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2011-9-7 星野觀察的好朋友 -- 大雙筒

景德的業務美眉跟我說他們那隻70X22 ED等級的大雙筒停產了,庫房剩一支QC檢查到鏡頭有油墨汙染到的,我要的話便宜便宜賣我. 唉...真是一句刺中我心...

原因是長焦的RC鏡雖然銳利且可以隨便ㄍㄧㄣ到300倍, 但是就算用72度40mm的目鏡配下來, TFOV就2度, 約4個月亮大小. 是不小啦, 但是配起當時短焦的Mag 90, 有5點多度耶, 尋星鏡根本可以丟到九霄雲外. 我。不。想。要。尋。星。鏡。。。所以, 轉帳, 回信, 打電話確認, 順便多買一支三腳架...

第二天東西就寄到了,


今晚開光, 真棒!! 哪裡有油墨? 這家公司標準真高, 下次就算聽到黏到便便我都敢買...
快中秋了, 看月亮最美, 倍率剛剛好, 木星ok, 4顆衛星清清楚楚, 南北2條斑紋也ok, 因為月光太亮了,沒什麼好看...M31 ok, 天鵝那個增輦道七雙星ok, M57? 不ok, 等朔月時再來看. 最重要的是...好輕喔, 不用再大包小包氣喘吁吁爬上爬下了, 真是游擊戰的良伴. 收工...睡覺去.

對了, 3腳架也很讚. 真是台灣之光, 在這個全部光學廠出走到大陸生產的年代, 我依然挺MIT啦, 不管是GSO 的 RC, 景德的大雙筒, 目鏡...品質不輸美日傳統大廠, 隨便拿一支大陸貨比一下就知道.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我想遇見你的人生


妳生命的一部分,自己來不及記憶的部分,
可以保留在我這裡,不會消失,不會遺落。

-- 楊照新書: 我想遇見你的人生

2011-9-4 M27 啞鈴星雲

借用一下 WIKI 的相片.

這兩天吹一些北風, 沒有雲可是有一些靄, 不過這樣已經足以引誘我爬上屋頂了. 星期五,六測試過新玩具GSO RC6,星期天晚上可見度最差,不過今晚該由王者 10吋DOB 上場了 ,下午用新方法調過光軸,不知效果如何?

今天有作一些準備,把今晚的目標先寫下來,標上星圖頁碼。先從M31熱身, 現在找這個星系完全沒問題,一年前還找不太到呢。M110很清楚,不過辨認M32一直有問題,明知道就在視線內,就是辨識不出來,等以後有機會上山再說吧。仙女跟飛馬周邊的星體等一下會更高,不急,先來追一下Lyrae, Aquila, 西邊開始靄氣越來越重了...

(3 年後 --2014-- 再看... 笨蛋, M32 跟 M110 弄錯了啦, 哈~)

M57 OK, 這個行星狀星雲已經是老朋友了,試試看M56,看圖之後設定的找法是: 以夾M57的 β 與 γ 為準延伸朝向天鵝(Cygni)的頭 β 星前進, 找到了,不過很暗,是一個很鬆散的球狀星團,中心恆星亮度13等,大家擠在一起勉強看得見,換了高倍目鏡還是解不開,沒啥好看,純粹為找而找到罷了。

下一步,M71與M27。目標星應該是天箭座(Sagitta),這個暗暗的星座跟海豚座位於Aquila(天鷹座,牛郎星那個)旁邊,本來就不亮,加上靄氣,只能約略看得到Sagitta的 δ 與 γ,用7x50雙筒可以辨識,紅點先對到差不多位置,夾在中間果然有一個超不明顯的星體,看起來像星雲,所以我也不確定是不是M71 (M71是球狀星團),反覆去對星圖,對不出所以然,從背景看還是有可能是M27呀? 先假設他是M71好了,往Cygus頭下來那一顆 n 星走去,走一小步停一下周圍找一找,再往前一小步停一下周圍找一找...就這樣,Bingo!! M27 出現,清楚的行星狀星雲特徵(跟M57一樣),淡藍偏紫,一眼就認得出來的啞鈴形狀,真是太好認了。

然後找M2, 飛馬頭往水瓶之間的一堆星體,不過南邊靄氣太重,所以只找M2,不難找,由飛馬頭往水瓶 β 星走,不一會就找到了,跟馬頭附近另一顆M15差不多,也沒很好看,至少沒M3,M13這麼壯觀就是啦,就算M4,M80也比他好看。

回頭找前兩天槓龜的M33,三角座 α 與仙女 β 之間靠三角座 α,1/3稍往上(南)...結果,槓龜again. 改天再戰吧...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小一新生



一年丁班, 哈哈, 跟我35年前一樣, 我也是一年丁班耶!!

彭罐罐跟她同班, 所以她也很高興. 不過彭罐罐有一個強勁的對手了, 那就是超賴皮的黃停停, 他雖然分到戊班, 而且在二樓 (甲乙丙丁都在一樓), 但是每節下課都跑下來等好寶寶...

好寶寶為什麼都跟男生玩呢? 我推測是現在小孩整天看電視打電動, 所以大部分女生玩的遊戲都跟電視有關, 好寶寶哪會知道"萌學園"有哪些角色? 所以只好跟整天跑來跑去的男生玩....

不過好寶寶很高興老師派她擔任營養午餐打菜的工作, 因為這樣就可以選自己想吃的菜, 不用像綿羊班時被強迫吃紅蘿蔔跟洋蔥...還有大腸麵線咧.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買了一隻 GSO 6" RC

觀星會有位前輩買了我的小白, bye-bye, 只有一點想念它, 因為我也不攝影, 擺在我家真是浪費, 應該讓有志涉獵天文攝影的人好好發揮它的功能. 至於只想用眼睛看的我, 還是忍不住找找大一點口徑的東西. 這就有一點猶豫...我已經有10吋的大砲, 再拿小槍就沒有味道了. 所以我想, 如果要有另一支鏡子, 那一定是為了互補. 10吋Dob重, 所以另一支要輕便; 10吋Dob 短焦看深空, 另一支就選長焦來看月亮行星, 不過月亮行星看久了也無聊, 不看深空可能沒多久就看電視了. 所以口徑也不能太小, 想來想去就只有折反鏡, 問題時當年對折反鏡的印象實在太差...插曲是...差一點就要買72mm APO 折射加相機腳架來成全我輕便的想法了, 最後還是抵擋不住RC鏡的廣告, 跟上宸買了這隻 6 吋RC. 還沒正式開過光, 就先貼貼相片好了.
清了一格書架來放, 反射鏡, 要直的放
與AZT 指揮艇組合

Vixen Type 鳩尾板, 剛好合腳架雲台版
不顧老闆勸阻, 用自攻螺絲慢慢鑽了一個洞鎖紅外線瞄準器, 一邊看王建民對紅人投一場好球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2011-8-25 不同目標有不同最佳倍率

我賣了小白, 無緣的 90mm ED 折射鏡, 不攝影的人還是找大口徑吧. 所以...馬上入手GSO 的 RC 鏡(6吋), 主鏡號稱BK7石英玻璃. 就因此, 加上颱風前下沉氣流(4等星目視沒問題), 就決定拚爆肝了.

先交代一下RC-6, 由於未來還是要走2吋系統, 所以配了 25mm的延焦管, 但是2吋天頂鏡借Meg 90的買家了, 所以硬著頭皮用1.25吋的天頂鏡, 事實上只有20mm目鏡勉強對得到焦. 1370mm焦長, f9的設計果然比短焦系統暗啊, 星點銳利度是RC專長, 可是無敵鐵金剛還沒組合完成所以還看不出, 但大略看起來, 目視應該會比 90mm f6的小折優, 希望囉...但是出了一點小狀況, 由於AZ4是傾斜45度固定的設計, RC鳩尾版固定後, 尋星鏡座居然跑到下面? @#$%&@#, 明天拿去給上宸調囉.

收起RC, 扛起大桶子搖搖晃晃爬上屋頂, 開始工作了.
第一個目標: M31, 仙女座星系, 這是我第一個看過的銀河外星系, 對她是充滿感情啊. 只不過上次看是130mm的小DOB, 今天可是用250mm的大DOB, 其實上個月也有機會, 結果桶內溫度與外面差太多, 等溫度平衡雲又上來了, 殘念. 今晚可就大飽眼福, 2吋40mm目鏡(30X, TFOV 約 2.4度) 超讚, 立體感十足, 就像搭太空船看的感覺, 由於夠亮, 所以整個星系很立體, 有深有淺有遠有近. 換1.25吋20mm (60X, TFOV 1.2度) 也很棒, 倍率拉大後星系中間一些亮星也跑出來, 還是很有立體感, 像太空船又開近一些, 不過還是2吋40mm那隻的立體感最好. 12.5mm (96X), 出現更多細節, 可是"美感"就失去一些, 9mm(133X) 也是, 但是上到6mm(200X)以上就不美了. M31旁邊的M110 小星系是以前看不到的, 這次看得很清楚, 133X與200X最佳.

第二個想看的是很多書說最美的疏散星團M11(野鴨星團),  位置應該不難找, 天鷹座下方, 接到盾牌座(一個超暗的星座), 右邊有蛇夫座抱著那隻大蛇的尾巴做辨識. 自從有了那個40mm的2吋目鏡後, 找目標真的容易許多. 小倍率看起來霧霧的, 像是球狀星團, 倍率上上去之後, 密密麻麻的星點就出現了, 疏散星團可以上到300倍都OK, 不過...不美, (12.5mm)96X~ (9mm)133X最美. 最近反而愛看疏散星團, 因為比較有pattern感, 不像球狀星團千篇一律. 說到球狀星團, 就看一下飛馬頭延昇下來的M15, 不大, 200X後星點解出來密密麻麻. 後來才知道, 再往前走一點, Garradd C/2009PI 彗星就在那裏呀, 呀, 呀....居然沒去看, 下次好天氣不知要等幾時?

其他, M57 (12.5mm)96X~ (9mm)133X最美, 倍率再上可能因為水氣重變不清楚. 木星也是, 不知是水氣還是大氣擾動? 織女珈瑪雙星也是, 254mm居然沒有任何目鏡解得開, 90mm的小白133倍就清清楚楚耶. 由於南方天氣好, 什麼鬼星座都看的到, 鯨魚座, 南魚座, 天鶴座...南魚的北落師門, 天鶴有兩顆亮星...這些南半球的星星...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2011-6-23 WO SWAN 2吋 40mm 目鏡

因為一直搞不定尋星鏡的障礙, 那天拿著紙筆算著算著...靠, 如果搞一個40mm兩吋目鏡, AFOV 72度, 搭那隻558mm焦長的鏡子, TFOV 有5.2度耶, 那我哪需要什麼鬼尋星鏡? 雷射紅點對得差不多就可以開始找目標, 簡直跟用雙筒找星星差不多嘛!

所以...又花錢了, 除了40mm兩吋目鏡外一咬牙也買了2吋的天頂鏡. 相片改天補...

趁著颱風前清澈的夜空, 盡管前兩天熬夜玩新玩具ipad2, 盡管第二天(6/24)一早要出發去花蓮, 帶著還沒開光過的 AZ4, 還有燒燒的2吋系統上屋頂了.



先講缺點, 景德的東西有夠重, 全部組合起來我猜應該有7公斤, AZ4載得勉勉強強, 也許是AZ4遜吧? 我要把控制垂直的旋鈕旋的很死才吃得住整體重量. AZ4就是有腳的杜普生系統嘛, 優點跟杜普生一樣, 缺點也一樣, 定位完會略略自然下垂, 跟剛工作完的身體某部位差不多.

優點就多了, 找DSO真是太......太容易了, 5.2度, 可以同時把心宿一, 心宿二塞進同一視野, 找M4, M80就很容易(其實這兩個本來也不難找啦); 蠍子尾巴邊的 M6, M7 也"幾乎"在同一視野, 而且, 用這種倍率看M7 真的好美(25mm約22倍最美). 看M8, M20 也很讚...也看了天琴座的Ɛ "雙"雙星(4mm約133倍)ok, 這是10吋牛頓竟搞不定的...上到高倍才發現其實水氣還蠻重的. M57 用13倍比較難認, 要不是本來就知道在那裏還不太容易分, 此時就覺得10吋的大鏡子看深空還是比較爽啊...

夏夜銀河真的好美, 從蠍子尾巴, 射手, 天鷹...一直延伸到天鵝尾巴...一整個美. 而且我家屋頂還能看見銀河, 好感動啊...

熱愛魔術方塊

逞強不願意給爸爸教, 沒想到前天就自己轉出一面了! 但是展示給別人看時會失敗, 然後又偷偷生氣...不過到昨天已經非常熟練了. 昨天有去參加2266聚會, 還表演給阿姨們看, 大家嘖嘖稱奇, 自己也很高興, 爸爸回家後繼續不斷表演...昨天德舜叔叔回來, 禮物是Toy3的LEGO, 但是忘了買Sees的棒棒糖, 只買了一隻火雞口味的棒棒糖應付了事, 不過她還是蠻高興的, 小孩真好騙...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2011-5-10 Log (M51 and NGC5195)

其實應該很好找才對, 位置大約在大熊尾巴最後一顆星附近, 不知道反覆查多少次星圖了...
會先看見一顆4.6和一顆6.4的目標,
以4.6那顆(24號)為三角形頂點另一邊會是一顆6等的目標,
亮度可以跟4.6旁邊那顆做比較來確認,
然後6等那顆星旁邊就可以看見手牽手的兩個星系了.
想想看...兩個銀河系連在一起耶, 由於面對著我們, 所以可以看見整個漩渦狀的盤面.
每次看見一個星系, 我就會覺得是看見另一個宇宙...
回到現實, 星圖都快會背了, 我還用鉛筆素描一張路徑圖, 別人的觀測資料也說這是一個蠻好找的DSO, 可是....從來沒有成功過, 連昨天這麼讚的夜空都沒看見...想到這, 突然看見一個橘色的流星以超慢的速度滑過西北邊的天空, 這種慢速流星真的很漂亮.
對了半天, 我很肯定位置沒錯, 所以花了比較多時間仔細觀察,
講到觀察, 專家講要用"眼角膜的邊邊去看" 哈哈哈...太詭異了, 據說眼角膜的邊邊看會多多看1~1.5等的東西. 技術上來說就是不要看中間, 邊邊看一陣子後再移到視野中間...不過這次我還真的用這種方法看見了, 兩個隱隱約約的小漩渦, 其實分不太出大小, 但是很明確看得見. 蠻高興的, 但是經過昨夜的摧殘, 今天又熬夜, 實在是太累了...收工前再看一次, 沒有問題. 下樓後累到快吐了, 唉...歲月不饒人啊...

2011-5-9 球狀星團放大來看

今晚的夜空好得令人興奮不已, 也許是颱風邊緣的氣流淨空了水氣嗎? 好到可以微微看見銀河呢!

作業程序是這樣的, 先用雙筒掃描天空, 稍稍辨識今天的目標, 心中擬定一下作業順序, 即將西下的目標先找. 重要的是瞳孔須要先適應黑暗, 等瞳孔開到最大再移到望遠鏡.
第一個目標是盤面正對著地球的M51, 位置在大熊尾巴附近. 雖然我事先已經畫了一張草圖, 不過仍然一直找不到, 甚至自己畫的pattern都對不到. 這裡出現2個難題, 第一. 望遠鏡的手動移動無法跟心裡想的方向一致...天啊, 我還常常跟6歲的好寶寶說...你這個年紀眼手協調還沒成熟沒關係多練習...結果自己40出頭也是一樣. 第二, 6X30尋星鏡真是廢物一支...只比肉眼好沒多少. 最後, 放棄了...

掃興的把紅點雷射移到M81,82大約的位置想說隨便掃一掃好了, 沒想到眼睛才一湊近M81, M82就出現在眼前, 果然, 好的夜空勝過一切, 之前找得要死找不到, 沒想到這樣隨便一擺就賓果了.
接下來看M104, 其實剛剛雙筒就模模糊糊看見了. 烏鴉座往處女座移動, 沒費多少功夫就找到這個中間有一道黑影像漢堡被切兩半的星系.

剩下時間全都看球狀星團, M3因為附近沒什麼亮星指引所以花比較多時間, M13在武仙座, 久沒看到武仙還花了一些工夫才找到那代表性的倒K型, 天蠍整隻浮出來了, 所以心宿二附近的M4當然不能錯過囉, 意外的插曲是一開始對錯星居然看見M80, 幾個球狀星團都上到300倍來看, 密密麻麻的星點看到都捨不得離去.

當然今晚最驚艷的就是...M57...40倍一對就發現了, 不同於銳利的星點, 一個柔和的圓圈圈. 加到133倍最美了, 紫色的環...夏天時再弄給好寶寶看, 希望到時她還有興趣.
下樓後又是半夜1點多...唉明天還要上班....

2011-4-19 第一次找到 M81

唉...器材也有了, 方法也看了不少, 為什麼找不到像M81這種簡單的DSO呢?
我歸納成幾個原因:
1. seeing 太差, 看這種暗得要死的東西必須上山.
2. 附近沒亮星當路標, 離指標星太遠不好找, 就像"101大樓右手邊第二間" -- 這樣很好找; "101大樓右手邊約一公里" -- 這樣我找得到才有鬼.
3. 不會用尋星鏡, 有待磨練. 平常都用紅點雷射用慣了, 找一等星還可以啦.
4. 看這種反向的東西實在痛苦, 像我這種大路癡, 走沒兩步就空間大迷失了...

但是...身為有志投身天文之路的中年人, 必須好好分析失敗原因, 找出因應之道, 不能隨隨便便就放棄...ㄜ..其實是 ...怎麼對得起那些器材, 都是新台幣換的耶...
因此定下心來, 擬定新策略:
1. 先以雙筒跟著星圖走一遍導引, 然後好好觀察附近空域星星分布pattern, 記起來 (這個最難, 因為相似的pattern太多了, 比如三角形...等看見9等星以上時, 三角形多得不得了...), 這樣迷路了才不會迷到山窮水盡.
2. 再以尋星鏡走一遍以熟悉相反的世界.
3. ...其實沒有了, 想不到, 走一步算一步.

今天天空清澈無比, 可是月光也是閃亮無比, 我還搬了一張椅子準備長期抗戰. 還是用那隻Skywatcher的 10吋 DOB, 所以中年人又分兩次扛著各10幾公斤的裝備爬上屋頂, 不過爬也是會進步的, 越爬越順, 而且要倒爬, 這樣才不會再發生尋星鏡之類的配件不小心卡撞南方松棚架墜毀的慘劇. 還有一袋目鏡, 轉接環, 手電筒, 星圖書, ipod touch, 雙筒鏡....不帶水是因為怕在上面混太久, 到時有爆肝的危機.

一切就緒後開始用雙筒走星圖, 走得蠻順的, 畢竟是正向的嘛. 反覆對了幾次星圖, 走到大熊座的23號星ok, 用旁邊兩顆略暗的星形成三角形來驗證ok, 往上(北)走一些, 細細的三角形出現了, 這可是重要地標, 往左走一點, 24號星形成的一排鏈狀出現了, 再往左看有一顆(其實有3顆)相對亮的星, 夾在中央的就是目標了, 不過雙筒當然看不到, 它只是來探路的.

接下來DOB出場了, 尋星鏡先校正一下, 那隻skywatcher的紅點實在有夠爛, 看在它便宜的份上將就將就, 而且假以時日變成尋星鏡達人時, 就可以拆它下來當...會議簡報筆好了, 超酷的. 用尋星鏡走剛剛的路, 不過相反視野真的很痛苦, 常常要眼睛離開目鏡看看天空再想一下再走. 不管如何, 走得也差不多了, 定位, 換DOB看...將將。將。將...M81就如計畫般的找到了, 螺旋星系, 當然看不到旋臂啦, 就像白紙滴到水一樣...可以想像多難發現嗎? M82...看不到, NGC3077也看不到...沒關係, 至少又多獵捕到一隻梅西爾了. Happy!!




2011-2-9 新買 WO Megrez 90 看雙星記

對, 新玩具入手了. 景德 90mm 兩片式的, 號稱 APO, FLP 53, 焦聚只有 558mm, F 6.2, 120MM 大折呢? 上網拍囉.


剛開始並不太順利, 因為鳩尾板上固定筒箍的間距比APO主鏡筒長, 所以只好鎖在調焦座上, 因此尋星鏡就沒地方擺…可是就快變天了, 不管, 就用低倍率掃掃看吧. 事實上後來越找越順手, 先找一顆亮星作目標, 左右先目測對準, 然後慢慢上下微調尋找, 幾乎百發百中...開始有點後悔買那隻紅點了.

先看開陽雙星, Mizar和Alcor中間有一顆比較暗的星, Mizar旁邊還有一顆亮度沒差很多的星(APO 22X可以分出, ACHRO 45X 分出), 然後迫不及待來找那支12公分居然一直分不開的北河二, 由於缺100X左右的目鏡, 所以APO是用140X左右分出來, 兩顆青白色的星好漂亮. 再來找獅子座的γ, 因為在天頂, 腰都快折斷了. 普消那支從來分不出, APO一樣是140X分得清清楚楚, 兩顆橘黃色星. 然後找參宿七…ㄜ, 兩支都分不出. 獵戶快西下了, 趕快看θ1. 這次APO上到190X, 可是依然只有4顆, 也許角度有點低, 受大氣影響吧? 不過, 坦白說120mm看到的雲氣與亮度很明顯比90mm壯觀. 90mm 看到的是乾淨俐落, 但是120mm看到的另一種立體感. 往上移到σ, APO看到的是普消那支完全不同的境界. 雖然看到的都是4顆(60X以上), 但是可以發現顏色深淺不同, 深的帶一點紅色系感覺. 這個月的Telescope & Sky 剛好有一篇介紹雙星, 有些觀測者敘述Orion σ可以看到各種不同色彩…看來是真的, 不是幻覺, 哈哈. 視野東邊有3顆暗星, 不知道是否是Stuve 761? 收鏡前找了一些open cluster, M41, M35, M36,37,38. 都蠻好找的, 比120mm強, 書上說什麼…可以看到成鏈狀排列的恆星…都可以清楚印證. 不知道是否找疏散星團, 口徑大那麼一些並不重要? 最最後還有看土星, APO果然上到190X沒問題, 哪有什麼卡西尼縫? 不過環和星體盤面中間黑黑的一條縫隙是蠻清楚的, 普消是150X都勉勉強強, 更不用說清晰度了. 不過據說多看幾年就會看到新手看不到的東西, 可能是真的, 多練習應該有用, 以前連用紅點都找不到星星說.

2010-12-19 冬日尋星

12/19 00:00, 快滿月了, 月明星稀, 還好天空清澈. 頭頂是金牛, 連獵戶, 大犬, 雙子...等冬天星座都快爬上頭頂了. 我有一支 Skywatcher 120mm短焦大折, 對菜鳥而言算是奢侈了, 哈哈...


新手都來先找M42, 因為最好找, 確認星雲中間的4個聚星, 書上說這片星雲是因為它們而被照亮的, 25mm(約24倍), 分不出4顆, 10mm(約60倍) 依稀可分, 加上雙倍目鏡, 那就大約120倍, 分很清楚, 但是有點暗了. 只是後來查書說還有2顆11等星混在那四顆裏, 可惜沒有順便一起觀察.

旁邊是月亮, 加減看一下...不看還好, 太亮了, 看完眼睛都快瞎了.

轉看大犬, 沒找過M41來找找看, 不要老是看 M42, M45, M31. 結果...真好找, 一群橘色的疏散星, 一直放大到120倍都清楚, 在天狼星下面一些, 肉眼好像都看得到. 成功, 耶!!

轉看御夫好了, 書上說有3個疏散星團, 本來不太想看, 因為疏散星團就一堆星星有什麼好看? 星圖上畫三個星團連在一起, 所以就用25mm隨便掃一掃好了, ㄟ...結果有一團星星還蠻集中的, 倍率也一直換到120都ok, 後來查書, 應該是M36, 範圍最小但是最好找, 又成功, 耶!!

用肉眼找一下巨蟹好了, 巨蟹是我心裡的痛, 從來沒看過, 也找不到, 連一顆主星都認不出, 今天找法是由小犬的南門二跟雙子的兩顆主星連一條線往北邊找, 這可是毫無方向感的我研究星圖好久才想出的辦法呢. 結果呢, 找到兩顆比較近的, 延伸出去一顆比較亮的 (其實都很暗啦), 中間那條線找到了, 高興得都快哭了, 旁邊的不想找了啦. 所以...那應該在兩顆比較近的中間出現M44呀, 紅外線對準找半天, 沒有...就是沒有...嗚嗚嗚...下樓查書, 哇...不對不對, 那兩顆應該是長蛇座的頭啦, 延伸出去那顆比較亮的才是巨蟹的B星, 最亮的才3.5等, 這種星座也有人認得出? 而且不是我要說, 從星圖看, 能想像成螃蟹? 像捕蚊拍啦, 好歹也叫魟魚座吧? 實在想不通...管他的, 至少有看到一顆了, 再爬回屋頂, 結果雲已經飄到雙子, 來不及啦, 下次再來挑戰吧.

其實剛剛下樓查書前先看了一下雙子的北河二跟北河三, 據說望遠鏡夠強就分出雙星, 換到120被終於依稀分出來了, 其實不太確定, 搞不好是我這隻廉價望遠鏡的光影...下樓查書, ㄜ...沒錯, 雙星在北河二, 我還在北河三看了老半天產生幻覺.

對了, 今天在東邊看見一個超大火流星, 大到我以為是飛機失事, 流星看得不少了, 第一次看到這麼壯觀的,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