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一顆老目鏡 -- Masuyama 35mm

很多人都喜歡湊熱鬧, 我也不例外. 大家吃蛋塔我也想來一顆, 大家吃雷神我也想來一口. 所以 Masuyama 目鏡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 只是自己在論壇上看多, 湊熱鬧下的結果.

這樣下結論有點簡化尋找這顆目鏡的過程了...


我倒覺得 80 年代的日本天文器材製造情況與現在中國頗有 "幾分" 相似, 歐美大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將產線東移亞洲, 日本各光學廠如雨後春筍般接單代工, 然後慢慢的自己走出一條路, 也培養出本土優秀的企業. 不過當時日本看到比較多研發, 比較好的工藝, 不像現代一張設計圖滿天飛... 當然我是以外行人的觀點講的, 也可能錯得很離譜.

Masuyama 看起來就是一個家族企業, 我看了一堆網路查到的資料... 創辦人增山市春先生應該就是大家說的 Dr. Masuyama 增山博士, 老先生早期在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 (Nikon) 工作, 據說研發多款雙筒望遠鏡, 昭和 27 成立大井光機株式會社 (Nikon 現在也有一個大井製作所, 不曉得有麻有任何關聯?). 不過有人說第三任的社長增山伸二才是當時研發 Masuyama 目鏡的靈魂人物, 而發表這系列傳奇目鏡當時的社長是第二任的增山一朗先生. 首支發表廣告在天文指南雜誌, 賣家是 ATM (Atom 公司)... 我猜就像上宸在賣冠昇產品一樣吧? 或 Starbase 在賣高橋某些產品? 增山先生 (不曉得是哪位增山了...) 相當自豪自己的設計, 把家族名字鑲印其上, 成為後來愛湊熱鬧的人們愛收集的特點之一, 連盒子聽說也是經典.



內盒鋪上一層紅色絨布... 真的是復古到要死, 紙盒已經有不少霉斑了, 畢竟是 20 幾年的老東西.

Masuyama 目鏡被稱作 super plossl, 有些書把它單分一類就叫 Masuyama 型設計, 甚至還有所謂 虛擬 Masuyama (Pseudo Masuyama) 式設計歸類當時一堆仿此設計的目鏡品牌型號, 可見必有其獨到設計之處.

相片來自 Paolini, William 的 Choosing and Using Astronomical Eyepieces

左上角紅框框是典型的 Plossl 設計, 兩組消色差凹凸鏡組合. plossl 的組合有很多種變形, Masuyama 的變形更大膽, 多用了一片凸透鏡, 這也是為何它也可以歸成另一類設計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這不就跟上面 Erfle 很類似? 高橋的 LE 應該 100% 確認就是 Masuyama 設計與生產的, 我猜高橋的 Abbe OR 也是.

相片來自 Paolini, William 的 Choosing and Using Astronomical Eyepieces

前面有提到, 仿效者眾, 包括 Antares Elite, Baader Eudiascopic, Bresser 60 Plossl (60 度... 不就是 Elfle 設計的重點?), Celestron Ultima, Omcon Ultima, Orion Ultrascopic, Parks Gold Series Plossl, Meade 5000 系列, 以及 94 年以前沒有眼罩那批的 4000 系列 (後來的改回四片兩群), 當然還有高橋的 LE.

35mm 這隻 Masuyama 是在日本 Y 拍上拍來的, 還好... 其實不貴, 並沒有很難標到手. 31.5mm 規格, 瘦瘦長長的, 跟 Leica 這隻變焦 ASPH Zoom 一樣高, 很輕.



Panoptic 35mm 跟他比起來就真的份量十足, 也是長得長長的 XW 5mm 也幾乎長得一樣高...



TEC 140 與 Mewlon 210 對焦都沒問題, FC-76 搭兩吋天頂鏡 infocus 不夠, 得換成 1.25" 的天頂鏡. 鏡面有點霧, 也有兩點小霉, 真想拆下來保養. 帶出場看月面是相當犀利啦, 星點也是細細的, 低倍下幾顆 M43 裏面的星星也辨識得出來, 我跟 Leica ASPH 那支用 17.9mm 相比, 理論倍率高快一倍星點會看比較多, 不過 Masuyama 那隻一點都不遜色喔. 但是搭 Mewlon 看 M45 時倒有個怪現象, 幾顆亮星正看完美, 側看 (離軸) 拖彗尾... 不過目鏡效能跟主鏡特性息息相關, 只能說與 Mewlon 搭配沒那麼完美就是了... 其它搭配都找不到色差, 視野邊邊 90% 甚至 95% 都沒變形, 而且再怎麼說, 畢竟是 20 多年的老傢伙了, 以這樣的水準已完全不輸目前市面上端得上檯面的目鏡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