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英仙座附近的幾個反射星雲與行星狀星雲觀察記 -- NGC 1514, IC 2003, IC 351, IC 348, NGC 1333, NGC 1624

秋冬星座大多蠻好認的,五角形的仙王、御夫,W 形的仙后,兩條長線的仙女,更別說獵戶、大犬、飛馬... 等造形相當仿真的星座;其中只有一個從來都很懶得去認的 -- "英仙",非常不習慣的形狀,雖然一眼就能認出星座的位置,但它的線要怎麼拉? 形狀要怎麼擺? 多年來都沒記起來過,整個星座較熟的部分只有一腳踩向七姊妹 M45 那段,可能是常在看橫過小腿上那條加州星雲的關係吧?





夾在加州星雲與 2.9 等亮的英仙 Zeta 星之間有三顆行星狀星雲,其中最有名的是別名水晶球星雲的 NGC 1514,這個以前畫過:






當時的觀察記錄是這樣寫的:

"100 出頭倍的放大下, 可以看出水晶球約略在東西兩側雲氣較濃, 南北兩側淡一點, 尤其南側更淡, 中央核心很亮, 大約有 9 等, 不過這顆星星與水晶球無關, 它真正爆掉的白矮星應該不可能看得到. 低倍視野裏這顆 9 等星被另外兩顆 8 點多等亮的星星夾在中間, 三顆連成一線, 太低倍的話很容易誤以為只是一顆星. 不過因為屋頂風超大, 所以就放棄作高倍的目標細節素描了. 比較了一下 UHC 濾鏡, 還可以, 沒有 O-III 好."


隔了 4 年,現在看的長這樣:


NGC 1514 (TEC 140, 7mm XW for 140X, Lumicon O-III)


同樣在星雲中間有顆很亮約 9 等的星星,同樣雲氣分佈看起來靠東、西兩側比較濃。其實 NGC 1514 應該算位在金牛座範圍,跟 M 字號的行星狀星雲 M97, M57 類似,距離我們都在 2300~2600 光年遠左右。 梅西爾目錄的行星狀星雲只有四顆,離我們最近的是 M27,只有 1,250 光年遠;最遠的是 M76,大約 3,400 光年遠。我覺得 NGC 1514 算蠻容易找到的目標,就算不用濾鏡低倍也看得到,因為夠亮,所以倍率拉高之後就能看出不少雲氣的細節。



下一個是 IC 2003,夾在英仙 Xi 星與 Zeta 星間,位置很好找:


IC 2003 (TEC 140, 5mm XW for 196X, Lumicon O-III)


這顆行星狀星雲有點小,我估計至少要拉個 200X 以上才分辨得出與星點不同之處,O-III 濾鏡有幫助,雲氣範圍會更大;用力看了半天想找些細節... 勉強覺得南側附近的雲氣稍微濃一些,對照網路上 google 的圖的確有偏一側的情形,如果可以放大個 500X、800X 的話也許可以看更清楚。




IC 351 比 IC 2003 亮一些:


IC 351 (TEC 140, 3.5mm XW for 280X, Lumicon O-III)


同樣需要放大,也同樣用 O-III 雲氣更明顯,不過這顆放大看可以發現它拉長的身形,大約朝南北向拉,北端點稍微亮一些。




看完三連線行星狀星雲換反射星雲;英仙座這邊尤其靠腳底處塵埃很多,所以也容易有反射星雲,其中在英仙 Omicron 星旁的 IC 348 是我之前想看很久,卻一直沒付諸行動,而後又一直失敗的目標:


IC 348 (TSA 120, 3.7mm Ethos for 243X)


不難啊? 之前到底在怕什麼? IC 348 如果指的是 "星團", 那真的一點都不難 -- 雖然平地屋頂看到的星星不多,大概兩隻手就可以數完。而雲氣最集中的位置大約在 "HD 281159" 那顆星週遭,英仙 Omicron 星放大看時會變很亮,因此圍繞著的亮光不知道算光暈還是雲氣? 這 "雲氣" 延著東側接到 "HD 281159" 那邊的主雲氣... "整體" 看起來雲氣蠻完整的,其實不太容易誤會看錯。


NGC 1333 在更遠一些:

NGC 1333 (TSA 120, 4.7mm Ethos for 191X)


NGC 1333 算英仙座 OB2 分子雲裏的其中一部分,當然這邊就充滿塵埃、雲氣,很容易被擾動、激發... 因此是恆星誕生溫床。NGC 1333 與 IC 348 之間夾了很多暗星雲,巴納德暗星雲從 1 號到 5 號都在這區,不過實在有點複雜,就算看著天文照也很難分出到底誰是一號誰是五號? 認這個反射型星雲有點像認 M45 裏面 NGC 1432 與 NGC 1435 的感覺... 得小心翼翼確認到底是真的雲氣? 還是光學器材不佳或髒汙造成的耀光? "通常" 很對稱的多半不是真的雲氣;我是用到 190X 觀察覺得最明顯,雲氣向南側延伸,倍率再上去反而又不明顯了。



最後一個是 NGC 1624,雖然算在英仙座,不過已經靠近仙王跟長頸鹿了...... 有夠難,後來看了五、六晚才比較確認 >"<


NGC 1624 (TSA 120, 3.7mm Ethos for 243X)


這也是雲氣包圍著星團的類型,同樣星團裏的成員看得到的屈指可數,用 TSA-120 那晚其實還算不錯,尤其不太規則的雲氣範圍讓我還蠻有信心的。不過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 NGC 1624 比較多的反而是發射星雲,早知道就用濾鏡看了!


NGC 1624 (Teeter Journey-Air, 4.7mm Ethos for 304X)



有些觀測前輩說 NGC 1624 頗有繭星雲 IC 5146 的味道,甚至同樣可以用 H-Beta 來加強對比,真的嗎? 實際看的時候,星團成員沒認真找,不過雲氣加上 UHC 後的確比較明顯,因此發射星雲部分比較多的說法應該沒錯,可是別說 H-Beta 了,連 O-III 都沒什麼用。


架 DOB 那幾天的物霾很嚴重,加上用這麼大口徑搭 O-III 反而比 UHC 還不明顯? 實在有點怪,看來還是要排除環境不佳的因素再來確認比較準...

終於等到比較好的天氣可以確認了:


NGC 1624 (TEC 140, 12.5mm Docter for 78X, Lumicon O-III; XW 3.5mm for 280X without filter)

這是看得最踏實的一次,不到 100X 放大用 O-III 就可以明顯看到雲氣,所以之前架 DOB + O-III 看不清楚的原因應該純粹是天況不佳,可是 H-Beta 仍然沒什麼用啊? 枉費我花這麼多時間一直在換目鏡、調倍率試... >"<。倍率拉到 280X 以後不用濾鏡也能看清楚雲氣,哪需要什麼 UHC、O-III、H-Beta? 真是辛苦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