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買這顆已經很久了, 但通常最後都理智的打消念頭, 這次不曉得發什麼神經... 是因為 Agena 降價 100 的關係嗎? 總之一大盒東西就送來了, 好大一盒, 有個像在非洲打獵用的皮套, 拭鏡布, 說明書, 聽說原廠沒有鏡頭蓋, 不過 Agena 配了一組, 真體貼, 其實個人覺得小公司像 Agena 購物經驗比 OPT 好多了.
這顆目鏡真的是大名鼎鼎, 草草讀了 Doctor 這家德國公司的簡介... 其實它現在也已經被 Analytic Jena 併購. 二戰前 Doctor 幫 Zeiss Jena 廠作一些組裝, 不曉得有包括光學部分嗎? 後來在經濟蕭條時代買下 CZ Jena 的工廠, 也接收了員工, 當然包括技術. Doctor 聞名的是雙筒鏡還有狙擊鏡, 所以也有設計與生產配合雙筒鏡的目鏡, 都是變焦目鏡, 只有一支定焦, 就是 UWA 視野 84 度 12.5mm 這顆. 這隻目鏡應該從 2001 年開始賣, 賣到現在也快 15 年, 只賣這一顆, 而且還能繼續賣, 真是神奇. 國外論壇許多人把它形容成像什麼神器一般, 搞得自己好想弄一隻來看看.
圖剪自: Holger merlitz 的網站 |
這隻目鏡用 8 片鏡片, 不知道分幾群安排? 用到非球面研磨, 這可能是貴的理由之一. 84 度這個規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 TeleVue 的 82 度 Nagler, Nagler 的專利大約在 1979 年... 雖然很多人相信這個設計是受到 Zeiss 的啟發, 不管如何 Nagler 依舊是廣角目鏡的經典, 後世各廠牌所有 80 幾度設計的目鏡幾乎都抄 Nagler, 不過我猜 Doctor 的設計應該是原創.
Doctor UWA 重量頗沉, 大約有半公斤出頭, 有個很特殊不太軟的軟眼罩, 試用了幾次覺得還不錯, 撐得住觀測時眼睛靠上去的力量, 收納時又能折起節省空間. 底部作的是 1.25" 與 2" 雙用底座, 不過用 2" 有點恐怖, 深怕戳碎了天頂鏡. 至於塗裝的那隻貓頭鷹越看就越有趣, 總覺得帶著點冷戰蘇聯, 東德的味道.
說明書很驕傲的說零像散差 (後來測試也幾乎察覺不到), 畸變 v = 17%, 說明書沒寫, 不過我猜應該是指 "正" 的 Rectilinear Dsitortion, 也就是 Pincushion Distortion (枕狀畸變); ("負" 的 Rectilinear Dsitortion 是 barrel distortion (桶狀畸變)).
畸變 (Distortion) 可能是目鏡最容易看到一種像差, 把星點往視野邊邊推幾乎都能發現, 而且通常會跟像散或場曲混在一塊. 目鏡的畸變有兩種形式, 一個是 Angular Magnification Distortion, 星點往邊邊移, 形狀開始變成橢圓型, 離軸越遠越嚴重; 另一個就是 Rectilinear Dsitortion, 白天看直線就會發現變曲線, 向內曲的是枕狀, 往外曲像魚眼鏡頭效果的是桶狀, 這個晚上比較難發覺 (晚上都是星 "點", 沒有很多 "線條" 可以比較). 設計時可以針對某種特定畸變做矯正, 但不可能同時把兩種都消除.
所以啦, 如果要設計給白天專用目鏡, 怕的就是直線變歪線, 因此就要設計降低 Rectilinear Dsitortion 的目鏡 (也不一定, 本段最後幾句會提到...); 而晚上比較沒這個困擾, 怕的反而是目標大小或相對位置變形, 比如說圓月變橢圓月, 雙星角距在視野中央與視野邊邊不同... 所以要設計降低 Angular Magnification Dsitortion 的目鏡, 比較厲害的設計, 像 TeleVue 就說它 100 度的 Ethos Angular Magnification Dsitortion < 1%; 不過代價是 Rectilinear Dsitortion 變大. 但 Rectilinear Dsitortion 在白天就一定不好嗎? 也未必喔, 視覺上有種 Globe 效應 (或叫 Rolling Ball effect), 這是天生的, Zeiss 很久以前就靠正的 Rectilinear Dsitortion 作補償, 也因此目前市上的雙筒望遠鏡, 尤其是廣角的, 幾乎都有枕狀畸變的現象, 有得就有失, 至於所謂的 "甜蜜點" 在哪裡? 網路找得到很多看法.
回到測試, 手上湊得到 12mm 左右的目鏡, 一個是 Pentax XF 12mm, 另一個是 Leica 變焦, 不過它顯示的是 25X ~ 50X, 得大概把倍率調到中間左右.
其實我的測試方法... 喔, 不不不... "方法" 抬不上檯面, 只是好玩而已.
白天有稍微比較過一下近距離週邊視野的品質,
圖好像看不太清楚, Leica 的週邊品質最好, 磁磚上的小黑點都很清楚沒變形, 相片是用 iPhone 拍的, 拍不清楚眼睛實際看到的. Doctor 也還可以, 不過很邊邊的小黑點有些失焦 (場曲), XF 就差多了, 糊成一片.
晚上首先來測消光, 我把亮星 (拿大角星測) 還有遠方路燈 (怕大角星不夠亮) 慢慢移出目鏡視野, 觀察有多少餘暉殘留? 這個測試, 三隻同分, 幾乎是完全無殘留, 消光消得還真徹底, XF 那隻便宜歸便宜, 消光還是一流.
然後觀察亮星 (用大角星與織女星測) 在視野中央的表現, 這個原因我就搞不太清楚了, Leica 的亮星會有星茫? 而且倍率才 60X (Exit Pupil: 1.7mm)左右, 看大角星居然有 Airy pattern? XF 也是, 光芒四射; Doctor 可就乾淨得很. 色差都有一點點, 所以我猜是主鏡的關係 (FC-100DC + Baader 2" Click-Lock 天頂鏡), 不過 XF 的色差又多一些, 明顯可查覺.
接下來試著數數看月光下 (SQM: 17.2) M6 中心部的星點能看到幾顆? 總共各數三遍, Doctor 最厲害 52 顆, Leica 45, XF 37. 會不會越後面測的因為適黑時間較久, 所以看到比較多? 有可能, 所以才把 "可能" 較差的 XF 排最後.
視野週邊表現, 我拿亮星擺中央, 50%, 75%, 90% 四個位置比較, 1~5 分, 5 分最好, 結果:
中心: Leica 5 分; Doctor 5+ 好了, 因為比 Leica 好一點點, 至少沒星茫; XF 5-.
50% 處: Leica 4.5 分; Doctor 5 分; XF 4.5 分.
75% 處: Leica 4 分; Doctor 3 分; XF 2 分, 場曲出現, 因為在此對好焦, 中心就會微微失焦.
90% 處: Leica 4 分; Docotr 2 分 (帶彗差); XF 1 分 (各種差, 綜合); 令人驚訝不已的是 Leica 這隻變焦目鏡, 星點移到這麼邊緣, 居然完全沒變形? 這是什麼怪物啊?
接下來比較了雙星, 位在牧夫的 Izar 60X 是不可能拆出啦, 不過 Doctor 經暗示後 (先用 Nagler Zoom 6mm, 123X 穩穩拆過) 居然略略分得出? 雖然不客觀, 不過其星點的乾淨程度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Leica 慢慢把它調焦到 8.9mm 才有點分出來, XF 完全沒機會. 天琴 epsilon 的雙雙星, Doctor 與 Leica 都拆得出其中一組, airy disk 分得沒很乾淨, 不過還足以認出. Leica 與 XF 看這組雙星 (雙雙星) 還是有點星茫, 怪了? Leica 還比 XF 嚴重, Doctor 依舊是乾乾淨淨的針點. Leica 大致要把星點移至 95% 以上快貼到邊才出現場曲, Doctor 大約是 90%, XF 差不多是 75%.
最後是看 M57, Doctor 與 Leica 都很清楚, 包括環, 環還能看出環的兩邊緣較中心濃, M57 的藍紫色也很清楚. XF 就有點差距了, 環會閃爍, 不是穩穩的在那兒, 環的邊緣也沒有兩隻德國來的銳利, 當然啦 XF 又不是 XW, 拿 2A 球隊跟大聯盟比.
最最後一定要提到 Nagler 的經典廣告詞 "太空漫步". 說實在的, 除了雙目視外, 從沒體會過什麼 "太空漫步", 即便也用過好幾隻 Nagler, 包括手上的 Nagler 31mm. 不過那天用 Doctor UWA 畫 M16/M17 時還真的有嚇到, M16/M17 附近星點很多, 操作著經緯儀, 視野移動, 繁密閃爍的星點慢慢從眼前滑過, 84 度的超廣角讓人覺得正在低空俯瞰車水馬龍的夜景, 一望無際, 當時腦海第一個出現的想法就是: "太空漫步"
哈哈... 是真的, 不騙你.
應該要跟 XW14 PK才對XD
回覆刪除我也很好奇,有看過跟 Ethos 13 比的,最近也有跟 Nikon NAV 12.5 比的。對了,這支白天看跟 Nagler 31 ㄧ樣有所謂的 ring of fire ,外圍ㄧ圈淡褐色的陰影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