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二月難得的觀星夜 -- NGC 4236, NGC 4319, NGC 4291, M59/M60, NGC 4667, NGC 4647, 海鷗星雲

開春至今北部沒幾晚雲有開過, 地震倒來了不少, 整個農曆春節長假只抓住兩個晴夜... 陰雨好久, 轉眼間獅子已經爬上天, 又到了星系季節, 想到星系就會回想起之前在拼梅西爾與最佳 NGC 認證時的夜晚, 春天難得晴夜, 星系又是自己最弱一環, 為了把挑戰清單裏佔一大半的星系看完, 一逮到機會就看得沒日沒夜, 不過目前手上正在努力的 Deep Sky Challenge Objects 目錄就沒辦法這樣了, 只能看到一個算一個, 還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完成呢?



年前 2/14 是西洋情人節, 有點薄霧, 不過寧視度還可以, 第一個目標先碰碰運氣看獵戶四合星裏的 E, F 星有沒有機會?


E,F in Theta1 Orionis -- The Trapezium (TEC 140, 4.7mm Ethos SX for 209X)

先看到夾在 A, B 間的 E 星, 本來還一閃一滅的, 不過倍率拉到 200X 後穩定出現, 比較靠近 A 星. 而 F 星有點難, 看了許久才找到其弱弱的蹤跡, 還不錯, 至少有看到, 算是好的開始. 上半夜南空透明度較好, 所以先畫這個有點久沒拜訪的海鷗星雲.

這個目標因為很大, 以前用雙筒畫過, 測試宇隆的濾鏡時也曾用 14 公分大折仔細看過:





隔了兩年多, 這次用大隻的畫又是完全不同的面貌, 星雲裏的疏散星團 NGC 2343 是最明顯好認的特徵之一, 海鷗兩翼張開正好是比較明顯的星串延伸之處, 就算不加濾鏡也能略略感受到雲氣, 這區在大犬座星協 OB1 範圍內, 倍率拉高仔細看其星點多如牛毛, 密密麻麻的好像往銀河中心看去一樣, 所以看到的是星點太多造成的類似雲氣錯覺? 還是真有雲氣? 套上濾鏡比比看就知道... 分別試了 UHC、O-III, 甚至很多同好說對這區有效的 H-beta... H-beta 的確有讓雲氣比較明顯一些些, 但差異還不到很大的地步, 其實 UHC 就夠了. 海鷗的頭部有把倍率拉到 100X 以上觀察, 雖然認不出切進頭裏那道暗星雲, 不過可以明顯查覺到北側凹了一塊的黑暗遮蔽.


Seagull Nebula (TEC 140, 31mm Nagler for 32X, Lumicon UHC)


這種大目標畫起來都頗花時間, 因此畫完還得休息一下活動活動筋骨. 看看清單裏未完成的目標... 2 個 Quasar, 4 組 Abell 星系團, 其中 Abell 2065 的觀測建議是到超暗的地方用 500mm 以上的鏡子, 唉... 50 公分? 可以跟鹿林天文台借嗎? 福聲有一台 45 公分的哈伯可以借. 另外還有一個年輕恆星噴流 HH-1 (NGC 1999 旁邊), 還有天文台巡天相片才找到的球狀星團 Palomar 11, 以及兩三個暗得要死的星系, 比如 NGC 6027 的六重奏, 別名老鼠的 NGC 4676, 北極星旁邊的 NGC 3172... 看來看去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以目前配備動得了手的... 那就先挑天龍尾巴末端的 NGC 4236 好了, 看不到就下去睡覺吧.



資料上說 NGC 4236 的 "視星等" (Visual magnitude) 是 9.7 -- 頗亮, 跟那個站在一旁盯著馬卡良鍊的 M87 一樣... 不過如果真那麼簡單就不叫 "Deep Sky Challenge Object" 啦. NGC 4236 的大小是 23.4 X 6.8 arcmin; 如果硬要從梅西爾目錄找個類似大小的星系... M81 是 21 X 10 arcmin; M106 是 19 X 8; M101 是 22 X 22... 因為 M81, M101 常看, 腦海裏大約有個概念多大多小? 這樣的話找新目標時會有比較實際的期待.

9.7 的 "視星等" 用其面積攤下去就是所謂的 "表面亮度" (surface brightness), 不過不是直接除面積喔, "星等" 跟 "亮度" 是不同的物理定義, 照明亮度可以直接除, 但星等換算要用對數: m + 2.5 X Log10(A), A 是面積, m 是整體亮度, 恆星講星等, 有面積的目標講亮度. 因此 NGC 4236 的表面亮度變成 15.2 等亮 -- 這樣就有難了吧?

不過其實 "表面亮度" 不太可靠, 不信拿幾個常見的 M 字輩星系資料算算看: M31 的表面亮度跟 M81 一樣是 13.6; M51 是 13.1, 比它們倆還亮, 可能嗎? 實務上因為整個星系延伸面積的單位亮度不可能平均, 以星系而言 (其它延伸性目標有其不同亮度分佈特性) 反而是核心越亮的越好認, 而不能光看數學公式計算的表面平均亮度判斷, 所以我看過有人說如果硬要找個依據的話, 還不如參考 "視星等" 就好 (星系的話應該說 "整合亮度"), 至少 "整合亮度" 可當保守值參考, 保守值的意思是說, 比一般能看到的星等亮度亮的就 "有機會" 看到, 比它暗的應該就別想啦.

如果算術不好記也不準的話那就要靠 "經驗值" 來判斷了, 回想一些同樣側對我們, 而且長得又大一點的螺旋星系... M65/M66 旁邊的 NGC 3628 (+9.17; 11.0 X 3.4 arcmin)? 這個平地算難了, 不過還差 NGC 4236 一大截; 那麼... M84/M86 旁的 NGC 4388 (+10.98; 5.4 X 1.3 arcmin) 呢? 還是輸很多; NGC 891 (+9.96; 13.2 X 3.1 arcmin) 也輸... 總之想來想去都想不到有更難的. 不過我也相信一個道理: "沒有親身試過都不準". 因此望遠鏡掉頭試試看, 結果...


NGC 4236 (TEC 140; 6mm Ethos for 163X)

位置很快就定好, 包在半圈 10 ~ 11 等星的半圓開口處, 倍率慢慢拉慢慢拉... 160X 過後就看見星系的核心部分了, 等眼睛更適黑之後雲氣也擴大一些, 大到足夠判斷其拉長的方向, 所以... 沒很難啊, SQM 量了兩次都不到 19 MPSS, 有點驚訝, 是頭昏了嗎? 還是過了子夜透明度變好?



接下來又下了幾天雨, 直到 2/19 有機會看星星, 這次換 7 吋折返鏡, 反正目標是小小的星系. 依然有點霧氣, 星星不太閃, 搞不好寧視度超好有機會來拆個天狼星喔, 先來獵戶四合星熱熱身... 結果, 寧視度一點也不好, 連 E/F 也拆不出, 還天狼星咧.

掉頭轉北, 趕快再來驗證一遍 NGC 4236:

NGC 4236 (Mewlon 180c; 10mm Ethos for 216X)


沒問題! 看來 NGC 4236 沒有傳說中的難, 這次看得更清楚了, 比較瘦但整體對比更好. NGC 4236 跟 M81/M82 同屬 M81 星系群, 而且可能是這群裏最大的一個.

既然 NGC 4236 搞得定, 另外一個 NGC 4319 會不會也有機會? 但... 幹嘛要找 NGC 4319? 其實是個大誤會 >"<


我辛辛苦苦看得半死還沒看完的 "RASC Deep Sky Challenge Objects" 資料來源是從 SEDS 來的, SkySafari 也可以下載, 兩邊的資料就已經不太一致了, 因為進度超慢所以也懶得寫信去問 RASC, 想說快完成時再問就好. 前一陣子仔細看了一下, RASC 說的是要以他們出的年鑑裏面內容為主, 趕快比對一下... 糟糕 ~ 好多不同啊!! 基本上 SEDS 上的多了 NGC 1554/1555 與 NGC 2419, 我還正想寫信去問 NGC 1554 的問題呢; 然後少了 NGC 1999 旁邊的 HH1 與 Paloma 11; 另外, 不是 NGC 1275 就好, 而是要 Abell 426 英仙星系團, 否則單一個 NGC 1275 也太簡單了吧? 比完, 臉上 10 條黑線, Skysafari 下載的就更離譜. 所以根本不是要畫 NGC 4319, 而是它旁邊的 Quasar: Mak 205. Quasar? 一個從來不曾出現在腦海裏過的觀測類型, 可以看到喔? 不過既然錯也錯了, 先拿這個星系熱身一下也好.


NGC 4319/NGC 4291 (Mewlon-180c; 6mm Ethos for 360X)



前 30 分鐘大概只能看到 NGC 4291. 上面素描裏好幾顆背景星都超過 13 等, 而且都能穩定直視, 應該最多就這樣了, 看了應該有 30 ~ 40 分鐘才勉勉強強以 averted vision 瞄到 NGC 4319, 至於 14.5 等的 Quasar 連試都沒有試, 這我倒很清楚... 因為以前追 M31 的 "G1" 與 "海衛一" 時知道我家屋頂 Mewlon-180c 的極限大概就 13.8~13.9 左右, 不可能更好了; 但反言之, 如果上昆陽, 我就很有信心看這種 14.5 等, 星點大小的目標.


整晚都看得這麼痛苦真是傷心, 還是要畫張見得了人的圖...


M59, NGC 4667, M60/NGC 4647 (Mewlon-180c; 10mm Ethos for 216X)

這群目標就軟多了, 低倍 (54X, XW 40mm) 尋星時就看到大致圓圓的 M60, 往外拉一些外形斜長的 M59 也夠明顯, 倍率慢慢拉高, M60 頭頂的 NGC 4647 出現, 南側的 NGC 4667 也不難... 終於可以慢慢來 "欣賞", 而不是擠眉弄眼的想看到就好. 看來要不就得上山, 要不就得弄管更大隻的才行了.

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雙筒架台嘗試

都二月中了, 天空依舊每天陰沉沉, 沒有觀測記錄可寫, 只好繼續整理器材. 由於最近都在弄雙筒, 雙筒架台換了又換.

器材通常 "重" 就 "穩", "輕" 則 "方便", 端看自己的用途與期望而定. 回顧一下曾經用過的經緯台, 第一台應該是信達的 AZ-3


然後是 AZ-4



表現如何? 已經完全沒印象了...


接下來還有品質稍微好一些的 GSO  TG2




景德的 EZ Touch




Vixen 的 Porta-II



以上架台陪我的日子都不長, 真正好用也用很久的一個是 T-Rex 的手動版 T-Mount:





另一個是到現在還留著的 DM-4:




剛開始組雙筒時, DM-4 是我唯一的考慮, 一方面 DM-4 不但穩固而且微調超順手; 另一方面是因為剛開始組的雙筒也小隻. 直到組完星夜兄的 FC-100DF 之後才發現會有平衡的問題, 雙筒一變大隻, 重心落在更外側, 整個架台就有傾倒的危險.




就算是 Borg 71FL 以 L 型架, 高倍調焦時也會抖晃... 這個後來發現不是 DM-4 的問題, 稍稍改良 L 型架就好了. 包括重心還是要盡量抓準, 各支撐部板要盡量加大接觸面積...







此時腦筋開始動到中央式的架台了, 尤其可以快速轉換目標方向的液壓雲台, 像這隻 Manfrotto MVH 500 AH, 重不到 1 kg, 負重可達 5 kg.




載 55FL 雙筒 OK, 載 71FL 雙筒微調就很難過了... 所以現在對於攝影用的液壓雲台拿來當天文用途, 其負重規格, 我個人的建議會是除一半就好, 即便是名牌沙雀也一樣...




拿攝影用的液壓雲台當天文用途關鍵是平衡做好就非常滑順好用, 可惜天文雙筒會換重量不同的目鏡組, 而且仰角不同重心也會移動, 觀測時總不能時時刻刻都在調重心? 太累了.


中央式的架台還有像 Vixen 大雙筒用的那種叉式 HF 架台, 不過沒用過不知道優缺點如何? 另外也是攝影用, 齒條式微調的雲台, 比如這隻 Manfrotto 405:





405 規格負重到 7.5kg, 載 6.2kg 的 Highlander 載得動, 微調也還勉強 OK, 不過想低倍瀏覽銀河或快速切換目標時就有點卡, 雖然離合器鬆掉能快速移動, 不過離合器鬆掉後需要用另隻手扶著鏡筒以策安全, 當然也沒有液壓雲台的移動來得方便.


日本的雙筒大師, 松本龍郎先生曾幫這隻經典的 8 公分雙筒做過特製的架台:






Kowa 原廠的架台重達 2.7kg, 松本先生的作品沿襲他個人一向簡潔的日系風格, 不但設計乾淨俐落, 而且整體重量不到 1kg, 太驚人了, 連著 Gitzo 5 號腳才 3.8 kg.




仔細看它的結構, 水平向沒問題, 有一顆螺絲可以調阻尼; 不過垂直向居然僅靠一顆螺絲頂端小小的面積摩擦力....




到底可靠嗎? 實務上測一下....


NGC 1907; Messier 38 (Kowa Highlander 50X 82mm -- TE-9)


非常滑順, 水平軸不用講, 垂直軸就辛苦一點了, 接近天頂時要把調整垂直阻尼的螺絲用力鎖緊才行, 其實從頭到尾都用力鎖緊也沒關係, 垂直向的微調仍然相當滑順. 只是我擔心會不會鎖太緊加速那顆螺絲前端塑膠帽的耗損? 還是我想太多了? 還蠻想試試看黏一小塊鐵氟龍會不會效果比塑膠帽好呢? 松本先生跟我講說關鍵在 "重心", 尤其重心要再 "往上", 伸進兩隻鏡筒間. 我自己倒是覺得觀念與大 DOB 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是 "平衡", 平衡有做好就很滑順好調.


雙筒上赤道儀有像場偏斜的問題, 如同相機, 不過也有不少解決方案, 我嘗試用球型的萬向雲台來迴正像場.





感覺上蠻 OK 的, 雖然平衡一定做不好, 不過假設赤道儀負重能力遠大於鏡子本身, 反正素描頂多也就畫個 1~2 個小時, 在 "不弄壞赤道儀" 的小小目標下, 這樣裝應該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