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與 "時時" 在變化木、火星不同,雖然土星環每年都呈現不同角度及與本體的相對位置,但論及本體或環的 "表面特徵" 則看起來都差不多,因此土星往往一年看個兩三次就膩了。
土星怎麼畫都沒什麼進步 ~ 今年第一次畫在 6 月底,看起來有點... "可愛",不寫幾個英文單字還以為是小朋友的塗鴉。^^"
Saturn in 3" refractor (FC-76 DCU; 7mm Nagler +2X ZABarlow for 163X) |
第一個印象是去年露出一點點的南極區現在露出更多了,有傳說中的藍色調嗎? 鏡子太小隻看不出來。A、B Ring 沒問題,A Ring 感覺沒去年深色,卡西尼縫只在兩端看得出,解析力不夠就會長成像 "括弧" 一樣;C Ring 我居然看不出來! 本體最明顯的條紋是深色的 NEB 與白亮的 EZ,EZ 靠近環處看不出是環在本體的投影? 還是 SEB?
由於木星與土星其實都不是 "正圓",但畫圖時總是偷懶找個杯墊之類的畫圓圈外框,看久總是覺得怪怪的,因此這幾年我會找張當年的天文相片按比例剪個框來套:
土星疊出來長這樣:
Saturn (CFF 160 f/6.5; Baader MK V; 3.3mm TOE for 318X) |
比一下兩個月前那張是不是有厲害一些?
的確這張是今年看最仔細的一次,不但有完整環繞一整圈的卡西尼縫,甚至連 C環、環投影、SEB 三者在正面視野也能區別。
土星本體與環之間的互相投影也是觀察土星時很有趣的部份,土星已過完 "衝",太陽照射角度又更明顯一些,因此可以輕易看出 Following side 球體投影在環上的陰影。
土星北半球的條紋好多,往年通常只認得出 NEB,其它條紋總是似有似無,片片斷斷的;這次可以明確的認出 NTempB,甚至在北極區前還有半條深色帶可以認出。整個北極區呈現灰藍色調,雖然沒有所謂的 "六角形" ,但邊界線難得可以清楚確定。
七月雜誌有篇大師 Thomas A. Dobbins 介紹土星 A 環亮度差異的現象的文章 -- 所謂的 "quadrupole azimuthal brightness asymmetry",名稱看起來很嚇人,但實際看起來還蠻有趣的:
A Ring different brightness (CFF 160 f/6.5; Baader MK V; 2.4mm Vixen HR for 438X) |
首先,A 環的亮度果然不平均呢! 之前從來不曾注意過。這個現象主要是因為引力的關係,大塊的碎屑滑動引力擾亂了附近小塊的碎屑原來繞行軌跡,形成一道一道的波紋;有點像我們銀河旋臂內外圈不等速的現象,土星環內側碎屑速度也比外側的快,從我們觀察的角度如果正對波紋長軸,因為碎屑比較密集,反射的光也會較強,因此看起來就會比較亮;所以 "A 環亮度不平均" 的現象不是 "整段" 較暗或較亮,而是看起來該段有較暗或較亮的條紋;據研究,此亮度差異可以到 +10%,足以為人眼辨識出來。那 B 環有嗎? 有,不過因為 B 環碎屑比較密集,不像 A 環鬆鬆的較容易看出密集與稀疏的對比,另外 B 環也有更多細碎的小碎屑會掩蓋掉這種效果,因此 B 環的亮度差異就很難察覺了。
我當時的觀察如上圖,右下與左上比較暗,右上與左下比較亮,以整體而言右側比左側亮一點點。這個觀察後續我又做過好幾次,亮、暗的位置不一定,有時亮在右上與左下,有時倒過來,但很神奇的是每次都有 "對稱" 的現象。
不曉得有沒有其他同好注意過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