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2024 年回顧

欠了好多觀測紀錄啊,現在不但 2024 年過完了,連 2025 都走了一個多月,每天都在想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補...... " 欠債的感覺果然不好。

先補後面好了:


2024 年被送走的器材有那些? 


"捨不得" 的第一名當然是 CFF 160 f/6.5 APO (2021 ~ 2024):


下訂當時真的下定決心要跟它相守一輩子,沒想到決心就到區區 3 年而已。這種口徑的折射鏡走了,未來應該很難再買回來;不過近年也的確越來越少用它,因為手上一直有更大的主鏡,自己又偏好困難目標,因此每每出門選鏡子都選大隻的,愛鏡日漸被冷落,冷落到後來甚至連 Mewlon-210 放在一旁都會選 Mewlon,我就知道差不多緣分快盡了;還好最後是位專業的好主人接手,心裡也就沒那麼難過了。


以 "捨不得" 的第二名來説應該要算 FC-100DZ  (2022 ~ 2024):


這支雖然不是看星星的主力,但卻是覺得可以始終陪在身旁的好朋友;一直認為 4 吋鏡是最平衡的隨身機,加上買遍高橋 FC-100 系列各型號,DZ 是系列裡最完美的終極版本,以折射鏡來説也是放在市區公寓狹窄陽台最極限的尺寸。講了一堆好,那幹嘛還要賣呢?原因超爛 -- 因為當身旁有 2 或 3 個好朋友時,最後還是只選一隻啊...... 幸好接手的也是位資深同好,恭喜它有個好歸宿。



第三名是陪我好久的手持雙筒 Leica Trinovid 10X 42mm (2013 ~ 2024),正是這個 Blog 頂置的圖片:



也是因為太少用,加上我不喜歡器材閒置。近年來逐漸取代它位置的是 Canon IS, 雖然影像品質不怎麼樣,但 "手持" 就是要便利呀,"防手震" 比起上腳架還是方便太多。


第四名是兩隻原來拚雙筒的 FC-76 DCU (2022 ~ 2024):


講起來還真不好意思, FC-76 已經數不清到底買、賣過幾次了啊...... 也是因為逐漸被取代,其實自從鏡頭換成 Borg 90FL 之後就再也沒被組裝起來過。


第五名是 Mewlon-210 (2023 ~ 2024):


這個更不好意思..... 這支是我第二次買的 Mewlon210,當時是連第三名的 Leica Trinovid 10X 42mm 一起賣掉換 Lunt 60MT 太陽鏡的,最搞笑的是到年底我竟然又再買回 Mewlon-210 -- 第三度!! 現在擺在市區公寓看行星用。


賣出的大致就這樣,沒有賣目鏡,剩下的是一些小配件而已。

那新進同仁呢:


第一名當然是太陽鏡 Lunt 60MT 以及後續加買的 LS 50 來 double stack:


2024 有紀錄的就架 52 次,沒紀錄的也很多,因此光以使用率來説其實 1 年就夠本,更別提看太陽帶來的感動啊。


買進的第二名是 Kowa Highlander 82mm 螢石大雙筒:


不知道為什麼又買回它,第二度。不過這次認清大雙筒本質 (對我而言啦) 就是舒適瀏覽,因此只用它標配的 14mm 目鏡 (32X),不像第一次買時瘋狂想操倍率,搞了一堆配件;現在就是上山觀測項目結束後輕鬆瀏覽星空用而已。


第三名是行星相機 ASI 432:


想不到我也有攝影的一天,也是因為太陽;而且沒想到現代的天文攝影(簡單版) 還真簡單,讓我拍了一堆太陽照存在硬碟不知道要幹嘛?


第四名是超級短命的 TOA-130 (202412 ~ 202502):


我連它的 "卒" 年月都有了,真是沒緣分;CFF-160 賣掉後錢放在口袋裡一直咬我,年底時看見協榮大阪居然有隻高橋莫名其妙缺貨很久的現貨 TOA-130!! 因此趕緊請廠長幫我送回來,沒想到來不到一個月 TEC 就出了隻 f/9.6 的 140........ 因為最開始是想把一直咬我的錢去買隻 AP 130 (當然不可能),或者退而求其次 TEC 140 (也要等很久),沒想到竟先來了 TOA 130,勉強接受;現在第二志願改頭換面後魅力倍倍增,在我心目中甚至超越第一志願,不過光想也沒用,還要買得到啊!但其實也不難,拜託好朋友就好了;跟 TEC Yuri 先生私交不錯的 William 兄三兩下就幫我搶到第一批僅有 12 隻的最後一隻,因此短命的第三志願很快就 bye-bye 啦。


第五名是前面有提到很慚愧的 Mewlon-210...... 不會每年都會提到它吧? 太可怕了!


正如相片所示,目前在市區曬衣陽台服役中


2024 年個人的職涯有點變化,休息了半年然後到新環境工作;看星星是生活配角,當然也跟著改變,最大的變化是看太陽遠多於看星星,太陽又正值週期中的極大期,每天都變化無窮,講不出什麼最難忘的,因為難忘的畫面實在太多太多:









然後不能不提的是 日全蝕,只能説人生真奇妙,永遠有計畫不到的事情發生:





2024 看了兩個 "看得見尾巴" 的彗星,一個 (12P/Pons-Brooks) 很勉強,另一個 (C/2003 A3 Tsuchinshan-ATLAS) 是同好們大家都在追的。紫金山那顆出現在傍晚那幾天的天氣都不錯,我有兩天用肉眼就能看見:








2024 的行星就看得很草率,時間大多綁在市區,觀察條件不佳,真正看到掉下巴的是 2025 年初用 40 公分 DOB 看得木星,這要等今年年底再記。


2024 上鳶峰 3 次,每次都大成功,年初的主題是 矮星系,一連比較了好幾個矮星系,馬上就把矮星系的感覺印在腦海:







年中那次則是幾組 ARP,包括從來沒畫過這麼清楚旋臂的 M51;另外還有 M57 的中央星、旁邊的小配角 IC 1296,與貓眼星雲旁邊的小朋友: NGC 6552、IC 4677。


當鏡子長大到 40 公分後,好像進入另一層境界。







年底那次還沒記,主角是反射星雲;從來沒看過這麼仔細的 M78 與 NGC 7023,還有 M45 裡面 NGC 1435 旁的小小 IC 349







很快一年就過掉,2024 仍然持續學日文,現在閱讀已經蠻可以了,看見一些長文也不會像以前一樣躲開,去日本玩也能破破爛爛的全日文走跳,每個日劇 ON-檔都追,音樂清單裡也多是 J-POP,學了新語言好像打開另一個窗,看見新世界! 然後 2024 生活中用好多 AI 喔,甚至查資料的首選都不再是 Google,一切改變好多;不過 2024 年越來越少在 FB 活動與貼文,對天文題材沒像往年那麼瘋了,但天文好友們還是好友... 阿勇又多一個 baby,宇航兄結婚了!! 恭喜恭喜!! 好朋友 Catalin 搬到澳洲重啟事業,松本大師入院又出院的頗令人擔心啊... 希望 2025 大家都平安順心,一直能快快樂樂的看星星。


2 則留言:

  1. Ted 兄 2025 順利健康. 每次都最期待你的 blog. 我們這邊矽谷灣區的中文天文同好也都在關注你的文章. :D
    下次 Mewlon210 要出的話喊一聲啊 haha

    -Kai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今年要好好的寫觀星紀錄!!Mewlon-210 不能賣啊,賣掉就買不回來了,高橋一直掛缺貨中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