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目視比較容易認出的火星地形

上星期五晚上本來在看木星跟土星, 畫完土星轉頭發現東邊天空出現一顆大火球, 很像平常看見的飛機燈光, 超亮!! 看了一陣子發現完全不會動, 才想到原來火星已經升起來了, 現在亮度超過 -1.9 等, 比天空中看得見的任何星星都亮, 大小近 20 arcsec, 也比 2 年前最大時 (18.6 arcsec) 更大, 可惜今年位置太低, 得要多點耐心等待 seeing 好的時刻.

2014 年第一次開始看火星就深深被這顆有豐富細節而且千變萬化的橘色星球所吸引, 有了些觀測基礎後, 2016 年收穫更多, 也越來越熟悉其地形地貌, 更幸運的是只等了 4 年就等到十七八年一次的火星大接近, 到時火星大小超過 24 arcsec, 我稍微算一下... 如果乒乓球直徑是 4 cm, 望遠鏡放大到 340X 時, 大概就像看著 1 公尺處的乒乓球...... 大吧?



火星除了南北極冰帽或雲霧的變化外, 最有趣的就是辨識各處地形, 跟月亮類似, 火星也有深色的海、湖、灣、盆地... 之類的, 還有山脈、平原..不過火星 "暗的海" 與 "亮的高原或平原", 可不一定是真的比較低或比較高的地形喔, 那只是古人還沒實際探測時想當然爾的命名. 火星 albedo feature 的實際地形要去查才知道. 不然就要用美國地質調查局 (USGS) 以方塊把火星切成 30 塊的地圖上地名來認. 還有, 認火星地名很煩的一點就是, 相同的名字會被用在好多不同用途的地方, 比如說與 "子午線 Meridiani" 扯上關係的就有 Terra Meridiani, Planitia Meridiani, Sinus Meridiani... "Terra" 在 WIKI 上說是 "廣大的地塊", 我猜跟分 "區" 有關, 但 Terra Meridiani 這個名稱在 2001 年 7 月新版火星分區公布之後就應該被停用, 可是仍然常常會在網路上查到, 也因此常常搞得昏頭轉向. 而 Planitia Meridiani 應該也不是指真的 "平原" 或 "高原", 真正的地質分類我不曾認真查過, 不管 Planitia Meridiani 或 Sinus Meridiani 應該都是所謂的 "albedo feature", 就是眼睛看到不同明暗的地形特徵, 古人覺得那是海就是海 Mare, 灣就是灣 Sinus, 湖就是湖 Lacus, 平原就是平原, 高原就是高原... 都是想像的, 等近代觀測器飛過去實際考察, 有些真的矇對了, 有些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於是就更加混亂.


而認地名當然要有座標系統才好對地圖, 最常見的就是用 "中央經度" (Center "Meridian" 或 "Longitude"), 而且好像用 "西經" 的多, 看人家拍的相片多會以 "ω" 來表示; 而中央 "緯度" (Center "Latitude") 就比較少人用, 相片多會以 "φ" 來表示, 如果沒特別標 "S" 或 "N" 的話, 正號指北半球, 負號南半球, 比如說 2 年前差不多這個時間中央緯度是 +14.X, 今年目前中央緯度差不多是 -7.X, 表示今年我們看過去火星正中緯度在赤道南邊, 而 2 年前在北半球, 因此看到的地形地貌位置南北向就有些差距. 接下來的地名位置就以 "西經" 的 CM 幾度來對地圖.



大家應該都會同意, 目視火星最好認的一塊暗色地形就是大三角形 Syrtis Major, WIKI 把它歸類於高原, 中文翻譯為 "大瑟提斯" 高原, 也有人叫它 "大流沙", 事實上 Syrtis Major 沒沙, 是低緩的盾狀火山, 就是因為沒被沙覆蓋, 所以看起來是裸露黑黑的玄武岩本色. Syrtis Major 轉到面對我們正中央的位置差不多是 CM 280 ~ 300 度之間, 不過大概 CM 230 ~ 330 度間都可以看到這塊暗色大三角的身影, 找到之前一張 CM: 320 度畫的:


CM: 320 west


Syrtis Major 大三角正下方有個白色大圈圈很好認, 它是 Hellas (希臘), 一個古老的巨大撞擊坑, 直徑約 2300 公里, 盆地邊緣相距最底處深達 9 公里, 2001 年火星的全球性沙塵暴就是起緣於此, 盆地表面與底部溫差超過 10 度, 強烈的對流風原先只造成中度的風暴, 沒想到在該年 6 月 27 號開始極速擴大, 終於引發覆蓋全火星的超大型沙塵暴. 前幾天晚上十點半到十一點左右剛好有看到, 比起前幾年還明顯, 主要因為今年南半球比較朝向我們, 位置不像 2016 時那麼低, Hella 上空通常一直壟罩著霧, 所以看起來都是白白一個圓圈, 所以有人就叫它 Hellas hood, "hood" 是頭罩, 就像蓋著頭罩一樣.

看行星月面的 "南北" 向沒問題, 不過東邊或西邊怎麼定義? 是從我們從地球看過去的角度, 東就是火星的東, 西就是火星的西? 還是站在火星時的東是東, 西是西? 其實好像兩種都可以. "Turn Left at Orion" 講月球那章就有提到, 大多數的業餘觀測者都採用前者, 也就是地球觀察者的角度東是東, 西是西; 但像 NASA 編的月球地圖就用後者, 兩個方向完全顛倒. 所以很多觀測者會用另種方法表示, "自轉方向". 轉過去的方向 (跑在前頭的) 是 Preceding side, 用 "P" 表示; 反之則是 following side, 用 "F" 表示. "通常" 我們又習慣把右邊當東, 左邊當西, 然後我們跟火星的自轉方向都是逆時針 -- 其實也只有金星跟大家不同 -- 所以 "P" side 就當作 "東"; "F" side 就當作 "西". 像我畫圖時都用天體漂移出目鏡視野方向標為 "西方" (W), 其實不一定是 "火星的" 東或西邊, 端看個人習慣囉, 為了怕搞混, 底下盡量用 "P" 與 "F" 表示.


連接著 Syrtis Major 比較明顯的暗地形, 一側是 Sinus Sabaeus 與 Sinus Meridiani; 另一側是 Mare Tyrrhenum 與 Mare Cimmerium. 由 Syrtis Major 帶頭, 我們先看跟在後頭的好了, 就是 F-side, 所以是 Sinus Sabaeus 與 Sinus Meridiani; 上面那張圖可以看到 Sinus Sabaeus, 而 Sinus Meridiani 顧名思義就是接近本初子午線, 找到一張以前中央在 CM: 15 度畫的:


CM: 15 west


南邊包住 Sinus Sabaeus 與 Sinus Meridiani 的一大片暗色地形是阿拉伯海 Mare Erythraeum, 其北緣是凹凹凸凸的 Aurorae Sinus, 對面北半球也有塊好認的暗地形 Mare Acidalium一般講海 (Mare) 都是指比較低的地形, 不過查過 WIKI, Mare Acidalium 並沒凹陷下去, 地形以低海拔平原 (Planitia) 佔大部分, Mare Acidalium 南緣是凹凹凸凸的 Niliacus Lacus, 與 交錯在一起的 Mare Erythraeum/Aurorae Sinus 一樣, Mare Acidalium/Niliacus Lacus 黏在一起也不容易區分出來. 夾在這南北兩大暗塊中央的是 Chryse Planitia, 同樣歸類於 "平原". 但推測這邊卻是正宗的大型撞擊坑, 跟熟悉的月面撞擊盆地 (Basin) 一樣.


CM: 25~30 west


穿過 Chryse Planitia 就會到達最廣大的一片亮地型特徵, 先是塔爾西斯高原 (Tharsis) 與 阿卡迪亞平原 (Arcadia), 塔爾西斯高原有以奧林帕斯山 (Olympus Mons) 為首著名的五大火山, 別名火星之眼的太陽湖 (Solis Lacus) 也在這附近, 目視有點難度, 但很值得挑戰.


CM: 75 west


CM: 90 west


中央通過這片高原與高山區, 下一片是亞馬遜 (Amazonis) 大平原附近光禿禿一大片, 明暗特徵比較少, 所以也比較不容易觀察, 有些人就叫那邊 boring side.


CM: 120 west

CM: 130 west

CM: 150 west

這側無聊歸無聊, 仔細觀察南北兩端還是有暗地形, 南邊的海主要是圍繞著南極區的 Mare Sirenum, 北邊 Mare Acidalium 走到末端, 圍繞著北極區的 Utopia 出現. 另外跟地球高山上雲類似的高山雲 (Orographic Cloud) 很容易出現在塔爾西斯高原上巨大的奧林帕斯山, 以及其它幾座高大火山上, 不過我猜這需要很高的放大倍率才有機會看到, 而且看到的景象通常是一片白雲中, 冒出小點點的山頭.


CM: 180 west

CM: 200 west

CM: 180 度之後, 前面提到連接著我們的起點 Syrtis Major 另一側的 Mare Cimmerium 開始現身, 再過去 Mare Tyrrhenum 也要出場了.


CM: 230 west

CM: 240 west

Seeing 很好時還可以清楚區分出 Mare Tyrrhenum 與 Mare Cimmerium 之間的邊界. 另外一群火山 埃律西昂 (Elysium) 是火星上第二大群的火山區, 在 Mare Cimmerium 北方, 高達近 1 萬 4 千公尺, 這邊也蠻常有雲盤據上頭, 有興趣看雲的同好可以在這裡留意一下.


然後回到我們 CM: 280 左右以 Syrtis Major 為中心的出發點, 繞完一圈了. 除了暗色地形外, 觀察火星還有件很容易有成就感的就是看 "雲". 炎熱的夏天蒸發或昇華了大部分極區冰層, 這些氣態成份在薄薄的火星大氣層裏到處漂盪, 有白白的冰雲, 稍有透明感的霜, 還有散佈在球體邊緣的霧霾 (Limb haze). 低層雲, 乾冰結晶散射, 塵土... 再結合眼睛於明暗交界處的特殊視覺現象, 常常讓人發現這些所謂的 "邊緣霧靄" 看起來呈現神秘的藍色, 尤其當 Syrtis Major 在邊緣時很容易觀察到, 甚至還有 "Syrtis Blue Cloud" 這個稱號呢, 據說用黃色濾鏡比較容易觀測到, 不過自己也還沒試過就是了. 火星上目視觀測得到的大氣現象, 相對其他行星而言可說是多采多姿, 有各式各樣的雲, 霜, 霧, 冰... 光是雲又有高山雲, 高空卷雲, 塵雲, 晨昏雲, 邊界雲... 也可能把前面講的幾種的 "雲" 拿掉換 "霧" 或其它什麼的, 其實對業餘觀測者而言, 如果要明確的, 一一把定義弄正確真是太困難了. 


還有更具挑戰性的觀察, 比如 Phobos 跟 Deimos 兩顆火月, 還有沙塵暴. 火星自轉速度跟地球差不多, 多了大約 40 分鐘而已, 因此科學家依照火星上看到太陽在天空的位置同樣把一 "天" 分成 24 小時, 叫 LST (Local Solar Time). 不過火星不像地球有個月亮好朋友可以定義 "月份", 因此科學家靠太陽的經度 "Ls" (Solar Longitude 的意思) 來定義 "年"; 切 360 度, 0 度就是北半球的春分點, 也就是春天的開始, 90 度是北半球的夏至, 180 度是北半球的秋分, 而北半球的冬至是 270 度. 火星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 繞太陽一圈大約要兩個地球年, 遠日點的時候轉得慢, 近日點時轉得快, 因此火星的四季並不像地球一樣平均; 比如說在遠日點時 Ls 是 70 度, 接近北半球的夏至, 因為走得慢, 所以北半球通常有個漫長的夏天; 相對的在近日點時 Ls 是 250 度, 接近南半球的夏至, 因為走得快, 所以南半球的夏天既熱 (因為在近日點) 又短 (因為公轉速度加快), 也因此想要計算地球的幾月幾號是火星的什麼季節? 就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可以心算出來的, 我查了一下表, 2018-5-22 是北半球的秋分點, 10/16 是冬至. Ls 260 之後通常是火星沙塵暴的季節開始, 不過今年從過北半球的秋分點沙塵暴就出現, 而且越長越大, 大到快蓋滿火星全球了, 前幾天看連 Syrtis Major 都看不太到:


CM: 237 west (2018-6-22 14:35 UT)


略略看到中央黑黑一團的 Mare Tyrrhenum, 往兩側延伸, Mare Cimmerium 都比 Syrtis Major 清楚.


CM: 220 west (2018-6-26 16:00 UT)

昨晚月光很亮, 但透明度不錯, 雖然 Seeing 一樣糟我還是用大隻的很用力的看了好久... 同樣只有位置在中央的 Mare Tyrrhenum 比較好認, 往 P-side 延伸的 Mare Cimmerium 勉強認得出, 至於 Syrtis Major 我連招牌 "大三角" 的形狀也認不出, 霧茫茫, 枉費長這麼大的火星, 希望趕快散去啊!!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從 EM-11 載 TEC 140 談目視對架台的容忍度

常會聽到有人說 "天文攝影是錢坑, 要省錢的話用看的就好" -- 是嗎? 哈哈...


不過任何事, 取捨都端看個人想得到的結果與品質來決定需要投入資源的多寡... 願意抬 17 kg 還是 12 kg? 願意花 30 分鐘組裝還是 15 分鐘? 願意 1 年保養一次還是 10 年? 接受 200X 下調焦抖晃 5 秒? 3 秒? 還是 1 秒? 如果什麼都要最好的, 那什麼都可能是錢坑, 因此我們習慣思考所謂的 C/P 值. 我想過, 以目前手上的器材而言, C/P 質最低的應該就是背 TEC 140 的赤道儀了, 以前是 EM-200, 現在是 Avalon 的 Linear; 只服務一隻鏡子真是可惜, 如果要背小鏡子 EM-11 就很可靠啦.

Linear 還有一點很難適應的就是高倍調焦時的 "抖晃感", 那種 "抖晃" 又很難形容... 並不是 "抖很久" 的問題, 實際上它的抖晃時間並不長, 應該跟 EM-200 差不多, 可是抖的幅度卻很大, 一碰到就開始大晃 (高倍看時), 然後 "突然" 停止, 不是慢慢停止那種, 是那種 Q 彈力十足的感覺, 為什麼呢?

傳統德式赤道儀的傳動方式大多是齒輪跟渦桿, Avalon 的架台則是很少見的用多組皮帶與皮帶齒輪搭配; 原廠說其中一項好處是不同於傳統齒輪跟渦桿出現的機械週期誤差, 皮帶與皮帶齒輪雖然不免也有, 但其週期很長很長, 長到原廠說不需要做矯正, 只要好好去導星就可以了. 雖然導星或週期誤差的矯正都與我的使用習慣無關, 不過我猜, 會不會是因為這種設計/材質的剛性不若傳統齒輪跟渦桿咬合, 而導致那種 Q 彈力十足的抖晃現象? 不然還有什麼可能呢?

+++++++++++++++++++++++++++++++++++++++++++++++++++++++
很無聊的查了一下曾經考慮過的機種相關機械規格... 雖然看不懂 ^^"

Linear (12kg 可載 18 ~ 25kg):
RA 軸: 35mm, 材質是鋼 (steel), 一組 62mm 的 dual ball bearing, 一組 72mm 的 roller bearing, 二組 45mm 的 roller bearing "on bearing clutch system"
DEC 軸: 都一樣, 除了最後一項 45mm 的 roller bearing 是一組, 而不是二組.

EM-200 (16.5kg 可載 16kg):
RA 軸: 40mm 材質是銅 (bronze), 渦桿 18mm 材質是鐵 (iron), 齒輪 92mm/180 齒 材質是銅 (bronze)
DEC 軸: 都一樣.

EM-11 (7.3kg 可載 8.5kg):
RA 軸: 52mm 材質是鋁 (aluminium), 渦桿 14mm 材質是鐵 (iron), 齒輪 74mm/144 齒 材質是鋅 (zinc)
DEC 軸: 都一樣, 只有渦桿材質用黃銅 (brass) 不一樣.

SXP (11kg 可載 16kg):
RA 軸: 40mm 材質是碳鋼 (carbon steel), 渦桿 9mm 材質是黃銅 (brass), 齒輪 72mm/180 齒 材質是黃銅 (brass)
DEC 軸: 都一樣.

GM8 (9.5kg 可載: 13.6 ~ 18.1kg):
RA 軸: 渦桿 ??mm 材質是黃銅 (brass), 齒輪 71mm/180 齒 材質是鋁 (7075 aluminium)
DEC 軸: 都一樣.

GM11 (15kg 可載 27kg):
RA 軸: 渦桿 ??mm 材質是黃銅 (brass), 齒輪 143mm/360 齒 材質是鋁 (7075 aluminium)
DEC 軸: 都一樣.

Mach-1 (12.7kg 可載 30kg):
RA 軸: 78mm, 材質??, 渦桿 18mm 材質是低耗損合金 (low-wear alloy), 齒輪 150mm/225 齒 材質是鋁 (aluminium)
DEC 軸: 都一樣.

+++++++++++++++++++++++++++++++++++++++++++++++++++++


除此之外, Linear 還真找不到我挑剔的地方, 本體才 12 kg 還有手把, 外觀乾淨俐落不像其它赤道儀東凸一塊西凸一塊的, 而且一旦調焦好, 追蹤時平穩安靜也非常可靠.

回到問題開頭, 那到底 TEC 140 多重啊?







平常沒在用光學尋星鏡, 所以我會用的最重組合就是雙目視加兩顆 Docter 12.5mm, 11.6 kg; 而且幾乎都沒這麼用, 最常用的組合應該是 11.2 kg 那個範例. 反正我也沒在用 GOTO, 不會有高速驅動的情況, EM-11 應該扛得住吧? 如果高倍調焦時的抖晃程度能忍受, 那麼 EM-11 的 C/P 值將飆升到最高點.


TEC-140 on EM-11

很順利, 2 顆 3.5kg 重錘還沒放到最低呢. 實務來測一下 (其實多年前就已經測過了):


TEC-140 + MKV binoviewer  on EM-11


很穩, 近 300X 調焦大概抖 1 秒多不到 2 秒, 而且運轉得很平順幾乎聽不到馬達聲, 當天在看木星, 來來回回看了快 1 小時完全沒問題.


隔幾天帶上屋頂畫圖:


M13 (TEC 140 on EM-11, 4.7mm Ethos for 210X)


難得天況不錯, 看 M13 一定也要挑戰身旁的 NGC 6207


NGC 6207 (TEC 140 on EM-11, 3.3mm TOE for 297X)


難得沒用廣角目鏡看深空目標, 這次用 TOE 3.3 那顆作到近 300X. 其實 6 吋鏡以下在平地屋頂看 11.X 等的星系非... 常困難, 幾乎是在可辨識視力的邊線, 連 averted vision 也不容易.



如果想在家裏屋頂看到上面的 M13, 一把普通的小雙筒架在相機腳架上不用花什麼錢就能辦到; 如果想看清楚這個偉大的球狀星團裏面的繁星點點, 那非得弄隻大口徑的 DOB 不可; 如果要看到這個幽黯的星系 NGC 6207, 還要確認其外觀大小、形狀、有沒有核心? 有沒有旋臂? 雖然目鏡裏醜得要死而且還要擠眉弄眼才看得到, 但就是想親眼看見, 而且要花一段時間追蹤素描... 不但花的錢不會少以外, 耐心、體力跟時間... 說不定不輸天文攝影喔.


現在問題來了, 當 EM-11 可以勝任架上 TEC 140 的觀測任務後, Avalon Linear 該怎麼辦? 還留著嗎? 反正原廠說免保養... ^^"



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

今年第一次看土星與火星的行星之夜

有好一陣子沒看深空目標了, 倒沒有其它原因, 主要還是天氣. 雖然最近白天晴朗炎熱, 不過入夜之後就是滿空霧霾, 還好行星開始列隊出現, 接近午夜時連火星都已經爬到勉強可看的高度, 再爬高一些恐怕還得煩惱連看三球搞太晚呢.

前陣子發神經想再買一隻雙目視, 反正這麼多行星, 使用率頗高, 投資報酬率不錯. 當年剛接觸雙目視時老想著要買最大顆的菱鏡、最大的 Clear Aperture, 想盡辦法要作最低倍、最大視野... 結果一路用下來雙目視幾乎只用在行星月面, 所以之前買的雜七雜八零件大多閒置一旁, 能賣的也就賣掉了. 這次考量方向完全不同, "精度高、重量輕" 變首要需求, 本來鎖定 Vernonscope 那隻雙目視, 結果完全不得其門而入, 刷完卡馬上被退刷... 結果最後居然又再買了一次 Tele Vue 的 Bino Vue, 至少這隻拆過 N 次, 光軸歪掉也能自己調. 器材用熟了之後就比較不會整天在試這個、試那個... 非常心甘情願的搭著它的 2X 光學矯正鏡使用, 不曉得是不是喜新厭舊的心態作祟? 怎麼看都比馬克五號亮呢, 而且重量更輕.





可能上次我的平衡彈簧位置沒卡好, 重錘用到 3.5 kg 才把插上 Mark-V 的重頭平衡好; 當然 Bino Vue 輕一些, 這次把彈簧卡好後, 重錘只用到 2 kg 就完美平衡, 上圖那個大銀盤就是廠長幫忙作的 2kg 重錘, 一顆就夠了.





木星現在還是位處最佳的觀測位置, 高掛天頂, 剛好大號的木衛三凌過, 投影還在北極區, 大紅斑快轉走了, 小紅斑 Oval BA 剛轉出來沒多久:


Ganymede shadow transits

大紅斑轉到邊緣時很不好觀察, 對比變很差... 不過也畫得太大顆了吧? 哈哈~ 這次還有個驚喜是看見一個位在小紅斑所在的南溫帶上南緣的一個小白斑... 位置就在上圖南溫帶的正中央, 前陣子看 BAA 木星組的貼文才在預告那附近有兩個小白斑即將結合, 我看到那顆應該就是已經 merge 的那兩個小白斑. 比照晃銘兄當時拍的相片在小紅斑正南邊也有個圓圓的白斑, 不過當時我認不出來.


大口徑看有優點也有缺點, 缺點是對 seeing 反應很敏感, 尤其夏天上半夜地面上的熱氣流還頗旺盛, 大部份時間畫面像泡在水裏般的扭動, 不過耐心等還是等得到幾十秒甚至 1 ~ 2 分鐘很穩定的時刻, 那時大口徑的解析力就會讓你覺得等待是值得的, 這就是優點, 相同倍率下就是比小口徑多出許多細節. 比如小紅斑 Oval BA, 200 多倍下看可以看見外圍一圈深色, 中心相對淺色的一球, 然後才發現原來之前 4 ~ 5 吋鏡看到那坨深色圓圓的並不是小紅斑, 而是它北側的深色雲帶而已, 不然就要等 Seeing 很不錯時小口徑才有機會.





這是難得 5.5" 鏡可以清楚認出小紅斑的時候, 小紅斑後方 (Folloing-Side) 下緣有塊淺色的橢圓形斑跟著, 這塊就一直都很清楚, 稍微認真點看都認得出. 而且最近我發現最中央的赤道區裏亂亂的氣流越來越多, 甚至可以拉出一條微微的暗帶出來呢, 這個可以持續觀察看看.



土星也升到比較適合觀察的位置了, 前一陣子位置還太低, Seeing 差到連卡西尼縫都認不出, 這次好多了, 也終於畫了今年第一個土星:






土星的變化不像木星或火星那麼精彩, 不過也有幾個經典的特徵讓人每次架上鏡子就會想認. 比如說: 最外側相對較暗的 A 環, 然後是內側最亮的 B 環, 當然還有分隔 A、B 環的卡西尼縫. Seeing 很好時, 能夠追著細細的卡西尼縫完整繞完一圈是最完美的畫面, seeing 差時卡西尼縫看起來肥肥的像 "左右括號" 般括在環的左右兩端而已.

除了A、B 環與卡西尼縫外, 最內側很暗色的 C 環也不是很難的挑戰; 另外就是土星本體的大氣特徵, 像是相對最亮的赤道區, 以及赤道區上方顏色較深也是最好認的赤道帶; 北極區也是相對暗, 然後就是一些橫向的條紋, 我好像每次都只能認出兩條, 下次有架大 DOB 時再好好來認.



火星本來是完全不抱希望, 沒想到雖然畫面很抖還是認出一些特徵:




火星現在超亮的, 雖然還不到最圓的時候, 不過也長大到 16" ~ 17" 了. 首先是... 南邊好大一片白色的冰或霧喔. 我猜肯定不會全是冰, 如果緯度這麼高還結冰那可能是火星冰河期了吧? 何況南半球現在正值春天正準備邁向夏天, 但是怎麼知道現在南半球是什麼季節?

火星自轉速度跟地球差不多, 多了大約 40 分鐘而已, 因此科學家依照火星上看到太陽在天空的位置同樣把一 "天" 分成 24 小時, 叫 LST (Local Solar Time). 不過火星不像地球有個月亮好朋友可以定義 "月份", 因此科學家靠太陽的經度 "Ls" (Solar Longitude 的意思) 來定義 "年"; 切 360 度, 0 度就是北半球的春分點, 也就是春天的開始, 90 度是北半球的夏至, 180 度是北半球的秋分, 而北半球的冬至是 270 度. 火星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 繞太陽一圈大約要兩個地球年, 遠日點的時候轉得慢, 近日點時轉得快, 因此火星的四季並不像地球一樣平均; 比如說在遠日點時 Ls 是 70 度, 接近北半球的夏至, 因為走得慢, 所以北半球通常有個漫長的夏天; 相對的在近日點時 Ls 是 250 度, 接近南半球的夏至, 因為走得快, 所以南半球的夏天既熱 (因為在近日點) 又短 (因為公轉速度加快). 也因此想要計算地球的幾月幾號是火星的什麼季節? 就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可以心算出來的, 我查了一下表, 2018-5-22 是北半球的秋分點, 10/16 是冬至.


很多人家拍的火星相片裏都有標註 "Ls", 現在的 Ls 是 190 度, 火星南半球過春天正要進入夏天, 太陽直射南半球, 因此我們看向火星時火星有點 "向後仰", 因此北極區 "仰" 到後面, 所以我們暫時不容易看見北極冠的冰帽, 而南極冠反而比較凸向我們, 跟前年相比, 所有南半球的地形特徵現在看起來緯度好像都比較高一些, 找了一下前年也是 CM = 15 度的素描比一下:





前年 5/30 火星最接近時大概是 18" 大, 5/26 時 Ls = 159 度, 北半球夏快到秋, 而南半球冬快到春. 回到上上張圖前晚看的, 緊接著南極區那塊大白的區域最深色, 應該就是 Mare Erythraeum; 不像兩年前下面那張素描時 seeing 那麼好, Sinus Meridiani 可以分得這麼清楚, 前晚看到的是兩塊糊在一起, 甚至連北方的 Mare Acidalium 邊界也模糊不清, 更別說像是邊界雲, 赤道區雲... 之類的雲或霧, 不過也總算開始湊上這 17 ~ 18 年一度的火星大接近熱鬧了.

接下來今年遲到很久的梅雨季終於開始, 可以好好來保養設備啦. ^^"