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巨蛇頭的一組多星系統 beta Serpentis 與 M13, M92

< 梅西爾筆記目錄清單 >

現在回想起來, 三月底到四月中那兩三個晴夜真是奇蹟, 如果當時沒一口氣掃完春天的 M 星系, 極可能就要再等一年, 這段時間的天氣真是太不穩定了. 還好梅西爾旅程已推進到武仙座, 可以暫時鬆口氣, 看過星圖, 就算過端午也還來得及.

天氣一開始並不是很好, 不過也沒時間等了, 隔天還要上班, 所以原先只想試試 FC-100DC 新換的對焦座, 目標則鎖定一組被蛇夫捏著的巨蛇頭上之多星系統 beta Serpentis, 不過接下來雲一直散, 一直散... 最後還能加碼兩個球狀星團, M13 與 M92. 所以平時口袋裏還真要準備些 "星星" 目標, 以備天況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可以解解饞.

這組多星目標是 6 月份 S&T 雜誌 Sue French 介紹的

撐不到兩個月, 最後還是把對焦座換成羽毛了
Takahashi FC-100DC with Feather touch FTF2025BCR


巨蛇的 beta 星 (A) 3.7 等, 伴星 B 10 等, 雖然不像天狼星這麼誇張, 而且 31" 也分得很開啦, 不過還是要仔細辨識, 因為 B 完全浸泡在 A 的光輝下. 我用 4" 鏡拆得出來, 相信應該不至於太難... 講到這, 還是忍不住要再誇一下羽毛對焦座的精度, 手感真是好, 又精準.

A 很明顯是牛奶白色, 不是閃亮那種, 而是帶點濃郁感覺的白. 相較之下 B 就有 "一點點" 橘紅, 至少不是純白. C 其實比 B 還暗一等, 不過看起來 B 真是太弱了, 所以視覺感受上 C 似乎亮一些. C 距離系統的重力核心很遠, 科學家推測至少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 9500 倍遠, 繞一圈系統核心可能要 50 萬年. D 又更遠了, 遠到直至 2011 年才有科學家證明是 beta Serpentis 系統中的一員, 目測下 A 與 D 分開達 27.4'... 快是一個滿月寬度, 夠分開吧? 距離的話, 大約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 80000 倍遠, 繞一圈系統核心可能要到 100 萬年, 真是難以想像的久啊. D 也是一組密接雙星, 應該是拆得開啦, 不過昨晚忘了要找 D, 所以素描裏的 D 是事後查星圖標上去的.






轉向北天找 M13, 雲還沒散盡. 一時間也認不出之前熟悉的武仙那個 "倒 K", 怎麼辦呢? 看起來織女星比較近, 可以當出發點, 所以就用電子星圖硬推了. 一方面 FC-100 搭 XW 40 已達 3.8 度視野, 二來也覺得 6X30 尋星鏡食之無味雞肋雞肋, 所以這把鏡子只用 RDF, 其實如果有夠水準的電子星圖, 用這樣尋星也是夠啦.




之前總是想用大鏡子好好畫這個天王級的球狀星團,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最後還是落在小鏡子的手上. 口徑不夠, 就拼命拉高倍率, 最後是用 148X (XW 5mm) 畫背景, 211X (XW 3.5mm) 畫細節. 先畫星團外圍的星點, 然後盡可能標識準星團內可以分解開的星點, 其實難度不小, 因為如果曾經仔細盯過球狀星團看很久的人就會知道, 那些 11 等以上的星點常常是 "閃爍" 的, 像螢火蟲般一閃一閃, 再加上數量多的話根本很難認出哪一點是哪一點, 越畫越沒耐心, 最後就亂點一通, 只能大致把比較亮的區域點多一些, 比較暗的區域點少一些. 不過 M13 外圍比較鬆散, 因此不規則的外緣辨別起來不太難, 至於大口徑可以觀察到星團內部比較少星的四個區域, 傳說中的螺旋槳... 沒看到.


Messier 13


梅西爾之旅走到初夏已越來越往銀河中心看回去, 因此分佈在圍繞銀河核心銀暈上的球狀星團也越來越多, 整個梅西爾目錄除了佔 42 個的 "星系" 為最多以外, 第二多的就是占 29 個的球狀星團.

球狀星團的分類法最常見的就是以密度區分的 "夏普力-索耶集中度分類法" (Shapley-Sawyer Concentration Class), 從 Class 1 到 12, 數字越小越密, M13 分類是 Class 5, 而 M92 是 Class 4.


Messier 92


M 92 很亮很好找, 可惜身旁有個超級巨星 M13 搶去大部分丰采. M92 外圍也有些零星星點, 四吋鏡就能拆開, 不過相較剛剛的 M13 就差很多了. 整體顏色比 M13 白, 也沒錯, M92 比較年輕. 還有個很有趣的話題... 依 M92 的軌道推算, 大約 12000 年前它曾是我們的北極 "星團" 喔, 而且大約再過 14000 年, M92 又會再度成為我們的北極 "星".

Takahashi FC-100DC, DiscMounts DM4, Avalon T-Pod T-90

 

4 則留言:

  1. 請問Tak的焦座有甚麼不滿意嗎? ;-)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主要是我自己需求的問題, 如果依照高橋原廠配置, 一切都不會有問題. 這組小對焦座 (FS60-CB, FC-76DC. FC-100DC... ) 無法使用 2" 規格的器材, 塞不進去. 另外就是對焦座行程很短, 如果你的目鏡是美日混合雜牌軍, 有很長焦也有很短焦的, 那麼就沒辦法都對得到焦了, 更別說我還要用雙目視了. 否則它的對焦座很粗壯也滑順, 不錯.

      刪除
  2. 了解了解
    感謝分享. 我也有在考慮把FSQ-85的焦座換成FT...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對 FT 2" 對焦座唯一不滿的是沒有預留 "尋星鏡座孔", 如果要裝尋星鏡就很傷腦筋... 這次我是狠了心把夾在對焦座與鏡筒間的轉接環鑽了個帶牙的孔, 否則就要用telrad 或rigel 那種貼雙面膠的方式.

      FT 3" 以上的就有留孔了, 老美是不是認為 4" 以下 (會裝 2" 對焦座) 的鏡子都不需要 finder? 4" 以下都算 finder scope? 哈~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