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諧波式赤道儀體驗 -- 小鋼炮 RST-135

坦白說望遠鏡的 "架台" 一向是我最不感興趣的部分,可是沒架台又不行,相較於其他器材 "架台" 沒什麼誘惑力。如果看到一隻好鏡筒 -- 比如發現 APQ 100 待售,不管多麼不實用,或者手上差不多口徑、焦段的鏡子已經好幾支... 照樣口水流滿地,目鏡也差不多;但 "架台" 則完全免疫,我的架台需求超少: 要穩、要輕、要好養... 這樣就好了!

講起來容易,實際上根本沒有能同時滿足這三種需求的東西。

回想一下自己曾用過有追蹤能力的架台還真不少,從 EM-11、EM-200、SXP、AP-WM、Avalon Linear、PM-1、Panther TTS-160,從來沒滿足過;基本上架台要穩就不可能輕,想輕就沒辦法那麼穩,跟鏡子一樣,別想會有什麼 "萬能鏡",所以也不會有什麼 "萬能架台" 啦,看看自己買架台的歷程就會發現,買輕的然後就會買重的,然後又變回輕的... 不斷循環,最後乾脆留下輕重各一支: EM-11 背中小鏡,TTS-160 背大的,原則能出動輕的就不想扛大的。

目前手上最大支的就是 TEC 140,全載時其實也還好: 11.6kg; EM-11 試過,背得動,但超過規格書的載重限制 (日本跟美國都標 8.5 kg; 歐洲標 9 kg) 總是怕怕的。




還有一隻大傢伙 250mm Cassegrain 可能下個月會來,估計全載時差不多近 15kg,這應該是我能上架的極限,不會有更大的東西了吧? 如果有個架台可以扛得動 15kg,而且本體重量能壓到 10kg 那該有多好? 想著想著... 前一陣子真的出現這麼一種新式架台,本體不到 5kg,載重卻高達 15kg,而且還不用重錘作平衡,加上重錘載重可以到 18kg...... 真是難以相信!


這種驚人的載重能力當然與目前市面上業餘主流的赤道儀構造大不相同,以我淺薄的知識了解,市面上的德式赤道儀的傳動/減速機制都靠齒輪跟渦桿,一齒一齒的咬合運行,除了咬合力只靠那接觸到的一齒外,齒間難免有機械上的誤差,越多 齒-次 的咬合,誤差的機率自然就越多;有豐富機械工具機經驗的書賢兄就說,他看拆過的天文用赤道儀,一直搞不懂為什麼都咬這麼幼秀 (淺)? 之前我的 Avalon linear 構造也不同,用齒條皮帶系統作減速傳動,據說運行時有 50% ~ 90% 的齒可同時咬合,因此 Avalon 號稱本體 13kg 能承重 22~25kg,而且無機械運行週期出現的誤差 -- 應該說很久很久才會出現,因為其週期相較於齒輪渦桿系統多上一大截。

至於這個市面上出現的新面孔,用的減速傳動機制是工業級機械手臂常用的 "諧和式減速系統" (Harmonic Drive),它的運作機制很革命性,沒有渦桿,多達 1/3 的齒與齒可以直接咬合,傳動直接有效率,因此可以做得體積很小但高負載... 網路上找得到許多諧和式減速傳動系統的說明,我太外行了,還是不要多寫免得貽笑大方。 ^^"

那耐不耐用? (好不好養?)....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目前火星上那三台探險車的傳動就是諧和式減速機制,三台加起來 7 X 24 已經走了 10 幾年都正常運作,而且在幾乎沒大氣層的火星耶! 你說耐不耐用? 嗯,很有說服力!

這樣的話,我的三個條件: 要穩、要輕、要好養,不就全部一次滿足? 不過天下可沒白吃的午餐,這個夢幻架台的售價高達 7,000 USD! 如果你跟同好說花 7,000 USD 買台韓國貨,買 MyT 或 Mach-1 都還有找很多,我想大家應該都會認為你瘋了吧? 沒辦法,諧和式減速器就是那麼貴,而且赤道儀有兩軸,所以要用到兩套。

好吧,這樣的話就忘了它吧!

沒想到四月的北美天文展,兩家 (Crux, RainbowAstro) 做諧合式架台的韓國公司的其中一家 RainbowAstro 推出一款入門的 RST-135,雖然載重比它的原型機 RST-150 縮水些 (沒平衡 13.5kg--30 磅; 有平衡 18kg--40 磅),不過報價幾乎腰斬;公司說主要是改用了另一家日本公司提供的諧合式減速器,而且因為量大要了好價錢... 換供應商會不會有問題? 管它的,他們敢整機保固 5 年,應該很有信心吧? 現在市面上的架台了不起就兩年,連三年的都少之又少;剛好最近得知景德光學的威廉兄跟 RainbowAstro 一次要了 10 台 RST-135 塗裝成 WO 最近賣最夯的小紅貓,於是厚著臉皮跟他要了一台,本來是威廉兄自己要留著私藏自用的,不過他大方把第一台讓給我:


RST-135 Mount with  7" ADM Dovetail Saddle



RST-135 Mount with  7" ADM Dovetail Saddle



整機不到 4 公斤,外型小巧可愛,裝在一個圓筒形像一般的鏡頭袋裏;小歸小,整體紮實沒有鬆散的零件,就像整塊石頭一樣堅硬。





這隻是赤道儀、經緯儀兩用的架台,而且沒有一般德式赤道儀可以鬆開/鎖緊的 DEC 與 RA 兩軸旋鈕,只有水平跟垂直軸可手動調整方向...... 嗯,頗不習慣。

那要怎麼找目標?

如果切到赤道儀模式當然得先對極軸,廠長說對完極軸基本上算是 "一星校正",如果有輸入座標以及日期時間資料,軟體就能藉此計算出其它天體目標的位置來進行自動導入,以及追蹤;這樣 GOTO 當然不會準,不過也至於差得太離譜,再用控制器移一移就好,等移到中央後用這個目標當第二星校正,如果依此校正到 6 顆以後 GOTO 的誤差可以在 2 arcmin 內;我是不用這麼麻煩啦,只要有控制器,我看著星圖手動找目標也很快,主要是 Tracking 不要差太多就好。RST-135 內建有 GPS,所以也不用輸入什麼座標時間之類的資料,裏面也有 Home sensor,使用前按一下,讓架台回到它機械上正確的起始點。至於對極軸... 沒極軸鏡對我來說就有點小麻煩了;RST-135 假設你會用電子極軸鏡,所以它有留 polar master 的位置也有附 Adapter,不過我哪會用啊? 所以我是把手機大致放準在鳩尾板上,然後用 APP 來對:





結果... 還算準 (其實也不一定,手機本身有時很不準),認真對一下,第一次 GOTO 的誤差還不到 2 度。因為對極軸有點麻煩,不想每次使用前都要重新調仰角,所以用完就讓它維持既有的仰角狀態好了,不過這樣就收不進它原來可愛的小圓筒,幸好整機夠小,後來買了個相機袋裝起來:








那經緯儀模式時怎麼 GOTO? 差不多,先把仰角調到正 90 度,鏡筒此時的初始位置要指向正南方,這樣做應該也算是 "單星校正" 的形式吧? 接下來就靠軟體計算了,同樣多做幾顆星的校正就會越來越準;不過到現在我都還沒用過經緯儀模式,想說赤道儀模式追蹤只有單軸馬達在轉,應該比較省電吧? 我問過韓國原廠的專家是說沒什麼差,自己實際用過幾次的經驗覺得真的很省電,每次讓它跑 2 個多小時也只用掉一格電。





第一晚先在室內試過各功能,然後才敢搬到陽台小小實戰一下:



沒作平衡還真不習慣,韓國原廠專家跟我說 "不要怕",哈哈~ 五年保固怕什麼? RST-135 有自我保護跟監測機制,控制器上也可以看到 RA 與 DEC 軸及主機板的溫度監控,過載/過熱會自動斷電。但反過來不用帶重錘,也不用作平衡... 整個程序超有效率,我有一個晚上因為雲開開關關的,那天還測背 TEC 140 呢,我居然不厭其煩的總共架了三次也拆了三次,沒什麼煩啊? 粗對極軸,接完線然後按一下 Home,上鏡筒,就開始工作了,超快速!!



比較熟之後才敢上屋頂,東西這麼輕巧,所以比平常少搬一趟器材:





這次算認真觀測了,架上 TSA-120 跟雙目視,上到近 300X 看木星調焦完全沒抖動,不錯不錯;雲太多,只畫了天琴座那邊一個奇怪的疏散星團:


Delta Lyrae Cluster (Stephenson 1; TSA-120, Mark V, 11mm Plossl for 82X)


昨天也畫了木星,同樣是背 TSA-120 加雙目視:


IO and its shadow transit (TSA-120; Mark V; 3.3mm TOE for 273X)


剛好碰到 IO 凌,"本體" 很明顯,"投影" 可能位置有點偏上,認了好久才認出。




TSA-120 搭 Avalon 的 T-90 腳架很穩,完全沒問題,不過相同組合背 TEC 140 高倍調焦抖有點久,超過 1 秒。


RST-135 for TEC 140


網路上看到有代理商說加重錘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平衡減輕馬達的負擔,而只是為了腳架的平衡,不曉得這說法有沒有道理?不過加了看起來是比較心安啦。以上面那張圖來說,抖動超過 1 秒的問題我想從兩方面來改善,其一是腳架,T-90 應該太弱,我有跟威廉兄訂了他們家新的立柱,不過還沒來,不然乾脆架在超穩的 TTS-160 柱腳上:





不過螺絲規格不對,這也還要等等;再不然先試試經緯儀用的木腳:




有改善,但也不是關鍵;而是上面這張相片裡的長鳩尾板,也就是前面說到我想從兩方面做改善的第二項。我請教了 CFF 的老闆 Catalin 先生,他覺得主要是 TEC 140 太長;所以我換過 20 公分長的夾具後抖動的情形大幅降低,等 WO 的立柱到了之後再看看能不能跟架 TSA-120 一樣好?其實搭這隻木腳架跟長鳩尾板我已經可以接受了。


貼一下 RST-135 背 TEC 140 運轉的影片看看:

Home --> GOTO M37





GOTO M31



最後回到 Home 點




轉動得超快!!



接下來就是好好享受它的輕便快捷吧!!




這幾天有蠻多同好,也有國外同好問我這隻架台的使用經驗... 果然不能亂寫,真的會有人看,哈哈~~

試過經緯儀模式了,其實也很好用,經緯儀模式的 Home 點是鏡筒水平指向正南方,切換架台模式後長按 Home 鍵就會回到 Alt 0 度,Az 180 度的位置,手機的指南針對一對然後就能 GOTO ,一樣,雖然剛開始不準,但多校幾顆星之後就很準了:


TEC 140 on RST-135 Alt-Az Mode


經緯儀模式對腳架強度的考驗更大,所以這隻木腳架一定不及格;另外小架台太矮,架在三腳架上沒辦法看天頂,會卡到腳;這隻木腳架伸長後又變得很弱,我接相機拍了一段星點移動/調焦的影片, 頗糟糕,放大看會更清楚,看來還是要耐心等大腳架到了再說。


TEC 140/RST-135; Alt-Az Mode with unfolded wood tripod (Bright Star)





TEC 140/RST-135; EQ Mode with folded wood tripod (Jupiter)
影片裡很抖的時候就是手正在調焦時,放掉後不到 1 秒就可以穩定下來:





如果腳架強度夠,鳩尾槽夾具用長一些,切赤道儀模式,以我的使用習慣來說背 TEC 140 觀測、素描... 高倍調焦的抖晃程度我是可以接受啦 -- 至少跟扛 EM-200 上屋頂這個選項來比,我想都不用想也會選稍抖一些的 RST-135。


Oval BA (TEC 140 on RST-135 mount; Mark V; 5mm LE/3.3mm TOE for 196X/296X)



Messier 4 (TEC 140 on RST-135 mount; Leica ASPH Vario + 1.8X Extender for 100X ~ 200X)


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10 公分松本式雙望遠鏡與今年的木星首遇

自從用過松本式對角鏡這個產品之後,組裝高品質的雙筒望遠鏡就不再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已了;不過對於跟我一樣 DIY 功力平庸,或經驗缺缺的同好來說,還是有不少困難之處;比如說如何讓兩支鏡筒能夠盡量平行準直? 光路太長對不到焦怎麼辦? 如何調整眼幅? ...... 之前我都找現成的,可以架兩支鏡筒的多功能架台來用,架台本身要能上下左右微調鏡筒方向位置以達到準直,還能靠鏡筒的移動來調整眼幅,市面上找到現成的最佳產品應該就是 AOKSwiss 的 BB 系列雙筒平台,這個平台還有一個優點是可以 "通用",在它的最大規格限制下可以放各式各樣的鏡筒。


BB-130 for Borg 71FL Bino; BB-160 for Takahashi FC-100DF Bino

BB-130 for Borg 55FL Bino


BB-130 for Takahashi FOA-60 Bino



組小隻的還好,但組完 10 公分的就有點嫌組裝整體 "不夠穩"...... 其實哪會不穩? 根本就很穩,完全是心理作用,總覺得要像 Kowa Highlander 那種把鏡筒都框起來、包起來甩來甩去也不怕有東西鬆掉的形式最好。心裡這塊疙瘩一直黏著的話就要好好考慮把雙筒鏡框作成固定式的最穩,不過固定式的加工精度一定得好,不然鏡筒無法準直一切都完了;然後,採用固定式鏡筒框,調眼幅的機制只能作在松本對角鏡上,這樣一來會衍伸出光路不夠的問題,一般松本對角鏡的光路長跟一般市面上的天頂鏡差不多,但加了一截眼幅調整機制很可能會超過望遠鏡的 back focus,尤其是短焦鏡。沒想到這些問題在因緣際會下完美解決了...


怎麼因緣際會呢?有次跟景德光學的 William 兄聊到雙望遠鏡,沒想到他也很有興趣,工廠哪有只做一隻的?最少也要先作個 10 組看看。鏡框的問題好解決,機械加工正是他們的強項,自家鏡筒的修改當然也沒問題,只要規格開得出來就好;我建議先從 4" 鏡作起 (我還是認為能一手上架的組合才實用 ^^")。接下來當然就要找松本先生討論一下啦,鏡框的概念圖網路隨便找都有,但實際規格可要算準才行;松本先生見多識廣,聽完需求後馬上就把規格畫給我,主要是與對焦有關的 back focus,以及跟調眼幅距有關的兩支鏡筒間距。

雖然我不是設計者 (推脫責任 ^^") -- 只有傳傳話而已 -- 不過 10 組鏡框作下去也是成本,而且根本無法回頭;鏡筒也是,20 支 APO 鏡筒耶... 萬一雙筒作失敗了,切短了之後的單筒要怎麼賣啊? 所以我整個過程一直到拿到實品測試完都忐忑不安。中間卡了個過年,景德的折射鏡全世界賣得嚇嚇叫,交貨都交不出了,還插隊弄這 20 隻特製鏡筒;松本先生那邊也差不了多少,大師要求完美,每組都是他自己手工親作,一組還好,10 組的話可有得等;William 同樣也是要求完美的個性,所以大家都寧願等,慢工出細活,而且不管成本多高也堅持要用松本系統。


等到這個月初 William 兄從美國回來通知我第一組特製鏡筒跟鏡框到了,哇~ 趕快把它拿回家組裝起來對焦對眼幅,就怕有什麼閃失...... 還好還好,一切如同松本先生計算的規格,所以... 我拿到 #1 號啦!!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001


我還有個特權 -- 可以挑顏色,這沒很困擾,比挑 MINI 的車色容易決定多了 ^^",我選了 WO 天鵝 Logo 的經典紅。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with classic WO Red 


景德的機械加工品質真的沒話說: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high quality machining 

我還是第一次使用有調整眼幅機制的大松本對角鏡呢: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with EMS-UL/small IPD adjuster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with EMS-UL/small IPD adjuster


William 做這組用料實在,根本沒在省的,看他底板用多大一塊?哈哈 ~~




作雙筒也不忘攝影,兩支鏡筒都還附了景德自己專利的雷射魚骨板鏡頭蓋,William 兄說拆下松本接相機,兩台可以雙槍作業提高補捉光子的效率 ---- 這個可能是我們這些愛組雙筒的人從來沒想過的應用吧? ^^"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with patterned bahtinov mask cover


架起來看看: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on Panther TTS-160 mount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on Panther TTS-160 mount

紅色配上藍天白雲真是美!


晚上呢?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on Panther TTS-160 mount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on Panther TTS-160 mount


梅雨季沒下雨就不錯了,滿天雲... 還好隔天就晴了一夜給我開光: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and Scopion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and Scopion、Jupiter


開光的第一個目標當然要找個難的,又要應景... 春天,那就挑戰馬卡良鍊看看:

Markarian's Chain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12.5mm Docter, 7.5mm/5mm Takahashi LE for 57X ~ 140X)

因為前幾天才用 TSA-120 畫過馬卡良鍊,所以現在用這組 10 公分雙望遠鏡看還有印象可以稍微比較一下性能。前晚雲蓋掉前看了 20 分鐘左右,當時我還打電話跟星夜兄說: 10 公分雙筒真是太猛了,不要說 12 公分鏡,性能可能直追 13~14 公分鏡;不過仔細畫完馬卡良鍊的幾個主角成員之後還是要持平而論... TSA-120 很強,坦白說看這條鍊是有比 10 公分雙望遠鏡厲害一些,比如說夾在中間那組 "眼星系" 裡比較小那個 NGC 4435 用 TSA-120 就明顯比10 公分雙望遠鏡看來得清楚。不過 10 公分雙望遠鏡看得舒服的程度遠遠超過單眼,"舒服" 很重要,能放鬆看久自然可以看更深更多,如果單一 10 公分鏡,在這麼爛的觀測條件下不可能在平地屋頂追完整條馬卡梁鍊成員的,但放鬆以兩眼細細觀察,一個一個小星系慢慢出現... 再說我也沒試過雙筒最擅長的星團,天況條件不同之下其實下結論並不公平。


因為搞很晚了,木星爬得比較高,這是今年第一次認真看木星,也畫了圖:


Oval BA (WO ZS-103 Matsumoto Binoscope; 5mm LE, 2.4mm Vixen HR for 142X, 296X)


木星每年看都有些不同,今年看還是 NEB 顏色最深,幾道 festoon 都看得到,296X (Vixen HR 2.4mm) 包括festoon 飄的方向也認得出,快 300X 了畫面都沒破喔,所以 ZS-103 還頗夠水準。另外 STB 顏色今年看起來也較深,我看了很久,有塊淺色的橢圓在 STB 上方偏後面 (Following side),應該就是 Oval BA? 後來我是看當時 Skysafari 上木星的 CM... 應該是赤道中央的 CM II? 對照其它同好相同 CM 時拍的相片比較。



這就是 ZS-103 松本式雙望遠鏡簡單的開光記啦,整組系統固若磐石,完全不會出現鬆垮垮的擔心;雖然調眼幅很容易調成左右眼點一高一低,後來注意到這個情況之後就會左右同時調,不過也還好啦,因為就算一高一低對觀測也沒什麼影響,而且如果都自己用的話,一旦調好眼幅也很少再去動它,所以用過一個晚上就適應了。接下來就等好天氣帶上山啦,夏天到了,正是看一些經典星雲以及銀河的大好時機!!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超鬆散的球狀星團 NGC 5466 與平地屋頂 12 公分鏡下的馬卡良鍊

梅雨天,雨一直下一直下... 今年春天北部還不曾出現什麼像樣的好天氣可以找新目標,架望遠鏡的次數大不如前,只有零零星星幾次勉強可看的機會;加減看加減記,免得忘光光。


春天雖說是星系的季節,不過也有幾個不錯的星團目標 -- 比如說 M53,如果嫌 M53 太簡單,想要找挑戰性高一點的可以試試旁邊同樣是球狀星團的 NGC 5053;M3 也是一個美麗又好找的目標,但如果 M3 也看膩的話,旁邊一樣有個挑戰性高的球狀星團 NGC 5466。找一下筆記,我第一次看 NGC 5466 已經是 6 年前了,當時應該沒看到,不然就是出現幻覺,後來比較可靠的一次是 3 年前:




當時正在拼 RASC 的 Finest NGC 目錄,主力就是這隻 Mewlon-210;隨著目標越看越難,開始嫌它太小隻,於是賣掉改用 31 公分的 DOB;大 DOB 用久了又開始嫌沒追蹤很麻煩... 然後又回頭想折返鏡 (因為才好上追蹤架台)... 總之望遠鏡有一好就沒兩好,天下沒有不吃草馬又好的事啦。

3 年前那晚 SQM 19.34,透明度 2/5,以我嚴格的標準,Transparency 能到 2 一定是相當不錯的情況,結果 200X 以下什麼都看不到,好不容易把倍率拉上去才拆出幾顆星點,當時判斷那些星點的亮度大約是 13 等左右,差不多是我平地屋頂的極限了,這次用 12 公分鏡有機會嗎?


NGC 5466 (TSA-120; 5mm XW for 180X)


有,說看不到是太扯了,糊糊的雲氣一定可以察覺到,但完全看不出有什麼比較密集的 "核心" 之類的特徵,南北兩端各有兩三顆星點比較容易拆出,對照 3 年前的相片也是;雲氣凹凹凸凸邊緣不規則,我看不出哪個方向比較長? 哪邊比較短? 查到的資料是說東西向比較長;星團南側我畫了三顆星,三顆連起來的長度 7' 22",書上說星團目視的大小是 6' ~ 7',對照一下素描... 還蠻準的呀,不過如果不是事先查過資料,真的認得出這是球狀星團?


NGC 5466 雖然目視起來毫不起眼,不過很特別;首先它是我曾看過的球狀星團裏分類上最稀疏的一個,Class XII;對照旁邊外觀分類為 Class VI 的 M3 好了,M3 核心明顯,星點集中,而 NGC 5466 看起來就像不小心打翻的味增湯參雜一些屑屑的模樣;NGC 5466 的年紀比較輕,大概是 120 ~ 130 億歲,M3 比較新的資料說是 260 億歲;M3 的質量大約有 245,000 個太陽這麼重,而稀疏的 NGC 5466 大約只有 M3 的五分之一,50,000 個太陽重而已。

從 NGC 5466 緩慢的中心移動方向回推 1 億年的軌跡,科學家發現它在 5 千萬年前左右 "穿過" 銀河盤面,而且它只是一個 "乘客",實際上碰撞銀河系的可能是某個小衛星星系,這名乘客因此被我們的銀河系 "捕獲"... 好吧! 我又要偷懶貼書上的相片了,書是我最喜歡參考的 Annals of the Deep Sky 系列 (Willmann Bell, Inc. 出版,作者是 Jeff Kanipe 與 Dennis Webb):


from book: Annals of the Deep Sky II -- Willmann Bell, Inc. (Jeff Kanipe & Dennis Webb)


左邊那張圖可以看出原來帶著 NGC 5466 的母體星系穿過銀河盤面的軌道相當 "橢",而被捕獲的 NGC 5466 行進路線前與後都被拉出長條的潮汐尾,右邊那張等化漕線圖可以清楚看出星團被拉長的模樣,漕線是目前星團星點的密度,往右上方那個箭頭方向是目前星團移動方向,底下灰灰一塊塊的是背景星系的密度,比較大的黑色點點是星團裏屬於藍色水平分支的星星。這應該不是模型而是實際測量的結果吧?



天況這麼差還看得到 NGC 5466,是自己觀測能力進步還是這支 12 公分鏡真的夠力? 再來看看馬卡良鍊好了。多年前 "馬卡良鍊" 對我而言還是遙不可及,只屬於攝影作品才會出現的畫面,不過自從拿 14 公分鏡在屋頂看完整條之後信心大增:




一眨眼也是 4 年前了,時間過得真快! 找這條鍊,我自己都是從 M84 與 M86 出發,因為這兩個星系就算在平地屋頂也還算明顯得能當作出發站。

馬卡良先生是第一位發現這條位於處女座星系團核心部分的星系串裏至少有 7 個成員移動方向一致的人,其它同在這條線上的星系則是或遠或近疊在一塊。那麼我們通常說的馬卡良鍊, 除了 M84、M86 兩個最明顯的成員外還有哪些呢? SEDS 上寫的有: NGC 4477、NGC 4473、NGC 4461、NGC 4458、NGC 4438、NGC 4435;大鏡子可以看到更多:





這是去年用大 DOB 看的,M84 與 M86 附近除了跟他們兩個合起來被稱為 "the face" 的 NGC 4388 外,還有小小的 NGC 4387 與 NGC 4402;


那天況普普下 12 公分看得到嗎?


Markarian's Chain (TSA-120; 20mmXW+2X Barlow for 90X)



M84 與 M86 當然沒問題,不過其它的小東西就沒機會了;一路往東慢慢看過去 (剛剛才發現我的素描居然標錯方向? 趕快改,真不好意思...) 有顆 9.4 等亮的星星很重要,走到這顆星之前會先看到別名 "眼睛星系" (eye galaxies) 的 NGC 4438 與 NGC 4435,NGC 4438 比較明顯也看得出拉長的方向,不過小小圓圓的 NGC 4435 就沒那麼容易了,12 公分鏡我換到 180X (5mm XW) 才勉強看到。NGC 4438 與 NGC 4435 彼此互有引力牽引,因此也有一組 Arp 編號 (Arp 120),更誇張的是大怪物 M87 還有引力牽引到這對眼睛呢!


過了剛剛那顆當中繼站的 9.4 等亮星星之後,一顆 11 等亮星兩邊各有一個小小的星系,左邊 (北) 的是 NGC 4458,右邊 (南) 的是 NGC 4461,這兩個雖然暗,但認過前面的眼睛星系之後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充分適黑了,所以我是覺得沒什麼困難就能找到;不過這兩個很小顆,的確蠻容易忽略掉。

繼續往上 (東) 追的另兩個 NGC 4473,NGC 4477 都比前面這兩對容易許多,如果還要繼續追的話,這邊星系之多可能是無窮無盡,也不用睡覺了...... 還好,畫到這裡之後沒多久雲就開始湧上,東西收一收趕快上床吧。



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小雙筒看星星顏色,大雙筒拆雙星

最近跟天文知識淵博的柏賢兄聊了幾次他 "手持雙筒" 的觀星體驗,一開始我還很困惑,他懂這麼多,豈會滿足於區區 4~5 公分頂多 10 幾倍的觀測內容? 既然要看,不是就要看得深、更深、再深嗎?但不只柏賢,其實之前也聽過其它資深同好提過類似經驗。好吧好吧,也許 "觀星" 行為正是反應個人生活態度的方式之一,有人很悠閒也有人很緊張,我可能就是很緊張那種了,難怪每次看完也沒感覺什麼壓力釋放,反而滿腦子這個沒看到、那個沒看清楚的遺憾,只想趕快再看一次,而且要到更黑的地方拿更大隻鏡子才甘願;真是辛苦,應該再拿出那隻閒置好久的 10X 42mm小雙筒體驗體驗,或許我也可以找到輕鬆愜意的生活方式。

結果...... 學人家躺在地上手持看還不到 2 分鐘就受不了,既無法輕鬆也無法愜意,還是忍不住爬起來上腳架!!




手持哪看得到什麼啊? 而且我也沒辦法漫無目標的 "瀏覽星空",只覺得時間一分一秒滴滴答答就這樣毫無所獲的白白耗掉好可惜,果然自己的悟性跟修養都很差。



腦海裡盤算一下有什麼目標適合小雙筒?正好這期雜誌 Sue French 的專欄介紹 "星星",極紅與極藍的,小雙筒應該搞得定。




關於星星的顏色,很簡略來說... 可以透過 B (blue 藍色) 濾鏡量測出的星等亮度減去 V (visual 通常是黃綠色) 濾鏡量出的星等亮度值來判定,一般叫 (B-V) Color Index,正值越大看起來就越紅,大可以大到 +5.8;反之,值越小或負值越大看起來就越藍,這些數字在大家習慣使用的電子星圖 SkySafari 上都查得到。

看起來很紅的星星大多是紅巨星、碳星,這些走到演化末期的恆星表面溫度都已降得很低,大氣裏充滿碳元素,碳元素吸光了藍光,所以看起來都紅紅的,如果常有在看星星,一定看過這種紅紅或橘橘,鮮豔欲滴的漂亮星星。

照著 Sue 專欄的推薦,我找了幾個適合春天觀賞的紅色星。雲飄來飄去,天開哪邊就看哪邊,首先是北天已偏西的北斗七星勺口上方的天龍座 RY 變星 (RY Draconis),color index: +3.24,亮度變化 +5.9 ~ +8,週期 277 天,剛好夾在兩顆 +5.2 與 +5.4 的星星中間,可以拿來比較亮度跟顏色,+3.24 到底紅不紅?實際看起來的確明顯帶點橘的紅色。

第二個找的是處女座 SS 變星 (SS Virginis),color index: +4.19,亮度變化 +6 ~ +9.6,週期 366 天;這顆離我春天最愛雙星之一的 porrima 不遠,因為這顆星的亮度在三月中已過最高點,所以之後每一天都會越來越暗;color index: +4.19 看起來比前一顆紅上許多。

第三個找的是長蛇座的 V 變雙星 (V Hydrae),+8.2 與 +11.6 分開 45";不過附近天域霧濛濛的不知道該怎麼找?遠一點勉強看得到一兩顆烏鴉座主星,也只能從那邊出發,還好是小雙筒視野夠大;V Hydrae 的 color index: +5.5 快接近最大的 +5.8,不過 Skysafari 上的資料只有 +4.15,差蠻多的 ~ 到底誰對? 實際上跟前一顆 color index +4.19 的 SS Virginis 比起來覺得有更紅一些,所以雜誌上的資料可能對,不過南天雲多,10X 42mm 也太小,當時看 +8 等星有點暗,也許因此影響到顏色判斷。這顆 V Hydrae 有兩個脈動週期 -- 很慚愧,因為從來沒仔細讀過變星相關的資料,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誤?-- 一個是 17 個 "月",星等可以差到 2 等;另一個週期長達 17 "年",星等可以差到 3.5 等,因此總合來說 V Hydrae 的亮度變化可以從 +6.0 到 +12.3,V Hydrae 旁邊有顆 +8 等亮的一般紅巨星 (HIP 53050),正好拿來當比較,不管比顏色或比亮度都很剛好。


專欄裡還有介紹一顆超紅的碳星 T Lyrae,color index: +5.5,理論上也會超紅,亮度變化 +7.5 ~ +9.2,同樣適合用小雙筒觀察;可惜東邊的雲一直散不掉,改天再來體驗啦!


紅色好認,光譜另一端的藍色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主要因為 B-V 計算下,就算是理論值的極限,負最多也只有 -0.46,一般來說肉眼看起來白色的星星 color index 是 +0.2,所以就算是 -0.46 的星星看起來也頂多白色帶點小藍而已。主序星 (main-sequence stars) -- 或也叫做矮星 (dwarf stars) -- 在 MKK 光譜分類系統以 "V" 表示,其可視極限最藍的光譜分類是 O9V,溫度再熱就是肉眼看不到的紫外線了,因此 "看" 起來也不會更藍;很熱的次矮星 sdO 或 sdB 會更藍一些些,不過他們的亮度低,大概比相同光譜的矮星暗個 1.5~2 等,所以也較不引人注意。

我對目視的堅定信仰就是: "沒看過都不算,自己看過才準",到底藍不藍?看過再說!

可惜雲越來越多,除了東南邊的角宿一 (spica) 閃亮亮外其它幾個目標都沒機會。角宿一是組雙星,分別是 B1V 與 B4V,綜合的 color index  -0.24,不過因為它實在太亮了,小雙筒還比大鏡子容易看出顏色;回想起來雖然看過好幾年星星了,還真不曾仔細看這顆春天的代表星呢,仔細看果然帶著藍色調,一種高貴光澤的藍白色。

隔天還是多雲,同樣只能等雲縫,不過雜誌介紹的幾顆藍色星都較暗,所以架大隻的 Kowa Highlander 出來;HIP 40047 只有 9.6 等亮,算是少數亮的次矮星 sdO,color index -0.3 (Skysafari: -0.36),看起來應該比 color index -0.24 的角宿一藍;天況不好,我從北極星出發尋星,HIP 40047 因為比角宿一暗很多,所以看起來藍得平均,不曉得是不是因此才覺得它藍?旁邊有兩三顆橘色星星,盯著看一會兒再移過來看起來又更藍了。




藍星還有小獅座裡的 HIP 52849 是 7 等亮的主序星 O9V,color index -0.23,這顆我覺得還蠻藍的,可能因為亮,所以看起來也是白藍白藍的很耀眼;另外獅子座的 HIP 55051, 7.4 等亮,color index -0.21,目鏡視野裏看到三顆星排成一條弧線,中間那顆 4.5 等橘色的獅子座 phi 星最明顯,右邊的藍星對比起來就變成暗藍色,也算藍啦;至於蛇夫座裡的 HIP 81145, 8.9 等亮的次矮星 sdB,color index -0.28... 沒看到。沒關係,反正通則是滿月天就開,看這種不用大鏡子也不用架赤道儀,機會很多到時再慢慢比較一下到底有多藍?



春天有許多漂亮的雙星,其中我每年看,看到都感情深厚的有處女座 Porrima 與牧夫的 Izar,前者亮度、顏色相近;後者一藍一橘,一大一小,一亮一暗對比得超美。這兩組雙星拆起來都有點難度,前幾年 Porrima 分開不到 2 arcsec,加上當時也沒什麼經驗,因此還常拿它來測試望遠鏡的品質,沒想到幾年後變這麼簡單。回顧一下......


2013 就有紀錄開始拆 porrima,不過直到 2016 才畫圖,都已經分到 2.5 arcsec 了,10 公分鏡拆得很輕鬆:





隔兩年 2018 分開 2.7 arcsec,已經可以用 6 公分小鏡拆了:






今年 2019 雙筒拆,而且可以完全分開:


Porrima (Kowa Highlander, 94X 82mm -- 4.8mm Nagler)


除了分開的距離一年比一年變大以外,雙星的相對位置也在改變,幾年前 PA 3~4 度,現在 PA 358~359 度,雖然我觀察時沒很精確在畫方向線,不過從 3~4 度轉到 358~359 度,剛好越過正北那條線,檢視畫過的素描會發現伴星從主星東邊慢慢轉向西邊,目視起來還頗有感的呢...... 我知道這很難形容,但如果你也是每年有在看、作紀錄的話會發現真的很有趣!


Izar 就沒什麼變化了


2016 用 10 公分拆的:





2018 用 9 公分鏡拆:





今年 2019 嘗試用雙筒拆,雙筒單筒不是問題,關鍵是倍率,Kowa Highlander 我最多只能做到 94X:

Izar (Kowa Highlander, 94X 82mm -- 4.8mm Nagler)


差點拆不開,黏在一起,還好一藍一橘顏色好認,所以還不至於認錯。有機會再弄一組倍率更高的目鏡給 Kowa Highlander 用嗎?還是直接用松本式雙望遠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