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再試牛頓鏡光軸調整 -- 巴羅雷射法

我承認已經走火入魔了,
我的意思是... 現在根本不是為了調準光軸而調, 而是想驗證網路上各式各樣說法而調了...

Barlowed Laser, 把雷射調光軸器加上巴羅鏡, 用來調整主鏡的角度. 這方法流傳已久, 只是自己孤陋寡聞, 不曾從中文網站發現過就是了. 誰發明的? 我能找到最早的版本就是大師 Nils Olof Carlin 在 2003 年一月 Sky & Telescope 發表的文章: http://www.cameraconcepts.com/barlowed%20laser%20collimation.pdf

我幾乎還沒看過有任何質疑這個方法的說法,
這方法厲害在哪裡?

先回到前篇: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01/blog-post_16.html
兩條需要 "合而為一" 的光軸, 主鏡光軸與對焦座(目鏡端)光軸,
前者的誤差我們先給他一個代號叫 PAE (Primary Axis Error), 後者叫 FAE (Focuser Axis Error) 好了.

牛頓鏡最常調的兩個, 一個是調次鏡傾斜角度, 然後是調主鏡傾斜角度.
調次鏡會同時 "影響" 到(可能變好, 當然也可能弄得更糟...) PAE 與 FAE...
而調主鏡則只會 "影響" 到 PAE.
所以, 傳統雷射最為人詬病的, 除了雷射本身的精度令人質疑外...
就是用傳統雷射調主鏡, 一定會受到前一步驟, 也就是調次鏡的準確度所影響...
而巴羅雷射法就是一種可以不受調次鏡結果影響, "乾淨"的把主鏡光軸調好, 修掉 PAE 的方法.

對目視者而言, PAE 的影響遠大於 FAE. 如同前篇所述, coma 彗像差主要來自 PAE, 而coma 是最傷目視銳利度結果的一種像差. 然而人眼甚至可以某種程度的自動調整適應 FAE.
前篇也有公式計算 PAE 與 FAE 的容忍值, 可知 FAE(0.034X主鏡口徑)的誤差容忍值遠大於 PAE(0.5X 甜蜜點中心偏移量)...

其原理呢?
就不贅述傳統雷射了,
巴羅雷射是傳統雷射光先穿過一片凹透鏡(巴羅鏡),
把原來的集光束分散開, 變成一個面積較大的光柱, 打到次鏡, 再反射到主鏡.
這就像遠方一個光源或星點照在主鏡上, 這樣不是一個點,  而是一個面.

當主鏡把這光 "柱" 反射回次鏡, 再反射回目鏡時,
看到的就是一個失焦艾瑞盤, 就如同失焦的星點一樣.
如果主鏡沒有偏斜到太離譜, 剛剛那個光 "柱" 的中心是黑的... 那是主鏡中心的標誌區域 (被遮掉沒反射到光, 所以是暗的).


現在可以調主鏡了, 一樣... 把中心調到中心就完成了.
你可以 "稍微" 搖搖或旋轉一下光軸調整器或對焦座,
會發現, 紅"區" 不像傳統雷射的 紅"點"會敏感的跑來跑去,
用巴羅雷射調主鏡就跟用目視的 cheshire 一樣, 對 FAE 小小的免疫啦.

####################################################
講到這裡, 實在是非常慚愧, 因為我也還沒百分之百成功過...

我用雷射調次鏡, 雷射沿著對焦座轉一圈, 紅點也在主鏡轉一圈,
手上這支 Farpoint 2" 雷射可是市場上公認數一數二準的貨耶,
事後檢討覺得可能是與對焦筒座沒有密合的結果... 還是很氣啦!

加上巴羅, 心想, 現在紅"區"可不會因為這小小的對焦筒座間隙而發神經亂轉了吧?
結果... 真的也在繞圈, 天啊.... 這支是鼎鼎大名 Howie Glatter 的 tuBlug 呀!
氣 ~~~~

再觀察一下...
現在從對焦座往上接的是: 對焦座筒--> tuBlug--> 2"/1.25" adpter--> 雷射
都買 2" 規格, 幹嘛還要轉 1.25" ... 這後面再說.
tuBlug 旋轉搖晃, 紅"區"就像讀到資料說的, 不受影響.
原來搖晃或旋轉雷射, 紅"區"才會發神經亂動.

這樣又燃起一線希望, "理論"應該沒錯, 錯的是雷射與裝它的那個容器 (調次鏡時是對焦筒座, 現在是 tuBlug 的上半部)間隙會影響, 為什麼? 因為此時雷射還沒被巴羅過啊.
改天想辦法把間隙補起來...
還好我有一個多尼爾的1.25"轉接環, 拿來一試, 密得不得了, 比高橋都讚.

好吧... 都買 2" 規格, 幹嘛還要轉 1.25"?
真是大失策, 這就是典型系統整合的問題,
有很棒的雷射, 也有很棒的巴羅雷射容器, 問題是兩個整合不起來?
Farpoint 的尾巴太長會頂到 tuBlug, 沒辦法只好用 1.25" adapter墊高......
氣~~~ again!!



########### 後記 ###################

現在 Farpoint 的高級雷射與 tuBlug 靜靜躺在抽屜, 不知是否將會長眠於此? 嗚嗚嗚...

AB 姊姊說得有道理, 雷射是用來調高級牛頓與配備一流對焦座的.
市售絕大多數牛頓對焦座, 都沒那種精度用得上雷射吧?

我試過數次光用 Farpoint 的 Cheshire 調, 調完再用雷射打主鏡中心靶,
每次幾乎都能隨雷射沿對焦座繞一圈, 紅點完美的繞主鏡中心靶一圈.

再用巴羅雷射打回 tuBlug 視窗,
也是隨巴羅雷射沿 tuBlug 繞一圈, 紅區完美的繞 tuBlug 視窗中心一圈,
當然巴羅過的紅區, 此時再繞對焦座是真的不會移動了.

那我還要雷射幹嘛?
這兩天看滿月下的星空, 倍率大概超過 100X 就糊掉了, 可能是寧視度很差,
但是也燃起熊熊烈火, 我會繼續研讀與嘗試的...


########### 再後記 ###################

終於, 厚著臉皮去請教黃清隆大哥(http://www.photosharp.com.tw/Blog20/home.aspx?mid=35857),
黃大哥非常親切的聽我囉囉嗦嗦講完後, 然後就製作了一個座架來幫我調整這支雷射...



真是感激不盡呀,
因為調準後的雷射根本就是懶人的救星,
調次鏡, 紅點打在主鏡上, 調至中心後, 紅點動都不動, 完全就是人家說的 "dead center", 死都不動, 為了這一刻走這麼遠卻發現原來這麼近...
 
架上tuBlug調主鏡, 巴羅過的紅"區", 穩穩定在tuBlug視窗上, 調完後用 Cashire 往內一看, 所有的圓漂漂亮亮的在該在的位置上, 真是完美...

昨天趁天氣難得好實際試一試...
既然要試, 就直接先試 Castor 雙星, 73X 就拆開, 114X 當然更輕鬆, 拖點尾巴, 不過 6秒距拆得開就暫時滿意了, 總不能期待能跟 TSA-102 一樣吧?

接下來想看看跟瑞森借的那個 coma corrector 到底有沒有用?
因為懶得上屋頂, 在陽台視野有限, 哪個OC範圍大點可以試呢? M44...
還不錯耶, 原本以為只會改善目鏡視野邊緣, 其實整體都有改善,
是沒有到 "驚訝" 的地步啦, 不過至少一定能夠"查覺", 沒有問題...

最後對了一下 M81與 M82, 這就有點看頭...
比4"鏡亮多了, 中間核心特別亮, 因此有點層次感, 當然就多點立體, 比起4"鏡看好多多啦.
其他沒看太多就收工, 這樣終於算是有個還不錯的結果了, Happy....

+++++++++++++++++++++++++++++++++++++++++++++++++++++++++++++

事又隔多日 (8/22 updated), 有一天裝好巴羅雷射搖一搖... 居然紅 "區" 又動了? 這不是在自打嘴巴嗎? 不過仔細檢查之後才發現, 原來那個中央有小黑點的 "紅區" 是假的!! 真正的黑"點", 也就是主鏡的中央其實蠻大的, 下圖可以看見黑圈的邊緣就在中心點右側, 再下一張圖會更清楚, 黑圈調至中央後, 不管怎麼搖晃, 紅區會動, 但是黑圈穩穩不動, 調完後再用 cheshire  eyepiece 與新買有中心線的 sightube 確認一下發現真的調很中央, 等天氣好再用星點測一測.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尋找最簡單的 RF-300 烘豆方法

事情常常像這樣~~ 繞了個大圈, 然後回到原點...

初學之時總是熱血蓬勃, 老師傅的叮嚀就像耳邊風, 往往把簡單的事搞得很複雜,
待最後若能體會一二之時, 才能恍然大悟.

回想當初買機器時, 老闆說... 其實很簡單, 預熱後 7 min 前把溫度定在差不多 150, 7 min 之後就定在一爆會發生的溫度, 然後就準備收成了... 當時哪聽得下啊? 又看了什麼趙爸, 陳爸... 一堆什麼 1/2 控溫, 2/3控溫; 讀了亂七八糟一些烘焙理論, 化學熱變化, 還有大師的烘焙曲線解釋... 這麼簡單就能烘出好咖啡才有鬼咧...

烘了快一年了吧? 直到最近才有一點點領悟...

如果要 "玩" 烘焙, 那就買瓦斯版... 這是指 RF 300 的產品線而已啦.
如果只是要烘你日常飲用的咖啡, 買電熱版是有其道理的, 哈哈...
因為老闆已經把他的烘焙曲線大致做進機器了, 不然人家為什麼可以申請專利?
所以你只要依照老闆的指令, 兩個動作, 真的就可以烘出還不錯的咖啡豆呢.
如果真的很愛玩, 再買一台小台的 RF-200 瓦斯版好像還不錯...

也是因為最近溫度計一直出問題, 讓我不斷嘗試盲烘豆, 盲久了, 倒是比較去注意豆色, 煙量... 之類的實體烘焙現象. 溫度計方面先是線頭夾爛了, 換地方擺測溫線, 整個升溫經驗就亂掉. 然後換數位金屬棒, 失敗後又換金屬感溫棒... 全都失敗, 感溫太....慢啦. 這禮拜更慘, 突發奇想把爛掉的 k-type 線頭剪掉, 結果溫度計完全失靈...

沒有溫度計, 只好憑經驗烘了, 試了幾次後, 再檢視每次的烘焙紀錄表發現... 對呀, 幹嘛這麼麻煩? 就像老闆說的 7min 定 150, 然後定一爆溫度就可以翹腳等下豆啦? 只是所謂一爆溫度(機器的)還沒抓到而已, 200 應該不夠, 210 也許可以, 不然就給他直接衝到一爆再關火, 就沒所謂的滑行罷了...

接下來我要試的是: 7 min or 7.5? 8? ... 設 150 度 or 160? or ... 然後再設定為 200 度? 210? ...?
先來找一隻可靠的溫度計先...

**************************************************
事隔多日...... (2013-03-26 update)

尋找最簡單的 RF-300 烘豆法似乎出現, 哈哈...
就是: 以 250 gm 生豆為例, 預熱到差不多 200 度, 測溫線位置在擋板底下穿上去約 2 cm.
7 min 內定在 150 度, 7min 之後訂在 230 度... 對, 沒錯... 是 230.

加溫情況是這樣... 大約在 3~4 min 間 (100~110 度, 不太一定) 機器會自動加熱,
加熱 2~3 min (115~125 度) 會停,
7 min 過後強迫加熱, 約在 10.5~11.5 min (180~190 度) 會停,
停得還真剛好, 準備迎接一爆的到來, 做個小滑行...
大約停火一分鐘左右 (200度左右) 開始一爆, 試了好幾次都大致如此.
當然, 室外溫度, 濕度, 不同生豆.... 有很多影響的因素啦, 以上數據參考參考而已.


看起來挺好的呀, 我微調了好幾次的 "幾分鐘"起... 設定為"多少度", pattern 大致相同.
實際試喝的結果也不致太離譜, 應該說還蠻不錯啦...

那就先這樣再玩一陣子囉...

**************************************************
事又再隔多日...... (2013-04-23 update)

烘了坎貝朵最後半磅, 喔... 烘了五公斤, 都快膩死了... 下次再也不要做這種買五公斤的事了.
另外新買玻利維亞卡拉維那...

相同設定, 跑出來幾乎一模一樣的曲線, 該稱讚機器穩定嗎? 哈哈...
這樣的話再來省略一個動作...

從頭來說...
1. 預熱到 200度, 進豆 250克, 測溫線從擋板底下伸進約 2公分.
2. 進豆後定溫 150 度... 一直到 7 min.
3. 7min 後就直接開火加熱, 也不需要定什麼 200, 210, 220 還是 230, 就一直開火就好了.
4. 等到 185度就關火, 餘熱會衝到 200 迎接一爆, 剛好滑行一下, 屢試不爽.

# 黃色是電熱加熱, 橘黃色是一爆點



下次開始來研究二爆了.

**************************************************
事又再隔多日...... (2013-05-20 update)

這個方法用了多次以後, 發現不管怎麼烘, 結果都差不多,

大致可分成兩段,
後半段是從 7 min 起, 更是固定中的固定,
因為就一直加熱, 到 185 ~ 190 度左右關火,
然後一爆就發生在溫度上升停滯處, 非常恰好, 而且這一段升溫曲線也相當平穩.
對只要求一爆的我而言, 算是抓到了關火點啦.

前半段就沒那麼理想了... 如果把 "應該從頭到尾曲線都很平穩" 當作前提的話.
當然回到以前事先設定好升溫目標, 手動調配開關火, 也是可以大致弄出來啦,
不過又要兼顧輕鬆簡單的話, 目前的偷懶法萬無一失嗎?

錯... 因為昨天就出現意外, 其實之前也出現過, 只是沒有很認真觀察.
連續烘第二鍋, 結果每次 3~4 min 起機器自動加熱沒有發生?
我猜一定會發生, 只是會發生在更晚, 也許在 5~6 min?
這樣可能會有一個問題, 就是距離 7 min 強制加熱時間太近,
可能會提前一爆, 這樣好嗎? 我也不知道...
所以我沒等機器自動加熱, 4 min 起強制加熱它 2 min... 就跟前幾次的加熱模式一樣.
連續烘的升溫曲線整體都拉快拉高, 所以比平常早 1 min 一爆與下豆, 其實也還 ok 啦.

那這樣的話, 我也不用再訂什麼 7 min 150度了,
反正就差不多 3~4 min 時給它加熱個 2 min 後關火,
然後 7 min 起就一直加熱, 直到 185~190度時關火等一爆.

幹嘛執著在自己開關火? 就因為不信任機器, 要等待機器自動加熱這件事就很沒信心啊

再貼一次這幾次的烘豆紀錄, 最後一次就是連續的第二鍋...
順便提一下, 這次的薩爾瓦多 El Carmen (H.I.Q.) 日曬豆真是讚,
香氣豐富, 口感甜順, 餘韻久久不散, 我已經好久沒喝到這麼棒的豆子了.

Excel 表裏最後烘的三次, 一爆點標了兩格, 是因為第一聲一爆隔了很久又來一次只有一聲的一爆? 有點搞不清楚該用哪點來算...


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魚嘴上的逗點 -- M43

日期: 2013-2-17 22:50 ~ 2-18 00:15
地點: 自家陽台
目標: M42, M43, NGC 1977, NGC 1981, M47, M46, M41

TSA-102 on DM-4; Vixen Ultima Z 7X50TeleVue Binovue with Baader T2 Prism: LE30(1.9°/27X/3.8mm); LE18(1.2°/45X/2.3mm); XF8.5(0.6°/96X/1.1mm); LE5(0.3°/163X/0.6mm);
目鏡: Panoptic 24(2°/34X/3mm); Nagler T6 11(1.1°/74X/1.4mm); XW 7(0.6°/117X/0.9mm); XW 3.5(0.3°/233X/0.4mm); Nagler T6 2.5(0.25°/326X/0.3mm)
濾鏡: Baader O-III 8nm 2";TeleVue Bandmate Nebustar 2" (UHC); Orion H-Beta 2"


就像看到 M31 等於看到 M32 一樣混水摸魚的心態,
之前也一直假裝看到 M42 就等於看到 M43.
不過看完 Sue French, Deep-Sky Wonders 二月的第一篇之後, 就躍躍欲試了...
可惜天空不作美, 直到年假最後一天才有機會.
不過雲來雲去, 也不是很理想, 目標被雲遮住就移去 M46/M47, 雲跑掉再趕快移回來, 因此像漂亮的多星 iota Orion(sigma 752), 雙星 sigma 747, 745... 都沒機會試, 更別說拆解 NGC 1973, 1975... 那堆 NGC 了.

大部分... 幾乎所有 M42 的相片都一定過曝, 所以目鏡裡的 M42 與相片會有很大的差異.
連顏色 -- 如果有機會看到的話, 都南轅北轍. 眼角膜對電離氫紅色幾乎時毫無機會, 但是對綠或藍色倒是敏銳一些. 我曾有過略略綠藍色的 M42 體驗, 雲氣的立體層次令人百看不厭.

如果把目鏡視野弄到 1 度以內 (標準 Plossl 目鏡約為 50X), 看見的雲氣形狀就像一隻張大嘴巴的魚, 四合星 Trapezium (theta 1)為中心雲氣最濃厚, 目鏡視野裡一定會注意到的是另外三顆排成一條線的 theta 2. 在這兩者之間, 有個三角形的暗帶, 就像魚或小精靈張開的大嘴巴. 我稍微素描了一下:


接近目鏡邊緣之外的是另一團雲氣與星團 NGC 1977.
我分別用單眼, 雙眼, 搭配 UHC, O-III, H-beta 濾鏡做比較,
最後則是用剛搞定可以不加OCS的雙目視, 加上 XF 8.5(96X) 與 LE 5(163X) 來畫圖.

雲實在很多, 四合星最亮那顆 C 星(右邊圖標成A了 >__<)的對角方向, 有一顆約 7等左右的星,
如果用單眼亮度夠, 可以看見兩顆... 7等星就看得這麼辛苦就知道天況多差了.
七等星附近有另一團雲氣, 怎麼知道? 因為這團跟 M42那團大的之間有一條細細的暗帶區隔.
可是我看不出來是倒過來的逗點啦. 貼上大熊天文台炫大的專業之作:


有看見倒逗點吧? 7 等星就在中央.
加上窄頻的濾鏡雲氣會更清楚, 兼顧整體的亮度, UHC 表現最好. 我看過有一說 H-beta 可以增強 M43... 試過覺得還好啦. 並沒有 UHC 或 O-III 厲害.

最後記一下找 M46/M47 的方法, M46 這麼美麗, 當然要很好找到.
我是從大犬前腳與天狼星的連線延伸兩倍後, 目鏡附近掃一掃就可以找到了.
主要是 M47 很明顯, 好辨識...
找到 M47 後, 底下兩側都有亮星可以當指標, 一邊有兩顆亮星約 5等, 6點多等... 不是這一側, 哈哈... 另一側有一顆約 5等的亮星, 該亮星上方就是 M46 啦, 倍率要拉高一點, 4,50 倍下, 經驗不夠的話不太好認呢.
找到 M46 後你一定會覺得不虛此行, 真是美.
這個方法我試了好幾次, 相當簡單, 每次都能成功.





2013年2月12日 星期二

兩本新買的天文書

這個月份買了兩本"實體"的新書, 因為最近買電子書比較多...


底下那本是趁這次到北海道旅遊在札幌的伊紀國買的, 書店有夠大,
本來沒期望會買到, 隨口問問, 結果店員弟弟真的找到了,
我到那區一看, 一整排書櫃都是天文書, 真好...
當初炫大推薦時, 坦白說有點半信半疑.
等我迫不急待翻看後, 才發現這真就是一直在我夢想中的最佳工具書.

上面那本也是猶豫許久,
S & T 要到賣 40 幾美金? 讓我一直下不了手...
倒不是因為貴. 而是懷疑真的值那個售價嗎?
結果 Amazon 居然只賣 20 幾, 剛好老弟過年要回來, 就託他帶了.


我自己真的非常非常喜歡 Sue French 在 Sky & Telescope 的專欄, 誰能不喜歡呢?
至於原因? 我想想...
首先我覺得 Sue 學識淵博, 信手拈來都是有趣的知識, 就像跟你輕鬆聊天一樣,
她不會偏某種特定的目標, 什麼都可以談.
有一位同好形容, 看她的文章, 就好像聽她在電話另一頭跟你聊天, 真是太貼切了...
其次, 她用各種我們 "常用" 的器材, 敘述相同目標, 不同的觀察結果, 讓你不會覺得遙不可及,
彷彿天氣一好, 帶著自己常用的器材出門, 就能品嘗相同的經驗.
最重要的是她的文筆讀起來很輕鬆, 親切, 不會有面對專家的隔閡,

她的專欄常常用一段非常切題的文字下標, 再引用名著或大師的一段話來開頭...


星圖當然不會少, 攝影作品也很棒...


每篇文末都會有介紹目標的簡介表...


我認為這是一本你每看完一篇, 都會迫不急待想趕快架望遠鏡的一本書.

至於 NGC 與 IC 攝影目錄 ... 這樣翻對嗎?
就是, 嗯...
真想不懂真的有人做這麼恐怖的一件事,
應該有上萬個目標耶, 居然就這樣一個一個拍下來, 真是太佩服了.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從天頂鏡到RDF座架的小小心得

陰雨天閒也是閒著...
先從新到手的一個1.25"天頂菱鏡說起,


這個天頂鏡可是小有名氣的 Baader T2 系統一員,
之前老是懶得去研究, 了解之後才知道其特別之處,
別的不說, 裏面那顆菱鏡是貨真價實 ZEISS 製造的, 光是這個就夠虛榮半天了,
其次是兩端接口, 都是所謂 T2 規格,
讓他有各種豐富的可能可以彈性運用, 界接各式各樣的裝置, 調整光路長度...


這, 就是我日夜期盼的成果,
讓我的 Televue BinoVue 能夠 1倍放大使用, 2 度大的視野, 3.75mm 的出瞳徑.

由於雙目視裝置讓光路變長許多, 絕大多數的鏡子 in-focus 又都不夠,
因此都需要靠所謂的 O.C.S. (光學.矯正.系統.) -- 就是類似巴羅鏡來幫忙聚焦,
即便是像 TSA-102 這種 back-focus 作這麼長的"雙目視友善"鏡子也無法達成 1X 放大使用,

與其他天頂鏡的差異, 除了菱鏡光路比平面反射鏡片短一些以外, 差別在這裏:



上圖是 Baader, 下圖是高橋,
這又要談到一個奇遇,
當時我在網路上找呀找, 居然發現有人把 TeleVue 的 BinoVue 可以直接接上 Baader T2 接口, 光路長頓時少了一大截.
這位作者在幾年前的 CN Binoviewer 板上相當活躍, 而且他也有 TSA-102,
不過這位大哥的設備等級真是嚇死人, 還好是他的許多配備我剛好也有...
於是提起勇氣就想乾脆來寫信問他好了, 可是沒有連絡方式呀?
網際網路恐怖就在這, 我用他CN 的別名google到他的相簿, FB, Twitter... 應該是位日裔美國人,
管他的, 選一個他比較有update的... 他的相簿, 就跑去留言了, 哈哈...
沒想到大師很快就回信了, 而且很親切, 他甚至問清楚我的配備後, 用他一模一樣的東西實際組裝, 測試, 並把結果跟我說... 真是... 不知該怎麼說? 實在是有夠熱心啦...

我今天實際測試後, 大成功, 除了30mm 會有些鬼影以外, 每組目鏡都成功對焦. 終於...

談到做工, 我量了一下手上三隻1.25"天頂鏡的 CA, 差異真大...
WO: 21mm; Takahashi: 26mm; Baader: 31mm    我都是挑CA最小那一端來量,
高橋的幾近 1.25" CA 的極限 (27mm), Baader 就不用說了, WO 的也差太多了吧?
不過如果鏡子不是太短焦, 20mm 應該也夠啦...


上圖最左是Baader, 有夠大吧? 中間是中規中矩的高橋,
右側的 WO 你會發現目鏡置入口進去一些些, 口徑會縮小一些,
那是安全裝置, 免得你目鏡太長戳進去撞壞鏡片, 另一端的規格可以鎖1.25"的濾鏡,
這個高橋居然不行? 規格跟大家不同,
高橋目鏡置入口也有安全卡裝置, 但是做得很薄很薄, 我確認好久才放心...

接下來也是超冷門的紅點尋星架座,


左側是最常見的 Vixen 式架座, 不過我要用在高橋, 所以多架一層,
中間是平面式的, 同樣的我把他鎖在 ADM 做給高橋用的快拆上,
最右邊的景德的,

這裡的心得是這樣...
塑膠的絕對最差, 因為毫無剛性, 固定螺絲一鎖就歪一邊...
這個例子裏間隙又大, 實在是有夠差...




右邊那隻就是 GSO 原來的塑膠製品,
還好 StellaVue 做了好幾種金屬的可以置換, 左邊那一隻就是,
換成金屬的, 就算間隙大一些, 剛性夠的話還勉強可以接受...

再來看看人家 ADM 做得密接極了, 而且還有固定螺絲幫你的快拆每次裝上位置都相同...


景德做的沒那麼密接, 不過做工還算 ok, 加上他的鋼性十足, 所以算穩當...


做到完全沒話說的就是高橋原廠快拆...



不但有下圖的位置固定螺絲, 上面那張圖有沒有看到? 固定的面積很大, 不像其他牌子只用一顆螺絲 (ADM 用兩顆, 相對平衡),

這才叫一流的快拆座架...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參觀札幌市立天文台

這次到札幌玩, 順便就找了一下有沒有天文台可以參觀.
事實上札幌天文台應該是隸屬札幌市立青少年科學館,
青少年科學館要搭JR東西線到最後一站新札幌站 (新さっぽろ駅),
方向與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剛好相反.
而天文觀測台則在市區的中島公園內, 從札幌站搭南北線三站就到了,
所以吃完早餐就出發啦, 其實也快 11 點了.

中島公園很大, 蓋滿白雪非常漂亮, 至少對於沒看過大雪的土包子而言啦. 走著走著... 遠遠就看見快被白雪埋住的老天文台...


走到門前, 鐵門是關著的, 小吊牌寫著開放時間. 都走到門口了, 鼓起勇氣就推門進去...


小房間裡有人, 似乎知道有人進來, 於是就出來看看...
是一位老先生, 我不懂日語, 所以就用英文簡單介紹自己, 老先生應該猜得出我的來意.
老先生很友善, 很熱情的介紹台裡的設備, 不過嘰嘰呱呱的日語根本聽不懂, 老先生居然還會說德語, 真是神奇, 可惜這也沒用, 我哪可能懂德語啊? 不過沒關係, 一些漢字, 英文單字加上比手畫腳還有畫圖... 我們居然在裡面"聊"了一個多鐘頭...

老先生叫長南榮基, 漢字寫得很好看, 75 歲了談起天文依然熱情... 我跟他一起拍了張照片



我們能聊什麼呢?
老先生拍了些相片, 我們就聊這些目標, 他說日文與德文的名稱, 我說中文與英文的名稱, 然後再聊聊各種不同文化下為什麼這麼命名...
當然老先生說起他追彗星, 以及其他重大天文事件時, 真是滔滔不絕... 我在想, 會不會是他難得找到人聊天啊 ? 哈哈...

這裡要小誇一下... 我們談的每個目標, 我幾乎都可以馬上把附近天域的重要參考星與方位畫在白紙上, 還說得出這些目標是什麼類型, 用什麼倍率或搭配那些濾鏡看出來的樣子大概如何... 這點讓老先生直稱讚我很厲害, 哈哈... 至少沒丟台灣同好的臉.

這是一座很老的天文台了, 天頂要手動拉開


主角是這支老先生得意洋洋, 北海道 No. 1 的 20cm 折射鏡 -- 五藤光學研究所




這時太陽短暫露臉了, 老先生很興奮要投影太陽給我看,
年紀雖大, 老先生還是很熟練的一推, 把鏡筒朝平取下鏡蓋, 然後流暢的把太陽投影下來.

老先生說他還沒想退休, 一個禮拜就休二天, 白天給民眾看太陽, 晚上天氣好就看星星, 沒什麼研究計畫, 純粹服務民眾. 真是好讚喔...

我女兒則在旁邊畫了一幅鬼畫符


最後實在耽誤他休息時間太久了, 我也沒準備什麼東西, 就把帶去的兩本當期 Sky & Telescope 雜誌 (1, 2 月份) 送給長南先生, 他則塞了一大堆海報, 天文簡介給我, 還送我到門口用日文加德文說再見...

真好, 雖然是老天文台, 但卻是個 1 對 1 的 VIP 行程呢.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滿月觀賞-- 想像的煙火秀

滿月, 是大多數天文愛好者偃兵息鼓的日子,
但是就那些難得盼到好天氣, 不甘願就這樣爬上床的人而言,
滿月能有些目標可以看, 那就太讚了.

二月份 Sky& Telescope 觀月專欄 (p.55), 照例又是 Charles A. Wood 寫的.
我個人很喜歡他寫的東西, 看著看著... 彷彿就像出現畫面一般生動,
忍不住就想把他寫的故事立刻轉述給別人聽...

不過自己作的筆記水準不佳, 所以能去看他的原文最好了.
我還是先放上 DCK 兄的大作, 順便標上幾個筆記中會提到的地形...


滿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月貌, 就是以撞擊坑為中心, 向四周放射出長長的白亮線條的特徵了.
像第谷(Tycho)坑, 肉眼就能清楚看見, 我常常都覺得很像哈密瓜的屁股, 哈哈...
如果有隻小望遠鏡, 幾個明顯的放射坑都不難辨識出來, 就像上圖那幾個目標.

不過說實在的, 明顯的放射坑還真少, 大概就上面幾個, 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 大型的撞擊沒那麼頻繁啦, 事實上自從 38 億年前之後, 大型的撞擊事件就急遽減少.
舉例為證, 大約 25 億年前起, 當時大部分的火山噴發活動都已逐漸停息, 可以發現, 大部分的 "海"(maria) 內區域就都沒什麼撞擊坑的痕跡了.

第二個原因是, 很多放射條的顏色已隨著時間, 逐漸變得暗淡.
放射條是撞擊時粉碎的岩石碎沫噴濺的痕跡,
剛開始時, 放射條非常明亮, 然後長時間太陽風化的結果, 使它逐漸變暗...
不過科學家卻能因此風化的程度, 研判它們的年歲,

像第谷(Tycho)坑就很年輕, 大約是 1 億歲而已.
你可以看見它的放射線條既明亮又顯眼,
而且不只它的線條喔, 環繞在坑周圍也有一大片噴灑殘骸, 看起來同樣明亮耀眼.

往北邊看, 另一個很明顯的放射坑 Copernicus, 與 Tycho 相較之下就黯淡許多,
Copernicus 大約 8 億歲, 比第谷(Tycho)坑老一些...
在 Copernicus 旁邊, 沿著亞平寧山脈往南走到底的附近, 還有一個超不清楚的放射坑 Eratosthenes, 它更老了, 因此幾乎只有一點點痕跡可以辨識出放射坑的特徵.

喔, 對了... 我把 Ray Crater 叫做放射坑, 因為不知道正式名稱為何? 哈哈...

在月球被密集撞擊的那段期間, 月表上應該會有數百個撞擊坑, 個個都有明亮耀眼的撞擊痕跡與長長的放射條紋, 想想看當時的滿月, 佈滿像第谷坑這樣特徵的史前月球, 被放射條交錯纏繞, 是多麼奇異的一個畫面呀?

然後在 38 億年前那兩次撞出 imbrium(雨) 海的超大撞擊之下,
巨量的噴發殘灰幾乎蓋滿月球天空, 於是大部分的原始放射坑被掩埋, 消失...
大量的噴發殘灰還包括了月表岩石的粉末碎屑,
科學家從 Tycho 坑目前放射條的長度推算,
當時撞擊噴發的距離, 可能遠達其他行星, 甚至太陽,
當然也擊中他最近的鄰居, 地球.
而月球, 因為這個巨大的撞擊, 擠壓... 發出的高熱與亮光,
在地球上目擊的結果, 可能是一場超級無敵的煙火大秀...

然而這一切都是推測,
但經由阿波羅計畫帶回來的樣本, 讓我們夠生動的把畫面在一次重現眼前...
真是過癮.

上禮拜連看三天滿月, 分別用 20cm 反射, 10cm 折射, 6cm 折射來看, 都有加 Baader PMSN 濾鏡.
除了拜訪一遍已知的月表目標, 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以外 (月表特徵幾乎天天都不同, 百看不厭), 當然也會試著挑戰一些困難目標. 像阿姆斯壯坑, 柏拉圖坑內小坑... 之類的.
目標就這樣, 看到過一次以後, 未來就很容易再看到.
自從 20cm 反射看到過柏拉圖坑內小坑 (2.4km)之後, 現在用10cm 折射也很容易看見.
Mono: OR 5mm (163X) ok, XW 3.5mm (233X) 當然 ok, Nagler 2.5mm (326X) 就糊掉了.
Bino: OR 6mm (272X) 最清楚, XF 8.5mm(192X) 與 OR 12.5mm (130X) 都 ok.

試著找阿姆斯壯坑, Maskelyne B (9km) 與 Maskelyne G (5.85 km) 都還容易,
但再小一點的 Maskelyne Y (4.27km) 與 阿姆斯壯坑 (4.21km) 每次感覺就差那一些些...

 

最神奇的是, 現在我可以很悠閒的來觀察, 拆解 IC 434, 431, 432, NGC 2024 那一堆雲氣, 甚至 B33... 雖然這幾天沒拆出來  B33 啦, 知道位置又熟悉之後真好, 可以試著用各種濾鏡與目鏡搭配來練習拆解, 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