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星系接龍 -- M58, M89, M90, M87, M86, M84, M99, M98, M100

雖然漏了 M88 與 M91, 但是... YA... 終於沒讓今年三月掛蛋. 尋星過程記在上一篇, 這篇依序做個簡單的觀測記錄.

連續畫了 9 個目標真是累啊... 累? 1781 年的三月 18 號梅西爾先生操作著相對於現代遜到爆的望遠鏡巡天, 正好也巡到這區, 一個晚上他 "新發現" 了 8 個星系與 1 個球狀星團共 9 個新目標, 這是他成果最豐碩的一天了, 依序編號為: M84, M85, M86, M87, M88, M89, M90, M91, M92, 並且做完觀測記錄. 相較起來, 拿著現代科技與工藝的先進設備, 踏著前人記錄好的星圖資料, 這樣還喊累實在太慚愧了.

M58 是梅西爾先生當年跟著 M59, M60 一起發現的. 也沒錯, 這三個是應該歸成同一組, 不過把 M58 跟 M89 與 M90 歸一組也蠻順眼的.

Messier 58/89/90


上次初找 M60/M59 時沒順便畫下 M58 就扼腕不已, 不過沒關係, 今天用它當開路先鋒. 梅西爾清單裏有四個跟我們銀河系同類的棒旋星系 (barred spiral galaxies), 另外三個也都不好認, M95, M109, M91 (中文 WIKI 把 M83 與 M77 也歸成棒旋星系有點奇怪).

Messier 58

140X 放大下核心相當明顯, 雖然看不出 "棒" 的形狀, 不過仔細看會發現外圍雲氣深淺不一, 甚至有種不規則狀的錯覺. 視覺大小跟 M59 差不多, 比 M60 小.

畫完 M58, 順路往目鏡視野上方尋找 M89/M90 .
M89 算明顯, 走到附近就看到一小團雲氣... 為什麼用 "雲氣" 來形容星系? 因為想破頭也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詞啊.

Messier 89

M89 是 E0 的橢圓星系, 既然是 "0", 當然圓得不得了, 一點都不橢, 而且表面色澤平均. 我是分得出核心啦, 不過不是尖亮於一點那種, 而是面積稍大的一塊圓. 我看資料, M89 的無線電波很弱, 天文相片可以發現存在一條像噴流般的東西, 科學家推測可能是一個較小的星系太過靠近 M89, 然後被強大的潮汐引力撕碎之結果.

接下來的 M90 花了點工夫才認出, 主要因為前幾個... 走到 M58 前也是先經過 M60 與 M59... 都是圓鼓鼓的, 突然來個細長形狀, 一時腦筋還轉不過來.

Messier 90

事後對資料時才發現, M90 上方那一小團是快 14 等的 IC 3583, 怎麼可能? 對, 沒錯, 的確是誤打誤撞... 圍繞 IC 3583 那三顆星沒問題, 星圖上也有, 觀察的時候就覺得這幾顆星看起來胖胖的, 不太像那種亮度該有的大小. 盯久之後覺得有點薄霧參雜其中, 於是就先畫下來再說, 實際上沒素描上表達的那麼亮就是了, 而且也很可能是錯覺, 因為理論上看不到這麼暗的雲氣呀?

M90 是 Sb 的螺旋星系, 面對我們的角度... 我猜有點像 M31, 核心看起來不明顯, 外圍有不知是星點還是雲氣團的東西連接著. 因為是 "b" 嘛, 所以旋臂也不明顯, 科學家還發現其質量很低, 而且沒有什麼恆星誕生的樣子. M90 似乎是正脫離室女座星系團的引力場離去中, 經過觀察與計算, 還可能是高速的正對著我們銀河系而來... 其實是 "第二" 高速, 最高速的是晚一點會提到的 M86.


畫完 M89/M90 這組, 接下來的走法要做個抉擇了, 該往 M87 那邊? 還是 M91/M88 那邊? 因為 M87 比較近, 所以當時決定移往 M87.

Messier 87

看了老半天暗摸摸的星系之後, M87 的出現簡直有如巨星登場, 又大又亮... ㄜ, 當然是 "相對" 啦. 因為夠亮, 所以也不用客氣用到快 200X 觀察. 沒有尖銳明亮的核心, 不過可以觀察到從中心區漸層往外暗的形貌.

M87 算 E0 或 E1, 所以也是圓滾滾, 而且形如其實, 表裏一致. 不僅外表壯觀, 事實上也是個質量重且擁有超多恆星的星系, 除了強烈的無線電波與推測具有極大黑洞聞名以外, M87 另有兩件令人注目的事跡. 一件是 M87 有條明顯的噴流, 另一件是擁有非常多的球狀星團, 有多少? 我們的銀河系大概 150~200 個, 而 M87 少說也有好幾千, 現代的研究發現甚至有 15000 ~ 20000 個呢. 我在 SEDS 上看見一張近照, 密佈可見的球狀星團點綴其間, 真是太驚人了.

畫完 M87 其實也可以轉彎到 M88/M91, 不過就是忘了呀. 因此下個目的地是 M84 與 M86. 朝 M84/86 方向望去, 隱隱約約閃爍著一堆目標, 我知道那是馬卡良鍊, 有點擔心會迷失在星系堆裏... 不過應該還好, 星系那可能都這麼亮? 等目鏡移近, 兩團小棉花同時出現, 傻眼... 哪個是哪個啊?

Messier 84 / Messier 86

為求謹慎, 對星點對了好一會... 一個較小一個較大, 小的稍稍亮一點, 核心也明顯一點, 應該是 M84.

Messier 84

M84 也是圓圓沒核心, 表面色澤看起來頗為平均, 分類上有分成橢圓星系 E1 的, 也有一說是正面對著我們沒有旋臂的螺旋星系 S0, "0" 的 S 好像也叫作透鏡星系, 無線電波相片可以看見兩條噴流... 又是噴流? 今天怎麼這多噴流? 所以科學家推測 M84 也有個不小的黑洞. 我看 SEDS 的資料說 M84 比 M86 暗一點, 會嗎? 我怎麼看都覺得 M84 比較明顯, 都可以用到快 200X 做觀察了呢. M86 大小是 7.5X5.5; M84 是 5X5, 比較小, 應該沒看錯.


Messier 86

M86 雖然比 M84 暗一點, 不過也算好認, 看起來比較橢圓, 核心依舊不明顯. 分類上是 E3, 跟 M84 一樣, 也有可能是螺旋星系的 S0, 透鏡星系. 實際上兩個星系外圍有可能重疊, 不過由於 M86 超高速的移動, 而且是衝著我們來, 不免讓科學家懷疑其實它並非室女座星系中的一員, 而是位處於視覺上的前景. M86 與 M84 附近有不少細長的星系, 很多相片都會取個微笑臉的構圖, 有點有趣也有點詭異.

搞定這兩個之後就邁向昨晚最後一組 M99/M98/M100 啦, 首先是 M99, 淡淡的月光下甚至比前面那個 M90 難辨識.

Messier 99

M99 是正宗螺旋星系 Sc, "c" 的話核心已不怎麼明顯, 反而旋臂分比較開, 相對整體而言也比較明顯... 這就是最討厭的啦, 以目前我少少的經驗裏, 核心夠亮才好找, 像這種中央暗的真的有夠難認. 不過一旦看得夠久, 細節就會逐漸浮現, 也因此其細節會更加細緻有特色. 我的觀察是星系外圍部分的濃淡差異比較多, 如果事先已經知道它是 Sc, 應該很快就會聯想到旋臂.

轉向 M98 時, 心頓時涼了一半, 因為看半天都看不到, 難道... 今晚就要停在這裏嗎? 還好幾次更換目鏡與移動視野的對比下, averted vision 先確認了這條細長的目標, 等到眼睛再度適黑完成, 已經可以直視察覺了, 細條的雲氣也變得胖一點, 甚至核心也略略出現.

Messier 98

M98 是螺旋星系 Sb, 核心比 M99 稍稍明顯, 盤側對著我們.

最後一個目標是 M100, 看到這裏都快累死了,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自己太趕了, 其實如果能夠每個目標中間休息一下會比較好, 不過接龍目標就是這樣, 一旦啟動就停不下來, 我可不想每次都要從東次將出發重來一次.


Messier 100

可能因為剛剛 M98 看得要死不活, 現在找 M100 倒是容易不少, 但也是不明顯啦. 同樣的... 盯得夠久, 核心甚至旋臂都會慢慢浮現. 天文相片裏的 M100 相當完整美麗, 昨晚我能查覺到圓盤外圍不規則的明暗區, 我知道是旋臂, 但看起來說不上是旋臂, 充其量只是 "形狀與顏色的不規則" 那種程度而已.

4 則留言:

  1. 18.6 六吋就看得到了啊? cool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問題呢, 不過看到 M99/98/100 時再測一下 SQM 就有到 19.11, 當時月亮還沒全下山. 另外我覺得看星系也要累積經驗值, 兩年前能看到 M65/66 都要偷笑了, 看很多次以後, 現在就變得容易, 甚至可以拿它們當作天況的指標, 熱身實就先瞄瞄這兩個, 如果不難看到, 那麼跑這一段接龍應該就大有機會啦.

      刪除
  2. 請問當初你有沒有想過用大型雙筒望遠鏡來進行目視?例如http://www.teleskop-express.de/shop/product_info.php/info/p6587_APM-100mm-45--ED-APO-Fernglas-fuer-1-25--Wechselokulare---mit-27fach-Okularpaar.html
    本身也可以搭配不同目鏡,來提供不同倍率?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手上設備已經很夠了, 所以沒想到大雙筒. 大雙筒功能比較有限... 比如說難以用 “高倍” 做行星月面的細節觀察. 除了方便以外, 我主要利用到雙筒都是因為需要做大視野, 大出瞳 (ex. 4 度以上); 其他需求我會用雙目視裝置.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