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尋找 M15 裏的行星狀星團 Pease 1

越困難看到就越想看,尤其試過、失敗、然後就差那麼一點點時更想加足火力一舉達陣...... 這就是最近幾次尋找 Pease 1 的感想  ^^"

去年在宇老曾以為已經非常靠近成功了,不過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尋找 M15 裏的行星狀星團 Pease 1 (失敗記)

今年七月到合歡山上用一樣的器材組合重新再來;去年是 M15 下沉時找,今年則是 M15 上升時,因此幾個參考星點 pattern 方向顛倒,鳶峰的暗黑程度又更勝宇老一大截,所以看到的星點數倍、倍、倍增,加上當天 seeing 又非常好,因此一時之間就迷失在 M15 外圍的茫茫星點裏了,連幾個基本的參考星點 pattern 都毫無頭緒。越急,思慮就越混亂,沒有追蹤架台,400 多倍放大不到 0.4 度的目鏡視野流動得令人心浮氣躁,畫了一半之後只能嘆口氣棄械投降... 是不是該把 CFF 250CC 扛來? 再這樣推呀推的微調這隻大 DOB 一個多小時可能真的會瘋掉。

這次的教訓是: 如此高倍下要能自動追蹤;還有,Pease 1 超級小因此倍率得從 300X 起跳,最好能有個 5~600 倍放大;目標位置比我原先想像的接近核心,不要再在外圍打轉了...


## Pease 1

Pease 1 又名 Kustner 648、PK 65-27.1、ARO 111... ,其中 "Pease 1" 與 "Kustner 648" 應該是我們較常聽到的名字。Pease 1 最早的出現是在 1921 年 Friedrich Kustner 在他的研究相片裏有顆 13.78 等亮的星星被標作 #648 號星,6 年後 1927 年 8 月 30 號 (剛好是 92 年後,我正在寫這個筆記的同一天 ^^"), F. G. Pease 在 Mount Wilson 用 100 英吋的反射鏡拍下的相片裏發現這個 #648 號星與旁邊的星點比起來特別亮,接下來 Pease 先生開始更進一步的光譜啊、速度啊... 等等分析,最後除了發現它是一顆 "熱星" (hot star),有氫線... 以外,還有綠色的氧線,從此才認定 #648 號星是個 "行星狀星雲"。

還有個問題,要如何證明 Pease 1 是 M15 的一份子? 我沒很認真讀查到的資料,所以囫圇吞棗,也沒弄得很清楚... 不過大致好像是說: 要判斷 "距離" 很困難,誤差也會很大;因此不如來看它移動的徑向速度是否跟 M15 的核心一致? 而且只要看平行我們視線這個分量就好,這會比測量自行速度 (proper motion) 容易許多;另外從光譜來判斷其組成成分是不是跟 M15 一樣? 這些證據都間接可以推論 Pease 1 是否為 M15 的成員。

好吧,根據 Pease 先生的論文,Pease 1 以每秒 156 公里的速度接近我們,而 M15 是 180 +/- 50 km/sec;現在量得比較準的資料 Pease 1 是 128 km/sec,M15 是 112 km/sec;另外 Pease 1 也跟 M15 一樣,金屬成分含量超低,通常這是年老恆星的特色。其它的研究資料還有包括:  Pease 1 目前的質量大概是我們太陽的 0.14 倍,也有新一點的研究說是 0.21 倍,而且科學家還能推測出原來它還沒爆掉前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 1.1 倍,甚至發現相距 0.9 arcsec 處有顆伴星... 真的好厲害,這樣也能推測出這麼多東西!


大致認識完這個目標,下山後等待好天氣上屋頂練習練習





星星很多,連銀河都略略可見,盯著 M15 累積看過應該超過 3 ~ 4 小時了,不要說隨便拿張球狀星團來考我是不是 M15 了? 連星團外圍解得開的的星點分布位置,閉著眼睛都會出現在我的腦海。再來貼一次 SEDS 裏的尋星圖:


第一步要先認出這組四合星 "梯形",就是下面星圖裏的黑框框那四顆:




實際看到長這樣:




這是上下與左右都相反的牛頓鏡星圖喔,等看過很多次這個梯形四合星組合後,方向怎麼轉也不會弄錯了:

梯形的其中一邊有亮星延伸,就是上圖的 AC 邊
到 "C" 星後又有亮星串轉 90 度回來,就是上圖的 CD 邊,有三四顆;
然後又有亮星串反轉 180 度有點平行剛剛的 CD 邊在下方連回來,也有三四顆;

這一整組星星組合是之後我辨識多次的重要基礎:


Pease 1 (CFF 250, 300X ~ 536X; Lumicon UHC)


原來的梯形四合星組合到前面講的第一條線 (CD 邊) 的距離,往下推大約相等的距離有兩顆比較明顯的星星,這兩顆下面還有幾顆大致連成直線跟這兩顆平行 (作位置確認的參考用)...

關鍵來了,這兩顆往星團核心推進...... ㄟ,什麼星點都拆不出,不然就是拆太多星點分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此時濾鏡就要出場了。在平地 O-III 一下去,我出瞳徑 0.6mm ~ 0.7mm 的話變成一片漆黑,要認快 15 等亮的目標根本不可能,所以換成 UHC 來試... 倍率高出瞳小只能用效率不佳的 UHC,想用 O-III 而犧牲倍率的話又很難把這麼小的東西拆出來,於是就不斷的在這兩種抉擇下試來試去... 難怪 SEDS 建議把 "extreme patience" 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 "O-III 濾鏡","極暗的夜空","至少 12吋的鏡子" ,然後是 "追蹤架台","高倍目鏡",甚至還建議 "最好要有一位朋友站在旁邊幫你"... 哈哈,這種忙有人願意幫才有鬼呢!

總之不知道有沒有再累加我看 M15 的時數 2 小時? 終於在前面講的位置偶爾會出現一個 "鈍星點",等重覆看到幾次後就決定畫圖了:


Pease 1 (CFF 250, 300X ~ 536X; Lumicon UHC)


隔天,天況更好,一樣的鏡子這次倍率稍微放低一些用 O-III 來認,結果眼睛充分適黑後 Pease 1... 那顆 "鈍星點" 居然可以持續出現。

我是認為我沒看錯啦,不過網路上有人說要找到它精確的位置以外,還沒用濾鏡前還要拆出它 0.9" 距離的伴星,然後才加濾鏡,此時行星狀星雲出現在相同位置,這樣才是找到真正的 Pease-1... 嗯,很嚴格,不過也有道理,所以我現在心中還是熊熊烈火想要繼續尋找下去,非把它看得清清楚楚不可!!

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夏夜天頂的兩顆行星狀星雲與南天幾個球狀星團觀察記 -- NGC 6751, IC 4593, NGC 6541, NGC 6397, NGC 5986, NGC 6522, NGC 6528

提到牛郎星所在的天鷹座我總會想到 "暗星雲" 跟 "行星狀星雲",天鷹座領土內超多這兩類目標。不過暗星雲要到山上才有機會,而行星狀星雲在平地郊區就很有搞頭;比如說別名 "C 形星雲" 的 NGC 6781 就相當容易,而且看起來很有特色。

以前畫的:







很 "C" 吧? 這是用比較大的鏡子看的結果,前幾天就算在大月光下的農曆十二用 9 公分小鏡加雙目視也能 "看到",不過沒細節就是了。






另外長得小小顆,放大看有點長方型外觀的 NGC 6741 也算是比較有特色的行星狀星雲:





這兩個行星狀星雲: NGC 6841 與 NGC 6741, 還有另外一個 NGC 6790 紀錄在:
天鷹座裏三個行星狀星雲順便開光 Mewlon-180C



其它天鷹座範圍內的行星狀星雲有看過也有紀錄的還有:

NGC 6804 與隔壁海豚座裏的 NGC 6891 紀錄在:
4mm TOE 的簡單深空目標觀察記

長得很小的 NGC 6807, M 1-70, M 1-74 紀錄在:
如何辨識超小顆的行星狀星雲

很有挑戰性的 Abell 70 紀錄在:
終於畫完數出 5 個的史帝芬五重奏

撈過不少呢!!

天鷹座範圍內的行星狀星雲太多,星圖打開來到處都是,多到一不小心就可能弄錯的地步;上個月中挑戰一個難度較高的 NGC 6772,好不容易找到、也素描完... 隔天對星圖、對相片... 卻發現完全不對,可是很肯定當時看到的是個行星狀星雲呀? 所以到底畫到哪個都搞不清楚了,星圖附近的行星狀星雲每個都點開來看,結果每個都不像...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喔。當晚只找到一個比較簡單的:  NGC 6751


NGC 6751 (CFF 250CC; Leica ASPH Vario for 210X ~ 420X; Lumicon O-III)

NGC 6751 別名叫做 "亮眼星雲",通常有別名的看起來一定不差,天文相片裏的 NGC 6751 長得就像看進萬花筒的模樣,對稱的線條從中央向外輻射,色彩幾何對稱分佈令人眼花撩亂;不過實際目視結果可沒這麼精采,我用 200X ~ 400X 放大看,不用濾鏡就可以,但就僅 "看得到" 的程度而已,沒細節;裝上 O-III 濾鏡後雲氣細節變清楚,外環明顯,我覺得核心中央很亮啦,不過 NGC 6751 的中央星亮度查到應該只有 13.7 等,所以看到亮的部分不是中央星才對,那到底是什麼這麼亮啊?



天鷹隔壁武仙座裏的行星狀星雲有簡單也有困難的,大家比較熟知... 簡單的有 NGC 6210,難的有 Abell 39,稍微遠一些靠近長蛇頭方向還有個 IC 4593 算普通,不太容易但也不至於太難:


IC 4593 (CFF 250CC; Leica ASPH Vario for 210X ~ 420X; Lumicon O-III)

網路上查到有人叫它 "白眼豆豆",中央白矮星 11.3 等亮... 真亮啊! 我看到很亮的核心在中央沒錯,不過相較於一般星點來說這個 "亮點" 太大了,所以應該不是中央白矮星而已。天文相片裏的 IC 4593 跟 NGC 7009 土星星雲一樣雙噴流兩端有紅點,再仔細看內部雲氣也能發現其它震波的痕跡,這跟天龍座的那個貓眼星雲 NGC 6543 有相似的結構。目視的話還好那天扛 CFF 250,可以卯起來放大看,整體雲氣大約呈東西方向拉長,前面說過中央有看起來很亮的核心卻是東北西南向拉長,雲氣邊緣不完整,看起來小凹小凸的。




球狀星團就要移到南天,銀河核心上下附近最多:


平常難得留意南天目標,天蠍肚子下方對我來說就簡直如化外之地。其實南天有不少相當亮的目視目標,比如說 NGC 6397:


NGC 6397 (TSA-120; 4.7mm Ethos for 190X)


找到時還有點嚇到,很壯觀啊? 不輸 M13、M22... 之類的,整體視覺亮度高達 5.3 等亮,外觀分類為較稀疏的 Class IX。

NGC 6397 距離我們僅僅 8500 光年遠,是靠我們第二近的球狀星團,只略輸 M4;這是 Lacaille 找到的第 12 個類似的星團。Lacaille 的故事我看過雜誌一篇很勵志的文章後來記在這篇:

Lacaille 形容是 "在雲氣中演化的小星星",實際看到的感覺的確很像,外圍可以解開一堆星點零零落落散布,核心也很亮。我看書上說 NGC 6397 正經歷所謂 "後核心塌陷" (post-core-collapes) 的階段;一般球狀星團越靠近核心亮度越高,但在 1~2 parsec 距離左右亮度變化會趨於平緩,不過經歷 "後核心塌陷" 階段的球狀星團不同,越進入核心,亮度會一路增到最裏面,因此其核心密度很高,而且半徑也很小,就是中心看起來會像星點般很密很亮的樣子啦! M 系列的 M4 跟 M15 也是這個模樣。

科學家經過模擬也發現 NGC 6397 已經多次繞轉過我們的銀河核心,而且遶行軌跡幅度相當小,都不會超過 3k parsec,最近一次大約發生在 3 百萬年前,目前移動的方向是背離銀河中心... 怎麼算的啊? 真厲害! 因此推測 NGC 6397 在過去 120 億年來繞轉銀河核心時應該發生多次的碰撞;再由其中的變星、X-ray、光譜... 等我看不懂的研究發現 NGC 6397 應該是宇宙誕生的第一代球狀星團,而且時間距離大霹靂 (Big Bang) 發生不超過 10 億年... 知道它這麼資深,再從目鏡看它時會不會有不同的感覺?

NGC 6397 好像是我目前看過最南的一個球狀星團,比 NGC 5139 更南一點。那幾天南邊還可以,所以拼命在撈南邊的目標,NGC 5986 也算南天的目標,在豺狼座 (Lupus)


NGC 5986 (TSA-120; 6mm Ethos for 150X)


其實 NGC 5986 說南也沒特別南,當蠍子轉到頭朝上時,大約就在天蠍身體旁邊而已,1826 年由蘇格蘭天文學家,但大多在澳洲工作聞名的詹姆士.敦洛普 (James.Dunlop) 發現的。因為真的夠亮,只要觀測位置不被擋住,大一點的手持雙筒看到應該都沒問題,我畫畫那天還是滿月天呢! NGC 5986 的外觀分類是 Class VII,相較起前陣子老是看 Class X 以上的稀疏球狀星團,這個感覺正常多了,核心比例較大,亮度從中央均勻的向外圍淡去,外圍星點仔細看也能解開不少。


再回到北一些些,射手茶壺嘴附近就是人稱 "波德之窗" (Baade's Window) 的好地方,從此破洞可以穿越層層阻隔,看進銀河核心最深的地方,位置大約是棒狀銀河核心的南端,而 NGC 6522 就位在波德之窗的正中間,所以... 如果我們盯著看 NGC 6522 就是看著銀河核心,這樣下次再看 NGC 6822 時會不會覺得更有趣一些?


NGC 6522, NGC 6528 (TSA-120; 4.7mm Ethos for 190X)


1/4 度的目鏡視野內除了主角 NGC 6522 外還附贈一個 NGC 6528;NGC 6522 的外觀分類是 Class VI,年紀很老: 120 億歲了,跟前面那顆 NGC 6397 一樣推測都是宇宙第一代的老星團。NGC 6528 小一些也暗一些,外觀分類為 Class V;兩個目標同框都很有趣,可惜沒把倍率拉高高來看有點可惜。


初秋都快到了還在紀錄夏夜目標,真是太慘了... 還有好幾個有趣的觀察都沒空寫,希望能早點把 M15 裏面的 Pease I 尋找記以及 300 多倍的 M27 觀察記趕快寫一寫。^^"

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5 個 Palomar 球狀星團與 2 個 Abell 行星狀星雲觀察記 -- Palomar 6 (fail), 7, 8, 9, 11; Abell 50, 72

夏夜好看的目標類型除了星系外幾乎什麼都有,各種星團、各類星雲包括暗星雲、行星狀星雲... 如果有好天氣跟吃了不用睡覺的藥的話,真想住在屋頂或山上不必下來了。七月天氣不錯, 31 天裏架了 16 天的望遠鏡,可是看得多記得少,得趕快記一記免得忘光光。

現在入夜後把望遠鏡指向銀河核心上下方附近,球狀星團超級多,隨便撈都有;目前已知銀河系裏的球狀星團總共 157 個,這裏面有 15 個是在 1950 年代的第一次帕洛馬天文台巡天 (POSS) 時的底片裏發現的,當時研究這些相片的天文學家全都鼎鼎大名,包括: 被天文學界尊稱為星系天文學之父 愛德溫·鮑威爾·哈勃 (Edwin Hubble); 還有製作出版 "特殊星系圖集" 而聞名的 赫頓·克里斯蒂安·阿普 (Halton Arp); 還有提出兩類星族的概念,正確區分兩類造父變星,並對宇宙距離的尺度做出了重要修正的 威廉·海因里希·沃爾特·巴德 (Walter Baade); 還有和巴德一起提出超新星這個名詞的 弗里茨·茲威基 (Fritz Zwicky); 以及分析星系的形成和進化,並證明星系團成團狀和鏈狀集結在一起,從而推翻了瑞典天文學家沙利爾提出的層級宇宙模型的 喬治·奧格登·阿貝爾 (George Abell); 另外還有幫助愛德溫·哈伯制定哈伯定律的 米爾頓·拉塞爾·赫馬森 (Milton Humason)... 這位赫馬森原來是威爾遜山天文台的門警,不要說博士學位了,甚至連高中文憑都沒有,但是出於對天文的興趣,毛遂自薦成為威爾遜天文台的夜間觀測助理,赫馬森的觀測技術讓他成為威爾遜山天文台最出名的人物之一,因此得到喬治·海爾的賞識,才在1919年成為該天文台正式職員,並且在宇宙天文學的觀測貢獻非凡的成就,最後還獲得瑞典隆德大學名譽科學博士... 很勵志吧?

以上資料 Wikipedia 裏都有喔...



去年跟著 “RASC 的深空挑戰清單”,第一次接觸到帕洛馬球狀星團目錄,也看過我的第一顆 Palomar 球狀星團 -- Palomar 11:




這是在自家屋頂趁颱風前夕的好天氣畫的,其實並沒想像中難,在山上 9 公分小折可以略略看到:



Palomar 11 外觀分類是相當稀疏的 Class XI,大小約 10 arcmin,是 15 個 Palomar 星團裡最大的一個,星團整體視星等 9.8 等亮。

#####################

球狀星團的外觀分類比較容易了解的是 Shapley-Sawyer 分類, 用羅馬數字 I 到 XII 代表, 數字越小越密, 越大則越鬆. 以梅西爾清單的 29 個球狀星團為例:




  • Class I: M75
  • Class II: M2, M80
  • Class III: M54
  • Class IV: M15, M28, M62, M92
  • Class V: M5, M13, M30, M53, M69, M70, M79
  • Class VI: M3
  • Class VII: M10, M22
  • Class VIII: M9, M14, M19
  • Class IX: M4, M12, M72
  • Class X: M56, M68, M107
  • Class X-XI: M71
  • Class XI: M55
  • Class XII:  無
  • ################################

    既然 250mm 卡塞格林鏡都搬回家了,當然要好好看一下球狀星團,其實 15 個 Palomar 星團裡最簡單的一個應該是 Palomar 9,又亮又好找,外觀分類 Class VIII,大小約 5.4 arcmin,星團整體視星等 8.4 等亮,是 Palomar 星團目錄裡最亮的,所以也不用等天文台巡天底片,威廉赫歇爾先生 1784 年的 8 月 7 日就已經看到,所以它有個 NGC 編號:NGC 6717;後來 1955 年 喬治·阿貝爾 (George Abell) 把它納入 Palomar 星團目錄裡:


    Palomar 9 (NGC 6717, TEC 140,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27X)

    Palomar 9 離現在土星位置不遠,射手座的茶壺嘴上面,茶壺蓋的 M22 旁邊,貼著 +5 等亮的射手 Nu 星;327X 看可以拆出外圍星點,核心看起來有點偏東側,邊緣還算圓、完整。我在查星圖時發現一件怪事,因為星圖上 NGC 6717 相同位置會有個 IC 4802,類型是 "多星組"  (Mutiple star),不曉得為什麼會這樣?


    TEC 140 on RST-135 (AZ-Alt Mode)



    Palomar 星團目錄裡第一亮的 Palomar 9,然後是 Palomar 11,第三是 Palomar 7,星團整體視星等有 10.3 等亮,大小跟 Palomar 5 並列第二大 -- 8 arcmin,僅次於 Palomar 11,外觀分類則是最最稀疏的 Class XII。


    Palomar 7 (IC 1276, TEC 140, 4.7mm Ethos + 2X Barlow for 417X)


    雖然排名第三亮,不過一點都不簡單!! 是因為太稀疏嗎?  星團東北側一顆 10.7 等星,一顆 12.4 等星可以當作定位參考星,我把當時目鏡盒裏最短焦的目鏡放進 2X 巴羅作到 417X 才在這兩顆定位參考星的西南端找到 2~3 顆亮星,位置大約是兩顆定位參考星間距的 2 倍左右,看了老半天 "似乎" 有些雲氣,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隔天又有機會了,這次架大支的 CFF 250CC:


    Palomar 7 (IC 1276,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口徑大解析力就好,不用瘋狂上高倍了,這次估計星團位置應該在兩顆定位參考星間距的 1.5 ~ 2 倍距離左右,而且拆出來星點亮的暗的加起來應該有 5~6 個,雖然沒什麼球狀星團的味道,不過反正它很疏嘛,搞不好真的就長這樣而已?


    CFF 250 on EM-200



    又再隔了幾天有機會上山啦,這次扛更大的鏡子出來確認:


    Palomar 7 (IC 1276, Teeter 12.5" Journey-Air, 4.7mm Ethos for 304X)


    高山絕佳觀測條件加上 31 公分大鏡子,不用猜也不用懷疑,直接就能確認星團位置了,星團看起來像倒三角形,北側或東北側,反正就是靠兩顆定位參考星方向有 2~3 顆比較亮的星點,應該就是在家裡屋頂認到的那幾顆,不過這幾顆相對較亮的星星真的是星團成員嗎? 還是其前景星? 找到很多彗星的美國天文學家 路易斯.斯威夫特 (Lewis A. Swift) 早在 1889 年就找到這個 Palomar 7,所以它有 NGC/IC 編號 -- IC 1276,後來同樣是 1955 年 喬治·阿貝爾 (George Abell) 收進 Palomar 星團目錄裡。




    接下來資料上排名第四亮的是 Palomar 8 -- 10.9 等,大小跟 Palomar 9 差不多 -- 5.2 arcmin,外觀分類也是稀疏的 Class X。


    Palomar 8 (TEC 140, 4.7mm Ethos + 2X Barlow for 417X)


    如果目鏡視野有 2.5 度以上,可以發現星團位在幾顆 6.X 等的星星圍起來的圈圈路徑上,對照星圖位置, TEC 140 又上到 417X,的確可以看到幾個星點,不過硬說那就是星團也很勉強,看來還是得上山搞定...



    Palomar 8 (Teeter 12.5" Journey-air, 6mm Ethos for 240X)

    星團邊緣看起來頗不整齊,小凹小凸,外觀呈西南 -- 東北向拉長,沒有明顯的核心,星團範圍內有不少相對亮的星星,不過同樣的我也懷疑應該是前景星?



    資料上排名第五亮的是 Palomar 6 -- 11.6 等,超級小 -- 1.2 arcmin,外觀分類是快接近最稀疏的 Class XI。找過 Palomar 8 之後了解其難度,平地我連試都懶得試這個 Palomar 6,所以上山後才第一次找:


    Mistake ??
    Palomar 6 (Teeter 12.5" Journey-air, 6mm Ethos for 240X)


    我是事後查資料才知道 Palomar 6 這麼小,所以依比例來看,我 100% 認錯了,當時腦海裡知道它很稀疏,然後那塊區域星點又相對較多,所以一發現就以為找到 Palomar 6... 好吧,錯了就錯了,常有的事,下次再努力吧!!

    Palomar 6、7、9、10、11 的視線位置都是被大量的星際塵埃阻擋,所以不容易發現,如果沒被擋住看起來應該相當壯觀。




    至於總共收了 86 個的 Abell 行星狀星雲目錄,之前我看過 6 個:

    Abell 12
    Abell 21
    Abell 31
    Abell 33
    Abell 39
    Abell 70


    喬治·阿貝爾 (George Abell) 的這份行星狀星雲目錄裏其中 4 個有 NGC/IC 編號,包括: Abell 50 ( NGC 6742)、 Abell 75 (NGC 7076)、Abell 37 (IC 972)、Abell 81 (IC 1454);另外有 4 個後來證明不是行星狀星雲: Abell 11 是反射星雲,Abell 32 是 "red plate flaw",Abell 76 是星系 (ring galaxy PGC 85185),Abell 85 則是超新星殘骸 CTB 1。

    這次上山除了前面提到的幾個 Palomar 星團外,也找了 2 個屬於夏夜的 Abell 行星狀星雲,第一個超簡單的就是 Abell 50:


    Abell 50 (NGC 6742, Teeter 12.5" Journey-air, 10mm Ethos for 140X, Lumicon O-III)


    當然說它簡單是因為在高山用 31 公分大鏡子,不過當時剛好台大天文社幾位小朋友從昆陽下來玩,我讓他們一起看,結果大家都認得出來,所以應該真的不難;台大天文社幾位小朋友素質都不錯,不管尋星或設備操作都相當有概念,後來我把設備放給他們自己玩也很放心,真不錯!!

    Abell 50 整體的視覺亮度大約 13 等亮,大小只有 0.6 arcmin,套上 O-III 目鏡立刻現形,下次該在屋頂試試看。


    另外一個 Abell 72 就難一些了:

    Abell 72 (Teeter 12.5" Journey-air, 10mm Ethos for 140X, Lumicon O-III)

    Abell 72 在海豚座附近,整體的視覺亮度大約 12.7 等亮,大小約 2 arcmin;這兩個行星狀星雲我都是拿 6mm Ethos 加 O-III 或 10mm Ethos 加 UHC;其實兩種組合都看得到,我比較喜歡 O-III 的效果,雲氣細節較明顯,以這個 Abell 72 為例,O-III 可以察覺大約呈東南 -- 西北方向略略拉長的外觀,甚至中央部分有點空洞,有 "兩瓣" 或 "橢圓環狀" 的外觀。



    為什麼難得上山還要辛苦的找這些微光、困難、似有似無的目標? 欣賞明顯壯觀的目標不是很過癮嗎? 當然當然,躺在椅子上曬夏銀河,看著不時滑過的流星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哈哈~ 不過我還是覺得 "挑戰" 永遠是種難以言喻的樂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