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M45 七姊妹裏的反射星雲: NGC 1432, NGC 1435

如果是幾年前有人建議要去找 M45  姊妹星團裏面的反射星雲 -- 就是看人家拍 M45 天文照裏藍色調亮星瀰漫絲絲縷縷的雲氣... 我一定覺得瘋了. 不過偶爾在天況很好很好... 的夜裡, 望遠鏡下 M45 亮星還真都圍繞一團 "霧氣", 不敢說是 "雲氣", 因為一方面看起來有點像呵氣在鏡面上的感覺, 一方面自己也看多因為消光不良、散射漫射、光路串某個環節髒汙... 種種原因形成的類似現象. 不過, 真的不可能嗎? 幾年來的觀測經驗告訴自己, 沒親身試過、想盡辦法嘗試過... 千萬別這麼快下定論.



這還是今年初畫的, TEC 140 + Nagler 31mm for 32X, SQM 15.81 可能是滿月時太無聊畫的, 主要亮星四週都 "霧霧" 的. 不過為了後面要說明反射星雲位置, 貼張更古老的 M45:





醜歸醜, 亮星大致位置還對照得出. NGC 編號裏 NGC 1432 指的是 Maia Nebula (昴宿四), NGC 1435 指的是 Merope Nebula (昴宿五), 都是反射星雲, 同好們都說 NGC 1435 容易, NGC 1432 很難, NGC 1432 也是 RASC Deep-Sky Challenge Objects 目錄裏的一個挑戰目標.


老手說比較簡單的 NGC 1435 可以用 4 吋鏡搞定...... 不過我第一次看不敢造次, 還是架上 Mewlon-180c. 論壇上也看過有人說這種類型要作低倍大視野比較容易, 不過以我對反射星雲的恐懼程度與多次失敗經驗, 還是擠超高倍比較有機會. 結果有很難嗎? 還好還好... 是誰說要低倍大視野啊? 那種設定看得到才有鬼, 可能是要到 SQM 22 以上的超暗夜空看整個包住 M45 大泡泡 IFN 的設定吧?


NGC 1435 Merope Nebula (Mewlon-180c, 6mm Ethos for 360X)


亮星週圍有光暈, 360X 放大下 Airy pattern 也出現了, 副鏡支架造成的十字星茫也沒缺席... 不過仍然可以區分出雲氣與他們的差異, 雲氣帶一點點黃, 與疊在其上的亮星光暈不同, 最重要的是雲氣本身不對稱, 以方向來看雲氣朝南邊延伸逐漸淡去, 因此很難定義到底延伸到哪? 我觀察到的雲氣還分兩片, 偏東南側那片比較細, 跟主要那大片的中間有分隔. 還有個很明顯的是亮星東側很黑, 因此對比之下很容易畫出這邊雲氣的邊界. 昴宿五旁邊有個神奇的 IC 349, 印象裏好像也是我的天文偶像巴納德找相片認出來的, 這麼困難, 所以這個連試都懶得試了.



在高山夠暗的地方, 透明度也很好, NGC 1435 真的用低倍就能看到...





不過很有趣的, 那天在昆陽看幾顆主要亮星: 昴宿 1~7 除了主角 4 號的 Maia 外, 甚至比較小顆的昴宿增九 (Celaeno) 與 昴宿增十二 (Pleione) 都有光暈, 就只有 Maia 沒有... 仔細看是有很淡很薄的一點點啦, 不過真的很不明顯. 所以還是把倍率催下去...


NGC 1432 Maia Nebula (Mewlon-180c, 6mm Ethos for 360X)

同樣的, 亮星週圍光暈 -- 有, 360X 放大下 Airy pattern -- 也有, 副鏡支架造成的十字星茫 -- 一定有... 但是雲氣與他們仍然有點差異, 雖然不像山下看到那種色調上的差異... 山上看色調幾乎完全一樣, 不過雲氣的不規則分佈讓我很確定不是亮星光暈. 我的觀察是雲氣比較朝西跟北側, 東側尤其少.



真高興又完成一個挑戰目標的觀測, 不過反射星雲還真難啊!! 目前仍算是我的大罩門. 這趟上山除了有畫的 G1, Triton, NGC 1432, NGC 1435 外也看了 NGC 896... 高山上看這個還真是簡單, 還有 飛馬肚子上的大行星狀星雲 Jones 1 (pk 104-29.1), 雖然不容易不過看到沒問題; 另外還有以 NGC 7320 為首的星系史帝芬五重奏 (Arp 319), 不過也只有勉強認出 NGC 7320 跟 NGC 7319... 這個等 32 公分 DOB 完工再來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