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土星木星彗星月亮南極點還有其它星星組合

上禮拜是滿月附近,早上天很藍也很熱,晚上常常就一大片低空的地形雲,彗星 C/2105 V2 (Johnson) 在牧夫腳邊,有時剛好天頂沒雲時看得到,另外就是快下班的木星跟剛上班的土星,當然還有又亮又圓的大月亮。


土星隔了一年重新登場,先用 7 公分雙眼望遠鏡看看...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厚厚一層濃霧,不過寧視度好得不得了,放大到 167X 整顆土星一晃也不晃,是一年碰不到兩三次的極品好天況。


Saturn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今年土星環角度很傾向著我們,因此看起來很寬,連之前一直被北極遮住的部分也露了出來,能夠看見整整一圈接近完整的環感覺還很特別的。由於寧視度超好,卡西尼縫雖然胖了點,不過追著它繞一圈沒問題。卡縫在北端合著深色的北極區,形成一整片長條狀的黑帶,而南邊與環交接處,則因為明亮的球體反襯出暗色的 C 環所以看起來也是黑黑的一條暗帶,看久一些... 沿著圓弧可以查覺整條 C 環... B 環最亮,A 跟 C 則差不多。至於土星本體,赤道區的亮度跟 B 環類似,貼著赤道區北邊的是一條土星球體上目視最明顯的暗色北赤道帶,自此一路到北極區都偏暗,不過仔細調到自己最舒服的倍率,可以在這邊找到一些深色雲帶穿插其間,暗帶靠球體邊緣處看起來都會變寬。其實 Borg 71FL 的光學品質相當不錯,真的可以試試看再把倍率拉上去。


隔天用小支的 FOA-60,寧視度差很多,不過要認出環兩側的部分卡西尼縫還是辦得到。

Takahashi FOA-60



Saturn (Takahashi FOA-60)

當然此時的卡西尼縫很肥,我可以追到 1/4 個環左右,然後就跟 A 環混在一起分不出來。土星本體的北赤道帶還算明顯,北極區也沒問題,但夾在北半球的其它細紋就沒辦法了。A、B 環一定看得出來,C 環看了半天也認不出。把 6 公分跟 7 公分鏡看的結果比一比:





還有一隻 10 公分的隔了兩天看...

Takahashi FC-100DL

Saturn (Takahashi FC-100DL)


10 公分明顯就比 6~7 公分的小鏡厲害很多,卡西尼縫看的一點都不費力,細細的圍繞一整圈,A、B、C 環也分得很清楚。土星本體除了北赤道帶外,北半球還多認出 2~3 條斷斷續續的細紋。

畫了三天土星終於有點別的東西,就是那顆在正天頂的彗星 C/2015 V2 (Johnson),小的那兩隻在滿月下看不見,10 公分鏡總算有點影子... 真的是 "有點",靠 averted vision 找到,找到之後才能一直看見,不過變得好暗喔,跟附近的星點比起來整體亮度我猜可能只剩 9~10 等亮吧? 然後上次看很明亮的彗核也遜掉了,連整顆彗星的大小也縮水不少。


C/2015 V2 (Johnson) -- Takahashi FC-100DL


對了,我有相機,順便拍一下,其實隨便曝個 20~30 秒就有了...

C/2015 V2 (Johnson)


太小粒,裁切放大來看

C/2015 V2 (Johnson)


都在用小支的,TEC 140 跑哪去? (Mewlon-210 跟 Obsession 12.5" 都賣掉了,喜新厭舊吧?) 當然有,6/6: FOA-60 + FC-100DL; 6/7 用 TEC 140;6/8: Borg 71;6/9: FOA-60;6/10: FC-100DL,連看五天,而且每天一樣早起晨泳 1000M 沒偷懶喔,人家滿月早早上床養肝,我整個禮拜都看到半夜 >"<。





畫了木星... 寧視度頗糟,因為半夜 12 點木星的角度有夠低, 一直等到 Io 伸出木星本體外半身才看見其本尊。

Io Transits (TEC 140)


也畫了彗星,其實當時就覺得這顆彗星變暗了, 不知道是不是受月光影響? 也覺得變小了,大約 0.15 度,記得上次看有 0.25 度大小左右。


C/2015 V2 (Johnson)


六月份雜誌月球專欄,Charles Wood 介紹了月球南北極點,查了查資料我才知道原來月球有左右兩邊的經秤動以外還有上下兩邊的緯秤動,動大約 6 點多快 7 度。正好這幾天是南邊面向我們的極大期,前一天用 FC-100 與 FOA-60 看得不清不楚,今天用 TEC-140 看得可清楚了。



現在有相機還真方便,拍個簡單的相片來作觀測比對或說明,不用一直靠別人。

跟尋星一樣得有個出發點,我的出發點是大家都認識的 Clavius,大圈圈裏面有 5 個由小到大的小圈圈,順著小圈圈由小到大跑出去會找到大坑 Moretus,貼著它的是 Short,Short 再往南有道不太順暢的崁駁,越過它就是 Newton 跟更南邊的 Newton A,接下來是個大坑,不過因為角度的關係看起來會很扁的 Cabeus,後頭是兩座一定不會錯過的山,不正式的名字大的叫 M5,小的叫 M4。往右看也有怪怪不太順暢的山脈 Malapert Massif,然後南極點就在附近。TEC 140 看很清楚,沒想到隔天我說寧視度是千載難逢那天,用 Borg 71FL 看結果更清楚。



六月份雜誌 Sue French 介紹一些星星的排列組合有趣的圖案,我都查進 Skysafari,正等這種月光光霧茫茫的鳥天氣拿出來看,首先是大角星下頭的 "拿破崙的帽子",也有人覺得像隻正在蠕動的蟲... 總之形狀還蠻特別的,目鏡靠過去絕對會被吸引住。



也找了北斗七星勺把附近的 "艾菲爾塔",算有幾分鐵塔的樣貌啦...





其它的都被雲遮住看不見,什麼 "拉鍊","牽狗狗","訂婚戒指","韋伯的鈑手","蠟燭與燭台"... 好多喔,希望下次 "沒" 機會看... 因為有機會看代表又沒辦法看深空目標了,好想念啊!!

4 則留言:

  1. 大大賣Mewlon-210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角色和TEC140重疊嗎?我看大大用大支的好像都是用TEC140, 很少用Mewlon-210, 另外大大架EM-200是用メタル三脚SE?為何不用已固定在頂樓的立柱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主要是已經有大 DOB ,當初買 8" 鏡就是希望有隻大口徑的可以找一些比較困難的目標,現在既然有 12.5" 的,Mewlon-210 的功能就重複了。

      我覺得立柱應該也蠻有學問的,當初想說不就一根粗點的鐵柱就好? 事實上做上去之後才發現: 太高而且陡晃得蠻厲害的(for EM-200),所以現在 EM-11 用鐵柱, 蠻穩的, 不過 EM200 就要架腳架.

      刪除
  2. 不知大大使用這些年來對u-210評價如何?看深空ok嗎?筒內的光學部分真的都不需要調整?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很喜歡呀,口徑大又輕便,除了像面紗,北美洲⋯ 這類的大範圍的目標外,其他深空目標都很OK, 我個人是從來不曾調過光軸,可能平常使用都很溫和,也沒帶上山過,不曉得其他人的經驗如何?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