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目視系統好處多多呢…
它可以讓小孩覺得爸爸的玩具真有搞頭, 起碼不輸他們的湯瑪士火車站跟莉卡醬廚房組, 因為看起月亮木星不再渺小如豆, 而是有如乘坐太空船遨遊天際. 當然也可能讓老婆看了之後對你花了一堆錢, 以往只能看見的芝麻綠豆嘆息聲稍稍舒緩舒緩…重點是…它很親民, 老少咸宜, 哈哈…喔, 還有, 再補充...它可以裝在你各隻愛鏡上, 讓你的大牛頓變大雙筒, APO折射鏡變APO雙筒...還能換倍率...

雙目視系統的對焦問題…其實不難, binoviewer 簡單來說只是一組分光的機制, 光路基本上是直通的, 多出來的是本體上那 10~10幾公分的光路, 對不到焦就用巴羅鏡來拉, 一般雙目視都有提供不同倍率的O.C.S. (光學-矯正-系統), 從1.25X ~ 3, 4 X都有. 這是最簡單的作法, 也有SCT 用延長筒內附減焦鏡的例子. 拉太多就加延長管 (牛頓鏡對焦座行程短, 較容易遇到此問題), 不然就是它的OCS管身做很長 (Tele Vue 的就算長, 像WO 那個1.6 X 能做這麼短也算厲害…), 很多折射鏡對焦座行程很長, 所以比較不擔心此問題. 以我 F/8 折射鏡而言, 如果不加天頂鏡, 直接接對焦座是可以不靠OCS直接對到焦呢…之前的 RC6 用 1.25” 天頂鏡(2”的不行, 光路太長, 要加1.6X OCS) 也能夠不加OCS直接對焦, 至於有伸縮架的DOB那更方便了, 因為可以隨意調整筒身長度, 哈哈… 我記得 StellaVue 有一款折射鏡, 好像是90 ED, 甚至做可以拆解一小段筒身來 fit binoviewer呢, 酷!
缺點當然也有, 最難解的應該就是 TFOV 難以做大, 差不多做到 1度左右就不錯了. 主要的限制就是 CA. 這個 clear aperture… “大眾”級的清一色是 20mm, 21mm. TV 的有 27mm, Denk 的 26mm…這應該算另一種等級, 福聲提的 siebert 做到 40mm, 45mm, Earthwin “號稱” 下一代 30mm…這些算是特例, 價錢也是貴貴貴…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能把CA做大一點? 洞挖大一點不就得了? (其實是自己看資料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懶惰啦, 哈哈…) 因為CA大小受限, field stop diameter大一些的目鏡 (超廣角, 長焦…) 多出來的光影就造成暗角, 鬼影…所以20~30mm 左右 差不多50度視角的1.25” plossl 目鏡 (F.S.D. 差不多就 20幾mm)於是變成最低倍率(因為又加上OCS強迫放大倍率), 最"廣"視野的選擇啦. 所以... TFOV 難以變大… 不過...凡事都有解, 有志者事竟成嘛, 這…小弟就不敢亂唬爛了…



Siebert 是一家蠻有特色的…我認為算獨立工作室, 它的2”黑武士有不可思議的 45mm CA…clear aperture, “CA” 應該是雙目視系統最重要的數據, 但是...如果價錢從07年都沒調漲過, 本體差不多要 2,000 "美金", 如果連OCS, 其它夯部啷噹的零件組起來, 就算不加一對2”目鏡, 2,600 跑不掉, 最重要的…聽說有人排一年還不一定排得到啊…"雙目視"是一組"系統", 像 WO 整組"系統"賣你 7,000台幣不到, 價格上就很誘人啦.
這個…個人覺得有點意思… 雙目視系統目前市場上的一哥(品質與功能上, 市占率不知道), 應該就是 Tele Vue 與 Denkmeier. TV 以其優異的光學品質立足, Denk 則發明了所謂的 power switch 系統令人難以放手, power switch是一塊介於望遠鏡與雙目試間的一塊板子, 中間有數個孔, 各搭配不同倍率OCS, 當然也可以搭不同濾鏡, 因此觀測時不須換目鏡就可以方便切換數種不同倍率. 這個後起之秀 Denk 不是大公司, 但是憑藉其研發實力, 硬闖出一條路, 並且揚名國際, 有不少人覺得TV再不思進步, TV 的 binovue終有一天會日落西山…就像高橋的twin vue, 蔡司的馬克五號 (當然也許純粹是市場策略考量)… 但是, 小廠走不出自己的路嗎? 小廠無法力抗大廠嗎? 如何以小擊大? 而成功的關鍵在哪裡? "EarthWin", 不曉得有同好聽過其名號嗎? EW 的 binoviewer 竟也有powerswitch機制, 它大膽直接買WO的天頂鏡來改裝, 加上powerswitch 與低於 denk 約30%的售價賣整組系統, 也賣到要排隊…它們有何共通之處? 技術? 擁有獨到的技術, 膽識? 敢賣到全世界, 敢作品牌, 服務? 老闆(Denk 的 Russ, EW 的 Bill) 都親切的接電話, 回email, 幫客人處理各種疑難雜症…這些應該都是… 那種苦心研發出獨有技術, 然後大步走出門外, 提著一卡皮箱就行走全世界打天下…聽起來是不是很浪漫? 一股”有志者當如是”的熱忱就湧上心頭…哈哈…我們父執輩的許多創業家可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打拼出台灣經濟奇蹟呢. 其實 Russ與Bill是powerswitch專利的共同持有人, 當時好朋友一起創業, 後來ooxx… 光一個獨門技術就夠兩家公司吃飽飽, 這是代工, 模仿...難以做到的呀...
當然不是所有有夢想的人都會成功, 一堆小公司一陣子也消聲匿跡了, 還在賣的則各有各特色, baader的 maxbright 整合其T2系統, 號稱可以幾乎不用OCS幫忙對焦…T2好像是把天頂菱鏡光路改很短的系統…Siebert幫客人大量客製化聞名, 還能暴力升級 supercharge…像 WO 這級的 CA從20mm改到 25mm, 有人笑稱這類幾乎都源自昆明聯合光學的雙目視系統為 "chinovue", 有很多…像celestron也有, 這一類便宜, 大眾化, 中低倍率對明亮天體效果不錯, 我覺得WO的QA是這等級裏的佼佼者, 所以還不錯啦…而也各有其缺點, 像福聲兄提到的 siebert 的作工就遠不如TV與Denk, 感覺像家庭加工廠出品, 缺了美美的工藝設計.
我們都知道兩隻眼睛造就立體感, 不信試試閉一隻眼睛左右兩手食指快速對碰…是很難碰到的…哈哈. 所以透過雙目視可以分出遠近, 深淺, 因此造就3D立體感, 這個…當你用雙目視看過月球或M42時就能體驗其魅力了
大大您好, 有沒有比較推薦的雙目視系統, 謝謝~
回覆刪除現在我會推薦Baader mark V; Tele Vue Bino Vue... 我已經不喜歡 Denkmiere 的 Binotron 27了,如果便宜的我覺得景得的就不錯啊
刪除大大您好, 我如果買Tele Vue Bino Vue是不是直接在上面裝高橋的目鏡(LE系列)然後裝在高橋天頂稜鏡31.7MC上就可以用了?還要額外加買什麼配件嗎?我看美國要賣USD$1094, 日本協榮賣87000日圓, 好像從日本帶回比較划算?現場也可照大大另一篇的方法來驗貨~
回覆刪除不知道你看到價錢有含 OCS(或叫OCA)嗎? TV 的是2X 放大的負鏡組, 因為加了雙目視光路會變長, 大部分的鏡子會對不到焦, 但有些折射鏡的對焦行程設計很長, 所以有可能不加 OCS 就能對到焦. 加上 OCS 就像強迫加上巴羅, 視野會變小, 倍率也強迫變高... 這點你也要考慮喔
刪除大大您好, 查了很多資料但還是沒有得到答案, 不好意思再來請教大大了, 大大所謂的負鏡組是不是就是延焦敬的意思呢?因為那2根長長的目鏡所以焦距也要拉長?我想請教大大如何依照光學鏡筒的規格來決定我需不需要這個負鏡組呢?另外也有可能直接想買馬克五號, 想說一次到位算了, 馬克五號跟這支相比如何?另外大大所謂的光路是不是就是指從鏡頭到眼睛的距離啊?感謝大大的幫忙~
回覆刪除對, 就是延焦的效果. 假設平常你觀測有用天頂鏡,目鏡擺上天頂鏡,稍微轉一下調焦座就能對準焦. 現在你原先天頂鏡與目鏡中間是不是多了一個長度大約10幾公分的雙目視裝置? 這樣你對焦座要一直往後轉個10幾公分才對得到焦,我講的 "多出來的光路長" 就是指這10幾公分. 理論上你有正確的主鏡光路圖, 也很確定所有配件的光路長, 包含鏡筒與對焦座的接環, 對焦座,天頂鏡,雙目視,手上所有目鏡的對焦點... 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不過物差個幾mm就可能對不到焦, 而且也很難收齊資料,比如高橋鏡筒的對焦點在哪個位置?我就從來找不到圖面資料,所以我建議還是要實際測試比較可靠. 不過一般來說, 原廠附的OCA應該都沒問題,加上它大部分的鏡子都對得到焦.
刪除大大您好, 概念上是不是所有在對焦座後的東西到眼睛的距離越短越好呢?想請問大大馬克五號這支在觀測效果上比Tele Vue Bino Vue這支好嗎?大大當初是在德國的那個網站買的?
回覆刪除這應該不一定, 不過我還第一次碰到這個說法呢, 距離越短越好嗎? 哈~ 真的難倒我了.
刪除Tele Vue 與 Mark-V 的光學表現都非常優異, 反倒是看你個人偏好了, TV 比較輕功能比較陽春, MKV 複雜一些功能當然多一些, TV 可以調光軸, 不過我相信你不敢調 ^^", 我拆過很多次, 對 TV 結構非常熟, 所以我還蠻喜歡 TV 的, MKV T2 配件齊全, 可以做很多不同組合, 剛好我手上又有一堆Baader T2 的配件, 所以我也很愛玩 MKV, 不過你不一定有... 總之撇開光學效能問題, 我喜歡的不一定你會喜歡, 這點你要考慮一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