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組裝雙望遠鏡的一些心得

松本式的小 Borg 55FL 雙望遠鏡組裝好, 已經幾個月過去了, 說實在還真沒好好利用它. 現在夏天到啦, 一些經典大範圍星雲, 銀河細節, 暗星雲... 紛紛出現, 正是測試其能耐的好時機.


Mini Borg 55FL EMS-Binoscope


現在想一想, 雙望遠鏡的組裝其實也不難, 首先當然要先確定如何合焦, 而且搭配得上所有目鏡. 比如說:

Borg 71FL/EMS

如果想組裝一對 Borg 71FL 作雙筒, 得先把可能用到的零件實際拿來試試看如何合焦? 這也難怪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用 Borg 鏡筒當主體了, 因為 Borg 零件五花八門, 拿來做雛形 prototype 最方便簡單.

下一步就是選平台, 第一次有雙望遠鏡的想法時, "平台" 根本沒排在隊伍前頭, 完全沒料到 "平台" 在未來完成品上會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平台" 除了承載鏡筒外, 還要能微調以確保鏡筒的平行一致, 還要能控制眼幅距離, 最好也要能安裝提把或其它像尋星器材之類的零配件.


這些都是嘗試過的平台


選定平台後, 首先要把松本的對角鏡調整成水平, 高度一致, 這樣左右兩眼看到的圈圈才會重疊, 不重疊的話就是松本先生講的雪人現象, 看起來會怪怪的不舒服, 也就是下圖改標 "1" 的動作:





下個動作是把兩隻鏡筒作準直平行, 也就是下圖標 "2" 的動作.

此時我的作法是左右兩邊看相同目標, 然後都調到相同位置, 這個作越準, 之後需要的微調當然就越少. 而位置的調整不外乎就是上下跟左右的 XY 座標. 平台的第一個方便性問題就出現了...

如果鏡筒與平台間是雙點固定, 那就是考驗平台的機械加工精度, 夠準的話東西架上去幾乎沒誤差; 但如果鏡筒與平台間是單點固定的話, 那一定得手動調了. 像我之前自己組的平台就沒考慮到這點, 鏡筒固定在小雲台上, 小雲台固定在長板時, 固定螺絲就會被長板遮住, 此時想要鬆開來作調整, 調整完作固定, 都很不方便. 而且這還只能調 X 方向, 高低的 Y 方向怎麼辦?

55FL 焦長才 250mm, 倍率作不高, 容錯比較大; 但如果再長焦就更難調了. 所以自己搞半天最後還是跟 Astro Hutech 訂了廠製品 BB-130, 東西從 AOK Swiss 出貨, 哇... 瑞士來的呢.


AOKswiss BB-130


我看產品特色可以作鏡筒的 XY 調整... 雖然根本沒用到, 哈哈~
因為加工真的很準, 鏡筒擺上去鎖好就幾乎準直平行了, 而且鏡筒的固定螺絲不會被擋住, 就算有點歪也很容易調.


基本上只有這樣, 然後換高倍目鏡作微調. 好在松本式對角鏡有微調裝置, 不然我還真難想像要怎樣把鏡筒弄得很準? 怎麼可能啊?

 


一切弄準後, 還有一個很頭大的問題 -- 調整眼幅.

先別說不同人有不同眼幅距, 就算只是組給自己用, 每付目鏡或多或少大小都不同, 除非很能忍, 不然想要舒服的看必定需要微調眼幅距離. Sunwayfoto 的 XY 雲台已經算好調了, 但還是要 -- 鬆開螺絲 -- 推鏡筒 -- 固定螺絲 --. 而 BB-130 有一個大大又好轉的旋鈕可以很輕鬆的微調, 光是這個調眼幅的機制我就覺得很值得了.



好啦... 接下來就是 71FL 雙筒了, 還得等等拍賣場上到底撿不撿得到另一個鏡筒呢.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測試彩色濾鏡用在火星與土星的效果

日子又到滿月附近 -- 看行星的大好時機, 不用管眼睛適不適黑, 不用裝尋星鏡, 也不用帶星圖. 視像好時, 細節豐富的行星讓人視線久久難以移開, 就像這個週末的土星, 寧適度夠好, 卡西尼縫銳利到繞一整圈都乾淨俐落, 外側是稍暗的 A 環, 內側是較亮的 B 環, A 環清晰似乎可以看到一絲一絲黑線, B 環再內就是暗暗的小 C 環, 用兩隻眼睛盯著這深深淺淺的環久一點, 立體感十足, 彷彿飄浮其上, 壯觀無比.

忘了去年還是前年? 買了一組上宸在作促銷的 GSO 彩色濾鏡, 一年半載沒什麼在用, 今年的火星接近試了幾種顏色之後發現, 還真的頗有幫助. 彩色濾鏡比起其它天文濾鏡算是便宜東西, 如果想用心看行星, 算 C/P 值很高的投資. 我選了 4 個常用的顏色... Lumicon? 是啦是啦, 是又再買了類似的一組啦...


Lumicon color filter



就是這麼巧, 雜誌 七月 就有篇寫彩色濾鏡跟行星的觀測指南, 作者是 Thomas Dobbins. 跟著他的建議, 這週末比較了土星跟火星, 專欄還有金星, 木星, 我沒試. 主鏡用 TEC 140, 雙目視 -- 看行星當然要雙目視呀 -- 用馬克五號加 1.25X (實際 1.15X) 光學矯正器, 目鏡主要是 Tele Vue 的 3-6mm 變焦與 Vixen 新出的 HR 2.4mm, 最高到 470X, 出瞳徑只剩 0.3mm, 看得到嗎? YES, 沒問題, 某些特徵可清楚呢.

TEC 140 + Mark V (1.25 GPC) + Vixen HR 2.4mm

目視用濾鏡的 "目的", 簡而言之就是 "增加目標的對比", 行星雖然看起來不可能跟天文相片的豐富色彩相比, 不過仍存在些微顏色差異. 比如說紅色調的地形, 反射紅色吸收藍綠色, 如果用紅色濾鏡, 就能更強化紅色, 阻擋且弱化藍綠色, 進而讓這塊地形的對比更強烈, 也就更容易被看到.

市面上彩色濾鏡規格, 很多廠商都用柯達公司以前攝影用的 Wratten 系列彩色濾鏡 "Wratten Number" 為標準. 比如說 Wratten Number 12 是黃色 (Yellow), 透光率 74%, 主要過的光波長 576nm; Wratten Number 80A 則是淺藍色 (Light Blue), 透光率 29%, 主要過的光波長 479nm.


首先是有一陣子沒見面的火星, 現在可亮呢, 不過亮不代表大, 而且沒那麼圓, 我覺得看起來太陽照到那側甚至比另一側亮上不少, 之前正沖時覺得沒那麼明顯.



Mars: Center at around CM 150~160 degree W



這一面的 Albedo features 比較單調, 畫面中心大約在西經 150~160 度左右, 最明顯的暗地形是南半球的 Mare Sirenum, 整體來說仔細看會發現雲或霧很多, 而且北極區變明顯, 標一下地名:


Mars: Center at around CM 150~160 degree W


北極區看起來不小, 除了乾冰以外應該還有較大範圍的雲或霧或霜, 這邊的 "白" 比南極區周遭的白更為雪白. 火星上目視觀測得到的大氣現象, 相對其他行星而言可說是多采多姿, 有各式各樣的雲, 霜, 霧, 冰... 光是雲又有高山雲, 高空卷雲, 塵雲, 晨昏雲, 邊界雲... 也可能把前面講的幾種的 "雲" 拿掉換 "霧" 或其它什麼的, 其實對業餘觀測者而言, 如果要明確的, 一一把定義弄正確絕非簡單的事, 至少在像我這種 "網路知識" 層級的愛好者而言啦.

就實務經驗而言, 我覺得有幾種雲比較容易觀察, 搭配不同顏色濾鏡也會加強, 上圖的標示就有特別用顏色區別了一下. 暗色地形對紅色濾鏡的反應最好, 就算用不同口徑嘗試, 每次套上紅色濾鏡, 就算整體亮度降低, 暗色地形的對比都會被強化.

其次我會很推薦黃色濾鏡, NPC 與 SPC 的白色被凸顯得很清楚, 火星東西向邊緣常常堆著的雲也有加強, 薩爾西斯 (Tharsis) 高原火山區的高山雲也變明顯一些, 不過淺藍色濾鏡在這一方面 (高山雲) 表現更好. 淺藍色有點怪, 乍看之下好像所有的對比都變弱了, 不過看久一些發現火山區的高山雲變明顯許多, 倍率正確的話我幾乎可以把邊界都畫出來. 綠色濾鏡我覺得雞肋雞肋, 沒有差異太大的表現.


土星今年是才剛開始看, 今年春夏天空好忙, 一直沒空好好觀察. 看火星時寧視度還沒那麼好, 等輪到土星後寧視度好得不得了, 要不是月光太亮真想轉回去找火衛, 星圖上看此時正是分很開的時候.

Saturn

就像一開始講的, 卡西尼縫清楚得不得了, 環繞大環一圈像利刃切過般. 外側 A 環比內側的 B 環暗一些, 就算不用濾鏡也認得出 C 環. 盤面基本上分三塊, 最接近被環遮住那邊, 是偏亮的赤道區, 接著它的是相對暗的北熱帶/區, 然後是比北熱帶稍稍亮一些的北溫帶/區, 熱帶或溫帶的 "帶" 與 "區" 分不出來, 頂端是更黑的北極區.

Saturn

紅色濾鏡的確有強化北極區的黑, 不過倍率我猜可能要 5~600 倍以上再搭配絕佳的 seeing 才有機會認出那奇異的六角形. 綠色跟藍色或多或少有讓赤道區對比下更亮, 藍色又比綠色好, 不過綠色可以對熱帶區與溫帶區的細節表現更好. 不管上面哪種濾鏡, 對土星有幫助, 但也有限, 不若對火星那麼明顯. 不過把赤道區與熱帶區那條分界線對比作出來沒問題.


土星真的畫蠻醜的, 前幾天有畫也貼一貼做個記錄好了.



4" 鏡看的解析力沒那麼好, seeing 也差, 所以卡西尼縫看起來很肥, A 環甚至只有在大環的兩端側看到一點點. 上面那張是 5.5" APO 看的, 卡西尼縫很細很銳利.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觀察三裂星雲怎麼裂 -- M20 dark lanes

不用趕進度的觀星真是輕鬆愉快, 剛旅行回來看氣象報告要下好一陣子雨, 沒想到昨天就停了. 木星, 月亮, 火星, 土星, 延著黃道排隊, 綿延接上東南東邊剛爬起來的天蠍尾與茶壺嘴. 月光很亮, 竟擋不住微微夏銀河幽光, 很棒的透明度. 即便如此, 月光下看深空目標還是不智的, 看星星還可以. 剛好雜誌讀到一篇深入分析 M20 三裂星雲細節的文章, 雲氣就算了, 不過核心的 HN 40 雙星... 應該是多星組, 還是很有挑戰性也可為的目標.

S & T 雜誌年初換了總編輯, 幾個月來又有幾個重量級的專欄作家換手, 現在寫 "Going Deep" 專欄的連兩個月都是 Howard Banich... 我不禁要說, 真是個怪咖啊. 他可以觀察/畫 M81/M82 細節, 一畫就四年, 只為了把其旋臂細節認出來, 甚至噴流. 他的 M20 觀察也是令人嘆為觀止, 同樣畫了四年, 甚至把 H II 區域年輕蘊育中的原型恆星 (Young Stella Object) 都一一標出, 太恐怖了.


我們知道所謂的 H II 氫電離區, 天文相片看起來紅紅雲氣的, 大多是恆星誕生發源地. 以我粗淺, 不求甚解的了解, 大部分的星際塵埃與氫氣為主的分子雲, 如果週遭有新星爆炸或其它波動影響, 造成本身重力坍塌, 連鎖反應. 不過 M20 的形成經過不一樣, 它是目前科學家發現唯二的兩團分子雲互相碰撞事件之一. 這兩團分子雲, 一團叫 "2km s^(-1) 雲", 另一團叫 "C 雲", 大概在距今僅 100 萬年前碰撞, 撞擊生出的第一代恆星, 包括目前位在 "三裂" 正中央, 威力巨大的 O7.5 星: HD 164492A, 有些星圖標示 HN40. 超高能量電離附近的氫, 然後激發出紫外線光, 也就是天文相片看見 M20 紅色部分.

先擺上拍深空很厲害的熊天文台主人... 天文台還在嗎? 哈~ 阿炫兄的大作:

熊天文台主人阿炫兄的美作


今天鎖定的目標就是位在紅色發射星雲 H II  區中心的 HN 40 (HD164492), 看到底能拆出幾顆星星? 結果... 超遜, 可能還太早, 高度太低寧視度不佳, 只有兩顆. 其實怪寧視度還不如怪自己沒用功, 因為沒找足夠的資料, 所以一時不知道雜誌小圖裏各星的星等亮度與分開距離, 還一直懷疑是不是弄錯目標, 總之... 失敗, 下次再來.

找星星, 找著找著... 原本沒期待看到的雲氣在眼睛適黑之後越來越清楚, 清楚到一眼就認到 SL 與 EL. 其中 EL 最清楚, 這條暗帶上有兩顆約 10.X 等的亮星, 很好識別. SL 也算清楚, 比較小條, 這兩條暗帶包圍著 HN 40. 至於 WL/NL 那側的雲氣就很弱, 看得似有似無不是很肯定. 雲氣在中央頗明顯, 越向外圍延伸越模糊, 然後就與黑暗融為一體, 分不出確切邊界. 這幾條位在 M20 前景的暗星雲合起來叫 Barnard 85, 也就是 "2km s^(-1) 雲", 它朝著我們而來, 而視線上跟它重疊的 "C 雲" 則是離我們而去, 可是 100 萬年前當它們相撞時, 它們移動的方向可是相反的喔.

相片裏標 TC2 的區域也是很有趣的觀測目標, 雖然我沒看到啦. 大部分在 M20 裏面的分子雲都有一些 "暗核" (Dark Core), 這些暗核底下有年輕蘊育中的原型恆星 (YSO) -- 幾乎都看不到. 不過那個在 SL 底末端的 TC2 是有機會看到的, 黑黑一小塊, 對比反差很低... 這是 Howard Banich 講的, 看得到就表示天況很好. 這只是小菜一碟, Howard Banich 還能看到而且畫出被深埋在繭裏的 TC2, 以秒速 400 公里超高速拋出的噴流 HH399, 你能想像嗎?

我看到的只有皮毛...

Messier 20 H II Region


標上知道的部分名稱:

Messier 20 H II Region


農曆 12 的月光下能看到幾條暗帶已經很興奮了, 這個夏天要好好花時間來觀察. 至於大師, 令人佩服的不是他做觀察與素描的 28 吋巨砲, 而是一個目標竟然可以耐心看 4 年, 真是了不起.

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春季清單收尾迎接初夏 -- NGC 5907, NGC 6503, NGC 6543, NGC 6210, NGC 6633

一度以為今年搞不定的春季清單, 沒想到連續幾個晴夜居然全部畫完, 現在還有空撿夏季清單先冒出頭的目標呢. 春季清單最後三個在北天的天龍座, 其中貓眼星雲幾年前就看過了, 不過當時記錄不多.


尋星的基礎當然就是認星座, 認星座其實不用急, 只要常抬頭看星星對星圖, 看久看多自然印在腦海裏, 有這些古神話人物的想像, 抬頭仰視繁星點點, 覺得無比親切, 有了天空的方向感在深夜就不再畏懼, 哪會想到什麼鬼呀怪的.

春末夏初, 春天主要的星座, 獅子, 大熊, 處女都是頭朝下屁股向上; 天龍跟小熊還是正常的頭上腳下, 長長的龍身彎起一段剛好包住小熊. 龍頭被武仙一腳踩著, 組成龍頭的四顆星有兩顆 2.X 等星, 離織女星不遠, 很好認. 龍身一開始往北朝仙王座方向直下, 然後反折往南向上, 這段主要的龍身有三顆 3 等左右的亮星比較顯眼, 由南向北分別是 3.3 等的天龍 Iota (Edasich), 2.7 等的天龍 Eta, 3.2 等的天龍 Zeta (Aldhibah). 這三顆星連線一側是剛剛的龍頭, 另一側是小熊除尾巴北極星外, 最亮在前胸與前腿的 Beta (2.0 Kochab) 與 Gamma (3.0 Pherkad), 這兩顆星是我常常拿來比對星等亮度的對照星.

講這麼多主要是要提怎麼找今天的目標, 第一個 NGC 5907 就在 3.3 等的天龍 Iota (Edasich) 附近, 其實別名 Spindle Galaxy 的 M102 (NGC 5866) 也在旁邊, 還有一個比較暗的 NGC 5879, 如果有 2 度大小視野就可以一起裝起來, 它們都是 NGC 5866 星系群的成員, 跟 M51 星系群, M101 星群類似, 彼此相距的距離也差不多.


NGC 5097

資料上說 NGC 5097 是 10.3 等, 實際上 78X (Nagler 31mm) 看的確有點吃力, 倍率拉到 120X (XW 20mm) 就好多了, 等眼睛適黑足夠後更多細節跑出來,  大致呈南北向拉長, 明亮長形的核心很顯眼, 比較靠西側, 看起來並不是位在中心. 稍微算一下比例, 南北拉長大致應該是我畫的視野直徑 1 半左右, 實際上看到的比較短一點, 可能光害沒辦法看到很理想的長度, 也可能主鏡移動的焦長略略會變的原因.


另一個星系 NGC 6503 則在天龍前胸, 前面講的那三顆延伸往北看, 也有兩顆亮星分別在龍的左右前爪, 一顆是 3.6 等的天龍 chi 星 (Batentaban borealis), 另一顆比較亮是 3.1 等的天龍 Delta 星 (Altais), 就在天龍 chi 星附近... 天況好就是這麼棒, 裸視 3.6 沒問題的話, 目鏡稍微挪一挪就找到目標.

NGC 6503

NGC 6503 的外觀分類是 Sc, 還好因為角度比較側, 光比較集中, 所以也不難認. 同樣讓眼睛充分適黑後, 120X 左右已經能看出中央比例較大的亮核心, 以及稍微呈現東西向拉長的外型.


天龍座最後一個目標是別名貓眼星雲的 NGC 6543, 離剛剛的 NGC 6503 不遠, 也可以回到 3.2 等的天龍 Zeta (Aldhibah) 出發. 目標好小一顆, 還好會眨眼, 一閃一閃的藍白色幽光, 不過實在很亮, 於是卯起來把倍率拉上去看, 最後還用雙目視看呢.





先來回憶一下以前畫得有多醜好了, 同樣是 8 吋鏡看的喔...




哈~ 有點納悶, 為什麼以前看到的長這麼長啊? 這次用到快 300X 看真的很神奇, 星雲最內好像有條實心小棒很亮, 最外圈有層近似透明的背景, 背景跟寧適度很糟的木星一樣閃閃爍爍的, 中間還有一層像是橢圓形的半透明膠囊, 不斷扭動, 三層加在一起立體感十足, 有點可惜這麼美的一顆貓眼睛沒辦法畫得傳神一點. 貓眼睛夠亮其實很容易認, 我後來嘗試用 55FL 雙望遠鏡搭 Doctor 12.5mm, 才 20X 就認出來了. 不過要有點經驗, 否則很容易把它當作一般的星點.


哇~~ 終於了結掉這恐怖的 51 個目標的春季清單, 隔天就開始找找看夏季清單有哪些昇得夠高的? 有, 武仙座已經快爬到天頂, 先看這邊另一個行星狀星雲 NGC 6210. 這顆更小, 還好也很亮, 位置在武仙的臉上, 如果認得出夾著 M13 那兩顆, 3.5 等的武仙 Eta, 與 2.8 等的武仙 Zeta, 連線延伸就會到武仙拿斧頭那隻手肘很亮那顆 2.8 等的武仙 Beta 星 (Kornephoros)... 如果都很暗的話, 可能就要從遠很多的 2.2 等亮, 北冕 Alpha (Alphecca) 慢慢跳過來了.


NGC 6210 (Planetary Nebula)


NGC 6210 有多小? 拿大家都熟的 M57 當比較好了, 亮度都是 8.8 等. M57 的大小是 1.4 X 1.0 (都是 arcmin), NGC 6210 只有 0.3 X 0.2, 算一下只有 M57 的 23 分之 1, 很小吧? 害我認半天才認出, 同樣帶點綠色, 也有很多行星狀星雲會有的眨眼現象, 同樣把它放到快 300X 看.

高倍下星雲內看起來好像有個實心小點晃來晃去, 外圈是半透明的橢圓, 同樣不斷扭動. 因為那天比較閒, 除了測試 supercharge 送回來的 Bino Vue 外, 也比較了一下宇隆跟 Lumicon 的 O-III 濾鏡, 效果呈兩個不同方向走. 宇隆的 O-III 把核心強化得像過曝一樣, 相較於暗下去的背景, 主體亮得不得了, 相信如果以 "強化" 以便於辨識的目的而言絕對有效. 而 Lumicon 反倒讓主體失色不少, 這不是不好, 因為效果上讓外圈那半透明的橢圓不斷扭動變得更清楚. 我推測如果主鏡夠大隻, Lumicon O-III 可以讓 "細節" 更容易分辨.


最後一個是久違的疏散星團, 在蛇夫座. NGC 6633, 位於被蛇夫抓著那條蛇的尾巴跟牛郎星所在的天鷹翅膀中間. 這個地區不太好找, 因為靠銀河太近了, 星點一大堆.


NGC 6633


然後, 疏散星團畫起來還真慘, 星點太多, 隨便標一標都標超過 100 個星點, 標到頭昏腦脹, 其實下面 2/3 才是 NGC 6633 本尊. 雖然 1745/46 年左右就有人發現, 但以赫歇爾家族來說, 先發現它的是妹妹 卡洛琳喔.

離開目鏡仰望東南方天空, 夏銀河微微閃亮... 繞了一圈再度望回銀河中心, 又是巨輪的一個循環.

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

雙筒 M51, M101

組完松本式的 55FL 雙望遠鏡以後, 原來 15X 56mm Swarovski SLC 差點賣掉, 呼... 還好沒做這種傻事, 那捨得啊. 不過也很可憐的躺在防潮箱好久. 前幾天有晚突然雨過天晴, 天不但晴, 而且還超透明, 怎麼辦? 該用什麼鏡子? 架望遠鏡又怕突然大雨, 西北天邊一直閃電, 地上濕答答有些積水, 裝備袋也不知該擺哪? 此時就是 SLC 出場的大好時機, 也驗證一下剛卸下 Sky & Telescope 專欄作家, 新任 Sky News 雜誌社總編的 Gary Seronik 上個月雙筒專欄, 談到小雙筒看 M101 與 M51 的經驗, 大師用 7X 50mm 還是 8X 30mm 在看呢.

很多人的星系初體驗除了 M31 外, 就是 M81/M82, M65/M66, M51/M101... 回想幾年前剛接觸這個嗜好時, 每個星系都是最高挑戰, 尋遍網路資源, 嘗試各種方法, 總覺得星系之難是所有深空天體之最. 等後來親眼看過, 也畫超過 100 個星系之後, 終於有點頭緒, 星系有大有小, 有圓有扁, 有白有黃, 腦海裡的資料庫可以幫忙在尋找新目標時快速找到過去經驗. 記得很久以前我還曾在觀星會網站上問過 "如何看見 M101 ?", 有人回 "扛 10" DOB 上山就可以" -- 嗯, 100 多個星系素描練習之後, 在平地屋頂上已經可以用 15X 56mm 雙筒清楚的看到 M101 囉.

Messier 101 (not complete) in 15X 56mm binocular


M101 是後面才畫的, 畫一半雲就蓋了, 果然春天陰晴瞬息萬變, 由於描星點都是順時針或逆時針順序的畫, 所以有一大半星點沒畫到. 以自己的經驗, M101 雙筒常常還比較容易找到呢.

隔幾天剛好又是類似機會, 反正這幾天上半夜北斗七星都是高高掛, 改用小 Borg 55FL 松本雙望遠鏡重畫一次, 搭 Doctor UWA 12.5mm, 放大倍率 20X, 實視野 4 度多一點.


Messier 101 at 20X, 4.2 degree FoV

市面上不少 20X 左右, 7~8 公分的雙筒鏡, 之前沒太多體驗, 現在發現此規格也算一種甜蜜點呢. 另外忍不住要讚美 Doctor UWA 這對 84 度的廣角目鏡, 視野內的星空真是清澈立體, 這組上山看銀河一定很過癮.



M51 就更簡單了, 這個 10X 42mm 就很清楚, 不過一定要上腳架, 雙筒上不上腳架的效果是天壤之別.

Messier 51 in 15X 56mm binocular

雙筒倍率不夠, NGC 5195 分不出來, 只能看到一團, 有機會試試看 55FL binoscope 有沒有機會拆出來.



最後再補一個也是前陣子看的火星, 還是第一次用 Mewlon-210 看火星呢.




當時火星差不多快轉到本初子午線位置, 當然是以子午線灣為主角. 大隻的出場果然威力不同, 與阿拉伯海的分界清清楚楚, 而且因為不用再拼倍率而把出瞳弄得小小的, 每個 Albedo feature 的邊緣看起來都變得銳利許多, 還有口徑一大, 連濾鏡都不太需要.

標上知道的地名: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獵犬座兩個不規則星系與其它一些目標觀察 -- NGC 4449/4214, NGC 5005/5033, NGC 5746, NGC 5466

人助天助, 看來今年完成手上這個觀測計劃大有可為. 繼星期六的星系大進擊後, 未來幾天氣象預測也相當樂觀, 不過手腳要快, 梅雨鋒面隨時會到, 錯過就要再等一個月, 等到七月的話就幾乎沒有退路了. 春天目標經過上禮拜的大掃蕩後, 只剩獵犬附近 4 個, 零散在牧夫附近的兩個, 至於天龍座那幾個還能拖.

可能是遇到下沉氣流, 天況出奇好, 裸視到 4 等星都沒問題, 這樣尋星就快多了. 第一個目標選 NGC 4449. 天況好, 尋星甚至可以直接從亮度只有 4.2 的獵犬 Beta (Chara) 出發, 才剛走出門就碰到長在 Chara 門口的繭星系 (Cocoon Galaxy) NGC 4490, 好常碰到, 下次有空再聊, bye~ 走沒幾步就撈到 NGC 4449, 真的是 "撈", 望遠鏡往那方向移過去, 一團奇形怪狀的目標就出現.


NGC 4449 at 78X (Nagler 31mm)

 說 "奇形怪狀" 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邊緣不規則, 大致有點 "東西向" 拉長, 兩端都有比較濃的點, 中間一條也比較濃厚. 這個不規則的矮星系據說不管結構或大小都跟我們銀河旁的不規則的矮星系 -- 大麥哲倫星系 (LMC -- Large Magellanic Cloud) 很類似. 高解析度相片裏會注意到星系中央藍白色條狀的一群年輕恆星, 都不超過 500 萬年喔, 還有看起來大量紅色的 H-II 區域正孕育著新恆星的誕生. 忍不住上高倍些又畫了一張...


NGC 4449 at 121X (XW 20mm)


SQM 量出來有 19.31, 好久沒這麼棒的暗空了. 下個目標也是不規則星系, NGC 4214, 比 NGC 4449 暗一些, 不過也很好找


NGC 4214

78X (Nagler 31mm) 就察覺位置了, 稍微放大點看, 比前面那個 NGC 4449 小, 也沒那麼拉長, 不過表面同樣是散佈不規則亮度, 外緣也是凹凹凸凸. 我覺得 "東西兩端" 有稍微濃厚比較大塊面積, 中央橫貫也有一條比較明顯的. NGC 4214 旁邊有個相互作用的伴侶 UGCS 276, 不過看不到, 只有 18.5 等亮. 科學家推測這兩者本來可能是一對雙星系.


看完兩個不規則星系, 下兩個就是規規矩矩的螺旋或棒旋星系, 而且從亮晶晶的獵犬 Alpha 星,  Cor Caroli 出發, 而且還靠很近, 真好, 買一送一. 先畫比較亮的 NGC 5005.

NGC 5005

NGC 5005 想不到有這麼亮, 我用到快 200X 觀察, 有一大堆細節, 可惜畫不出, 可能要帶放大鏡畫才可以. 不過明亮的核心沒問題, 甚至可以查覺 1~2 條比較明顯的旋臂, 每次看到這種外觀及角度的螺旋或棒旋星系都會想到 M31. 科學家用無線電波觀測說他有個巨大的黑洞, 而且與下個我看的 NGC 5033 之間有微弱重力牽引關係, 不過因為相距還夠遠, 所以也還沒發生誰摧毀誰的事件.


至於 NGC 5033 就暗了些, 決定用 78X 畫畫就好, 一方面是偷懶, 一方面是打算待會把兩個畫一起時, 可以作對比.

NGC 5033


NGC 5033 的細節也不少, 明亮的核心不論, 外緣看起來還有一環圈著, 應該是其中一條旋臂. 我對照相片裏的實際大小計算了一下, 應該還有更外面的旋臂沒看到. 核心這麼亮, 查到的資料說 NGC 5033 屬於所謂的西佛星系 (Seyfert galaxy)... 雖然多少有看了些, 不過這有點專業, 還是不要亂扯好了.


對了, 還要幫兩個合照一下. 來... NGC 5005 跟 NGC 5033, Cheeeeez...

NGC 5005 / NGC 5033




YA... 終於可以從這堆蔓延在大熊, 獵犬, 后髮, 處女座... 的星系苦海中脫離了, 等等... 還有一個屬於處女座的星系 NGC 5746, 位在正義女神 阿斯特莉亞 都快踢到牧夫遙遠的左腳踝上. 好在這顆陌生的 3.7 等星裸視沒問題, 因此當指標星來找 NGC 5746 也很快, 而且目標沒資料上查到的 (Skysafari 寫 10.36 等) 這麼暗, 相反的, 幾乎走到就撈到.


NGC 5746


NGC 5746 的外觀分類是 Sb, 以側邊面對我們, 看起來也有明亮的核心, 不過是長條狀, 外觀呈細長型. 我的觀察是核心比較靠西側, 並不像在中央, 而天文相片看到的也是, 東側有類似 M104 的明顯塵埃暗帶一刀切過. 看資料, 核心大約 2 arcmin 長, 盤面長度約 7 arcmin; 對照一下畫的比例, 差不多呢.


最後一個目標是球狀星團, 呼~ 鬆了一口氣, 總算不是星系, 看到都快吐了. NGC 5466, 位在牧夫腰間, 走走走... 走到目的地, 結果...什麼都沒有.


我知道 NGC 5466 是外觀分類最 "疏" 的 Class 12, 是有心理準備看到像疏散星團模樣的球狀星團, 不過也太不明顯了吧? 整個梅西爾目錄裏的 29 個球狀星團, 最疏的 M55 也只到 Class 11, 真難想像 Class 12 到底有多疏? 觀察球狀星團最厲害的武器就是 "口徑" 與 "倍率", 所以直接上到 200X 試試看, 果然在視野晃動中察覺了一小塊不規則形狀霧霧的區域, 眼睛充分適黑以後開始解開一些星點, 不過星點真的很暗, 看得到的大約都應該超過 13 等, 是那種幾乎不會持續亮著, 偶爾會閃, 像鬼火般的星點 -- 這是我多次在屋頂看 13 等星的心得啊.


NGC 5466

最後是為了想把幾顆較亮的參考星點一起畫下來, 決定用 XW 20mm 的視野大小構圖. WIKI 上說, NGC 5466 被其它天體強大的潮汐力拉扯, 可以想像其恆星成員流逸就像河流般, 被拖得長長一條, 大約有 1.5 度寬, 從牧夫一路延伸到大熊座, 這條星際河流還有個名字呢, 叫 45 度潮汐流 (45 degree tidal stream), 酷吧? 可惜目視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