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剛過,最近比較認真看的還是火星,每天看到的地方都有一點點不同,這幾天晚上 11:00 左右差不多正好是火星的招牌地形: Syrtis Major 大三角與希臘盆地 Hellas 轉過來面對我們的時候:
很巧的, 還是用四隻不同口徑折射鏡看的,140mm f/7、60mm f/15、92mm f/6、100mm f/9
不同規格鏡子,觀測條件也不同... 能夠辨識出來的細節也大不相同。不過因為沒趕時間,單一目標看得很悠閒,所以也仔細的比較了幾片彩色濾鏡的效果;之前看木星最愛的 #12 黃色濾鏡對火星的功能就沒那麼全面了,大概可以用來辨識邊緣的雲;至於盤面上的雲可能因為砂塵暴影響,今年我自己是幾乎完全看不到,不然 #12 黃色濾鏡應該可以加強其對比。#12 黃色與 #80A 的藍色濾鏡都略略能夠強化海啊、灣啊... 這類暗色地形的對比,強化的程度也差不多,但是 #80A 藍色有明顯讓南北兩極的白色更清楚;那麼對暗色地形的 albedo feature 對比效果最好的是什麼顏色呢? #23A 的淺紅色無疑是第一名,不管用哪隻鏡子加上 #23A 淺紅色濾鏡後,暗色地形的 albedo feature 幾乎是躍然而出的明顯,所以這幾張圖都是靠 #23A 淺紅色觀察海跟灣的。
老大哥 TEC 140 是我目前最喜歡的行星觀察鏡,受氣流影響不大,畫質清晰銳利。上面那張 Syrtis Major 剛轉出來,受塵暴影響而且又靠邊邊,因此看起來糊糊的對比也不強,不過 14 公分鏡看起來還是足以分辨其外觀輪廓。希臘盆地 Hellas 大大圓圓的呈現,畫面左側看起來比較糊,應該也是受塵暴影響,右側輪廓則相對清晰。
這個角度主角是 "地勒尼安海" (Mare Tyrrhens) 與 古人荷馬所說 "遙遠西方的海" (far western sea) 的 Mare Cimmerium;這兩個海都對應得到現在地球上的海名,"地勒尼安海" (Mare Tyrrhens) 在義大利半島西邊,也是地中海一部分的 "Mar Tirreno";而 Mare Cimmerium 地點大約是現在的希臘、土耳其北邊, 保加利亞南邊, 夾在愛琴海跟黑海之間的地方。
兩個海之間看得出來有淺色的分界,並不會完全黏在一起;#12 黃色濾鏡讓南極區有一塊有點突兀的白橢圓圈圈更加明顯,後來再比對同一天 ALPO 裏的相片,還真的找到一張顯示相同位置、相同現象的相片呢。另外在南北兩極區白白的雲或冰區域邊緣都有一道相對深色的地形。
這是 FOA-60Q 看/畫的,最高拉到 180X 出瞳徑只剩 0.33mm,這樣看得到? 沒問題,雖然細節不多,但是要認出 Hellas、Syrtis Major、子午線灣、南北兩極區... 這些大尺度的地型特徵絕對沒問題,如果加上 #23A 淺紅色觀察就更明顯了。子午線灣看起來還是很明顯,比 Syrtis Major 清楚多了。
這是短焦 CFF 92 看/畫的,中央經度線 CM 大約在 310 度左右,一眼就認出淺色大圓盤 Hellas,我知道 Syrtis Major 在邊緣正要轉出去,不過看起來非常不顯眼,不仔細認很容易跟普遍目視行星盤面時邊緣都會有點暗的視感混在一起,Hellas 右上方往右暗色延伸出去的是子午線灣與 "沙巴" 灣 (Sinus Sabaeus)... 我又忍不住查了一下 "沙巴" 灣的由來,對應地球的位置就在阿拉伯半島西南角靠紅海邊,大概是現在葉門的位置,古時候就叫那邊 "Saba",可能也是某個遊牧民族的地盤吧?
南極高原旁邊那個 Sinus Serpentis,有些資料源說是 "Mare" Serpentis,不過不管灣或海,Serpentis 就是長蛇座或巨蛇座的那條蛇。另外在子午線灣南邊有一塊相對亮一些些的地形,找不到叫什麼名字?
這張是 FC-100 DL 畫的,位置跟前面那張 CFF 92 看的時候差不多,不過細節多很多,"主要" 並不是因為鏡子的關係,而是 FC-100DL 看得那天 Seeing 超級好,好到怎樣呢? 沙巴灣跟子午線灣看起來更瘦長,明暗也有了層次,前面說相對亮一些些卻找不到名字的那塊地形,還能切兩半,中間有一條淡淡的暗色地形... 能看到這樣,連 14 公分鏡都懶得搬出來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