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TEC 140 也上了赤道儀 -- NGC 1491, NGC 2022 觀察

前幾天把 Mewlon-210 架上 EM-11 成功畫圖之後仍然意猶未盡, 所以昨晚決定把 TEC-140 也架上這隻輕型赤道儀 EM-11... 儘管這並不是原先規畫的目標.

5.5" 折射鏡的視野可以弄到將近 2.7~2.8 度, 對尋找陌生的目標還算夠用, 這隻鏡子除了天生具優異的行星月面解析用途外, 我也喜歡把它當成開路先鋒探索新目標, 所以多用簡單方便的經緯儀操作, 但是... 磅起來沒很重, 何不試試看?

TEC 140 加筒箍環, 鳩尾板, 尋星鏡, 2" 天頂鏡, 2" 40mm 目鏡, 總重: 11.4 公斤

應該兩顆 3.5kg 重錘就 ok, 運轉前做足了平衡, 鬆開離合器不管轉到哪個角度都能平衡

廠長借我一顆 4.6kg 的重錘, 平衡起來從容許多, 不會像用 3kg 那顆要拉到底底底, 彆扭得要死. 接下來仔細的量測最常需要微調來微調去 (尋找目標) 時使用的目鏡, 以合焦時的對焦座距離來做平衡. 調完鏡筒與重錘適當位置之後, 又花點時間反覆測試各個角度平衡狀態... 終於萬事俱備, 開始來試試尋星.

尋星當然是人肉尋囉... 平衡有做足, 原先 "這麼重的鏡筒如何輕巧移動?" 的擔心馬上煙消雲散, 離合器鬆開兩隻手指就能把鏡筒移來移去, 比經緯儀還順暢, 這樣至少也不枉費還要多背兩顆大鐵塊上屋頂的苦心. 先找彗星, 找到後放大到 140X, 微調一下視野, 找幾顆比較亮的參考星放在視野邊, 然後休息一下, 翻翻星圖研究待會要觀察的目標, 15 分鐘後再看剛剛的參考星點還在原來位置嗎.

結果呢? 好得不得了, 所有星點相關位置都不動如山, 不要說 15 分鐘, 後來看/畫 NGC 1491 大概有 30 分鐘也一樣, 穩穩當當. 不過機械都有極限, 不可能無窮盡的負重, 但又不知道極限在哪? 這個問題我又去煩廠長了, 他說... 這個, 試試觀察當電動微調停止時, 如果星點抖晃不停, 那就有可能赤道儀很累在喘了... 嗯, 十分有道理. 結果... 不會, 說停就停, 星點一絲一毫都沒晃動, 反而揹 FC-76 甚至 Mewlon-210 電動微調停止時, 還會煞車煞不住星點往前滑行一點點呢.

既然一切順利, 馬上來找已經開始有點西沉的 NGC 1491, 位置在英仙右腳膝蓋附近, 從 Delta 星開始 hopping, 跳跳跳... 沒看到.

NGC 1491是發射型星雲 (emission nebula), 我先用 UHC 然後再試 O-III, 不管用哪一個, 星雲都像變魔術般躍然而現, UHC 比 O-III 效果好, 低倍 25X (XL 40mm, 5.7mm 出瞳) 就能發現一坨橢圓的雲氣. 畫圖時先拿下濾鏡畫背景星點位置... 這就是有追蹤的好處, 這裏星點超多而且亮度差異不大, 有追蹤功能就能好整以暇慢慢畫, 不知不覺畫了滿滿的星點, 哈哈... 然後旋上濾鏡, 換目鏡調整倍率與出瞳徑, 找到最適合的焦段然後觀察畫圖, 最後是用變焦目鏡中間不知道是哪個焦段畫星雲細節部分的?

NGC 1491, 中央有星點, 雲氣呈扇形

星雲呈現三角形或扇形, 頭部比較亮朝西北. 雲氣中央有星點, 星點會閃爍不是一直存在, 依照經驗我猜至少 11 等星以上, 但不確定有幾顆.


已經很晚了明天還要上班, 真糟糕. 趕快下個目標, 位於獵戶頭... 或臉上附近的行星狀星雲 NGC 2022, 前幾天才在畫配劍旁邊的 2023, 2024, 原來 2022 長在這裏.

NGC 2022, 不需要濾鏡


其實 NGC 2022 很好找, 我查到的資料是 11.7 等, 還想說可能要多費一些手腳呢. 可能因為它小 (0.5'X0.5'), 甚至比 NGC 2392 的愛斯基摩 (0.8'X0.8') 還小, 所以單位平均亮度較高的關係吧? 但是目標小也很討厭, 很容易跟星點混在一起, 所以啦, 鏡子的品質就重要了, 拉高倍率, 星點還是會是星點, 但星雲就會因放大而擴散出面積. 很有趣的是... 大部分行星狀星雲用 O-III 都會有不錯的反應, 唯獨這顆我反覆測試過不加濾鏡效果最好, 我猜主要可能是其表面亮度太低, 所以才加了濾鏡反而看不見. 拉高倍率看細節... 我最高拉到快 200X (XW 5mm), 可以發現核心部分比較亮, 外圍也有一圈比較亮, 感覺是有亮核心的 M57, 不過顏色偏白, 不像很多行星狀星雲看起來都是藍藍的.

最後收工發現, 天啊, 電池 (2.9Ah 的 UPS 用蓄電池) 的電居然快用完了, 果然負重比較多有耗很多電, 看來那個 6Ah 的摩托車電池不能拿去送人了. 另外, 我還是搞不清楚方向, 雖然我知道快轉 RA 軸就是東西向, 問題哪邊是東哪邊是西啊? 我是指盯著目鏡視野不是看天空喔.

10 則留言:

  1. 假設赤道儀已大約對準北極,當RA按向前 forward 快轉時,星點從目鏡視野中退出的方向就是東方,試試看對不對。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多謝... 不過那隻 EM11 雙軸都可以調為逆向, 黑暗中都在懷疑現在到底是正向還是逆向? 又懶得去看... 所以現在還是用土方法... 關電漂, 還好不費事, 幾秒鐘就好 ^^"

      刪除
  2. 喔喔忘了高橋的正逆向是用switch切換?我的Pentax 是正逆分開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 它有一個開關可以切換, 不過後來我都沒在用, 可能尋星久了現在也蠻習慣相反方位, 反正現在都去認 "相關位置", 正或逆倒是不重要了.

      刪除
  3. 前辈抱箍上固定的提手是哪里买来?看着好轻巧,承重没问题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時是一般五金材料行買的,承重沒問題. 後來 TEC 原廠也生產了一些, 然後我就跟他們買原廠的用,相片在這:https://goo.gl/photos/xckbCpGA5Hy2d4KP8

      刪除
    2. 谢谢,在buytelescopes上看到了。

      刪除
  4. 不好意思多问一下,我也是EM-11架TEC-140的9" Losmandy Style Dovetail,用这个快装可以吗http://www.kyoei-osaka.jp/SHOP/k-astec-ds80ls.html?
    应该用L型不是丸型对吗?
    非常感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後來比較喜歡 L 型, 因為黑暗中大把手比較好用. 然後那個 DS80L 鳩尾槽比較短, 架長鏡筒我有點嫌它短, 後來 EM-200 我就用了 DDS80L (http://www.kyoei-osaka.jp/SHOP/k-astec-dds80l.html). 其實 K-ASTEC 的產品很輕很漂亮, 不過我覺得 Losmandy 或 ADM Accessory 的鳩尾版與夾具也很實用, 而且相容性更高

      刪除
    2. 嗯,我也是觉得K家做的漂亮。。谢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