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不專業火星觀測紀錄 (4/8, 9, 10, 11) -- Syrtis Major

小折下大面積區域的深淺層次
日期: 2014-4-8 (UT 13:00~13:20; CM: 311); 主鏡: FC-76DC
Seeing: 4 (Below Average); Transparency: 5 (Poor); SQM: 17.49



放上拍太陽系第一名的 DCK (Daniel Chang) 兄火星大作, 美化一下版面... ^_____^


差了 3 小時...
 

+ 今天算是撿到的機會, 畫到一半雲就來了, 然後就蹲在那邊等雲縫, 一有機會就修一點, 修到完全被蓋住才收工, 畫圖是用 Binotron27 + 2.3X OCS + Tak Abbe 6mm: 219 倍放大.

+ 有比較才知道大口徑好, 3" 小鏡解析力遠不如 5.5", 很多細節都沒機會辨識, 不過大面積的區域是可以分出深淺喔, 我就是花時間一直在比對深淺區域的比例. 前幾天努力學習辨認火星地形的苦心果然頗有收穫, 一入眼簾最容易認出的就是 Syrtis Major, 很明顯的錐狀突出, 顏色也最深, 北邊 utopia 那一帶仔細看是深深淺淺很有層次感, 西側有一塊白色, 應該是雲, NPC 看不見, 南邊看見的應該是 Hellas, 或者是入秋近冬開始聚積 SPC 上空的雲層, 所謂的 SPH (south polar hood) 蓋在 Hellas 以及 SPC 之上嗎?



不專業火星觀測紀錄 (4/9) -- Syrtis Major 的凹洞以及其他細節與彩色素描
日期: 2014-4-9 (UT 15:00~16:00; CM: 291); 主鏡: TEC140
Seeing: 5 (Poor); Transparency: 3 (Average); SQM: 18.43

 
+ 今天就是火星衝, 夜空清朗伴隨明月皎潔, 不過不影響看行星, 而且最高興的是... 不用爬屋頂✌️... 坐在小椅子上足足盯了它一個多小時, 期間擾動的氣流不斷干擾視野, 就像看電視突然糊掉一樣, 總之最後還是畫好了, 黑白素描實在太難了, 所以還是畫漫畫版, 早上請假, 用好寶寶的色筆塗了一張彩色版, 好好玩喔.

 
+ 今天多辨識出來的細節有, 最明顯的那塊 Major Syrtis 略朝西方向有一個凹槽, 下樓對了相片之後確認, 哈哈... 這樣 Syris 就不只是一根凸凸的而已了. 有了這個特徵就像一個地標, 然後延伸下去認其他地形就方便許多, 希望能這樣一點一點認下去. 然後今天有看見 NPC, 而南極區被一大片白雲覆蓋, 最近雲是不是很多呀? 我看 CN 的太陽系觀測版上也有不少人發現這個現象, 如果這幾天天氣好, 又不用爬屋頂... 真是太讚了.



不專業火星觀測紀錄 (4/10) -- 認真做一次黑白素描
日期: 2014-4-10 (UT 15:00~16:00; CM: 304); 主鏡: TEC140
Seeing: 5 (Poor); Transparency: 2 (Above Average); SQM: 17.42




 

+ 天氣晴朗寧視度可不一定好, 今晚就糟透了, 早知道拿小隻的來看, 害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等, 等等等... 難得幾秒穩一下就趕快修一下圖, 好不容易才畫完, 對... 畫個小圓來畫不就好了? 每次搞這麼大一個圈圈, 真是笨阿...

+ 熱情已慢慢消退, 還好這一陣子月光閃閃, 除了火星以外也沒什麼好看的, 就繼續看一陣子吧, 今晚有順便看一下已經分開 2.2" 的 Porrima, 還是很好看, TEC140 163X 就分得蠻美的. 還有, 今天的心得是倍率大有大的好, 小也有小的好, 如果地形特徵面積夠大的話, 高倍雖模糊但卻能抓到多一些顏色深淺的不同, 而低倍可以幫忙多認一些面積小的細節... 不過看火星我定義的 "小" 差不多也要有 250X 以上啦, 高倍我衝到 400X 還能分出大面積的深淺呢.

 
 
不專業火星觀測紀錄 (4/11) 雲? 冰? 還是霜?
日期: 2014-4-11 (UT 15:00~16:00; CM: 281); 主鏡: FC-76DC
Seeing: 3 (Average); Transparency: 3 (Average); SQM: 17.24




+ 今晚改用小折來試試, 127X 與 190X 都相對蠻清晰的, 要大的話我上到 285X 還可以區分地形呢, 只是輪廓邊緣會糊掉, 不過對大面積的地形觀察反而有利於區分其深淺; 因此最後是綜合此三個倍率來素描.

+ 3" 小折可以清楚描繪出 Syrtis Major 輪廓, 可是分不出 Sinus Sabaeus 與 Sinus Meridiani 那長 "條", 今晚還認真比較了一下 NPC, SPC/Hellas, 赤道東西兩邊的雲的顏色有何不同? NPC 又白又亮, 南邊那一大塊則沒那麼濃白, CN 觀測版上有人解釋 Hellas 上目前除了雲以外可能是一層結霜... CO2 乾冰, 霜, 雲... 這三者看起來有何不同? 有機會用某種濾鏡區別嗎? 這倒是蠻有趣的話題. 赤道東西兩邊為主, 零散延赤道分佈的雲有人稱作 ECB (Equator Cloud Band), 靠兩端真的看起來帶一點點黃色呢, 最近不少觀測者有發現同樣情況, 也有人推測可能有沙塵暴, 塵土混合雲形成偏黃的白色... 其實這不容易確認, 我自己猜測如果雲層不厚, 底色又是橘黃啊, 混起來不就帶點黃色的白? 再繼續觀察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