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宇老曾以為已經非常靠近成功了,不過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尋找 M15 裏的行星狀星團 Pease 1 (失敗記)
今年七月到合歡山上用一樣的器材組合重新再來;去年是 M15 下沉時找,今年則是 M15 上升時,因此幾個參考星點 pattern 方向顛倒,鳶峰的暗黑程度又更勝宇老一大截,所以看到的星點數倍、倍、倍增,加上當天 seeing 又非常好,因此一時之間就迷失在 M15 外圍的茫茫星點裏了,連幾個基本的參考星點 pattern 都毫無頭緒。越急,思慮就越混亂,沒有追蹤架台,400 多倍放大不到 0.4 度的目鏡視野流動得令人心浮氣躁,畫了一半之後只能嘆口氣棄械投降... 是不是該把 CFF 250CC 扛來? 再這樣推呀推的微調這隻大 DOB 一個多小時可能真的會瘋掉。
這次的教訓是: 如此高倍下要能自動追蹤;還有,Pease 1 超級小因此倍率得從 300X 起跳,最好能有個 5~600 倍放大;目標位置比我原先想像的接近核心,不要再在外圍打轉了...
## Pease 1
Pease 1 又名 Kustner 648、PK 65-27.1、ARO 111... ,其中 "Pease 1" 與 "Kustner 648" 應該是我們較常聽到的名字。Pease 1 最早的出現是在 1921 年 Friedrich Kustner 在他的研究相片裏有顆 13.78 等亮的星星被標作 #648 號星,6 年後 1927 年 8 月 30 號 (剛好是 92 年後,我正在寫這個筆記的同一天 ^^"), F. G. Pease 在 Mount Wilson 用 100 英吋的反射鏡拍下的相片裏發現這個 #648 號星與旁邊的星點比起來特別亮,接下來 Pease 先生開始更進一步的光譜啊、速度啊... 等等分析,最後除了發現它是一顆 "熱星" (hot star),有氫線... 以外,還有綠色的氧線,從此才認定 #648 號星是個 "行星狀星雲"。
還有個問題,要如何證明 Pease 1 是 M15 的一份子? 我沒很認真讀查到的資料,所以囫圇吞棗,也沒弄得很清楚... 不過大致好像是說: 要判斷 "距離" 很困難,誤差也會很大;因此不如來看它移動的徑向速度是否跟 M15 的核心一致? 而且只要看平行我們視線這個分量就好,這會比測量自行速度 (proper motion) 容易許多;另外從光譜來判斷其組成成分是不是跟 M15 一樣? 這些證據都間接可以推論 Pease 1 是否為 M15 的成員。
好吧,根據 Pease 先生的論文,Pease 1 以每秒 156 公里的速度接近我們,而 M15 是 180 +/- 50 km/sec;現在量得比較準的資料 Pease 1 是 128 km/sec,M15 是 112 km/sec;另外 Pease 1 也跟 M15 一樣,金屬成分含量超低,通常這是年老恆星的特色。其它的研究資料還有包括: Pease 1 目前的質量大概是我們太陽的 0.14 倍,也有新一點的研究說是 0.21 倍,而且科學家還能推測出原來它還沒爆掉前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 1.1 倍,甚至發現相距 0.9 arcsec 處有顆伴星... 真的好厲害,這樣也能推測出這麼多東西!
大致認識完這個目標,下山後等待好天氣上屋頂練習練習
星星很多,連銀河都略略可見,盯著 M15 累積看過應該超過 3 ~ 4 小時了,不要說隨便拿張球狀星團來考我是不是 M15 了? 連星團外圍解得開的的星點分布位置,閉著眼睛都會出現在我的腦海。再來貼一次 SEDS 裏的尋星圖:
第一步要先認出這組四合星 "梯形",就是下面星圖裏的黑框框那四顆:
實際看到長這樣:
這是上下與左右都相反的牛頓鏡星圖喔,等看過很多次這個梯形四合星組合後,方向怎麼轉也不會弄錯了:
梯形的其中一邊有亮星延伸,就是上圖的 AC 邊
到 "C" 星後又有亮星串轉 90 度回來,就是上圖的 CD 邊,有三四顆;
然後又有亮星串反轉 180 度有點平行剛剛的 CD 邊在下方連回來,也有三四顆;
這一整組星星組合是之後我辨識多次的重要基礎:
Pease 1 (CFF 250, 300X ~ 536X; Lumicon UHC) |
原來的梯形四合星組合到前面講的第一條線 (CD 邊) 的距離,往下推大約相等的距離有兩顆比較明顯的星星,這兩顆下面還有幾顆大致連成直線跟這兩顆平行 (作位置確認的參考用)...
關鍵來了,這兩顆往星團核心推進...... ㄟ,什麼星點都拆不出,不然就是拆太多星點分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此時濾鏡就要出場了。在平地 O-III 一下去,我出瞳徑 0.6mm ~ 0.7mm 的話變成一片漆黑,要認快 15 等亮的目標根本不可能,所以換成 UHC 來試... 倍率高出瞳小只能用效率不佳的 UHC,想用 O-III 而犧牲倍率的話又很難把這麼小的東西拆出來,於是就不斷的在這兩種抉擇下試來試去... 難怪 SEDS 建議把 "extreme patience" 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 "O-III 濾鏡","極暗的夜空","至少 12吋的鏡子" ,然後是 "追蹤架台","高倍目鏡",甚至還建議 "最好要有一位朋友站在旁邊幫你"... 哈哈,這種忙有人願意幫才有鬼呢!
總之不知道有沒有再累加我看 M15 的時數 2 小時? 終於在前面講的位置偶爾會出現一個 "鈍星點",等重覆看到幾次後就決定畫圖了:
Pease 1 (CFF 250, 300X ~ 536X; Lumicon UHC) |
隔天,天況更好,一樣的鏡子這次倍率稍微放低一些用 O-III 來認,結果眼睛充分適黑後 Pease 1... 那顆 "鈍星點" 居然可以持續出現。
我是認為我沒看錯啦,不過網路上有人說要找到它精確的位置以外,還沒用濾鏡前還要拆出它 0.9" 距離的伴星,然後才加濾鏡,此時行星狀星雲出現在相同位置,這樣才是找到真正的 Pease-1... 嗯,很嚴格,不過也有道理,所以我現在心中還是熊熊烈火想要繼續尋找下去,非把它看得清清楚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