩側往外弧出形狀, 與相片有點差距.
同樣也要放張阿炫兄熊天文台的專業之作:


還有我的鬼畫符:


很累, 但是蠻過癮的.

幾個有趣的多星目標 -- beta Mon, iota Cas

日期: 2012-12-20 23:20 ~ 12-21 01:1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beta Monocerotis, iota Cassiopeiae, Theta Orionis (Trapezium), Sigma orion + Struve 761, M46/NGC 2438, M47, Jupiter

TSA-102 on T-Mount; Vixen Ultima Z 7X50
TeleVue Binoviewer with: LE30(1°/54X/1.9mm); LE18(0.6°/91X/1.1mm);

目鏡: Panoptic 35(2.9°/23X/4.4mm); Panoptic 24(2°/34X/3mm); Nagler T6 11(1.1°/74X/1.4mm); XW 7(0.6°/117X/0.9mm); XW 3.5(0.3°/233X/0.4mm); OR 5(0.25°/163X/0.6mm)
濾鏡: Baader Planetarium Moon&Skyglow Neodymium 2";Baader O-III 8nm 2";TeleVue Bandmate Nebustar 2"

經過連日陰雨, 今晚天空大好, 決定拚了...
看了一大堆目標, 拆兩部分來記錄. 

因為月亮還沒下山, 想撐一下再來看那個冬季大三角內的黯淡目標, 所以看多星系統先...

這次是繼以前, 以前... 10" DOB 時期... 唯一一次 "非常明確" 分出 Trapezium 的 E與F星以來, 再度清晰分出 E, F的一次.

XW 7/117X 雖然小, 卻最銳利能拆出 E, F.
OR 5/163X 也差不多銳利.
XW 3.5/233X 雖可以把四合星拆得很開很穩定, 但是0.4mm 的出瞳徑好像太小, 不足夠能顯現出 E與F. 可是同樣的例子, 在上次觀察 NGC 404時, 卻沒有因為小出瞳徑的影響, 而看不見黯淡的星系. 是因為 NGC 404 不夠暗? 還是因為其可視面積大, 因此減少了縮小出瞳徑的影響? A, B 間的 E 相對容易一些些看出來, 也許是因為A, B 沒那麼亮, 干擾小一點. F 在四合星最亮的 C 旁, 與 C 相較起來, F只有一小丁點, 而且還在 C的餘暉中... 真的不容易. 我看CN那邊一堆人在戰 G, H... 真是瘋了.

看完 Trapezium, Sigma Ori... 等老梗以後... 換個口味, 來對照一下一南一北兩組多星系統. 北組是仙后 iota, 南組則是一直想看卻一直忘記的麒麟 beta.

仙后 iota 的 A, B, C 都是白矮星了, 它們依序為 A, F, G type.
C 離遠一點, 帶點橘黃色, 相對好分. B 幾乎黏貼著 A 顏色差不多, 這個比較難拆出來... 網路上別人素描的顏色頗多差異, 我發現對焦, 失焦的程度的確會影響顏色呢. 這組好玩的是亮度像階梯一般有層次, 而且很均勻, 約略是 5, 7, 9 等亮度. 亮度有層次, 顏色又有差異, 組合起來就非常有趣啦, 有興趣的人一定要好好觀賞觀賞. A 有另一顆伴星, 不過業餘設備都看不到啦.

至於南組的麒麟 beta 也是響噹噹的一號多星系統, 以前不會找, 現在比較會看星圖了... 從大犬背上的連線延伸大約一倍距離, 有可能跟麒麟 gamma 混到, 不過還好, gamma 偏黃, beta 藍白. A, B, C 三顆都是 B-type. 亮度差不多, 4.6, 5.4, 6.2. A, B 看起來一樣亮, C 暗一點點. 亮度差不多的三胞胎很罕見喔. 還有一顆 12等的視覺多星, 看不到滴....



南北大對抗完, 看看 M46/47.
M46 真是為之驚艷不已... 密密的星點彷彿是解開的球狀星團, 如果有 2 度以上視野看更是美麗. 我得說... M46 是我 "目前" 覺得最 "美" 的目標啦.
NGC 2438 在裡面, 第一次認識 M46 時是在桃源仙谷, 當時是聽驛琇前輩介紹的... 當時不會看也看不到. 經過今年密集的行星狀星雲特訓後, 有信心多了. 本來以為很小, 放大之後還是沒頭緒... 加上 UHC, bingo! 就在星團上緣, 還不小呢. O-III 會更清楚一些.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Baader 行星月亮光害濾鏡與大紅斑

日期: 2012-12-19 22:50 ~ 12-19 23:4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M34, NGC 2264, Jupiter

TSA-102 on T-Mount; Vixen Ultima Z 7X50
EP on TeleVue Binoviewer: LE30(1°/54X/1.9mm); LE18(0.6°/91X/1.1mm); OR 12.5(0.3°/131X/0.8mm); XF 8.5(0.3°/192X/0.5mm);
Baader Planetarium Moon & Skyglow Neodymium 2"

興沖沖把設備架好居然雲就蓋滿天, 氣.......

上樓前查了一下, 10:40 大紅斑開始出現, 而且也只有這個目標比較穩定,
剛好來試試 Baader 那個行星月亮光害濾鏡的效果,
它的產品網頁上不是說: "想看大紅斑嗎? 買我就對了".

裝上濾鏡, 54X 略略看得出,
此時木星在天頂, 躺成橫的, 所以變直條紋,
深色條紋在左, 淺色在右; 大紅斑就在淺色紋靠下邊...
91X 最清楚, 長得跟相片幾乎一樣.
131X 也很清楚, 可惜 OR 目鏡沒眼罩, ER 又短, 會被環境雜光干擾, 還好木星夠亮.
192X 大紅斑更大了, 不過寧適度不佳, 倍率大概上到這裡就是極限了.

拆掉濾鏡呢?
整體變亮, 而且太亮, 就算高倍也太亮. 因此深色區域的對比就沒那麼明顯, 看到大紅斑是沒問題, 但可能需要有一些觀測經驗的人, 比較能夠確認.
加上這個濾鏡, 整體雖然變黃一些, 但是深色區域變得對比相當明確, 你幾乎不可能會錯過大紅斑. 不過對南北兩極沒有幫助.

然後就收裝備了, 留一支 7X50 跟星圖, 手電筒... 搶雲縫中認一些路吧.
今天原本的目標是介於南門三(Procyon), 參宿四(Betelgeuse), 天狼星這個三角形區域內的一堆星體, 聖誕節應景的 NGC 2264, 還有 NGC 2237, 2238, 2239, NGC 2244, 2246... 結果淪落到只能用小雙筒定定位, 認認路而已.
NGC 2264 算好找, Pollux 的腳當 leading star 很快就能找到, 也許這幾天有機會好好來看看.

然後"少"雲區只剩英仙附近, 也好... 以前都不曾有系統的好好認認英仙, 大概就抓一個頭很大的 "Y" 字形來認... 前幾天因為要找 NGC 1499, 所以試著從七仙女出發, 沿著星點一直走到英仙最亮的 alpha 星(Mirphak), 所以認出這一條就是英仙腳. 另一顆亮星, 著名的變星大陵五 Beta(Algol) 是蛇髮女妖的眼睛, 與 Mirphak 連線是大頭 "Y" 字形的頭另一邊,  大頭 "Y" 字形的"腳" 才是英仙的身體和頭. ok, ok.... 順便找到 M34, 小雙筒, 沒啥看頭.

天體目標實在有夠多, 永遠都看不完...
才在找仙后附近那邊怪名字的一堆疏散星團, 又有一堆可以挑戰濾鏡的馬頭, 巫婆臉, 加州星雲... 說到這, 已經下單一個 Orion 的 H-beta 濾鏡來看馬頭和加州星雲了, 不知會不會成功? 對啦, 終於忍不住抱回一隻 8" 牛頓, 目前光軸被我調爛掉, 死在一旁中. 還有剛剛講的麒麟座一堆天體, 還有很多雙星, 多星系統...  喔, 還想好好素描一下 M42, M45, M44... 玩不完.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冷門目標 -- 疏散星團 M103, Stock 2, Trumpler 1

日期: 2012-12-12 23:35 ~ 12-13 00:45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M103, Trumpler 1, NGC 884/869, Stock 2, Markarian 6(fail), Stock 23(fail), Collinder 7, Ceres, Vesta, IC 2118(not sure), IC 434(not sure), IC 1805/IC1848(not sure), Jupiter

FS-60CB on DM-4
Panoptic 24(4.5°/15X/4mm); Nagler T6 11(2.6°/32X/1.9mm); XW 7(1.4°/51X/1.2mm); Circle T OR 5(0.6°/71X/0.8mm); XW 3.5(0.7°/101X/0.6mm); Nagler T6 2.5(0.6°/142X/0.4mm)
TeleVue Bandmate O-III 1.25"; Baader Planetarium Moon & Skyglow Neodymium 1.25"

計畫一大堆, 收穫一點點, 典型的貪心症候群.
雲來雲去, 所以架了小支的, 沒想到過凌晨後, 中天一片晴朗, 晴到可見銀河, 不過也懶得換了.

有名的目標, 大概多少已有經驗, 於是就會留意書本, 雜誌, 專欄, 討論區... 裡面提到的目標, 其實這些目標不見得冷門, 只是大多非攝影同好所愛. 身體力行來驗證別人經驗也是很有趣的.

講到這, 就不禁要在讚美一下目前我最愛的專欄, Sue French 的 Deep-Sky Wonders. 她會介紹很多冷門的目標, 像怪怪的 Cz, Tr, Stock, Mar, .... 一堆非M與NGC/IC 目錄裡的東西, 還有她選的目標範圍很廣, 從雙星多星, 星團, 星系星雲... 無所不包. 最棒的是她會用不同設備觀察, 並描述其不同結果, 有 4.1" 折射, 10" 反射... 這對我很有用.

比如說 M103, 9X50 finder 先看到 3 顆排成一直線. 4" 鏡 28X 看出中間那顆是橘黃色, 小三角形區內約有11 顆星, 10" 187X 以後出現星團模樣... 因為讀過, 用 Pan 24 尋星時, 我就注意到中間有橘紅的三顆星連線了, 然後隨著倍率更換, 慢慢來體驗作者的敘述...

先畫下星點簡圖:


對一下網路相片, 大致沒錯啦:


三連星最上面一顆是一個多星系統 Struve 131, 不過我誤以為上面那張相片左上角的幾顆就是 Trumpler 1... 大錯誤, 所以錯過這次看看那隻魚鉤的機會了. 下次再來, Tr 1 旁邊還有一個 Cz 4.
仙后座已經偏低, 放棄 Cr7, 轉向雙星團.

(12/15 update:) 4" 鏡 + 35mm, 再順著上面圖片左上角那幾顆方向延伸, 有一個模糊的目標, 因為略呈直線狀, 所以直覺就是 Tr01, 放大來看就出現雜誌相片上的模樣, 真的超像天空中的一隻小蟲, 若要形容的話... 像在看顯微鏡時找的一條"小蟲"的感覺, 很有趣的目標. Cr7 則在大致RDF對到後可以察覺, 但是很大, 應該有超過 1 度大小, 我有畫下來, 不知道對不對?

大視野看雙星團, 一定會注意到它拖著一條長長的鏈狀星尾巴, 順著尾巴走你一定會停在一組像高舉雙臂的 "人" 型 pattern. 這就是 Stock 2, 它有一個綽號就叫肌肉男 muscleman, 相當貼切.
不過星點好多, 也沒辨識上的困難, 所以也懶得畫了. Stock 2 很大, 足足有 1度大小, 核心部分有點像武仙的倒 K.


按照計畫, 接下來應該要找 Mar 6 與 Stock 23, 甚至 IC 1805/1848, 結果那邊一直有碎雲干擾, 就放棄了. 說實在那邊空域也蠻不熟悉的, 找機會先用雙筒走一走再說.

穀神與灶神只有用雙筒看看, 沒什麼看頭, 不過想到它們這麼小粒, 能看到也不賴了. 由於他們在天頂, 金牛"角"與雙子"腳"附近, 明天又正值雙子座流星雨, 所以不斷看到流星, 有夠多.

IC 2118 只是好玩, 雖然查到的資料都說不可能, 但還是想碰碰運氣.


那三個黃圈圈就是我定位的方法, 最右邊那顆黃圈圈附近, 尤其左側有明顯雲氣 (O-III 濾鏡), 分不太出邊界, 當然分不出巫婆的下巴了, 我大致畫了畫...


不過也可能真的是"雲", 不曉得? 等 8" 牛頓來了再試試.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 IC 434, 肯定有雲氣呀? 可是分不出邊界, 更別說是"馬頭"了. 如果換 NT6 11mm, 整個視野暗掉, 雲氣更微弱了.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Collinder, Stock, Trumpler ... 疏散星團的奇怪代號

S&T 12 月份一篇由 David A. Rodger 寫的文章正好在介紹這個主題. 實在是太有趣了, 看完忍不住想筆記下來...

常看紙本星圖的人, 應該都會注意到那些非 M 開頭, NGC 開頭的目標. 像 Cr... Stock... Tr... 之類的. 我以前都不知道, 這些怪代號都是"疏散星團"呢. Messiers 有 110 個, 看完可以挑戰常見的赫歇爾 400, 甚至全部 2,500 個赫歇爾. 大部分赫歇爾後來都併到 NGC 去了, 還有後來補遺的IC 目錄, 所以很少看到現在還有人用赫歇爾來稱呼目標.

不過我想... 也對, 宇宙之大, 豈是區區幾千個命名可以涵蓋? 加上科技進步, 需要命名的東西多著呢. 11 月份的雜誌也有一篇介紹系內星體命名沿革的文章, 不過沒仔細去看. 這些 Cr... Stock... Tr... 疏散星團很多亮得很, 為什麼 NGC 沒有收進去? 是因為這些目標 小? 暗? 不明顯? , 正好相反, 這些目標大多因為太大, 太分散... 讓以前 NGC 年代長焦, 小視野的器材不容易組織起來. 近年器材越來越短焦, 大視野... 反而造就了這些目標. 嗯, 蠻有道理的. 當然現代科技不會只成就這些啦, 還有很多黯淡到幾乎無法用眼視的目錄, 像 UGC, P-K (或PN)... 之類的.

Stock 目錄是近代的德國天文學家 Jurgen Stock 的傑作, 總共不過 25 組. 雖然都很黯淡, 不過一般業餘的鏡子應該都可以搞定, 大部分分布於 仙后, 英仙, 天鵝... 一帶, 雙星團北方一些有一個 Stock 2, 大小約 1 度視野裝滿滿, 天氣好要記得來看一看. 作者還介紹了一個也在附近的 Stock 23, 看起來也不錯.

Tr 比 Stock 古老一些, 不過也是 20 世紀的產物. 作者是瑞士天文學家 Robert Trumpler, 目錄裡有 37 個, 看起來都是小小暗暗的, M103 附近有一個 Trumper 1, 相片看起來還算美.

Mrk 是美國人 Beniamin Markarian 的目錄, 裡面有 50 個. 由於 他的研究是疏散星團的"不穩定性", 可想而知 Mrk 目錄裡的目標都困難辨識, 也非視覺效果很好的對象. 雙星團, Stock 2 附近有一個 Mrk 6, 是作者推薦的其中一個目標.

最後是 Cr , Per Collinder 是瑞典人, 這個目錄洋洋灑灑的列出 471 個目標. Cr 分類也很妙, 分成三類, "Pleiades" (七仙女那個 M45); "Praesepe" (這是巨蟹的 M44); 還有 "Mu Normae" (NGC 6169). 看看分類到 "Mu Normae" 的 Cr 45 或 Cr 112, 與前兩種分類 "Pleiades" 或  "Praesepe" 有何差別? 我 google 了一些圖看半天, 真的是分不出什麼道理來. Cr 的目標大多重疊於 NGC, IC, M天體... Cr12 就是 M45, Cr 285 還是拆了北斗七星的其中五個來組呢. 別說你沒看過 Cr 399喔, 就是每次看 M27 都會順便看看的 "衣架" 星團啦.

相片來源 (左列, 由下往上數第二位, 頭抬起來戴眼鏡那位): http://www.popast.nu/2010/10/katalogaria-del-11-en-svensk-katalog-gor-avtryck-pa-stjarnkartorna.html



疏散星團還有很多怪目錄, Berk; Biur; Do; Do-Dz; Haf; K; Ly; Mel; Ru; Ste; vdB... 看來這是天文學家留名青史的捷徑之一嗎? 沒錯, Sue French 的專欄常常會介紹這些怪目標, 之前一直想買她那本 Deep-Sky Wonder 卻因為前面幾本書都還看得零零落落, 結果昨天居然先買了一本教你素描的書 Astronomical Sketching: A Step-by-Step Introduction , 一個新挑戰, 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畫張美美的圖.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烘豆紀錄: 衣索匹亞紅櫻桃計畫 Korate可瑞特日曬豆

這隻... 一次買了 5 kg, 折扣不少. 因為念念不忘幾年前第一次認識 "紅櫻桃計畫" 時, 喝到的那甜甜膩膩, 豐沛草莓餅乾香氣的衣索比亞咖啡, 我甚至都忘了產區是西達摩還是耶加雪夫? 因為店家後來也有進其他 "紅櫻桃計畫" 的豆子, 但是怎麼樣都比不上當時那隻.

所以... 也搞不清楚這次買的是那支? 在店裡喝時坦白說有點失望, 因為香氣雖然不弱, 但是遠遜於記憶裡的 "紅櫻桃計畫", 不過記憶常常會騙人就是了.

目前烘過三次,
第一次是定 7min 時 160 度:
預熱到 200 進豆,
約 3.5~4 min 時機器開始加熱, 加個 1.5~2min,
到 7 min 時鐵定沒到 160, 所以開始強制加熱,
之後要手動控溫了, 所以要一些經驗... 對烘豆機器的了解經驗...
我預定的升溫曲線目標是: 8min 170--> 9min 180--> 10min 190--> 11min 200
實際上考量電熱器的 lag 特性, 185 前我會關火, 讓溫度自然滑行降落, 大約會落在 200 度左右,
接近 200 時, 一爆開始, 接下來就要看自己想讓它何時下豆囉.
第一次讓它快爆完才下.

第二次是定 7min 時 150 度:
這是想試試延遲一些再下豆, 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手控溫時沒控好, 反而讓它更早爆.

第三次用第一次的烘法...


實際喝的結果, 第一次烘得非常滿意, 甚至覺得不遜於店家烘的. 店家烘的有種乾草味.. 有點像曬棉被的味道, 餘韻舌後會有感覺. 自己烘的香氣十足, 草莓那種微微酸香都有出來, 口感也不錯. 第二次烘的香味則遜很多, 不知道是不是下豆時拖太久, 把香味磨掉? 還是吸熱期太短? 第三烘還沒喝, 等喝完再來驗證.

書上說烘完馬上喝沒問題, 擺久了反而會去香味. 艾瑞絲老爹建議要"放", 至少放一週, 哪種說法正確呢? 不知道, 不過上一支睡美人莊園我擺了快 3 星期, 香味反而更迷人, 一種甜巧克力香味, 愛死了.

6cm 下的愛斯基摩星雲 -- NGC 2392與OR目鏡測試

日期: 2012-11-20 23:35 ~ 11-21 00:25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2392, M35, M42, M45, Jupiter, Theta Orionis (Trapezium), Sigma orion + Struve 761, Castor(Alpha Gimini)

FS-60CB on DM-4 
Circle T OR 5; XW 7; XW 3.5; Panoptic 24; Nagler T6 2.5
TeleVue BinoVue with 2X OCS; LE 30; LE 18; Circle T OR 12.5; Circle T OR 6; LE 5
TeleVue Bandmate O-III 1.25"; Baader Planetarium Moon & Skyglow Neodymium 1.25"

原本想這種鬼天氣應該至少可以休息調養 2 星期, 沒想到今晚天頂居然露出一塊, 雖然水氣很重, 透明度也不佳, 不過寧視度倒是出乎意料之外穩定, 星光一閃也不閃, 這是為什麼? 不是很濕嗎?

其實也沒什麼好調養啦, 一個觀星 session 了不起就一小時, 完全符合自己一直想改就是改不了的快節奏壞習慣. 我想這也是我不想接觸攝影的一大原因吧? 因為實在不想花這麼多時間曝光啊, 後製啊.... 對我而言 "觀"一"觀"  就好了...

自從上次成功看到 NGC 281 以後, 現在是信心大增, 列出一堆挑戰目標... NGC 1499, IC 405/410, NGC 2174, NGC 891, Barnard Loop... 可惜今晚上天只給我看雙子, 金牛, 獵戶... 周遭的目標. 一時腦海裡也沒什麼主意, 想到新買的 Circle T 12.5 與 5mm 都還沒開光, 今天就簡單一點, 試幾組雙星, 最多就上次山上交到的新朋友, 別名愛斯基摩星雲的 NGC 2392.

仙后 W 已微微偏北北西, 冬天星座正式佔領中天.


目標不難找, 從雙胞胎 Pollux 腰間那顆 delta 往外延伸, 4度多一些的視野可以把 delta 與 NGC 2392 與另兩組我用黃色圈起來的 pattern 擺在同一個視野, 如果雙子還在東邊沒爬過中天, 目標下方會有一組像勾勾狀的鏈狀亮星 pattern, 非常好認. 關西鎮上天況最好最好... 時, 肉眼有機會到 4 等出頭一點點, 那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幸運日了. 今天對一下星圖發現, 上次在山上真的肉眼可見 6 等星呢, 我還一直都以為書上寫的是唬爛的.

pan 24 拿來尋星, 4.6度視野, 15X. 還不夠拿來辨識目標, 但也許這陣子 PN 看得實在太多了, 所以"第六感"就讓我懷疑緊連著一顆 8 等星旁邊那顆就是目標. 為什麼?  因為它不夠 "針點". 除此之外, 它會閃爍或形容成 "眨眼"的現象... 難道這也是 PN 適當倍率下的特效嗎? 7mm 51X 已經足以讓目標擴散成明顯的盤面, "髒髒"的藍色, 不是亮藍或牛仔藍, 是有點灰藍... 或橄欖綠藍. 3.5mm 101X 很清楚; 新成員 OR 5mm 71X 還不錯, 但是沒有上次的 6mm 那顆令人為之驚艷. 2.5mm 142X 已經到 6cm 極限了, 還不錯, 並沒有很難對到焦. 接上 O-III, 低倍時有明顯些, 可以協助找目標, 高倍以後反而沒有比較好. 雙目視的結果也不錯, 只有新成員 OR 12.5mm 57X 效果不佳, eye relief 太短, 很不習慣, 不好找到最佳的眼睛位置, 也許要拿來看行星或月亮吧? 總之, NGC 2392 對 6cm 並不是一件難事.

Castor 雙星我是直接用 OR 5mm 71X, 清清楚楚拆開, 感謝寧視度不錯. 回頭用 7mm 51X 居然也可以, 真讚... 一年前我都還要搞到快 200X 才分得開, 是技巧進步? 還是器材升級? 哈哈... OR 系列在看 Trapezium  與 Sigma Ori. 時就遜掉了, 色澤過於亮白, 以至於容易跟雲氣混在一起.

最後目標是位於天頂的木星, 單眼要到 100X 以上倍率才有條紋的細節出現... 例如鋸齒狀的邊緣. 雙目當然很好, 此時也才抓出 OR 12.5mm 的習性... eye relief 其實並沒我想像的那麼緊啦, 抓到它的習性效果才有出來, Baader 那個行星月亮濾鏡, 濾光害沒感覺, 看木星有增強喔... OR 12.5mm 這麼不爭氣, 如果換顆 Nagler 11mm T6 那該有多好?

說也奇怪, 今天就收到了, 哈哈哈....


快把我的手剁掉吧......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還算不小的小精靈 -- NGC 281 素描記

日期: 2012-11-13 23:20 ~ 11-14 00:40
地點: 自家陽台

目標: 仙后變星 RZ, SU; 仙后 iota, alpha (Schedar), eta (Achird); NGC 281; NGC 457; 白羊 gamma (Mesarthim)

TSA-102 on T-Mount
XW 7; XW 3.5; LE 5; OR 6; Panoptic 35; Panoptic 24; Baader 8nm O-III; TeleVue UHC


這是跟前一篇同時觀察的, 拆開兩篇寫... 畫完仙后 eta 雙星後, 就開始找這個 NGC 281;
7.6 等星圖畫得很小, 害我小心翼翼深怕一不注意就錯過...

NGC 281 位在英仙旋臂, 太陽系隔壁那條. 處於高溫的 H-II 區, 歸類於發射 (emission) 星雲.
相對於反射 (reflection) 星雲... 它是附近恆星夠熱, 熱到能夠電離周圍的氣體而發光,
"反射星雲" 則是恆星不夠熱到足以電離周圍的氣體, 周遭氣體僅能反射恆星的光譜, 所以大多是藍色, 是因為年輕的恆星高熱成藍色的關係嗎?...
其實我從來就沒搞清楚過... 那所謂瀰漫(diffusion)星雲就包含 "發射", "反射", "發射加反射混合" 三種星雲嗎? (錯... 瀰漫星雲是用"形狀"去分類星雲啦)
總之,  我覺得 emission 用 UHC 或 O-III 效果不錯, reflection 就不怎麼樣. 可能要自己會發光的才有用吧? 像行星狀星雲也是自己發光, 用 UHC 或 O-III 效果就不錯. 是不是因為 "反射星雲" 是反射恆星自己的顏色, 然後這些恆星又沒有熱到光譜在 500 nm 附近, 會低一些... 而 O-III 與 UHC 大多只留通道給 500nm 附近的光通過, 所以反射星雲就沒效啦? 我也不知道, 亂猜的...
還有一個問題, 行星狀星雲 跟 M1, Veil 這種星星爆掉的殘留物, 不都是星星爆掉的結果? 有何不同呢? 剛剛終於去 google 一下... 應該是這樣, PN 是較小顆 (比太陽重 8 倍以下) 的爆掉結果, 中間變白矮星, 其它的噴到外面一層. 超新星殘骸 supervona remnant (取超"新"星真的很令人容易搞混耶) 則是大顆的 (比太陽重 8 倍以上) 爆掉結果, 中間變會變中子星或黑洞, 其他部分就爆炸得亂七八糟... 長得像 M1 或 Veil 那類樣子. 所以未來我們的太陽也會變行星狀星雲囉.

其實很快就 "察覺" 到雲氣, 裝上 UHC 變明顯多了, O-III 更好. 畫圖時可以用 O-III, 因為參考星點都還在, 不過最後還是用 UHC. 畫星點畫得很認真, 因為最後要比對, 不過畫雲氣就隨便亂圖, 主要因為雲氣"界線"沒有很明顯. NGC 281 一點都不小, 大得很呀... 可能前陣子都在看 PN, 看到目光如豆了.

之前好像看過的數字是說這些窄頻濾鏡的目視使用有其限制... 大約 每吋 3 ~ 9 放大倍率最佳.
TSA-102 大概就 35mm 目鏡 每吋 5.8 倍 與 24mm 目鏡 每吋 8.5 倍... 這兩隻 Panoptic OK, 實際使用上 Pan 35 最棒了... 不禁又想到在山上用 Pan 35 + UHC 下的面紗... 真是 "恰到其分" 的美呀! 
BV 就算用最低倍的 LE 30, 必須加 2X OCS 每吋 13.6 倍... 不佳, 相當不佳...
FS-60: 24mm 目鏡可以到 每吋 6.3 倍, 手上也只有這隻適合啦. 18mm 雖然 ok, 但放大倍率太相近, 沒什麼意義.

最後來對圖, 看看是否有找對:


結果還算 ok 啦, 這個事前沒先準備, 純粹畫完再對相片喔.

貼一下熊天文台阿炫兄的專業之作:


拍的真讚...
也許我看得圖太少, 但是真的欣賞的, 目前也只有炫兄的作品...
不知道為什麼, 我喜歡看星點 "細" 而且 "銳利", 很多人處理得暈暈的, 星點圓胖圓胖, 看起來就沒有 "天文" 照的感覺... 當然雲氣可以有不同處理手法, 不過星點一糊一胖就覺得不對勁.

還有炫兄早年的作品 (本來想拿這張來對圖):


最後又看一下新朋友 "ET" NGC 457; 真是越看越像啊, 放在 7mm 0.6 度視野剛好塞滿滿, 非常非常棒.

仙后多星系統, RZ 與 SU 變星初觀察記

日期: 2012-11-13 23:20 ~ 11-14 00:40
地點: 自家陽台

目標: 仙后變星 RZ, SU; 仙后 iota, alpha (Schedar), eta (Achird); NGC 281; NGC 457; 白羊 gamma (Mesarthim)

TSA-102 on T-Mount
XW 7; XW 3.5; LE 5; OR 6; Panoptic 35; Panoptic 24; Baader 8nm O-III; TeleVue UHC

今天的主角是仙后座, 不用上屋頂, 而且用單眼就好. 有準備好幾個題材, 一個是仙后變星 RZ跟SU, 一個是想看幾組雙星與多星系統, 還有大家愛拍的小精靈星雲 NGC 281. 另外準備好紙筆, 繼續來練習素描.

分兩篇來記, NGC 281 的素描記在下一篇好了...

RZ 跟 SU 好像用雙筒就好, 反正只看亮度變化, 位置也不難找, 我事先還到 AAVSO 印了好幾張 finder chart 呢 ... 大約八點就先用 7X50 雙筒定位好, 兩顆看起來差不多亮



SU 與 60 差不多亮, 約 6 等. RZ 跟 67 差不多, 暗一些... 6.5  等吧?
然後開始做白癡的事... 每隔 30 min 就跑去看一下有沒有變暗, 一直跑到 11點半都沒有變化呀? 再翻一下書, 喔喔喔... 是 2 天一個循環沒錯, 不過 RZ 是所謂 "外因性" 變星啦, 意思是它的明暗是由外界因素... 例如 RZ 就是有一顆聯星互繞, 伴星擋在我們視線前面時就會變暗, 就像什麼什麼"蝕"一樣, 所以才叫"蝕"變星吧? 因此 RZ 是每 2 天會有 2 小時的時間被 "蝕", 屆時亮度會突從 6.1 等 down 到 7.7 等... 約原來亮度的 1/4 而已, 很精采吧? 問題是... 我怎會知道何時是那 2 小時呢? 所以, 以後有空就瞄一瞄, 也許瞎貓碰上死老鼠堵到了也說不定. 至於 SU 變化就沒那麼劇烈了, 它是 "內因性" 的變星, 例如快掛了, 燒得很不穩定, 所以亮度一直變化.

基本上對變星是超無感的, 看資料時, 發現變星部分都自動跳過. 早些年, 還沒有望遠鏡時, 倒是注意過一顆: 天鷹座的 eta 星:


當時都還帶著好寶寶認星星, 我每次說牛郎帶著兩個小寶寶, 他們的下面有沒有看到另外三顆星連一線的? 中間那顆會變喔.... 因為差不多 7 天一個循環, 所以好寶寶也覺得很有趣... 快樂親子時光隨著器材的購買逐漸消失... 現在要求她才願意賞臉看一下.

仙后 iota 是一組多星系統, 不過書上說最多只能拆出 3 顆, 而且是 5, 7, 9 等三顆. 我只拆出 2 顆, 真難想像如何拆出那顆 9 等的? 尤其跟 5 等那顆只有 2.7 秒角距. XW 7mm 最讚, 3.5mm 也ok. 其它... LE 5mm, OR 6mm 都不行.


我也做了簡單素描:


轉來看仙后 eta, 結果搞笑對到 alpha, 沒想到 alpha 也是雙星? 而且也是一亮一暗一橘一藍, 還畫了圖... Orz...


然後終於畫完 eta:


覺得還好啦, 說不上是特別的美. 最後對一下白羊的 gamma, 這組是藍藍亮度相等, 距離約 7.5 秒角距.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大眼睛的 ET 星團: NGC 457 素描初試

日期: 2012-11-9 23:30 ~ 11-10 00:1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457

TSA-102 + TeleVue Binovue on T-Mount
LE 18; XW 7; XW 3.5, Nagler T6 2.5; Panoptic 24


最近蠻想試試素描... 弟弟妹妹都是藝術學院畢業的, 為什麼唯獨我畫的圖永遠這麼醜?
本來今天的目標是很多人在拍的小精靈 NGC 281, 另外是想素描 M31, 還有試baader行星濾鏡看木星的結果... NGC 457 只是暖身的目標, 結果暖完身... 也畫完, 然後, 雲就蓋滿天, 只好配角當主角, 收工啦.

目標不難找, 所以就不貼找法了, 不過當時的確有點陰錯陽差...

7.6 等的星圖裏, 目標旁畫了一顆雙星, 看起來蠻亮的, 所以我想找到那個雙星就搞定了. 不過當目鏡對到附近後發現, 是有兩顆亮星沒錯, 一橘一藍, 不過有點怪... 因為分太開了吧? 可是 7.6 等星圖沒有細節, 所以也沒辦法確認... 直覺沒錯, 就拿起紙筆先畫了再說...



這是雙目視用18mm 目鏡的結果, 約 90X, 0.5 度大小視野, 大約只能看到 10 等星.
仙后 Phi 是不是這個星團的一份子好像並沒被確認, 因為相對星團裡其他星, 它實在是太亮了.

說真的, 素描遠比想像的難啊...
首先, 如果沒有準備一個平台來畫, 很不方便. 第二, 看不見... 每次動手畫就要開燈, 也許需要一張桌子, 點一盞紅燈, 然後隨時轉頭就可以畫才行. 第三, 畫時, 我只能記憶距離比例, 大致方向, 是用一種"記述"方式的畫法, 根本談不上美感啦... 我懷疑那些美美的天文素描, 可能很多是像我這樣先畫一張草圖, 回去再後製加工吧? 跟天文攝影一樣, 哈哈... 還有, 亮度與顏色如何表示? 就這樣... 草草的完成上面那張醜圖... 我把很亮的兩顆星擺目鏡中央, 一顆橘一顆藍, 橘星較大顆是仙后phi, 這兩顆看起來就像兩個大眼睛, 當我繼續畫星點時, 覺得好像在畫一個人, 兩隻手大大的伸展開, 還有腳... 超像. 難怪人稱 ET 星團, 或貓頭鷹星團.

對比一下 Stellarium 的 0.5 度視野圖, 不過是左右相反... 畫的還有一點像吧? 哈哈...



WIKI 上的相片 (http://en.wikipedia.org/wiki/NGC_457)



網路上的相片1 (http://digitalstars.wordpress.com/2010/09/)



網路上的相片2 (http://www.aritearu.com/Life/Sky/Star_NGC457.html)



我們所在的銀河是 "旋臂型" 星系,我知道人馬還有天蠍尾巴是銀河核心處方向, 而太陽系則位於銀河盤面邊邊, 是在 "獵戶旋臂" 上, 而 NGC 457 在隔壁那條 "英仙" 旋臂, 跟我們所在這一條隔了 8000~10000 光年, M52 還有白玫瑰 7789 也是在那條 "英仙" 旋臂上.

圖來自: http://www.thinkastronomy.com/M13/index.html
(上面那個 "where is M13" 是一個很有趣的網站, 真的很有趣... 你可以看到系內星體與我們太陽系的相關位置, 而且是免費的...)

位於 "獵戶旋臂" 的我們, 背對銀河核心向外看時... (想想看背對天蠍尾巴以及射手座時, 是不是就是在看仙后, 仙王, 英仙的方向?), 會被一大片黑暗雲氣遮蔽住 (看上圖... 有很多黑暗雲氣帶吧? 從太陽系往 NGC 457 方向看, 前方偏右剛好有一道明顯的黑暗雲氣帶阻擋在前...), 但是恰好在涵蓋仙后座方向四周, 有一個大破洞, 這個破洞還有名字喔, 就叫 "仙后之窗". 從這個 "窗戶" 看出去, 剛好可以看到隔壁英仙旋臂的一部分, 包括整片仙后座附近天體, 部分仙王與英仙, 一直到雙星團附近. 所以我猜, 很多人愛拍的那個位於仙王附近的 IC 1396 星野, 恰好在 "仙后之窗" 邊緣,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暗雲帶?... 

現在再看仙后英仙時, 先閉上眼睛, 想一下自己站在銀河系的哪裏? 向哪個方向看去? 然後再睜開眼睛看, 有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呢!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試新目鏡 -- XW 7mm 與 Nagler T6 2.5mm

日期: 2012-11-6 23:25 ~ 11-7 00:25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404, NGC 7662, NGC 869/884, M33, M37/38/36, M31/32/110, M42, M45, Jupiter, Theta Orionis (Trapezium), Rigel(beta Orionis), Sigma orion + Struve 761, Castor(Alpha Gimini), Almach(Gamma Andromedae)

FS-60CB on DM-4
LE 5; OR 6; XW 7; XW 3.5; Panoptic 24; Nagler T6 2.5

發神經買了 2.5mm 的目鏡, 心裡忐忑不安.
搭 60mm 鏡子, 142X, 出瞳徑 0.42mm... 0.42mm 能看到什麼?
搭 102mm, 326X, 出瞳徑 0.31mm... 已經超過一般說法的 0.4mm 極限了.

7mm 的 XW 是否跟 3.5mm 那隻一樣不可思議的好?
因為未來主要都是配給FS-60用, 而且走單眼系統, 所以就架 DM4 與 FS-60CB 來試, Pan24 尋星, XW 7mm, 3.5mm, 加上 Nagler T6 2.5mm 來觀察...


這是目前手上的 TeleVue, 主要都拿來尋星, 不是最長焦就是最短焦, 最近又加入 Nagler T6 11...

首先看 M42 裏的 Trapezium,
我不禁要說 Pan 24 實在是 DSO 的利器, 星點幼細無比, 廣角下視野最邊邊的星點依舊清晰不變形.
7mm, 3.5mm 到 2.5mm 都 ok, 2.5mm 可以略略看到最亮的 C 星旁 11 等 E 星, 而夾在 A, B 間的 F 星不行.
畫質喔? 無法強求, 看得到就不錯了.

移到 Rigel (參宿七), 到 2.5mm 才略略能分開其伴星.

Sigma Orion 用 Pan 24mm 一對到就忍不住驚嘆, 多麼美的星點啊... 4.6 度的視野稍微移動一點 M42 就能入鏡. 既銳利又廣角的目鏡, 真是叫人愛不釋手. XW 7mm 就可以拆開 C 星.

繼續來挑戰, 雙子頭剛冒出來, 對一下 Castor... 不行, 全都拆不開, 可能角度太低了?
想到初學時老是分不出北河二還是三才是雙星, 真是笨... 北河三是橘色的, 雙星是兩顆藍白色, 看過就記得啦.

仙女 gamma 還好, 幾隻目鏡結果都很漂亮, 顏色對比強烈, 上次被我嫌棄的 LE 5mm 特別讚, 星點"安定", 色差像差最少, 只是沒想到 OR 6mm 怎麼這麼銳利啊? 越來越愛它了.

這是目前手上的 Pentax, XF 那對是 BV 用的...
Pentax 家族最最最...讚的是 eye relief 超長, 而且加上它們旋轉型的硬式眼罩, 你可以把眼睛貼在上面防止漏光, 而且睫毛還不會碰到鏡片... 這點真是超級超級棒...

星星看完, 來試試看深空目標吧, 先從疏散星團開始...
NGC 869/884 附近有雲, 說實在的 60mm 真的比較遜...
15X 夠亮(出瞳徑 4mm)可是星點太少,
50X 時星點差不多了又嫌不夠亮 (出瞳徑 1.2mm),
100X 時星點很多可是視野太小(0.7度)而且太暗(出瞳徑 0.6mm), 怎麼換都不對.
TSA-102 加 BV 也有類似的困擾, 加了BV 因為一定要加 2X OCS, 所以視野最大就 1 度,
下次來試試 pan 24mm 加巴羅.

看 M45 也是一樣的情形, 找不到最完美的搭配.

M37/38/36 附近也是雲, Pan 24mm 都能看到, 不過只有花心力在星點最密的 M37, XW 7mm 看久一點, 居然星點就拆出一些了, 3.5mm 太暗, 雖然星點更多, 但是不美.

那 NGC 404 呢? 都 ok... 其實看這個我最關心的是那隻 2.5mm. 這麼小的出瞳徑到底看得到暗暗的天體嗎? 還好... 一切 ok.

M33 只有 Pan 24 ok, 其他不行, Pan 24 剛好把框 M33 那個四角形裝起來, 很好, 不過往下焦段目鏡一換, 完了... 沉到裡面... 盡管小小折焦長才355, 目鏡怎麼換, 倍率也相差不大, 不過視野大小相差太多, 從 pan24 跳到 XW 7mm, 視野從 4.6 度掉到 1.4 度, 落差頗大...

找 NGC 7662 花了一些時間, 因為薄雲把指標星遮住了, 還要用雙筒幫忙一下. 因為 finder 拆下來改用RDF, 不然應該會容易多多. 下次來練習瑞森講的 "亮星初步定位法" 哈哈... 2.5mm 依舊 ok, 這下放心了, 這些暗摸摸的東西都還看得到就好. OR 6 看這些深空, 完全不遜於那些大廠名牌貨, 真是令人驚訝, eye relief 很短, 視野很小... 都不是問題, 習慣就好.

最後月亮出來了, 看了一下... 喔喔喔... 太小太小, 真的太小了, 完全被雙目視寵壞, 連帶木星也一樣, 所以沒看多久就收工啦.

最後貼一下 Takahashi 的 LE 們, 都是用在 BV:


還有, 人稱 circle T (就一個圈圈裏面有一個 T) 神奇的 OR 6mm... 又加買了 12.5 與 5mm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想像讓平凡變有趣--月球 Messier 與 Plato

日期: 2012-11-2 23:30 ~ 11-3 00:3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月球, 木星, M42

TSA-102 + TeleVue Binovue on T-Mount
LE 18; XF 8.5; OR 6; LE 5; XW 3.5; Panoptic 24; Baader PMSN Filter  2"


愛因斯坦這句話超讚: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Knowledge is limited, Imagination encircles the world.
尤其是由一個大家認為"知識"最專精的人說的...

月光閃亮亮的夜晚要看什麼? 當然是月亮啦, 哈哈... 看亮星也可以, 要讓平凡目標不芭樂, 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有 "故事", 而僵化的腦袋沒什麼想像力怎麼辦? 就看看別人的想像力囉.
我看的是 S&T 官網上的兩篇月球文章, 作者也是: Charles A. Wood; 他是 psi.edu 的研究學者.
http://www.skyandtelescope.com/observing/objects/moon/3307211.html
http://www.skyandtelescope.com/observing/objects/moon/3304151.html
http://www.skyandtelescope.com/observing/objects/moon/3304126.html


Messier 跟 Messier A 坑是我初看月球時印象最深刻的目標之一, 拖著兩條"彗尾"的 Messier-A 讓人產生很多想像, 它為什麼這麼特殊? 它是怎麼樣形成的?

有人信誓旦旦說它是人造的, 也有人宣稱... 有時"彗尾"會變四條, 還有很多觀測報告說"彗尾"的長短, 寬度, 甚至顏色, 形狀會變化, 還有很好笑的喔... 有人宣稱 Messier A 其實是向東(相片右邊) "移動中"的, 所以日積月累拖著長長的"彗尾", 還有一個想像力十足的是... 有一顆流星撞穿了一座山脊, 造成兩個洞, 兩個洞中間還有隧道可以互通...

其實以現代的科技, 是可以在實驗室裡模擬出來的...


我仔細看這張相片再來想像...
假設有一顆流星從相片右方以很低的角度撞擊而來,
就像打水漂一樣, 角度太大, 就打不成水漂, 石頭直接沉入水中,
而濺起的水花呢? 很可能向前或向左右兩邊噴灑, 要看入射角多少才能決定水花噴灑的方向,
以月球而言, 入射角大於 45 度時, 所造成的結果大同小異, 噴灑物往兩側展開, 變成所謂蝴蝶翼的形狀... 注意看上面那張相片右邊那顆洞的上下兩邊是不是有較淺色扇形 pattern? 這個情形, 在火星, 金星也一樣.
入射角小一些也會往兩側噴, 但是小到 15 度以下時就不一樣了, 噴發物會往前噴...
所以想像... 流星以低於 45 度接近 15 度的角度撞擊, 造成右邊的坑, 並向兩側噴發出經典的蝴蝶翼... 然後撞擊力還沒消化掉的流星微微飛起, 再以低於 15 度的角度掉下來撞出左邊那個坑, 濺起的物質向前噴發, 造成長長的"彗尾", 所以 第一次撞出的坑是 15km X 8 的長方形, 第二個怪形狀水漂 16X11.

很有趣吧? 這讓我一看再看, 可惜寧視度實在太差了, 光影角度也不太好, 所以下次再努力看了...


Plato 柏拉圖坑, 也是一個觀月的芭樂目標. 之前對它的印象就是超平整的坑面, 平整到簡直像是熨斗燙過一樣, 我知道裡面有所謂的四小坑, 大約都 1, 2 公里大小, 是觀月的熱門目標, 我大概只能說看過中央 2.2 km 那個吧?


有人號稱可以找到 71 個, 哈哈... 不過大多數觀測報告的結果... 坑的位置, 大小... 都不一樣.
除了找坑內小坑以外, 還有兩派, 有人觀察太陽照射角度與坑內地質顯現顏色的關係, 還有人就直接觀察坑內地質本身顏色的變化... 這兩派我從未關心過所以不敢亂說...
不過熱情如火的觀月者可是充滿想像力...
有人言之鑿鑿說, 有時坑上會有一層霧, 當太陽升起霧就散了, 然後一種奇異的乳白色的光會映照在坑內, 讓人無法看清細節... 還有 19 世紀的觀月者說曾經看見大量的光點, 覆蓋在坑內...

所以... 你怎麼說?
我的感想是, 我們實在看太少了, 所以才沒有這一份浪漫情懷吧?

回到相片... 在上圖坑的左側 (西邊), 坑壁似乎與右半邊沒有完整連在一塊, 不僅如此, 坑壁略向坑內坍塌, 不像右半邊, 看下圖... 高聳, 而且參差不齊的坑環山峰, 沒有坍塌, 山峰在哪? 注意看陰影, 有三個山峰對不對? 1500, 1800, 2100 公尺高. 坍與不坍的原因? 不知道. 


柏拉圖坑還有一個有趣的疑問, 坑內為何沒有山峰? 其他坑都有呀, 照計算, 柏拉圖坑的中央山峰應該要有 2200 公尺高. 可是, 坑內被一層厚達 2.6 km 的火山熔岩淹沒覆蓋了, 真神奇... 科學家是怎樣算出來的?

最後我還是要提一下第谷坑 (Tycho), 這個是滿月附近你用肉眼一定會注意到的目標,


它的 Ray 像章魚爪一樣抓著月球屁股... 讓我有時候覺得像一顆哈密瓜. 第古坑非常年輕, 也許是最年輕的大型撞擊坑, 差不多 1 億年前.
仔細看一下他的 Ray 分佈, 西側幾乎沒有, 都在東側與上下兩側. 再看看圍繞在坑外的白色環狀色圈, 東側也比西側大片... 根據計算, 大約一塊 8~10 km 大小的流星, 以低於 45 度角度由西側飛撞而來, 當時地球上的生物, 恐龍, 還有其他爬蟲動物都目睹這毀滅性的一撞, 也許一些碎片接續朝地球直奔而來, 想像一下... 那是怎麼樣的一幕情景啊?

有了想像, 於是就有了故事, 有了故事... 當你再把目鏡對著目標, 平凡也就不再平凡了...

我今天也是看了半天, 什麼也看不出來... 233X 的 XW 3.5 單眼略略有中央小坑的"樣子"...
上禮拜喪心病狂添購了 2.5mm 的 Nagler T6, 心裡忐忑不安, 在兩支鏡子不是在能力極限邊邊就超過了. 之後看了木星, 還有 M42 的四合星, A, B 中間的 E 略略可以, 最亮的 C 旁邊那顆 F 就沒轍了, Sigma Ori. AB 旁邊的 E 也只是微微可以而已.



東西說著說著就寄來了, TV 特價活動 OPT 卡友還有 discount 5%, 真讚... 算來 cover 掉運費啦.
這支還是 MIJ 的呢... 閃亮亮的看起來好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