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觀測不太有信心,一方面也是想測試一下灌上水泥的屋頂立柱穩不穩:
這隻立柱是好幾年前請鐵工隨便種在地上的,當時我也沒什麼概念,柱體依網路上找到的 Vixen 立柱規格,底座則指指路邊的路燈,然後鐵工師傅點點頭... 就這樣完成了。可能由於 100 多公分的高度,柱身中央也沒什麼支撐,因此架重一點的裝備高倍調焦時還蠻抖晃的,然後我又不想再破壞地板拉鋼索,想來想去最後就用這種笨方法了 -- 包覆了一大桶水泥! ^^"
結果還算不錯,不過等多試幾次後再來評論比較客觀。
冬夜的 Abell 行星狀星雲目標印象最深刻的不外乎是梅杜莎 Abell 21 與獵戶座 Mu 星旁的 Abell 12,這次挑戰看看小顆的 Abell 10 與 Abell 4,一個在獵戶,另一個算在英仙座。先看老朋友 Abell 12:
Abell 12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Lumicon O-III) |
記得上次看這個目標在大雪山;套上 O-III 後,亮亮的獵戶 Mu 星西北西側出現圓圓的行星狀星雲時的當下覺得就像變魔術一般神奇。有過幾次經驗後就容易再仔細觀察有沒有什麼細節,這次倍率拉很高,看久一點後目標不再只有一團白白的雲氣而已,環狀的外圈更加明顯,偶爾也覺得正中心比較亮。
Abell 10 也在獵戶範圍內:
Abell 10 (CFF 250CC, 10mm Ethos for 375X, Lumicon UHC) |
查到的資料說大小為 0.6 arcmin,真小! 不過倍率拉高到 375X 後雲氣範圍看起來蠻大的呀? 只不過反覆換了幾次濾鏡覺得這種亮度以 0.6mm 出瞳徑搭 O-III 實在看不到什麼,只好退到 UHC 看。直視太辛苦了,Averted Vision 才能持續看見,目標中心雲氣較濃,向四周逐漸淡去,但總之沒能很有信心的用直視看見就是不甘心,日後有機會再來努力了。
Abell 4 在英仙座,旁邊還有一個 15 等另一個 17 等的星系,但就是會有狂人在挑戰同框看;不過我看到 Abell 基本資料說 14.8 等時,本來不太想在屋頂浪費時間,不過都看兩個 Abell 了,就再試試看吧:
Abell 4 (CFF 250CC, 10mm Ethos for 375X, Lumicon O-III) |
這是連 averted vision 都無法持續看見的情況,斷斷續續出現時雲氣範圍看起來不規則,不太像習慣的行星狀星雲那種對稱的模樣,我覺得南側比較濃一些。
今年開始我把觀測多一個紀錄指標: "Visibility" -- 我自己取的,以 5 分來說: (1) 表示輕鬆看到,而且連細節也能細細品味。 (2) 表示主體看得很清楚,但細節沒 (1) 那麼多。 (3) 表示至少可以用直視持續看見。(4) 表示要用 averted vision 才能持續看到。 (5) 表示就算用 averted vision 也只能斷斷續續察覺。因為素描技術不好,翻閱以前紀錄時很可能被誤導,所以再加上一個說明讓自己更清楚實際觀測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