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 現在根本不是為了調準光軸而調, 而是想驗證網路上各式各樣說法而調了...
Barlowed Laser, 把雷射調光軸器加上巴羅鏡, 用來調整主鏡的角度. 這方法流傳已久, 只是自己孤陋寡聞, 不曾從中文網站發現過就是了. 誰發明的? 我能找到最早的版本就是大師 Nils Olof Carlin 在 2003 年一月 Sky & Telescope 發表的文章: http://www.cameraconcepts.com/barlowed%20laser%20collimation.pdf
我幾乎還沒看過有任何質疑這個方法的說法,
這方法厲害在哪裡?
先回到前篇: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01/blog-post_16.html
兩條需要 "合而為一" 的光軸, 主鏡光軸與對焦座(目鏡端)光軸,
前者的誤差我們先給他一個代號叫 PAE (Primary Axis Error), 後者叫 FAE (Focuser Axis Error) 好了.
牛頓鏡最常調的兩個, 一個是調次鏡傾斜角度, 然後是調主鏡傾斜角度.
調次鏡會同時 "影響" 到(可能變好, 當然也可能弄得更糟...) PAE 與 FAE...
而調主鏡則只會 "影響" 到 PAE.
所以, 傳統雷射最為人詬病的, 除了雷射本身的精度令人質疑外...
就是用傳統雷射調主鏡, 一定會受到前一步驟, 也就是調次鏡的準確度所影響...
而巴羅雷射法就是一種可以不受調次鏡結果影響, "乾淨"的把主鏡光軸調好, 修掉 PAE 的方法.
對目視者而言, PAE 的影響遠大於 FAE. 如同前篇所述, coma 彗像差主要來自 PAE, 而coma 是最傷目視銳利度結果的一種像差. 然而人眼甚至可以某種程度的自動調整適應 FAE.
前篇也有公式計算 PAE 與 FAE 的容忍值, 可知 FAE(0.034X主鏡口徑)的誤差容忍值遠大於 PAE(0.5X 甜蜜點中心偏移量)...
其原理呢?
就不贅述傳統雷射了,
巴羅雷射是傳統雷射光先穿過一片凹透鏡(巴羅鏡),
把原來的集光束分散開, 變成一個面積較大的光柱, 打到次鏡, 再反射到主鏡.
這就像遠方一個光源或星點照在主鏡上, 這樣不是一個點, 而是一個面.
當主鏡把這光 "柱" 反射回次鏡, 再反射回目鏡時,
看到的就是一個失焦艾瑞盤, 就如同失焦的星點一樣.
如果主鏡沒有偏斜到太離譜, 剛剛那個光 "柱" 的中心是黑的... 那是主鏡中心的標誌區域 (被遮掉沒反射到光, 所以是暗的).
現在可以調主鏡了, 一樣... 把中心調到中心就完成了.
你可以 "稍微" 搖搖或旋轉一下光軸調整器或對焦座,
會發現, 紅"區" 不像傳統雷射的 紅"點"會敏感的跑來跑去,
用巴羅雷射調主鏡就跟用目視的 cheshire 一樣, 對 FAE 小小的免疫啦.
####################################################
講到這裡, 實在是非常慚愧, 因為我也還沒百分之百成功過...
我用雷射調次鏡, 雷射沿著對焦座轉一圈, 紅點也在主鏡轉一圈,
手上這支 Farpoint 2" 雷射可是市場上公認數一數二準的貨耶,
事後檢討覺得可能是與對焦筒座沒有密合的結果... 還是很氣啦!
加上巴羅, 心想, 現在紅"區"可不會因為這小小的對焦筒座間隙而發神經亂轉了吧?
結果... 真的也在繞圈, 天啊.... 這支是鼎鼎大名 Howie Glatter 的 tuBlug 呀!
氣 ~~~~
再觀察一下...
現在從對焦座往上接的是: 對焦座筒--> tuBlug--> 2"/1.25" adpter--> 雷射
都買 2" 規格, 幹嘛還要轉 1.25" ... 這後面再說.
tuBlug 旋轉搖晃, 紅"區"就像讀到資料說的, 不受影響.
原來搖晃或旋轉雷射, 紅"區"才會發神經亂動.
這樣又燃起一線希望, "理論"應該沒錯, 錯的是雷射與裝它的那個容器 (調次鏡時是對焦筒座, 現在是 tuBlug 的上半部)間隙會影響, 為什麼? 因為此時雷射還沒被巴羅過啊.
改天想辦法把間隙補起來...
還好我有一個多尼爾的1.25"轉接環, 拿來一試, 密得不得了, 比高橋都讚.
好吧... 都買 2" 規格, 幹嘛還要轉 1.25"?
真是大失策, 這就是典型系統整合的問題,
有很棒的雷射, 也有很棒的巴羅雷射容器, 問題是兩個整合不起來?
Farpoint 的尾巴太長會頂到 tuBlug, 沒辦法只好用 1.25" adapter墊高......
氣~~~ again!!
########### 後記 ###################
現在 Farpoint 的高級雷射與 tuBlug 靜靜躺在抽屜, 不知是否將會長眠於此? 嗚嗚嗚...
AB 姊姊說得有道理, 雷射是用來調高級牛頓與配備一流對焦座的.
市售絕大多數牛頓對焦座, 都沒那種精度用得上雷射吧?
我試過數次光用 Farpoint 的 Cheshire 調, 調完再用雷射打主鏡中心靶,
每次幾乎都能隨雷射沿對焦座繞一圈, 紅點完美的繞主鏡中心靶一圈.
再用巴羅雷射打回 tuBlug 視窗,
也是隨巴羅雷射沿 tuBlug 繞一圈, 紅區完美的繞 tuBlug 視窗中心一圈,
當然巴羅過的紅區, 此時再繞對焦座是真的不會移動了.
那我還要雷射幹嘛?
這兩天看滿月下的星空, 倍率大概超過 100X 就糊掉了, 可能是寧視度很差,
但是也燃起熊熊烈火, 我會繼續研讀與嘗試的...
########### 再後記 ###################
終於, 厚著臉皮去請教黃清隆大哥(http://www.photosharp.com.tw/Blog20/home.aspx?mid=35857),
黃大哥非常親切的聽我囉囉嗦嗦講完後, 然後就製作了一個座架來幫我調整這支雷射...
真是感激不盡呀,
因為調準後的雷射根本就是懶人的救星,
調次鏡, 紅點打在主鏡上, 調至中心後, 紅點動都不動, 完全就是人家說的 "dead center", 死都不動, 為了這一刻走這麼遠卻發現原來這麼近...
架上tuBlug調主鏡, 巴羅過的紅"區", 穩穩定在tuBlug視窗上, 調完後用 Cashire 往內一看, 所有的圓漂漂亮亮的在該在的位置上, 真是完美...
昨天趁天氣難得好實際試一試...
既然要試, 就直接先試 Castor 雙星, 73X 就拆開, 114X 當然更輕鬆, 拖點尾巴, 不過 6秒距拆得開就暫時滿意了, 總不能期待能跟 TSA-102 一樣吧?
接下來想看看跟瑞森借的那個 coma corrector 到底有沒有用?
因為懶得上屋頂, 在陽台視野有限, 哪個OC範圍大點可以試呢? M44...
還不錯耶, 原本以為只會改善目鏡視野邊緣, 其實整體都有改善,
是沒有到 "驚訝" 的地步啦, 不過至少一定能夠"查覺", 沒有問題...
最後對了一下 M81與 M82, 這就有點看頭...
比4"鏡亮多了, 中間核心特別亮, 因此有點層次感, 當然就多點立體, 比起4"鏡看好多多啦.
其他沒看太多就收工, 這樣終於算是有個還不錯的結果了, Happy....
+++++++++++++++++++++++++++++++++++++++++++++++++++++++++++++
事又隔多日 (8/22 updated), 有一天裝好巴羅雷射搖一搖... 居然紅 "區" 又動了? 這不是在自打嘴巴嗎? 不過仔細檢查之後才發現, 原來那個中央有小黑點的 "紅區" 是假的!! 真正的黑"點", 也就是主鏡的中央其實蠻大的, 下圖可以看見黑圈的邊緣就在中心點右側, 再下一張圖會更清楚, 黑圈調至中央後, 不管怎麼搖晃, 紅區會動, 但是黑圈穩穩不動, 調完後再用 cheshire eyepiece 與新買有中心線的 sightube 確認一下發現真的調很中央, 等天氣好再用星點測一測.
接下來想看看跟瑞森借的那個 coma corrector 到底有沒有用?
因為懶得上屋頂, 在陽台視野有限, 哪個OC範圍大點可以試呢? M44...
還不錯耶, 原本以為只會改善目鏡視野邊緣, 其實整體都有改善,
是沒有到 "驚訝" 的地步啦, 不過至少一定能夠"查覺", 沒有問題...
最後對了一下 M81與 M82, 這就有點看頭...
比4"鏡亮多了, 中間核心特別亮, 因此有點層次感, 當然就多點立體, 比起4"鏡看好多多啦.
其他沒看太多就收工, 這樣終於算是有個還不錯的結果了, Happy....
+++++++++++++++++++++++++++++++++++++++++++++++++++++++++++++
事又隔多日 (8/22 updated), 有一天裝好巴羅雷射搖一搖... 居然紅 "區" 又動了? 這不是在自打嘴巴嗎? 不過仔細檢查之後才發現, 原來那個中央有小黑點的 "紅區" 是假的!! 真正的黑"點", 也就是主鏡的中央其實蠻大的, 下圖可以看見黑圈的邊緣就在中心點右側, 再下一張圖會更清楚, 黑圈調至中央後, 不管怎麼搖晃, 紅區會動, 但是黑圈穩穩不動, 調完後再用 cheshire eyepiece 與新買有中心線的 sightube 確認一下發現真的調很中央, 等天氣好再用星點測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