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黯淡的疏散星團觀察記錄 -- NGC 7788, 7790, 7789

中秋三天連假天氣不錯, 月光也很亮. 如果此時不看月面行星, 那麼雙星或疏散星團是不得已但還可以的選擇了. 所以選了別號 "卡洛琳玫瑰" 的 NGC 7789 當作素描目標, 決定好好來練習畫一下疏散星團, 一雪去年怎樣都畫不起的 M44 之恥.


畫疏散星團難的是不知如何化繁為簡, 把所有星點的相對位置併亮度正確表達出來... 經過了一年的亂圖亂畫, 是進步了一點沒錯, 畫不完疏散星團之恥雪了也沒錯... 不過卻發生了更難為情的一件事, 嗚嗚嗚...

好不容易刻完了目標也 PO 上 FB 已經三更半夜, 隔天拿著圖對網路上 NGC 7789 的相片, 怎麼對星點位置都不對? 結果陰錯陽差發現, 居然跟 NGC 7790 很像, 急忙拿出星圖再查一下... 哇, 這下糗大了, 昨天畫的還真的是 NGC 7790. 熬到晚上, 趕快搬出鏡子找到正宗白玫瑰重新畫過一張.


還好前兩天月亮跑得早一些些, 仙后那邊還沒被照的很亮, SQM 大約 18.2~.5 左右, 還蠻能看見像星雲一般的雲氣覆蓋其上, 伴隨環狀一條條的暗帶, 看起來頗像片片花瓣重疊的白玫瑰... 不過說實在的, 在這區繁星點點的背景下顏色並不白, 反倒有點黃黃的.

事實上也是...
位於 Orion-Cygnus 旋臂內緣的我們, 從天鵝屁股的銀河一路看到這裏理應都在看著自己旋臂裏面, 好巧不巧大約從仙王肩膀一直延伸到雙星團附近破了一個洞, 讓我們的視野足以穿過自己旋臂, 看向再外面的下一條旋臂, Perseus 旋臂. 這個洞被叫做 "仙后之窗", 舉凡仙后附近的 M103, NGC 457, NGC 663, M52, 還有等一下要提到的 NGC 7790, 7788, 7789, 什麼 Berkeley 58, Frolov 1, Harvard 21, King 12... 小精靈 NGC 281, 心與魂的 IC 1848, 1805, 雙星團... 都是. 不過 M52 與 白玫瑰 NGC 7789 有點例外.

IC 1848/1805 跟雙星團一樣, 距離我們大約是 7500 光年遠, 符合之前看秋銀河旋臂結構的介紹. 白玫瑰 NGC 7789 雖然也距離我們大約 7500 光年遠, 不過年紀很老, 成員幾乎都是邁入晚年的紅巨星, 所以沒錯, 看起來真的不像雙星團那麼白藍白藍, 反倒顯得年老珠黃, 它之所以跟前面提到那些年輕的疏散星團混在同一區, 據推測它根本不是 Perseus 旋臂原生, 而是不知從哪裡誕生, 然後輾轉飄盪至此落腳的外來客. 相同的, M52 距離我們只有 5000 光年遠, 顯然位於兩條旋臂中央, 還不到 Perseus 旋臂, 據推測 M52 原生於 Perseus 旋臂, 但就像 M6/M7, M23/M25 M11/M26 一樣, 都是後來漂出誕生區的星團.

回到 NGC 7790, 既然畫錯了就看看附近還有什麼好料? 結果星圖翻翻, 書也翻翻... 竟發現這裏居然有一條 "疏散星團串", 從東側起有 Berkeley 58, 接著是 NGC 7790, NGC 7788, 然後是 Frolov 1, Harvard 21, King 12. 這裏面有些是真的疏散星團, 有些只是毫無關係的星體組合 (Sue French 的書上有詳細有趣的介紹 ), 其中 NGC 7790 與 NGC 7788 看起來簡直是迷你版的雙星團, 中秋節前一天不管月光多亮... 其實有夠亮, SQM: 15.5, 硬要看一遍... 結果還真不好.


觀察黯淡的疏散星團別有一番樂趣, 有點像泥土地上挖寶, 隨著目鏡倍率一點一點放大, 就像小心翼翼的一層一層往下挖, 然後迸出幾顆暗暗的星點, 可能都要 10 等星以上, 再挖, 又跑出更多顆... 再挖, 又有... 直到出瞳徑實在太小, 眼腦協調開始出現雜訊, 倍率又只好往回拉, 來來回回最後停在最適合自己的倍率上, 原來覺得平淡無奇的土地上居然埋了一堆星點在此... 哈哈, 這個沒試過實在難以體會其樂趣所在呀.

我用 24mm 目鏡 1.7度左右裝滿所有目標... 不過漏掉了 King 12. 細節用 XW 7mm 與 5mm 觀察, 不過光害實在太嚴重, 我發現就算換大隻的效果增強也有限, 目標星點都很少, 少到沒看星圖不會覺得是星團那種程度, 看來要等這個月的月亮退去再好好看一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