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8 公分的卡西尼縫與 9 公分的面紗星雲

其實要用 3 吋鏡看到土星卡西尼縫並不困難,只要 seeing 不要太爛,倍率拉高就有機會。這個 8 公分其實是 Kowa Highlander 雙筒鏡,照著網路上查到的成功經驗,我也撿了 2 支第一代的 4.8mm Nagler 請廠長幫忙加工切短目鏡裙襬:







對焦沒問題,不過三組廠規目鏡就算最高倍的 TE-9 放大 50X 出瞳徑也還有 1.64 mm;現在把倍率拉到 94X,出瞳徑只剩 0.84 mm, 舒適感大打折扣,只能說 Kowa 這隻銘機真的是用來看爽的,如果硬想把它弄成嚴肅的器材可能會有點失望喔。


94X 的土星仍然小小顆:


Kowa Highlander for Cassini Gap 


卡西尼縫像兩個左右括號 "(";")" 肥肥的跨在土星環兩端,比較深色的 A 環看起來只剩一點點,C 環則完全沒機會。南邊緊貼環帶的盤面是最亮的赤道區,然後接著的是盤面上最暗的北赤道帶,認出這兩塊沒問題;北極區稍微暗一些,不過這要花點時間看才辨識得出來。


那雙星呢?



Double Double Epsilon Lyrae (Kowa Highlander; 4.8mm Nagler for 94X)

幾乎在正天頂的天琴雙雙星很好拆, 沒什麼難度 ^^"


雖然 Nagler 目鏡塞進去感覺很緊,不過垂直天頂時還是會有點鬆脫,Kowa 把固定機制設在目鏡尾端,改用其它目鏡時得再想想辦法克服這個問題,講到這就忍不住要抱怨... 為什麼原廠不作組 4mm 或 5mm 的目鏡啊?







不遠處的海豚頭與附近另一組同框的雙星甚至 50X 就拆得很清楚了... 原廠目鏡看起來就是比較舒服啊!!



 Gamma Delphini STF 2727 and OR Delphini STF 2725 (Kowa Highlander; TE-9 for 50X)


深空天體呢?



Messier 57 (Kowa Highlander; 4.8mm Nagler for 94X)


其實當時還有點霧霾,透明度不好外還連帶影響 SQM,我也沒用濾鏡,唯一觀測上的優點是目標幾乎在正天頂... 不過這也是缺點啦,因為 Kowa Highlander 目鏡座是 45 度傾斜,所以仰角高並不舒服。還好 M57 已經是老老老朋友了,我連 10X 42mm 手持雙筒都認得出來,所以 82mm 雙筒下還有 94X,不但看得出環狀,還看得出似乎東西兩端雲氣稍微濃厚一些。



雙筒先告個段落換 92mm 小折, 月亮還新, 深空目標還有機會。

東西面紗是當年自己開始嘗試濾鏡的第一組目標,費盡千辛萬苦之後,終於能在屋頂一睹如鬼影般的雲氣,看越多次雲氣就越多;高山上則是完全不同的世界,隨便一隻鏡筒裝上濾鏡後,整組面紗星雲的外觀看起來就像黑白的天文相片一般。記得有次用 FC-76D 只作十幾二十倍吧? 附近的同好都看得驚訝萬分。通常夏天我最喜歡弄給旁邊人看的除了面紗與北美洲外,M24 裏面的 B92 與 B93 兩個暗星雲與天鷹 Gamma 星下面的巴納德 E 也不錯,因為很少人會想去目視暗星雲嘛。加拿大皇家天文協會那邊想在下期雜誌作一篇我完成 Deep-Sky Challenge 的心得側寫,問了很多問題,其中一個是 "清單裏最喜歡的目標是哪個?",很難回答,因為這份清單實在編得太棒了,涵蓋各種目標類型,各有其吸引人的特點... 最後我回答是 IC 5146 繭星雲,因為圍繞它一圈並拖曳一長條尾巴的的暗星雲真是太巧妙了,而且還不是隨便就看得到,要夠暗才會現身,每次看到都會起雞皮疙瘩,哈哈~






回到屋頂上的面紗星雲, 因為看過很多很多... 次了,所以如果天況不太差的話,目前用到 4 吋鏡我就有信心了;當然口徑越大雲氣的細節就越多,以面紗而言最容易查覺的細節其實跟秋冬天的加州星雲類似,雲氣範圍的邊緣比較明顯,像框框一樣框住裏面如絲般的雲氣。







92mm 在平地還沒這個本事,不過要觀察出東面紗的輪廓還勉強能作到:


NGC 6992/6995 the Eastern Veil Nebula (CFF 92; 10mm Ethos for 55X; Lumicon UHC)


上圖中央靠左,被雲氣包著兩顆星的週遭雲氣看起來最濃,雲氣向南南東方擴散,越遠越不清楚。


西面紗比較難,第一晚畫東面紗時動作太慢,剛開始畫西面紗時雲就來了;隔幾天天況又太差連看都看不到,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NGC 6960 the Western Veil Nebula (CFF 92; 10mm Ethos for 55X; Lumicon UHC)

這幾天都是午後狂雨,有時一直下到午夜;那天雨停得早,雲開後天空超級透明,所以就趕忙架望遠鏡把圖畫一畫。圖畫得很接近目視的感覺,就是這麼不明顯,哈~


上圖略左下方最亮的那顆天鵝 52 號星,大致就是外號巫婆掃帚的掃把束頭位置,我一直記得看過人家說: 如果能裸視到這顆 4.2 等亮星,看面紗才有機會,不然就不要浪費時間了。這個說法還蠻可靠的,西面紗的雲氣也是在此處最為明顯。


CFF 92 的視野超大,下次上山應該好好用它把整組超新星殘骸的面紗星雲,還有北美洲星雲都畫一畫才對。不過接下來要休假了,這次到日本東北鄉下走走。

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繼續尋找火衛二 Deimos

算一算有記錄的 Deimos 尋找失敗記... 嗯,14 次了,不管大隻、小隻、高倍、低倍、加濾鏡、靠邊邊... 就算跑上山看也搞不定,真令人沮喪。從雜誌學來的怪方法所買的 #47 號紫色濾鏡到了,感謝台灣光學濾鏡領導品牌 STC 老闆威廉兄熱心幫我切割加工完成,看來這是最後一招了。







以我簡單的想法,幹嘛作目鏡遮光柵(棒)? 這樣不就單賭一顆目鏡? 要萬用的話像上圖一樣把濾鏡切半裝在天頂鏡,目鏡可以隨便換呀? 這麼簡單的作法難道沒人想到? 萬事具備,興沖沖找個良辰吉夜 Deimos 離火星媽媽有 1 arcmin 多的時刻架好望遠鏡,裝上新工具準備就這次一睹火星的小月亮。


結果,完全失敗! 而且還是個低級錯誤...


因為濾鏡離目鏡的焦點太遠了,所以用起來只像把主鏡遮住部分來作減光的效果一樣,完全沒發揮抵擋火星光焰的效果;另外,濾鏡切對半後,就算固定環鎖緊也很容易脫落,實在應該切個 3/5 或 2/3 之類的大小才對。

唉... 如果要讓濾鏡盡量貼近目鏡焦點的話,想來想去只有 4.7mm Ethos 那顆有機會:





先用水電用的防水膠布墊在固定鐵環與濾鏡間,這樣至少鎖好後濾鏡不會脫落,然後整體看起來距離目鏡的焦點也近多了。白天試過覺得效果還好,雖然有濾鏡與沒濾鏡的界線處稍微糊一些,不過看起來糊糊範圍應該小於 1 arcmin;再找個透明度不錯,Deimos 離火星至少超過 1 arcmin 的良辰吉時試試看。


結果,還是失敗!


遮火星光焰的效果多少是有啦,不過晚上看那道糊糊的範圍比白天寬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視覺效果?),而且重點是... 還是找不到啊? 真是太怪了,因為距離火星 2 arcmin 左右的 12.7~8 等星看得頗清楚,為何差沒很多,距離 1.5 arcmin 的 12.4 等星看不到? 難道跟這顆火月如此無緣?


隔兩天我已經不想試了,畫畫火星就好,天氣還不錯,而且沙塵暴的影響好像變小:



Mare Sirenum/Cimmerium, Olympus Mons? (TEC 140, Tele Vuu/Bino Vue, 2X amplifier, 7.5mm/5mm LE for 260X ~ 390X


TEC 140 雙目視下的火星真是美,低倍時看見南半球一條黑帶凹凹凸凸的橫過盤面,位在正中也是最黑最明顯的是 "薩瑞南海" (中文維基翻的), 中文有 "拉警報", "警報器" 的意思, 而 "sea of Siren" 的這個 "Siren" 是荷馬史詩奧德賽裏住在西西里海域的 "賽蓮" 女妖, 這些美女頭 鳥身的女妖用魅惑人心的美聲吸引水手們的注意, 誘使他們迷惑失神撞上岩石而死。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火星已經轉到跟今年 7/1 時畫的相同位置了呢!






標一下特徵說明:


Mare Sirenum/Cimmerium, Olympus Mons? (TEC 140, Tele Vuu/Bino Vue, 2X amplifier, 7.5mm/5mm LE for 260X ~ 390X


除了鏡子比較大隻以外,沙塵的影響似乎也大大降低,因此今年還是首次看到比較多北半球的特徵。其中最驚喜的上圖左上方,本來只看到那一整區顏色相對稍微暗一點點,看久之後有一塊圓形又更暗色,加上 #23 號的淺紅濾鏡看更明顯,我猜應該就是奧林帕斯山脈。



火星畫完看一下星圖,那個很令人絕望的 Deimos 離火星還有 1.3 arcmin 左右,將就著雙目視,也沒加濾鏡直接看...



Deimos (TEC 140, Tele Vuu/Bino Vue, 2X amplifier, 7.5mm/5mm LE for 260X ~ 390X


其實當時透明度並沒很好,我應該看了大約 15 ~ 20 分鐘,火星移到視野左邊不過還在視野內沒移到外面,往右側一道比較顯著的光焰上方,大約距離火星本體大小 2.5 ~ 3 倍遠的位置處,在我刻意晃動目鏡時,相同位置出現了視野裏看得到的唯一一顆星,對照 Skysafari 應該就是當時 12.4 等的 Deimos 沒錯;後來再移到其它位置用相同器材配置看 12.5 等左右的星星,確認一下剛剛看到的星等亮度,非常接近。再度回到火星,這下就更有把握了,也不用一直在搖晃目鏡或刻意失焦對焦,12.4 等亮星在火星光焰的餘暉下可以持續看到沒問題了。

所以... 那要什麼神奇的鬼怪招數? 等透明度夠好,Deimos 離得又夠遠的時刻,沒有很難呀? 只要先失敗個 20 次就好。



2018年8月14日 星期二

放輕鬆的高山觀星夜 -- M20, Minkowski 1-92, Seyfert's Sextet, NGC 7331 Group

坦白說這兩年常跑上山觀測大多為了拼 RASC 難度最高的 Deep-Sky Challenge 認証, 這個觀測清單 10 年來只有 8 個人通過, 其中好幾位還是業餘天文雜誌上常見的專欄主人. 自從整理好素描送審後, 協會裏的觀測委員會陸續寫信來問一些問題, 看來是真的有在審, 不是作作樣子而已; 只是很不好意思的是我的素描雖然用英文註解, 不過記錄報告用中文, 因此審閱的委員們還得用翻譯軟體, 從 Blog 的閱讀來源可以連到一些國外的討論區, 外面還真有一些對於我觀測記錄的討論呢... 幸好都是正面的, 看了真令人高興. 當然... 最後通過審核, 所以我就變成第 9 位啦


我個人非常推薦 RASC 的這份 Deep-Sky Challenge 觀測清單, 裏面的目標有些極小,有些極大,有些要用特定的濾鏡,有些會恨不得跟天文台借望遠鏡來用。也因此最後的結果自己也有很心虛的部分,比如巴納德環、IC 1318 跟 IC 1396... 目標實在太大了,只好用馬賽克的方式抓裏面幾個重點畫/觀察;還有幾個 Abell 星系團,也只能觀察到核心一些比較亮的成員,另外像五重奏、六重奏的星系團也沒辦法把所有成員找齊,還有幾個 Arp 的特殊星系的潮汐尾也沒辦法看得很清楚... 總之瑕疵還不少啦,看來這些目標還可以畫很久很久不會膩吧?


這次上山終於毫無壓力, 有什麼就看什麼...





傍晚天空一半開一半雲,天黑後全開,小孩放暑假所以還是跟著來,這次她終於看到流星了,而且還好幾顆呢! XD





我自己呢? 首先是看看別名三裂星雲的 M20, 這麼美的目標居然第一次在山上認真看? 太可惜了。先找一下之前在平地屋頂努力看的 M20:




平地屋頂能分出三條裂痕就不錯了, 到了高山, 而且又用大 DOB, 輕輕鬆鬆就能分出四條:

Messier 20 (311/1431 Teeter Journey 12.5", 6mm Ethos for 240X)


畫面左邊那條就是前張圖標 "EL" 的東暗帶,它不是最明顯的裂痕,不過卻很好辨識,因為從中央的 HN40 出發,剛好有兩條星串向東北方分岔開,而 EL 就夾在這兩條星串之間。

最明顯的裂痕肯定是 "SL" 南暗帶;而西暗帶 "WL" 與北暗帶 "NL" 平地看最多就混成一條分不出誰是誰? 不過高山上 31 公分反射鏡看得很清楚,北暗帶大約伸展到一顆亮星附近,西暗帶短,而且很快就在末端擴散跟背景黑天融在一起了。



看完大的再來看小的,平地上的足跡星雲看起來跟星點差不多,山上看如何呢? 先找一下平地畫的:




這張是拼了命用 400X 看的,還能看到兩瓣,北瓣大南瓣小... 好厲害啊!


Minkowski 1-92 (311/1431 Teeter Journey 12.5", 4.7mm Ethos for 304X)


太久沒看,完全忽略這個目標有多小,按照星圖走到目標區就看到那比一般星點大稍微一點點的足跡星雲,不會懷疑猶豫,就是可惜沒把倍率拉上去確認其形狀,不知道今年還有沒有機會再看一次Minkowski 1-92 是所謂的原型星雲 (Protoplanetary Nebula), 生命週期是在變成我們常見的成熟行星狀星雲之前, 所以外觀看起來有行星狀星雲的對稱特徵, 但拋出的物質還沒被電離, 所以沒有類似的光譜特徵, 因此目視結果比較像反射星雲, 濾鏡幫不上忙,然後又很小, 只有 9",所以策略就是放大、放大、放大...


稍微休息一下後又來試火衛二 Deimos,本以為上山可以輕而易舉搞定,結果還是一樣看到眼珠快掉出來也看不到,真是傷心... 只好換回深空目標,以 NGC 6027 為首的六重奏星系團,上次畫的時候還是在平地屋頂呢!





上次看的印象是 NGC 6027 本體 (上圖是標 6027E -- 79b) 很清楚沒問題, 它的上方 (西側) 較小的 6027B (79c) 勉強可以直視,右側 (南側) 的 6027 A (79a) 比較大也比較暗,需要用 averted vision 才能持續看見。

第二次看好多了,也可能是在高山的關係:


NGC 6027, 6027A, 6027B in Seyfert's Sextxt (311/1431 Teeter Journey 12.5", 4.7mm Ethos for 304X)


高山上觀測條件好到視野飄掉目鏡隨便移一移就能拉回來的程度,完全不怕目標失蹤,也就是眼睛直視就能看見的意思,所以上次看到的三個成員當然更清楚呈現在眼前,但是另外三個 15~16 等成員 (其中一個是潮汐尾) 還是失敗,我覺得應該是倍數不夠的關係,當時怎麼沒再往上拉高? 我也忘記了,可能是怕小孩太無聊所以先去哄哄她吧?



最後一個目標是已經在山上看過兩三次卻從來不曾畫過的 NGC 7331 星系群,有人叫它們是鹿忝星系群。每次看到這個 "鹿忝", 我又忍不住想再提一次當時的笑話... 為什麼叫 "鹿忝" ? 我實在難以理解, 然後還真的找了好多資料推敲,最後的結論是這樣: 

--------
Deer Lick Group 是以 NGC 7331 為主幾個星系合起來的暱稱. 一開始自己根本不知道 Deer Lick 到底是什麼鬼? Google 半天, 還以為是 "鹿茸" 還是鹿角被割下來創傷, 哈哈~ 雖然現在仍然不那麼肯定, 不過我猜應該是養鹿時給鹿舔的鹽磚, 一凹一凹的... 是嗎? 我在四方牧場看過牛要舔鹽磚啊, 養鹿應該是同樣的道理吧? 不知道有沒有前輩可以告訴一下? 話又說回來, 如果指的真是給鹿舔的鹽磚, 那也太冷門了.
--------

寫在 Blog 上真是鬧笑話了,  哈~ 什麼鹽磚嘛... 後來看雜誌 Ted Forte 一篇談大飛馬星系群專欄才知道,原來這個 Deer Lick 指的應該是美國北卡的 Deer Lick Gap 這個 "地方", 這裏是 "
1000+ The Amateur Astronomer's Field Guide to Deep Sky Observing: The Amateur Astronomer's Field Guide to Deep Sky Observing" 一書作者: Tom Lorenzin 的家鄉。而 Sue French 書上叫 NGC 7331 以外的幾個小成員:  "跳蚤"... 其實也蠻傳神的。



這是 2 年前畫的,平地用 Mewlon-210:





這是上禮拜山上畫的:


NGC 7331, 7335, 7337, 7340 in NGC 7331 Group (311/1431 Teeter Journey 12.5", 4.7mm Ethos for 304X)



先不管查到的資料怎麼說,航空母艦 NGC 7331 除外,最好認的我覺得是 NGC 7337 (畫面左上角最亮那個)。NGC 7331 距離我們 4700 萬光年遠,Skysafari 查到的資料是 +9.2 等;NGC 7337 離我們則有 3 億 2000 萬光年遠,Skysafari 查到的資料是 +15.6 等? 我很認真的比較其它幾個小跳蚤,NGC 7337 就是最清楚呀?

第二好認的,我覺得是畫面最上方那個圓圓的 NGC 7340, 離我們 3 億 1000 萬光年遠,Skysafari 查到的資料是 +14.6 等。反倒是畫面中央離 NGC 7331 最近的 NGC 7335 不太好認,可能是它的面積也比較大的關係吧? NGC 7335 離我們也是 3 億 1000 萬光年遠,Skysafari 查到的資料是 +13.4 等。NGC 7335 的右邊應該有隻小跳蚤 NGC 7336,離我們 4 億 3000 萬光年遠,Skysafari 查到的資料是 +15.6 等,這個我就真的怎麼樣都看不到了。


畫完這幾隻小跳蚤本來要繼續進攻旁邊的史蒂芬五重奏,因為這也是山上看過多次卻一直沒動手畫的目標之一,不過... 既然是輕鬆觀星幹嘛這麼拼? 所以別管望遠鏡了,還是陪陪小孩躺在椅子上仰望銀河,數數流星聊聊天吧!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大、中、小、小小折的火星四連畫

原本寫這個筆記式 Blog 的動機就純粹只是作自己的觀星紀錄而已,從來不曾想過會有所謂的 "讀者" 的問題,也因此內容大多雜亂無章,想到什麼寫什麼,錯了也懶得改;沒想到最近可能因為同好介紹,或可能買過太多器材了 >"<,竟然國內國外都有單位來叫我投稿? 我自己是滿頭問號的翻了翻過去寫的東西,看起來又亂又弱呀... 怎麼會這樣? 所以... 還是不能亂寫啊!!

滿月剛過,最近比較認真看的還是火星,每天看到的地方都有一點點不同,這幾天晚上 11:00 左右差不多正好是火星的招牌地形: Syrtis Major 大三角與希臘盆地 Hellas 轉過來面對我們的時候:




很巧的, 還是用四隻不同口徑折射鏡看的,140mm f/7、60mm f/15、92mm f/6、100mm f/9

不同規格鏡子,觀測條件也不同... 能夠辨識出來的細節也大不相同。不過因為沒趕時間,單一目標看得很悠閒,所以也仔細的比較了幾片彩色濾鏡的效果;之前看木星最愛的 #12 黃色濾鏡對火星的功能就沒那麼全面了,大概可以用來辨識邊緣的雲;至於盤面上的雲可能因為砂塵暴影響,今年我自己是幾乎完全看不到,不然 #12 黃色濾鏡應該可以加強其對比。#12 黃色與 #80A 的藍色濾鏡都略略能夠強化海啊、灣啊... 這類暗色地形的對比,強化的程度也差不多,但是 #80A 藍色有明顯讓南北兩極的白色更清楚;那麼對暗色地形的 albedo feature 對比效果最好的是什麼顏色呢? #23A 的淺紅色無疑是第一名,不管用哪隻鏡子加上 #23A 淺紅色濾鏡後,暗色地形的 albedo feature 幾乎是躍然而出的明顯,所以這幾張圖都是靠 #23A 淺紅色觀察海跟灣的。





老大哥 TEC 140 是我目前最喜歡的行星觀察鏡,受氣流影響不大,畫質清晰銳利。上面那張 Syrtis Major 剛轉出來,受塵暴影響而且又靠邊邊,因此看起來糊糊的對比也不強,不過 14 公分鏡看起來還是足以分辨其外觀輪廓。希臘盆地 Hellas 大大圓圓的呈現,畫面左側看起來比較糊,應該也是受塵暴影響,右側輪廓則相對清晰。

這個角度主角是 "地勒尼安海" (Mare Tyrrhens) 與 古人荷馬所說 "遙遠西方的海" (far western sea) 的 Mare Cimmerium;這兩個海都對應得到現在地球上的海名,"地勒尼安海" (Mare Tyrrhens) 在義大利半島西邊,也是地中海一部分的 "Mar Tirreno";而 Mare Cimmerium 地點大約是現在的希臘、土耳其北邊, 保加利亞南邊, 夾在愛琴海跟黑海之間的地方。

兩個海之間看得出來有淺色的分界,並不會完全黏在一起;#12 黃色濾鏡讓南極區有一塊有點突兀的白橢圓圈圈更加明顯,後來再比對同一天 ALPO 裏的相片,還真的找到一張顯示相同位置、相同現象的相片呢。另外在南北兩極區白白的雲或冰區域邊緣都有一道相對深色的地形。






這是 FOA-60Q 看/畫的,最高拉到 180X 出瞳徑只剩 0.33mm,這樣看得到? 沒問題,雖然細節不多,但是要認出 Hellas、Syrtis Major、子午線灣、南北兩極區... 這些大尺度的地型特徵絕對沒問題,如果加上 #23A 淺紅色觀察就更明顯了。子午線灣看起來還是很明顯,比 Syrtis Major 清楚多了。





這是短焦 CFF 92 看/畫的,中央經度線 CM 大約在 310 度左右,一眼就認出淺色大圓盤 Hellas,我知道 Syrtis Major 在邊緣正要轉出去,不過看起來非常不顯眼,不仔細認很容易跟普遍目視行星盤面時邊緣都會有點暗的視感混在一起,Hellas 右上方往右暗色延伸出去的是子午線灣與 "沙巴" 灣 (Sinus Sabaeus)... 我又忍不住查了一下 "沙巴" 灣的由來,對應地球的位置就在阿拉伯半島西南角靠紅海邊,大概是現在葉門的位置,古時候就叫那邊 "Saba",可能也是某個遊牧民族的地盤吧?


南極高原旁邊那個 Sinus Serpentis,有些資料源說是 "Mare" Serpentis,不過不管灣或海,Serpentis 就是長蛇座或巨蛇座的那條蛇。另外在子午線灣南邊有一塊相對亮一些些的地形,找不到叫什麼名字?






這張是 FC-100 DL 畫的,位置跟前面那張 CFF 92 看的時候差不多,不過細節多很多,"主要" 並不是因為鏡子的關係,而是 FC-100DL 看得那天 Seeing 超級好,好到怎樣呢? 沙巴灣跟子午線灣看起來更瘦長,明暗也有了層次,前面說相對亮一些些卻找不到名字的那塊地形,還能切兩半,中間有一條淡淡的暗色地形... 能看到這樣,連 14 公分鏡都懶得搬出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