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陽台限定的 16" DOB

大口徑的魅力只有看過才能體會,難以用筆墨形容。我有幾次難以忘懷的目視經驗,倒也不是特別大的鏡子,也不是什麼困難的目標,而是普通目標在高山上放大看的結果;一次是雲氣層層疊疊,立體感十足的 M27,另一次是核心光芒迫射到周遭,籠罩整個星系的 M104,兩次都完全顛覆對原來熟悉目標的既有印象;都是用 31 公分的 DOB,如果 40 公分呢?難免會這麼想。




就是這隻啦,GSO 16" 碳纖板 DOB。坦白說,以其規格而言真的不算貴,冠昇工廠離我家又近,於是又在一個下雨天把它載回來了:




事先查過資料也看過很多相片,我知道 16" 很大、很重... 不過看到實物時才能真正體會:


 
這是鏡箱 (mirror box),也是最重的一部分,沒秤多重,因為太大了也不知道該怎麼放上一般的體重機? 底座 (rocker box) 當然也不小,差不多 "剛剛好" 可以橫移出頂樓的陽台門,至於上鏡筒也難以單手扶持,為什麼要單手?因為另一隻手得空下來鎖支架呀!因此基本上這隻鏡子的架設還是要兩個人合作比較合理;當然啦,我自己手、腳、頭、胸、肚子... 併用也能單人完成,但看起來就很狼狽。







GSO 的 DOB 之前組過幾隻,跟 IKEA 傢俱差不多,一張簡單的零件清單加上幾張圖,按圖索驥,國小生應該都組得起來:





不過組裝起來這麼巨大,別說上山了,上屋頂也不可能,因此我確定它就是一隻 "陽台限定用" 鏡了。為了能盡量擴大空域,我還忍痛拆了那棵超會長果實的百香果棚架,同時也決定上、下鏡筒及支架都不拆,直接整個搬出去,架上底座就能開工:





架式不錯,不過還有兩點極需改進。首先是正常位置下,目鏡座太高,幾乎都要站在梯子上才看得到:



之前有調整過 30cm 牛頓鏡的經驗,因此知道把目鏡座位置稍微調整不要朝上,以我 174cm 身高就能站在平地上操作了;但問題是這個角度改變,整個上鏡筒的重心位置就變了,而 DOB 能否順暢微調的關鍵就在 "平衡";還好,GSO 有個做平衡的好設計:




這個可以調整重心位置的設計可以省掉彈簧、重錘... 各式各樣平衡工具的煩惱,至少我有找到最佳平衡位置,換目鏡時不會心驚膽顫怕好不容易抓到的目標跑掉。





第二個煩惱是遮光,遮光不外乎一件大黑衣服以及目鏡座對面的遮光板;GSO 幫一堆大廠代工,所以找配件不難,網路上買了 Astrozap 的遮光布與遮光板,布是 Mead Lightbridge 用的規格,衣服穿上去完全合。





這樣就大功告成了,雖然還有不少可改善的地方,但例行觀測沒什麼問題!





開光後畫的第一組目標是前陣子看得半死不活的海豚座星系 NGC 6928 與 NGC 6930:


NGC 6928, NGC 6930 (GSO 16" f/4.5 Dobsonian; 6mm Ethos for 304X)


300X 放大後出瞳徑還有 1.3mm -- 真是奢侈 ^^"  當然兩個 12.X 等的星系能夠在平地光害區直視看見... 我不敢說輕鬆啦,因為其實還頗有難度。畫面左邊的 NGC 6928 相當清楚,辨識出其拉長的方向也不算難,這讓我超懷疑之前用其他鏡子看的結果,因為之前的經驗都覺得 NGC 6930 比較好認?

NGC 6928; NGC 6930 (Mewlon 180c f/12; 6mm Ethos for 360X) 


這是其中一張,其他用 160 f/6.5 折射、250CC f/15 看都差不多。


既然鏡子這麼大隻當然要多看星系,比如秋夜的星系代表之一: NGC 7331 跟他的小跳蚤們:

NGC 7331 Group (GSO 16" f/4.5 Dobsonian; 4.7mm Ethos for 390X)



NGC 7331 本體當然沒問題,由於傾側的角度,西側核心位置明顯較亮,周遭星點的話差不多可以看到 14.5 等亮星左右;跟過往經驗一樣 NGC 7337 最容易認出,其次是 NGC 7340,NGC 7335 因為面積稍大而亮度有些稀釋,如果之前有看過經驗的話會比較容易再找到,不然還有些費力喔;NGC 7336 最難了,我要用 averted vision 才認得出來。



另一組 Pegasus I 今年夏天有找過,不過也只看得到最亮的 NGC 7619 與 NGC 7626 兩個而已:


NGC 7626/7619/7623/7611 in Pegasus I  (GSO 16" f/4.5 Dobsonian; 10mm/6mm/4.7mm Ethos for 183X~390X)



大鏡子就不一樣啦,NGC 7626 與 NGC 7619 不但容易而且還認得出一些些特徵,比如說 "核心" 就蠻清楚;另外也認出了 NGC 7623 與 NGC 7611 這兩個 12.X 等亮的星系,NGC 7611 稍微大一些,都算容易找到,直視就可以了。


這附近星系組很多,比如這個 NGC 536 與 NGC 529:

NGC 536, NGC 529 (GSO 16" f/4.5 Dobsonian; 10mm/6mm/4.7mm Ethos for 183X~390X)



其實這組還是尋星過程中經過時 "順便" 畫的,都是 12.X 等亮的星系,直視就能看出一些細節及外觀的形狀,比如大致東西向拉長的 NGC 536 以及有個大核心的 NGC 529。




還有一組長串的星系組合,有人叫它 Arp 331 galaxy chain,位在包著飛馬屁股的雙魚座範圍內:


 Arp 331 galaxy chain (GSO 16" f/4.5 Dobsonian; 10mm/6mm/4.7mm Ethos for 183X~390X)


我只撈到 5 個,以其中最亮的 NGC 383 為中心,往南兩個近 13 等的星系 NGC 385 與 NGC 384,與其西北向另兩顆 13 等左右的星星圍成四邊形,NGC 385 稍微集中一些所以也好認一點點;北邊另兩個 12.X 等的 NGC 379 與 NGC 380 難度低一點,NGC 379 最容易,NGC 380 可能因為核心不明顯,要有耐心一點辨識,我是覺得用到 16" 鏡認的話不難啦。



仙女座範圍我找了兩個老朋友 G1 跟 NGC 891:

G1 -- Mayall II (GSO 16" f/4.5 Dobsonian; 3.7mm Ethos for 494X)


用這個大傢伙找 G1 輕而易舉,倍率拉到 500X 後球狀星團就真的像球狀星團了,不但有面積,還有核心亮外圍暗的層次,"米奇耳朵" 只找到靠南側 14.X 等亮的那個,另一邊 15.X 等亮的沒什麼信心。



NGC 891 也是頗令我驚豔的目標:

NGC 891 (GSO 16" f/4.5 Dobsonian; 4.7mm Ethos for 390X)


我 "看" NGC 891 的次數可能不低於 M31,不過失敗的次數遠比成功的多;印象很深刻的是有次帶 CFF 250CC 在 宇老 居然還失敗!! 不過這次完全沒問題,不但看到,其雲氣帶點透明感整個 "漂浮" 在空中的感覺,星系中央的裂縫比想像的粗,不過這可能也是對比沒這麼好的結果 -- 我常形容的 "醜醜的看到"。不管如何,外型有、細節也有的星系就像艘戰艦般巡弋在夜空。



16" 的鏡子看深空性能真的很不錯,雖然目前只是 "陽台限定版",搞不好哪天會想不開把它大改造也說不定!!

2 則留言:

  1. 之前在紐西蘭約翰山天文台也是用超大支的看NGC104,感覺像坐在企業號要飛進去一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