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不太裂的三裂星雲與裂三塊的礁湖星雲 -- M8, M20

< 梅西爾筆記目錄清單 >


日期: 2014-7-25/27 22:40 ~ 23:5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M8 (Lagoon Nebula), M20 (Trifid Nebula), M21, NGC 6559, NGC 6546(OC), NGC 6544(GC)/NGC 6553(GC), NGC 6595/NGC 6589, IC 1284
主鏡: TEC140 / T-Mount; FC76 / EZ Touch


春去, 秋來.

連續盯了幾個晚上的射手頭與天蠍尾之後, 就浮上這個感覺... 目標緊跟著春天尾的處女座慢慢隱沒於西南天際之時, 飛馬甚至仙后卻已迫不及待爬出東北山頭, 片刻間好像看見一抹 "時間" 的身影. 還未盡興, 卻已曲終人散.

觀星目標的更迭一如四季循環, 不管你是盼著, 還是被推著, 該來的會來, 該走的也一定會走, 幸運的是總還等得到下一次, 不像無法重來的人生, 20 歲過了就是 30 歲, 然後是 40, 50... 過了就是過了, 沒有 "下次再來" 這回事. 而觀星可以對時間稍稍奢侈些, 去年沒看夠的今年還可以多看一些.

位於銀河中心的此地, 孕育億萬新生恆星, 卻也包含了許多年老的球狀星團, 甚至頻死的行星狀星雲, 生與死之地, 重生與安息之地. 這兩天都在這小片空域內活動, 尤其之前囫圇吞棗的 M8 與 M20. 其中目視最明顯的是別名礁湖星雲的 M8 (NGC 6523), 礁湖裏有一團晶瑩剔透的疏散星團 NGC 6530. M8 是褓育新星中的發射星雲 (emission nebula) 區域, 窄頻濾鏡不管是 UHC 或 O-III 都有不錯的目視加強效果, 目鏡下明顯的黑帶把它切分三塊, 感覺它才該被稱做三裂才對呢. 這裏面也有三個暗星雲, B88, B89, B296... 是沒看到啦, 不過相片沒問題.

為了好說明, 又要用拍深空第一名的大師: 熊天文台的阿炫兄 相片做輔助啦, 炫兄的相片庫真是應有盡有, 要什麼有什麼, 真是太驚人了, 感謝感謝...

 
 
3" 小折加 O-III 濾鏡, 目鏡用 Leica ASPH Zoom

廣視野下可以發現這一帶充滿雲氣, 而且錯綜複雜. 若以 M8 當中心點往四周瀏覽, 靠疏散星團 NGC 6530 側可以看見明顯的雲氣延伸至西側遠處數顆亮星聚集處, 這是 NGC 6559, 同樣是孕育新星之處.

夾在 NGC 6559 與 M20 之間有個不明顯的疏散星團 NGC 6546, 其實我不確定是不是有看清楚? 礁湖裏的疏散星團 NGC 6530 往射手座那隻茶壺的壺嘴方向看去, 也就是射手 Gamma, Delta 星附近, 這裡是銀河正中心, 多屬 k-type 為主的黃色恆星群, 附近的星際塵埃已多被新星誕生耗用殆盡, 不像其更外側些的周遭, 有這麼多暗星雲分佈與藍色巨星存在, 看看底下相片左下角呈現的黃色部分就能體會. 盡管這裡是恆星新生命的超級育嬰室, 卻也有不少邁入老年的球狀星團與之共存, 像 NGC 6544, 還有 NGC 6553, 後者沒在相片內, 我是第二天用 5.5" 折射鏡看的, 並不難找到. 生與死不知誰先誰後? 當時間失去座標, 永恆一閃而過.



若要解析 M20, 用小折是有點吃力. 偏偏那個 "三裂" 或 "三葉" 是那麼的誘惑人想一窺究竟.

找到 M20 之後會有點好奇, 這片星雲的範圍要如何定義? 從雲氣較明顯那團, 往上延伸到疏散星團 M21之間, 星點多雲氣也多, 很可能就是這個大範圍.

5.5" 折射鏡 100X 左右就能辨識出雲氣較濃厚那塊, 也就是相片裏 "三裂" 裂開那裏的裂痕; 裂痕中間那顆星其實是一組多星系統: HN 40. 不過孤陋寡聞, 當時分出雙星時就有點訝異了, 壓跟子沒想到要去仔細找找第三顆星. 最後是用 TeleVue Nagler 3-6 Zoom 畫下觀察所見, 大概只有 2 條, 其中一條比較胖的有點分岔, 可以算做第三條嗎? 有人說應該是四條, 如果看得見四條, 就分得出四片, 如同找到幸運草一般幸運呢.


5.5" 下的 M20, 0.3度視野, 下半部用 O-III 濾鏡, 上半部沒加濾鏡


其實天空夠黑的話, 沒有濾鏡也相當清楚. 一般相片裏三裂中心那團紅通通的星雲本身是發射星雲, 窄頻濾鏡對此頻譜都設計有加強效果, 但是上半部藍色那團是反射的星雲, 用濾鏡並沒什麼效果, 反而遮掉不少星點, 效果不佳, 所以我是交替濾鏡使用畫的圖.


底下還正巧就找到兩張相片做比較, 可以看看加或不加窄頻濾鏡的差異, 或許對判斷星雲類型也算一條線索呢.
 
這張好像用了 H-alpha 還有忘了是什麼的窄頻濾鏡, M20 藍色的反射星雲不見了...
 
這張就用一般的 LRGB (雖然我不知 LRGB 是什麼啦 XD), 沒加窄頻濾鏡, 藍色雲氣明顯:


拍得真美, 一霎那即是永恆... 人生不能從頭沒錯, 那就珍惜此刻囉. 閑事別掛在心頭, 天天都會是好時節.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天蠍心之心 -- 首見 Antares b

日期: 2014-7-17/18 21:00 ~ 22:00; 7-19 20:30 ~ 21:3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Antares b
主鏡: TEC140 / T-Mount; FC76 / DM-4

今年至此最有成就感, 也最感興奮的觀星經驗裏, 莫過於終於看見這顆緊貼在烈焰心宿二身旁, 仿若碧綠冰晶的伴星, 那一霎那, 只感覺到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心宿二 b 亮度 5.5 等, 永遠淹沒在璀璨主星光輝之下, 彼此之間的距離也難以找到確切資訊, 僅由少數觀測同好口耳相傳中判斷, 大約 2 點多, 可能近 3 秒角距左右. 人類紀錄第一次看見此伴星, 是奧地利天文學家 Johann Tobias Bürg 靠著月掩星宿二的短暫片刻所發現的, 一直到 30 年後才被證實.

但以現代的業餘觀測條件而言似乎並非那麼困難, 口徑越大當然分解能就越強, 4" 鏡是同好間常見的挑戰口徑, 再小的也有, 3" 甚至 2.75"... 不過 60mm 理論分解極限已經相當接近這組雙星可能的分辨角距離, 能夠成功真的很令人好奇. 而最大的障礙可能只剩一個, 就是 "Seeing". 尤其觀測人口較多的北美與歐洲, 夏天入夜既遲, 南天星座角度又低, 想要有個寧靜氣流的觀測夜晚的確困難重重. 但真正困難之處在於連試都不試, 如果只是漂流在網路鍵盤上的人云亦云, 轉述聽別人說怎樣又怎樣... 那不管困難還是容易都只是夢影罷了.

星期四夜晚做第一次嘗試, 無風但有一層薄雲導致透明度很差, 這種天氣當然不適合看深空, 但拆雙星就不一定了, 影響 "seeing" 的因素很多, 以自己淺薄的經驗, 多雲不一定寧試度差, 況且寧視度差也不一定會從頭差到最後, 總有機會等到短暫的片刻讓艾里斑像燙平一般的展示, 要有耐心, 十足的耐心等待. Airy Pattern 一直搖晃, 偶爾會破掉, 不過搖晃得蠻劇烈的, 少有機會可以從扭來扭去的艾利斑裏清楚分辨出環與環. 有幾度誤以為發現目標, 但後來謹慎確認後發現都只是晃過來的光斑而已. 此時眼睛的適黑性 (Dark adaption) 是不適用的, 不時還會刻意看看明亮燈光以破壞逐漸適黑的瞳孔. 一直試到最後才懷疑主星西側的一點不知道是不是目標? 首先整個 airy pattern 在西側有點外凸, 其次那邊的顏色呈現綠白色, 白色朝外綠色朝內, 這與一般的色差現象相反, 然後... 有幾秒鐘真的好像就看見一小顆呀? 可惜天空開始吹起風來, 風一吹 Airy Pattern 開始大幅度破碎, 只好收工等待明天再來.

第二天白天幾乎 google 遍所有跟心宿二有關的觀測, 雖然素描或相片還是不多. 有人說 O-III 有用, 用它來遮光; 我是很懷疑啦, 不過 "遮光" 這論點不錯, Baader 那片行星月亮光害濾鏡倒是蠻能遮光的, 當時看金星就發現它是遮光的好幫手. 另外似乎不少人用 200X 以下就能辨別, 這倒是好消息, 不然 seeing 已經夠爛了, 極高倍時出瞳徑又小, 眼睛的訊噪比大,  一來一往那不就困難重重? 搜尋的過程中, 發現有位很厲害的日本同好, 這位 Kazumi Funakoshi (船越和美) 先生對雙星的研究頗為深入, 尤其在不對稱雙星的觀測模型上更有獨到的看法... 雖然自己也還沒深入研究啦. 船越先生也有一系列的心宿二伴星觀測紀錄, 這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星期五傍晚下過大雨, 8~9 點左右天空異常清澈, 以過去的經驗是不太看好, 曬熱的地表被大雨淋過, 熱氣裊裊瀰漫通常不會有很好的寧視度, 而且那顆心宿二看過去還閃爍個不停, 不妙不妙. 不過當望遠鏡對到目標時發現 Airy Pattern 居然比昨晚還優, XW 5mm (196X) 鎖定目標還不到 10 秒鐘, 這顆魂縈夢牽的伴星就那麼穩穩的位在主星艾利環上, 換上 XW 3.5mm (280X) 更加清楚, 兩星各自 Airy Disk 是分開的, 伴星位於主星第一繞射環 (亮的) 上, 其艾利盤大小約略接觸到主星的第二繞射環 (亮的), 顏色是綠白, 主星偏黃橘; 加上濾鏡之後耀光果然被有效壓抑, 更能清晰辨認伴星, 不過此時主星顏色偏橘紅, 而伴星顏色偏藍綠, 對比更是明顯. 雖然有時搖晃大一些時會讓伴星變形難認, 但大部分的時間裏都穩定的長在那裏, 忍不住想到常聽老外形容的 "rock steady", 至於 O-III? 一點用處也沒, 真的.

5.5" 下的 Antares b 

星期六夜晚也很幸運的有 1~2 小時清澈無比的夜空, 既然大折搞定, 3" 小折真的有機會嗎? 不試不知道...

今晚寧適度比昨晚差一些, 不過也足夠穩定, 至少小折視野裏的艾利斑是完整的. 5mm (114X) 沒有, 3.5mm (163X) 也沒有? 真是喪氣... 最後只剩 TV Zoom 3-6 的 3mm (190X) 了, 看著看著... 越來越清楚... 有, 真的有, 不過伴星變形了, 有點錐狀, 尖頭朝外... 既然如此再換上比較有信心的 XW 3.5mm, 來來回回盯著... 也還好 10幾 20分鐘, 數度當 seeing 完好的片刻時間裏可以清楚看見兩顆星的艾利盤面相接觸... 這合理, 小鏡解析力差, 艾利盤面比較大. 其綠藍色足以在主星很暗的橘紅色艾利環裏區別出伴星的艾利盤邊界與其艾利外環. 3" 小折 ok 呢, 真是不敢相信.

3" 小折的 Antares b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飛行之星 -- Piazzi's Flying Star 天鵝座 61

日期: 2014-7-16 22:50 ~ 23:50
地點: 自家陽台
目標: 61 Cyg
主鏡: TEC140 / T-Mount;
Seeing: 1/5 (Poor); Transparency: 1/5 (Poor); SQM: 15.76

月光光霧濛濛... 怎麼跟昨天記錄的開頭一模一樣? 沒錯, 是一樣的, 每天都一樣, 但總比什麼都看不見的好, 所以還是只能看 "星星". 目標是八月份 S&T 雜誌 Alan MacRobert 先生介紹 "跑" 得很快的天鵝座 61 號星.

2 年前... 有筆記過這組躺在天鵝銀河裏璀璨的雙星, 當時尋星還尋得很遜, 現在隨便對一對就找到, 可見多練習還是有用的喔... 其實也是不得已啦, 因為昨晚實在不想上屋頂, 沒想到陽台另一角落可以對得到東北側目標, 只是那邊太靠近鞦韆, 一整個都蠻阻礙的, 然後又懶得放長腳架, (最近都蹲或坐在地上看), 剛澆過花地板濕濕的不能跪也不能坐, 所以就難好整以暇 hopping.

就是靠相片右側牆壁處

這組雙星美麗依舊, 仿若巨星閃耀於舞台中央, 低倍率大視野會更加強這種感覺, 不過今天任務不在此, 要換上高倍目鏡做點紀錄工作.

61 Cyg 不僅美麗而已, 它還有很多故事. 首先呢, 它是人類天文史上 (1838) 第一個用視差 (Parallax) 計算出距離的恆星. 我們常會看到兩種形容恆星移動的詞, 一個是剛剛提到的 Parallax motion, 大致上是眼睛在不同位置時, 看同一目標與其背景物體相對位置的差異, 很簡單... 看遠方一個目標, 先閉左眼再閉右眼就能體會. 當然天體運動是非常專業的學問, 不只是小弟膚淺亂扯的這些而已喔... 天文學家則利用地球繞太陽軌道的兩側端點去計算同一恆星目標的視差角度, 進而推算出各種距離. 另一個詞叫 Proper motion, 中文 WIKI 翻成 "自行", 這... 說是 "實際的移動" 好像也不很正確, 因為宇宙間的天體目標全都不停在移動, 再怎麼定義也只能說是 "相對的" 移動呀? 但基本上 Proper motion 是相對很遠背景下目標實際的移動.

早在 1804 年義大利天文學家朱塞普.皮亞齊先生就發現這個 61 Cyg 移動 (proper motion) 得很快, 有多快? 大概每年移動 5 秒角, 5" 是多少? 以大家都熟知的天鵝頭 Albireo 分開的 34.4" 做比較可知, 5" 只是這組雙星王者之間距離的 1/7, 很小, 有辦法察覺嗎? 就像想判斷漂流於汪洋大海間的小船是否有移動一樣, 很難很難... 如果背景星又都離很遠, 那麼機會就更加渺茫, 看來這項觀察只能移交給攝影組了; 但是如果背景有顆離很近的星做錨點標尺的話, 那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目視觀察寶藏, 想想看, 本來以為看了人生一輩子都不可能看出變化的恆星相對位置, 其實被看出有在動, 那是多美好的體驗呀? 剛好現在就有, 這也是為什麼今晚在這麼爛的天況下硬要架起大折的原因了.

不過話說回來, 在天文領域裏 5" 的年移動算很快了, 事實上在依巴谷星表內, 這個歐洲衛星測量出來 "自行" 速度前十名裏, 61 Cyg 排第七快. 當然 200 年前沒人知道, 所以年速 5" 的 61 Cyg 可開了當時天文學家們眼界, 算是飛毛腿了, 所以它有另一個名字叫 "皮亞齊飛行之星" (Piazzi's Flying Star). 那麼排第一的是誰? 就是前幾天在看南天牛, 然後找半天還找錯的那顆 "巴納德星", 每年跑 10", 跑這麼快當然也要有個綽號, 就叫做 "逃亡之星" (Runaway Star).

前面講到, 讓我們這些肉腳觀測者 "察覺" 61 Cyg 移動的大好時機已到的原因, 是因為出現一顆 10.7 等的背景星可以當作錨點, 這顆暗星之前距離 61A 太近了, 普通業餘設備不好觀察 (當然攝影組或天文台除外啦), 今年它與 61A 距離 10", 大有機會認出. 10" 不是很寬? 之前那些四重星不都 1", 2" 的都分得出? 喔, 這又要再提一下之前雙星觀測女王 Sissy Haas 講的那個亮度差異越大就越難拆的現象了... 網路上找到的相片原本就少, 沒問過作者不好意思貼, 只好翻拍 Sky & Telescope 內頁了 >"<


然後是悲慘的 "找不到" 之旅...

照著作者建議, 用 XW 3.5mm 為主 (280X, 0.25 度視野, 0.5mm 出瞳) 看到天荒地老都沒看見那顆 10.7 的背景星, 怎麼可能? 才 10.7 耶, 我用雙筒都看得見. 會不會是被 61A 的 Airy Pattern 蓋掉? 講到 Airy Pattern 就氣, 今年至今從來不曾看過稍微穩一點的 Airy Pattern, 氣流有這麼爛嗎? 沒關係, 等等看, 總會等到平靜那幾秒... 倒楣的就是今晚選的觀測點, 旁邊是種了一年半載永遠爬不上棚架的蒜香藤, 有植物就有蚊子, 天氣熱只穿了長褲, 等氣流已經等到滿肚子火了, 蚊子一隻又一隻不知道是已經餓多久? 換 5mm, 7mm; 也許 3.5mm 出瞳太小眼睛的訊噪比過高... 一樣看不見... 最後被蚊子叮得滿頭包下畫下這張血淚之作, 嗚嗚嗚... 沒用啦, 一定要畫到錨點, 不然明年, 後年... 要如何做比較?




事後檢討, 第一... 眼睛尋找關注的位置不對, 10" 距可能不至於緊貼 61A, 想想看就知道, A 與 B 距 30" 左右, 要找背景星應該是找與 A 距離 "A 與 B 距離 1/3 遠" 的範圍才對呀? 第二, 如果一是對的, 看看 SQM 值才 15.76, 很可能 10.7 等的背景星是被光害洗掉了. 就是上個月里長老伯伯在巷子裡多插的那兩隻 LED 路燈啦, 那個光不是照地下而是 360 度全方位, 看來陽台這個觀測點已經淪陷了, 真傷心... 改天上屋頂, 理論上小折就搞得定吧?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尋星鏡觀星 -- Sudor Ophiuchi

日期: 2014-7-15 22:30 ~ 23:5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Rasalgethi, Sudor Ophiuchi(asterism), Moon
主鏡: TEC140 / T-Mount;
Seeing: 2/5 (Below Average); Transparency: 2/5 (Below Average); SQM: 18.04


月光光霧濛濛的夜晚能看什麼呢? 這就不用擔心了, 星空目標百百種, 只怕不想看, 目標是不會缺的啦. 掃瞄一下天空, 看來只有頭頂還有機會, 這樣的話再差也還能欣賞一下橘紅橘紅的武仙頭雙星, 以及其少見的綠色伴星, 還有前幾天看到的 "蛇夫的汗滴"... 這是什麼怪東西?

Rasalgethi 與 Rasalhague... 這兩個字是不是長得很像? 星圖打開來, 如果沒有星座連連看, 很容易就把蛇夫頭與武仙頭這兩顆靠很近的亮星搞混了, 這兩個字應該都源自阿拉伯語, Ras-al-gethi 意思是跪者的頭, 這顆是武仙頭, 中國名是 "帝座", 皇帝的寶座; 而 Ras-al-hague 意思是弄蛇人的頭, 所以這是蛇夫的頭, 中國名是 "侯". 好在實務上不太容易搞錯, 因為 "帝座" 實在太太太... 太橘紅色了, 25X (XL 40mm) 當然不足以拆開這對雙星, 換上最近的新歡 Leica ASPH 變焦目鏡, 從 55X 左右起慢慢旋往高倍, 走到一半就拆開了, 最後停在 110X 左右好好來觀察一下顏色, 真的是綠色嗎? 是的, 有綠色的 "感覺" 沒錯, 不過要仔細形容的話, 我會說是藍色與黃色調未勻稱的色澤, 但與一旁的大橘紅對照之下, 造成明顯的反差, 如果不要抱著 "到此一遊" 的心態, 花多一點時間觀察, 越看會覺得越有趣喔.

接下來是長得像數學積分符號, 瘦長版高腰線 "S" 的 "蛇夫的汗滴", 我的 7.6 等星圖有標出來耶. 這個目標尋星鏡裏可以跟 "帝座" 放在相同視野.



最先會注意到的是一組分超開的雙星 STF "I33"... 不過說實在的, google 半天也找不到這組從 Sue French 書上讀來雙星組, 為什麼會有一個 "I"? 不管了, STF I33 夾在兩顆相對亮的星星中間, 其中一側彎曲延伸, 結尾似乎是一個小長方形, 整體看來的確有像已經忘光光的微積分裏的 "積分" 符號, 有像一串汗珠嗎? 嗯... 要發揮一點想像力喔. Sudor Ophiuchi 或 Sweat of Ophiuchus 是 "1000+ The Amateur Astronomers' Field Guide to Deep Sky Observing" 一書的作者 Tom Lorenzin 取的暱稱. 不過這組目標實在是有夠長, 不管用哪支目鏡都不可能裝得下, 結果最後是用尋星鏡看著畫的.

我稱讚這支 Tak 的 7x50 不知道有幾百遍了, 但還是忍不住要再稱讚一次... 真是太讚了, 星點要到幾乎靠邊緣才變形. 當然我沒有用過很多不同厲害的尋星鏡啦, 大部分就是 WO, Synda, GS, Vixen, 還有 StellaVue 的 F50, 坦白說跟 Tak 差有好幾個檔次以上不誇張.


最後換上 BV 看月亮, 以前看得到死看不到的阿姆斯壯坑 100X 左右就很清楚了, 可能是角度的關係, Messier A/B 坑的細節也好清楚, 適當的光影下 Ritter/Sabine 坑內細節也能辨識. 換上新歡 Leica Zoom 調到 9mm, 也很清楚, 不錯不錯, 不過看月面還是 Binoviewer 最好.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賞鳥目鏡看星星 -- Leica Zoom Vario 8.9-17.8mm ASPH




常常會聽到前輩們這麼說:

"裝備越輕, 就會常使用; 越重就越少使用...",

其實因果顛倒一下也可以這麼說:
"越常使用的話, 就會越想把裝備弄輕; 如果很少使用, 就不會太在乎裝備輕不輕, 重不重了",

這麼說也是因為親身體會, 當某段期間每天都下雨時, 腦子裏想的都是如何擴充軍備; 但當每晚都要把器材扛上扛下時, 腦袋裡想的就會變成 "要怎樣才能簡化設備呢"? 最近就超想簡化與減輕裝備的... 尤其是每天都會發生一次要帶三盒 17 顆目鏡的笨蛋行為 >"<. 再加上目前也缺出瞳徑 1.5mm ~ 3mm 焦段, 這個焦段對很多嚴苛的深空目標, 可是強而有力的武器 (藉口之一...); 另外, 最近有一支賞鳥鏡的變焦目鏡被國外天文討論版捧得都快上天了, 全焦段 60 度以上廣角, 充氮 5 米防水, 加上巴羅銳利直逼 ZAO II, XO... 種種評論看得熱血沸騰, 慾望攻心之下, 一咬牙就下訂.

訂購之前當然花不少時間到處爬文, 有人把這支前無古人的廣角變焦 (60~80度) Leica Zoom Vario 25~50X ASPH (可換算成焦長 8.9~17.8mm) 搭配巴羅, 然後替代掉所有行星目鏡. 我既是捨不得 XW 三兄弟... 多麼棒的行星目鏡呀... 一方面想 TV 的 NPZoom 也夠優, 帶這支小傢伙跟帶一支巴羅, 以便利性而言還不是一樣? 所以最後就捨棄巴羅了.

另外有個問題當然就是望遠鏡的轉接口, 畢竟這是賞鳥鏡規格, 要架上望遠鏡還得弄個轉接環. 可能是它賣天文賣得太好了, 羽毛公司還真的幫它做個 2" 的轉接環, 內牙同時做了兩種通用規格, 有 M48 (大部分是 2" 濾鏡) 用的, 也有 T2 規格, 但是不便宜, 一個要價 $190. 另外一個選項就是跟位在德國的 APM 買, APM 也做了轉接環, 可零賣, 也可合售, 合售的價格跟美國單買目鏡的價錢差不多, 既然如此就來跟德國人買吧. 先寫信問清楚規格, 回信的居然是 Markus Ludes 老闆自己, 真的還假的? 我都把 Markus 當作傳奇人物在閱讀其事蹟了, 居然能接到他親自回信, 真是不敢相信... 不過搞不好是他秘書也說不定啦. 還有, 德國人周末也回信, 真拼, 老美哪有可能.

出貨有好幾種選擇, 結果最便宜的是 DHL, 價錢幾乎是 UPS 的 1/3; 不過這也是自己孤陋寡聞啦, 原來德國的郵政局就是 DHL, 便宜歸便宜, 寄送還算穩當, 當然沒有像 UPS 一樣, 咻... 3~5 天就到, 但是到這裡交接給台灣郵局的好處之一就是... 超不容易被課到關稅, 事實上走郵局走到現在還真的不曾被課過稅.

噓... 要小聲一點. 接下來開箱...

這是外包裝盒, 要開箱了

附了一個圓筒型尼龍保護包

主角出現, 旁邊的是 APM 做的 2" 轉接環

這是原望遠鏡端接口, 設計給 LEICA APO-TELEVID 82HD 賞鳥鏡用的

套上轉接環, 三顆固定螺絲已改成塑料, 免得刮傷目鏡, 我選 T2 內牙規格

眼罩是三段硬式, 我喜歡硬式的, 跟 Pentax 一樣

跟 2" 天頂鏡結合

接上我本來就有的 T2轉 1.25" 接環, 這樣就可用在 1.25" 的設備, 問題是... 我的裝備不都已 2" 化了嗎?

這是夢想的簡化設備, Pan35 尋星, TV NPZoom 行星, 新朋友攻深空

半公斤, 份量十足

開完箱, 趕快來開光, 基本上沒有相同焦段目鏡可比較, 所以就先拿 TAK Abbe 9mm 跟它的 8.9mm 比較; 然後目前的最愛 Panoptic 24mm 跟它的 17.8mm 比, 初步測試結果如下:

先看耀光(或消光), 用火星跟大角, 各測了 2 個不同角度, 不得不說 Leica 消光消得真好, 跟記憶裏的 XO 有拼, 如果耀光越強越高分 (1~5), Leica 是 0.25, Pan24 是 0.5, 都非常好, 而 TAK 跟上次測試一樣, 會拖一小段光尾巴, 所以給 2 分, 遜.

視野內拿一顆亮星大角, 一顆稍暗的 Izar 擺放視野不同位置觀察星點, 不過由於出瞳徑都不夠小, 做不出 Airy pattern.

Leica 視野品質之優快可比擬非廣角目鏡了, 幾乎到 85% 的範圍內星點都很好, 跟在中心差不多漂亮... 不過我是很嚴格的, 硬要給個分數, 分數越高越好 (1~5), 75% 內都要給 5 分, 沒看見任何色差像差; 到 85% 給 4.5 分, 有一點點彗尾了, 90% 以後 2 分, 彗差導致星點劣化.

這裏很好玩的是它的廣角, 有時候眼睛要 "刻意" 望向邊緣才看得完整的感覺, 很難形容那種 "刻意", 有點太大看不完之感, 不過後來發現是不習慣其眼罩的關係, 如果把眼罩拉短, 視野就一望無際了. 而且這麼做也不會有 Kidney effect. 還有一個新發現是, 如果我自己的 pupil size 位置停在目鏡視野中心點, 斜斜往外看, 以此測試視野邊緣成像品質, 這樣比較容易出現像差, 但如果把我自己的 pupil size 位置跟著移到旁邊, 像差不見了? 目鏡的 Exit Pupil size 位置應該不會變, 也不會大到我肉眼移到哪都對得到的程度吧?

Pan24 呢? 也很厲害喔, 75% 內我也要給 5 分, 80% 給 3 分, Leica 有比它厲害一點, 90% 以後也是 2 分, 同樣只有彗差, 兩隻都看不出像散與場曲, 真是厲害. Pan24 是 68度, Leica 17.8mm 時是 60 度, 也許沒那麼廣角, 離軸的彗差程度也因此小一些.

搭配 140mm APO 主鏡時, Leica 8.9mm 可以拆出 Izar, 不過坦白說 TAK 9mm 有拆得比它乾淨. 月面, 我有試哥白尼坑與 Eratosthenes 坑中間那條鍊狀的二次撞擊坑, 7.9mm 時居然 ok 耶, 很銳利喔. Leica 整體色澤偏一點冷色調. 隔幾天正好滿月, SQM 15.79, 天琴在頭頂, 8.9mm 織女二雙雙星拆得開噢, 然後 M57 全焦段都看得見, 因為它的變焦不是一段一段的, 而是像摩擦式對焦座的感覺, 所以可以在焦段內像調焦一樣前進後退... 直到找到最佳的焦值, 這對深空目標的觀察真是太好太值得了, 不過也因為此, 它並不適合拿來當雙目, 不然每次都要兩隻調到同焦就太辛苦了.

以上測試先用 FC-76DC 架在 DM4上, 然後換 TEC140 在 DM4上...

什麼, DM4 扛 TEC 140? 是真的, 平衡做好的話, 並不是扛得氣喘吁吁喔, 雖然抖晃有點久, 這幾天要來測木腳架, 未來會不會再輕量化, 把 T-Mount 打入冷宮了呢?


++++++++++++++++++++++++++++++++++++++++++++++++

實戰多次之後, APM 的轉接環已經被自己嫌到臭頭... 儘管三點式固定螺絲看似穩當, 實務上強度還是不足, 夜晚中變焦轉到底時, 常常因為用力過大造成目鏡整顆滑動空轉. 看來小便宜貪不得, 一咬牙還是跟 Starlight 羽毛公司訂購了為 Leica 這顆目鏡特製的轉接環. 聽說這個規格是 CN 聞人 Tammiji 桑跟羽毛討論出來的. 東西剛到, Starlight 的工藝是一整個好, 有卡榫, 還有一個固定螺絲, 螺絲尖頭有塑膠頭保護, 用處似乎是在防止變焦時的空轉.

Starlight 特製的轉接環是合 Leica 卡榫的

2" 開口規格, 內車 M48 牙環以及 T2 規格牙環, 這樣就不用煩惱用牛頓鏡時濾鏡要接哪了, 考慮真周詳, 果然是 Tommy 先生的風格, 因為他太多 T2 規格的東西了嘛.
 
接上轉接環

既然都要空寄一次, 順便把當初覺得不重要的對焦座後蓋也買一下, 不然真是越看越不順眼

當時不想買後蓋, 塞了一個塑膠塞子

下訂之後老闆回信說, 沒庫存了, 要不再等 2 個月; 要不有個進階版的要不要? 不加價 (原價快兩倍了)...

當然要囉.
 
這樣美多了

進階版有什麼了不起? 原來可以打開, 裡面放防潮包, 蓋起後蓋時還能順便做筒內除濕, 真有創意, 不錯不錯.
 
旋開裏面放防潮包
長這樣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雙雙對對 DoubleDouble

日期: 2014-7-6 22:30 ~ 23:4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Epsilon Lyrae, Struve 2470/2474, Nu Scorpii, Xi Scorpii (Struve 1998/1999)
主鏡: TEC140 / T-Mount;
Seeing: 3/5 (Average); Transparency: 3~5/5 (Average~Poor); SQM: 17.44 ~ 18.84

暑假了,
便利商店自從裝修後擺了幾張四人桌, 在10點11點的夜裡, 總有三個五個... 的年輕人掛在那邊興高采烈聊個不停, 從傳來的話題聽來, 應該是鎮上的小孩. 時光倒退20年時我們也一樣, 年輕的時間總是多得不得了, 大家就這樣亂聊, 抽菸, 喝兩瓶啤酒... 小鎮的男生們也沒選擇, 從幼稚園, 國小, 得一路同學到國中, 甚至還考上相同高中, 然後一起離家, 各奔東西...

本來以為今晚應該沒搞頭了, 從便利店散步回家的路上抬頭一看, 雲居然破了好幾塊, 這種天況還有機會的目標不多, 雙星是其中一種, 趕快三步併兩步爬上屋頂架好鏡子, 有幾組雙雙星看看有沒機會挑戰? 天蠍要快, 不然再往下墜, 氣流干擾就更明顯, 對拆密接雙星可是重傷害... 而天蠍 Nu 星在天蠍頭三顆亮星一旁不太需要尋, 所以就先看它, 等目標鎖定後, 剛剛爬上樓的氣都還沒喘完呢.

Nu Scorpii


天蠍 Nu 星中文名叫 "鍵閉", 英文好像都叫它 Jabbah, 阿拉伯語是 "額頭" 的意思. 我在網上查到的資料, 今年 A1A2 (其實應該是 A, B) 分開約 1.2 秒角, B1B2 (C, D) 又大一點點, 對小口徑而言頗具挑戰性, 不過今天拿大支的, 大概 140X (XW 7mm) 就拆出來了,  最後是用 196X (XW 5mm) 紀錄. AB 比 CD 亮, A > B > C > D. 顏色有點不穩, 因為 Airy Pattern 有點小晃, 可能角度低, 加上雲也不少, 月亮在不遠處, 不過對夠亮的星星影響有限. 3" 小折拆 CD 沒問題, 114X (XW 5mm; XO 5mm) 就 ok, 讚喔, 才 1.3" 呢, 163X (XW 3.5mm) 當然更清楚; 不過 AB 就很挑戰了, 可能亮度有別所以不好拆, TV NPZoom 4mm/3mm 與 XW 3.5mm 勉強可以看見兩個 Airy Pattern 幾乎是重疊一半.

四重星或其它多星系統的排列, 視覺圖案固然有趣; 拆解它們的過程也另有一種樂趣, 是一種 "挑戰" 的樂趣, 隨著目鏡更換倍率的變換, 權衡艾利斑抖晃程度與細節出現的平衡點, 像外科醫生或福爾摩斯般抽絲剝繭, 一步, 一步... 把結果分解出來, 最後當真相攤在眼前, 滿足感油然而生, 眼睛暫且離開一下目鏡, 再回頭望望目標所在夜空, 有種 "這個祕密只有我知道" 的成就感, 哈~

下一組是天蠍 Xi (STF 1998) 與 STF 1999 組成的四重星, 結果準備不足鬧了個大笑話. 星星排行到 Xi 想必已非該星座重要人物, 而且認這個 Xi 是哪個希臘字母就搞得頭昏腦脹, 結果錯把豺狼座 (LUPUS) 的 Xi 當作天蠍 Xi, 完全弄反方向, 好死不死豺狼 Xi 也是雙星, 只是拆到死也拆不出四重星, Seeing 又差, 艾利斑搖晃到頭都暈了, 不過畫都畫了, 就貼一下吧, 圖裏標的全錯喔.


Actually, they're Lupus xi


這組實際上分蠻開的 天蠍Xi (STF 1998) 7.6"; 比較暗的那組 STF 1999 11.6", 我用 3" 小折 81X (XW 7mm) 都拆得開, 底下補上 7/8 月光下 (SQM: 15.77) TEC140 的圖:

這張是正港的 STF1998/STF1999

南方天空應該是完蛋了, 轉向天頂, 天琴除了第一有名的四重星織女二以外, 還有一組比較少人知道的四重星 STF 2470/2474, 其實不難找.




這組四重星分得蠻開的 (STF 2470: 13.4"; STF 2474: 16.2"), 比織女二好分多多, 然後兩組都是一大一小, 一亮一暗, 一藍白一橘黃, 頗有對比之美.

STF 2470/2474


當然最早最早... 認識的四重星, Epsilon Lyrae 也要紀錄一下, 兩顆亮度看起來差不多的 E1: 2.7"; 亮度有點差別的 E2: 2.5", 這組 3" 小折要 114X 才分得開, 而且很吃力, 不過到 163X (XW 3.5mm) 時就完全沒問題了. 看數據兩兩應該都差不多亮, 但 E2 差那麼多一點點, 就比較難拆, 視覺上也能感受到大小的差異.

Epsilon Lyrae Double Double
 

織女二實在是看得很熟了, 老歸老, 但你知道那幾顆就在那裏, 當尋星鏡移向織女星時, 心裏就有感覺, 不必等到看見. 這些雙雙星或多星系統有些三五成群, 有些雙雙對對, 但就一直在那兒, 感覺理所當然, 不用知道原因, 有時感覺就是比答案有用.

就像離鄉多年兄弟們再聚, 不管隔多久都不會生疏, 我會想到電影大河戀, 諾曼回到大黑腳溪小鎮的那個夏夜, 弟弟保羅, 還有從小一起長大的死黨們鬼混閒扯的畫面, 那麼輕鬆自在, 而且理所當然...

the good old days.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北美洲星雲裏面的暗星雲 -- LDN935

日期: 2014-7-3 11:15 ~ 7/4 00:15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7000, IC 5070, LDN 935
主鏡: Leica Trinovid 10X 42mm;
Seeing: 4/5 (Below Average); Transparency: 3/5 (Average); SQM: 19.12

暗星雲一看就上癮, 天氣不好也想拼, 加上昨天看北美洲星雲看得零零落落, 越想越不甘心, 於是帶著小雙筒掛上 Ultrablock 濾鏡, 硬想把這個北美洲地圖弄清楚.


我的心得是這樣... 如果目標大小是 3~4 度, 而目鏡視野比它小, 除非對該目標熟得不能再熟, 不然絕對難以認出什麼東西來; 如果目鏡視野只大一點點, 比如說 4.2 度, 那麼難度依然很高, 但是如果視野能弄到 6 度以上, 那麼成功的機會就大增了. 然而放大倍率一小, 對比就很難做出來... 所以我常常覺得大目標搞不好都比小目標難認呢.

NGC 7000 相信在高山絕對是肉眼目標之一, 因為就算在平地屋頂, 每次雙筒湊上去, 就算沒有濾鏡也能依稀分辨出微微雲氣, 掛上濾鏡就更加明顯了, 但是糟糕的是 "亂", 亂到難以分辨哪邊是阿拉斯加? 哪邊是佛羅里達? 更別說相片裡的墨西哥灣了. 今年要好好來分析它的結構, 瞄到就當作看過, 這樣太沒出息了. 首先就是那個暗星雲 LDN 935, 因為我發現大部分敢大聲說看過 NGC 7000 的同好, 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墨西哥灣.


先用這張被我塗得殘破不堪的星圖, 說明昨晚觀察的經過...

出發點當然是天津四, 走過很多次了, 所以往天鵝右翅膀方向一前進, 首先會注意到的是 4 顆連成弧狀的亮星, 有兩顆靠比較在一起的是天鵝 56 跟 57, 他們所在位置就是在別號鵜鶘星雲的 IC 5070; Cyg 55 那顆離比較遠一點點. 接下來加上一點想像力, 把星星連一下線, 會發現似乎可以連出兩條線到共同的一點, 錐形尖端指向橘紅色亮亮的 Xi. 再看久一點, 錐形尖端跟 90 度直角方向另一顆藍白色亮星之間有一塊暗區, 很肯定. 暗區看起來像一朵花吧? 能看出墨西哥灣形狀? 太扯了, 怎麼可能? 雲氣方向似乎不僅於此, Nu 指向 Xi 星方向過去, 雲氣看起來還一直持續延伸. 於是我試著畫下底下這張像破一個洞的蛋形北美洲地圖, 黑暗區的中央好像有兩顆暗星靠很近, 邊緣處還有兩顆分比較開一點, 畫下來當作待會兒對照相片時的檢查星用.

 
沒錯沒錯... 是跟照片差得十萬八千里啦, 但總算是個開頭, 再多畫個 10 次, 到時再看會不會比較像一點?
 
至少多認識一個叫 LDN 935 的暗星雲.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尋找大黑馬暗星雲

日期: 2014-7-2 22:50 ~ 7/3 00:4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Prancing Horse Dark Nebula, 44 Bootis, OΣ 291, Veil, NGC 7000
主鏡: TEC140 / T-Mount;
Seeing: 3/5 (Average); Transparency: 3/5 (Average); SQM: 18.84 ~ 19.88

從結果而言, 不能算成功也不算失敗, 因為的確沒辦法分辨出任何部分的輪廓; 不過屬於馬屁股的 B78 與後馬蹄的 B59 讓自己真正體會到什麼叫暗星雲, 直到我躺上床閉起眼睛, 腦海裡還是迴盪著當時的感覺.

這麼大一塊區域, 有一個甚至一組指標星是再好不過的了. 原本還很擔心小船該往哪邊靠岸? 七月份的 S&T 深空專欄 Alan Whitman 正好介紹屬於大黑馬一部分的蛇與蛇蛋, 跟著他的建議, 很快就找到指標星, 包含 "蛇夫 Theta " 的三顆連星.

為了好說明, 我用拍深空的神級大師, 熊天文台的阿炫兄 的相片輔助, 感謝感謝...

 
指標星真的非常重要, 尤其在這樣廣大又陌生的區域... 當然僅對像我這種尋星為樂的古人而言啦. 就像一個正確的下錨處, 停下船來, 然後走出去冒險.

蛇夫 Theta 有 3.3 等, 是這邊最亮的一顆, 一旁是蛇夫 44, 然後是 51; 另一旁是 36, 蛇夫 36 是很漂亮的一組雙星, 認出雙星以後整個方向感就有個大概了.

以上面相片方向, 36 Ophi 往右是馬的後蹄 B59,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所謂的暗星雲, 先試 Pan35 (28X, 5mm 出瞳), XL40 (24.5X, 5.7mm 出瞳), 然後換雙目 1X OCS, TV BinoVue+Pan24 (41X, 3.4mm 出瞳), 這跟平常看的其它星雲感覺完全不同, 就是繁星點點的背景被橡皮擦掉一些的感覺, 不過被擦掉區域的邊線無法清楚辨識... 這很難, 如果星雲是白色, 背景是黑色, 這樣的話邊線較容易定義, 但當背景是黑色, 只是有一些亮點點綴飾, 而目標也是黑色, 只是沒小亮點點... 這樣的話真的無法分出邊線, 也許應該要到更暗的地方才能夠把背景黑與目標黑區隔出來吧. 我在這個區域來來回回走了不知道多久? 只知道有些地方... 比如說馬後臀的 B78, 或屬於煙斗星雲 (Pipe Nebula) 的 B65, 66, 67, 有像 B59 相同的視感, 有些強一點, 有些弱一點, 但同樣難以分辨其邊界. 至於 44 Ophi 旁邊的蛇 (B72) 跟蛇蛋 (B68 ~ 71) 找不到, 人家說 B68 那顆蛋比較好認, 下次再努力看看.

馬前腳有兩條暗星雲 (B44, B45) 一路延伸的蛇夫 Rho, 我看大家都愛拍這一塊, 或再靠近天蠍頭一些的星空調色盤, 我還是擺上阿炫兄的大作, 美化美化一下筆記.



離開這區前心想... 這麼大一塊區域幹嘛不用雙筒試試看, 一看... 哇, 還真的分得出馬下半身部分耶, 忘了帶腳架又懶得下樓拿, 真可惜, 過幾天月亮又上來了.

時間不早, 趕緊掉頭前往下個目標, 牧夫頭頂的緊密雙星 44 Bootis.
如果前年拆 Porrima 拆得很過癮, 想重溫舊夢的話, 目前僅分開 1" 的 44 Bootis 是測手上器材的絕佳目標.
 
44 位於圖片中央

這個目標也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而且薄雲壟罩, 我連牧夫拿的那支棒子都看不見, 牧夫頭也是看好久才有一點點影子. 大概推測好方向, 往前走先碰到三顆連星擋住, 停一下繼續前進, 然後包含 44, 47, OΣ 291 三顆, 更亮一點的星組就出現了, 44 位於中央. 換行星目鏡組出場, 目標已偏西北, seeing 不佳 Airy Disk 扭來扭去, 一路試到 XW 3.5 都沒轍, 真是喪氣. 在這之前還先拿 Izar 試水溫, XW 7mm (140X) 就搞定了, 結果這組位置稍微低一點就槓? 沒關係, 多等一會... 總會有氣流寧靜的小空檔出現, 就在換上新朋友 TV Zoom 3-6, 並切到 4mm 時, 兩個 Airy Pattern 部分重疊, Airy Disk 沒黏到, 穩穩的區分出來, 空檔出現... XO 5mm, XW 5mm, 3.5mm 全部 OK, XO 5mm 畫面最乾淨, XW 3.5 與 TV Zoom 3mm 時能夠把兩個 Airy Pattern 幾乎全分開. 別太早離開, 因為一旁的 OΣ 291 也是很美的雙星喔, 一大一小, 顏色有點對比.
 
最後試一下新買的 1000 OAKS O-III 濾鏡, 目標選面紗, 52 Cyg 裸視得到代表天況還不錯, 目鏡靠上去, 西面紗 (NGC 6960) 就出現了, 往下移... 東面紗的 NGC 6992/6995 有夠明顯, 跟 UltraBlock 比較一下, O-III 還是比較夠力. 既然看了面紗當然也要瞄瞄北美洲, 視野裝得滿滿的, 有點沒方向感... 還是用雙筒比較優.

綠色是 O-III, 紅色是 H-beta, 有顏色真可愛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兩支二軍長焦目鏡的比較 -- Pentax XL 40mm 與 TeleVue Panoptic 35mm

長焦目鏡戰場的激烈程度絲毫不遜於行星目鏡, ES 最近就轟轟烈烈推出驚人的 30mm 100度 3" 規格目鏡, 沒錯, 是 3"... 都不知道該怎麼用? 一顆重量就超過 2 公斤.

我用 Panoptic 35mm 已經一段時間了, 還算滿意. 不過最近在日拍網站標一支老 Pentax 目鏡, XL 40mm, 標到 33,500 Yen 都標不到, 二手的耶. 事後轉念一想, 國內應該有商家進過這款目鏡, 目視的人又這麼少, 這麼貴的目鏡我看也不太好賣, 如果倉庫還有的話也許老闆願意便宜賣我也說不定, 嘻嘻... 打著如意算盤問了一下, 果然有, 價錢也還好, 但是不可能多便宜啦... 跟人家二手標到的價錢差不多, 於是就付錢帶回家了.

為什麼要買這支已經是前一代停產的東西? Pentax 後來出的是 XW 系列, 不過兩吋規格的 XW30mm 與 40mm 也已停產, 而且這兩支根本有行無市. XL 老歸老, 至少還有一點點機會可以買到, 而且價格比一軍們便宜許多... 我心目中的一軍是像 TeleVue Nagler 31mm, Ethos 21mm... 之類, 當然還有一些後起之秀, 價格動輒美金 800, 1000 的. 還有一個原因, XL 40mm 相對 Pan 35mm 重量輕一半, 而且聽說 XL 很親切, 眼睛隨便放, 瞄左瞄右都不容易出現黑影, Pan 35mm 還頗容易出現所謂的腎盂效應 (Kidney Bean Effect).

既然要比 40mm, 雙目盒裡有一對 TeleVue 1.25規格的 plossl 40mm, 就一起拿來當參考值好了. 萬事俱備只欠好天氣, 天空看得見的星星屈指可數, 手裏拿到新貨又心癢得不得了, 所以測試就先做一半, 用路燈比耀光/消光, 用心宿二當星點測試視野像場, 至於透光, 銳利... 就留待天氣好再試了, 之後再慢慢補這裡的內容.


大概 10cm 高, 連盒子都有夠舊

三支拿來比較的目鏡

Panoptic35mm 733 gm

Pantax XL 40mm 408gm; 真的只有 Panoptic 35mm 的一半

Telvue Plossl 40mm 189gm


我把昨天比較的結果畫成圖, 真是太閒了...



首先呢是看路燈, 把路燈移到目鏡視野外面, 剛好移出去的程度, 觀察它的餘光對視野造成的影響, 如上圖下排所示. 其實三支的消光都做得相當優秀, XL 與 Panoptic 幾乎分不出差異, Plossl 是看得出亮一點點, 影響面積也大一些些. 所以如果越亮, 影響範圍越大, 分數越高的話, 以 0 ~ 5 分, Panoptic 0.5 分最好, 然後是 XL 的 0.75 分, 以及 Plossl 的 1 分, 坦白說都不錯, 我比較了三個不同方向, 避免萬一因為自己眼睛的問題影響到.

接下來先把蓋在薄雲底下的心宿二移到視野中心, 然後依序移到圈圈一半的 50% 處, 再一半 75% 處, 越靠外面離軸的成像越差, 80%, 90%, 還有剛好在邊緣處.

先看 XL 40mm, 往外移一半 50% 時還不錯, 幾乎沒什麼變化, 移到 75% 時 Airy disk 開始兩端橫向拉長, 應該是典型的場曲(Field Curvature)或像散差(Astigmatism), 到外側 80% 更慘, 90% 以後都快不能看了.


資料來自 Dob 製作銘廠 Lockwood 

心灰意冷之下換老朋友 Panoptic 登場, 經過反覆比對之後... XL 的中心以及 50% 內的像質比 Panoptic 好耶, Pan 往外走, 像質也迅速劣化, 劣化的程度雖沒 XL 這麼厲害, 不過也挺顯著的喔. Pan 的場曲與像散抑制得還不錯, 不過彗差頗為明顯... 所以啦, 廣角目鏡要把離軸也做好真是難, 難, 難... 啊. Plossl 40mm 則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整個視場都很平均的好, 即便已到邊緣處也只出現一點點彗像差.

隔兩天實際看疏散星團, 其實 Pan35 90% 外面星點除了彗差外也會有像散與場區啦, 不過程度比 XL 好很多.


資料來自 Dob 製作銘廠 Lockwood

40mm 的測試因為放大倍率低, 其實不容易看見其它可能的缺陷, 小小的心宿二完全沒有色差, Panoptic 35mm 有一點點星茫出現, 不像 XL 40mm 這麼針點. 奇怪, 平常用 Pan 35 都覺得從裡到外每顆星都針點般的細緻, 怎麼測起來這麼不堪啊? 那以前 WO 那顆周邊軟綿綿的 40mm 拿來測的話不就... ? 接下來就等天氣好, 實際比較一下其它深空目標了.

不過目鏡的特性也會跟望遠鏡的特性有關, 有時候用在小折好, 但用在大牛就很糟. Pentax 曾公布其 XW 的技術圖:


橫軸的 +/- 2 單位是屈光度,  縱軸由下往上是目鏡視野中心點出發往邊邊走, DS 是弧矢面(面對自己縱向的) 的形變, DM 是子午面(面對自己水平橫切的) 的形變; 當然越偏離中心線越遠, 像散差 (Astigmatism) 就越大, Astigmatism 跟場曲是相關的. 基本原理也單純... 經過透鏡的光基本上有前有後, 連成一線的話是一個曲面, 除非接收光的媒體也是曲面, 不然以一個平坦的焦平面而言一定是有些對到焦的很清楚, 對不到的比較模糊... 線偏右是正場曲, 向左的話是負場曲. 所以啊, 如果主鏡本身帶正場曲, 而你又用有負場曲的 XW10, 7, 5, 3.5; 可能相互抵銷的結果變成沒場曲; 反之如果用的是中長焦的 XW, 正正得到更正, 結果場曲更嚴重; XW14 與 XW 20 就常聽到被人批評場曲嚴重... 以上不知道有沒有說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